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中语文课本中的典故
人教版高中语文古诗文中出现的典故总结归纳

人教版高中语文古诗文中出现了许多典故,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典故总结归纳:
1.望庐山瀑布: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比喻看见瀑布的壮丽景色,
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
2.江畔独步寻花: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比喻在困苦的境遇中
寻找快乐,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豁达的人生态度。
3.夜泊牛渚怀古: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比喻在旅途中思念故
乡和亲人,表达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4.登鹳雀楼:出自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比喻人生如梦,时光易逝,
表达对时光的珍惜和对人生的思考。
5.赤壁怀古: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赤壁怀古》,比喻历史兴衰无常,表达对历
史和英雄人物的缅怀之情。
6.青玉案·元夕:出自宋代词人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比喻人生如梦,时光易
逝,表达对时光的珍惜和对人生的思考。
7.静夜思: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比喻在寂静的夜晚思考人生,表达
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8.登高: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登高》,比喻人生如梦,时光易逝,表达对时光
的珍惜和对人生的思考。
9.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出自唐代诗人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比喻离别之
情难以割舍,表达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离别的感伤。
10.春夜喜雨: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春夜喜雨》,比喻春雨滋润万物,表达对大
自然的热爱和赞美。
这些典故不仅丰富了古诗文的内涵,也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高中语文成语典故及其运用

高中语文成语典故及其运用成语是汉语言文化的瑰宝,它们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智慧。
在高中语文学习中,成语典故是一个重要的部分,理解和正确运用成语不仅能提升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加深对中华文化的认知。
先来说说“破釜沉舟”这个成语。
它源于秦朝末年项羽的一场著名战役。
当时,项羽率领楚军与秦军作战,为了激发士兵们的斗志,项羽下令把渡河的船凿沉,把做饭的锅打破,让士兵们明白只有奋勇向前、取得胜利才有活路。
这个典故展现了项羽的决心和勇气,也让“破釜沉舟”这个成语有了下定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的意思。
在写作中,我们可以这样运用:“面对这次挑战,他破釜沉舟,决定全力以赴,不成功便成仁。
”再看“滥竽充数”。
这一成语说的是战国时期,齐宣王喜欢听很多人一起吹竽,南郭先生不会吹竽,却混在里面充数。
后来齐宣王的儿子齐湣王继位,他喜欢听人单独吹竽,南郭先生就逃走了。
这个典故用来讽刺那些没有真才实学,却混在行家里面充数的人。
比如:“在这个人才辈出的时代,滥竽充数的人是很难有立足之地的。
”“卧薪尝胆”也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成语。
春秋时期,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被迫求和。
勾践回国后,睡在柴草上,每天尝一尝苦胆,提醒自己不忘耻辱,经过长期准备,最终打败了吴国。
这个成语形容人刻苦自励,立志雪耻图强。
例如:“他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卧薪尝胆,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
”“叶公好龙”的故事也很有趣。
叶公非常喜欢龙,家里到处都画着龙。
当真龙知道后,来到叶公家里,叶公却吓得面无人色。
这个成语讽刺了那些表面上喜欢某事物,实际上并非真正喜欢的人。
我们可以说:“他总是说自己热爱读书,可实际上只是叶公好龙,一本书都没认真读过。
”成语的运用不仅能让我们的语言更加精炼、生动,还能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但在使用成语时,也要注意一些问题。
首先,要准确理解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有些成语的意思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变化,或者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解释。
比如“空穴来风”,原指有了洞穴才进风,比喻消息和传说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
高中语文典故.

