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学-生殖泌尿系统

合集下载

医学影像学——泌尿系统

医学影像学——泌尿系统

医学影像学——泌尿系统在医学的领域中,医学影像学就如同医生的“透视眼”,帮助他们深入了解人体内部的奥秘。

而在这其中,泌尿系统的影像学检查更是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泌尿系统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这些器官在人体的新陈代谢和排泄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当泌尿系统出现问题时,医学影像学能够为医生提供直观、准确的信息,从而有助于诊断和治疗疾病。

首先,我们来谈谈肾脏。

肾脏是泌尿系统中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它的主要功能是过滤血液,形成尿液,并调节体内的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对于肾脏的影像学检查,常用的方法包括超声、CT 和磁共振成像(MRI)等。

超声检查是一种无创、简便且经济实惠的方法。

通过超声,医生可以观察肾脏的大小、形态、结构以及内部是否有肿块、结石等异常。

比如,当肾脏出现囊肿时,超声图像上会显示出一个边界清晰的无回声区;如果是肾结石,超声则能看到强回声光点,并伴有后方声影。

CT 检查对于肾脏疾病的诊断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分辨率。

它可以清晰地显示肾脏的细微结构,如肾实质、肾盂、肾盏等。

对于肾脏肿瘤,CT 能够确定肿瘤的位置、大小、形态,还能评估肿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为手术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

此外,CT 还可以用于诊断肾外伤、肾脓肿等疾病。

MRI 检查在某些情况下也有其独特的优势。

例如,对于肾脏的囊性病变,MRI 能够更好地区分囊肿的性质,判断其是否为复杂性囊肿或囊性肾癌。

同时,MRI 对于肾脏血管的显示也较为清晰,有助于诊断肾血管疾病。

接下来是输尿管。

输尿管是连接肾脏和膀胱的细长管道,负责将尿液从肾脏输送到膀胱。

由于输尿管位置较深且细长,常规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有时难以直接显示其全貌。

但通过一些特殊的技术,如静脉肾盂造影(IVP)、CT 尿路造影(CTU)和磁共振尿路造影(MRU)等,可以有效地观察输尿管的情况。

IVP 是将造影剂注入静脉后,通过 X 线观察造影剂在泌尿系统中的排泄过程。

如果输尿管存在狭窄、梗阻或结石,造影剂的排泄会受到影响,从而在 X 线图像上显示出异常。

《医学影像学》课件:第七章:泌尿生殖系统

《医学影像学》课件:第七章:泌尿生殖系统

二 影像观察和分析 (一) X线检查
(1)平片:价值有限 (2)膀胱造影:
①正常表现:位耻骨联合上方,边缘光滑,密度 均一,其顶部可有乙状结肠或子宫压迹,底部 见前列腺增大压迹. ②异常表现:
a充盈缺损:肿瘤、结石、血块, 也可见于息 肉或输尿管囊肿.
b膀胱形态不规则:局部囊袋状外突-膀胱憩 室,圣诞树样改变-神经源性膀胱.
(2)逆行性尿路造影(RP) 适用于排泄性尿路造影显影不佳患者
(3) 选择性肾动脉造影 (二) CT检查:1.平扫检查 2.增强检查 皮质期、实质期、肾盂期 3.CTU (CT尿路造影):肾盂期(静脉注射造
影剂5~10分钟),薄层扫描后三维重建。
2020/9/9
(四)MRI检查
1.平扫检查:常规用SE序列(自旋回波序列) 包括T1WI、T2WI 必要时用脂肪抑制序列 ,可多方位成像 MRI水成像检查(MRU)有其独特价值
2.增强检查 普遍使用顺磁性对比剂 GDDTPA
2020/9/9
二 影像观察与分析
(一)正常影像学表现 X线检查: 1.腹部平片 了解正常肾影特点 肾脊角. 2.尿路造影 主要观察肾盏、肾盂和输尿管
排泄性尿路造影:三段,三个生理狭窄 逆行性尿路造影:压力大 肾盂回流或返流
2020/9/9
2020/9/9
(CT表现如图)
2020/9/9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020/9/9
2020/9/9
2020/9/9
(二)肾与输尿管结核
泌尿系结核多为继发性,最重要的是肾结核 1.临床表现:尿频、尿痛、消瘦、乏力、低热等
症状 2. 病理:皮质-髓质(内干酪化坏死形成空洞)-肾
乳头(发生溃疡)-肾盏肾盂破坏-输尿管-膀胱. 3.影像学表现的特点:平片可见云絮状或环形钙

