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火与灭火习题集附答案

合集下载

消防灭火测试题及答案详解

消防灭火测试题及答案详解

消防灭火测试题及答案详解一、选择题1. 以下哪项不是火灾发生的基本条件?A. 可燃物B. 助燃物C. 点火源D. 爆炸性物质答案:D详解:火灾发生的基本条件包括可燃物、助燃物(通常是氧气)和点火源。

这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存在,缺一不可。

爆炸性物质虽然在某些情况下会导致火灾,但它不是火灾发生的必要条件。

2. 干粉灭火器不适用于以下哪种火灾?A. 固体物质火灾B. 液体火灾C. 电气火灾D. 金属火灾答案:D详解:干粉灭火器适用于固体物质火灾、液体火灾和电气火灾,但不适用于金属火灾。

金属火灾需要使用专门的灭火剂,如干沙或粉末。

3. 在火灾逃生时,以下哪项行为是错误的?A. 尽量保持低姿态B. 用湿毛巾捂住口鼻C. 打开所有门窗通风D. 沿着安全出口指示方向逃生答案:C详解:在火灾逃生时,打开所有门窗通风会增加火势蔓延的速度,因此是错误的行为。

正确的做法是尽量保持低姿态以避免吸入有毒烟雾,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过滤烟雾,以及沿着安全出口指示方向逃生。

二、判断题1. 泡沫灭火器可以用于扑灭油类火灾。

(对/错)答案:对详解:泡沫灭火器可以有效地扑灭油类火灾,因为它能够迅速覆盖在油面上,隔绝氧气,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

2. 火灾发生时,应该立即使用电梯逃生。

(对/错)答案:错详解:火灾发生时,电梯可能会因为断电而停止工作,或者电梯井可能成为烟雾的通道,增加逃生风险。

因此,应该使用楼梯逃生。

三、简答题1. 请简述火灾的分类及其对应的灭火剂。

答案:火灾根据燃烧物质的不同可以分为四类:A. A类火灾:固体物质火灾,如木材、纸张等,通常使用水或干粉灭火器。

B. B类火灾:液体或可熔化固体物质火灾,如汽油、石蜡等,使用干粉、泡沫或二氧化碳灭火器。

C. C类火灾:电气火灾,应使用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器。

D. D类火灾:金属火灾,需要使用专门的金属灭火剂。

2. 描述火灾逃生时的“三要”和“三不要”。

答案:火灾逃生时的“三要”和“三不要”如下:三要:- 要保持冷静,迅速评估情况。

燃烧和灭火习题(含答案)

燃烧和灭火习题(含答案)

