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刮痧疗法 1 ppt课件

合集下载

刮痧疗法PPT课件

刮痧疗法PPT课件

刮痧板,避免使用 适,应立即停止操作, 避免用力过猛导致
其他物品代替。 并寻求专业医生帮助。
皮肤损伤。
疗刮
效痧 与疗 评法
4
价的
疗效观察
01
缓解疼痛:刮 痧疗法可以缓 解肌肉疼痛、
关节疼痛等
03
调节免疫功能: 刮痧疗法可以调 节免疫功能,提
高机体抵抗力
02
改善血液循环: 刮痧疗法可以促 进血液循环,改 善局部组织供血
刮 痧 疗 法
PPT



特 万

目录
01. 刮痧疗法简介 02. 刮痧疗法的应用 03. 刮痧疗法的操作方法 04. 刮痧疗法的疗效与评价
介刮
痧 疗 法
1

刮痧疗法定义
刮痧疗法是一种传统 的中医治疗方法,通 过使用刮痧板在皮肤 表面进行刮痧,以达 到疏通经络、活血化 瘀、调节气血、缓解 疼痛等目的。
刮痧疗法的争议:刮痧疗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存在争议, 需要更多的研究和证据支持。
刮痧疗法的安全性:刮痧疗法可能存在一定的风险,如 皮肤损伤、感染等,需要谨慎操作。
刮痧疗法的适用人群:刮痧疗法可能不适用于某些人群, 如孕妇、儿童、老年人等,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估。





汇 报 人 :


客 特 万
安全有效:刮痧疗 法具有无创、无痛、 无副作用的特点
疗效显著:刮痧疗 法能够快速缓解症 状,提高免疫力
应刮
用痧 疗 法
2

常见疾病治疗
感冒:刮痧可 以缓解感冒症 状,提高免疫 力
颈椎病:刮痧 可以缓解颈椎 病引起的疼痛 和僵硬

刮痧PPT课件

刮痧PPT课件
❖ 刮痧疗法安全 有效,只要坚持治疗、配合 治疗、就能收到显著疗效
五)痧的概念
❖ 痧症中医的“痧症”是以症状而起的名字, 是指刮痧后痧痕明显的病症。刮痧后,皮肤 很快会出现一条条痧痕和累累细沙粒(出血 点),并且存留的时间较长,这是它的特征 之一。痧症多胀。所谓胀,就是痧症多有头 昏脑胀,胸部闷胀,腹部痛胀,全身酸胀等
下。(牛角用前后1/3)。刮身体平躺部位:背、腹部。 ❖ (2)角:刮叶前、后腺、肩周炎(多用于肩部)。 ❖ 单角:用于肩部、叶前、后腺。如肩周炎。
❖ 双角:用于背部夹击穴。(小孩子偏食、喜欢吃偏凉的东西 ,可以在背部脾胃处刮)
❖ (3)点:点按90度压下抬起,用于没有骨骼的部位,用于 人中膝眼穴
十一)选穴方法
❖ (1)局部取穴 即在受病的脏腑、器官、肢 体的部位,就近选取腧穴进行刮痧。
❖ (2)远部取穴 亦称远道取穴,即在受病部 位的远距离取穴治疗,此法在具体应用时, 有本经取穴和异经取穴之分。
❖ (3)对症选穴 针对个别症状的治疗措施 ❖ (4)痛点选穴(阿是穴)
❖ 二、配穴方法 配穴方法,是在选穴原则的基础上, 根据各种不同的病症的治疗需要,选择具有协调作 用的两个以上的穴位加以配伍应用的方法。
❖ 1.补法 ❖ 具有以下特点的刮法为补法。 ❖ (1)刺激时间短、作用浅,对皮肤、肌肉、细胞有兴奋作用; ❖ (2)作用时间较长的轻刺激,能活跃器官的生理机能; ❖ (3)刮拭速度较慢; ❖ (4)选择痧痕点数少; ❖ (5)刮拭顺经脉循行方向; ❖ (6)刮拭后加温灸。
❖ 2.泻法 ❖ 具有以下特点的刮法为泻法。 ❖ (1)刺激时问长、作用深,对皮肤、肌肉、细胞有抑
❖ (1)前后配穴法 ❖ (2)上下配穴法 ❖ (3)左右配穴法 ❖ (4)表里配穴法 ❖ (5)远近配穴法

