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基础文献选目
中国经济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中国经济论文参考文献一、中国经济论文期刊参考文献[1].中国经济全要素生产率变动:19521998.《世界经济文汇》.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3年2期.张军.施少华.[2].基于CGE模型的CO2减排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EI收录EI.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05年12期.王灿.陈吉宁.邹骥.[9].中国经济新常态的问题、挑战和对策研究综述.《财经科学》.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5年5期.张国.[10].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与稳增长的路径选择.《社会科学研究》.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4年3期.任保平.宋文月.二、中国经济论文参考文献学位论文类[1].19492011年中国经济通史研究的发展.作者:冯雪.史常理论及史学史扬州大学2013(学位年度)[2].批评隐喻视角下中国经济隐喻的历时研究——以《时代周刊》为例. 作者:钟佳奇.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浙江工商大学2014(学位年度)[3].股份制改革和分税制下中国经济效率损失的分析和测度.作者:王贵东.国民经济学中国海洋大学2013(学位年度)[4].“以人为本”视角下的中国经济包容性增长水平测度研究.作者:蒋微青.统计学河北经贸大学2014(学位年度)[5].基于1979年2008年数据中国经济动态效率研究.作者:张宇.管理科学与工程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学位年度)[6].国际原油定价权缺失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分析.作者:叶茜.金融学武汉理工大学2013(学位年度)[7].美国出口倍增计划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研究.作者:米胜超.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3(学位年度)[8].从关系过程看美国大报中的中国经济形象——一项语料库语言学方法辅助下的批评话语分析.作者:齐佩.英语语言文学河北师范大学2012(学位年度)[9].20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大萧条对近代中国经济的影响——萧条的传导、影响以及应对.作者:张晓宇.经济史南开大学2011(学位年度)[10].论市场在当代中国经济中的作用.作者:张扬.马克思主义理论西南科技大学2015(学位年度)三、相关中国经济论文外文参考文献[1]InflationaryeffectofcoalpricechangeontheChineseeconomy. ZhanMingChen《Appliedenergy》,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4Feb.[2]EmergybasedecologicalaccounttortheChineseeconomyin2004.M.M.JiangJ.B.ZhouB.ChenG.Q.Chen 《Communicationsinnonlinearscienceandnumericalsimulation》,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0810[3]GrowthandstructuralchangeinChina'senergyeconomy. FredrichKahrlDavidRolandHoist《Energy》,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097[4]IdentifyingtheenvironmentalsupportandconstraintstotheChineseec onomicgrowthAnapplicationoftheEmergyAccountingmethod. BoLouSergioUlgiati《Energypolicy》,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3Apr.[5]Vehicletechnologies,fueleconomypolicies,andfuelconsumptionrate sofChinesevehicles.HongHuoKebinHeMichaelWangZhiliangYao《Energypolicy》,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2Apr.[6]BiofuelDevelopment,FoodSecurityandtheUseofMarginalLandinChina. Qiu,HuanguangHuang,JikunKeyzer,MichielvanVeen,WimRozelle,ScottFisher, GuentherErmolieva,Tatiana.