燃烧和灭火习题(含答案)第一篇:燃烧和灭火习题(含答案)燃烧和灭火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18.0分)1.在森林中设防火道的目的是()A.隔绝空气B.便于运水C.降低温度D.隔离可燃物2.某物质的着火点为t℃,图中该物质燃烧得最旺的点是()A.Q 点B.N点C.P点D.M点3.白磷的着火点为40℃,向沸水中加入一块白磷,白磷没有燃烧,原因是()A.没有点燃B.未与氧气接触C.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D.水的湿度太低4.纸火锅是用纸代替金属材料做容器盛放汤料,当酒精燃烧时纸张不会燃烧.对此现象,下列解释合理的是()A.纸张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B.水蒸发时吸热,温度达不到纸张的着火点C.纸张被水浸湿,导致着火点降低D.纸张没有与空气接触,不会燃烧5.为探究物质的燃烧条件,某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现象①②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的着火点低B.现象①③说明物质的燃烧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C.现象②③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D.现象②说明红磷不是可燃物6.下列不是燃烧需要的条件是()A.可燃物B.氧气C.压强D.温度达到着火点7.调查统计表明,火灾伤亡事故很多是由于缺乏自救常识造成的,缺氧窒息是导致人死亡的首要原因.下列自救措施中,不合理的是()A.遇到意外情况,可用掌握的知识进行有效处置,并打求助电话B.室内起火,要赶快打开门窗C.烟雾较浓时,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离D.在山林中遇火灾时,向逆风方向奔跑,脱离火灾8.熄灭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盖灭,利用的主要灭火原理是()A.隔绝空气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C.清除可燃物D.使可燃物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9.自动灭火陶瓷砖在发生火灾时砖会裂开,喷出氦气和二氧化碳,从而扑灭火焰.此砖的灭火原理是()A.清除可燃物B.燃烧物与氧气隔绝C.降低燃烧物的着火初中化学试卷第1页,共11页点D.使燃烧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二、双选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10.安全是人生第一大事.调查统计表明,火灾伤亡事故很多是由于缺乏自救常识造成的,缺氧窒息是致人死亡的首要原因.下列自救措施中不合理的是()A.拨打求救电话B.冷静自救C.乘电梯逃离D.贴近地面逃离三、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分)11.为了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按如图的甲、乙两个装置进行对比实验.请回答:(1)实验过程中,装置甲热水中的白磷和装置乙薄铜片上的白磷都能够燃烧,而装置乙热水中的白磷未能燃烧,说明______,如果停止往装置甲通人氧气,燃着的白磷将会熄灭,这里所采用的灭火方法是 ______ .(2)装置乙薄铜片上的白磷能够燃烧,红磷未能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必须达到燃烧所需的 ______ .12.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将大小相同的若干棉布在五份不同体积分数的酒精溶液中浸透后取出点火,做了“烧不坏的棉布”的实验.其实验结果记录如下:实验序号①②③④⑤初中化学试卷第2页,共11页所用酒精的体积分数实验现象95% 65% 55% 15% 5%酒精烧完,酒精烧完,酒精烧完,不燃烧棉布烧坏棉布无损棉布无损(1)请你推测实验⑤的实验现象是 ______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实验②③中“酒精烧完,棉布无损”的原因: ______ .(3)实验室里的酒精灯常出现灯内有酒精却点不着的现象,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______ .13.某同学在学习“燃烧和灭火”内容时,做了以下实验,用两种不同方法熄灭蜡烛火焰.(1)以上实验依据的灭火原理是:实验1 ______,实验2 ______ .(2)请你再举一个生活中灭火实例 ______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30.0分)14.《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曹操率百万大军乘船横渡长江,声势浩大,却被周瑜的火攻和孔明“借”来的东风弄得大败而逃.请用燃烧的有关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周瑜用“火箭”射进曹军的连环木船,“火箭”使木船着火.则木船是燃烧条件中的______、木船又与空气接触、还需______ .(2)孔明“借”来的东风不仅使火势吹向曹营,还为燃烧提供了______,使火势烧得更旺.15.燃烧是重要的化学反应.(1)可燃物燃烧需要满足哪些条件?(2)同种可燃物燃烧的剧烈程度与哪些因素有关?(答两条)选择其中一种因素举例说明.16.《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曹操率百万水师乘船横渡长江,却被周瑜的火攻和孔明“借”来的东风弄得大败而逃.用燃烧与灭火知识回答问题:(1)周瑜使用了“火箭”射进曹军的连环木船上,曹军木船是______,“火箭”能使木船着火的原因是 ______ .(2)起火后曹军砍断铁链部分船只逃脱,这些船没有被烧的原因是 ______ .(3)孔明“借”来的“东风”不仅使火势吹向曹营,还为燃烧提供了 ______,使火烧得更旺.17.某兴趣小组话动中,同学们按图1装置对“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进行探究.探究过程中,大家对磷燃烧生成的大量白烟是否危害人体健康提出疑问.【查阅资料】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的着火点是240℃,…燃烧产物五氧化二磷是白色固体,会刺激人体呼吸道,并能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反应,生成有毒的偏磷酸(HPO3).【变流与讨论】白烟对人体健康有害,该实验装置必须改进.【改进与实验】同学们按改进后的图2装置进行实初中化学试卷第3页,共11页验.请你帮助他们将下表补充完整.实验现象对实验现象的解释(1)a试管中白磷燃烧,热水中白磷(1)热水中白磷没有燃烧的原因是 ______没有燃烧(2)b试管中红磷没有燃烧的原因是 ______(2)b试管中红磷没有燃烧【反思与评价】(1)改进后的图2装置与图1装置比较的优点是 ______ .(2)小林同学指出图2装置仍有不足之处,并设计了图3装置,其中气球的作用是 ______(填字母).A.收集生成的气体B.防止有害物质污染空气C.调节试管内的气体压强,避免橡皮塞因试管内气体热膨胀而松动【拓展与迁移】实验小结时,小朱同学说:“待a试管冷却后,如果将试管口朝下垂直伸入水面下(室温),并取下橡皮塞,将看到液体进入试管.”这一说法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同.你认为如果不考虑橡皮塞占试管的容积,且实验所用白磷足量,装置气密性良好,进入a试管内液体的体积约占试管容积的______,理由是 ______ .18.控制变量法是重要的科学探究方法.下面是探究燃烧与灭火的实验,请回答有关问题.(1)由图甲中观察到 ______ 的现象,可知燃烧的条件之一是需要助燃剂(氧气);如果让水中的白磷在水下燃烧,采取的措施是______ .(2)按图乙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通入N2,点燃酒精灯,一段时间后,a、b中均无明显现象;再改通O2,观察到______ 的现象,可知燃烧的另一条件是 ______ .(3)若实验中,不慎碰倒酒精灯,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来,灭火的方法是 ______ .初中化学试卷第4页,共11页19.燃烧需要的三个条件:(1)______(2)______(3)______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20.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实验过程如下:①将白磷放在燃烧匙内,塞好胶塞;②从a向瓶内迅速注入60℃的水至刚刚浸没白磷;③连接好注射器,向瓶内推入空气,瓶内水面下降,当白磷露出水面时立即燃烧,停止推入空气;④白磷熄灭后,瓶内水面上升,最后淹没白磷.请回答下列问题:(1)对比③中白磷露出水面前、后的现象,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是 ______ ;(2)④中瓶内水面上升的原因是 ______ .燃烧和灭火习题(含答案)【答案】1.D2.A3.B4.B5.A6.C7.B8.A9.B10.BC11.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或空气)接触;隔绝氧气;最低温度12.不燃烧;②③酒精溶液中含水量较多,酒精燃烧引起水分蒸发吸热,使棉布的温度达不到其着火点,故棉布不能燃烧;用完酒精灯时未盖灯帽导致酒精挥发,灯芯上水分过多13.