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中小学德育工作创新案例2
中小学德育工作创新案例 (1)

附件2:河北省中小学德育工作创新案例申报表(2014年度)申报单位项目名称项目带头人中共河北省委教育工委河北省教育厅制2014年1月填表说明:1、请详细填写表中所列各项内容,项目带头人为1人,主要贡献者最多不能超过3 人;2、项目介绍要真实准确,写明项目实施时间、实施过程、项目措施、创新点等内容,要求观点鲜明、概括准确、论述清楚、有理有据,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超过500 0字;3、内容填写一级题目为二号黑体,二级题目为三号黑体,内文为三号仿宋体;4、申报单位、县(区)教育局、市教育局加盖公章方可参评。
主要内容是后进生的工作。
转化后进生是每一个班主任所肩负的重大而艰巨的任务,也是教育工作者不容推卸的责任。
在课堂教学中,由于同一班级内学生的个别差异与统一的教学要求之间的矛盾,总有一部分学习比较落后的学生感到学习困难。
造成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学生自身的因素,也有家庭环境的因素,有家长方面的因素,也有教师和教材的因素。
正因为造成学习困难的原因是复杂的,因此要改变这样的状况,需要家长、老师、学生等多方面的配合。
学困生一般有以下几种类型:一是不想学。
这些孩子缺乏学习的动机和兴趣,往往视学习为一种负担,认为家长、老师逼迫自己学习,在内心形成消极对抗心理,学习态度不端正;二是不会学。
这些学生花在学习上的时间很多,却往往事倍功半,这是受到了不当的学习方法或不良的学习习惯的影响;三是学习有障碍。
这部分学生是属先天智力低下的特殊儿童。
确定了学困生的类型,辅导时才能有的放矢,辅导学困生。
记得我担任一年级班主任时,班里有一个长得虎头虎脑的学生温家宝,上课不遵守纪律,注意力不集中,东张西望;坐不了几分钟就动桌椅、摇头晃脑,还经常招惹周围的同学,影响别人上课;课余时间爱主要内容搞“恶作剧”,欺负其他同学;书写很不认真,作业也不能准时按量完成,学习习惯差,学习态度极不端正,是一个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后进生。
让我这个做班主任的一度感到很懊恼。
中学德育工作创新案例

河北省中小学德育工作创新案例
申报表
(2014年度)
申报单位xxxxxxxxxxxxxxxxxxx小学
项目名称学会感恩快乐成长
项目带头人xxxxxx
中共河北省委教育工委河北省教育厅制
2014年1月
填表说明:
1、请详细填写表中所列各项内容,项目带头人为1人,主要贡献者最多不能超过3人;
2、项目介绍要真实准确,写明项目实施时间、实施过程、项目措施、创新点等内容,要求观点鲜明、概括准确、论述清楚、有理有据,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超过5000字;
3、内容填写一级题目为二号黑体,二级题目为三号黑体,内容为三号仿宋体;
4、本表用A4纸正反面打印;
5、申报单位、县(区)教育局、市教育局加盖公章方可参评。
河北省中小学德育工作创新案例申报表
11。
德育创新案例76484

河北省中小学德育工作创新案例申报表
申报单位陈家院小学
项目名称从日常的点点滴滴中学会奉献
项目带头人闫辉英
中共河北省委教育工委河北省教育厅制
2012年9月
填表说明:
1、请详细填写表中所列各项内容,项目带头人为1人,主要贡献者最多不能超过3 人;
2、项目介绍要真实准确,写明项目实施时间、实施过程、项目措施、创新点等内容,要求观点鲜明、概括准确、论述清楚、有理有据,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超过5000字;
3、内容填写一级题目为二号黑体,二级题目为三号黑体,内文为三号仿宋体;
4、申报单位、县(区)教育局、市教育局加盖公章方可参评。
河北中小学德育工作创新案例申报表。
德育创新案例-小学德育创新案例

德育创新案例-小学德育创新案例创新德育案例小学德育创新案例工作一、产生背景: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以及网络的普及,农村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通过网络结交朋友、购物聊天,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同时也带来了许多负面的影响,网上聊天使得一些家庭破裂。
再加上现在这批孩子的父母大部分是八零后的独生子女,性格自私不计后果没有容忍度闹点矛盾就离婚。
这就使单亲孩子的数量。
给我们的学校教育带来了很大的冲击,教师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我校“单亲子女”的比例已超过百分之二十,使得这部分学生中的相当一部分同学缺少良好的学习习惯与生活习惯。
学校在转化学生思想,规范养成教育及落实文明礼仪等方面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效。
学年内,结合课题研究,我们养成教育的着重点在于贫困生、学困生的扶助与转化工作。
二、案例内容:刘昊宣男,10岁,小学五年级学生,单亲家庭。
他判给了父亲,父亲外出打工常年不在家,他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
开学一个星期还能正常完成各科作业,但是一周后作业经常少做,甚至不做,老师批评后,就把自己反锁在家里,不上学,不说话,砸东西,逃避别人。
原因分析经过和他爷爷奶奶交谈了解到,他的父亲是个简单粗暴的人,孩子稍微犯一点错他就轻则嚎叫重则打骂使得孩子见到他就躲很少和他交流。
在他年幼的时候,就经常受到父亲的打骂,但是,当父亲心情好的时候,又会满足儿子一切合理与不合理的要求,这就造成了他既胆大怕事又固执任性。
二年前,父母又离了婚,使他受到很大打击,使这个小孩情感更加脆弱,心理压力更大,觉得自己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来,干脆就把自己反锁在家里,不去上学,采取有意回避的态度,压抑自己。
通过家访,我明白了他不上学的原因是受到心理上的困扰。
由于家庭的忽然变故,使她失去原有的心理平衡,变得更加焦虑不安,感到孤立无助,继而逃避,这是一种高度焦虑症状的消极心境。
我认识到这时候家长和老师不闻不问,或批评责骂他,不仅不会消除这种不健康的心理,反而会增强这种心理。
中小学德育工作创新案例

