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雅江县措拉锂辉石矿区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四川省雅江县措拉锂辉石矿区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措拉锂辉石矿区为著名的甲基卡超大型锂辉石矿床的西矿段,多年来前人对对甲基卡伟晶岩型矿床东矿段(如134号脉、X03号脉)内矿脉的成矿时代、成岩成矿流体特征、矿床的形成机制等进行过系统研究,而对其西矿段(措拉锂辉石矿)研究程度相对较低。我国稀有金属储量较丰富,但随着目前伴随着电动汽车、锂电行业的持续发展,我国对锂辉石矿的需求量将继续增大。

措拉锂辉石矿区位于四川省雅江县北东部30°方向平距约38km处,行政隶属雅江县木绒乡新卫村所辖,地理坐标为东经101°13′15″~101°15′00″,

北纬30°15′15″~30°18′00″。矿区地处川藏高原东南边缘,海拔

4100~4820m,地势一般坡度15~35°。

冰蚀湖发育,属冰蚀丘陵高原地形,是较为典型的稀有金属花岗伟晶岩矿床。本论文以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一0八地质队负责实施,本人全程参与的四川天齐盛合锂业有限公司投资的《四川省雅江县措拉锂辉石矿区勘探项目》为依托,选取措拉锂辉石矿床为研究对象,在搜集相关资料及总结前人对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大量且系统的野外地质工作,并通过地表及地下工程施工与编录,研究了矿区的矿体、围岩、构造和岩浆岩之间的空间分布关系;通过对薄片、光片及各种样品(钻孔及探槽样品)的分析鉴定,基本查明了矿体形态、规模、含矿性特征及矿石的主要类型、成分和结构构造特征,并对矿区矿床的地质特征和该类矿床的找矿工作提供思路。

措拉锂辉石矿区大地构造位于松潘-甘孜造山带中部的雅江被动陆缘中央褶皱-推覆带中段的雅江构造—岩浆穹状变质岩群内,由于在松潘—甘孜造山带后期的伸展作用,出现以上升的深熔花岗岩体为中心而上隆所造成的浅层次“热隆”

伸展构造,形成区内主要构造痕迹为穹窿,并形成甲基卡穹窿等多个穹隆。随着造山运动的发生,自晚古生代以来,尤其是中生代,岩浆作用强烈,所形成二云母花岗岩体为稀有矿产的成矿提供了物质来源,矿脉成岩成矿流体主要来自花岗质岩浆的结晶分异作用,主要产于岩浆底辟上隆的晚阶段,受空于穹隆体西侧封闭条件较好的剪张性空间,矿脉形态变化相对较为复杂,主要以透镜状、脉状、分枝复合网脉状,规模差异大,锂矿脉形态由伟晶岩脉决定,一般以西倾—北西倾为主,少数矿脉呈南东-南倾,矿脉倾角总体均较陡。

四川省雅江县措拉锂辉石矿区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四川省雅江县措拉锂辉石矿区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措拉锂辉石矿区为著名的甲基卡超大型锂辉石矿床的西矿段,多年来前人对对甲基卡伟晶岩型矿床东矿段(如134号脉、X03号脉)内矿脉的成矿时代、成岩成矿流体特征、矿床的形成机制等进行过系统研究,而对其西矿段(措拉锂辉石矿)研究程度相对较低。我国稀有金属储量较丰富,但随着目前伴随着电动汽车、锂电行业的持续发展,我国对锂辉石矿的需求量将继续增大。 措拉锂辉石矿区位于四川省雅江县北东部30°方向平距约38km处,行政隶属雅江县木绒乡新卫村所辖,地理坐标为东经101°13′15″~101°15′00″, 北纬30°15′15″~30°18′00″。矿区地处川藏高原东南边缘,海拔 4100~4820m,地势一般坡度15~35°。 冰蚀湖发育,属冰蚀丘陵高原地形,是较为典型的稀有金属花岗伟晶岩矿床。本论文以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一0八地质队负责实施,本人全程参与的四川天齐盛合锂业有限公司投资的《四川省雅江县措拉锂辉石矿区勘探项目》为依托,选取措拉锂辉石矿床为研究对象,在搜集相关资料及总结前人对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大量且系统的野外地质工作,并通过地表及地下工程施工与编录,研究了矿区的矿体、围岩、构造和岩浆岩之间的空间分布关系;通过对薄片、光片及各种样品(钻孔及探槽样品)的分析鉴定,基本查明了矿体形态、规模、含矿性特征及矿石的主要类型、成分和结构构造特征,并对矿区矿床的地质特征和该类矿床的找矿工作提供思路。 措拉锂辉石矿区大地构造位于松潘-甘孜造山带中部的雅江被动陆缘中央褶皱-推覆带中段的雅江构造—岩浆穹状变质岩群内,由于在松潘—甘孜造山带后期的伸展作用,出现以上升的深熔花岗岩体为中心而上隆所造成的浅层次“热隆”