使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使可燃物与空气(或氧气)隔绝;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14.可燃物;温度达到木船的着火点;充足的氧气15.解:(1)可燃物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与氧气或空气接触,温度要达到着火点.故答案为:与氧气或空气接;温度要达到着火点;(2)同种可燃物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有关.如:木炭(或硫)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更剧烈等.同种可燃物燃烧的剧烈程度与可燃物跟氧气的接触面积有关.如:煤粉在空气中燃烧比煤块更剧烈.故答案为:氧气的浓度,如木炭(或硫)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更剧烈;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如煤粉在空气中燃烧比煤块更剧烈.16.可燃物;点燃可燃物或温度达到着火;隔离可燃物;氧气17.达到着火点但没有和氧气接触;和氧气接触但没有达到着火点;防止白磷燃烧生成的五氧化二磷逸散到空气中,造成污染;B、C;18.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水中的白磷没有燃烧;往水中通入氧气与白磷接触;a中红磷没有燃烧,b中红磷燃烧;温度达到着火点;用湿抹布盖灭19.可燃物;与空气(或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20.与氧气(或空气)接触;白磷燃烧消耗氧气,瓶内气体体积减少,气压减小初中化学试卷第5页,共11页;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解析】1.解:A、根据灭火的原理,在森林中设防火道,不能使森林隔绝空气,故A说法错误;B、根据灭火的原理,在森林中设防火道目的不是便于运水,故B说法错误;C、根据灭火的原理,在森林中设防火道,不能降低温度,故C说法错误;D、根据灭火的原理,在森林中设防火道的目的是隔离可燃物,故D说法正确;故选D.根据灭火的原理:①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②隔绝氧气或空气③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进行分析解答本题.本题考查学生对灭火原理知识的理解,并能解释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2.解:A、Q点的温度达到了可燃物的着火点,并且氧气的浓度最大,燃烧最旺.故选项正确;B、N点的温度达到了可燃物的着火点,并且氧气的浓度较大,燃烧较旺.故选项错误;C、P点的温度没有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虽然与氧气接触,但是不能燃烧.故选项错误;D、M点的温度虽然达到了可燃物的着火点,但是没有与氧气接触,不能燃烧.故选项错误.故选A.燃烧的条件是:(1)物质具有可燃性.(2)可燃物与氧气接触.(3)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可燃物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有关,氧气的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本题主要考查燃烧的知识,解答时有关把图中提供的信息和燃烧的条件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3.解:白磷的着火点是40℃.把一块白磷投到盛有开水的烧杯中,白磷却不发生燃烧,原因是水中没有支持燃烧的氧气,白磷没有与氧气接触.故选项为:B.燃烧的条件是:物质具有可燃性;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据此分析.此题是利用化学中所学的知识来解释生活、生产中遇到的问题,燃烧的条件是中考中经常考查的内容,需要同学们对相关知识牢固掌握.4.解:纸张是可燃物,也与氧气接触,潮湿的纸张不燃烧的原因是水蒸发时吸收热量,温度达不到纸张的着火点.故选B.燃烧的条件是:(1)物质具有可燃性.(2)可燃物与氧气接触.(3)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燃烧的条件问题,熟记物质燃烧的条件就可做好此题.5.解:A、温水是80℃,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说明它的燃烧所需温度不高于80℃,而红磷不能燃烧则说明红磷的着火点高于80℃,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的着火点低,故正确;B、现象①③不同是因为铜片上的白磷满足了物质燃烧的三个条件;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烧是因为不与氧气接触,故错误;初中化学试卷第6页,共11页 C、现象③是因为不与氧气接触,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现象②是因为没有达到着火点,不能说明需要氧气,故错误;D、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可能是没有达到着火点,不一定就是说明红磷不是可燃物,故错误.故选A.A、现象①说明白磷燃烧所需温度不高于80℃;B、现象①③不同是因为与氧气(或空气)的接触不同;C、现象②是因为没有达到着火点,现象③是因为不与氧气接触;D、红磷是可燃物.本题主要检测学生对“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这一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6.解:A、燃烧必须要有可燃物,可燃物是燃烧需要的条件,故选项不符合题意.B、燃烧必须要有氧气参加,氧气是燃烧需要的条件,故选项不符合题意.C、压强不是燃烧需要的条件,故选项符合题意.D、温度达到着火点是燃烧需要的条件,故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燃烧的三个条件是:物质具有可燃性,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据此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了解燃烧的三个条件(可燃物、氧气、温度达到着火点)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7.解:A、遇到意外,若自己能处理应积极面对,根据具体情况合理自救,通过电话向他人救助,可以获得更大的救助力量,故A正确;B、室内着火时打开门窗能形成空气对流,增加氧气,加剧燃烧,所以不要急于打开所有门窗,故B错误;C、烟雾较浓时,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防止烟雾进入呼吸道,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离,故C正确;D、在山林中遇火灾时,向逆风方向奔跑,脱离火灾,故D正确.故选:B.遇到意外情况,不要慌乱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自救或求救:室内着火时打开门窗能增加氧气,加剧燃烧;处于烟雾较浓的火场时,用毛巾捂住口鼻能防止烟雾进入呼吸道;遇到危险时可根据掌握的知识处理,并拨打求救电话;在山林中遇火灾时,向逆风方向奔跑,脱离火灾等知识进行分析.本题是考查生活、生产和实验室中实验完全注意事项,对于这类型题目,抓住被选项题干,仔细审题,结合生活实际和日常的注意点解题即可.8.解:A、灯帽盖灭是通过隔绝空气熄灭酒精灯的,故A正确; B、着火点是可燃物的属性,是不能改变的,故B错误;C、灯帽盖灭酒精灯的灭火原理隔绝空气,不是清除可燃物,故C 错误;D、灯帽盖灭酒精灯的灭火原理隔绝空气,不是降低酒精的着火点,故D错误.故选:A.根据灭火的原理:(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2)隔绝氧气或空气,(3)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解答本题.本题考查了根据灭火原理的知识进行解题的能力.9.解:在高温烘烧下,砖会裂开并喷出氦气和二氧化碳,由于氦气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稳初中化学试卷第7页,共11页定,且不支持燃烧,所以起到隔绝空气,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离,不能燃烧,而熄灭.着火点不能降低,降低的是温度.故选B.根据灭火的原理来解决本题.灭火的方法有:隔绝空气、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隔离可燃物.自动灭火陶瓷砖喷出氦气和二氧化碳,隔绝了空气而灭火.10.解:A、要到火灾,首先要学会自救,然后在拨打119,故A 合理; B、要到火灾,首先要学会自救,故B合理;C、火灾期间会停电,所以不能乘电梯逃离,故C不合理;D、吸入大量的烟尘会使人窒息死亡,烟尘和有毒气体由于火势,都位于室内的上方,所以要匍匐前进,故D合理;故选C.A、根据遇到火灾的处理措施进行分析;B、根据遇到火灾的处理措施进行分析;C、根据火灾期间会停电分析;D、根据烟尘会伤害人的呼吸系统进分析.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了解有关火灾方面的知识,然后结合选项中的做法进行分析解答.11.