医学影像学泌尿系统影像学

医学影像学泌尿系统影像学

医学影像学泌尿系统影像学医学影像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通过不同的影像技术和设备,以图像的形式呈现人体内部的结构和病理改变,从而帮助诊断疾病和进行治疗。

其中,泌尿系统影像学是医学影像学的分支,主要关注泌尿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疾病。

泌尿系统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等器官。

通过不同的影像技术,医生可以观察和评估这些器官的形态、大小、位置和功能状态。

常用的泌尿系统影像学技术包括X线影像、超声波、CT扫描、MRI和核医学等。

首先,X线影像是泌尿系统影像学中最常用的技术之一。

通过X射线的特性,医生可以获取体表和内脏器官的影像。

在泌尿系统的疾病诊断中,常用的X线技术包括静脉肾盂造影和尿路造影。

这些技术可以帮助医生检测肾脏结石、肾盂积水、肾盂肿瘤等病变。

其次,超声波是一种无创、安全、无辐射的影像技术。

它可以通过超声波的回声来形成人体内部器官的影像。

在泌尿系统的影像学中,超声波常被用于检测肾脏、膀胱和前列腺等器官的病变。

通过超声波的实时成像,医生可以观察肿物、囊肿、积液等病变。

此外,CT扫描和MRI是常用的高分辨率泌尿系统影像学技术。

CT扫描可以提供器官的横断面影像,对于检测泌尿系统的结构变化和损伤非常有帮助。

MRI则通过磁场和无线电波来生成器官的详细影像,对于评估病变的程度和位置非常重要。

这两种技术常被用于泌尿系统的肿瘤检测和诊断,如肾癌、膀胱癌和前列腺癌等。

最后,核医学是一种特殊的泌尿系统影像学技术。

它通过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药物来观察身体内代谢、功能等方面的变化,可以用于评估泌尿系统功能异常。

例如,肾功能的评估可以通过核医学的肾脏显像技术来完成。

总的来说,泌尿系统影像学是医学影像学中重要的一个分支,通过不同的技术和设备,医生可以全面地观察和评估泌尿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病变。

这些技术在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提高了医生的准确性和患者的治疗效果。

未来,随着医学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泌尿系统影像学将进一步发展,为泌尿系统疾病的防治提供更好的支持。

医学影像学泌尿系统

医学影像学泌尿系统

CT:
肾实质内异常密度病变(低、等、高、混杂密度) 肾脏大小、形态、位置的改变 尿路梗阻致肾盂、肾盏、输尿管扩张积水 膀胱肿块和膀胱壁增厚
MRI:
信号强度异常等
四、常见疾病
先天性发育异常 泌尿系结石 泌尿系结核 泌尿系囊肿和肿瘤 肾血管性病变 肾外伤和肾移植
五、先天性发育异常
肾缺如(renal agenesis) 异位肾(ectopic kidney) 肾发育不全(renal hypoplasia) 重复肾(duplication of kidney) 马蹄肾(horseshoe kidney)
CT和MRI表现为双肾明显增大,布满多发大小不等类圆形水 样密度和信号灶,部分囊肿有出血密度和信号
九、肾癌( renal carcinoma )
平片:肾影增大;局限性隆凸 IVP :肾盏压迫、伸长、移位;肾盏肾盂破坏、充盈缺损 肾动脉造影:血管移位、聚拢、伸直; 肿瘤血管、静脉早
显等
CT: 肾实质类圆形或分叶状肿块,密度不均匀,增强表现为
六、泌尿系结石
90%为阳性结石,X线平片可显示 CT可提高阳性结石的发现率 MRI对钙化确定不明显 肾结石可表现为圆形、卵圆形、桑葚状,侧位片上与脊
柱重叠 输尿管结石长轴与输尿管走行一致 结石近端尿路扩张积水 膀胱结石表现为耻骨联合上方圆形或椭圆形致密影
左肾多发结石
左侧肾盂结石
两侧输尿管结石
MRU;MRA
腹部平片
静脉肾盂造影 (IVP)
逆行性尿路造影
Computed tomography( CT)
磁共振成像
二、正常解剖及表现
解剖: 肾实质;肾盂 腹部平片:
肾脏位置:T12~L3,右肾略低 大小:长约12 ~13cm,宽约5 ~6cm 轮廓光滑,密度均匀 肾脊角:15° ~ 25° 侧位片上肾影与腰椎重叠 输尿管和膀胱不显示

