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趣味口诀讲课教案

医内科趣味口诀
、平喘固本汤《中医内科学》
【歌诀】平喘固本,气下沉下身,数款陶瓷无尘。
【组成】党参、冬虫夏草、坎脐、法半夏、沉香,
苏子,款冬花胡桃肉12克,灵磁石,五味子,橘红
【组成】坎脐15克、法半夏12克,沉香15克、冬虫夏草6克,党参15克,苏子各15克,款冬花
克,胡桃肉12克,灵磁石18克,五味子6克,橘红6克。水煎服。(注释:坎脐——脐带)
【功效】补肺纳肾,降气化痰。
【主治】肺胀,肺肾气虚,喘咳有痰者。
2、桑白皮汤-《古今医统》
【歌诀】扇摆披半被,挚恋书信勤
【组成】桑白皮半夏贝母山栀黄连苏子杏仁黄芩各2.4克
【用法】上药用水400毫升,加生姜3片,煎至320毫升,通口服。
【功用】清肺降气,化痰止嗽。
【主治】肺经热甚,喘嗽痰多。
3、月华丸《医学心悟》
【组成】天冬(去心,蒸)生地(酒洗)麦冬(去心,蒸)熟地(九蒸,晒)山药(乳蒸)百部
30克茯苓(乳蒸)獭肝广三七各15克,白菊花60克

【用法】用白菊花60克(去蒂),桑叶60克(经霜者)熬膏,将阿胶化入膏内和药,稍加炼蜜为
1丸,含化,一日三次。
【功用】滋阴保肺,消痰止咳。
【主治】阴虚咳嗽。
【歌诀】月华天地百山,悲来临,娇妻沮丧卖沙地。
天冬(去心,蒸)生地(酒洗)百部(蒸)山药川贝母(去心,蒸)獭肝茯苓,
真阿胶广三七各15克白菊花60克(去蒂),桑叶麦冬(去心,蒸)沙参,蒸熟地(九蒸,晒)
4、保真汤《十药神书》
【歌诀】保真麒麟天地人,呈国后,当租地皮五百亩,卖药材。
【组成】当归人参生地黄熟地黄白术黄耆各9克赤茯苓白茯苓各4.5克天门冬麦门冬各6克赤芍药白
6克甘草陈皮厚朴各4.5克
【用法】上二十味,研成粗末。每服用水300毫升,加生姜3片,大枣5个,莲心5枚,同煎至150
150毫升,一日三次。与保和汤间服。
【功效】益气补血,滋阴降火。
【主治】虚劳气血两亏,阴虚火旺,骨蒸,潮热,盗汗。
【加减】惊悸,加茯神、远志、柏子仁、酸枣仁;淋浊,加萆薢、乌药、猪苓、泽泻;便涩,加苦

黄耆赤茯苓白茯苓天门冬熟地黄人参,
当归白术生地黄地骨皮五味子黄柏知母陈皮甘草厚朴,麦门冬赤芍药柴胡
5、补天大造丸《医学心悟》
【处方】人参2两,黄耆(蜜炙)3两,白术(陈土蒸)3两,当归(酒蒸)1两5钱,枣仁(去壳,
1两5钱,远志(去心,甘草水泡,炒)1两5钱,白芍(酒炒)1两5钱,山药(乳蒸)1两5钱,
1两5钱,枸杞子(酒蒸)4两,大熟地(9蒸,晒)4两,河车1具(甘草水洗),鹿角1
8两(与鹿角同熬膏