解:(1)实验乙中温度并没有变化,只是提供氧气,即能燃烧,说明燃烧与氧气有关,同样如果撤了氧气,白磷就不能燃烧,所以隔绝氧气可以灭火.(2)铜片上的红磷和白磷所处环境一样,只能说明是温度达不到的原因,即说明红磷的着火点高.故答案为:(1)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或空气)接触;隔绝氧气.(2)最低温度.铜片上的白磷与氧气接触,温度也能达到着火点;铜片上的红磷与氧气接触,但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水中白磷温度达到着火点,但没有与氧气接触.实验2中的白磷温度达到着火点,也与氧气接触.本题考查学生判断能力及能否对给出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能力.物质燃烧的条件是:具有可燃性、与氧气接触、达到着火点,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12.解:(1)由实验结果记录可知:当酒精的质量分数小到一定程度时不能燃烧;(2)由于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即着火点;实验②③中,②③酒精溶液中含水量较多,酒精燃烧引起水分蒸发吸热,使棉布的温度达不到其着火点,故棉布不能燃烧.(3)酒精灯用完后必需盖上灯帽.如果酒精灯出现灯内有酒精却点不着的现象,可能的原因是:用完酒精灯时未盖灯帽导致酒精挥发,灯芯上水分过多.故答案为:(1)不燃烧;(2)②③酒精溶液中含水量较多,酒精燃烧引起水分蒸发吸热,使棉布的温度达不到其着火点,故棉布不能燃烧;(3)用完酒精灯时未盖灯帽导致酒精挥发,灯芯上水分过多.(1)根据实验结果记录分析:当酒精的质量分数小到一定程度时不能燃烧.(2)根据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即着火点;实验②③中,水蒸发时需要吸收热量,从而降低温度;达不到着火点,进行分析解答.(3)根据酒精灯的使用注意事项分析.主要考查了燃烧的条件及其原因的分析,学会根据所给信息分析问题,并把相应的结论初中化学试卷第8页,共11页加以运用.13.解:(1)用嘴吹蜡烛的火焰,加快了周围的空气流动,使蜡烛火焰温度降低;用烧杯将蜡烛罩住,使烧杯内的空气减少,故答案为:使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使可燃物与空气(或氧气)隔绝;(2)生活中常见的着火有:油锅着火、电线着火等,故答案为: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1)根据灭火的原理:①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②隔绝氧气或空气,③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解答本题;(2)只要是生活中的灭火方法就可以.本题考查了根据灭火原理的知识进行解题的能力.在解此类题时,需要注意降低的是可燃物的温度,而不是降低着火点,这点是一个经常错的地方.14.解:(1)木船属于可燃物.故填:可燃物.木船与氧气接触的同时,温度达到木船的着火点,木船才能燃烧.故填:温度达到木船的着火点.(3)东风为木船的燃烧提供了充足的氧气,使木船燃烧更加剧烈.故填:充足的氧气.燃烧的条件是:(1)物质具有可燃性.(2)可燃物与氧气接触.(3)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促进可燃物燃烧的方法有:(1)增大氧气的浓度.(2)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本题主要考查燃烧条件方面的知识,解答时要理解燃烧的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15.(1)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温度要达到着火点,据此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影响燃烧的因素进行分析.同种可燃物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有关,与可燃物跟氧气的接触面积有关.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理解物质燃烧的剧烈程度与哪些因素有关,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16.解:(1)曹军木船是可燃物,“火箭”能提供热量,使木船达到着火点,满足使木船着火燃烧的所有条件.(2)部分船只逃脱,相当于“移走可燃物”,破坏了燃烧所需要满足的条件,这些逃脱的船只没被烧掉.(3)随着风吹空气流动,使火场得到氧气补充,燃烧更加剧烈.故答案为:(1)可燃物、点燃可燃物或温度达到着火点;(2)隔离可燃物;(3)氧气.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才能发生:一是要有可燃物,二是可燃物需和氧气接触,三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燃烧的着火点.三个条件缺了任何一个,燃烧都不能发生,即使是正在进行着的燃烧也会熄灭.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而只要破坏燃烧三个条件中的任何一个条件即可达到灭火的目的.17.解:【改进与实验】燃烧必须达到三个条件:①物质本身具有可燃性,②可燃物与助燃物充分地接触,③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所以投入水中的白磷虽然温度达到着火点,但是在水中与空气隔绝,所以不会燃烧;试管中的白磷会燃烧,它的温度即达到着火点又初中化学试卷第9页,共11页与空气接触,满足燃烧的条件;试管中的红磷尽管与空气接触,但是温度没有达到它的着火点,所以不会燃烧.【反思与评价】(1)改进后的图2装置与图1装置比较燃烧后的产物在试管中不会散发到空气里,所以优点是能防止白磷燃烧产生的五氧化二磷逸散,危害人体健康.(2)由于在反应过程中生成了有害物质,试管内的压强会变化,所以图3装置中气球的作用是避免橡皮塞因试管内气体热膨胀而被冲开,同时可以收集有害物质;【拓展与迁移】如果不考虑橡皮塞占试管的容积,且实验所用白磷足量,装置气密性良好,进入a试管内液体的体积约占试管容积的故答案为:【改进与实验】现象解释(1)热水中白磷没有燃烧的原因是达到着火点(1)a试管中白磷燃烧热水中白磷没但没有和氧气接触,有燃烧(2)b试管中红磷没有燃烧的原因是和氧气接(2)b试管中红磷没有燃烧触但没有达到着火点【反思与评价】(1)防止白磷燃烧生成的五氧化二磷逸散到空气中,造成污染;(2)B、C;【拓展与迁移】,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理由是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改进与实验】根据燃烧的条件分析可得到实验现象的原理;【反思与评价】(1)可从资料中查阅的五氧化二磷的性质得知,它有毒,所以要从防止污染的角度来分析根据气球的弹性较大;(2)根据在反应过程中试管内的压强会变化及生成物的特点,分析装置中气球的作用.【拓展与迁移】根据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分析回答.熟练掌握物质燃烧的条件,即是:①物质本身具有可燃性,②可燃物与助燃物充分地接触,③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只要同时满足上述三个条件,物质就可以燃烧;同时对于装置优越性的改进一般要考虑到操作的简便性,气密性良好,反应易操控,环境保护等方面.18.解:(1)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是因为热水的温度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水中的白磷没有与氧气接触,不会燃烧.让水中的白磷在水下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故需要通入氧气;(2)按图乙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通入N2,点燃酒精灯,一段时间后,a、b中均无明显现象,立即改通O2,a中由于红磷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无明显现象,b中由于红磷温度达到着火点红磷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着火点.(3)用湿布覆盖在燃烧的酒精上以隔绝酒精与氧气的接触,达到隔绝氧气而灭火的目的;扑灭后不会在实验桌上残留其它物质,灭火方法比较简捷.故答案为:(1)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水中的白磷没有燃烧;往水中通入氧气与白磷接触.(2)a中红磷没有燃烧,b中红磷燃烧;温度达到着火点.(3)用湿抹布盖灭.(1)根据已有的燃烧的条件燃烧条件: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与氧气(或空气)接触,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同时具备,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燃烧的条件分析;初中化学试卷第10页,共11页(3)根据灭火原理:①清除或隔离可燃物,②隔绝氧气或空气,③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据此结合灭火方法进行分析解答.本题考查的是燃烧的条件的实验探究,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结合图示实验进行.。

