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渗透设计选型方法

合集下载

反渗透的设计原则

反渗透的设计原则

反渗透的设计原则一、了解产水量根据用户的需求,确定设备每小时的产水量。

二、膜型号的选择1、根据膜的进水水质选择膜的型号:进水(溶解性固体)TDS≤1000ppm 可选用超低压膜元件进水3000ppm≥TDS≥1000ppm可选用抗污染膜元件进水TDS≥3000ppm可选用苦咸水淡化膜元件进水TDS≥5000PPM可选用海水淡化膜元件2、根据产水量选择膜元件:一般情况∶产水量<4T/H的反渗透设备多选用4040膜元件;产水量≥4T/H的反渗透设备多选用8040膜元件。

三、膜元件的确定:单支膜元件的产水量通常是指其标准产水量(即在25℃,在满足进水条件下的产水量)但考虑到进水温度、进水水质、以及膜的产水量衰减、膜的排列方式等诸多因素,在选择膜元件的数量时一定要留出一定的余量,以保证反渗透装置的设计产水量。

计算系统所需的膜元件时,用系统设计产水量除膜元件平均产水量,所得的最大整数值为膜元件的最低数。

四、压力容器的确定膜组件:一个或多个膜元件组合起来,放置在压力容器内,构成一个脱盐部件,称为膜组件。

最常见的压力容器有不锈钢和玻璃钢两种材质;常用压力容器直径有4英寸(101.6mm)和8英寸(203.2mm)的尺寸;进水方式有端进水和侧进水两种。

根据膜元件的数量,综合考虑设备占地面积、设备回收率、设备运行压力等因素,来确定压力容器。

一般单支压力容器装填的膜的支数越多,设备的回收率也越高;压力容器的材质选择要根据水源、进水水质及运行压力的高低而选择不同材质的容器。

对于大型RO系统,常选用较长(即膜装填支数尽量多)的压力容器组件,这样需较少的膜组件;对于小型RO系统,常使用较短的膜组件,这样既方便运输,安装,占地面积又小。

五、排列方式的确定根据需要,可将多个膜组件排列成一级、二级甚至多级,每级中的膜组件又可排列成一段、二段甚至多段。

所谓一级是指进料液经一次加压反渗透分离,二级是指经过二次加压反渗透分离,依此类推;在同一级中,排列相同的膜组件成一个段。

200m3h的反渗透+混床工艺设计计算书及设备选型

200m3h的反渗透+混床工艺设计计算书及设备选型

200m3/h的反渗透+混床工艺设计计算书及设备选型1)原水池原水池设计停留时间不小于1小时,有效容积不小于300m32)原水泵原水泵应满足五台过介质过滤器同时运行流量及四台过滤器运行,另一台过滤器正洗的两种工艺状态,五台过滤器同时运行时进水流量为:270t/h, 四台过滤器运行,另一台过滤器正洗时进水流量为:350t/h。

原水泵选用流量270-350t/h,扬程:38-36m,功率:55KW,在系统中选用二台,一用一备。

3)汽水混合加热器汽水混合加热器在系统中选用1台,加热水量为:270-350t/h。

换热器选用规格为φ425,进水及出水口规格为DN300,进蒸汽口规格为:DN400。

a、蒸汽耗量:基础条件:蒸汽性质为过热蒸汽,最大进出水温差按25℃计,蒸汽温度:170℃,蒸汽压力不大于0.8MPa,蒸汽焓:2726.5KJ/Kg,蒸汽比容:0.2403m3/Kg,水的比热:4.18KJ/Kg. ℃。

350t/h水加热25℃,需的换热量:Q=350×103×4.18×25=3.65×107KJ/h所需的加热蒸汽量:G=Q÷2726÷1000=10.35t/h蒸汽沿程损耗系数按10%计,实所需气量:13.4t/h。

每小时所需的蒸汽容积: 13.4t/h×0.2403m3/Kg×1000=3224m3/hb、蒸汽管道的选型:蒸汽管流速按62-73m/S计,进汽母管需选用:φ133×4。

