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雷达法检测隧道衬砌检测报告
隧道检测报告

目录第一章概述 (3)1.1 工程、地质概况 (3)1.2 隧道设计及施工完成情况 (3)1.3 检测内容 (4)1.4 检测依据及评定标准 (4)1.5 检测仪器设备 (5)第二章隧道施工质量检测技术 (7)2.1 检测方法及原理 (7)2.1.1 锚杆、小导管及管棚的施工质量检测 (7)2.1.2 锚杆拉拔试验检测 (7)2.1.2 初衬喷射混凝土强度、厚度及缺陷检测 (7)2.1.3 初衬后隧道断面净空量测 (9)2.1.4 初衬钢支撑榀数及间距 (9)2.2 隧道施工质量检测项目检测频率汇总 (9)第三章隧道施工质量检测结果 (10)3.1 锚杆及管棚的施工质量检测 (10)3.1.1 锚杆数量检测 (10)3.1.2 管棚数量检测 (11)3.1.3 锚杆施工质量检测 (11)3.1.3 锚杆抗拔力试验检测 (13)3.2 初衬喷射混凝土强度、厚度及缺陷检测 (14)3.2.1 初衬喷射混凝土强度检测 (14)3.2.2 初衬喷射混凝土厚度及缺陷钻孔检测 (16)3.2.3 初衬喷射混凝土缺陷雷达检测 (18)3.3 钢支撑榀数及间距检测 (18)3.4 隧道初衬断面检测 (19)第四章检测结论与建议 (23)4.1 检测结论 (23)4.2 建议 (27)第一章概述1.1 工程、地质概况1.1.1地质概况***隧道以白云质灰岩为主,少量第四系残破积碎石土,碎石土厚度不大,结构松散,围岩稳定性一般。
岩层产状较平缓,风化中等,节理裂隙发育,岩层较破碎,岩质较软。
坡面现状基本稳定,洞口开挖后,岩层易产生垮塌、掉块等现象。
地处云贵高原向湘西丘陵、四川盆地过渡的斜坡地带,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隧区地形较简单,为单座山丘,山体总体呈向北东走向,属丘陵地貌。
测区中风化基岩出露情况较差,大部分地区被第四系地层及全、强风化岩层所覆盖。
地层主要为第四系粉质黏土、碎石土,元古界板溪群变余粉砂岩。
隧道穿越区无断层,但隧道进洞口以南约240m发育有红石-太平区域性大断层,出口西北约20m沟谷间发育有局部断层。
地质雷达在隧道衬砌检测中应用

地质雷达在隧道衬砌检测中的应用摘要:采用新奥法施工的山岭隧道中,围岩本身和初期支护一起作为隧道的主要受力结构,二次混凝土衬砌则主要是起安全储备作用,因此初期支护背后有无脱空或背后空洞的位置形态以及二次衬砌混凝土的实际厚度对于隧道的安全和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通过地质雷达在蔡大岭隧道初期支护及二次衬砌检测中的应用,介绍了地质雷达的原理、方法、参数的设置、及雷达剖面图的分析,结果表明地质雷达在检测隧道衬砌中的质量缺陷具有定位准确,快速,无损等优点。
关键词:隧道;衬砌;地质雷达;检测the application of the geological radar in tunnel lining detectionabstract: it is much important that concerning over detecting the thickness of primary lining concrete, the position and shape of cavity behind tunnel lining, for the primary bearing carrier are primary shotcrete and rock bolts, and the secondary concrete lining acts as safety margin, in tunnels constructed with mine tunneling method. it is convenient for taking measures by detecting primary lining, to achieve effective quality-control of construction.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application of radar method in detecting primary support and secondary concrete lining incai-daling tunnel.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re are advantages, using radar to detect the defect in tunnel lining, which are swift, lossless and precisely locating, researching from the theory, method, setup of radar and the analysis of radar profile map.key words: tunnel, primary lining, geological radar, detection1.前言隧道因其特有的结构和功能要求,往往施工难度大,容易出现初期支护背后脱空,二次衬砌混凝土厚度不足等问题,给施工和运营造成相当大的危害。
地质雷达技术在隧道衬砌检测中的应用