防火知识试题与答案

防火知识试题与答案

防火知识试题与答案题目一:防火安全常识试题一、以下哪种情况容易引发火灾?A、电线老化断裂B、全自动洗衣机故障C、家用电器频繁使用D、多点开火煮饭答案:A二、浸泡在水中以保持湿润的毛巾或衣物会对火灾起到怎样的作用?A、促进火势蔓延B、减缓火势蔓延C、无明显影响D、加剧火势蔓延答案:B三、以下哪个举动是错误的?A、使用过的电池随手扔进垃圾桶B、未使用的电器及时拔掉插头C、勿私拉乱接电线D、烟草用品必须熄灭再丢弃答案:A四、以下哪个措施可以防止电线老化断裂引发火灾?A、使用适量的家电延长线B、经常检查电线有无老化断裂C、将电线暴露在阳光下晒干D、频繁使用家电答案:B五、以下哪种材料易燃?A、钢铁制品B、纸张C、陶瓷器皿D、玻璃制品答案:B六、以下哪个措施可以灭火?A、用手打火B、用河水灭火C、用消防器灭火D、用洗衣机灭火答案:C七、以下哪个做法可以预防火灾发生?A、玩火B、疏忽用火C、安全用电D、搬运气瓶时毫不在意答案:C题目二:防火逃生知识试题一、以下哪种做法是错误的?A、火灾发生时立即拨打火警电话B、火灾发生时迅速逃离火灾现场C、火灾发生时帮助他人逃生D、火灾发生时停止拯救自己答案:D二、以下哪种做法是正确的?A、火灾发生时用毛巾捂住口鼻匍匐逃生B、火灾发生时大声呼救C、火灾发生时停留在被困的地方等待救援D、火灾发生时不受约束地跑出建筑物答案:A三、以下哪种逃生路线是错误的?A、使用楼梯逃生B、使用疏散口逃生C、使用电梯逃生D、使用窗户逃生答案:C四、以下哪种行为是错误的?A、火灾期间拿起燃烧的物品B、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止烟雾刺激C、逃生时尽量避免使用电梯D、用湿毛巾堵住门缝答案:A五、以下哪种做法是正确的?A、逃生时先关掉煤气和电源B、逃生时先打开门窗以便通风C、逃生时先将贵重物品带上D、逃生时先查看火势是否能够扑灭答案:A六、以下情况下哪种逃生方式是最安全的?A、楼梯间有浓烟B、电梯正常运行C、窗户无法打开D、室内无明火答案:B七、以下哪种逃生工具可以帮助迅速从高楼逃生?A、安全带B、灭火器C、跳楼滑梯D、水管答案:C注:为保证防火知识的正确性,请参阅相关专业书籍或咨询消防部门提供的资料。

防火与灭火习题集(答案在后).doc

防火与灭火习题集(答案在后).doc

防火与灭火习题集第01章第01节是非题1、船上由于水源充足,发生火灾比陆地容易扑救。

2、船上发生火灾比陆地火灾容易扑救。

3、船舶由于结构复杂、货物密集、回旋余地小,所以它比陆上火灾难以扑救。

选择题1、船上失火是,危险大,损失大,影响大,是船舶火灾的特点。

A、难以扑救B、容易扑救C、不易蔓延第02节是非题1、船舶消防工作的方针是“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2、船员个体素质的提高,是提高船员整体素质的前提,船员整体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做好船舶防火与灭火工作。

3、航行中,船舶发生火灾,应减速或转向,使失火部位处于下风。

4、船舶发生大火后应减速或停车,并使失火部位处于上风。

5、当你发现船舶某处发生大火时,应立即进行扑救。

6、船员发现大型火灾时,首先要报告值班人员,并立即寻找消防器材进行扑救。

第02章第01节是非题1、只有将燃烧三要素全部控制住,才不会发生燃烧。

2、氧气是一种可燃气体。

3、燃烧必备可燃物、助燃物、火源三个要素,有了三要素就一定会燃烧。

4、一切可燃物的燃烧都发光发热。

5、燃烧时的助燃物主要有氧气和氧化剂。

6、用窒息法灭火,使空气中的含氧量降到21%以下时,火即熄灭。

7、燃烧必须具备三个要素,但不是有了这三个要素就一定会发生燃烧。

8、可燃物质分为三种形态:可燃固体、可燃液体和可燃气体。

9、可燃物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都属于燃烧现象。

10、燃烧时产生的一氧化碳是可燃气体,也是有毒气体。

11、燃烧是可燃物在一定的条件下,快速氧化的化学反应。

12、防火的措施就是阻止燃烧所需要的三个条件相互结合、相互作用。

13、氧气不是可燃物。

14、只有将燃烧三要素全部控制住,才不会发生燃烧。

15、一氧化碳是助燃物。

16、产生燃烧的充分条件是可燃物质、助燃物质和火源,三要素同时具备。

17、可燃液体的燃烧就是其蒸发的可燃气体的燃烧。

18、燃烧是指各种伴有光辐射现象的强烈的放热反应。

19、产生燃烧的必要条件是必须具备可燃物质、助燃物质和火源三个要素。

消防救援题库

消防救援题库

消防救援题库一、在消防灭火中,哪种灭火方法是通过降低燃烧物的温度至其燃点以下来灭火?A. 窒息法B. 冷却法C. 隔离法D. 化学抑制法(答案:B)二、消防栓的颜色通常是?A. 红色B. 蓝色C. 黄色D. 绿色(答案:A)三、干粉灭火器主要用于扑灭哪类火灾?A. 固体物质火灾B. 液体或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C. 气体火灾D. 带电设备火灾及上述A、B、C类火灾(答案:D)四、在火灾现场,如果发现有人被困且火势不大,应首先采取的行动是?A. 立即拨打119报警B. 寻找最近的消防器材进行灭火C. 迅速撤离现场,确保自身安全D. 使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尝试救出被困者(答案:D,同时需确保自身安全,并尽快报警)五、消防“四个能力”建设是指哪四个能力?A. 检查消除火灾隐患能力、组织扑救初起火灾能力、组织人员疏散逃生能力、消防宣传教育培训能力B. 火灾预防能力、火灾报警能力、火灾扑救能力、火灾逃生能力C. 消防设备操作能力、火灾原因分析能力、火灾损失评估能力、消防安全管理能力D. 消防法规遵守能力、消防知识学习能力、消防技能提升能力、消防意识培养能力(答案:A)六、下列哪项不属于消防设施的常规检查内容?A. 灭火器的压力是否正常B. 消防栓内是否有水且配件齐全C. 疏散指示标志是否清晰可见D. 办公室内的绿植是否茂盛(答案:D)七、当发生火灾时,如果身处高层建筑且无法下楼逃生,应采取的自救措施是?A. 跳楼逃生B. 乘电梯逃生C. 利用建筑内的避难层或阳台等暂时避难,并等待救援D. 冲入火场寻找其他出口(答案:C)八、消防安全“三懂三会”中的“三会”是指?A. 会报火警、会使用灭火器、会扑救初起火灾B. 会检查火灾隐患、会组织疏散逃生、会制定消防预案C. 会使用消防器材、会维护消防设施、会评估火灾风险D. 会宣传消防知识、会演练消防技能、会评估消防效果(答案:A)。

