现代汉语重点难点及解析

合集下载

现代汉语 第四章 词汇

现代汉语 第四章   词汇

孑——孑孓 孓——孑孓 § 注意三点:
×孓 孑×
(1)分割后各部分无意义。葡萄、琵琶。
(2)分割后只有一部分有意义。蝴蝶、骆驼、蘑菇。
(3)分割后的意义和作为整体时的意义毫无联系。
马虎、沙发。
以上三种情况都属于不能分割的语素。
3、语素的分类
(1)自由语素。 词根 词缀
(2)粘着语素。a、不定位粘着语素。
所:从斤,户声。本义是伐树的声音。
(2)基本义 (从共时的角度来看词的义项)
多义词的几个义项,有一个是在现代最基本、最 常用的意义,这就是该词的基本义。如:年、军。 本义与基本义一致:割、口、老、见。 本义与基本义不一致:兵、汤、走、浪潮、刻板、
酝酿。
(3)转义(派生义) 词义派生的方式:引申、比喻,还有夸张、象征。 •引申义:通过事物之间的相关性联系派生出来的新意。 笔杆子:①指笔的手拿部分。
地震、面熟(主谓)
冰箱、雪亮(偏正)
2、构词成分上的联系。
同族词:红色、红茶、红颜、红晕、红旗; 朱红、通红、血红、鲜红、映山红。 3、词义关系上的联系。 同义、反义、上下位关系
二、词汇单位 (一)语素 1、语素? 最小的,“伟大”,“芙蓉” 音义结合体,“芙”、“蓉”、“玻”、 “璃” 2、语素的辨别——替代法 驼——驼绒 绒——驼绒 鸭绒 驼峰 鹅绒 驼色 灯心绒 驼员
要准确、协调。
(三)词义的性质
1、客观性
词义是主体对客观对象的概括反映,客观存在
是词义形成的基础,所以词义具有客观性。
即使是一些以虚幻的事物、现象为基础形成的
词义依然有其客观性。
2、概括性
3、模糊性
4、民族性
二、词义的构成
理性义 色彩义 词法意义 句法意义 改革:

《现代汉语》教案

《现代汉语》教案

第一章绪论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语言与语言学,现代汉语的形成、特点、地位,新时期国家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和任务,以及现代汉语课程的性质、任务和内容。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语言”、“现代汉语”、“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汉语方言”等基本概念以及现代汉语的特点。

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加之讨论和练习教学手段:课件演示教学时数:4学时教学内容和步骤:第一节现代汉语概述一、语言、汉语、现代汉语(一)语言(语言的特征)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这是语言的本质特征。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思维的工具,这是语言的功能特征。

语言的功能特征除了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之外,还有人类必不可少思维工具。

语言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这是语言的结构特征。

本质特征: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语言功能特征:思维工具,交际工具结构特征: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二)汉语1.汉语是汉民族使用的语言。

2.汉语在世界语言谱系中属于汉藏语系。

(三)现代汉语1. 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

2. 现代汉语有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的含义。

①广义: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和现代汉语方言。

②狭义: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3. 现代汉语有口语和书面语两种不同的形式。

↗书面语(文学语言)↘口语二、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一)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定义(判定标准):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二)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发展过程1、共同语的发展过程:先秦“雅言”(《论语·述而》:“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汉代“通语”(见《方言》)——明代“官话”——民国“国语”——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话”。

(1)共同语书面语的发展:先秦书面语(文言文)——白话文学——白话文——普通话书面语(2)共同语口语的发展:先秦口语——唐宋口语——明清以来“官话”、“国语”——普通话口语(3)共同语基础方言:北方方言。

