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植酸氨化

合集下载

腐植酸的化学反应

腐植酸的化学反应

腐植酸的化学反应腐植酸的化学反应,一大部分是降解反应,目的是研究腐植酸的结构;还有一部分是腐植酸与金属离子的络合反应,这些前面已经讨论过了。

本节着重讨论几个和腐植酸产品制造有关的化学反应。

这些反应有可能克服腐植酸的某些固有缺点,赋予它以新的品质;或者提醒我们在生产工艺过程中注意避免某些不必要的副反应。

⒈硝酸氧解硝酸氧解是对含腐植酸较低的煤用硝酸处理,使之氧化降解,生成含羧基、酚羟基、醌基和硝基的复杂芳香族大分子多羧酸体系。

在早期主要是用稀硝酸氧解褐煤,如1950年由日本“木通”口耕三开发的年青褐煤稀硝酸氧解制取硝基腐植酸(NHA)的工艺,曾受到化学界的普遍注意。

后来我国和日、美、苏以及东欧一些国家,对硝基腐植酸的制造、应用和基础研究,不断有新的进展;原料煤也扩展到泥炭、风化烟煤都可使用。

煤的硝酸氧解反应是一个包含有氧化和分解两个主要过程的极其复杂的反应,最初几分钟内以氧化为主,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和气体(NO等),反应也很剧烈;其后是以裂解(吸热反应)为主的缓慢的反应。

硝酸氧解的结果,可使原来煤中的腐植酸含量由20-30%提高到70%以上。

氧解时,生成新的酸性基,同时切断了原生腐植酸及其类似物质的链的相互结合,因而分子量减小,元素组成中C、H含量下降,而N、O含量增加。

氧解所得的腐植酸与土壤中的腐植酸在化学性能上甚为类似,而与原生腐植酸从结构上、性能上都有较大的差异。

氧化时使用的硝酸浓度,有的用稀硝酸(如12.7%) 和较低的温度(如80℃),有的用较高的浓度(40%)和较高的浓度(90-95℃)⒀,也有的取其中,采用30%的硝酸浓度和80—90℃的温度。

⒉氧化反应除了硝酸氧解以外,腐植酸还可以用空气、臭氧、高锰酸钾、双氧水等各种氧化剂进行氧化。

⑴空气氧化和臭氧氧化:空气氧化和臭氧氧化是在1970年代中期,由平庄矿务局腐肥厂和河北祟礼腐肥厂开发的。

二者设备基本相同,都是常压氧化,只是后者在空气入口增加一个臭氧发生器,工艺条件也大体相同。

氨基酸和腐植酸肥料到底有什么好,身边怎么越来越多的人在用

氨基酸和腐植酸肥料到底有什么好,身边怎么越来越多的人在用

氨基酸和腐植酸肥料到底有什么好,身边怎么越来越多的人在用现在市面上各种肥料都有,增加营养的,抗病抗逆的,改善土壤增强肥力的等等,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下目前市面上较火的氨基酸水溶肥和腐植酸,到底有什么功效,让大家说的这么好。

氨基酸水溶肥以氨基酸为主并络合微肥,含有植物营养型生长调节剂和植物所必须的微量元素。

氨基酸叶面肥顾名思义是叶面喷施的,简单理解就是含有氨基酸活性因子的叶面肥。

我们国家的用肥历史,在开始时候是大量使用化肥的,长期使用造成土壤板结等问题,土地的肥力明显下降。

后来国家倡导使用更加安全无公害无毒环保的肥料,所以氨基酸类的肥料也就应运而生了,而且现在大家也都更愿意接受这种安全的肥料。

复合型的氨基酸水溶肥对作物的生根发芽,提苗壮苗,促花保果有明显作用,而且可以激发酶的活性提高光合作用,增加作物对养分的吸收和运转,营养成分转化率更高,提高干物质的积累和糖分含量,能够有效改善作物品质,提高作物抗旱抗病抗逆等能力。

腐植酸更多的是在植保方面的功效,解决快速发展中的大面积果园和设施农业所面临的新的植保难题等方面,有特别的优势。

下面是腐植酸肥料的几个优势:1、提高作物防御灾害的能力腐植酸能够使根系特别发达,叶绿素生化作用加强,新陈代谢旺盛抗病能力增强,自然在旱灾涝灾冻灾等方面抵御能力较强。