矿石锂开采的国际著名厂商一览

矿石锂开采的国际著名厂商一览 以锂矿石为原料制备锂盐的方法主要有四种:石灰法、硫酸法和硫酸盐、氯化焙烧法。四种方法的主要工艺过程是将锂矿石加硫酸或者硫酸盐、石灰或者氯化物进行烧结,然后通过溶解、过滤提纯等工序制成锂盐产品。目前主流矿石提锂厂商采用硫酸法。 矿石提锂最主要的原料是锂辉石与锂云母。锂辉石是含锂最丰富并且最有利于工业生产的原料。全球锂辉石矿主要分布于澳大利亚、加拿大、津巴布韦、扎伊尔、巴西和中国;锂云母矿主要分布于津巴布韦、加拿大、美国、墨西哥和中国。从事矿石锂开采的国外著名厂商有: 1、澳大利亚Talison锂业有限公司(TalisonLithiumAustraliaPtyLtd)拥有世界上储量最大、品质最好的锂辉石矿——西澳大利亚Greenbushes,锂储量达到56万吨锂(折合295.7万吨碳酸锂)。从Greenbushes出产锂的历史已逾25年,2011年Talison年产34.21万吨锂精矿(折合5.12万吨碳酸锂当量),第二阶段扩产计划已在2012年6月完成并交付,年产能将达到约10万吨碳酸锂。同时,从2010-2012年,Talison锂业的产能将增长约43万吨锂精矿(约合6.4万吨碳酸锂当量),显示出其较大的产能扩张和良好的成长性; 2、银河资源在西澳拥有凯特琳山锂辉石矿,储量19.70万吨氧化锂(折合48.54万吨碳酸锂当量),年产能锂精矿13.7万吨。2012年收购加拿大JamesBay 锂辉石矿(储量70.08万吨碳酸锂当量)和阿根廷SaldeVida盐湖锂矿。投资1亿美元建设银河锂业(江苏),设计产能1.7万吨纯度大于99.5%的电池级碳酸锂。2011年凯特琳山项目产量6.39万吨锂辉石,品位6.28%(折合784.25吨碳酸锂当量). 3、路翔股份子公司融达锂业拥有四川康定县甲基卡134号脉海拔4405米以上部分锂辉石矿采矿权,134号脉总储量41.22万吨氧化锂(折合101.57万吨碳酸锂当量);采选能力24万吨/年。2011年锂精矿产量约3.2万吨,平均品位5.66%。矿山计划扩建采选规模,矿山目前已形成800吨/天的采选生产能力,计划扩建