内会存在各种各样 的缺 陷 , 如衬砌厚度 内 , 要 在 隧道 两个 边 墙 上 标 记 相 应 的 道内衬砌完成 的时 间不 同, 需 混凝 土砼 的
响 。在 天 线 移 动 过 程 中 , 时 随 记 录天线 所在位 置 的现场情
目前 , 隧道工程衬砌质量无损检 情 况如 图 1 示 ,主 要测线位 置有拱 取这些相 对介 电常数 的平均值 作为介 对 所
是效率高 , 能直观地对隧道 内部常见的
各种缺陷进行有效评价 。
二 、 质 雷 达 检 测 技 术 的 原 理 地 地 质雷达 ( ru d ee a n R dr Go n Pn t t g aa, ri
不足、 混凝 土 层 不 密 实 、 次 衬 砌 背 后 里程 。一般地 , 二 测线上每 5 米需要做一 原料配 比不同 , 其介电常数 在隧道不 同
脱空 、 初期 支护背后 的空洞 , 以及 钢筋 个标记 , 5 每 0米需要做一个 特殊标记 。 的位置也会有所不 同。 这就要求 我们尽 与钢拱架的间距偏 大等等l l I 。 测 的主要方法是地质雷达法 。 的特点 它 然后 , 布置测线 。 一般地 , 隧道测线 布置 可 能 多选 择 几 处 来 标 定 介 电 常 数 , 选 并 电常数的最终标定结果 。 ( ) 三 数据采集 。 在采集数 据的过程 中, 天线要尽 可能绕 开 干扰源 ,如金 属物 和水 等 等, 以此降低 对数据质量的影
论认识 , 本文系统地论述 了地质 雷达检 外界客观 因素造成的检测结果误判 。 测 工作模 式, 包括 雷达数据采 集 、 处理 以及解释评价 , 给出 了一些隧道 内典 型
隧道检测报告二衬

隧道无损检测报告报告编号:14检字隧YQ01工程名称:检测名称:检测类别:委托检测委托单位:检测单位:签发日期:检测人员:项目负责人:报告编制:报告审核:报告批准:说明:1、报告未加盖本检测中心检测专用章无效。
2、报告签字不全无效。
3、报告非本中心复制无效,复制需加盖本中心检测专用章,否则无效。
4、对报告有疑问,在收到报告之日起15日内向本中心提出书面申请,逾期不予受理。
5、用户可通过电话、传真等手段向本中心查询报告真伪。
6、未经本中心同意,检测报告不得作为商业广告使用。
通讯地址:邮政编码:联系人:电话:传真:目录第一章检测项目基本情况 (1)一、概述 (1)二、检测及评价依据的技术标准 (1)三、本次检测概况 (1)第二章各检测项目检测结果 (3)一、二衬混凝土质量 (3)(1)xxx隧道D2K72+065~D2K72+610 (6)第三章检测结论及建议 (10)一、检测结论 (10)二、说明 (11)第一章检测项目基本情况一、概述二、检测及评价依据的技术标准1、铁路隧道衬砌质量无损检测规程TB10223-2004;2、铁路隧道设计规范 TB10003-2005;3、铁路隧道施工规范 TB10204-2002;4、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 CECS 02:2005;5、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2010;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
三、本次检测概况为便于建设方(业主)及时掌握施工质量问题,建议进行下述项目的衬砌无损检测:1、衬砌混凝土厚度检测:二衬混凝土厚度。
2、缺陷检测:二衬混凝土缺陷、衬砌背后缺陷(空洞)。
3、钢支撑检测:二衬格栅或型钢拱架支撑数量及间距。
本次检测范围:根据《合同文件》及铁路隧道检测规范要求,结合现场等具体情况,本次路梯亚隧道(出口)无损检测工作量如下:表1.1 xxx隧道(出口)无损检测工作量统计表隧道名称检测内容测点/测线工作量备注xxx亚隧道(出口)(1009)二衬厚度及缺陷D2K72+065~D2K72+610 545m 二衬格栅或型钢拱架支撑数量及间距D2K72+065~D2K72+610 545m第二章各检测项目检测结果一、二衬混凝土质量1、检测范围现场xxx道(出口)检测范围为D2K72+065~D2K72+610。
地质雷达在铁路隧道衬砌质量检测中的应用