比如在灾害后的擦伤,被细菌感染时,喷施腐植酸,擦伤很快会修复,从而避免了细菌感染而掉果的现象。

2、防病害据研究,腐植酸不仅有很高的生理活性,而且还有特殊的活菌,腐植酸的吸湿功能很强,调整了土壤微生物菌群的结构和多样性,能够抑制土壤中的土著病原菌,增强了作物的可变性。

越早施用生物腐植酸,越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的及时生态调整,改变土壤板结情况,肥效更加明显。

酸析-氨化法处理腐殖酸生产硫基复合肥技术

酸析-氨化法处理腐殖酸生产硫基复合肥技术

b a s e d c o mp o u n d f e t r i l i z e r h u mi c a c i d i s a d d e d i n t w o s t e p s ,a n d i t i s t r e a t e d w i t h a c i d e d u c a t i o n
Ab s t r a c t Th e t r a d i t i o n a l a mmo ni a t i o n g r a n u l a t i o n S。 ba s e d c o mpo u nd f e r t i l i z e r c o nt a i n s n o
Ya n g J i e ,Z h a n g L i s h e n g ,S h a Yu a n g a n g ,C a o Gu a n g f e n g
( 1 . L i n y i E n v i r o n me n t P r o t e c t i o n a n d C o m p o u n d F e r t i l i z e r R e s e a r c h I n s t i t u t e S h a n d o n g L i n y i 2 7 6 0 0 5;
2 . J i n y i me n g G r o u p C o . ,L t d . S h a n d o n g L i n s h u 2 7 6 7 0 0;
3 . S h a n d o n g L i n u o P h o t o v o h a i c T e c h n o l o g y C o . ,L t d . S h a n d o n g J i n a n 2 5 0 1 0 3 )

腐植酸施用注意事项

腐植酸施用注意事项

腐植酸施用注意事项当前,因为土壤、因为化肥、因为生态,关注腐植酸的人越来越多,觉得腐植酸、腐植酸肥料神乎其神的声音也越来越多。

那么,什么样的土壤可以施用?什么样的作物有效?如何单施?如何与化肥配施?腐植酸、腐植酸肥料应当依不同地区、不同土壤、不同作物,合理配施才有效。

下面就说说关于土壤施用腐植酸、腐植酸肥料所要具备的条件!一、土壤条件适于各种土壤,但在不同土壤条件下,增产效果不同。

1、有机质含量①有机质缺乏的瘠薄低产田,增产幅度大;②在高产肥沃的土壤上,也能增产,但幅度相对贫瘠土壤小些。

2、理化性状结构不良的沙土、盐碱土、酸性红壤土上施腐植酸、腐植酸肥料,增产效果尤为明显。

研究表明,①在吉林、内蒙、陕西等沙土上施用腐植酸铵,可使作物增产17.1%-85.7%;②在内蒙、河北、陕西等盐碱地上施用腐植酸铵,可使作物增产144.6%-150%;③在云南低产酸性土壤上施用腐植酸铵,可使作物增产39.7%。

3、土壤养分土壤养分含量对腐植酸肥料增产效果影响较大。

①碱解氮含量低,腐植酸铵增产效果好;碱解氮含量高,腐植酸铵增产效果则相对差。

②腐植酸磷、腐植酸氮磷在低产缺磷的土壤上,肥效较明显;在氮多磷少、氮磷严重失调的土壤,或者对速效磷固定较为强烈的土壤上,效果更显着。

4、土壤水分①水分过多的涝洼地里,腐植酸、腐植酸肥料可以吸收水分,改善透气状况,对作物出苗、发根有利;②缺水干旱的地里,腐植酸、腐植酸肥料可以吸水、蓄水,保持土壤水分,减少蒸发,增强作物抗旱能力;③需要指出,腐植酸肥料是喜水的肥料,干旱土壤配合灌水,效果会更好二、作物种类腐植酸对各种作物均有增产作用,但与作物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与腐植酸刺激作用的大小和作物的敏感程度有关。