以北京话为代表,原因:①官府通用,②白话文学作品使用。

现代汉语 语法1

现代汉语  语法1
组合功能 组合功能
- [状](时间、处所除外)
形态
- [不/很+ ~] - [重叠](少数量词性单音词除外)
思考题
实词 系统
从组合能力上看,名词一般不受副词“不、很”的修 饰。然而,在语言的实际运用中,却出现了这样一些 组合:
人不人鬼不鬼、中不中西不西、不前不后、不上不下 什么山不山的,只是一座小土堆! 什么报酬不报酬,没有报酬照样干。 管它台风不台风,我们都不怕! 愫细很淑女地啜饮着高脚杯中的白酒。 他长就一张很西藏的忠厚的脸。 很青春、很绅士、很阳光
名词 动词 形容词 副词
主宾语
谓语
定语
状语
说明:以上划粗线的是表示该词类的主要功能,划细线 的是次要功能,划虚线的是局部功能
他研究语法。(谓语) 研究是很费脑力的。(主语) 他不打算研究。(宾语) 最近,他在做一个研究课题。(定语)
三、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
4 .短语的结构跟句子的结构以及词的结构基本一致 英语:句子与短语在结构上有明显区别
虚词的三大特点
封闭
实词每一类的数量都是开放的,虚词是可数的、有限的, 不会轻易增减,故称封闭词类
黏着
虚词不能单独成句,不能单独回答问题,必须黏附在实 词前后才能发挥作用
定位
大部分实词的组合位置不固定,而虚词跟实词组合时的 位置相对固定
◆ 名词、动词、形容词是典型的实词 ◆ 连词、助词、语气词是典型的虚词
俄语是词形变化比较丰富的语言,比如它的每个名词都有单数、 复数两种形式,单数、复数两种形式各有六个格的变化,即主格、 属格、与格、宾格、工具格、前置格等。因此,每个名词应有十 二种语法形式。
四、语法单位
1.语法单位:是能够表达一定语法意义的语言单 位。

现代汉语知识要点

现代汉语知识要点

现代汉语知识要点1、基本知识的把握。

《现代汉语》作为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研究体系有自己的基本知识结构,因此,作为学习效果的检测内容,对学习者来说这些基本知识点的掌握是必要的。

每一章都有相关知识点,同学们可以结合《考试大纲》仔细揣摩、领会。

这里仅就"语音"一章作一例说。

首先,要分析语音现象,语音的物理、生理和社会这三大属性是最基本的,而进一步学习和分析语音现象,音素及其分类也是必须掌握的;其次,要分析和把握现代汉语语音,其最自然的语音单位音节及其结构构成是重要的,接着要进一步了解声母、韵母及声调的特征和初成,并在此基础上掌握音节的拼写规则;最后,我们还要掌握语音在实际运用中产生的临时变化现象即语流音变如轻声、变调、儿化等。

2、难点、重点的掌握。

由于本门课程的特殊性,要求考生在这一步学习中,不能有任何偏废,必须逐个地攻克堡垒。

当然,我们还要能够充分利用时间,准确地掌握相关难点和重点,从而增强应试效果。

下面分章说明:"语音"章在全面把握的基础上,本章有这样几个重点,也是难点:①调值与调类的联系和区别。

首先要了解两者的联系,其次要把握两者之间的区别。

②声母的特征。

我们可以从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两个方面去掌握,这是考试的一个重点。

务必对每一个声母的特征有准确的了解。

⑦韵母的分类与特征。

其中单元音韵母的特征和复元音韵母的结构分类是难点,另外,四呼也是不可忽视的内容。

④音变中轻声的性质、上声的变调及儿化的拼法以及字母和音素(音位)的关系等。

"词汇"章重点理解和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⑦语素的性质、类型及其与音节、汉字的关系。