中医刮痧法PPT

中医刮痧法PPT

*如何找到结节?
治病就要找到结节,它在肌肉组织间、皮下骨上,会刮到硌 了硌了的感觉。把结节刮开了,病痛就减轻了。 • 结节多少,大小反应病变的程度。 • 结节越硬,疼痛感越强,病变的程度越重,时间越长。 • 结节有疼痛感说明对应的脏器有炎症。 • 结节可能引发局部症状。如腰痛,颈椎痛,肩痛,结 节刮开疼痛状就会消失。 • 结节在刮痧时轻度的皮肤有涩感,板下呈沙粒样的感 觉,重度的板下不平顺或疙瘩状。 • 不管出不出痧一定要找结节。
刮拭后血管的瞬间收缩反应,出痧后立即停 止。
刮痧疗法迅速排出体内毒素,活血化瘀,疏 通经络,变阻滞为畅通,通则不痛, 痛则 不通。
什么是结节
结节:是软组织粘连、纤维化或炎症的病理产 物,其大小相似。小的如米粒,大的如花 生米,再大像蚕豆大或更大。产生在肌肉 组织间,在经络瘀滞的部位,是脏腑对应 的脏器影响微循环,导致组织细胞缺氧。 结节也称为阳性反应物。
九、姿 势
1、食指和中指把板夹住,板角朝前,后面齿部 顶住掌心。
2、两脚与被刮拭部位成正三角形。 3、刮痧出痧时,沉肩,垂肘,悬腕,要用腰力
量刮痧。(前腿弓后腿绷直刮最后5-10 下)
十、刮痧五步
1、打开毛孔---布油,渗入皮肤,减少疼痛。 2、排出痧毒---补血,用力,按压力会使毛细血管破
裂,排出毒素。 3、疏通经络;运行气血,调理亚健康状态。(脾虚,
1、注意避风,保暖,半小时内不能吹风。 2、刮拭部分三小时后方可洗澡。 3、刮拭后饮一杯热水,补充消耗水分,促进新陈代
谢,加速排出毒素。 4、每次刮一种病不超过20分钟,一次刮一个部位不
可大面积出痧,保护正气。 5、同一刮拭区要等痧退后再刮,退痧5-7天。 6、酒后不可以刮,饭前饭后不可刮。 7、睡前不刮头部。 8、急性炎症,危重病不可刮。

刮痧讲义_【PPT课件】

刮痧讲义_【PPT课件】

2、婴幼儿不刮
3、每一次只能治疗一种病症
4、皮肤感染,破损,湿疹不刮
5、出血性疾病(白血病、先天性血小板, 紫癜)
6、病变、肿瘤、骨折未愈
7、女性生理期下腹部慎刮,怀孕孕妇不刮
8、时间一般少于30分
9、痧未完全退
因血流受阻,血脉空虚而气血不足所致细 胞缺氧,局部组织会出现增生或黏连反应, 刮拭就不会出痧,却有不平顺的阳性反应 物。经脉气血运行障碍的部位,因其障碍 的原因、性质和程度不同,阳性反应的状 态、性质则有所区别。
循行四肢的经脉
分别和五脏六腑相连,四肢的每一节肢 体以及手足都是人体的缩影,刮拭四肢不但 可以治疗风寒,劳损引起的四肢关节疼痛, 还可以促进新陈代谢,改善亚健康,对脏腑 有保健治疗的作用,还可以超前诊断,及时 发现潜伏的病症,进行预防性的治疗
四肢刮痧方向都是从上向下刮拭,下肢 静脉曲张或浮肿时要从下向上刮拭。 静脉 曲张部位,最好涂抹刮痧油,刮痧按压力减 小,严重的的静脉曲张不要刮拭和拍打
作用:促进新陈代谢,改善头部血液循环, 对脑供血不足,高血压,偏瘫,神经衰弱 有良好的作用
颈部
刮法:风府---大椎 风池-----肩井 天柱
作用:对颈椎病变,颈肩痛,头痛,头晕, 脑部供血不足有良好作用
背部刮痧
背部刮痧对脊柱病变,劳损性疾病有良好的治疗 效果,并对内脏病变有良好的调节作用
肩关节的保健刮痧方法,肩周炎是常见和 多发病,刮拭肩关节的部位梳理这里的经 络,对多种原因引起的肩关节疼痛都有很 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手指,用刮痧板的凹槽刮拭手指,可以对 手指各部位有很好的刺激作用,一定要刮 拭手指尖,重点刮拭手指的两侧
刮拭拇指对肺和大脑有保健作用,刮拭食 指和小指对大小肠有保健作用,小指还可 以增强泌尿生殖系统,刮中指对心脑血管, 脑神经有保健作用,刮无名指对神经,内 分泌系统有保健作用。