国外根据各种作物对腐植酸刺激作用的反应和敏感程度,把作物分成以下4类:1、增产效果敏感的作物有白菜、萝卜、番茄、马铃薯、甜菜、甘薯、块根、块茎类等。

2、增产效果比较敏感的作物有玉米、水稻、小麦、谷子、高粱、莜麦等。

一种腐植酸磺化新工艺的制作方法

一种腐植酸磺化新工艺的制作方法

一种腐植酸磺化新工艺的制作方法腐植酸磺化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反应,它可以将腐植酸转化为腐植酸化合物,提高其溶解度和稳定性。

本文将介绍一种制作腐植酸磺化的新工艺方法。

这种新工艺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原料准备:选择高纯度的腐植酸作为原料。

根据需要的产量,将腐植酸粉末或颗粒状物质放入适当的容器中。

2. 磺化剂添加:向腐植酸中添加磺化剂,磺化剂可以是亚磺酸、正磺酸或异磺酸等。

确保磺化剂的纯度和添加的量符合实验要求。

将磺化剂逐渐加入腐植酸中,并用适当的搅拌方法混合均匀。

3. 反应条件控制:根据具体需求,调整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

一般情况下,反应温度在60-90摄氏度之间,反应时间在1-4小时之间。

合理控制反应条件可以提高反应效率和产率。

4. 磺化反应:将反应混合物放入反应釜或反应器中,在适当的条件下进行磺化反应。

可以选择搅拌反应、超声波辅助反应或高温高压反应等不同的反应方式。

5. 反应结束和产物处理:根据反应结束的标志(如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停止反应并进行产物处理。

可以采用过滤、洗涤、干燥等工艺将产物纯化和分离。

通过上述制作方法,可以制得腐植酸磺化产物,该产物具有改善溶解性和稳定性的特点,并可用于涂料、肥料、土壤修复剂等领域。

这种新工艺方法的优点在于简单易行、操作灵活,可根据需求进行反应条件的调整和优化。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腐植酸磺化过程中,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戴好防护装备,避免直接接触反应物和产物。

同时,处理废弃物和副产物时,应遵循环保要求,做好废物处理与管理。

以上是一种腐植酸磺化新工艺的制作方法的相关介绍,通过该方法制得的腐植酸磺化产物在农业和环境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腐植酸应用技术论坛[50-2]:对腐殖酸类标准中一些概念的质疑与建议

腐植酸应用技术论坛[50-2]:对腐殖酸类标准中一些概念的质疑与建议

腐植酸应用技术论坛[50-2]:对腐植酸类标准中一些概念的质疑与建议6、关于对分析结果“基准”的误读国际通用的矿产样品分析结果的表示基准主要有5个:(1)收到基(as receivedbasis),代号ar,旧称“应用基y”,以“已收到”状态的样品为基准;(2)空气干燥基(air driedbasis),代号ad,旧称“分析基”,以与空气湿度达到平衡状态的样品为基准;(3)干燥基(dry basis),代号d,也可称“干基”,以假想的无水状态的样品为基准;(4)干燥无灰基(dry ash-free basis),用daf表示,旧称“可燃基r”以假想的无水、无灰状态的样品为基准;(5)干燥无矿物质基(dry mineral matter-free basis), 代号dmmf,旧称“有机基o”,以假想的无水、无矿物质状态的样品为基准。

为研究、应用和市场交易方便,对腐植酸原料和产品的分析结果一般要求:水分用收到基或空气干燥基表示;灰分、腐植酸、不溶物及营养元素用干基表示;作为基础研究的有机元素和官能团等用干燥无灰基或干燥无矿物质基表示。

目前,不少单位在报出分析数据时不标或标错基准的情况时有发生,导致数据缺乏可比性。

更值得注意的是,在某些标准中对干燥基的理解出现了严重错误。

在NY525-2012《有机肥料》中使用了“烘干基”一词;在NY3276-2012《腐植酸铵肥料分析方法》中的所有指标的计算都采用烘干样品质量(m1),也就是用烘干样品进行分析的;NY3278-2011《农业用腐植酸钠》中出现了“烘干基水分Md”一词。

至少有两方面的误解:1)把假想的干燥基理解成将样品烘干以后再测定某些指标。

所谓的“干燥基”是假设的,这里的“干燥”(dry)是名词,而不是被动态动词(dried,“烘干了的”),就是说,以干燥基表达的分析结果是用空气干燥基(即“分析基”)数据计算出来的,绝不是将样品烘干后再测定出来的;2)水分只能采用ar或ad,不存在“干燥基水分”,所以Md是个伪命题。