②词语的构造方式。

这里注意单纯词的形式、合成词的类型。

③语素义与词义的关系,尤其是第二、第四两种类型。

④多义词的意义构成、的类型及同音词与多义词的关系。

⑤同义词的区别。

⑧基本词汇的特征、外来词的类型、术语义与普通义的区别、与惯用语的区别以及语素、字、词的联系和区别等。

现代汉语专题课程难点、疑点、重点、热点

现代汉语专题课程难点、疑点、重点、热点

现代汉语专题课程难点、疑点、重点、热点本课程使用的教材资源介绍文字主教材:《现代汉语专题》,张斌主编,胡吉成副主编,中央电大出版社出版,定价25元。

文字辅助教材:《现代汉语专题综合学习指导》,胡吉成编,中央电大出版社出版,中央电大杂志社发行,定价16元。

电视录像:20讲,王明铭主讲,中央电大音像社出版发行。

除此以外,本课程还提供比较丰富的网上学习资源,包括10讲IP课件,各章疑难问题分析,相关教学文件。

同时每个学期安排2-3次实时答疑教学活动。

一、教学重点内容 第一章要注意普通话的内涵解释和汉语拼音方案的运用。

第二章要注意普通话语音系统的把握。

第三章要注意的内容是语素的分类、合成词的分析。

第四章重点要注意短语的结构类别、层次分析和句子分析。

第五章要注意汉字的结构和规范分析。

第六章特邀注意网络语言的特点和规范分析。

二、教学难点内容 本课程使用的教材《现代汉语专题》,已经是第三次更换教材,本课程第一次使用的教材是《现代汉字学纲要》,第二次使用的教材是《现代汉语专题教程》,两本教材都是北京大学教授编的,内容质量不用说,水平肯定高,但是不适合电大教学需要,因而遭到了很多批评。

现在这本教材是完美自己组织学者编写的,内容充分考虑到了电大学生的实际和学习需求,同时也接受了前两部教材的教训,因而现在的教材,教学内容比较浅显,特别适合自学。

因此,我们认我本课程的难点问题并不是很多。

需要特别注意的难点问题主要是:第二章普通话语音系统的分析描写,第三章合成词的结构类型分析,第四章短语结构层次分析。

当然,具体到每一个学生,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和学习方法的不同,存在的难点问题可能会有差别,我们欢迎大家在学习过程中随时提出来交流研讨,我们一起解决。

难点内容其实是因人而异的。

对于有些基础比较好的同学来说,本课程可能就没有难点问题,特别是本课程新编教材在内容设计方面充分考虑了电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在表述上也便于自学,对于相关名词概念有解析,对于理论问题则是条分缕析,便于把握理解。

记普通话的字音(讲解)

记普通话的字音(讲解)

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教学要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读音,能正确辨音认读汉字。

[重点难点]1、形声字声旁与读音不符的字的读音;2、多音字的读音。

[教学内容]一、学法技巧1、读准字音“长字读一截,矮字读一边”,对一般形声字来说,这是一个规律。

但有些形声字由于时间演变、地域差异等,读音发生了变化,声旁已不表明它的读音,对这种字要特别注意。

其读音的变化有加种情形:⑴读音基本相同,但声调发生了变化。

如:“规矩”的“矩”,读jǔ,不读jù;“癖好”的“癖”,读pǐ,不读pì。

⑵声母发生变化。

如:“炽热”的“炽”,读chì,不读zhì;“畸形”的“畸”,读jī,不读qí;“悭吝”的“悭”,读qiān,不读jiān。

⑶韵母发生变化。

如:“酗酒”的“酗”,读xú,不读xiōng;“愤懑”的“懑”mân,读mǎn;“塑料”的“塑”,读sù,不读suî。

⑷声母、韵母都发生变化。

如:“臀部”的“臀”,读tún,不读diàn;“殄灭”的“殄”,读tiǎn,不读zhēn;“破绽”的“绽”,读zhàn,不读dìng;“脚踝”的“踝”,读huái,不读guǔ。

2、区别多音多义字⑴弄清多音字音义对应关系多音字的读音,一般有区别意义的作用,音随义转,字义不同,读音也不同。

如“开拓”音“tuî”,“拓片”音“tà”;“乳臭未干”的“臭”是一股气味,音xiù,与香相反,难闻的气味才读chîu。

⑵注意区别口语和书面语有些多音字的读音没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只是表示口语和书面语的不同。