摘要 :为提 高地质解 释的准确性 , 分别对二次衬砌厚度 、 钢筋钢拱架分布 和混凝土不 密实判别 的方法进行研究 , 以大泉沟隧道为 并
例, 利用 地质 雷达进行衬砌质量检测 , 检测结果与设计相对 比, 结果 表明地质解 释的准确性 比较 高 , 明所 提 出的判别方 法在地质 证
解释中是有效的。通过理论研究与实际工程经验总结, 得出: ) 1地质雷达法具有简便 、 快速、 覆盖面广、 准确性高的优点 ; ) 2 对地质
dtc o eh o g i pe a i ad e et e )G o g a it pea o a o b aeu t es n l o — eet ntc nl yi s l,r d n f ci .2 i o s m p f v el il ne rt i cnnt em d ni t i as b oc r tn lh g r n db ego g a rd r a e enpoel po esd )T ed t t no escn yr f e f cm n b rs a e yt el i l aa v e rp r rcse .3 h ee i fh o dl e i o e e t a i h o c h b y co t e a or n r i
中图 标 志码 : B
文章 编 号 : 62— 4 x(0 2 0 0 5 0 17 7 1 2 1 )4— 9— 5 4
A pi t no elg a R d ri ai e c o f a w yT n e Lnn p l ai f ooi l a a Qu lyD t t no i a u nl iig c o G c n t ei R l
Absr c t a t:T t o o he i tr ea in o he t i k e s o h e o d r i i g,t it b to ft e r if r e he me h dsf rt n eprt t ft h c n s ft e s c n a y ln n o he d sr u in o h en o c — i me tb r n te b nd t e c mp cne so h o c ee a e su i d,S st mp o e t e a c r c fg oo i a n n a s a d se lr sa h o a t s ft e c n r t r t d e i O a o i r v h c u a y o e l gc li — tr r tto e p e ain.Th u lt ft e ln n fDa u n o u ne sd tce y me n fg oo i a a a .Th o e q a i o i i g o q a g u t n li e e td b a so e l gc r d r y h l e c mpa s n a d i r o n c n r s ewe n t e e to e u t n h rg n ld sg h w h tt eg oo ia e e t n i c u ae a d t e i tr o ta tb t e hed tc in r s ls a d te o i i a e in s o t a h e lg c ld tci sa c r t n h ne - o
地质雷达在隧道二衬病害检测中的应用