防火与灭火习题集附答案

防火与灭火习题集附答案

防火与灭火习题集第01章第01节一.是非题1、船上由于水源充足,发生火灾比陆地容易扑救。

2、船上发生火灾比陆地火灾容易扑救。

3、船舶由于结构复杂、货物密集、回旋余地小,所以它比陆上火灾难以扑救。

二.选择题1、船上失火是,危险大,损失大,影响大,是船舶火灾的特点。

A、难以扑救B、容易扑救C、不易蔓延第02节一.是非题1、船舶消防工作的方针是“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2、船员个体素质的提高,是提高船员整体素质的前提,船员整体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做好船舶防火与灭火工作。

3、航行中,船舶发生火灾,应减速或转向,使失火部位处于下风。

4、船舶发生大火后应减速或停车,并使失火部位处于上风。

5、当你发现船舶某处发生大火时,应立即进行扑救。

6、船员发现大型火灾时,首先要报告值班人员,并立即寻找消防器材进行扑救。

第02章第01节一.是非题1、只有将燃烧三要素全部控制住,才不会发生燃烧。

2、氧气是一种可燃气体。

3、燃烧必备可燃物、助燃物、火源三个要素,有了三要素就一定会燃烧。

4、一切可燃物的燃烧都发光发热。

5、燃烧时的助燃物主要有氧气和氧化剂。

6、用窒息法灭火,使空气中的含氧量降到21%以下时,火即熄灭。

7、燃烧必须具备三个要素,但不是有了这三个要素就一定会发生燃烧。

8、可燃物质分为三种形态:可燃固体、可燃液体和可燃气体。

9、可燃物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都属于燃烧现象。

10、燃烧时产生的一氧化碳是可燃气体,也是有毒气体。

11、燃烧是可燃物在一定的条件下,快速氧化的化学反应。

12、防火的措施就是阻止燃烧所需要的三个条件相互结合、相互作用。

13、氧气不是可燃物。

14、只有将燃烧三要素全部控制住,才不会发生燃烧。

15、一氧化碳是助燃物。

16、产生燃烧的充分条件是可燃物质、助燃物质和火源,三要素同时具备。

17、可燃液体的燃烧就是其蒸发的可燃气体的燃烧。

18、燃烧是指各种伴有光辐射现象的强烈的放热反应。

19、产生燃烧的必要条件是必须具备可燃物质、助燃物质和火源三个要素。

消防知识题库--防火题库含答案(填空225题)

消防知识题库--防火题库含答案(填空225题)

消防知识题库--防火题库含答案(填空225题)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25题)1. 防火的基本原理是清除或隔离可燃物,隔绝氧气或空气,控制火源。

答案:清除或隔离可燃物,隔绝氧气或空气,控制火源。

2. 燃烧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即可燃物、氧气和火源。

答案:可燃物、氧气和火源。

3. 火灾事故调查处理的原则是:迅速、准确、全面、公正。

答案:迅速、准确、全面、公正。

4. 我国火灾报警电话是“119”。

答案:119。

5. 干粉灭火器适用于扑救可燃液体、可燃气体和电气设备的初期火灾。

答案:可燃液体、可燃气体和电气设备的初期火灾。

6. 手提式灭火器适用于扑救初期阶段的火灾。

答案:初期阶段的火灾。

7. 室内消火栓应设置在明显、便于操作的位置,距离地面高度应为1.1米。

答案:1.1米。

8. 消防水池的有效容量应根据火灾扑救需求、水源距离、供水压力等因素确定。

答案:火灾扑救需求、水源距离、供水压力。

9. 消防水泵应设置在消防水池的出水口处,并应具备自动启动功能。

答案:消防水池的出水口处,自动启动功能。

10. 消防通道的宽度不应小于4米,净高不应小于4.5米。

答案:4米,4.5米。

11. 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储存、使用、运输和处置应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答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12. 火源管理要求:禁止在易燃易爆场所使用明火,特殊情况需使用时,应采取安全措施并经单位批准。

答案:禁止在易燃易爆场所使用明火,特殊情况需使用时,采取安全措施并经单位批准。

13. 电气设备应按照国家标准进行安装、检查、维修和保养,防止因设备故障引发火灾。

答案:国家标准,安装、检查、维修和保养。

14. 安全疏散通道应保持畅通,禁止占用、堵塞、封闭安全出口。

答案:畅通,占用、堵塞、封闭安全出口。

15. 火灾事故应急预案应包括火灾报警、火灾扑救、人员疏散、事故调查等内容。

答案:火灾报警、火灾扑救、人员疏散、事故调查。

16. 单位应定期进行消防安全培训和演练,提高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防火题库(简答题含答案)

防火题库(简答题含答案)

防火题库(简答题含答案)一、防火基础知识1. 什么是火灾?火灾是指在时间、空间失去控制的燃烧。

答案:火灾是指在时间、空间失去控制的燃烧。

2. 火灾有哪些种类?火灾分为A类火灾、B类火灾、C类火灾、D类火灾、E类火灾、F类火灾。

答案:火灾分为A类火灾、B类火灾、C类火灾、D类火灾、E类火灾、F类火灾。

3. 什么是防火?防火是指采取各种措施,防止火灾的发生、发展和蔓延。

答案:防火是指采取各种措施,防止火灾的发生、发展和蔓延。

4. 防火的基本措施有哪些?防火的基本措施包括:加强火灾预防工作、加强火灾宣传教育、定期检查火源、电源、易燃易爆物品、加强消防设施建设和维护、制定火灾应急预案等。

答案:防火的基本措施包括:加强火灾预防工作、加强火灾宣传教育、定期检查火源、电源、易燃易爆物品、加强消防设施建设和维护、制定火灾应急预案等。

5. 什么是灭火?灭火是指采取各种措施,扑灭火灾,防止火灾蔓延。

答案:灭火是指采取各种措施,扑灭火灾,防止火灾蔓延。

6. 灭火的基本方法有哪些?灭火的基本方法包括:隔离法、窒息法、冷却法、抑制法。

答案:灭火的基本方法包括:隔离法、窒息法、冷却法、抑制法。

二、防火设施和设备1. 什么是灭火器?灭火器是一种用于灭火的便携式装置,能迅速喷射灭火介质扑救火灾。

答案:灭火器是一种用于灭火的便携式装置,能迅速喷射灭火介质扑救火灾。

2. 灭火器有哪些种类?灭火器按照灭火介质可分为水基型灭火器、干粉型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泡沫灭火器等。

答案:灭火器按照灭火介质可分为水基型灭火器、干粉型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泡沫灭火器等。

