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或2019年公需科目《乡村振兴战略》课程作业答案-最全

单选题(共10题,每题3分)

1、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

A、手段

B、保障

C、目的

D、基础

2、推进乡村文化振兴,还要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A、俭朴村风

B、淳朴民风

C、勤劳家风

D、节俭族风

3、使民主制度运转起来的关键是要让( )内化为每个公民的行为习惯。

A、村民自治

B、民主精神

C、民主选举

D、民主复议

4、近年来,全国大部分地区采取了选派机关干部到村担任村党组织书记,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乡村自身精英缺失的不足。

A、村长

B、村委

C、村党组织书记

D、村务公开会计

5、目前世界上申报全球农业文化遗产最多的国家是

A、日本

B、美国

C、意大利

D、中国

6、农村社会治理开始朝着网格化方向实施制度创新,实施“民生110”工程。表明:国家权力契合农村基层法治的要求,为人民群众提供以()的多元救济通道;

A、以基层司法为核心

B、以传统文化文化为核心

C、以乡贤规则为核心

D、以村规民约和村民意愿为核心

7、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由美洲引进到中国的水果是?

A、烟草

B、菠萝

C、西瓜

D、梨

8、测土配方施肥,缓释肥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属于哪一类资源节约型技术()

A、节水

B、节能

C、节地

D、节药

E、节肥

F、节劳力

9、农村社会治理有效的组织基础是()

A、利益相关

B、关系相融

C、阶层相近

D、地域相近

10、畜禽粪便循环利用途径不包括()

A、有机肥

B、培养基

C、田园覆盖

D、饲料

E、燃料

多选题(共10题,每题4分)

1、建立常态化的精英吸纳机制,创造良好的精英成长环境,内容包括()

A、需要尊重和承认村庄精英在在乡村治理中的合法性地位;

B、出台制度化和常态化的村庄干部竞选机制;

C、完善“告老还乡”和“回乡光荣”精英们的制度吸纳机制;

D、把大学生“村官”制度作为农村建设输送人才的一项长远战略计划;

E、完善国家公务员的晋升考核机制

2、按照马克思关于民主的观点,民主化的过程就是社会把国家政权重新收回的过程,但是这种收回的过程“是以公民社会不断提升自身的自治能力为前提的”。对于民主的发展来说,公民必须具备三种基本素质,包括()

A、利益表达能力;

B、政治参与能力;

C、组织合作能力;

D、社会管理能力

E、利益整合能力;

3、通过乡村精英的制度培育,实现乡村振兴,其内容包括()

A、加大乡村发展的政策投资力度

B、建立常态化的精英吸纳机制

C、提高村庄精英的生活待遇

D、提供完善的村庄公共服务,做好精英回流工作

E、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4、我国精耕细作农业存在于下列那些王朝?

A、商朝

B、秦朝

C、唐朝

D、清朝

5、乡村振兴的总体要求包括()

A、治理有效

B、青山绿水

C、乡风文明

D、产业兴旺

E、生活富裕

F、

生态宜居

6、当前中国农村在村落内呈现“小聚居”的特点。人口多、地域广,地域之间没有共识,农民认同感不强,参与机会少,参与成本高,参与质量比较低。因此以村庄为单位的村民自治大多走向了()

A、形式化

B、精细化

C、文本化

D、悬浮化E物质化

7、生态农业按照组织层次,可以分为以下3类模式()

A、物种多样性利用模式

B、农业生物多样性利用模式

C、轮间套作模式

D、生态系统循环体系模式

E、区域景观合理布局模式

F、种养结合模式

8、当前农村土地问题取代负担问题,治理危机出现新焦点的原因是()

A、减人不减地、增人要增地引发的纠纷

B、村组机动地管理不规范引发的纠纷。

C、因土地流转引发的纠纷

D、外出弃田户重新要地引发的纠纷。

E、因征地引发的冲突。

9、农村生活垃圾可以分为以下4种类型()

A、惰性固体垃圾

B、餐厨垃圾

C、可回收利用垃圾

D、家禽粪便

E、有害有毒垃圾

F、有机易腐烂垃圾

10、文化相连是农村社会治理有效的心理基础,文化相连包括的基本内容是()

A、地缘文化

B、习俗文化

C、亲情文化。

D、民族文化

E、非物质威化

判断题(共10题,每题3分)

1、通过农户服务外包和跨区外包服务将小农卷入分工经济,进而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是小农提升农业经营效率的重要路径。

正确错误

2、实施乡村文化振兴的主体是驻村干部。

正确错误

3、桑基鱼塘是我国古代生态农业的典范。

正确错误

4、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正确处理好增强群众获得感和适应发展阶段的关系,要坚持尽力而量力而行,不能提脱离实际的目标,更不能搞形式主义和“形象工程”。

正确错误

5、“乡政”是指以国家的强制力为后盾,强调高度的行政和一定程度的集权,是国家政权下沉到最基层之所在,属于国家法律体系;

正确错误

6、加大国家基层政权建设力度,实现村干部的国家化和专职化。就是要部分取消村民所具有得选举或罢免下派村干部和其他村干部的权利。

正确错误

7、我国现阶段“大国小农”的经营格局带来严重的规模不经济。同时,小规模经营还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

正确错误

8、国家在推行其统一性的制度的过程中,必然要贯穿其意志,因此,自下而上的文本制度的形成路径,实际上体现了国家对社会的整合。

正确错误

9、在村庄整治中,所有的村庄都需要开展新建、扩建活动。()

正确错误

10、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正是满足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需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