《JournalofEnvironmentalQuality》,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14[7]EnvironmentalSupplyChainCooperationandItsEffectontheCircularEc onomyPracticePerformanceRelationshipAmongChineseManufacturers. QinghuaZhuYongGengKeehungLai《JournalofIndustrialEcology》,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13[8]Developinglowcarboneconomy:Actions,challengesandsolutionsforen ergysavingsinChina. JianHouPeidongZhangYongshengTianXianzhengYuanYanliYang 《Renewableenergy》,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111[9]Developinglowcarboneconomy:Actions,challengesandsolutionsforen ergysavingsinChina. JianHouPeidongZhangYongshengTianXianzhengYuanYanliYang 《Renewableenergy》,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111[10]EnergyconservationandcirculareconomyinChina'sprocessindustrie s.HuiquanLiWeijunBaoCaihongXiuYiZhangHongbinXu《Energy》,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011四、中国经济论文专著参考文献[1]西方媒体为何又转而“唱衰中国经济”?.王东,2012中国未来研究会2012年学术年会[2]“中国经济派”考论.吴敏超,2009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第十一届青年学术讨论会[3]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经济的延续和变迁.朱荫贵,2012清帝逊位与民国肇建一百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4]中国经济失衡根源在于国民经济初次分配制度的缺陷基于人的发展经济学视角.巫,2012“财富的生产和分配:中外理论与政策”理论研讨会暨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第22届年会[5]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发展道路面临的挑战.李欣广,2011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科学发展高峰论坛暨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第21届年会[6]中国经济空间演化趋势与驱动机制.赵作权.宋敦江,2010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资源经济与规划专业委员会2010年学术年会[7]试论和谐的中国经济体构建.马先标,2011第十届WTO与中国国际学术年会[8]日本NHK纪录片中的中国经济形象.刘忠波,2014中国高校影视学会第十五届年会暨第八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9]2012年中国经济展望和宏观调控政策取向.范剑平,20122012年宏观经济与汽车市场形势高级研讨会[10]全球低碳框架与中国经济自主安全发展.倪晓宁,2011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科学发展高峰论坛暨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第21届年会。
经济法论文参考文献

经济法论文参考文献是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对某一著作或论文的整体的参考或借鉴,下面是搜集整理的经济法论文参考文献,供大家阅读查看。
参考文献一:[1]蔡祥.屮国证券市场中的审计问题:实证研究综述[J].审计研究,2003(03):36-40.[2]陈冬华,陈信元,万华林.国有企业中的薪酬管制与在职消费[J].经济研究,2005(02):92-101.[3]陈炜,孔翔,许年行.我国中小投资者法律保护与控制权私利关系实证检验[J].中国工业经济,2008(01):24-31.[4]杜兴强,杜颖洁.会计准则、公允价值与会计稳健性一一1998年至2008年中国资本市场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会计研究,2010(03):10-15.[5]凡勃伦.有闲阶级论:关于制度的经济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140-141.[6]陈胜蓝,卢锐.新股发行、盈余管理与高管薪酬激励[J].管理评论,2011(07):155-162.[7]陈旭东,黄登仕.上市公司会计稳健性的时序演进与行业特征研究[J].证券市场导报,2006(04):59-65.[8]陈志广.高级管理人员报酬的实证研究.