刮痧(精简版)PPT课件

刮痧(精简版)PPT课件

从上向下分段刮拭,或从后发际中点 向大椎穴方向直接刮拭。
面部
由内向外按肌肉走向刮拭,或从面部 正中线向两侧及耳前、耳后部位刮拭。
常见部位的刮拭方法
背部
由上向下刮拭,一般先刮后背正中线的督脉,再刮 两侧的膀胱经和夹脊穴。
腰部
从上向下、从内向外刮拭,或从中间向两侧刮拭。
胸部
正中线任脉天突穴到膻中穴,用刮板角部自上向下 刮拭;胸部两侧以身体前正中线任脉为界,分别向 左右(先左后右)用刮板整个边缘由内向外沿肋骨 走向刮拭。
刮痧作用
刮痧具有疏通经络、活血化瘀、驱邪排毒、调节脏腑功能等作用。对于感冒、 发热、咳嗽、颈肩腰腿痛等常见疾病有显著的疗效。
刮痧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感冒、发热、咳嗽、哮喘、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颈椎病、肩周炎、腰肌劳损 等运动系统疾病;月经不调、痛经等妇科疾病;以及头痛、失眠等神经系统疾病。
禁忌症
产后恢复、产后风等产后相关疾病
案例分析与讨论
案例一
刮痧治疗感冒案例分析
案例二
刮痧治疗颈椎病案例分析
案例三
刮痧治疗月经不调案例分析
讨论与总结
刮痧治疗的优势与局限性,如何 选择合适的刮痧工具与手法,刮 痧治疗的注意事项与禁忌症等。
06
刮痧的自我保健与养生
自我刮痧保健的方法与技巧
刮痧板的选择与使用
介绍不同材质的刮痧板及其优缺点,演示正确的握持方法和刮拭 技巧。
刮痧起源
刮痧起源于古代中国,历史悠久,流传 至今。古代医家在治疗疾病过程中发现, 通过刮拭皮肤可以缓解症状,逐渐形成 了刮痧疗法。
刮痧的原理及作用
刮痧原理
根据中医经络理论,刮痧通过刺激皮肤表面的经络穴位,调节气血运行,达到 治疗疾病的目的。同时,刮痧还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增强 免疫力。