高中语文典故一、出自神话传说的典故1、腾蛟起凤:《西京杂记》卷二说董仲舒梦蛟龙入怀,乃作《春秋繁露》。
又说杨雄作《太玄》,梦见自己吐出凤凰,飞集书上。
《滕王阁序》借此形容孟学士文章.之美。
2、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相传衡山有回雁峰,雁至此就不再南飞,待春而归。
《滕王阁序》.借此说明水边断断续续地传来一阵阵惊寒的雁声。
3、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古代传说广州有水名贪泉,人喝了这里的水就会变得贪婪。
《庄子.外物》记载的处在涸辙里的鲋鱼求救的故事。
《滕王阁序》借此表达作者不甘沉沦的思想。
4、喜托龙门:传说鲤鱼跳过龙门,就可以变为飞龙。
《滕王阁序》借此表示,由于谒见了名人而抬高了自己的身价。
5、紫电清霜:《中华古今注》说,吴大帝孙权有宝剑六,其二名紫电。
据《西京杂记》卷一云,汉高祖斩白蛇剑,每十二年一加磨,锋刃常莹若霜雪。
6、望帝春心托杜鹃:传说中的古代蜀帝,名杜宇,死后其魂化为杜鹃,又名子规,啼声甚哀。
7、蓝天日暖玉生烟:《长安志》云:“蓝天山在长安县求南三十里,其山产玉,又名玉山。
”8、沧海月明珠有泪:化用南海鲛人得故事。
《博物志》云:“南海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绩织,其眼能泣珠。
”9、江娥啼竹素女愁:江娥,一本作“湘娥”,舜之二妃,舜崩,二妃以泪挥竹,竹尽斑。
素女,古代神话中女神,善鼓瑟。
10、女娲炼石补天处:共工氏怒触不周山,天柱折,地维绝,女娲于是炼五彩石补天。
11、吴质不眠倚佳树:月宫里的吴质,靠在树上不睡觉。
12、乌鸟私情:乌鸟反哺之情。
13、死当结草:《左传.宣公十五年》记载,晋大夫魏武子与临死时,嘱咐他儿子把武子的爱妾杀了殉葬。
魏子没有照办而把她嫁了出去。
后魏子与秦将杜回作战,看见一个老人纬草,把杜回绊倒,杜回因此被擒,魏颗夜梦这个老人,说他是那个再嫁之妾的父亲。
后比喻真心实意地感恩报德。
李密《陈情表》:“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14、比干:商朝纣王的叔父。
《史记·殷本经》载,纣王淫乱,比干曰:“为人臣者,不得不以死争。
高中语文的成语典故精选

高中语文的成语典故精选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高中语文的成语典故精选》的内容,具体内容:成语凝聚着各民族的智慧并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
其充分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天赋,智慧和精神。
作为一种重要的语言表达形式,下面是我为您整理的,希望对你有所帮助!篇一:祸起萧墙的故事...成语凝聚着各民族的智慧并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
其充分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天赋,智慧和精神。
作为一种重要的语言表达形式,下面是我为您整理的,希望对你有所帮助!篇一:祸起萧墙的故事公元前659年季友立公子姬申为国君,即为鲁僖公。
同年,季友迫使莒国将鲁国乱臣庆父交还鲁国。
由于季友对鲁国王室忠心耿耿,为维护鲁国的安定做出了贡献,僖公便把汶水北面的土地及费这个地方赐给了季友,并命季氏世代为上卿。
从此,费地成为季氏的私邑。
从此季友的子孙被称为季孙氏。
季孙氏以颛[zhuān]臾国靠近费邑,以后会给子孙造成威胁为借口,要出兵伐颛臾。