《医学影像学》泌尿系统课件

《医学影像学》泌尿系统课件

输尿管
输尿管是连接肾脏和膀胱的管道, 负责将尿液从肾脏输送到膀胱。
膀胱
膀胱是储存尿液的器官,它还负责 吸收尿液中的水分并将其排入尿道 。
尿道
尿道是连接膀胱和外部的管道,负 责将尿液排出体外。
泌尿系统的功能
1 2
排泄功能
肾脏通过形成尿液来排除体内的废物和多余的 水分,维持体内水平衡和酸碱平衡。
调节功能
06
泌尿系统影像学诊断注意事项及误区
注意影像学检查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适应症
对于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影像学检查扮演着重要角色。以下情况可以考虑进行 影像学检查:肾结石、肾盂肾炎、肾囊肿、肾肿瘤等疾病的排查;肾损伤、输尿 管狭窄、膀胱肿瘤等病情的评估;肾移植后的监测等。
禁忌症
对于孕妇、碘过敏、严重心肺功能不全或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谨慎选择影像 学检查,因为这些检查可能会对胎儿或患者造成不良影响。
CT检查技术
多层CT尿路造影
通过注射造影剂,利用多层CT扫描观察尿路形态和显影情况,诊断尿路结石、肿 瘤等。
增强CT扫描
通过注射碘对比剂,增强显示病灶的血流信号,诊断肾癌、肾盂肾炎等。
MRI检查技术
尿路成像
利用MRI技术对尿路进行成像,观察尿路结构和形态,诊断 尿路结石、狭窄等。
功能成像
通过MRI技术观察肾实质的血流灌注、肾小球滤过率等功能 指标,评估肾功能状态。
CT表现
肾实质内不均匀低密度肿 块,边界不清,肾轮廓变 形。
MRI表现
T1低信号,T2高信号, 患侧肾轮廓变形。
肾结石的影像学表现
X线表现:肾盏、肾 盂内高密度结石影 ,呈圆形或卵圆形 。
MRI表现:无特殊表 现。
CT表现:高密度结 石影位于肾盏或肾 盂内,边缘清晰。

医学影像学——泌尿系统

医学影像学——泌尿系统

医学影像学——泌尿系统在现代医学领域中,医学影像学犹如一位“透视眼”,能够帮助医生洞察人体内部的奥秘,而泌尿系统则是其重点关注的领域之一。

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它们协同工作,完成尿液的生成、运输、储存和排泄。

医学影像学在这个系统的疾病诊断、治疗方案制定以及病情监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先来说说肾脏。

肾脏是泌尿系统的重要器官,形如蚕豆。

B 超检查是评估肾脏的常用方法之一。

通过B 超,可以清晰地看到肾脏的大小、形态、结构,比如是否有囊肿、结石、肿瘤等异常。

如果怀疑有更细微的病变,比如肾脏的炎症或者早期肿瘤,增强 CT 检查就派上用场了。

它能通过注入造影剂,让肾脏的血管和组织更清晰地显示出来,帮助医生准确判断病变的性质和范围。

输尿管是连接肾脏和膀胱的细长管道。

由于其位置较深且细长,一旦发生病变,诊断相对较困难。

但医学影像学为我们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腹部 X 光片可以初步判断是否有输尿管结石,但对于较小的结石或者其他病变,可能就不够灵敏。