当代经济科学[J],2002,24(5):58-63+70.[9]陈信元,陈冬华,万华林,梁上坤.地区差异、薪酬管制与高管腐败.管理世界[J],2009(11):130-143+188.[10]陈冬华,梁上坤,蒋德权.不同市场化进程下高管激励契约的成本与选择:货币薪酬与在职消费[J].会计研究[11]高俊国,刘宝银.南沙群岛空间融合信息分析与示警:裙礁发育、军事区位、警示系统[M].北京:海洋出版,2009.[12]夏志农,陈至立等主编.辞海(第六版)[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13]薛桂芳编着.《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与国家实践[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1.[14]王琪延,白日荣.统计在法律中的应用于展望[J].统计研究,2008:(5).[15]阎学通等着.中国与亚太安全[M].北京:时事出版社,1999.参考文献二:[1]工成栋:《政府责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7页.[2]关振宇:《预算改革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12年3月版.[3]财政部财政监督考察团:《德国财政监督的经验借鉴(上)一一德国的财政监督体系及主要做法》,《财政监督》,2005年第11期,第48页.[4]邓淑莲、杨丹芳、曾军平:《中国省级财政透明度评估》(2011),《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1年8月,第52-56页.[5]丁震华:《国库集中收付体系下的公务卡制度研究》,《吉林大学硕士论》,2009年4月,第28页、35页、38页、46页.[6]财政部财政监督考察团:《巴西、委内瑞拉财政管理与财政监督的经验借鉴》,《财政监督》,2008年第9期,第68页.[7]陈家刚:《协商民主引论〉〉,《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双月刊)》,2004年第3期,第28页.[8]何志群:《关于公务卡试行过程中的利弊》,《财经界》,第94页.[9]陈少英:《从4万亿投资<预算法>的缺陷》,《法学》,2011年第11期,第30-31页.[10]丛树海、李永友:《构建我国财政信息透明的总体框架》,《学习论坛>〉年第3期,第24-27页.[11]财政部财政监督司:《国外财政监督情况考察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年版.[12]刘容子,齐连明等着.我国无居民海岛价值体系研究[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6.[13]马克斯·普朗克比较公法及国际法研究所主编,陈致中、李斐南译.《国际公法百科全书》第二专辑:国际法院、国际法庭和国际仲裁的案例[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89.[14]张海文主编.《联合国海洋法》释义集[M].北京:海洋法出版社2006.[15]赵理海.海洋法问题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16]黄伟.论中国在南海U形线内“其他海域”的历史性权利[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17]高之国,张海文,贾宇主编.国际海洋法法理论与实践[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6.[18]韩正华主编.我国南海诸岛史料汇编[M].北京:东方出版社,1988.。
金融学、经济学研究生和博士必读书目和经典文献

金融学研究生必读书目和经典文献一、经济学理论推荐阅读书目1. 萨缪尔森:《经济学》(第十八版),中国邮电出版社,2006年。
2. 曼昆:《经济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上海三联出版社,1999年。
《宏观经济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3. 马克思:《资本论》,人民出版社,2004年。
4.斯蒂格利茨:《经济学》(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5. 杨小凯:《发展经济学——超边际与边际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经济学-新古典与新古典框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第1版 (2003年) 6.罗默:《高级宏观经济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7.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第七版),格致出版社8.平狄克:《微观经济学》(第七版),人大出版社9. 杨奎斯特:《递归宏观经济理论》,人大出版社10. 伍德福德:《利息与价格——货币政策理论基础》,人大出版社11. 巴罗:《经济增长》,第二版,格致出版社; (2010年11月1日)12. 菲利普·阿吉翁:《内生增长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3. 蒋中一:《数理经济学的基本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14. 肖红叶:《高级微观经济学》,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年。