3. 什么是消火栓?消火栓是消防给水系统中供消防车、消防泵等取水灭火用的设备。

答案:消火栓是消防给水系统中供消防车、消防泵等取水灭火用的设备。

4. 什么是防火门?防火门是一种具有防火、隔热、隔烟、降噪等功能的门。

答案:防火门是一种具有防火、隔热、隔烟、降噪等功能的门。

5. 什么是火灾报警器?火灾报警器是一种自动检测火灾并发出报警信号的装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防火与灭火习题集第01章第01节一. 是非题1、船上由于水源充足,发生火灾比陆地容易扑救。

2、船上发生火灾比陆地火灾容易扑救。

3、船舶由于结构复杂、货物密集、回旋余地小,所以它比陆上火灾难以扑救。

二. 选择题1、船上失火是 ,危险大,损失大,影响大,是船舶火灾的特点。

A、难以扑救B、容易扑救C、不易蔓延第02节一.是非题1、船舶消防工作的方针是“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2、船员个体素质的提高,是提高船员整体素质的前提,船员整体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做好船舶防火与灭火工作。

3、航行中,船舶发生火灾,应减速或转向,使失火部位处于下风。

4、船舶发生大火后应减速或停车,并使失火部位处于上风。

5、当你发现船舶某处发生大火时,应立即进行扑救。

6、船员发现大型火灾时,首先要报告值班人员,并立即寻找消防器材进行扑救。

第02章第01节一.是非题1、只有将燃烧三要素全部控制住,才不会发生燃烧。

2、氧气是一种可燃气体。

3、燃烧必备可燃物、助燃物、火源三个要素,有了三要素就一定会燃烧。

4、一切可燃物的燃烧都发光发热。

5、燃烧时的助燃物主要有氧气和氧化剂。

6、用窒息法灭火,使空气中的含氧量降到21%以下时,火即熄灭。

7、燃烧必须具备三个要素,但不是有了这三个要素就一定会发生燃烧。

8、可燃物质分为三种形态:可燃固体、可燃液体和可燃气体。

9、可燃物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都属于燃烧现象。

10、燃烧时产生的一氧化碳是可燃气体,也是有毒气体。

11、燃烧是可燃物在一定的条件下,快速氧化的化学反应。

12、防火的措施就是阻止燃烧所需要的三个条件相互结合、相互作用。

13、氧气不是可燃物。

14、只有将燃烧三要素全部控制住,才不会发生燃烧。

15、一氧化碳是助燃物。

16、产生燃烧的充分条件是可燃物质、助燃物质和火源,三要素同时具备。

17、可燃液体的燃烧就是其蒸发的可燃气体的燃烧。

18、燃烧是指各种伴有光辐射现象的强烈的放热反应。

19、产生燃烧的必要条件是必须具备可燃物质、助燃物质和火源三个要素。

20、一般地讲,可燃气体较可燃固体和液体更易燃烧。

21、燃烧是指各种伴有光辐射现象的强烈的放热反应。

22、产生燃烧的必要条件是必须具备可燃物质、助燃物质和火源三个要素。

23、燃烧必须具备可燃物质、助燃物质、温度三个要素,但不是有了这三个要素就一定会发生燃烧。

24、火星不足以作为导致船舶发生火灾的火源之一。

25、一氧化碳是一种可燃物,CO不是可燃物,氧气是助燃物。

26、物质在燃烧中都能生成相应的氧化物,因此说,物质的氧化就是燃烧。

27、只要将燃烧三个要素控制住,就可以制止燃烧。

28、有些可燃物质燃烧后,会产生有毒气体,其中主要的可燃气体是一氧化碳。

29、因为燃烧时都伴有发光发热的现象,所以一切物质的发光发热现象都属于燃烧。

二.选择题1、物质发生不完全燃烧而生成一氧化碳的主要条件是。

A、可燃物少B、氧气不足C、温度低2、物体热传导主要是依靠物体中的传递热的。

A、热微粒B、物体分子、微粒的相互碰撞 C 、热射线3、实验表明,当燃烧区域中含氧量低于时,绝大多数燃烧自行熄灭。

A 21%B 、17%C 、11%4、木材、棉花、纸、麦草等固体可燃物的燃烧应为。

A、蒸发燃烧. B 、分解燃烧 C 、表面燃烧5、对油轮,为防止在油舱油面上方形成可引起爆炸的混合气体,要充添惰性气体,使舱氧气含量降至。

A 15汕下B、12咖下C、8%Z下6、物质发生不完全燃烧,而生成一氧化碳的原因是:oA、可燃物少B、缺氧C、温度低7、可燃物质按其状态不同可分为oA、固体、钢体与流体B、气体、导体与物体C、固体、液体与气体8、产生不完全燃烧的主要原因是缺乏。

A、CO B 、CO C、O9、很多物质燃烧后产生的有毒气体是oA CO B、CO C、H210、燃烧后产生的有毒气体中的可燃气体是:A、一氧化碳B、二氧化碳G水蒸汽11、当空气中氧的含量降至以下时,绝大多数物质的燃烧就会停止。

第2节A 11%B 、18%C 、21%是非题1、闪点是可燃液体,在发出闪燃时所需最低温度即称闪点。

2、油气与空气混合在达到爆炸极限的下限至上限围,遇火可会发生爆炸和燃烧。

3、可燃物的燃点越低,发生火灾的危险性越大。

4、闪点的定义是可燃液体的挥发出气体遇明火一闪即灭的最高温度。

5、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在爆炸极限的上限以上遇明火会爆炸和燃烧。

6、闪点是评定液体火灾危险性的重要依据。

7、本身自燃是由可燃物本身的理化性质引起的。

8、根据规定,闪点低于28C的为一级易燃液体。

9、油气与空气混合,在爆炸极限的下限以下,遇明火不会爆炸和燃烧。

10、可燃液体的闪点越高,相对而言危险性越小。

11、受热自燃主要是由高温物体引起的。

12、1211灭火剂的灭火作用是夺取助燃的游离基,使燃烧停止。

13、油轮上向油舱、机舱施放的泡沫为高倍数膨胀泡沫。

14、燃烧的类型包括闪燃、着火、自燃和爆炸。

15、发生闪燃时的最高温度叫闪点。

16、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的浓度高于爆炸上限时,在空气中(O2充足)能燃烧,但不爆炸17、货灯(装卸货时用于工作照明的灯)长时间烘烤货物引起的燃烧为点燃燃烧。