如“血”,书面语读“xuâ”(血压、血债、血海深仇);口语读xiě(流血、血淋淋)。

又如“嚼”,书面读juã(咀嚼),口语读jiǎo(咬文嚼字、味同嚼蜡)。

⑶注意一般词语与专用词语的区别。

现代汉语1期末复习

现代汉语1期末复习

《现代汉语》(1)期末复习一、复习要求:总的要求是要理解各章的基本理论并能灵活运用,着重把一些理论问题搞清楚,并通过实践分析扎实掌握,做到活学活用。

具体要求:1、既要理解理论和知识,以要进行基本技能的训练。

2、分析语言现象,要注意联系和区别。

3、正确对待现代汉语语言的一般规律、个别情况和特殊用途。

二、本课程重、难点:绪论部分两节内容,重点为第一节,这节内容主要掌握现代汉语基本概念,认识汉语的特点和现代汉语规范化意义。

对现代汉语课程的性质、内容、学习方法有明确的了解。

可以多用实例并适当补充有关语言学的基础知识。

重点掌握:什么是语言,口语和书面语,普通话和方言,现代汉语的规范化。

一般掌握: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现代汉语的特点。

第一章语音语音部分的教学是本期学习的一个难点。

应掌握现代汉语的基本理论和知识,熟练地掌握汉语拼音方案和普通话语音的特点,能分析和拼写普通话音节,能用普通话进行交际。

声母、韵母、声调三节为全章重点,学习声韵系统理论有一定难度,适宜采取知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多作练习。

重点掌握:1.语音及其性质;语音的基本概念;2.声母的发音变化;声音的发音方法;元音的发音;韵母的分类。

3.声调的性质及作用;调值和调类。

4.普通话音节的分类;音节的拼写。

一般掌握:1.汉语拼音方案,具体内容要求结合第二至六节学习掌握。

2.韵母的性质;押韵。

3.现代汉语音节的特点,普通话的声母和韵母的配合关系,音节的拼读。

4.什么是音变,轻声,儿化、变调;语调。

第二章文字重点掌握:1.什么是文字,汉字的特点。

2.汉字字体的演变,简体字和繁体字。

3.汉字的造字方法,汉字的结构单位,独体字、合体字。

4.形旁与声旁;形旁和声旁的作用与局限。

5.汉字的标准化,汉字标准化的意义一般掌握:汉字因音义之间的关系;汉字与汉语的关系。

纠正错别字的方法。

第三章语汇重点掌握:1.语素的切分,语素的分类。

2.单音节词与多音节词,单纯词与合成词,简称。

现代汉语[第二章语音]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现代汉语[第二章语音]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第二章 语音语音部分是现代汉语学习的一个难点。

应掌握现代汉语语音的基本理论和知识,识记汉语拼音方案和普通话语音的特点,能用国际音标记录汉语语音,能分析和拼写普通话音节,能用普通话进行交际。

声母、韵母、声调三节为全章重点。

第一节语音概说一、语音的性质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是一种社会现象。

识记语音具有生理属性、物理属性、社会属性等三种属性,其中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

掌握语音的物理属性,即音高、音强、音长、音色。

能够理解音高与声调的关系,音强与重音、轻音的关系。

重点掌握决定音色的三个条件:发音体、发音方法、共鸣器的形状。

理解语音的社会属性表现在两个主要方面:一是从语音表示意义的社会性看出来,一是从语音的系统性上看。

二、语音单位识记语音的各级单位及其含义。

音素是构成音节的最小单位或最小的语音片断。

它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

普通话的音素可以分为元音音素、辅音音素两大类。

虽然声母由辅音充当,但有的辅音不作声母,只作韵尾,如ng[ŋ]。

有的辅音既可作声母,也可作韵尾,如n。

重点掌握辅音和元音的主要区别。

音节是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语音片段。

一般说来,一个汉字表示一个音节。

正确理解一个汉字代表一个音节的一般性和例外的特殊性。

理解汉语传统的音节分析方法:声母、韵母、声调三部分,并能够具体分析实例。

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也就是按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的音类。