)。
【制法】以龟、鹿胶和药,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补五脏虚损。
【用法用量】每服4钱,早晨开水送下。阴虚内热甚者,加丹皮2两;阳虚内寒者,加肉桂5钱。
6、定痫丸《医学心悟》
药物组成
明天麻1两,川贝母1两,胆南星(九制者)5钱,半夏(姜汁炒)1两,陈皮(洗,去白)7钱,茯
1两,茯神(去木,蒸)1两,丹参(酒蒸)2两,麦冬(去心)2两,石菖蒲(石杵碎,取粉)
钱,远志(去心,甘草水泡)7钱,全蝎(去尾,甘草水洗)5钱,僵蚕(甘草水洗,去嘴,炒)5钱,
5钱,辰砂(细研,水飞)3钱。
加减:加人参3钱尤佳。
方剂主治:男、妇、小儿痫症或癫狂。
制备方法:用竹沥1小碗,姜汁1杯,再用甘草4两熬膏,和药为丸,如弹子大,辰砂为衣。
用法用量:每服1丸,照五痫分引下:犬痫,杏仁5个煎汤化下;羊痫,薄荷3分煎汤化下;马痫,
2钱煎汤化下;牛痫,大枣2个煎汤化下;猪痫,黑料豆3钱煎汤化下,1日2次。
7、清中汤《医宗金鉴》:治疗火痛。
陈皮、半夏、茯苓、甘草、黄连、栀子、白豆蔻。
【主治】湿热中阻。
【脉症】胃脘疼痛,嘈杂灼热,口干口苦,渴不欲饮,头重如裹,身重肢倦,纳呆恶心,小便色黄,

【治法】清热化湿,理气和胃。
方解:方中黄连、山栀清热化湿;半夏、陈皮、茯苓、甘草、白豆蔻健脾祛湿,理气和胃。可加藿

加减:如湿浊较甚,则加苍术、厚朴、菖蒲、砂仁等辛温燥湿之品,并辅以黄芩、蒲公英等清热药

【歌诀】清中二陈连栀蔻。
8、四七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歌诀】即半夏厚朴汤加大枣
组成】半夏150克茯苓120克紫苏叶60克厚朴90克
【用法】上哎咀。每服12克,用水220毫升,生姜7片,枣1个,煎至140毫升,去滓热服,不拘

【功用】行气散结,化痰降逆。
【主治】七情之气,结成痰涎,状如破絮,或如梅核,在咽喉之间,咯不出,咽不下,或中脘痞满,

9、正气天香散。刘河间
【歌诀】正气天香,乌江书城香
【主治】气滞经迟,此手太阴足厥阴药也。
组成:乌药60、陈皮30、苏叶30、香附240、干姜30.上为细末。每次9克,水调服。
【主治】治一切诸气,气上凑心,心胸攻筑,肋刺痛。月水不调。
【方义】(1)乌药、陈皮,专入气分而理气。香附、紫苏,能入血分而行气。引以干姜,使入气分

(2)用诸辛温以解郁散肝,令气调而血和,则经行有常,自无痛壅之患。
煎服法:每五、六钱煎。
10.连理汤《证因脉治》
【组成】理中汤加黄连
【用法】水煎服
【功用】温中祛寒,兼清郁热。
【主治】脾胃虚寒,腹

痛泄泻,呕吐酸水,苔白舌边红者。
11、半硫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半夏(汤浸七次,焙干,为细末)硫黄(明净好者,研令极细,用柳木槌子杀过)各等分
【用法】上药以生姜自然汁同熬,入干蒸饼末搅和匀,入臼内杵数百下,丸如梧桐子大。每次15~
丸,空腹时用温酒或生姜汤送下,妇人醋汤下。
【功用】除积冷,暖元脏,温脾胃,进饮食。
【主治】心腹一切痃癖冷气,及年高风秘、冷秘或泄泻等。
【各家论述】
1.《温病条辨》:湿阻无形之气,气既伤而且阻,非温补真阳不可,硫黄热而不燥,能疏利大肠,半