颛臾在商代即是方国,故址在今平邑县柏林乡,至今平邑镇东还有颛臾村。
周成王时颛臾成为鲁国附庸。
颛臾地处鲁国首都曲阜和季氏采邑费城之间,周王室曾授权其祭祀少皋和蒙山,季氏要对这样一个处在鲁国疆域之内的附庸国大动干戈,这使孔子十分反感。
他说,天下有道,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季孙氏当时只是一个卿大夫,是不能擅自征伐的。
季孙氏家臣子路和费邑宰冉求把这个消息告诉了老师孔子。
孔子讲了一番季氏不应伐颛臾的道理,最后说:"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一语点破了季氏伐颛臾的真正原因。
萧墙,指宫室内当门的小墙或屏风。
"萧墙之内"暗指鲁君。
当时,季孙氏把持鲁国朝政,担心一旦鲁君起兵收回主权,颛臾会凭借地利帮助鲁君,便想先下手为强,消灭颛臾。
所以孔子说,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鲁君(萧墙之内)。
篇二:枕戈待旦的故事晋朝时期,出了一位名叫刘琨的英雄。
他喜欢与一些有志气的年轻人结交,讨论天下大事,要为国家做出一番大事业,博得个青史留名。
课本常见成语典故积累

课本常见成语典故积累1. 守株待兔典故:《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记载了一个农民姓公的故事。
公家只知道捉兔子最容易的地方是蔬菜园,于是他每天早上都在菜园边上种一根树,然后一天到晚守着树,希望能捉住从菜园跳出来的兔子。
一天,他居然真的捉住了一只兔子。
这个典故用于比喻不会观察形势,只会机械地重复一成不变的行动。
2. 亡羊补牢典故:《战国策·齐策四》中记载了齐国一位农夫的故事。
农夫发现羊不见了,于是他修补了羊圈,增加了围栏的高度,使得以后的羊不会再走失。
这个典故用于比喻事情发生错误后,及时采取措施予以补救。
3. 鸡犬之声相闻典故:《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记载了一个发生在太史公家里的故事。
太史公与他的邻居相隔甚远,但是他的鸡叫得很响,而邻居的狗叫得也很响,两家的声音都可以相互听到。
这个典故用于比喻相隔很远的地方也能听到声音,形容威力十分强大。
4. 一箭双雕典故:《战国策·齐策四》中记载了韩非派人去齐国给齐王送信的故事。
韩非偷偷地藏了一把短剑在身上,当齐王拆开书信时,他一箭射出,扎死了齐王的侍卫,又射中了齐王的座位。
这个典故用于比喻一次行动可以达到两个以上的目的,效果非常显著。
5. 指鹿为马典故:《史记·骊姬列传》中记载了秦始皇时期丞相赵高的故事。
赵高为了试探天子的权威,将鹿带到宫中,宣布是马,看是否有人敢公然反对。
只有一个人叫出了正确答案。
这个典故用于比喻故意歪曲事实,颠倒黑白,欺世盗名。
6. 抛砖引玉典故:《孟子·尽心下》中记载了孟子与梁惠王的对话。
孟子论述自己的见解,时不时扔砖头、引玉石,意思是为了引出梁惠王更好的见解。
这个典故用于比喻先发表自己的见解或写作,以引起他人的回应和更好的思考。
7. 杞人忧天典故:《列子·仲尼篇》中记载了杞人忧天的故事。
杞国的一位杞人忧心忡忡,忧心天塌下来,即使身处平安的地方也感到不安。
这个典故用于比喻不必要的担忧和过度的忧虑。
高中语文课本中的典故

一、出自课文的典故。
1、游刃有余:《庄子 · 养生主》: “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
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 意为,骨节之间有空隙,刀刃很薄,用薄薄的刀刃游动与孔隙中是又有回旋余地的。
现在形容做事熟练,轻而易举。