腐植酸氨化

腐植酸氨化

腐植酸应用技术论坛[4]:腐植酸铵低级别煤与氨作用后, 氨即被煤物质吸附,包括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或反应,即用NH4+置换HA中 COOH和部分OHph中的H+,形成HA的铵盐。

游离HA可用氨水直接氨化,而高钙镁HA宜用碳化氨水或碳酸氢铵(NH4HCO3)通过复分解反应制取HA-NH4,而HA中的Ca2+、Mg2+则与CO32+生成碳酸盐CaCO3和 MgCO3或碱式碳酸镁[(MgOH)2CO3]沉淀下来。

4.1 直接氨化法4.1.1 工艺过程及操作步骤:直接氨化法的大致步骤为:产品将粒度≤20mm、水分≥30%的原料煤干燥到水分≤15%,再粉碎到过60目筛,在搅拌机中喷洒浓度为15%的氨水,一般控制氨水:煤≈1:2(重量比), 混合均匀,装袋密封,存放3~5d即得产品。

4.1.2 工艺要点1)氨的加入量是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

为避免盲目性,最好事先测定原料煤的吸氨量(在一个密闭的玻璃干燥器中放入分别干煤粉和氨水,使煤粉饱和吸附氨,然后测定煤中NH4-N含量。

实际生产时一般应按吸氨量的80%喷入氨水,搅拌反应结束后,物料pH值应在7.5左右为宜。

2)氨化过程是弱碱对弱酸的反应,而且还有相当部分的物理吸附氨,因此氨化时不需加热,反应后也不可干燥,以防止氨损失。

至少3d的熟化过程是必不可少的,为的是使氨尽可能向煤的微孔内部扩散,提高其吸附稳定性。

即使这样,打开密封袋后仍会有部分氨挥发。

因此,打开包装后应尽快使用。

3、反应物料水分应控制在35%左右,水分太高即成糊状,水分太少则影响反应性,影响水溶性HA生成量和氨的吸收量。

4、氨化器最好是双绞龙犁刀式搅拌机,上部装有氨水喷头。

如大量生产,应螺旋推进、串联两个氨化器,后一个在不喷氨水的情况下继续混合,使液-固分配更为均匀。

尾部应装收尘器和氨吸收器。

全部过程都应密闭操作。

4.2 复分解法对高钙镁风化煤来说,不能用氨水直接氨化,而用碳化氨水或碳酸氢铵(碳铵)则很容易发生复分解反应。

腐植酸对土壤氮素转化及氨挥发损失的影响

腐植酸对土壤氮素转化及氨挥发损失的影响
收 稿 日期 :2017—09—15:最 后 修 订 日期 :2017—11—09 基金项目 :“十三五”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 目 (2016YFD0200402)。 作者简介 :王平 (199l一),女 ,山东省菏泽人,硕士研究生 ,主要 从事 植物 营养 与机 理调控 研究 。E—mail:15684W3 ̄3@163.com。 通讯作者 :李 絮花 ,E—majl:lixh@sdau.edu.en。
doi: 10.1 1838/s ̄e.20180405
中国土壤 与肥料 2018 (4)
腐植 酸对 土壤 氮 素 转 化 及 氨 挥 发 损 失 的影 响
王 平 ,付战勇 ,李絮花 ,刘 敏 ,刘 文博
(1.土肥 资源 高效利 用 国家工程 实验 室 ,山东农 业大 学资 源与环 境学 院 ,山东 泰安 271018; 2. 山东农 业大 学林 学 院 ,山东 泰安 271018)
摘 要 :采用培养试 验方 法研 究腐植 酸添加量 (0、5% 、10% 、25% 、50% 、75%HA)对土壤氮素转化及 其损失 的影响。结果表明 :与 CK对 比,1)腐植酸可显著降低 氨挥 发量 ,各处理平 均降低 12.08% ,且随着腐植 酸添加 量的增加对氨挥发的抑制作用增大 ;2)培养前期 ,5% 一50%添加量 范 围内腐 植酸能 提高土壤 脲酶活性 ,至 5 d 时平均提高 了35.13% ,75%腐植酸添加量的土壤脲酶活性 降低 了 13.23% ,但培养后期 (14 d后 )腐植酸处理均 能提高土壤脲酶活性 ;3)添加腐植 酸使 土壤铵 态氮含 量增加 ,且 随着腐植 酸添加量 的增大 ,土 壤铵态氮 含量呈 增加趋势 ,至培养 112 d时 ,腐植 酸处理 的土壤铵态氮含量平均增 加了 39.63% ;4) 在整个培养期 间 ,腐 植酸处 理的土壤表观硝化率平均降低了 17.20% .且腐植酸 的添加量 越大 ,土壤 表观硝化 率越低 。这些 结果充分 表明腐 植酸能够调控土壤氮素去向 、减少氮素损失 ,对 提高氮肥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 。 关键词 :腐植酸 ;氨挥发 ;铵 态氮 ;硝态氮 ;脲酶活性 中图 分 类 号 :S153.6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673—6257 (2018)04—0028—0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腐植酸应用技术论坛[4]:腐植酸铵
低级别煤与氨作用后, 氨即被煤物质吸附,包括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或反应,即
用NH
4+置换HA中 COOH和部分OH
ph
中的H+,形成HA的铵盐。