2.《成方便读》:此为命火衰微,胃浊不降而致,故以半夏和胃而通阴阳,硫黄益火消阴,润肠滑

12、犀角汤《备急千金要方》
【组成】犀角6克羚羊角3克前胡栀子仁黄芩射干各9克大黄升麻各12克豆豉9克
【用法】上九味,哎咀。以水1.8升,煮取600毫升,去滓,分三服。
【主治】热毒流入四肢,历节肿痛。
【歌诀】洗脚大颂扬,胡适之痴情
前胡射干 大黄豆豉黄芩升麻 羚羊角3克栀子仁
13、芎芷石膏汤(《医宗金鉴》)
【组成】川芎白芷石膏藁本菊花羌活
【主治】外寒内热之头痛
【歌诀】兄志势高踞高墙
14、真方白丸子《瑞竹堂方》
【组成】大半夏(汤泡7次)1两,全蝎(去毒,炒)白附子(洗净,略泡)1两,天南星(洗净,
1两,天麻1两,川乌头(去皮尖,略泡)1两,1两,木香1两,枳壳(去瓤,麸炒)1两。
【主治】诸风,可常服,永无风疾隔壅之患。中风痰涎壅盛,口不语,半身不遂,及小儿惊风潮

【用法】每服20丸,食后、临卧茶清热水送下,日3次;瘫痪,温酒送下;小儿惊风,每服2丸,

15、代抵挡丸
生地 当归 赤芍 川芎 大黄 五灵脂,砂糖为丸。
16、春泽汤
【来源】《世医得效方》卷二。
【组成】五苓散加人参
【用法】水煎服。
【主治】伤暑泄泻,泻定仍渴,小便不利。
17、启阳娱心丹《辨证录》
【歌诀】启阳娱心,才子骚人归,祖国昌盛,远山砂尘早伏。
【组成】人参2两,远志4两,茯神5两,菖蒲1两,甘草1两,橘红1两,砂仁1两,柴胡1两,
8两,白术8两,当归4两,白芍6两,山药6两,神曲3两。生枣仁4两
【主治】抑郁忧闷,心包闭塞,阳痿不振,举而不刚。
制备方法:上为末,炼蜜为丸。
【用法】每日服5钱,白开水送下。服1月,阳不闭塞矣。
18、茜根散《重订严氏济生方》
【歌诀】茜根地焦,老叶将黄。
【组成】茜根黄芩阿胶(蛤粉炒)侧柏叶生地黄各30克甘草(炙)15克,生姜3片
【用法】上药哎咀。每服12克,以水

225毫升,加生姜3片,煎至170毫升,去津温服,不拘时

【主治】鼻衄不止,心神烦闷。
茜根,生地黄各30阿胶(蛤粉炒)甘草(炙)15克侧柏叶克生姜3片黄芩
19、槐角丸《抉寿精方》
【歌诀】槐角,百岁之槐挡风雨,练百琴。【组成】侧柏叶(各酒洗)
荆芥穗枳壳(麸炒)槐角子
黄柏当归尾防风地榆黄连黄芩
【用法】上为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70丸,空腹时用米汤送下。
【主治】肠风下血。
【禁忌】忌食生冷。
20、消渴方《丹溪心法》
【歌诀】消渴OD蜜,姜乳黄花
【组成】天花粉末黄连末藕汁生地黄汁牛乳,生姜汁、蜂蜜藕汁生地黄汁蜂蜜生姜汁牛乳、黄连末天

【用法】将花粉末、黄连末和入藕汁、生地黄汁、牛乳中调匀服。或再加入生姜汁、蜂蜜做成膏,噙

【功用】泻火生津,益血润燥。
【主治】胃热消渴。症见善消水谷,多食易饥,口渴欲饮等。
【分析】胃热消渴为本方的主证。故方中用苦寒的黄连清泻胃热,又泻心火;天花粉甘寒,生津止

【歌诀】
消渴方中花粉连藕汁地汁牛乳研
或加姜蜜为膏服泻火生津益血痊
21、中和汤《鸡峰普济方》
【歌诀】异功散加厚朴
【处方】人参甘草白术茯苓黄橘皮厚朴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胁肋胀满,恶心呕逆,食欲不振。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入生姜3片,煎至10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
22、七福饮《景岳全书》
【歌诀】七福老人远地早归住
【组成】炙甘草3克(制用)人参6克远志5克熟地9克枣仁6克当归9克白术(炒)5克
【用法】上药用水400毫升,煎取280毫升,空腹时温服。
【主治】气血虚亏,心神不安。气血俱虚,心脾为甚者。大恐大惧,损伤心脾肾气,神消精竭,饮食