4)PAC加药装置对净化后的河水凝聚剂加药装置设计加药量为:3PPm,前级系统运行进水量为:270t/h,当一台过滤器正洗时进水量为350t/h。

运行时PAC加药量为:270t/h×3PPm÷1000=0.81kg/h。

当一台过滤器正洗时PAC加药量为:350t/h×3PPm÷1000=1.05kg/h。

反渗透纯净水设备结构应用及选型要点

反渗透纯净水设备结构应用及选型要点

反渗透纯净水设备结构应用及选型要点反渗透纯净水设备所用高压水泵多以离心泵为主,它的基本构造是由六部分组成,其分别是叶轮、泵体、泵轴、轴承、填料函、密封环。

了解其结构对于解决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有很好的作用。

1、叶轮是离心泵的核心部分,它转速决定于电机的转速,叶轮上的叶片起到主要作用,叶轮在装配前要通过静平衡实验。

叶轮上的内外表面要求光滑,以减少水流的摩擦损失。

2、泵体也称泵壳,它是水泵的外壳主体。

起到支撑固定作用,并与安装轴承的托架相连接。

3、泵轴的作用是借联轴器和电动机相连接,将电动机的转距传给叶轮,所以它是传递机械能的主要部件。

4、轴承是套在泵轴上支撑泵轴的构件,有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两种。

滚动轴承使用牛油作为润滑剂,加油要适当,一般加到2/3~3/4的体积就够,加太多会发热,太少又起不到润滑的作用容易发热烧泵轴!滑动轴承使用的是透明油作润滑剂的,加油到油位线。

太多油要沿泵轴渗出并且漂贱,太少轴承又要过热烧坏造成事故!在水泵运行过程中轴承的温度最高在85度一般运行在60度左右,如果高了就要查找原因(是否有杂质,油质是否发黑,是否进水)并及时处理。

5、填料函主要由填料,水封环,填料筒,填料压盖,水封管组成。

填料函的作用主要是为了封闭泵壳与泵轴之间的空隙,不让泵内的水流不流到外面来也不让外面的空气进入到泵内。

始终保持水泵内的真空!当泵轴与填料摩擦产生热量就要靠水封管住水到水封圈内使填料冷却!保持水泵的正常运行。

所以在水泵的运行巡回检查过程中对填料函的检查是特别要注意!在运行600个小时左右就要对填料进行更换。

6、密封环又称减漏环。

叶轮进口与泵壳间的间隙过大会造成泵内高压区的水经此间隙流向低压区,影响泵的出水量,效率降低!间隙过小会造成叶轮与泵壳摩擦产生磨损。

为了增加回流阻力减少内漏,延缓叶轮和泵壳的所使用寿命,在泵壳内缘和叶轮外援结合处装有密封环,密封的间隙保持在0.25~1.10mm之间为宜。

净化水设备全自动过滤器净化水设备全自动过滤器是一种利用滤网直接拦截水中的杂质,去除水体悬浮物、颗粒物,降低浊度,净化水质,减少系统污垢、菌藻、锈蚀等产生,以净化水质及保护系统其他设备正常工作的精密设备,水由进水口进入全自动过滤器机体,由于智能化(PLC、PAC)设计,系统可自动识别杂质沉积程度,给排污阀信号自动排污。

反渗透设计选型方法

反渗透设计选型方法

氯化物 Cl-
碳酸氢盐 HCO3-
硫酸盐
SO4-2
硝酸盐
NO3-
氟化物 F-
硅酸盐
SiO2-2
磷酸盐
PO4-3
溴化物 Br-
硼酸盐
B4O7-2
铬酸盐
CrO4-2
氰化物 CN-
亚硫酸盐 SO3-2
硫代硫酸盐 S2O3-2
亚铁氰化物 Fe(CN)6-3
脱盐率%
95 - 97 95 - 96 99+ 93 - 96 94 - 96 95 - 97 99+ 94 - 96 35 - 70 90 - 98 90 - 95 98 - 99 99+ 99+
反渗透的发展
膜广泛的存在于自然界中,特别是生物体内。人类 对于膜现象的研究源于1748年,Abbe Nollet观察 到水可以通过覆盖在装有酒精溶液瓶口的猪膀肌进 入瓶中时,发现了渗透现象。
1953年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的Reid等人最早提出反渗 透海水淡化,1960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Loeb和 Sourirajan研制出第一张可实用的反渗透膜(太空船 项目)。 从此以后,反渗透膜开发有了重大突破。膜材料从 初期单一的醋酸纤维素非对称膜(CA)发展到用表 面聚合技术制成的交联芳香族聚酰胺复合膜。操作 压力也扩展到高压 ( 海水淡化 ) 膜,中压 ( 醋酸纤 维素 ) 膜,低压 ( 复合 ) 膜和超低压 ( 复合 ) 膜。80 年代以来,又开发出多种材质的纳滤膜。
反渗透
反渗透工作示意图
反渗透是以压力为推动力的筛分过程,它可 以除去水中的大部分溶解盐类,其除盐率可 达98%以上
压力
给水
Na+
SO4
++