2、轻伯夷之义:商朝末年诸侯孤竹君的长子认为武王伐纣不义,商朝灭亡后,以不食周粟表明自己的义,饿死在首阳山上。
3、陶朱:以 “ 陶朱 ” 为富人的代称。
4、三径:汉朝蒋诩隐居之后,在院里竹下开辟三径,只与少数人来往。
以 “ 三径 ” 指隐士所居。
徐孺下陈蕃之塌:徐孺,名稚,字孺子,南昌人,东汉时名士,家贫,常亲自耕种,德行为人所景仰。
当时陈蕃为豫章太守,素来不接待宾客,专为徐孺设置一塌,平时挂起,只有徐孺来访才放下。
5、睢园:西汉梁孝王在睢水旁修建竹园,他常和一些文士在此饮酒作赋。
6、彭泽:指陶渊明。
7、邺水朱华:曹植曾在这里作过《公宴诗》诗中有 “ 朱华冒绿池 ” 的句子。
8、临川之笔:南朝诗人谢灵运,曾任临川内史。
9、宣室:汉文帝曾坐宣室接见贾谊,谈话到深夜。
10、冯唐:西汉人,有才能却一直不受重用。
汉武帝时选求贤良,有人举荐冯唐,可他已九十多岁,再难做官。
11、李广:汉武帝时的名将,多年抗击匈奴,军功很大,却终身没有封侯。
12、梁鸿:东汉人,因作诗讽刺君王,得罪了汉章帝,被迫到齐鲁一带逃避。
13、孟尝:东汉人,为官清正贤能,但不被重用,后来归田。
14、阮籍:晋朝诗人。
有时独自驾车出行,到无路可走时便恸哭而返,借此宣泄不满于现实的苦闷心情。
15、投笔:班超投笔从戎。
16、宗悫:南宋人,少年时很有抱负,说 “ 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 。
17、谢家之宝树:指谢玄。
晋朝谢安曾问侄子们: “为什么人们总希望自己的弟子好?侄子谢玄答: “ 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庭阶耳。
”18、孟氏之芳邻:孟子的母亲为寻找好邻居而三次搬家。
19、叨陪鲤对:叨,惭愧地承受。
鲤对,孔鲤,孔子的儿子,接受父亲教诲。
高中语文的成语典故及释义精选

高中语文的成语典故及释义精选是古代语和事的高度凝练和浓缩,往往文言色彩浓厚,保留着许多古汉语词汇的痕迹,现代人可以借以了解当时的社会、文化、语言等面貌。
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高中语文的成语典故及释义精选,希望对你有所帮助!高中语文的成语典故及释义精选篇一:箪食壶浆的故事战国时期,七国争雄,各国之间经常发生战事。
公元前320xx年,燕王把燕国的政权交给了相国子之,然而,将军子被、太子平等均不服气,想杀掉子之。
于是,子之率军反攻,杀了子被和太子平,燕国大乱,给百姓带来深重的灾难。
这个时候,齐国军队趁机取得了燕国百姓的支持,只用了短短五十天的,就一举击败了燕国军队,攻占了燕国的大部分领土。
齐宣王非常得意,想借这个机会完全占领燕国,便对说:“有人劝我占领燕国,而有人不同意我占领燕国。
我想,燕国并不比我们弱小,我们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取得了胜利,光靠人的力量是不行的,这恐怕是天意吧!看来,天意是要我们吞并燕国,如果我们不这样做,上天恐怕要降下灾祸惩罚我们。
我想,我们还是彻底占领燕国吧。
你认为怎么样呢?”孟子听完齐宣王的一番话,说:“占领不占领燕国,要看燕国老百姓是否欢迎我们。
如果他们欢迎我们,那么可以占领。
古人也有这么做的。
比如武王灭商就是如此。
如果燕国老百姓不欢迎我们,就坚决不能占领。
古人也有这样做的。
比如文王不灭商就是这道理。
现在,燕国老百姓用箪盛着吃的,用壶装着喝的,来欢迎齐国的军队,这还能有别的原因吗?无非是想结束原先那种水深火热的沉重。
如果您占领了燕国,使水更深,火更热,老百姓就会避开这更为痛苦的日子,离您远远的,那么即使您占领了燕国,统治时间也不会太长的。
”“箪食壶浆”即从孟子的言辞中引申而来。
此外,还引申出成语“水深火热”。
