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欧洲宗教改革PPT课件

合集下载

第9课欧洲宗教改革课件.ppt

第9课欧洲宗教改革课件.ppt

路德宗
1517年
加尔文与 日内瓦的试验
加尔文宗
1536 年、1541年
英国王权与天 主教会的决裂
英国国教
1534年
1.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影响:
主要原因:德意志是受教会压榨最严重的地区
①②原因打推击动直了 了接天广主大原教民因会众:的的神反教权封皇统建兜治的售,斗赎争罪券
③ 形成根新本教路原德因宗: 罗马教廷对德意志的政治控制和经
问题:比较加尔文与路德两大新教教义的异同。 为何说加尔文教义更符合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
相同:①强调《圣经》的地位②主张信仰得救 ③主张建立廉俭教会
不同:①加尔文把信仰得救解释为先定论,
②主张建立民主教会
这种主张彻底否定了天主教会和罗马教皇的作用, 鼓舞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进取精神,所以说该教义更符合 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更为激进。
第九课 欧洲宗教改革
1.了解中世纪天主教的地位,认识 欧洲宗教改革的必要性。 2.知道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主张, 理解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 3.简述欧洲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 分析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作用。
一 中世纪的天主教会
〖问题引领〗
1 ..对于基督教,我们从教材上,能了解它的哪些信息?
2 .天主教会在中世纪的欧洲地位如何?结合必修三思考 其地位在政治、经济、思想、社会生活方面各有何具体 表现?
• ①英国宗教改革的发起者是谁?这和德国、瑞士的宗教 改革有什么不同?
发起者是国王,是由亨利八世拉开的,这使得英国的宗 教改革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运动。而德国和瑞士宗教改革 的人物则是代表新兴资产阶级的马丁·路德和加尔文。
• ②英国宗教改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动机何在? 亨利八世的宗教改革其主要原因不是出于纯洁信仰,而 是出于现实政治和国家利益的需要,其目的是维护日益 强大的王权。

高中历史选修一-宗教改革.ppt

高中历史选修一-宗教改革.ppt
——资产阶级自由平等的要求 3、王权高于并支配教权,建立本民族教会
——资产阶级希望国家统一
(一)德意志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1、背景:
——欧洲宗教改革的开端
2、标志:《九十五条论纲》3、主要思想内容源自4、历史影响对 德 国
(1)社会:推动下层民众反封建斗争(闵采尔人民起义) (2)经济: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3)政治:有利德意志民族国家意识的增强 (4)宗教:路德教取得合法地位的确立(教随国定)
时发表了他的最有名的著作《基督教原理》。该书
概括了新教的基本信仰,使他一鸣惊人。
(二)瑞士加尔文宗教改革:
1、原因: ①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影响; ②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影响; ③加尔文深入研究《圣经》; ④支持冲改破革了的天日主内教瓦不政可权动之摇邀的。权威
2、思为想资主产张阶:级发财致富进行辩护,对西方资本主 ①坚义持兴《起圣影经响》很是大最,高有权利威于,欧反洲对资教本皇主的义权工威商。业 ②简发化展教。会反组映织了和资宗本教原仪始式积。累时期资产阶级的意 ③提识具出形有自态资由。产、阶平级等民和主个的人形主式义,是对真日正后的尼宗德教兰精革神。
2、内容: ① 1529年摆脱罗马教廷的控制。 ② 1534年通过《至尊法案》
国王为教会首脑,王权高于教权; 保留天主教基本教义和仪式; 解散修道院,没收其土地财产。
伊丽莎白一世时进一步巩固宗教改革的成果 ①重申《至尊法案》 ②神职人员效忠英王 ③信仰得救,《圣经》为惟一标准

方式:自上而下


世界三大宗教
三大宗教 基督教
伊斯兰教
佛教
创始时间
公元1世纪 中期
公元7世纪
公元前6世纪
背景 发 (原源因地)