15. 龚六堂:《高级宏观经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
16.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与原因的研究》,商务印书馆,2004年。
17. 瑟尔沃:《增长与发展》,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年。
18. 埃克伦德,赫伯特:《经济理论与方法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
19. 薛求知:《行为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
20.速水佑次郎、神门善久:《发展经济学——从贫困走向富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
21、(英)安格斯·麦迪森(Angus Maddison),《世界经济千年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22.凯恩斯:《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商务印书馆,2004年。
北京交通大学经济学考研文献参考

北京交通大学经济学考研文献参考凯程教育以"专业、负责、创新、分享"的办学理念,突出"高命中率、强时效性、全面一条龙服务"的特色,成为考研学子选择专业课辅导的首选。
八年来已有千余位考生在凯程的帮助下顺利考取北大、清华、人大、北师大、中传等全国著名高校,引发业界强烈关注。
一、北交大经济学考研参考书是什么?北交大经济学考研参考书很多人都不清楚,凯程经济学老师推荐以下参考书:《政治经济学》逢锦聚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政治经济学教程》宋涛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西方经济学》高鸿业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宏观经济学》曼昆《微观经济学》范里昂《微观经济学18讲》平新乔《中级微观经济学》尼克尔森以上参考书比较多,实际复习的时候,请按照凯程老师指导的重点进行复习,有些内容是不考的,帮助你减轻复习压力,提高复习效率。
二、北交大经济学就业怎么样?北京交通大学本身的学术氛围好、师资力量强、人脉资源广,社会认可度高,自然就业就没有问题,2014年硕士研究生就业率高达99.4%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学专业一直比较热门,薪资令人羡慕。
各公司、企业、政府部门和行业部门均需要大量的经济学人才加盟。
就业方向:政府经济管理部门、科研单位、银行、会计事务所、金融部门、中外大中型企业、外资公司等。
三、北交大经济学专业培养方向介绍2015年北京交通大学经济学考研学费总额0.8万元/年。
北交大经济学培养方向如下:01产业经济学02运输经济理论与政策03产业经济与企业组织研究04劳动经济学05 劳动经济理论与政策06 人力资源理论与实践考试初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德语或241法语③303 数学三④820 经济学四、北交大经济学考研辅导班有哪些?对于北交大经济学考研辅导班,业内最有名气的就是凯程。
很多辅导班说自己辅导北交大经济学,您直接问一句,北交大经济学参考书有哪些,大多数机构瞬间就傻眼了,或者推脱说我们有专门的专业课老师给学生推荐参考书,为什么当场答不上来,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辅导过北交大经济学考研,更谈不上有北交大经济学考研的考研辅导资料,有考上北交大经济学的学生了。
807经济学基础参考书目

经济学基础参考书目经济学是研究资源的配置和分配以及决策制定的社会科学。
掌握经济学基础知识对于理解和解决经济问题非常重要。
在这里,我将向大家推荐一些经济学的基础参考书目,希望能够帮助读者入门经济学的世界。
1. 《经济学原理》(作者:尼.古瑞格·曼昆)这本书是经济学入门必备的经典教材之一。
作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全面介绍了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概念。
书中内容包括基本供求理论、市场结构、公共物品、货币和银行等。
对于初学者而言,该书是一本非常好的起点,能够帮助读者建立起对经济学基础知识的框架。
2. 《经济学与公共政策:宏观经济学思考》(作者:威廉·M.布伦南、卡彭特·雷丁)这本书主要关注宏观经济学,旨在帮助读者理解并运用经济学原理解决公共政策问题。
作者通过讨论经济增长、劳动力市场、货币政策等重要议题,阐明了经济学在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应用。
该书内容深入浅出,对于那些对经济学与公共政策有兴趣的读者来说,是一本极其有价值的参考书。
3. 《财务管理》(作者:尤·S.威尔逊、约瑟夫·杜普拉特)本书是财务管理领域的经典教材。
作者以一种系统化的方式介绍了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内容包括财务报表分析、资本预算决策、风险管理等。
对于那些对企业财务管理感兴趣的读者来说,这本书能够提供深入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指导。