【解释】食:食物;浆:汤。
百姓用箪盛饭,用壶盛汤来欢迎他们爱戴的军队。
形容军队受到群众热烈拥护和欢迎的情况。
高中语文的成语典故及释义精选篇二:釜底游鱼的故事东汉顺帝时,皇上无视宦官为恶,放任外戚专权。
2024年高考语文备考之新教材古诗文典故汇总

统编教材中的53个典故1、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西京杂记》卷二说董仲舒梦蛟龙入怀,乃作《春秋繁露》。
又说杨雄作《太玄》,梦见自己吐出凤凰,飞集书上。
文章借此形容孟学士文章之美。
2、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相传衡山有回雁峰,雁至此就不再南飞,待春而归。
文章借此说明水边断断续续地传来一阵阵惊寒的雁声。
3、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古代传说广州有水名贪泉,人喝了这里的水就会变得贪婪。
《庄子•外物》记载了处在涸辙里的鲋鱼求救的故事。
文章借此表达作者不甘沉沦的思想。
4、今兹捧袂,喜托龙门:传说鲤鱼跳过龙门,就可以变为飞龙。
作者借此表示,由于谒见了名人而抬高了自己的身价。
6、紫电清霜,王将军之武库:《中华古今注》说,吴大皇帝孙权有宝剑六,其二名紫电。
据《西京杂记》卷一云,汉高祖斩白蛇剑,每十二年一加磨,锋刃常莹若霜雪。
文章借此夸赞王将军。
7、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晋书•张华传》记载:牛、斗二星之间常现紫气,张华请南昌人雷焕来看,雷焕说那是宝剑的光芒上通于天。
后来果然在南昌的丰城地下掘出了双剑,一名龙泉,一名太阿。
宝剑出土后,星间紫气也消失了。
文章借此来夸赞洪州地方很灵异。
8、徐孺下陈蕃之榻:徐孺,名稚,字孺子,南昌人,东汉时名士,家贫,常亲自耕种,德行为世人景仰,时陈蕃为豫章太守,平素不接宾客,只待徐孺来访时,放下榻,平日将榻挂起。
文章借此夸赞洪州人物俊美。
9、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日下,指京都,云间,指江苏松江。
《世说新语•排调》:“荀鸣鹤、陆士龙二人未相识,俱会张茂先(张华)坐。
张令共语。
以其并有大才,可勿作常语。
陆举手曰:‘云间陆士龙。
’荀答口:‘日下荀鸣鹤。
’”文章借此表现作者期望自己被召见的心志。
10、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史记•贾谊传》记载,汉文帝时,贾谊迁谪长沙,四年后,文帝把他征回长安,召见于宣室。
作者借此表达怀才不遇的苦闷心情。
11、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史记》记载,汉武帝时选求贤良,有人举荐冯唐,可是他已九十多岁了,不能做官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课本中的典故游刃有余:《庄子·养生主》:“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
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意为,骨节之间有空隙,刀刃很薄,用薄薄的刀刃游动与孔隙中是又有回旋余地的。
现在形容做事熟练,轻而易举。
轻伯夷之义:商朝末年诸侯孤竹君的长子认为武王伐纣不义,商朝灭亡后,以不食周粟表明自己的义,饿死在首阳山上。
陶朱:以“陶朱”为富人的代称。
三径:汉朝蒋诩隐居之后,在院里竹下开辟三径,只与少数人来往。
以“三径”指隐士所居。
徐孺下陈蕃之塌:徐孺,名稚,字孺子,南昌人,东汉时名士,家贫,常亲自耕种,德行为人所景仰。