欧洲各国的宗教改革 PPT课件

欧洲各国的宗教改革 PPT课件

教会 兜售“赎罪券”
天主教会宣扬:购买“赎罪券”的人,当钱币落 到赎罪钱柜“叮当”作响时,死者的灵魂就立刻被 送到了天堂。
《九十五条论纲》
1517年10月31日 万圣节前夕,路德在 维登堡教堂大门上张 贴了《关于赎罪券效 能问题的辩论》—— (《九十五条论纲》) 全面提出他的宗教改 革论点,成为德意志 维登堡卡斯尔教堂北门 宗教改革运动的开端。
第五单元 第2课 欧洲各国的宗教改革
专题五
第二课 欧洲各国的宗教改革
德意志宗教改革
罗马天主教区
阅读材料后提取有效信息:
材料三:天主教会控制德意志二分之一的土地,每 年从德意志流向罗马的财富达三十万古尔登以上, 等于1497年德皇所征税额的21倍。每当罗马教会出 现财政问题的时候,就会想方设法从德意志聚敛钱 财,整个德意志成为“教皇的奶牛” 材料四:这个时候的德意志,已经受到了欧洲人 文主义思想的巨大影响。为了培养人才的需要, 德意志的诸侯在自己的领地里面建立了大学,新 的思想得以传播。
马丁· 路德的核心 思想:每个人可 以凭自己的虔诚 信仰得到拯救, 个人信仰建立在 自己对《圣经》 的独立理解上。 即“因信称义”。
天主教会
教皇或教士
《圣经》 重
新教
②信仰的唯一根据是《圣经》 意义:否定教会神学的垄断地位 ___________
马丁· 路德把《圣经》翻译成德文时的手稿
③建立廉俭教会。(简化圣礼、 精减教职、减少宗教节日)
15
德意志宗教改革的原因
( 1 )根本原因:政治上的四分五裂阻碍德 意志资本主义的发展。 ( 2 )主要原因:罗马教廷对德意志的经济 掠夺和政治控制。 (3)直接原因:教皇兜售“赎罪券”。
“物必先腐而后生虫,教会之所以出现 改革的诉求,皆因自身的腐败” 。

欧洲宗教改革ppt(59张)

欧洲宗教改革ppt(59张)

思考:14、15世纪欧洲有哪些发展?
西欧资本主义进入原始积累时期以后, 无论是国内发展还是海外掠夺,都需要有强大 的国家作支撑。英国、法国、西班牙逐渐形成 统一的民族国家。 发展统一的民族国家
思考:14、15世纪欧洲有哪些发展?
14—16世纪的文艺复兴唤起了沉 睡的人们,罗马教皇至高无上的权威 开始受到挑战。
思考:天主教会如何阻碍其发展的?
教皇权力好比太阳,国王权力犹 如月亮,它的光是向太阳借的。 卡 诺 莎 之 辱
思考:天主教会如何阻碍其发展的?
任何时候我进入教廷 “物必先腐而后生虫,教会之所以出现改革的 神职人员的房间,总是看 诉求,皆因自身的腐败”。 见神父和银钱商在一起, 忙于鉴别钱币的成色和计 迫害“异端” 算数目,面前堆着成堆的 钱币。 ——一位西班牙官员
——根本பைடு நூலகம்因
“谁若杀害了父母、兄弟、姐妹、妻子或其他 任何一个亲属,只要交纳5~7枚金币,便可洗 净罪恶了。”材料集中体现了 A.天主教会政治势力强大 B.天主教会凭借权力搜刮钱财 C.天主教会垄断了文化教育 D.天主教会征收“什一税”
基督教发展简史
产生:公元1世纪的巴勒斯坦地区。 发展:4世纪逐渐成为罗马帝国国教。 中世纪封建统治阶级维护其统治的精 神支柱。 两次大分裂:第一次是在1054年,基督 教分裂为天主教和东正教。第二次是 在16世纪宗教改革后。
〖阅读课文思考问题〗
1、天主教会在中世纪的欧洲地位如何?在政治、 经济、思想、社会生活方面各有何具体表现?
3、从经济上看,中国的佛庙寺观,只有少量的庙产道产, 经济上是根本无法与国家政权相抗衡的;而罗马教会占有 西欧1/3的土地,是欧洲最富有的大封建主。
思考:14、15世纪欧洲有哪些发展?