游离HA可用氨水直接氨
化,而高钙镁HA宜用碳化氨水或碳酸氢铵(NH
4HCO
3
)通过复分解反应制取HA-NH
4

而HA中的Ca2+、Mg2+则与CO
32+生成碳酸盐CaCO
3
和 MgCO
3
或碱式碳酸镁[(MgOH)
2
CO
3
]
沉淀下来。

4.1 直接氨化法
4.1.1 工艺过程及操作步骤:
直接氨化法的大致步骤为:
产品
将粒度≤20mm、水分≥30%的原料煤干燥到水分≤15%,再粉碎到过60目筛,在搅拌机中喷洒浓度为15%的氨水,一般控制氨水:煤≈1:2(重量比), 混合均匀,装袋密封,存放3~5d即得产品。

4.1.2 工艺要点
1)氨的加入量是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

为避免盲目性,最好事先测定原料煤的吸氨量(在一个密闭的玻璃干燥器中放入分别干煤粉和氨水,使煤粉饱和吸附氨,然后测定煤中NH
4
-N含量。

实际生产时一般应按吸氨量的80%喷入氨水,搅拌反应结束后,物料pH值应在7.5左右为宜。

2)氨化过程是弱碱对弱酸的反应,而且还有相当部分的物理吸附氨,因此氨化时不需加热,反应后也不可干燥,以防止氨损失。

至少3d的熟化过程是必不可少的,为的是使氨尽可能向煤的微孔内部扩散,提高其吸附稳定性。

即使这样,打开密封袋后仍会有部分氨挥发。

因此,打开包装后应尽快使用。

3、反应物料水分应控制在35%左右,水分太高即成糊状,水分太少则影响反应性,影响水溶性HA生成量和氨的吸收量。

4、氨化器最好是双绞龙犁刀式搅拌机,上部装有氨水喷头。

如大量生产,应螺旋推进、串联两个氨化器,后一个在不喷氨水的情况下继续混合,使液-固分配更为均匀。

尾部应装收尘器和氨吸收器。

全部过程都应密闭操作。

4.2 复分解法
对高钙镁风化煤来说,不能用氨水直接氨化,而用碳化氨水或碳酸氢铵(碳铵)
则很容易发生复分解反应。

碳化氨水是碳铵生产厂的中间产品(在氨水中通入CO
2

成),适合于在碳铵厂生产,而商品碳铵是一般厂家生产HA-NH
4
的理想原料。

4.2.1 工艺过程及操作步骤
用高钙镁风化煤与碳化氨水生产HA-NH
4
的工艺流程基本同前,只是氨化反应在
80~90℃下进行3~4h。

该法除需要足够的NH
4
+离子外, 还要随时调整碳化度(向氨水
中通CO
2),以保证有足够的CO
3
2-与煤中的Ca2+、Mg2+结合生成沉淀。

该反应也要在密
闭情况下进行。

如用NH
4HCO
3
氨化,需将煤粉与碳铵加水均匀混合,保持水分在35%左右,加氨量
按4.1.2的方法计算;将物料装袋密封,在50℃下存放5~7d,或在室温下存放10d 以上。