4. 《国际经济学》(作者:保罗·R.克鲁格曼、莫里斯·奥布茨费尔德)这本书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全面介绍了国际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问题。
无论是国际贸易理论还是国际经济政策,作者都给出了详细的分析和解释。
此外,该书还深入探讨了全球化对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的影响。
对于希望了解国际经济学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5. 《发展经济学》(作者:迈克·托德)这本书深入探讨了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作者关注的焦点包括贫困与不平等、农业与农村发展、城市化、工业化等。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相关的文献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相关的文献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成为越来越多学生的热门选择。
这一专业涉及的领域广泛,涵盖国际商务、国际金融、国际市场等多个方面。
为了更好地了解并掌握这一专业的知识,阅读与国际经济与贸易相关的文献是非常重要的。
1. 《国际经济学导论》《国际经济学导论》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必读的经典教材之一。
该书详细介绍了国际经济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理论体系,全面而系统地阐述了国际经济学的核心内容。
读者可以通过本书了解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方法和应用,为深入学习和研究国际经济打下坚实基础。
2.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是一本较为专业的文献,主要介绍国际贸易领域的理论和政策。
该书涵盖了国际贸易的基本原理、国际贸易政策和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等内容。
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可以了解国际贸易的各种理论模型,包括比较优势、绝对优势、关税与非关税壁垒等,进一步了解国际贸易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以及国际贸易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3. 《国际金融学》《国际金融学》是研究国际金融领域的重要文献之一。
该书全面介绍了国际金融市场、国际金融制度和国际金融管理等内容。
通过学习本书,读者可以了解国际金融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汇率、国际投资、国际资本市场等内容。
此外,本书还涉及到国际金融风险管理、国际金融监管和国际金融合作等实际问题,为读者提供了深入理解国际金融体系的途径。
4. 《国际市场营销管理》《国际市场营销管理》是一本专注于国际市场营销领域的文献。
该书详细介绍了国际市场营销的基本理论和管理方法。
阅读本书可以帮助读者了解国际市场的特点和变化趋势,学习国际市场开拓、市场定位和市场策略等知识。
本书还涵盖了跨文化营销、国际品牌管理和国际市场终端销售等实际问题,为读者提供了在国际市场中成功经营的指导。
5. 《国际财务管理》《国际财务管理》是一本涵盖国际企业财务管理领域的重要文献。
该书主要介绍了国际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实践。
经济学基础文献

第一单元:现代经济学方法论
1、弗里德曼:“实证经济学的方法论”
2、周其仁:“研究真实世界的经济学:科斯研究经济学的方法及其在中国的实践”。
3、阿尔钦:“不确定性、进化与经济学”
4、丹尼尔.贝尔:“经济论述中的模型与现实”
第二单元:经济运行的一般过程
5、里德:“铅笔的故事”
6、雷德福德:“战俘营的经济组织”。
第三单元:知识、信息与人类行为
7、哈耶克:“知识在社会中的利用”。
8、斯蒂格勒:“信息经济学”。
9、阿伦.杨“递增报酬与经济进步”
10、亚当.斯密:《国富论(节选)》。
第四单元:新制度经济学
11、张五常:“关于新制度经济学”
12、科斯:“生产的制度结构”。
13、科斯:“企业的性质”
14、科斯:“社会成本问题”
15、德姆塞茨:“关于产权的理论”
16、阿尔钦、德姆塞茨:“生产、信息费用与经济组织”
第五单元:经济学的性质、范围和边界
17、凯恩斯:“我们孙辈的经济学”。
18、兰格:“马克思经济学与现代经济理论”。
19、赫什拉弗:“扩张中的经济学领域”。
20、贝克尔:“观察生活的经济方式”。
2015最新区域经济学参考文献