欧洲宗教改革 PPT课件

欧洲宗教改革 PPT课件

一、神圣的中心组织-天主教
-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一)权倾欧洲的教皇国
天主教罗马教皇约翰·保罗二世于当地时间2005年4
月2日21时37分思因考病:在以梵下蒂冈新去闻世反,映终了年8什4岁么。现 4月8日,象梵?蒂什冈教么廷原在因圣造彼成得大这教一堂现广象场?举行了追
思弥撒和葬礼。300多万人涌入罗马送别教皇。来自教 皇家乡波兰的人就达百万之众。由于圣彼得广场只能容
专题五 欧洲宗教改革
课标要求: 了解中世纪天主教的地位,认识欧洲宗教改
革的必要性。 知道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主张,理解欧洲
宗教改革的实质。 简述欧洲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分析欧洲宗
教改革的历史作用。
世界上首屈一指的袖珍国家-梵蒂冈,尽管面积仅有0.44平方 公里,却是世界天主教的中心,图为圣彼得大教堂.
从以上材料,大家可以获得什么 历史信息?
天主教奢侈腐化、荒淫无度、贪 婪敲诈、教阶森严。
3、天主教的落后性
(1)麻醉灵魂的教义教规 (2)教会的堕落
表现- •加强对人们的思想控制; •贪婪成性,疯狂敛财; •生活腐化,道德败坏。
(3)教会的残暴
表现- •设立宗教裁判所,野蛮迫害“异端”。
“被告人如不承认‘罪行’,就 反复用刑拷问。一切有利于被控 告人的证词都不能成立。被告可 以不经审判便予处死。被告认罪 之后,如又否认,即不再审讯, 予以烧死”。
3、天主教的落后性
(1)麻醉灵魂的教义教规
思想基础- •信仰高于理性 主要教义- •核心-原罪与救赎 影响- •无处不在
3、天主教的落后性
(1)麻醉灵魂的教义教规 (2)教会的堕落
主教的俱乐部 油画 19世纪 主教的宫邸艳丽奢华,追随者们在一同“探讨”

高中历史选修1《欧洲的宗教改革 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1558人教PPT课件

高中历史选修1《欧洲的宗教改革 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1558人教PPT课件

A.加强了教皇的宗教权威
B.巩固了民众的宗教信仰 C.摧毁了教会的思想专制
C
D.扩大了基督教会的影响
4.(2014•上海单科4)宗教改革时出现的新教, 英文为Protestantism,直译"抗议宗"。这里的 "抗议"是指
教会宣称:“当你购买赎罪券的银钱叮当落在箱子里,你 的亲人的灵魂就从炼狱的火焰中升到了天堂。”
⑤直接:教会出售赎罪券
2.“九十五条论纲”的提出(1517.10)
1517年10月31日 约正午时分,马丁·路 德把“九十五条论纲” 贴在维登堡大教堂门上
《九十五条论纲》节选 第28条:很显然,当钱币投入钱柜中叮当作响的时 候,增加的只是得利心和贪欲心。至于代祷之是否有效, 完全只能以上帝的意旨为转移。 第36条: 每一个基督教徒,只要自己真诚悔罪,就 是不购买赎罪券,也同样可以得到赦罪或免罪。 第86条:教皇的财富今日远超过最富有者的财富。 他为建筑一个圣彼得教堂,为何不用自己的钱,而必须 花费可怜的信徒们的钱呢?
第五单元
第2课 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1.理解宗教改革爆发的原因; 2.理解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主张、作用、实质; 3.培养勇于追求和捍卫真理的优秀品质。
马丁路德(1483—1546), 16世纪德国宗教改革运动的发 起者。出生一个矿工家庭, 18 岁时进入爱尔福特大学学习法 律。1505年,他断然放弃学业, 进了奥古斯丁修道院,当上了 修道士,希望通过苦修,求上 帝赦免自己的罪过,后入神学 院学习。
从政府。
2.马丁•路德把《圣经》翻译德文
1534年的德文《圣经》 路德《圣经》翻译手稿 《圣经》译成德文有利于宗教改革的拓展,促进了
德意志民族语言的发展。