当时陈蕃为豫章太守,素来不接待宾客,专为徐孺设置一塌,平时挂起,只有徐孺来访才放下。
睢园:西汉梁孝王在睢水旁修建竹园,他常和一些文士在此饮酒作赋。
彭泽:指陶渊明。
邺水朱华:曹植曾在这里作过《公宴诗》诗中有“朱华冒绿池”的句子。
临川之笔:南朝诗人谢灵运,曾任临川内史。
宣室:汉文帝曾坐宣室接见贾谊,谈话到深夜。
冯唐:西汉人,有才能却一直不受重用。
汉武帝时选求贤良,有人举荐冯唐,可他已九十多岁,再难做官。
李广:汉武帝时的名将,多年抗击匈奴,军功很大,却终身没有封侯。
梁鸿:东汉人,因作诗讽刺君王,得罪了汉章帝,被迫到齐鲁一带逃避。
孟尝:东汉人,为官清正贤能,但不被重用,后来归田。
阮籍:晋朝诗人。
有时独自驾车出行,到无路可走时便恸哭而返,借此宣泄不满于现实的苦闷心情。
投笔:班超投笔从戎。
宗悫:南宋人,少年时很有抱负,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谢家之宝树:指谢玄。
晋朝谢安曾问侄子们:“为什么人们总希望自己的弟子好?侄子谢玄答:“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庭阶耳。
”孟氏之芳邻:孟子的母亲为寻找好邻居而三次搬家。
叨陪鲤对:叨,惭愧地承受。
鲤对,孔鲤,孔子的儿子,接受父亲教诲。
杨意不逢:杨意,蜀人杨得意,任掌管天子猎犬的官,西汉辞赋家司马相如是由他推荐给汉武帝的。
抚凌云而自惜:凌云,司马相如的赋。
《史记·司马相如传》说,相如献《大人赋》。
“天子大悦,飘飘有凌云之气,似游天地之间。
”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钟期:钟子期。
俞伯牙弹琴,钟子期能说出他是“志在高山”还是“志在流水”。
遂成知音。
请洒潘江,名彻陆海云尔:潘岳,陆机晋朝人。
南宋梁人钟嵘《诗品》说:“陆才如海,潘才如江。
”周景王之无射:《国语》记载,周景王二十三年铸成“无射”钟。
魏庄子之歌钟:《左传》记载,鲁襄公十一年郑人以歌钟和其他乐器献给晋侯,晋侯分一半给晋大夫魏绛。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据《史记·鲁周公世家》记载,周公在吃饭时多次把饭从嘴里吐出,为接待贤士人才而中途停止吃饭。
三顾频烦天下计:刘备为统一天下而三顾茅庐,问计于诸葛亮。
出师未捷身先死:诸葛亮对此出师伐魏,未能取胜,至蜀建兴十二年卒于五丈原军中。
两朝开济:诸葛亮辅助刘备开创帝业,后又辅佐刘禅支撑困难局面。
庄公晓梦迷蝴蝶:出《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望帝春心托杜鹃:传说中的古代蜀帝,名杜宇,死后其魂化为杜鹃,又名子规,啼声甚哀。
蓝天日暖玉生烟:《长安志》云:“蓝天山在长安县求南三十里,其山产玉,又名玉山。
”沧海月明珠有泪:化用南海鲛人得故事。
《博物志》云:“南海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绩织,其眼能泣珠。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金主完颜亮率大军南下,企图从瓜洲渡江南下攻建康,被宋击退。
第二年,宋将吴璘从西北前线出击,收复了大散关。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宋文帝刘义隆在元嘉二十七年,草率出师北伐,想要建立像古人封狼居胥山那样的功绩,结果落得北望敌军仓皇失措。
封狼居胥,汉朝霍去病追击匈奴至狼居胥山,封山归去。
南朝宋文帝命王玄谟北伐,玄谟陈说北伐的策略。