此时,静脉肾盂造影(IVP)就显示出了优势。

它通过静脉注射造影剂,使肾盂、肾盏和输尿管依次显影,能够清晰地显示输尿管的走行、是否有狭窄、扩张、梗阻等情况。

而CT 检查,尤其是 CT 尿路造影(CTU),则能更全面、更清晰地展示输尿管的全貌,为诊断提供更准确的依据。

膀胱就像一个“蓄水池”,储存尿液。

对于膀胱的检查,B 超可以初步了解膀胱的充盈情况、壁的厚度以及是否有异物。

但如果要更详细地观察膀胱内部的情况,比如是否有肿瘤、憩室等,膀胱镜检查则是不可或缺的。

膀胱镜可以直接伸入膀胱内部,让医生直观地看到膀胱黏膜的情况,并可以对可疑病变进行活检,明确诊断。

尿道相对较短,但也可能出现炎症、狭窄等问题。

尿道造影可以帮助医生了解尿道的通畅情况以及是否有畸形、狭窄等病变。

在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中,医学影像学检查并非孤立进行的,往往需要多种检查方法相互结合、相互补充。

比如,一个患者出现血尿,医生可能会先安排 B 超检查,初步了解肾脏、输尿管和膀胱的情况。

医学影像学第之泌尿系统

医学影像学第之泌尿系统
– CT检查能确切发现位于肾盏和肾盂内的高密度结石
输尿管结石
– 多为肾结石脱入所致,易停留在输尿管三个 生理性狭窄处
– 平片表现:位于输尿管行径区内有圆形、卵 圆形、桑椹形或枣样致密影,其长轴与输尿 管平行
– 尿路造影:能显示输尿管,确定结石是否在 输尿管内,并可了解输尿管扩张积水的程度 及肾功能
CT
肾 脏
平 扫 加 增 强 ( 三 期 )
检查技术
多层螺旋CT技术:应用计算机软件对图像进行后处 理,包括
• 多层螺旋CT肾血管造影(CTA) 它在显示正常血管解剖和诊断血管性病变方面 已
逐渐取代常规血管造影。 • 多层螺旋CT尿路造影(CTU):
新的非损伤性检查技术,它利用对比剂经肾脏分 泌排泄的原理,显示尿路立体影像。
肾结核
绝大多数由血源性感染引起,原发 病灶主要位于肺. 结核杆菌随血流侵入 肾脏而形成感染灶, 其中90%位于肾皮 质,10%位于髓质.皮质的结核感染大多 自愈,若病变继续发展,而侵犯髓质,形成 干酪样变和结核性脓肿,脓肿可破入肾盏 , 坏死物排除而形成空洞 .可造成肾盏肾盂 粘膜的破坏和溃疡形成 ,导致肾盂狭窄, 变形.如肾实质广泛破坏,形成多发脓肿, 成为结核性脓肾,致肾功能丧失.最后由于 钙盐沉积,而发生肾实质局部或全部钙 化—叫做肾自截.
2,增强扫描: 肿瘤均有增强,多数皮质期等、 高增强;增强不均匀, 极少数均匀增强;少数可 见假包膜。 诊断和鉴别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方法
CT平扫左肾中部肿物,密 度低于肾实质,边缘光滑; 增强扫描肿瘤周围有显著增 强,肿瘤中央弱强化。
小肾癌的影像 高血供
CT平扫稍低密度,皮质期 等密度不均匀增强,髓质期 低密度
马蹄肾 肾融合畸形 (下极/上极) 血管、输尿管走行