欧洲宗教改革课件_图文

欧洲宗教改革课件_图文
根据圣经的清楚教训,我们敢肯定地说,由于上帝 的永久而不改变的安排,他早已按照自己的意旨,决 定了要将谁接入他的救恩中,并将谁贬入灭亡。
人在现世的成功与失败,就是得救与否的标志, 就是“选民”与“弃民”的标志。
——加尔文《基督教原理》
2. 作用: 鼓励发财致富,促进资本主义原始积累
彻底否定了天主教会和罗马教皇的作用,鼓舞了 新兴资产阶级的进取精神,所以说该教义更符合新兴 资产阶级的利益,更为激进。(三)、英Fra bibliotek亨利八世宗教改革
1.原因: ①英国较早形成为统一的民族国家 ②婚姻继承问题导致亨利八世与教皇决裂
2.过程: 亨利八世时
①通过《至尊法案》,英王为教会首脑,教皇无权 干涉;保留天主教基本教义和仪式。
与罗马教廷决裂,教权至于王权之下,为王权服务。加强王权 。
②有局解限散性修。道院,没收其土地财产,修士还俗。
作挽回祭,是凭着耶稣的血
,借着人的信,要显明神的
义,因为他用忍耐的心宽容
人先时所犯的罪,好在今时
救赎 显明他的义,使人知道他自 己为义,也称信耶稣的人为

——罗马书3:21-26
圣礼有七种,又称七件圣事,其中最重要的 是“洗礼”、“忏悔礼”和“圣餐礼”。“洗礼”是为洗刷 掉人类生前所犯的罪过;“忏悔礼”是为使犯了罪而 又愿意悔悟的人得到赦免,“圣餐礼”是共同吃面饼 和喝葡萄酒,作为吃喝耶稣的身体和血液而和耶稣 基督连成一体。
中世纪西欧的天主教会向农民收取高额的
封建地租。又向广大居民征收十一税。此外还 有其他的苛捐杂税,如赦罪费,法庭诉讼费等 。还有出售赎罪券;提供崇拜圣物;卖神职; 行贿受贿,这是教廷发财致富的重要手段。据 估计1521年有2000多个神职可以用金钱买到。