三、记音符号了解记音方法的历史。

掌握《汉语拼音方案》的结构及其用途。

掌握国际音标的有关知识。

掌握国际音标与汉语拼音方案字母的对应关系。

第二节声母重点掌握声母的发音,并能够从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两个方面具体分析每一个声母。

一、声母的发音根据发音部位的不同,普通话声母可以分为七类:双唇音、唇齿音、舌尖前音、舌尖中音、舌尖后音、舌面音、舌根音。

同时要能够具体分析每一个辅音的发音情况,能够写出每一小类的具体成员。

从发音方法看,普通话声母从阻碍的方式上可以分为:塞音、擦音、塞擦音、鼻音、边音;以声带是否颤动可分为清音和浊音;以气流的强弱可分为送气音和不送气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汉语》重点难点及解析
第一章语音
第二节普通话语音系统
一、声母
普通话有22个声母,其中一个零声母,21个辅音声母,其发音特点是由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决定的。

从发音部位看,声母分双唇音、齿唇音、舌尖前音、舌尖中音、舌尖后音、舌面音、舌根音七类,从发音方法看,声母分塞音、擦音、塞擦音、鼻音、边音五类。

此外,还可分清音与浊音、送气音与不送气音。

二、韵母
普通话39个韵母,韵母可分韵头、韵腹、韵尾三部分。

从内部结构看,韵母可分单韵母、复韵母、鼻韵母三类。

从韵头情况看,韵母可分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四类。

三、声调
声调是贯穿整个音节的高低升降的调子,由音高变化形成,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声调的高低升降的实际读法叫调值,普通话四种调值分别是55、35、214、51。

根据调值归纳出来的声调类别叫调类,普通话四种调类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第二章语汇
第一节语汇概说
基本词是全民广泛使用、日常交际必不可少、意义最为明确的那部分词,是构成整个语汇系统的基础,是语汇的核心。

基本词具有普遍性、稳固性、能产性。

例如:水,从古到今基本没有变化,且具有极强的构词能力,水手、水草、水库、山水等;使用上不分阶级、阶层、行业、地域,全国普遍使用。

第二节词的构成
一、单纯词: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除单音节单纯词外,还有多
音节单纯词,主要是连绵词、音译词、叠音词、象声词、感
叹词。

二、合成词:由两个以上的语素构成的词。

(一)组合式合成词由不定位语素构成,具体分五类:
1、并列式:春秋、快乐、睡觉
2、限定式:白菜、天蓝、拖鞋
3、补充式:证明、缩小、花朵
4、支配式:司令、领队、伤心
5、陈述式:地震、月亮、脸红
(二)附加式合成词由定位语素与不定位语素构成,定位语素在前的是前附式,如:老师、阿哥、可爱;定位语素在后的
是后附式,如:桌子、读者、绿化、打手。

第三节词义
一、多义词是具有几项意义的词。

一个词在最初是单义的,
后来在运用中与别的事物发生联系,形成一词多义现象。

词义派生发展的方式有直接引申、比喻引申、借代引申。

二、同义词
同义词的辨析:
第一、概念意义的区别:
1、范围大小不同,如:时间—时候—时刻
2、词义轻重不同,如:良好—优良—优秀—优异
3、词义着重点不同,如:精巧—精美
4、适用对象不同,如:赡养—抚养
第二、附加意义不同:
1、感情色彩不同,有褒义、中性、贬义。

如:爱护——保护——庇护
2、语体色彩不同,有口语词和书面语词之分。

如:原谅—包涵
3、形象色彩不同,如:龟缩—躲藏
第三、用法上的差异:
1、词性和句法功能不同,如:偶然—偶尔
2、搭配功能不同,如:猛烈—强烈—激烈
三、反义词
反义词是意义互相矛盾、互相对立的一组词。