23、钱乙养心汤
【歌诀】小儿阳兴苓勃起,远国将早贵,神算船归无人伴
【处方】白茯苓、柏子仁、黄耆、甘草、远志、肉桂、茯神、酸枣仁、当归、川芎、人参、五味子、
半夏曲、生姜、红枣
【主治】治心虚血少,神气不宁,怔忡惊悸。
24、防风汤《宣明论方》
【组成】防风甘草当归赤茯苓(去皮)杏仁(去皮,炒熟)官桂各30克黄芩秦艽葛根各9克麻黄
15克
【用法】上药为末。每服15克,用酒、水共300毫升,加大枣3枚、生姜5片,煎至150毫升,去

【功效】疏风活络,宣痹止痛。
【主治】行痹。外感风湿,恶寒发热,遍体骨节疼痛,游走不定,舌苔淡白,脉浮。现用于风湿性关

【歌诀】防风铃铛叫,请搁麻黄汤。
防风赤茯苓当归秦艽,葛根黄芩官桂杏仁麻黄甘草
25、薏苡仁汤《方贤·奇效良方》

【歌诀】奕奕皇归煮桂枝汤
【处方】薏苡仁(一两)当归(一两)芍药(一两)麻黄(一两)官桂(一两)甘草(炙。一两)苍

【功能与主治】治中风手足流注疼痛,麻痹不仁,难以屈伸。
【用法与用量】上挫,每服七钱半,水二盏,生姜七片,煎至八分,去滓,食前温服。自汗减麻黄;

26、双合汤《回春》
【歌诀】桃红四物二陈汤,姜汁竹沥白芥子。
桃红四物汤+二陈汤是为双合,再加白芥子、竹沥、姜汁药物组成:桃仁(去皮)8分,红花3分,
1钱,川芎1钱,白芍1钱,生地黄1钱,
【组成】陈皮1钱,半夏(姜汁炒)1钱,茯苓(去皮)1钱,甘草3分。白芥子1钱,竹沥、姜汁
【主治】:血虚受风湿,遍身麻痹不仁。
【用法】:加生姜3片,水煎熟,入竹沥、姜汁同服。
27、补血荣筋丸——《杏苑生春》
【处方】肉苁蓉、牛膝、天麻、木瓜、鹿茸、熟地黄、菟丝子、五味子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阴血衰弱,不能养筋,筋缓不能自胜持,故痿软无力。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心米汤或温酒送下。
【各家论述】《医略六书》:肝气虚衰,生阳不振,故肝血不能荣筋,筋痿不得自收持焉。熟地补阴

【歌诀】补血荣筋喂牛肉,露天瓜地吐。
五味子牛膝肉苁蓉、木瓜、熟地黄鹿茸、天麻、菟丝子、
28、除湿胃苓汤《医宗金鉴》
【歌诀】胃苓汤+稚童防滑
【组成】苍术(炒)厚朴(姜炒)陈皮猪苓泽泻赤茯苓白术(土炒)滑石防风山栀子(生研)木通各
克肉桂甘草(生)各1克
【用法】水400毫升,加灯心165厘米,煎至320毫升,空腹时服。
【功用】清热燥湿。
【主治】缠腰火丹。水泡大小不等,其色黄白,破烂流水,痛甚。
29、解毒活血汤《医林改错》
【歌诀】藉读获谑桃花之国,此生翘胡当歌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活血。
【主治】瘟毒吐泻初起。现用于麻疹、脑炎、脑膜炎后遗症,灰质炎后遗症等。
【禁忌】若见汗多,肢冷,眼塌,不可用。
【处方】连翘6克葛根6克柴胡9克当归6克生地15克赤芍9克桃仁24克(研)红花15克枳壳3克
6克
30、脏连丸《古今医统》
【歌诀】脏连槐花防痔疮,香皂老香
【组成】猪大脏大鹰爪黄连250克槐花米60克枳壳30克防风粉草槐角猪牙皂角香附子木香各15克
130克
【用法】上药除香附外,共为细末。再用陈熟仓米130克,同香附一处为末,用猪大脏约62厘米
700毫升入砂锅中,炭火煮干即添水,慢慢煮烂猪脏如泥,
80丸。
31、止痛如神汤《外科启玄》
【歌诀】止痛如神拜谢归,大兵焦躁租套房。
【组成】