《刮痧疗法》PPT课件

《刮痧疗法》PPT课件

注意观察患者反应
在刮痧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如 出现头晕、恶心、心慌等不适症状时,应 立即停止刮痧并采取相应措施。
06
总结与展望
回顾本次课程重点内容
刮痧疗法的基本原理
通过刮拭皮肤,刺激经络穴位, 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驱邪
排毒的效果。
刮痧疗法的适应症
刮痧疗法适用于多种疾病,如感 冒、咳嗽、颈椎病、肩周炎等。
使用注意事项
使用刮痧器具时力度要适 中,避免过度用力造成皮 肤损伤。同时要注意保暖 避风,避免受凉感冒。
03
刮痧操作方法与技 巧
患者准备及体位选择
刮痧前患者准备
刮痧前患者应保持身体清 洁,避免在过饱、过饥、 过度疲劳或情绪不稳定时 进行刮痧。
体位选择原则
根据刮痧部位选择合适的 体位,以便于操作并减轻 患者不适。
刮痧方法
使用刮痧板蘸取适量刮痧油,在 颈部、肩部、背部由上至下刮拭, 重点刮拭相关穴位及肌肉附着点,
以出痧为度。
注意事项
刮痧力度要适中,避免过度刺激。
痛经、月经不调等妇科病症
刮痧部位
01
腹部任脉、关元穴、气海穴、子宫穴等。
刮痧方法
02
使用刮痧板蘸取适量刮痧油,在腹部由上至下刮拭,重点刮拭
关元穴、气海穴和子宫穴,以出痧为度。
05
刮痧疗法注意事项 与风险防范
操作前评估患者情况
1 2 3
了解患者病史
刮痧前需了解患者的既往病史,特别是对于有严 重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患者,应谨 慎选择刮痧疗法。
判断患者体质 根据患者的体质类型,选择合适的刮痧手法和力 度。如虚弱体质者应采用轻刮法,而实证体质者 可适当加重刮痧力度。

2024版年中医刮痧疗法ppt课件

2024版年中医刮痧疗法ppt课件

02 刮痧操作技巧与规范
CHAPTER
常用刮痧工具介绍
刮痧板
一般由水牛角或玉石制 成,形状各异,用于在
皮肤上进行刮拭。
刮痧油
常用植物油、中药精油 等,涂抹在皮肤上,起 到润滑作用,减少刮痧
时的阻力。
刮痧针
用于点刺放血或刺激穴 位,以达到更好的治疗
效果。
消毒棉球
用于清洁皮肤和刮痧工 具,确保操作过程中的
治疗过程与效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刮痧治疗,患者血 压逐渐趋于平稳,降压药物用量减 少。Βιβλιοθήκη 案例三患者情况介绍
患者为中年男性,糖尿病病史多 年,伴有足部麻木、疼痛等症状。
刮痧治疗方案
针对患者的症状,采用足部反射 区刮痧治疗,以改善局部血液循
环、缓解麻木疼痛。
治疗过程与效果
经过连续数次的足部反射区刮痧 治疗,患者足部麻木、疼痛等症 状明显减轻,局部血液循环得到
改善。
05 刮痧疗法安全性评估及风险防范措施
CHAPTER
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
1 2 3
皮肤破损 刮痧时力度过重或时间过长可能导致皮肤破损, 应立即停止刮痧,清洁伤口并涂抹消炎药膏。
皮下出血
刮痧后可能出现皮下出血点或瘀斑,一般无需特 殊处理,可自行消退。若面积较大或持续加重, 应及时就医。
会。
通过与其他学员的交流和分享, 我收获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建议, 对今后的学习和实践有很大的帮
助。
对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和建议
随着中医在国际上的认可度不断提高, 刮痧疗法等中医外治法将会得到更广 泛的推广和应用。
建议加强刮痧疗法在基础研究和临床 研究方面的投入,进一步探索其治疗 机制和适应症范围。
未来,刮痧疗法可以与现代科技相结 合,开发出更加智能化、便捷化的操 作工具和治疗方案。