18、石油产品的沸点,与火灾危险性无关。

19、自燃的类型有点燃和蓄热自燃。

20、自燃点是固定不变的,它随着压力、浓度和含氧量等因素的不同而变化。

21、爆炸极限受温度、压力和含氧量等因素的影响。

22、可燃物质的燃点越高,火灾的危险性越大。

23、助燃物质不但能帮助、支持燃烧,而且本身也能燃烧。

24、为防蓄热自然,对货物应采取与热源隔离,妥善包装,防止潮湿,良好通风等措施。

25、爆炸极限的围越大,其危险性越小。

26、石油产品的挥发性与其火灾危险性无关。

27、可燃液体的闪点越低,火灾的危险性越大。

28、助燃物质不但能帮助、支持燃烧,而且本身也能燃烧。

29、为防蓄热自然,对货物应采取与热源隔离,妥善包装,防止潮湿,良好通风等措施。

30、爆炸极限的围越大,其危险性越小。

31、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在爆炸极限的下限以下,迂火不会爆炸和燃烧。

32、石油产品的挥发性与其火灾危险性无关。

33、可燃液体的闪点越低,火灾的危险性越大。

34、发生闪燃时的最低温度叫闪点,闪点越低,发生火灾的危险性就越大。

35、可燃粉尘与空气混合到一定浓度时,遇明火会燃烧,但不会爆炸。

36、棉麻一类的物质,因为它不是危险物,所以它不会引起火灾。

37、装运原油时,若无闪点资料可查,则应按一级易燃液体处理。

38、可燃性气体在爆炸极限的上限以上,遇明火不会燃烧,也不会爆炸。

第4节39、装运原油时,若无闪点资料可查,则应以二级易燃液体处理选择题1、没有外部火源作用而发生的燃烧是。

A、点燃B、闪燃G自燃2、发现火灾并已发出警报的船员,应尽快将什么信息报告驾驶台?A、失火地点B、火场情况G A+B3、液体石油产品的燃点一般比闪点oA、高B、低G相同4、闪燃是指发生短暂的闪火现象,通常其闪火时间少于。

A、15 秒B、10秒G5秒5、在我国,石油产品的分级是以来划分的。

A、闪点B燃点G自燃点6、测爆仪是测量含量比例的OA、氧气B、可燃气体G爆炸混合气体7、装运原油如无闪点资料可查应按什么油品处理?时,A、三级油品B、二级油品G一级油品8、冷却法的灭火原理是降低燃烧物温度至以下。

A、闪点B、燃点G自然点9、闪点的定义是可燃物质产生挥发气体,遇明火oA、一闪即灭之最低温度 B 一闪即灭之最高温度G 持续燃烧之最低温度10、我国规定,凡闪点在以下的可燃液体都属易燃液体。

A 65 C B、45 C C、25 C11、一般来说,当空气中的含氧量降到时,燃烧停止。

A、21%B、18% G 11%12、舱室初始温度提高,则爆炸极限的围会。

A、扩大B、缩小G 不变13、当燃烧中物质的温度降低到以下时,火就熄灭。

A、闪点B、燃点G 自燃点14、燃烧的类型包括。

A、金属火、电器火、棉花火B 、液体火、气体火、固体火G 闪燃、燃烧、自燃、爆炸15、标志着可燃物质的易燃、易爆程度。

A、闪点B、凝固点G熔点16、柴油油柜漏油滴在高温排气管上而着火属于oA、点燃B、闪燃C、自燃第3节是非题1、火灾蔓延的主要原因是辐射、传导、对流。

2、以热射线传播热量的现象称为热辐射。

3、火灾的迅速蔓延是由于热辐射、热传导、热对流造成的4、在热传播过程中,以热射线传播热量的现象叫热辐射。

选择题1、在热传播中,传导热的能力最差的是。

A、固体B、液体G空气2、在热传播过程以热射线传播热的现象叫。

中,A、热传导B、热对流G热辐射3、闪点在以下的石油产品为一级石油产品。

A、28C B 、65C G 85C第03章第01节是非题1、轻金属是固体,它引起的火灾属于普通固体火灾。

选择题1、属于甲类火灾是。

A、棉麻火灾B、酒精火灾C、液化气火灾2、属于乙类火灾的是:A、棉花火灾B、液化气火灾 C 、酒精火灾3、灭电器设备火,应先,燃后可按A类火扑救。

A、用水浇 B 、切断电源 C 、用泡沫灭火第04章第01节是非题1、船员在离开起居室去工作时,应将所有的灯都关掉。

2、沾油棉纱、破布等废物在船上可以随处堆放。

3、在船上起居室,可以躺在床上吸烟。

4、装运易燃液体时,应注意其强酸、氧化剂有效的隔离。

5、在装有白糖货物的舱进行装卸货时,可以在舱吸烟。

选择题1、以下场所发生火灾比例较高的是。

A、机舱B、首间舱C、起居处所第02节选择题1、扑救有毒物品的火灾时,应站在火的什么部位:A、下风方向B上风方向C、A、B均可第04节是非题1、船舶采用结构防火设计安装,它只能在一定时间之阻止火势蔓延。

2、船舶在建造时因采用了结构防火的设计与安排,所以发生火灾后不会发生火灾蔓延。

选择题1、所谓耐热与结构性限界面,就是指。

A、A级分隔B 、B级分隔C 、耐火分隔2、一般是指由“不燃烧材料”、“或其它等效材料”、“低播焰性材料”按符合一定要求的结构形式建立起来的舱壁、甲板、天花板和衬板称为:A、耐火材料 B 、耐火分隔 C 、分级分隔第05节是非题1、测爆仪可以检测舱室油气或可燃气体的含量。

2、在对油气进行通风排除油气时,应打开起居处所门窗,以保持通风。

3、油轮在进厂修理前,要进行有效洗舱,并保持通风。

4、在船上进行动火作业时,没有必要派专人监视。

5、在船上,氧气瓶和乙快气瓶,可以放在一起储存。

6、清洗油舱时,应打开起居处所所有门窗以保持通风。

第05章第01节是非题1、常见的船舶火灾自动报警器主要有感温式和感烟式两种。

选择题1、住舱中的定温探测器,其工作温度为:A、74 度B 、84 度C 、94 度第02节选择题1、船员住舱着火,当温度达到报警器开始动作报警A、97C B 、74C C 、50C第06章第01节选择题1、在失火的警报信号短声1分钟后,如上甲板失火应鸣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