医学影像学-生殖泌尿系统

医学影像学-生殖泌尿系统

医学影像学(临床)教案2008.03 第6版第六章泌尿与生殖系统第一节泌尿系统与肾上腺一、肾与输尿管二、膀胱三、肾上腺(检查技术、正常影像表现、基本病变表现、疾病诊断)第二节女性生殖系统第三节男性生殖系统教学目的与要求熟悉与了解:泌尿生殖系统和肾上腺的多种检查方法。

掌握:临床适应症,针对不同疾病能够选择最适宜、最恰当的检查方法;掌握:泌尿生殖系统和肾上腺的正常影像表现与常见疾病的影像特点。

学会:能对一些常见病作出诊断。

重点熟悉KUB、IVP、RP、CT、MRI、MRU的检查方法,掌握适应症。

掌握泌尿系统和肾上腺的正常影像特点和主要检查方法;泌尿系统结石、肾癌与肾盂癌、肾囊肿与多囊肾、错构瘤、肾与输尿管先天异常的诊断与鉴别;肾上腺增生与腺瘤、嗜铬细胞瘤的诊断与鉴别。

掌握男、女生殖系统正常影像特点;卵巢囊性病变、子宫肌瘤、子宫癌、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的诊断与鉴别。

难点1.肾癌与肾盂癌、错构瘤的CT 和MR诊断与鉴别诊断;2.肾上腺增生与腺瘤的CT和MR诊断与鉴别; 3.子宫肌瘤、子宫癌、卵巢囊腺瘤与转移瘤的CT、MR诊断和鉴别。

4.前列腺增生与癌的CT和MR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肾与输尿管(一)检查技术 1、X线检查(1)腹部平片(KUB):常规摄仰卧前后位片(2)尿路造影: 1)排泄性尿路造影(IVP) 造影剂:泛影葡胺、优维显目的:了解脏器内腔和两肾排泄功能检查前准备:清洁灌肠,碘过敏试验。

检查方法:2)逆行性尿路造影 (RP):适用于排泄性尿路造影显影不佳者 3)腹主动脉造影与选择性肾动脉造影 2、USG检查 3、CT检查(1):平扫检查(2):增强检查 4、MRI检查(1):平扫检查(2):增强检查(3):MRU MRA 仿真内窥镜(二)正常影像表现 1.X线检查: (1)腹部平片重点了解正常肾影形态(2)尿路造影主要观察肾盏、肾盂和输尿管注意时间肾盂分型:常见型---喇叭状,3个肾大盏分支型---肾盂被肾大盏所代替壶腹型---无肾大盏P185 输尿管的三个生理狭窄区逆行性尿路造影:肾盂的四种反流,肾窦回流、静脉周围回流、肾小管回流、淋巴管回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影像学第6版(临床)教案2008.03第六章泌尿与生殖系统第一节泌尿系统与肾上腺一、肾与输尿管二、膀胱三、肾上腺(检查技术、正常影像表现、基本病变表现、疾病诊断)第二节女性生殖系统第三节男性生殖系统教学目的与要求熟悉与了解:泌尿生殖系统和肾上腺的多种检查方法。

掌握:临床适应症,针对不同疾病能够选择最适宜、最恰当的检查方法;掌握:泌尿生殖系统和肾上腺的正常影像表现与常见疾病的影像特点。

学会:能对一些常见病作出诊断。

重点熟悉KUB、IVP、RP、CT、MRI、MRU的检查方法,掌握适应症。

掌握泌尿系统和肾上腺的正常影像特点和主要检查方法;泌尿系统结石、肾癌与肾盂癌、肾囊肿与多囊肾、错构瘤、肾与输尿管先天异常的诊断与鉴别;肾上腺增生与腺瘤、嗜铬细胞瘤的诊断与鉴别。

掌握男、女生殖系统正常影像特点;卵巢囊性病变、子宫肌瘤、子宫癌、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的诊断与鉴别。

难点1.肾癌与肾盂癌、错构瘤的CT和MR诊断与鉴别诊断;2.肾上腺增生与腺瘤的CT和MR诊断与鉴别;3.子宫肌瘤、子宫癌、卵巢囊腺瘤与转移瘤的CT、MR诊断和鉴别。