中小学德育工作创新案例新河县飞马小学付燕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小学的校园里已经开始普及并且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在传统的德育教育中,我们对学生教育的着眼点主要是思想道德和行为品行,而在现今包含了心理教育的所谓大德育的范畴内,对于学生的心理品质和心理素质的关注则弥补了传统德育中的很多不足。
我们发现,学生的一些在我们看来不合理的行为和表现是有其深刻的心理原因的,与学生的成长背景、教养环境等相关联,并且可以从心理学的角度找到根源并利用心理咨询的一些原理和方法加以解决的。
心理健康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真正做到了尊重学生主体,使学生在个性差异的基础上自主发展。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如何更好地分配课堂时间,克服各种课堂不良习惯,提高听课效率一直是教育教学的一个研究重点。
在以往的教育观念中,学生出现诸如上课睡觉、开小差、讲话等不良现象,老师和家长的第一反应不外乎就是从学习态度、尊敬师长等方面做文章,以批评和责备的手段以期到达学生能立即改正的目的。
但事实的结果是,学生对于这样空洞的说教、否定的态度渐渐习以为常,仅仅是因为畏惧老师的权威而改正一时,根本到不到长远的效果。
而且更为严重的是,在这种否定、责备的态度下,学生总是得到负面的暗示,即“学习态度不端正”、“屡教不改”等等,对于这些听课的不良习惯缺乏自我的反省和认知,因此没有从自己本身挖掘到问题的真正所在,导致了习惯成自然,大大影响了上课的效率,学习和自我意识、情绪等都受到了不良的影响。
针对这些问题,我校德育处提出了“德育为首”,即“德育要走在教学的前面,真正与教学相结合”的理念,怎样与教学紧密结合?怎样的结合能将工作真正做到学生的心里,得到学生的认同?通过学校心理辅导老师的调查和个案的总结分析,我们发现所谓的学习态度等都是一个相对而言比较广泛的概念,这其中从学习心理的角度出发,包含了学习动机、学习方法、学习情绪和情感、自我认知、人际关系等多个方面的因素,也就是说一个学生之所以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听课问题,很大程度上是有可以找到一定的心理根源的,从他们的心理深层次原因入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分析自我,达到自我管理、自我改进的目的。
德育活动创新案例

德育活动创新案例一、活动背景。
在学校的德育工作中,总是强调环保、创新和团队合作,但传统的说教方式往往让学生们觉得枯燥。
我们就想啊,怎么能让这些理念变得有趣又好玩呢?于是,“废品大变身”活动就应运而生啦。
二、活动目标。
1. 让学生深刻理解环保的重要性,知道废品再利用是一种很酷的环保行为。
2. 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把那些看似没用的废品变成超有创意的宝贝。
3. 促进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让他们明白团结起来力量大。
三、活动准备。
1. 宣传阶段。
我们老师可是使出了浑身解数来宣传这个活动。
先在校园广播里大声吆喝:“同学们,你们家里是不是有很多废品呀?别扔啦,来参加‘废品大变身’活动,让废品变成宝!”然后在每个班级的黑板上都画上了超可爱的废品小精灵,旁边写着活动的时间、地点和规则。
还让各班的班主任在班级里像个推销员一样,激情澎湃地介绍这个活动的精彩之处。
2. 收集废品。
学校在操场的一角设置了几个大大的废品收集箱,上面分别写着“塑料瓶之家”“废纸乐园”“金属小天地”等。
同学们可积极了,有的把家里积攒多年的旧报纸都搬来了,还有的把喝完饮料的塑料瓶像宝贝似的捧到学校。
有个小同学甚至还带来了一个破了的玩具小汽车,说要让它在活动中重获新生呢。
3. 材料准备。
学校还贴心地准备了一些辅助材料,像剪刀、胶水、彩纸、颜料之类的。
毕竟,光有废品可不行,还得有点小工具来帮忙变身嘛。
四、活动过程。
1. 组队。
活动当天,同学们像小麻雀一样叽叽喳喳地在操场上集合。
然后开始自由组队,每个小组三到五个人。
有个小组特别有趣,他们的队名就叫“废品复仇者联盟”,口号是“拯救废品,创造奇迹”,那气势,就像真的要去拯救世界一样。
2. 创意构思。
组队完成后,每个小组就开始对着自己收集来的废品苦思冥想。
有的小组把塑料瓶拿在手里翻来覆去地看,嘴里还念念有词:“你这个小瓶子,到底能变成啥呢?”有个小组看着一堆废纸,突然灵机一动,说要做一个纸质的城堡。
还有个小组对着几个旧易拉罐,打算打造一艘易拉罐宇宙飞船。
德育工作创新案例申报表