《刮痧疗法》课件

《刮痧疗法》课件

刮痧疗法对健康的益处
刮痧疗法可以缓解疲劳、舒缓肌肉紧张,改善睡眠质量,促进身体康复,提 升免疫力,对保持健康起到积极作用。
刮痧疗法的种类及区别
刮痧疗法种类繁多,包括经典刮痧、拇刮痧、筷子刮痧等。不同种类的刮痧 疗法在刮痧手法、治疗效果上有所区别。
刮痧疗法的工具种类及使用方法
刮痧疗法的工具有石板、牛角、玉器等多种选择,使用方法包括手法、角度、力度等,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 调整。
刮痧疗法的理论基础
刮痧疗法的理论基础包括中医的经络学说、气血理论以及病理学等。它与中 医理论密切相关,被视为一种辅助治疗手段。
刮痧疗法所涉及的经络和穴位
刮痧疗法主要涉及人体经络和穴位,常用的刮痧部位包括头颈、背部、四肢 等。通过刮通过刺激皮肤,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力,同时 也具有镇痛、舒筋活络等作用。
《刮痧疗法》PPT课件
欢迎来到《刮痧疗法》PPT课件!本课程将带你深入了解刮痧疗法的历史、 理论基础、应用场景以及对健康的益处。
什么是刮痧疗法
刮痧疗法是一种传统中医疗法,利用石头、牛角等器具在皮肤上刮出红色淤血,以促进气血流通、祛除病邪的 疗法。
刮痧疗法的历史起源
刮痧疗法起源于中国古代,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古籍中早有刮痧疗法的记载, 被广泛应用于民间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刮颈部脊柱两侧:用直线刮法重刮颈部脊柱两侧膀胱经循行区域, 从天柱穴向下刮至风门穴,每侧刮拭20~30次为宜,风门穴可采用点 压法、按揉法。
2020/12/12
13
(3)刮颈部外侧:用轻刮法、弧线刮法刮拭颈部左右两侧胆经循行区域, 从风池过肩井并延长至肩头,每侧刮拭20~30次为宜,肩井穴可采用 点压法、按揉法。
15
(三)肩凝症
刮痧疗法
2020/12/12
1
一、基本操作方法
(一)、刮痧器具的选择 1、刮痧板的选择:椭圆形刮痧板、方形刮痧板、缺口形刮痧板、三角形
刮痧板、梳形刮痧板 2、刮痧介质的选择:刮痧油、刮痧乳 (二)、握持刮痧板的方法:
根据所选刮痧板的形状和大小,使用便于操作的我班方法。一般 为单手握板,将刮痧板放置掌心,一侧由拇指固定,另一侧由食指和 中指固定,或由拇指以外的其余四指固定。刮痧时利用指力和腕力使 刮痧板与皮肤之间夹角约45°为宜。 (三)、刮痧的次序 总原则为先头面后手足,先胸腹后背腰,先上肢后下肢。 全身刮痧者顺序为:头、颈、肩、上肢、胸腹、背腰及下肢; 颈部:头、颈、肩、上肢; 肩部:头、颈、肩上、肩前、肩后、上肢; 背腰部:正中、脊柱两侧、双下肢。
2、刮颈肩部:患者取坐位。
(1)刮颈部:用直线刮法刮颈部循行区域,从哑门至大椎进行刮拭,重 点刮拭大椎穴,刮10~20次为宜。
(2)刮肩部:用弧线刮法刮两侧肩部,由风池穴及乳突根部从上向下, 经过肩井,刮向肩端,每侧刮10~20次为宜,力量均匀适中,并在风 池、肩井穴加点压按揉手法增强效果。
2020/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2/12
11
(3)刮上肢:患者取坐位。术者一手牵拉前臂,另一手握刮板,用直线刮
法刮拭前臂手太阴肺经循行区域,从尺泽经孔最、列缺、经渠刮至太 渊,每侧刮10~20次。在手少阳三焦经支沟穴、手阳明大肠经合谷穴 处可用刮板棱角点压按揉3~5次。
2020/12/12
12
(二)项痹病
刮痧治疗项痹病时刮拭的主要部位为头部、颈肩部和上肢。
2020/12/12