2015最新区域经济学参考文献2015最新区域经济学参考文献(一)马克思:资本论(第1-3卷).人民出版社1975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美]保罗、A、萨缪尔森、威廉、D、诺德豪.经济学(十七版).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斯蒂格利茨: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历以宁:西方经济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平狄克、鲁宾费尔德:微观经济学.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尹伯成: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梁小民:高级宏观经济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朱善利:微观经济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美〕多恩布什、费希尔、斯塔兹:宏观经济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黄亚均、郁义鸿:微观经济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黄亚均、袁志刚:宏观经济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梁诣远:西方经济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上海:书店2006蒋中一:数理经济学的基本方法. 上海:商务印书馆2003年宋承先、尹伯成:微观经济学习题集.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英〕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北京:商务出版社1999霍尔、泰勒:宏观经济学.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美] N.Gregory Mankiw(曼昆):经济学原理(Principles of Economics) .第三版. 梁小民译.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尼科尔森:微观经济理论.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曼斯费尔德著:微观经济学.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美]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经济学(上、下册)和经济学小品和案例.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加尔布雷斯:宏观经济学.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 上海:书店1994凯斯与费尔:经济学原理.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2015最新区域经济学参考文献(二)吴传匀《中国经济地理》科学出版社1998年王梦奎等《中国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研究》商务印书馆2000年陈栋生《区域经济学》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刘树成等《中国地区经济发展研究》中国统计出版社1994张敦富《区域经济开发研究》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1998王一鸣《中国区域经济政策研究》中国计划出版社1998程选主编:《我国地区比较优势研究》中国计划出版社2001胡兆量《中国区域发展导论》北京大学出出版社2000郝寿义安虎森主编《区域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王缉慈等: 《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郭振淮主编的《经济区与经济区划》1998中国物价出版社陈宗胜等《再论改革与发展中的收入分配》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魏后凯等《中国地区发展》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张可云[区域经济政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年张文忠:《经济区位论》科学出版社 200年林燕平《中国地区国民收入差距实证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白雪梅《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研究》中国财经出版社1998韦伟《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区域差异与区域协调》安徽人民出版社 1995王铮等《理论经济地理学》科学出版社 2002年周起业等《区域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李小建等《经济地理学》高教出版社 2001年杨吾扬梁进社《高等经济地理学》#from 2015最新区域经济学参考文献来自 end#1997年美国艾萨德《区域科学导论》(中文本)高教出版社1991埃德加 M 胡佛《区域经济学导论》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瑞典伯尔蒂尔奥林《地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商务印书馆 