文帝说:“闻王玄谟称说,使人有封狼居胥意。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廉颇免职后,跑到魏国。
赵王想在用他,派人去看他的身体状况。
“廉颇之仇郭开多与使者金,令毁之。
赵使者既见廉颇,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
赵使还报王曰:‘廉将军虽老,尚喜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屎)矣。
’赵王以为老,虽不召。
”江娥啼竹素女愁:江娥,一本作“湘娥”,舜之二妃,舜崩,二妃以泪挥竹,竹尽斑。
素女,古代神话中女神,善鼓瑟。
女娲炼石补天处:共工氏怒触不周山,天柱折,地维绝,女娲于是炼五彩石补天。
梦入神山教神妪:在听众的幻觉中,仿佛李凭是在神山上教神妪弹箜篌。
吴质不眠倚佳树:月宫里的吴质,靠在树上不睡觉。
乌鸟私情:乌鸟反哺之情。
死当结草:晋大夫魏武子与临死时,嘱咐他儿子把武子的爱妾杀了殉葬。
魏子没有照办而把她嫁了出去。
后魏子与秦将杜回作战,看见一个老人纬草,把杜回绊倒,杜回因此被擒,魏颗夜梦这个老人,说他是那个再嫁之妾的父亲。
比干:商朝纣王的叔父。
《史记·殷本经》载,纣王淫乱,比干曰:“为人臣者,不得不以死争。
”迺(乃)强谏纣。
纣怒曰:“吾闻圣人心有七窍。
”剖比干,观其心。
思舜帝殛鲧用禹之义:鲧因治水无功,被舜杀死;后来舜又用鲧的儿子禹治水,终于治服了洪水。
楚杀得臣而文公墓:春秋时楚国大将得臣,带兵同晋文公作战失败,楚成王逼他自杀;晋文公听到了这个消息极为高兴。
飞霜六月邹衍:邹衍,战国人。
相传他对燕惠王很忠心,燕惠王却听信谗言把他囚禁了。
他入狱时仰天大哭,正当夏天,竟然下起霜来。
望帝啼鹃:望帝,蜀王杜宇。
因水灾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中,死后化为杜鹃,日夜悲鸣,啼到血出来为止。
东海曾经孝妇冤:事见《汉书·于定国传》,记东海孝妇蒙冤被杀,郡中大旱三年。
一春鱼燕无消息:秦观《鹧鸪天》词:“一春鱼燕无消息,千里关山劳梦魂。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论语·子罕》我仰望它,愈望愈高,我钻研它,愈钻愈坚。
君子之士,行其义也:《论语·微子》“君子之任也,行其义也。
”凤鸟不至,河不出图,我已矣夫:凤鸟不飞来,黄河不出现八卦图,我要完了。
传说凤鸟在舜的时代和周文公时代出现过。
凤鸟的出现,象征着天下太平,圣主将要出世。
又上古伏羲时代,黄河中有龙马背上驮着八卦图出现,“图”的出现,是“圣人受命而王”的预兆。
若敖之鬼馁而:《左传·宣公四年》,楚国令尹子良的儿子越椒长相凶恶,子良的哥哥子文认为越椒长大后会招致灭族之祸,要子良杀死他,子良没有依从。
子文临死时说:“鬼犹求食,若敖氏之鬼不其馁而。
”地崩山摧壮士死:相传秦惠王想征服蜀国,知道蜀王好色,答应送给他五个美女。
蜀王派五位壮士去接人。
回到梓潼的时候,看到一条大蛇进入穴中,一位壮士抓住了它的尾巴,其余四人也来相助,用力往外拽。
不多时山崩地裂,壮士和美女全被压死,而山分为五岭,入蜀之路遂通。
画图省识春风面:汉元帝因宫女很多命花师一一画像供自己挑选。
宫女们为得到皇上宠幸,纷纷向画师行贿,独有王昭君自恃貌美,不肯行贿,画师故意将她画丑了,未被召幸。
后匈奴单于呼韩邪来朝,求美人为阙氏,元帝派昭君去。
临行时召见,貌为后宫第一,元帝很后悔,但已无法挽回。
云中谁寄锦书来:云中,古代有鸿雁传书的说法,鸿雁从天上飞来。
锦书,写在锦帛上的信。
据《晋书》记载,窦滔妻苏氏曾织锦为《回文璇玑图诗》,寄给她的丈夫。
后用锦书代指妻子给在外丈夫的信。
贪泉:古代传说广州有水名贪泉,人喝了这里的水就会变得贪婪。
处凅辙:原指鲋鱼在水干涸了的车辙里,比喻人陷入危急之中。