选择反渗透膜时要考虑哪些性能指标

选择反渗透膜时要考虑哪些性能指标

选择反渗透膜时要考虑哪些性能指标
1、脱盐率:正常情况下,脱盐率在98%以上,此时脱盐率为1-脱盐率=1-98%=2%。

2、回收率:指反渗透膜系统中给水转化成为产水或渗透液的百分比。

根据反渗透系统中预处理的进水水质和用水要求而定。

RO膜系统的回收率在设计时就已经确定。

苦盐水的回收率约为90%;高苦盐水降至60%-65%;工业海水系统的回收率为35%-45%。

RO膜的回收率=(RO膜的产水流量/进水流量)×100%
反渗透膜组件的回收率=RO膜组件产水量/进水量×100%
反渗透膜组件的盐分透过率=RO膜组件产水浓度/进水浓度×100%
3、膜通量:是表明通过膜表面的一个特定区域的水流速度。

4、透水量:反渗透膜元件产水量的重要指标。

是指单位膜面积上透过液的流率,通常用加仑每平方英尺(GFD)表示。

渗透流率过高会加速垂直于反渗透膜表面的水流,加剧膜污染。

一般一级反渗透设计通量为8-14GFD,二级反渗透20-30GFD,1GFD=1.698LMH,单只膜元件产水量=膜面积*设计通量。

5、产水量:产水量——指反渗透系统的产水量,即单位时间内透过膜水量,通常用吨/小时或加仑/天来表示。

工程反渗透设备方案

工程反渗透设备方案

工程反渗透设备方案一、前言反渗透技术是一种能够有效去除水中离子、微生物、胶体、有机物等有害物质的先进水处理技术。

在工业生产、生活用水以及水资源利用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反渗透设备作为实现反渗透技术的核心装备,其性能和稳定性对整个反渗透水处理系统的运行效果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反渗透设备的方案设计,包括设备选型、参数配置、系统布局和运行维护等方面。

二、反渗透设备方案设计1. 设备选型在进行反渗透设备方案设计时,首先需要考虑的是设备的选型。

根据水处理工艺、处理水质、处理量和运行要求等因素,选择适合的反渗透设备。

常见的反渗透设备包括膜组件、压力容器、泵及配件等。

在选型时应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设备的性能、成本和运行维护情况,以求实现最佳的经济效益和运行效果。

2. 参数配置反渗透设备的参数配置对整个反渗透水处理系统的运行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参数配置应考虑包括进水浓度、膜元件种类与数目、进水压力、产水率、废水率以及系统运行压力等因素。

根据这些因素,合理配置反渗透设备的相关参数,保证系统能够稳定运行,并实现预期的处理效果。

3. 系统布局反渗透设备方案设计中的系统布局是一个重要环节。

系统布局应综合考虑设备的摆放位置、管道连接、维护和清洁通道等因素,保证设备能够方便、安全地进行日常维护和运行。

合理的系统布局有助于提高反渗透设备的运行效率和维护便利性。

4. 运行维护反渗透设备方案设计中的运行维护是一个关键环节。

运行维护包括设备的日常运行监控、定期检查维护、漏水处理等方面。

在进行设备方案设计时,应考虑设备的运行维护情况,合理安排设备的运行维护计划,保证设备能够长期稳定、高效地运行。

三、反渗透设备方案实施1. 设备安装调试反渗透设备方案实施的第一步是设备的安装调试。

在设备安装调试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设备的摆放、连接和调试。

设备的安装调试质量直接影响到设备的后期运行效果和寿命,因此应予以足够重视。

2. 设备运行监控反渗透设备在正式投入运行后,应进行设备的运行监控。

反渗透的设计原则讲解

反渗透的设计原则讲解

反渗透的设计原则一、了解产水量根据用户的需求,确定设备每小时的产水量。

二、膜型号的选择1、根据膜的进水水质选择膜的型号:进水(溶解性固体)TDS≤1000ppm 可选用超低压膜元件进水3000ppm≥TDS≥1000ppm可选用抗污染膜元件进水TDS≥3000ppm可选用苦咸水淡化膜元件进水TDS≥5000PPM可选用海水淡化膜元件2、根据产水量选择膜元件:一般情况∶产水量<4T/H的反渗透设备多选用4040膜元件;产水量≥4T/H的反渗透设备多选用8040膜元件。