秦艽(去苗)
桃仁(去皮、尖,研)
皂角子(烧存性,研)各3克苍术(米泔水浸,炒)
防风各2克黄柏(酒炒)1.5克当归尾(酒洗)泽泻各0.9克槟榔0.3克熟大黄3克
【用法】上药除桃仁、皂角子、槟榔,用水400毫升,将群药煎至200毫升,再入桃仁、皂角子、槟
160毫升,空腹时热服。待少时以美膳压之,不犯胃也。
【主治】痔核肿胀痛痒者。(痔疮)
【禁忌】服药期间,忌生冷、五辛、烧酒、肝、肠、湿面。
【加减】如便秘甚,加生大黄、麻仁、枳实;如肿甚,加黄柏、黄芩、猪苓;如痛甚,加羌活、郁李

32、苦参汤《疡科心得集》
【歌诀】苦僧唱京剧,制服百蛇。
【组成】苦参蛇床子白芷金银花野菊花黄柏地肤子大菖蒲
【用法】用河水煎汤,临洗入4~5枚猪胆汁,洗二至三次可愈。
【主治】一切疥癞疯癣。
【禁忌】忌食发物,及吹风。
33、五倍子汤《疡科选粹》
【歌诀】吾辈直销接济房。
【组成】五倍子朴硝桑寄生莲房荆芥各30克
【用法】煎汤熏洗患处。
【主治】痔疮脱肛等。
34、萆薢化毒汤《疡科心得集》
【歌诀】萆薢化毒挂牛皮,当即交易。
【组成】萆薢归尾丹皮牛膝防己木瓜苡仁秦艽
【用法】水煎服。
【主治】湿热痈疡,气血实者。
35、活血散瘀汤《外科正宗》
【歌诀】活血散瘀大兵苏,兄捎瓜皮逃课归。
【组成】川芎当归尾赤芍苏木牡丹皮枳壳瓜蒌仁(去壳)桃仁(去皮、尖)各3克槟榔2克大黄(酒
6克
【用法】上药十味,清水400毫升,煎至320毫升,空腹时服。药滓再煎再服,
【功用】活血散瘀。
【主治】产后恶霹不尽,或经后瘀血作痛,或男子跌打损伤后瘀血流注肠胃作痛,渐成内痈;及腹痛

【方论】方中川芎、当归尾、赤芍药、牡丹皮、苏木、桃仁活血祛瘀,通调血脉;枳壳、槟榔破气消

36、顾步汤——《外科真诠》
【歌诀】顾步五味消毒,骑牛护老人归
【处方】黄耆30克,人参9克,金钗30克,当归30克,银花30克,牛膝30克,菊花15克,甘草
克,公英15克,紫花地丁30克。
【功能主治】治脱疽。
【用法用量】水煎服。口渴者,加天花粉9克。
37、黄芪鳖甲汤《医学入门》
【歌诀】皇骑鳖甲拎白骨,半柜药碗;门人弟,结交母老虎。
【组成】人参肉桂苦梗生地黄半夏紫苑知母赤芍黄芪炙甘草桑白皮天门冬鳖甲秦艽茯苓地骨皮柴胡
【功效】益气养阴宣肺退热
【主治】气阴两虚所致的五心烦热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