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4)刮上肢:患者取坐位,头颈向对侧平旋 。术者用一手牵拉前臂, 另一手握刮板,刮拭上肢延手阳明大肠经循行区域,由肩上的肩髃穴 向下刮过曲池至合谷,每侧刮10~20次,在肩髃、曲池穴位处可稍加 力重刮,其他部位轻手法相连,合谷穴处宜用刮板棱角点压按揉3~5 次。
2020/12/12
14
2020/12/12
2020/12/12
10
(3)刮头后部:术者一手扶持患者头顶前部,保持头部相对稳定;另一 只手握持刮痧板,首先刮拭头后部正中督脉循行区域,从百会穴向头 后部至颈项过风府穴方向刮拭,每一侧刮拭10~20次为宜,然后刮拭 头后部两侧,从头顶部向头后部至颈项过风池穴方向刮拭,刮拭力量 和次数同头后部正中部位。注意头部刮痧不需涂抹刮痧介质,并且不 强求出痧。
刮痧是由轻到重,以能够承受为度,一般刮至皮肤出现潮红、紫 红色等颜色变化,或出现粟粒状、丘疹样斑点,或片状、条索状斑块 等形态变化,并伴有局部热感或轻微疼痛。对一些不易出痧或出痧较 少的患者,不可强求出痧。
(八)、刮痧手法
1、按力量分为轻刮法和重刮法 2、按移动速度分为快刮法和慢刮法 3、按刮拭方向分为直线刮法和弧线刮法
患者,或对疼痛敏感者等。 2、泻法:力度大,速度快,时间短。宜用于身体强壮、疾病初期的实证
患者以及骨关节疼痛患者。 3、平补平泻:介于补法和泻法之间。宜用于虚实夹杂体质的患者,尤其
适宜于亚健康状态人群或慢性病患者的康复刮痧。
2020/12/12
7
(六)、刮痧的时间
每个部位一般刮20-30次,选3-5个部位;局部刮痧一般10-20分钟, 全身刮痧宜20-30分钟。两次之间间隔3-6天或以皮肤上痧退、手压皮 肤无痛感为宜。急性病痊愈为止,慢性病以7-10次为一疗程。 (七)、刮痧的程度
2020/12/12
8
4、按刮痧板接触体表部位分为摩擦法、梳刮法、点压法、按揉法、角刮 法和边刮法
2020/12/12
9
二、常见病症的刮痧疗法
(一)、感冒 主要部位是头部、颈肩部和上肢。 1、刮头部:患者取坐位。 (1)刮头部两侧:术者一手扶患者头部右侧,保持头部相对稳定;另一
只手握持刮痧板刮拭头部左侧,刮拭头侧部足少阳胆经循行区域,从 前头侧太阳穴附近开始,绕耳上,向头侧后部乳突和风池穴方向刮拭, 先轻刮,然后力量逐渐加重,以患者能够耐受为度,最后再逐渐减力 轻刮。每一侧刮拭10~20次为宜。 (2 )刮前头部:术者一手呈八字扶持患者前额,保持头部相对稳定; 另一手握刮痧板,首先刮拭头顶部正中督脉循行区域,从头顶部的百 会穴向前额方向刮拭,每一侧刮拭10~20次为宜,然后刮拭头顶部双 侧膀胱经循行区域,刮拭力量和次数同正中部位。
1、刮头部:患者取坐位。采用梳刮法,从前额发际处及双侧太阳穴处向 后发际处做有规律的单方向刮拭,使头部放松。注意重点刮拭太阳、 百会和风池穴。
2、刮颈肩部:患者取坐位,低头向前倾;术者一手扶持患者头顶部,保 持头部相对稳定,另一手握持刮痧板刮拭。
(1)刮颈部正中:用直线刮法轻刮颈部正中督脉循行区域,从风府穴向 下刮过大椎穴下至陶道穴,刮10~20次为宜;身体消瘦、颈椎棘突明 显突出者,易用刮痧板的边角由上向下依次点压按揉每一个椎间隙 3~5次,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
2020/12/12
5
2020/12/12
6
(四)、刮痧的方向 总原则:由上向下,由内向外,单方向刮拭,尽可能拉长距离。 头部:由前向后 面部:由正中向两侧下颌向外上刮拭 胸部:正中由上向下,肋间由内向外 背部、腰部、腹部:由上向下,逐步由内向外扩展 四肢宜向末梢方向刮拭 (五)、刮痧的补泻方法 1、补法:力度小,速度慢,时间长。宜用于体弱多病、久病虚弱的虚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