三、膜元件的确定:单支膜元件的产水量通常是指其标准产水量(即在25℃,在满足进水条件下的产水量)但考虑到进水温度、进水水质、以及膜的产水量衰减、膜的排列方式等诸多因素,在选择膜元件的数量时一定要留出一定的余量,以保证反渗透装置的设计产水量。

计算系统所需的膜元件时,用系统设计产水量除膜元件平均产水量,所得的最大整数值为膜元件的最低数。

四、压力容器的确定膜组件:一个或多个膜元件组合起来,放置在压力容器内,构成一个脱盐部件,称为膜组件。

最常见的压力容器有不锈钢和玻璃钢两种材质;常用压力容器直径有4英寸(101.6mm)和8英寸(203.2mm)的尺寸;进水方式有端进水和侧进水两种。

根据膜元件的数量,综合考虑设备占地面积、设备回收率、设备运行压力等因素,来确定压力容器。

一般单支压力容器装填的膜的支数越多,设备的回收率也越高;压力容器的材质选择要根据水源、进水水质及运行压力的高低而选择不同材质的容器。

对于大型RO系统,常选用较长(即膜装填支数尽量多)的压力容器组件,这样需较少的膜组件;对于小型RO系统,常使用较短的膜组件,这样既方便运输,安装,占地面积又小。

五、排列方式的确定根据需要,可将多个膜组件排列成一级、二级甚至多级,每级中的膜组件又可排列成一段、二段甚至多段。

所谓一级是指进料液经一次加压反渗透分离,二级是指经过二次加压反渗透分离,依此类推;在同一级中,排列相同的膜组件成一个段。

反渗透设计选型方法

反渗透设计选型方法

反渗透设计选型方法
一、需求分析:首先要明确需求,识别系统中的潜在风险和威胁。


包括对数据流、系统架构、安全策略、访问控制、权限管理和安全审计等
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

二、安全方案选择: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选择合适的安全方案。


以从数据加密、身份验证和访问控制、入侵检测和防御、安全审计和日志
管理等方面进行选择。

在选择安全方案时,要考虑到系统特点、数据敏感性、用户需求和成本等因素。

三、技术评估:对于每个安全方案,进行技术评估。

这包括对各种技
术的功能、性能、安全性、可扩展性和兼容性等方面进行评估,以确定其
是否符合需求和预期的效果。

四、实施方案验证:通过实施安全方案的小规模试点或模拟实验,验
证其可行性和效果。

实施方案验证可以使用攻击者模拟、渗透测试、漏洞
扫描和安全评估等方法,以确定系统是否能够抵御渗透和保护系统的安全。

五、经济效益评估:在选择最终的安全方案之前,进行经济效益评估。

评估安全方案的成本、效益和持续维护费用,以确定方案是否符合预算和
经济效益。

六、方案选择和实施:综合考虑需求、技术评估和经济效益评估的结果,选择最合适的安全方案,并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

在实施安全方案时,要注意合理安排资源、定期维护和更新安全措施,确保系统的安全性持续
有效。

最后,反渗透设计选型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任务,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