高中历史选修1《欧洲的宗教改革 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1576人教PPT课件

高中历史选修1《欧洲的宗教改革 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1576人教PPT课件

二、宗教“异端”
1、“异端”的概念
中古西欧基督教占统治地位的派别对异己派别的贬称。 中古西欧教会内部一直存在着对教义、信条的不同理解 和解释,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派别。 以罗马教廷为首的主 流派以正统自居,视其他派别为异端,不断加以排挤、 迫害。
2、“异端”运动
(1)法国南部的“异端”运动
(2)英国人威克里夫的“异端”学说
(2)当时欧洲资本主义尚处于工场手工业阶段,资本 主义还不很发达,资产阶级力量比较弱小,无力通过大 规模的革命手段实现自己的愿望,加之他们还没有形成 自己的思想体系,在反封建斗争中,也不得不借用宗教 的力量。
(3)是由新教本身的特点决定的。新教的思想和资产 阶级早期的反封建思想相吻合,因而成为早期资产阶级 革命的思想武器。
5、宗教“异端”学说对宗教改革的影响
宗教“异端”思想,对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提出了有 力的挑战,反映了市民阶层争取政治权利、发展工商业 经济的要求和改革教会的愿望,对16世纪欧洲的宗教改 革起了先驱的作用。
三、向近代过渡的西欧(14~16世纪)
1、西欧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1)原因 ①生产力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 ②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③新航路的开辟,海外贸易和殖民活动。
(2)时间: 14~16世纪
(3)地点 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威尼斯等城市以及西欧其他的一
些城市。
中世纪西欧商人的生活
2、西欧民族国家的发展
(1)原因
①新兴的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化的新贵族不满教会的盘 剥,希望分享政治权利和建立强有力的国家政权,结束 分裂割据局面; ②一些国家的君主也想摆脱天主教会束缚,加强中央集 权,实现富国强兵。
(2)表现
到15、16世纪,西欧的英、法、西班牙等国先后形成 为统一的民族国家,并且出现了以专制君主为核心的加 强中央集权的趋势。德国虽然分裂成许多诸侯国,但一 些大的诸侯国也建立了君主制度,向集权的方向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在意识形态领域,用神学理论为封建统治辩护,使封建制 度神圣化,成为封建统治阶级和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 (4)教会的政治权力及其对人民的精神统治,成为资本主义生 产关系发展的主要障碍。
2.贪污、腐化之风弥漫在教会的特权阶层。教士和僧侣都 过着奢侈淫逸的生活,根本不管教务。教会的专横、腐败、 对人民的搜刮,激起了社会各阶层的不满,使广大农民、城 市平民、部分贵族和个别国王都投身于资产阶级领导的宗教 改革运动。
(3)军事上,穆罕默德·阿里依靠本国的人力和物力,建立了 一支强大的军队。这支军队在维护国家主权、争取民族独立 方面起了重大作用。它使西方殖民者不敢轻举妄动,使它的 宗主国土耳其望而生畏,接连败退,所有这些都是顺应历史 发展的趋势,在客观上是符合埃及人民利益的,因而是进步 的。
2.局限性:穆罕默德·阿里为建立一个庞大的帝国,不断对 外扩张,几十年的战争耗尽了全国的人力和物力,把广大人 民推向苦难的深渊。因此,在埃及人民中间广泛流传着一句 话:“他建造了一座宫殿,但破坏了整个埃及”。
4.两国都重点发展军事工业,后又发展民用工业;基于两 国都面临欧美国家侵略的威胁和国内各种矛盾激化的背景, 必须首先壮大军事力量,才能巩固统治。而在军事工业发展 过程中又遇到资金、燃料、运输等方面的困难,发展民用工 业才会有出路。 5.两者在改革的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地受到阻力:穆罕默 德·阿里改革是由最高统治者推行,而中国的洋务运动主要 是由地方实力派推动进行,这就决定了中国的洋务运动遇到 的阻力更大,改革也更不彻底。
高 考 回 顾 (2007·广东)阅读下列材料: 16世纪对教会的反叛,以其世俗主义标志着近代的开端。 ——(美)约翰·巴克勒等《西方社会史》
八、19世纪6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90年代,清政府开展了洋务运动。而在此之 前,埃及的穆罕默德·阿里也进行了改革。穆罕默德·阿里改 革与洋务运动有何相似点?