1986年美国克鲁格曼教授(P. Krugman)《地理和贸易》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年彼得尼茨坎普、埃德温米尔斯:《区域和城市经济学手册-区域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1年藤田昌夫:日本的再生要从新的集中开始, 2001年1月11日《日本经济新闻》区域经济差异理论述评 2002-06-06 国务院发展中心网页当代西方区域经济理论评析 2002-05-3国务院发展中心网页2015最新区域经济学参考文献(三)《渡过石油冲击阶段的西方经济》,《世界经济研究》1986年2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学基础文献选目(暂定)第一单元:现代经济学方法论1、弗里德曼:“实证经济学的方法论”2、周其仁:“研究真实世界的经济学:科斯研究经济学的方法及其在中国的实践”。
3、阿尔钦:“不确定性、进化与经济学”4、丹尼尔.贝尔:“经济论述中的模型与现实”第二单元:经济运行的一般过程5、里德:“铅笔的故事”6、雷德福德:“战俘营的经济组织”。
第三单元:知识、信息与人类行为7、哈耶克:“知识在社会中的利用”。
8、斯蒂格勒:“信息经济学”。
9、阿伦.杨“递增报酬与经济进步”10、亚当.斯密:《国富论(节选)》。
第四单元:新制度经济学11、张五常:“关于新制度经济学”12、科斯:“生产的制度结构”。
13、科斯:“企业的性质”14、科斯:“社会成本问题”15、德姆塞茨:“关于产权的理论”16、阿尔钦、德姆塞茨:“生产、信息费用与经济组织”第五单元:经济学的性质、范围和边界17、凯恩斯:“我们孙辈的经济学”。
18、兰格:“马克思经济学与现代经济理论”。
19、赫什拉弗:“扩张中的经济学领域”。
20、贝克尔:“观察生活的经济方式”。
经济学基础教材简介一、入门教材:人大版《经济科学译丛系列》1、曼昆《经济学原理》上下册,88元。
梁小民教授翻译。
曼昆为哈佛高才生,天才横溢,属新古典凯恩斯主义学派,研究范围偏重宏观经济分析。
该书为大学一年级学生而写,主要特点是行文简单、说理浅显、语言有趣。
界面相当友好,引用大量的案例和报刊文摘,与生活极其贴近,诸如美联储为何存在,如何运作,Greenspan 如何降息以应付经济低迷等措施背后的经济学道理。
该书几乎没有用到数学,而且自创归纳出“经济学10大原理”,为初学者解说,极其便利完全没有接触过经济学的人阅读。
学此书,可了解经济学的基本思维,常用的基本原理,用于看待生活中的经济现象。
可知经济学之功用及有趣,远超一般想象之外。
推荐入门首选阅读。
目前国内已经有某些教授依据此书编著《西方经济学》教材,在书中出现“经济学10大原理”一词,一眼便可看出是抄袭而来。
2、萨缪尔森《经济学》(Eco nomics)萨缪尔森,新古典综合学派的代表人物,1970年成为第一个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美国人。
研究范围横跨经济学、统计学和数学多个领域,对政治经济学、部门经济学和技术经济学有独到的见解。
目前经济学各种教科书,所使用的分析框架及分析方法,多采用由他1947年的《微观经济分析》发展糅合凯恩斯主义和传统微观经济学而成的“新古典综合学派”理论框架。
他一直热衷于把数学工具运用于静态均衡和动态过程的分析,以物理学和数学论证推理方式研究经济。
目前经济学理论数学化大行其道,此翁实始作俑者。
《经济学》由美国麦格劳——希尔图公司1948年初版。
现已出第16版,通行全世界。
国内50年代由高鸿业教授根据英文第10版翻译,商务印书馆于1981年出版。
市面之16版,是和诺德豪斯合写,由萧深教授翻译,并拆为《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两个单行本出版。
全书结构宏伟,篇幅巨大。
可谓博大精深。
渗透老萨数十年经济学见解。
字里行间,三言两语,每有深意。
其中诸如“热情的心,冷静的头脑”、“相关未必因果”等言语,可谓经济学之《老子》。
读完该书,可了解经济学所探讨问题在经济学体系中之位置及分析框架,对经济学有一个完备之认识框架。
知识庞杂,有一体系框架,则适宜以后更进一步学习。
学之愈深,愈知此框架之重要。
尽管该框架在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方面仍有断层,但不失为一个好框架。
此书国内有机工版发行之英文版。
建议直接阅读英文版。
3、斯蒂格利茨《经济学》及系列辅助教材。
斯蒂格利茨在信息经济学成就甚高,此书可作为前二者的补充,前二者所涉及经济学内容主要是以价格理论及边际分析为基础,不包括不对称信息经济学、不确定性分析部分。
斯蒂格利茨之《经济学》可填充前二者之空白。
尽管三位作者政策倾向不同,但教材体现凯恩斯主义的特征稍多一点,总体上讲,教材相当客观和公允。
很适宜做入门教材。
4、《经济学、原理、问题与政策》及《经济学原理与问题》、〈经济学案例〉、〈经济学小品〉、《经济学悖论》、〈社会问题经济学〉等。
此类书之特点是先提问题,再论原理,主要是针对社会习见问题,逐步解释原理,水平、内容大多较好,唯缺乏体系与框架,适宜略懂经济学者补充学习。
5、国内老师自行编写之《西方经济学》教材:目前国内各大学自己编写的直接冠以《西方经济学》或〈经济学原理〉均属入门教材。
如高鸿业、历以宁、宋承先、梁小民、朱锡庆、尹伯成、司春林等等。
然皆远逊外国教材。
其中宋承先之《西方经济学》教材,竟用黑体加插一段马克思论地租之说法,以说明所传授学问之错误,实为极可笑者。
说明:1、越基础性之教材越需深入浅出,将复杂抽象的道理联系到生活实际上,才讲的透彻,又能调起初学者之兴趣。
国外教材,形成一竞争市场,多极高明之著作,教材之撰写也充分考虑学生学习之便利,如曼昆之教材,以完全不带数学式而著称,又或更新换版本极快,以及时吸收新知识,如斯蒂格利姿《经济学》之增加不对称信息部分。