4.前列腺增生与癌的CT和MR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肾与输尿管(一)检查技术1、X线检查(1)腹部平片(KUB):常规摄仰卧前后位片(2)尿路造影:1)排泄性尿路造影(IVP)造影剂:泛影葡胺、优维显目的:了解脏器腔和两肾排泄功能检查前准备:清洁灌肠,碘过敏试验。

检查方法:2)逆行性尿路造影(RP):适用于排泄性尿路造影显影不佳者3)腹主动脉造影与选择性肾动脉造影2、USG检查3、CT检查(1):平扫检查(2):增强检查4、MRI检查(1):平扫检查(2):增强检查(3):MRU MRA 仿真窥镜(二)正常影像表现1.X线检查:(1)腹部平片重点了解正常肾影形态(2)尿路造影主要观察肾盏、肾盂和输尿管注意时间肾盂分型:常见型---喇叭状,3个肾大盏分支型---肾盂被肾大盏所代替壶腹型---无肾大盏P185➢输尿管的三个生理狭窄区逆行性尿路造影:肾盂的四种反流,肾窦回流、静脉周围回流、肾小管回流、淋巴管回流。

(3)肾动脉造影:动脉期,实质期,静脉期3.CT检查:平扫增强(皮质期,实质期,肾盂期)P186图6-24.MRI检查:SE T1WI肾皮质信号略高于髓质,T2WI皮髓质均呈高信号,髓质高于皮质。

MRA:需注射对比剂,显示肾、动静脉,无创性MRU:不需要注射对比剂,显示尿路(三)基本病变表现异常表现:(1)肾盂和肾盏受压.变形.移位(2)破坏(3)充盈缺损(4)扩积水CT、MRI检查异常表现(1)肾实质异常主要表现于密度(信号)不同的肾实质肿块。

(2)肾盂肾盏:高密度(低信号)的结石;肾盂肾盏扩大的肾盂积水,和肿瘤所致的软组织密度(信号)肿块。

(3)输尿管异常主要表现为扩积水,不规则狭窄与扩见于结核。

(四)疾病诊断1、肾与输尿管先天异常(1)肾盂、输尿管重复畸形(双肾盂双输尿管)ivp、MRU(2)马蹄肾2、肾与输尿管结石【临床与病理】常见病,放射痛、血尿草酸钙、磷酸钙-密度高尿酸盐、胱氨酸盐-密度低【影像学特点】X线平片为高密度(阳性结石)约90%,X线平片不显示(阴性结石),一部分可为CT、USG发现。

问题:首选检查?因此阳性结石、阴性结石的概念是仅对X线平片而言。

X线平片(KUB)为首选检查方法X线:平片显示高密度影,尿路造影可显示阴性结石。

CT:高密度。

可发现一部分阴性结石。

MRI:不敏感,T1WI低信号、T2WI低信号。

MRU可显示结石梗阻所致的输尿管扩、积水,结石则表现为梗阻端杯口状的低信号影。

(1)肾结石的位置(肾盂或肾盏)、形态(桑椹、鹿角状、分层)。

鉴别…(2)输尿管结石a. 肾结石下移而来,碎石后。

b.多停留生理狭窄区。

c.长轴与输尿管方向一致。

其上方输尿管扩,肾盂、肾盏积水。

肾结石与胆囊结石、淋巴结钙化等鉴别1. 胆囊结石常多个堆积,圆形、多边形、菱形,如葡萄串或一堆石榴子。

胆囊结石侧位片:高密度影在脊柱前方。

肾结石侧位片:高密度影与脊柱影重叠。

2.淋巴结钙化常呈成团或散在的斑点状影,移动度大3.肠容物的形状和结构无定形,清肠后再摄片消失3、肾与输尿管结核【病理】:TB菌血行播散-肾皮质-髓质(干酪化坏死)-肾乳头(溃疡)-肾盏肾盂破坏、空洞形成-输尿管--膀胱。