NH
4NO
3
也可以作为复分解反应的氨化试剂,但不产生沉淀性产物,属于中性可逆
交换反应,HA氨化不会彻底,水溶性HA也不高。

4.3 质量指标
原化工部1978年曾颁布过行业标准《HA-NH
4
统一分析方法》(HG 1-1143-78), 1999
年转为HG/T 3276-1999,但未提出过质量指标。

按惯例要求,HA-NH
4
中水溶性HA应
达到25%以上,NH
4
-N应达到3%以上。

4.4 几点说明
腐铵是最古老的HA肥料品种,早在上世纪50年代已正式投入生产和应用。

当时开发的初衷是希望它能成为有机氮肥的主导产品,代替无机氮肥推广应用,但实际并不理想。

一是生产过程中存在氨损失,显然单位N成本就比无机氮肥高;二是水溶性HA
低,一般只能达到总HA含量的一半左右;三是HA-NH
4
的N含量低,最高只能达到4%左右,相当于尿素N的8.7%, 碳铵N的23.5%,直接作氮肥则必须加大施肥量,增加农业成本。

腐铵作为复混肥的配料使用,也存在水分过大、运输费用高、N不稳定的
弊端。

因此,尽管HA-NH
4
比等氮量的其他氮肥的N利用率高,但经济效益并不明显。

如何进一步降低HA-NH
4
生产成本,提高其N含量和稳定性,一直是国内外化学和肥料
界追求的目标和研究课题。

已有人进行了一些改进,现举几个例子:
1、高氮腐铵。

上世纪60到70年代国内外都进行过高温、高压氨氧化制取高氮腐铵的研究开发,有的已进入半工业化规模,产品总N含量最高达到24%。

后来发现产物总N中约有一半为杂环N,1/3是酰按N,均是植物难以利用的N形态,再加上苛刻的操作条件和较高的生产成本,一度使人们望而却步。

现在回过头来看,从保护生态环境、提高氮的吸收利用率的角度考虑,是否经过适当“修饰”或附加某种外在条件时,使这些难利用的N缓慢释放,成为长效缓释绿色肥料?这种设想未必没有道理的。

印度Mukherjee等对氨氧化工艺作了改进,大幅度降低了反应条件的苛刻程度和生产成本。

他们将稀氨水与褐煤粉混合,在165℃、3MPa条件下通氧气4h,产品中总N达到15~20%,其中55~60%为有效态N,产物的水溶性也很好。

这就预示着有一部分非铵态氮(哪怕是缓释性的)有可能成为植物可利用的N。

当然,能否实现工业化生产,还有大量工作要做。

2、HA原料与磷肥复合后再氨化。

乌兹别克某研究所事先将风化煤和过磷酸钙混合,再在常温下加氨水或通入氨气,既可将HA氨化,生成部分水溶性HA,同时又使部分氨化过磷酸钙生成磷酸铵或磷酸氢铵以及枸溶性的磷酸氢钙。

该方法无疑可减少N损失,提高有效N含量,产物本身就成为HA-NP复合肥。

硝酸磷肥+风化煤再氨化的试验也有人作过尝试。

以上研究未见进一步放大和推广应用的报道。

3、硝酸氧化后再氨化,即生产硝基腐铵(NHA-NH
4
)。

事先用硝酸将褐煤或风化煤氧化,既可使煤中的不溶Ca、Mg、Fe盐转化成可溶性的硝酸盐,又可使煤适当降解,提高HA含量,氨化时也能提高N的含量和吸附稳定性,农田试验的效果也非常显著。

主要障碍是硝酸来源的局限性和NO
x 的处理带来的技术及成本问题,影响了NHA-NH
4
的广泛推广应用。

4、堆肥混合氨化及生物降解。

有人将泥炭+粪肥(1:1)混合,加氨水进行生化处理3个月,发现该方法明显提高了微生物降解性能和氨的固定量。

此法适合于泥炭的氨化处理,产品作为营养基质或肥料配合物,都具有较好的经济性和环保效益。

这些有价值的资料,为我们继续开发高效、低耗、环境友好的腐植酸铵肥料提供了思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