在进行选型时,要充分了解系统的需求和特点,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选择最合适的安全方案以保护系统的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蔗糖 乳糖 蛋白质 葡萄糖 苯酚 醋酸 甲醛 染料 生物需氧量 化学需氧量 尿素 细菌及病毒 热原体
反渗 透膜 对其 他物 质的 脱除 率
ACETIC ACID FORMALDEHYDE DYES BOD COD UREA BACTERIA & VIRUS PYROGEN
GASES
CARBON DIOXIDE OXYGEN CHLORINE
进水自由氯浓 01 0.1ppm 度 单支膜元件允 15psi(0.1Mpa) 许最大压力降
RO‐2期陶氏 BW30‐400
美国陶氏膜BW30-400 BW30 400产品规范 产品名称 BW30-400 产品编号 98650 有效膜面积ft2 产水量gpd (m2) (m3/d) 400(37) 10,500 (40) 稳定脱盐率 Cl‐% 99.5 最小脱盐率 % 99.0
气体
二氧化碳 氧气 氯气
CO 2 O2 Cl2 30 - 50 *** 30 - 70
RO膜示意图
重要的膜性能参数 1.脱盐率 2.透盐率 3.产水量
反渗透在水处理中的作用 反渗透
单糖 类/氨 基酸
无机 盐
胶体/ 细菌
BOD/ COD
SS/DS
反渗透膜元件的进水条件 113F(45℃) 4.0ppm <0.1ppm 连续运行: 3‐10 短时运行: 2‐11 最大给水流量: 75GPM(17.0m3/h) 给水最大SDI值: 值 40 4.0 单个膜元件回收率:15% 单个膜的最大产水量: 1‐1.5M3/day。 最高使用温度: 最大给水浊度: 允许游离氯: PH范围:
1. 上述测试值是基于测试条件:2000ppm NaCl,225psi(15.5bar),77℉(25ºC),pH=8,15%回 收率。 2. 单支元件的流量可能不同,但不会低于所列出的数值超过15%。
美国陶氏膜BW30‐400操作极限 美国陶氏膜BW30‐400膜片的类型………………………………………聚酰胺复合膜 美国陶氏膜BW30‐400最高操作温度………………………………………45oC(113oF) 美国陶氏膜BW30‐400最高操作压力………………………………………600psi (41bar) 美国陶氏膜BW30‐400最高压降…………………………………………….15psi(1.0bar) 美国陶氏膜BW30‐400连续运行pH范围a……………………………………...2-11 美国陶氏膜BW30‐400短时清洗pH范围(30分钟)b…………………………..1-13 美国陶氏膜BW30‐400最大给水流量…………………………………. ……...85gpm(19m3/h) 美国陶氏膜BW30‐400最大给水污染指数SDI 15…………………………………..5 美国陶氏膜BW30‐400允许游离氯含量c………………………………….. ………< 0.1ppm
SiO 2 PO 4 Br
-
-2
95 - 97 99+ 94 - 96
-3 3
B4 O 7 CrO 4 CN
-
-2
35 - 70 90 - 98 90 - 95
-2
SO 3
-2 2
98 - 99 99+
-3
S2 O 3
பைடு நூலகம்-2
Fe(CN)6
99+
* 受酸碱度影响
其他物质
SUCROSE SUGAR LACTROSE SUGAR PROTEIN GLUCOSE PHENOL
Mn Al
+3
NH4 Cu Ni
88 - 97 98 - 97 98 - 97 98 - 97 96 - 97
+2
+2
Zn Sr
+2
+2
Ca
+2
& Mg
+2
96 - 97 96 - 97 94 - 97 96 - 97
Cd Ag
+2
+ +2
Mg
负离子
CHLORIDE BICARBONATE SULPHATE NITRATE FLUORIDE
RO主要作用:离子
水质纯化
NF UF MF
确定RO进水/产水水质
RO离子去除率为95%‐99%,保守起见,一般以90%去除率计算, 例如 进水水质为2000us, 例如:进水水质为 2000 则一级去除水质为 则 级去除水质为2000(1‐90%)=200us, 90%) 200 如果达不到水质要求,就需要安装多级,具体几级需要依照以 上计算得出。
以上,我们根据水质需求确定级数,根据 以上 我们根据水质需求确定级数 根据RO O回收率确定膜片数。 回收率确定膜片数 再根据供水量和所需压力选择供水压和加压泵。从而完成对RO的设计。
RO‐1期海德能CPA3‐8040
CPA3‐8040膜基本性能规范 性能 测试条件 聚酰胺复合 225psi(1.6Mp 膜的类型 测试压力 膜 a) 平均脱盐率% 99.5 测试温度 25℃ 平均透过水量 测试浓度 10500(39.7) 2000ppm GPD(m3/d) (NaCl) 有效膜面积 400(37) 测试pH值 6.5~7 ft2(m2) 单支膜元件回 15% 测试时间 30分钟后 收率 清洗pH范围 2~10 使用条件 600psi(4.14Mp 最高操作压力 a) 最高进水流量 75gpm(17m3/h) 进水温度 最大进水SDI 5~45℃ 5
反渗透的选型 进行RO系统设计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有:
反渗透 般模型 反渗透一般模型
RO进/产水水质
1.余氟,TOC,SS, 保证进水安全性。 2.核算RO脱盐率, 运行压力。 运行压力
确定需要的去除物
RO产水量/产水 率
1.确定膜壳数量 确定膜壳数量 2.确定膜壳排列
RO一般选型方法: 确定需要去除的物质。 确定RO的功能是否有助于去除不纯物。
多段系统可以提高回收率。随着段数增加,供水泵和加压泵功率相应增加。
RO选型软件:(海德能)
反渗透的原理
半透膜 压力
半透膜
浓溶液 浓溶液
稀溶液 稀溶液
渗透
稀溶液 浓溶液
反渗透
当纯水和盐水被理想的半透膜隔开,理想半透膜 当纯水和盐水被理想的半透膜隔开 理想半透膜 就只允许水通过而阻止盐通过,此时膜纯水侧的 水会自发地通过半透膜流入盐水一侧,这种现象 称为渗透 若在膜的 水测施加压力 那么水的 称为渗透,若在膜的盐水测施加压力,那么水的 自发流动将受到抑制而减慢,当施加的压力达到 某一数值时,水通过膜的净流量等于零,这个压 力称为渗透压力,当施加在膜盐水侧的压力大于 渗透压力时 水的流向就会逆转 此时 盐水中 渗透压力时,水的流向就会逆转,此时,盐水中 的水将流入纯水侧,上述现象就是水的反渗透处 理的基本原理。
脱盐率%
氯化物 碳酸氢盐 硫酸盐 硝酸盐 氟化物 硅酸盐 磷酸盐 溴化物 硼酸盐 铬酸盐 氰化物 亚硫酸盐 硫代硫酸盐 亚铁氰化物
Cl
-
95 - 97
-
HCO3 SO 4
-2
95 - 96 99+ 93 - 96 94 - 96
NO 3 F
-
-
反渗 透膜 对负 离子 的脱 盐率
SILICATE PHOSPHATE BROMIDE BORATE * CHROMATE CYANIDE * SULFITE THIOSULFATE FERROCYANIDE
脱除率 %
342 360 10000 UP 198 94 60 30 400 TO 900 BOD COD 60 50,000-500,000 1000-5000 100 100 100 99 9 99.9 *** *** *** 100 90 - 99 80 - 95 40 - 60 100 100
反渗透工作示意图
反渗透是以压力为推动力的筛分过程,它可 以除去水中的大部分溶解盐类,其除盐率可 达98%以上
压力
给水
H 2O
Na
+
SO4
H 2O
++ Mg ++
Fe
++
浓水 Cl
H 2O H 2O
HCO3
H 2O
Ca
H 2O
H 2O H 2O H 2O