反义词分绝对反义词:生与死,真与假
相对反义词:白与黑,阴与晴
第三章语法
第二节词类
名词、动词、形容词的区分方法:
1、鉴定字。

第一,名词可以用“不”、“不是”区别,凡
是不能同“不”组合的一般是名词,能同“不”组合的
是动词或形容词;凡是能同“不是”组合的是名词,
同“不是”组合的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

第二,动词、
形容词可用副词“很”来区别;不能同副词“很”组合
的一般是动词,能同副词“很”组合的是形容词。

例如:(1)伟大、高兴、自觉、宽阔(形容词)
(2)桌子、道德、智慧、学生(名词)
(3)消失、奔跑、学习、想象(动词)
2、能否带宾语能带宾语的是动词。

不能带宾语而能
加“很”的是形容词。

不能带宾语又不能加“很”的
有动词,也有形容词,能加“不”或能接时间补语的
是动词,否则是形容词。

3、充当成分不同名词主要充当主语和宾语,也经常
充当定语。

名词充当状语,最常见的是时间名词和处
所名词。

动词和一般形容词的主要功能是充当述语。

此外,双音节的动词、形容词还可以根据不同的重叠形
式加以区别。

要注意的是有几种例外情况:一是一些固
定短语中名词可以同“不”组合,如“不言不语”;二
是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能同副词“很”组合,如“很理
解”、“很感激”等,但这类词前面同副词组合,后面同
时还可以带宾语,能带宾语的词,肯定是动词;三是非
谓形容词不能同副词组合。

第三节短语
短语的层次分析:
分析短语的结构层次,一般要求从大到小,逐层切分,到词为止。

要注意一些复杂短语的切分先后顺序:
第一、“状语+述语+宾语或补语结构:先切分状中成分。

第二、“述语+宾语+补语”结构:第一层要切分在宾语和补语之间。

第三、多项定语、状语的切分:短语中的多项定语、状语如果不是并列性的应逐层切分,不能在第一层把全
部定语、状语都切分出去。

第四、多义短语的切分:要把短语的几个意义分别切分。

第四节句子和句子的类别
一、句类是句子的语气类别,是根据说话人的语气划分
出来的。

可分陈述句,如:他在学习。

疑问句,如:
你来吗?祈使句,如:走吧!感叹句,如:太爽了!
二、句型是句子的结构类型,可分单句和复句。

三、动词性谓语句其下位句型可分:
1、动词谓语句:同学们在一起认真讨论。

2、述宾谓语句:我们打扫教室。

3、述补谓语句:他把作业做完了。

4、连述谓语:老师叫我帮助他。

5、主谓谓语:你说的那本书我去年就看过了。

四、“把”字句和“被”字句
第六节复句
一、复句和关联词语
二、多重复句的分析
第四章修辞
一、修辞的基本原则
修辞的基本原则是:1、从表达需要出发,为传情达
意服务;2、适应言语环境;3、切合不同的语体。

二、修辞格
1、借代和借喻的区别:
借代不同于借喻,借代的构成基础是事物之间的相关
性,本体和借体之间相关;借喻的构成基础是事物之
间的相似性,本体和喻体之间相似;借喻可以还原成
明喻,显示出本体,借代还原成明喻,本体不能显示
出来;比喻突出形象,借代渲染气氛。

2、排比和层递的区别:
排比和层递在形式上有相似之处,区别在于排比各项没有程度上的差别,可以变序;层递各项有程度上的差别,不能变序。

3、对比和对偶的区别:
对比着重两种事物内容上的对立,对偶着重形式上的一致性。

第五章文字
一、汉字的结构单位
汉字的结构单位分笔画和偏旁。

偏旁和部首的关系:一般而言,部首都是偏旁,但偏旁不
一定是部首,偏旁范围比部首要大一些,如:“松”字,由两个偏旁组成,其中“木”是部首,“公”不是部首。

二、独体字和合体字
三、形旁和声旁的作用
四、汉字标准化的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