《庄子·外物》有鲋鱼在干涸的车辙力求活的寓言。
英雄无觅孙仲谋处:仲谋,孙权的字。
他曾在京口建立乌都,并曾打败来自北方的军队。
素衣莫起风尘叹:意思是自己不会受京城坏风气的影响。
语出陆机《为顾彦章赠妇》:“京洛多风尘,素(白)衣化为缁(黒)。
”比喻人受环境影响变坏。
请缨:请求皇帝赐给长缨(长绳)《汉书·终军传》记载,汉武帝想让南越王归顺,派终里前往劝说,终军请求给他长缨,必缚住南越王,带回皇宫门前。
出自神话传说的典故1、腾蛟起凤:《西京杂记》卷二说董仲舒梦蛟龙入怀,乃作《春秋繁露》。
又说杨雄作《太玄》,梦见自己吐出凤凰,飞集书上。
《滕王阁序》借此形容孟学士文章.之美。
2、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相传衡山有回雁峰,雁至此就不再南飞,待春而归。
《滕王阁序》.借此说明水边断断续续地传来一阵阵惊寒的雁声。
3、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古代传说广州有水名贪泉,人喝了这里的水就会变得贪婪。
《庄子.外物》记载的处在涸辙里的鲋鱼求救的故事。
《滕王阁序》借此表达作者不甘沉沦的思想。
4、喜托龙门:传说鲤鱼跳过龙门,就可以变为飞龙。
《滕王阁序》借此表示,由于谒见了名人而抬高了自己的身价。
5、紫电清霜:《中华古今注》说,吴大帝孙权有宝剑六,其二名紫电。
据《西京杂记》卷一云,汉高祖斩白蛇剑,每十二年一加磨,锋刃常莹若霜雪。
6、望帝春心托杜鹃:传说中的古代蜀帝,名杜宇,死后其魂化为杜鹃,又名子规,啼声甚哀。
7、蓝天日暖玉生烟:《长安志》云:“蓝天山在长安县求南三十里,其山产玉,又名玉山。
”8、沧海月明珠有泪:化用南海鲛人得故事。
《博物志》云:“南海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绩织,其眼能泣珠。
”9、江娥啼竹素女愁:江娥,一本作“湘娥”,舜之二妃,舜崩,二妃以泪挥竹,竹尽斑。
素女,古代神话中女神,善鼓瑟。
10、女娲炼石补天处:共工氏怒触不周山,天柱折,地维绝,女娲于是炼五彩石补天。
11、吴质不眠倚佳树:月宫里的吴质,靠在树上不睡觉。
12、乌鸟私情:乌鸟反哺之情。
13、死当结草:《左传.宣公十五年》记载,晋大夫魏武子与临死时,嘱咐他儿子把武子的爱妾杀了殉葬。
魏子没有照办而把她嫁了出去。
后魏子与秦将杜回作战,看见一个老人纬草,把杜回绊倒,杜回因此被擒,魏颗夜梦这个老人,说他是那个再嫁之妾的父亲。
后比喻真心实意地感恩报德。
李密《陈情表》:“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14、比干:商朝纣王的叔父。
《史记·殷本经》载,纣王淫乱,比干曰:“为人臣者,不得不以死争。
”迺(乃)强谏纣。
纣怒曰:“吾闻圣人心有七窍。
”剖比干,观其心。
15、思舜帝殛鲧用禹之义:鲧因治水无功,被舜杀死;后来舜又用鲧的儿子禹治水,终于治服了洪水。
16、楚杀得臣而文公墓:春秋时楚国大将得臣,带兵同晋文公作战失败,楚成王逼他自杀;晋文公听到了这个消息极为高兴。
17、飞霜六月邹衍:邹衍,战国人。
相传他对燕惠王很忠心,燕惠王却听信谗言把他囚禁了。
他入狱时仰天大哭,正当夏天,竟然下起霜来。
18、东海曾经孝妇冤:事见《汉书·于定国传》,记东海孝妇蒙冤被杀,郡中大旱三年。
19、凤鸟不至,河不出图,我已矣夫:凤鸟不飞来,黄河不出现八卦图,我要完了。
传说凤鸟在舜的时代和周文公时代出现过。
凤鸟的出现,象征着天下太平,圣主将要出世。
又上古伏羲时代,黄河中有龙马背上驮着八卦图出现,“图”的出现,是“圣人受命而王”的预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