案例二
谢晖,八年级三班学生,父母均在外打工,现与爷爷在一起,饮食起居由爷爷照管,父母亲只偶尔来几个电话,或寄些钱来。爷爷年纪较大,无力帮助他学习功课,双休日在家也因溺爱而任由其发展。因此,他骄横、爱撒谎,常常以自我为中心。
二、班级成立互助组。互助是关爱留守学生的起跑线。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留守学生从平时的点滴做起,学习上予以解疑答难,生活上予以爱护和尊重,帮助其建立自信心。
三、建立家、校一体制度。班主任通过电话、座谈会和家访,与家长沟通,弥补父母“失察”对学生的管理、关爱,商议教育方案。
四、设立远程家长学校。通过电话、网络等远程信息手段,给远在外地的家长定时做家庭教育知识的培训,帮助监护人有效地对留守学生实施家庭教育。
河北省中小学德育工作创新案例
申报表
(年度)
申报单位河北省盐山县小庄乡吉科中学
项目名称留守不等于失守
项目带头人李关勇
中共河北省委教育工委河北省教育厅制
年月
河北中小学德育工作创新案例申报表
申报单位
河北省盐山县小庄乡吉科中学
项目名称
留守不等于失守—留守学生德育工作创新案例
项目带头人
李关勇
职务
校长
主要贡献者
下面是几则案例,具体介绍一下我们对留守学生的教育工作。
案例一
何春彦同学是我校七年级二班学生,父母都在杭州打工,其生活、学习皆由其阿姨监护。性格较内向,不善言辞。跟老师、同学交流较少。上学期的考试成绩也不太理想。在课堂上,胆子也很小,从不敢主动地举手发言,即使老师叫到他,也是常常脸红害羞,答不出个所以然来。
德育工作创新案例剖析

德育工作创新案例剖析河北省中小学德育工作创新案例申报表申报单位项目名称项目带头人主要贡献者联系电话爱是打开心灵的钥匙职务在实施新的课改,提倡素质教育的洪流中,进一步向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
那就是要求我们在教育、教学中树立新的理念,着眼于“人”的发展,真正做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更要注重培养每个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学生,一个班集主要内容体的学生,她们的身体素质,发育情况,认识能力,意识倾向,兴趣爱好以及她们的才能等等存在千差万别。
再于我们教师可能因为教学任务繁重等原因,没有重视对学生的这些差异的分析,而按“一锅端”的方式进行教育教学,忽视了个别辅导和因材施教,导致了少数学习成绩差但表现尚好或学习差、纪律差、行为习惯差的学生即“特殊学生”的出现。
他们的优劣往往影响着整个班集体的健康发展。
因此,教育者对‘特殊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将融融的师爱洒向他们,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促使他们健康成长。
一、案例背景:丁萌,我班一女生。
成绩差,中等智商,性格内向,胆小、多疑、自卑、不爱动。
该生在校极少与人交往,害怕在众人面前说话,有见人就回避的行为表现。
在交往方面的主要问题有:不合群,孤独,害怕参加活动;自卑感强,回避与老师同学相处;胆小、多疑,总感觉同学在说自己坏话,以至于无法专心听课,甚至晚上无法入睡,成绩一落千丈。
害怕上学,做事拖拖拉拉,常迟到。
从小就胆小,独来独往,人际关系欠佳。
集体活动很少参加。
放学回家后,钻进房间,看电视、看书,再也不出门。
二、案例分析:针对丁萌的情况我私下进行了走访,了解到丁萌小时候父母离异,爸爸上班忙也没有时间管她,常与奶奶在一起,与人交往较少;在上学阶段,于学业跟不上,老师的批评,同学的耻笑,埋下了心理阴影;整天只能一人独自在家,缺乏父母的关心,父母没有更多的时间带她到公共场所参加集体活动,缺少锻炼造成了性格孤僻,胆怯的心理,造成现在与人交往有严重的障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省中小学德育工作创新案例申报表
(2014年度)
申报单位省泊头市文庙中学
项目名称让孩子学会感恩
项目带头人杜忠梅
中共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制
2014年2月
填表说明:
1、请详细填写表中所列各项容,项目带头人为1人,主要贡献者最多不能超过3 人;
2、项目介绍要真实准确,写明项目实施时间、实施过程、项目措施、创新点等容,要求观点鲜明、概括准确、论述清楚、有理有据,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超过5000字;
3、容填写一级题目为二号黑体,二级题目为三号黑体,文为三号仿宋体;
4、申报单位、县(区)教育局、市教育局加盖公章方可参评。
中小学德育工作创新案例申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