【影像表现】肾结核早期:ivp示肾小盏边缘虫蚀状破坏;继而空洞形成,ivp示肾小盏外侧一团对比剂与之相连;甚至不显影。

肾自截--当肾结核发生纤维增生、钙化,终致全肾钙化、肾功能完全丧失。

(2)输尿管TB:炎症溃疡、增生--管腔狭窄,ivp示输尿管呈串珠状、僵硬。

(锈铁丝、笔杆状)(3)膀胱TB:炎症溃疡、增生--膀胱挛缩,ivp示膀胱边缘呈锯齿状、小膀胱。

CT可见肾实质不规则低密度灶,对比剂可进入,有钙化灶。

MRU可清楚显示肾盂、肾盏、输尿管破坏空洞以ivp和CT检查为主。

4、肾囊肿与多囊肾【影像表现】类圆形,边清晰光整,无强化。

CT:水样密度;MRI:水样的T1WI低、T2WI高信号。

囊肿可有出血,呈高密度囊肿或T1WI高信号。

囊肿可多发-多发性肾囊肿多囊肾-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成人型多见,常合并多囊肝。

两肾形态失常,布满大小不等的囊肿,残存肾实质菲薄或难辨认。

5、肾癌【临床与病理】最常见的肾恶性肿瘤,无痛性血尿。

腺癌,起源于肾小管上皮细胞,可有假包膜,常有坏死、囊变、出血,少钙化,富血供。

注意有无静脉瘤栓。

【影像表现】CT是肾癌的主要检查方法,MRI作为重要的补充,有其独特的优点。

X线作用不大。

CT:向外突的实质肿块,密度低、等、略高于肾实质,可有液化坏死、出血、钙化。

C+早期强化明显,后期相对低密度。

MRI:T1WI信号低于肾皮质,T2WI混杂高信号,假包膜低信号。

对肾静脉和下腔静脉瘤栓显示明确。

6、肾盂癌【临床与病理】无痛性血尿,起源于尿路上皮细胞,多为移行细胞癌,可顺行种植。

瘤少有坏死、囊变、出血,血供较肾癌不丰富。

【影像表现】ivp显示肾盂固定的充盈缺损。

CT:软组织肿块,轻度强化。

MRI:T1WI高于尿液、T2WI低于尿液信号。

当肾盂癌侵犯肾实质和肾癌侵犯肾盂时难鉴别。

7、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错构瘤)【临床与病理】肾脏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可继发出血。

【影像学表现】:CT-有脂肪密度、软组织密度的肿块。

MRI-有脂肪与软组织信号的肿块,T1WI高低信号,T2WI不均匀高信号。

不典型错构瘤(脂肪极少)与肾癌难鉴别(五)比较影像学Ivp仍是较常用的方法,具有一定的价值;肾脏、输尿管最常用的检查方法是超声、CT;MRI、MRU作为辅助检查方法,MRU有独特之处。