程 隐患 ,保 证工程 质量 。
设计 施 工 。根 据 隧道 围岩 特征 变化 采用 不 同的 支护 类 型 和参 数 ,及 时施 作密 贴于 围岩 的喷 射混 凝 土和锚 杆初 期 支护 ,并在 围岩 与初期 支护 变 形基 本稳 定 的情况 下 ,适
时施 作 二次 衬砌 。
3 塌 方原 因分 析
3 1 地 质因 素 .
且有 针对性 的整 治方 案 ,布置 治理施 工 ,对 确保 隧道 的 长期 安全运 营具 有重 要意 义 。
2 地 质雷达 的工 作原理
地 质雷 达探 测 的工作原 理 。简单地 说 是通 过特定 仪
图2 地 质 雷 达 记 录 的 回波 曲线
器向地下发送脉冲形式的高频 、甚高频电磁波。电磁波
因素 和 施 工 因素 分 析 了塌 方 原 因 ,并 提 出 处理 措 施 和体 会 .可供 同类 病 害处 理 提 供
有 益 参考 。
关 键 词 隧 道 塌 方 处 理 措 施
1 工 程 概 况
雪 峰 山 Ⅱ号 隧 道 地 处 京 福 高 速 公 路 福 建 境 内 二 期
侧 落底 至YK9 + 4 ,当晚2 时YK 6 3 3 YK9 + 4 发 6 37 1 9 + 1 ̄ 6 31 生 大塌 方 ,塌 方 段长 2 m。塌方 处 产 生 冒顶 。地 表成 半 8 径 约1 m的塌 陷区域 ,地 表沉 陷最深 处约 7 5 m,周边 沉 陷 约2 3  ̄ m,塌 方段 洞顶 覆盖 层厚度 为5 m,塌方 体 为强 风 0 化岩 夹 土 ,塌 方段 位于 岩性变 化 的交界 面 。
地质雷达技术在隧道衬砌质量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种 工作 方法 。当发射 天线 和接 收天 线 的间距 为零
时, 也就是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合二为一时 , 称为单 天线 形式 , 反之 称 为 双 天线 形式 。剖 面法 的测 试 结
果可 以用 地质 雷达 时 间 剖 面 图像 表 示 , 横 坐 标 记 其 录 了天线 在地 表 ( 或衬 砌 面 ) 的位 置 , 坐标 为 反 射 纵 波双 程走 时 , 示 雷 达脉 冲从 发 射 天 线 出发 经 过 地 表 下界 面反 射 回到接 收天 线所 需要 的 时间 。这种 记 录
() 3 探测 过程 中经 常会 有各 种干 扰 因素存 在 , 因
此 , 地 质雷达 图像 的处 理 分析 过程 中, 做 到正确 在 要 识 别 干扰 , 综合 考 虑各 种 环 境 因素 以得 到 正确 的分
析结 果 。
() 1应用 地 质雷 达检 测 隧道衬 砌质 量 , 无论 是通 过理 论研 究 还是 实 际操 作 都 是 可 行 的 , 且 其 无 损 并 检测 这 一特 点优 于大 部 分传统 检测 方法 。 () 2地质 雷 达是 一 种 尚在 不 断发 展 的无 损 探 测 技术 , 理论 研究 与 实践 操作 尚有 未完 善之 处 , 然 其 虽 对 隧道衬 砌 的探测 效 果 良好 , 准确 率 不 可 能 达 到 但 百分 之 百 。因此 对 地质 雷 达探 测 图像 的处 理 、 析 分 和解 释 , 应结 合地 质 、 探 和其 他 资 料 进 行 , 注 重 钻 并
下深 处 界 面 的反 射 波 会 由于 信 噪 比过 小 而 不 易 识
G R 方法是一种用于确定地下介质分布的广谱 电 P)
地质雷达在隧道二衬检测中的应用

地质雷达在隧道二衬检测中的应用摘要:本文以东天山特长隧道二衬检测为例,阐述了地质雷达的检测原理及方法,并通过在东天山隧道二衬检测中的应用,证明地质雷达在二衬检测中,具有无损、低成本、操作方便快捷、精度高等优点,目标体清晰易判别,能够有效的检测出二衬中的缺陷及厚度。
关键词:地质雷达;二衬检测;隧道1引言在隧道施工过程中,由于混凝土流动性、泵压不足等各种原因,会导致二衬背后脱空、混凝土不密实、二衬厚度不足等多种缺陷,进而导致二衬表面出现裂纹、渗漏水等常见病害,严重威胁隧道的安全运营,因此,对隧道二衬结构的质量进行检测评价尤为重要。
地质雷达作为一种检测设备相对于传统的钻孔取芯法,具有无损性、高效性、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在近年来隧道二衬质量检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2检测仪器设备及原理2.1检测仪器设备本文中二衬检测选用瑞典MALA地球科学公司(Sweden MALA Geoscience Inc)生产的主机型号为X3M地质雷达。
配置工作频率为500MHz的屏蔽天线。
此种配置既能满足检测现场比较复杂、恶劣的环境,又能有效的达到检测技术要求。
2.2检测原理地质雷达法是采用电磁波,通过对各种介质内不可见目标物或者分界面进行连续扫描。
当电磁波在介质中传播时,其电磁场强度和波形随所通过介质的介电性质和几何形态的变化而变化。
其中一部分电磁波发生反射,地质雷达采集到反射回来的电磁波信号,通过后续分析和处理,确定介质内部结构形态和位置及不同介电常数介质的分界面,推测所测物体内部的钢筋分布、内部缺陷及厚度等。
地质雷达法检测原理见图1。
3数据处理及相对介电常数取值的确定3.1数据处理采集的数据利用专业软件Reflexw进行处理,经过零点校正、水平距离均衡、滤波、偏移、希尔伯特变换等数据处理步骤,压制随机和规则的干扰波,最大限度提高雷达剖面的信噪比,并将数据元素重置补偿来自不同方向的反射迭加产生的空间畸变,最后得到地质雷达图像后,通过对比分析进行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