1.改革性质的一致性,都是封建性质的改革。 2.两者在创办近代企业、兴办新式学校、派遣留学生和创 建军队等方面相似。 3.原因和目的方面相似:地处亚非的中国和埃及面临着共 同的使命,即富国强兵,都希望通过改革“师夷长技以自 强”。
六、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历史背景 1.政治方面:处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控制之下,形成帕 夏、近卫军、马木路克等三股强大的政治力量,他们之间争 权夺利,导致埃及政局混乱,社会动荡不安。 2.经济方面: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手工业破产,经济 萧条。
3.阶级关系方面:农民、城市平民不断进行反抗斗争,阶 级矛盾尖锐。 4.军事力量弱小。 以上是阿里改革的内因。 5.外因:英法展开对埃及的争夺,埃及随时面临西方的殖 民侵略。
考点三 欧洲宗教改革和穆罕默 德·阿里改革
热 点 解 读 一、西欧宗教改革出现的原因 1.中世纪的罗马天主教会,是西欧各国最有势力的封建主。 (1)在经济上,占有天主教世界三分之一甚至更多的土地。 (2)在政治上,教皇高高在上,不仅掌握着教会的最高行政权 和司法权,还可以裁决俗界各国的纠纷。由于当时各国王权 软弱,中世纪的天主教会成为西欧各国封建统治的国际中心。
三、结合加尔文宗教改革的内容,分析其在政治、经济、思 想文化等方面的进步性有哪些?
1.坚持《圣经》权威,反对教皇权威;主张简化宗教仪式, 冲破了天主教会不可动摇的权威。 2.主张“先定论”,宣扬“选民”或“弃民”,为资产阶 级发财致富作辩护,对西方资本主义的兴起影响极大,有利 于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
七、如何评价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1.进步性:穆罕默德·阿里的改革,使埃及发生了数百年来 未有的变化。 (1)政治上,他用极端的手段消灭了中世纪最反动的、在埃 及肆虐数百年的马木路克势力,结束了埃及长期动乱、分裂、 割据的局面,建立起封建的中央集权制,实现了国家的统一 和安宁。
(2)经济上,由于引进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兴办起第一批近代 机器工业,发展了棉花等商品经济,培养和造就了第一批新 型知识分子,因而长期停滞发展的生产力得到解放,工农业 生产迅速发展,人口有所增加。这些都为埃及的经济独立、 制止西方资本的大规模渗透奠定了较坚实的基础,也为后来 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1.摆脱了罗马教廷的桎梏,巩固了日益强大的王权,使英 国基督教成为英国国教,教会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 2.天主教会被剥夺的大量财产落到新兴资产阶级手中,对 英国社会变革产生了深远影响。 3.英国日益壮大的资产阶级不满专制王权,要求建立一个 真正适合自己的廉俭教会,形成清教徒运动,后来以清教为 旗帜掀起了资产阶级革命。
五、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和影响是什么?
1.西欧资产阶级生产关系出现以后,资产阶级在思想上的 反封建斗争,一种形式是文艺复兴,另一种形式就是宗教改 革,16世纪开始于德意志,并波及到西欧诸国的宗教改革运 动是一场反封建的社会运动。
2.宗教改革打击了欧洲封建统治的支柱天主教会,摧毁了 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欧洲资 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从此,西欧各国的民族文化、教 育事业得以迅速发展,为后来的欧洲走向现代社会创造了条 件。同时,迫使天主教会展开教会改革运动,在一定程度上 纯洁了天主教会,恢复了天主教会的部分势力,而耶稣会也 充当了殖民侵略的先锋,又在某种程度上为东西方文化交流 做出了贡献。
3.主张选民要有奋斗精神,要具有简朴、诚实、讲信用等 高尚美德,引起社会风气的变化,反映了资本原始积累时期 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 4.加尔文主张建立共和式的长老制度,建立共和性质的神 权国家体制,对日后尼德兰革命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 重要影响。
四、亨利八世宗教改革对英国社会变革产生了哪些影响?
二、马丁·路德宗教改革主张与天主教学说有何主要不同?
马丁·路德宗教思想的核心是“因信称义”,他认为人的灵 魂得救,要靠个人对上帝的虔诚信仰,《圣经》是人们信仰 的惟一权威和依据,不需要靠教皇和圣礼等烦琐的宗教仪式, 而靠终生虔诚信仰上帝,与上帝沟通交往,去恶向善。而天 主教的学说认为只有通过教会和教皇才能赎罪,必须靠烦琐 的宗教仪式才能使灵魂进入天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