H 2O
产水
正离子
SODIUM CALCIUM MAGNESIUM POTASSIUM IRON
水处理:
反渗透的发展
膜广泛的存在于自然界中,特别是生物体内。人类 对于膜现象的研究源于1748年,Abbe Nollet观察 到水可以通过覆盖在装有酒精溶液瓶口的猪膀肌进 入瓶中时,发现了渗透现象。 1953年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的Reid等人最早提出反渗 透海水淡化,1960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Loeb和 Sourirajan研制出第一张可实用的反渗透膜(太空船 项目)。 从此以后,反渗透膜开发有了重大突破。膜材料从 初期单一的醋酸纤维素非对称膜(CA)发展到用表 面聚合技术制成的交联芳香族聚酰胺复合膜。操作 压力也扩展到高压 ( 海水淡化 ) 膜,中压 ( 醋酸纤 维素 ) 膜,低压 ( 复合 ) 膜和超低压 ( 复合 ) 膜。80 年代以来,又开发出多种材质的纳滤膜。 膜组件的形式近年来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除了 传统的中空纤维式、卷式、管式及板框式以外,又 开发出回转平膜、浸渍平膜式等。工业上应用最多 的是卷式膜 它占据了绝大多数陆地水脱盐和越来 的是卷式膜,它占据了绝大多数陆地水脱盐和越来 越多的海水淡化市场。
确定RO进水/产水流量
RO单只膜产水率为15%,一段产水率一般为50%‐55%; 二段产水率一般为75%‐80%; 三段产水率一般为85%‐90%。 RO单只膜产水量为1 ‐1.5M3/H。 以上确定膜片数。 我司纯水一期RO膜片数为14,三段,获得15立方的产水,90%回收率。 二期RO膜片数为24,三段,获得25立方的产水,90%回收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