二膀胱(一)检查技术1、X线2、CT是主要检查方法,平扫与增强。

3、MRI(二)正常影像表现正常表现:膀胱容量350-500ml,膀胱壁光整,厚度均一,软组织密度(信号)。

(三)基本病变表现膀胱壁弥漫性增厚----膀胱炎。

膀胱壁局限性增厚----膀胱肿瘤。

CT和MRI主要在于观察膀胱周围结构情况,为临床提供更多信息。

(四)疾病诊断1、膀胱癌:主要为移行细胞癌X光造影:向腔突起的结节状、菜花状充盈缺损;CT、MRI:自膀胱壁生长的肿块,软组织密度、信号,有强化。

重点观察周围结构侵犯情况、淋巴结转移等。

2、膀胱结石:典型表现为年轮状的致密影。

随体位而改变位置。

三肾上腺(一)检查技术CT是肾上腺的主要检查方法,MRI作为补充,但MRI有其独特之处。

(二)正常影像表现呈软组织密度,不能分辨皮髓质,侧肢厚度小于10mm,面积小于150mm2,均一强化。

右侧多为斜线状,左侧多为倒Y形。

P197图(三)基本病变表现1.肾上腺增生:常为双侧性,弥漫性增大2.肿瘤:多为单侧性。

良性肿瘤较小,多在3cm以下;恶性肿瘤较大,多在5cm以上。

双侧性肿块—多见于转移瘤,其次为嗜铬细胞瘤、腺瘤、结核。

(四)疾病诊断1、肾上腺增生多发生在皮质【临床与病理】1.库欣综合症,70%-85%。

2.原发醛固酮增多症。

3.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

【影像表现】双侧性弥漫增大,侧肢大于10mm和/或面积大于150mm2,或见结节,密度与信号维持正常。

影像学检查显示“正常”,并不能除外增生。

P1982、肾上腺肿瘤1)肾上腺腺瘤:常见,发生于皮质的良性肿瘤。

CT:单侧类圆形肿块,富含脂质而密度较低,有强化。

MRI:T1WI、T2WI类似肝实质信号。

P200图肾上腺癌:少见,发生于皮质的恶性肿瘤。

较大,常有出血和坏死、钙化。

CT、MRI:类圆形或不规则肿块,密度(信号)不均,增强不均匀强化。

2)嗜铬细胞瘤:发生于肾上腺髓质的肿瘤,良/恶性,10%发生在肾上腺外。

“10%肿瘤”…CT、MRI:多为单侧肿块,3cm以上,易出血、坏死、囊变而呈相应密度、信号。

增强实性部分强化明显、T2WI明显高信号具有一定特征性。

3)转移瘤:原发肺癌多见,常为双侧性肿块,分叶状,不均一强化。

第二节女性生殖系统一检查技术(一)X线检查平片:钙化、节育环子宫输卵管造影:诊断兼治疗作用,方法…盆腔动脉造影:诊断与治疗(二)CT/MRI二正常影像表现(四)正常MRI表现:子宫肌层的MRI信号,T1WI均一低信号,T2WI中心高信号—膜及宫腔分泌物,中间薄层低信号—联合带(子宫肌层),外围中等信号—子宫肌外层。

超声检查是首选,MRI作为重要补充,CT慎用。

四疾病诊断1.卵巢囊肿:水样密度(信号),成分不同时…,出血时CT为高密度,MRI T1WI高信号2.囊腺瘤:浆液性壁薄均一,单房或多房;粘液性壁厚,常为多房。

3.畸胎瘤:囊性畸胎瘤可见“脂-液”分层表现,混杂密度、信号团块,可见钙化、牙或骨组织。

4. 囊腺癌/转移瘤:有明显实性部分并强化,腹水、转移灶等。

(二)子宫肌瘤【临床与病理】是子宫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分三型【影像表现】:CT:示子宫增大分叶状,密度与肌层相似,但可发生变性、钙化。

不同程度强化,但低于正常子宫肌层。

MRI:T1WI类似肌层中等信号,T2WI明显均一低信号,具有特征。

(三)子宫癌子宫颈癌多为鳞状上皮癌,膜癌多为腺癌。

1.子宫膜癌:早期难发现;侵犯肌层后,表现为子宫增大,宫腔有出血、坏死物肿块,强化低于正常肌层。

2.宫颈癌:CT、MRI显示不均一低密度或T2WI混杂高信号肿块,MR显示较理想。

重点观察周围结构侵犯情况,淋巴结转移等。

输卵管炎症、结核(补充)1 .炎症:粘连,不通畅→积水,造影---碘油聚集成团。

2 .结核:粘连、增生,不通畅,造影---狭窄、僵硬、闭塞不显影,有时可见串珠状钙化。

造影后24h,碘油不能在盆腔涂抹。

五妊娠与计划生育妊娠—超声优先检查,能确定早期妊娠;观察胎位、发育情况,发现某些先天畸形。

近来,MRI亦较多地应用于孕妇,观察、测量胎儿脏器,发现先天畸形,与超声相互补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