低手所写教材自然被市场淘汰。
故市面之基础教材,多为大高手所写就。
2、国内教材,建国以来,除商务系列丛书初期之100年前古典学派部分,政府同意翻译以作为马克思批判之反面教材得以出版外,80年代以前,近50年间国外经济学研究学问之成就,国人皆不得见。
80年代末期,邹至庄先生力倡西方经济学,邓大人首肯之后,国内始渐有〈西方经济学〉之类教材出现。
此类教材,多为新出道之老师,为进阶升职,凑出版物之数而编抄西人著作而成,机制所限,不敢添加“反动”之知识,又无竞争机制,购买者多为其听课学生。
故质量甚差,若非特殊目的如考研指定者,慎勿购买。
3、按经济学有入门低、中级、高级之分。
高级乃指其运用之数学工具及阐述观点之纷争更多而言,并非此学问高人一等。
一如高等数学未必高初等数学一等之意。
越是高级,则越多分歧,也越追求数理逻辑之严谨,反不如低级来的实用。
初级的入门教材一般是针对初学者,所以大多举案例和现象,加以文字解释,偶尔插加二维图案,高级教材注重数理逻辑,而二维图案及文字已难以表达、解决所说明之问题,故多用数学证明或代数方程,夹杂现代数学工具。
中级教材则介乎其中,界定甚为模糊。
教材难度不同,跨度也相差很大。
二、中级微观教材中级教材一般以微观、宏观两科为主,兼修其他应用科目。
传统经济学,本无宏观、微观之分,自凯恩斯针对名义变量进行宏观经济分析之后,始有宏观一科。
故历来次序,先修微观,再修宏观,后及其他。
微观经济学为各科之基础。
其分析,乃基于马歇尔的一般均衡分析及边际效用学派之边际分析,而后由萨谬而森发展数学方法及框架而成,涵盖范围甚广,大致包括:基础部分:传统厂商理论(技术、利润、成本)、传统消费者理论(效用、偏好、选择、需求)、局部均衡理论(完全竞争市场之稳定性)、一般均衡理论(福利经济学二大定理、交换方框图)分支部分:寡占市场理论(寡头、定价、市场细分)、博奕论(纯策略均衡、混合博奕、广延型结构、厂商博奕、颤抖的手)、公共物品理论(公共物品、税收制度设计、投票、外部效应)、不确定性经济学(风险、博采、保险、投资)、信息经济学(不对称信息、逆向选择、信号)、激励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契约理论)、法和经济学(制度经济学、企业性质分析、法律)、拍卖理论(拍卖机制设计)、匹配理论等。
学习者可根据上述内容,与教材所列提纲比较,则可知教材侧重点之所在。
6、《管理经济学》,有版本数种,特点各不相同。
此类教材多为mba系列教材。
其目的针对生产过程决策而设,故与经济学之中级微观教材相较而言,减少少量分支部分理论,增加回归分析及计量统计部分。
目前数种版本中,以人大版〈工商管理经典译从〉难度最低。
机工版哈耶所写之〈管理经济学---战略与决策〉与标准中级教材难度大致相当,内容也接近。
唯其中也已采用函数表达式。
机工版莫瑞斯(有英文版及中文版,中文为陈章武所译)〈管理经济学〉难度最高,其侧重内容与中级教材大不相同,除回归分析已采用大量数据,要求建立模型,内容接近计量预测外,内容涉及对偶理论、不同代替效应之图解,附录采用微分法,难度较高。
此类书籍,侧重经济学中与管理交叉管理。
7、平狄克《微观经济学》。
人大版,此书乃标准中级微观经济学教材。
在美国多个大学供mba采用,国内英文版有清华版,中文版有人大版。
此书内容适中,主题广泛,均是各部分理论之要点,不旁及其他分歧内容,其中定价部分较为详细。
图形清晰,语言流畅。
所采用数学工具甚浅,有函数但不涉及微分,只用差值。
曲线只用标准严格凹性曲线,不及拟凹部分、线性仿射内容,成本函数也均为线性。
建议此书应通读,可作进阶之用。
8、曼斯非尔特《微观经济学》人大版,内容、难度、书价与平狄克相仿,唯编排次序不同。
体系稍显庞杂,不如平狄克之明晰,然也为一国外通行教材。
若修习平狄克有不明之处,则可先参照此教材或先修学其他国内出版之书籍。
如北大系列教材之周惠中〈微观经济学〉,北大版朱善利之《微观经济学》等。
此书不属必读。
9、《国外经济学教材库》系列之《应用微观经济学》,32开,经济科学出版社。
此书有大量案例及微观经济原理之运用,所用数学甚少,读此书,可补充平狄克教材之案例。
加深对经济学之了解。
10、〈微观经济学: 现代观点〉(Intermediate microeconomics)[美] 范里安(Varian, Hal R.)著,费方域翻译。
据美国W.W.诺顿图书公司 1990年版译出,三联版。
此书是极规范之经济学专业的中级微观教材。
美国MIT,哈佛、伯克利经济学本科指定教材。
32开,800多页。
易懂而深刻。
本书为第二版,内容除论述了市场、消费者偏好、需求、技术、利润、生产等问题,还增加了两章, 分别论述了要素供给和信息经济等。
内容上相当关注技术细节问题,比平狄克要更深一些。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与数学造诣极深。
然此书乃其为学生所写之中级教材,刻意避免数学之应用,大部分数学推导放于附录,微分运用相当少,适宜学完平狄克后重点阅读。
可作平狄克中各部分理论内容之拓展。
三、中级宏观教材。
若无意进一步学习高级微观经济学,则可同时学习宏观经济学。
微观的特点是精深,宏观则是驳杂。
因为宏观流派很多,观点各不相同。
11、《宏观经济学》曼昆,人大版。
中文翻译。
此书秉承曼昆〈经济学原理〉之优点,以简单,浅显为特点。
虽只有很少量的数学,但对原理及内容均提炼得甚为简洁。
前半部分写得相当清晰。
可读完萨谬而森《经济学》并略懂一点微观后直接学习。
适宜一个循环学习,即以书入手,修完《全球视角》后,再回头重修此书,有提纲挈领之用。
缺点是作者似乎限于门户之见,对真实周期学派、奥地利学派等其他学派提得很少。
建议阅读。
12、《宏观经济学》多恩布什。
人大版中文翻译,东北财大有影印英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