多金属矿地质矿产特征及找矿方向研究

多金属矿地质矿产特征及找矿方向研究 【摘要】对目前国内成矿带地质背景、多金属矿产分布及成矿带特征的了解,对近几年资源评价项目工作中发现的矿床、矿点密集,成果显著的成矿带以及铜、钼、铅、锌、银成矿带进行了找矿潜力重点分析。同时,对其它成矿带进行了简单的资源潜力评价,为今后国内各地区进一步加强地质找矿工作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多金属矿产;矿产特征;找矿方向 1 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 1.1 陡山沱组多金属矿 陡山沱组主要围绕矿山穹窿旁边出露,可非常显著的划分为四个岩性段,由下至上按照顺序分别为第一岩性段浅灰色含有硅质网格含锰白云岩;第二岩性段是含磷岩系,核心岩性为鲜红色骨板状磷块岩、白云质条带状磷块岩、黑灰色块状磷块岩、含磷条形白云岩、含磷炭质分成岩;第三岩性段是暗灰色厚层状含灰色燧石团块白云岩;第四岩性段为灰色炭质分层岩夹角砾状白云岩,角砾状白云岩具银铅锌矿化。该组控制了区内51%的铅锌多金属矿床(化)点,冰洞山、沐浴河等矿床就产在该组第四岩性段中。矿石结构大多都是粒状结构、穿插交代结构、双晶聚片结构、自然形成板状结构等。矿石构造大多都是块状构造、角砾状构造、脉状穿插构造、多孔状构造及稠密浸染状构造。矿石中金属矿物大都是闪锌矿、方铅矿,然后是褐铁矿、黄铁矿。闪锌矿、方铅矿都呈现它形粒状,一般以集合体形式出现。矿石的化学成份主要是铝、贫硅、钾,而富镁、钙、铁及硫为特点。有用的成分除铅锌矿外,伴有镉、银和硫。矿石类型根据氧化程度可以分为原生矿石、有氧化矿石。根据矿石的组成划分主要有脉状穿插类矿石、稠密浸染状类矿石、块状硫化物类矿石和角砾状类矿石。工业类型大都有含锌铅矿石及含银锌矿石等。 1.2 冰洞矿床的地质特征 冰洞山矿区内出露的地层大都是南沱组、乱石沟组、陡山沱组和灯影组。冰洞矿床为一套浅海台地—滨海相互沉积,按照岩性组合的不同,又将其划分为四个岩性段:第一岩性段大都是粉砂质粘土岩、含有大量的锰白云岩;第二岩性段大都是含磷土岩和含碳土岩;第三岩性段为硅质块状或硅质条带花岗岩;第四岩性段下面和上面都是炭质页岩,中部夹5—10m巨厚层细晶白云岩,角砾状泥质白云岩,铅锌矿就产在其中。冰洞矿床构造和走向简单,以震旦系界面为边界分为上下两大构造层。在矿层最上方近矿部位的炭质页岩见同沉积压缩变形波状褶曲,发育宽缓褶皱,对矿体均有一定破坏作用。围岩蚀变主要有白云石化、方解石化、重晶石化、黄铁矿化。 1.3 灯影组铅锌多金属矿

四川省可尔因伟晶岩田东南密集区锂辉石矿床成矿规律

四川省可尔因伟晶岩田东南密集区锂辉石矿床成矿规律 古城会 【摘要】四川省可尔因伟晶岩田东南密集区内具有丰富的锂矿资源,伟晶岩脉充填于可尔因二长花岗岩体周围0~5 000 m宽度范围的地层节理裂隙中,按矿物组成及空间分布规律分为5种类型,具明显的水平和垂直分带特征.锂辉石矿体赋存于钠长锂辉石伟晶岩脉中,距岩体500~4 000 m,形态简单,以脉状为主,基本上全脉锂矿化,内部结构分带不明显.含矿伟晶岩的主要组成矿物为钠长石、石英、锂辉石,主要有用组分为锂,其他伴生可利用组分有稀有金属铌、钽、铍及有色金属锡.规模巨大的含矿伟晶岩脉有2~3种伟晶岩类型,富矿体、贫矿体及脉石之间往往呈渐变关系.【期刊名称】《地质找矿论丛》 【年(卷),期】2014(029)001 【总页数】7页(P59-65) 【关键词】锂辉石;伟晶岩;成矿规律;可尔因地区;四川省 【作者】古城会 【作者单位】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化探队,四川德阳 618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2;P618.71 可尔因地区位于四川省阿坝州马尔康县与金川县接壤地带,出露印支期—燕山晚期中酸性岩体面积达200 km2,派生出的花岗伟晶岩脉1 000余条,分布于岩体周围450 km2内,有西部、北部、东北、东南、南部5个主要密集区(图1)

[1]。这些伟晶岩脉中仅10%左右为工业锂辉石矿体。 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该地区的稀有金属矿产勘查工作中,先后发现了马尔康县集沐锂辉石矿床(中型)[1]、金川县观音桥锂辉石矿床(中型)[1]、金川县李家沟锂辉石矿床(特大型)[2]、马儿康县党坝锂辉石矿床(大型)[3]、金川县业隆沟锂辉石矿床(中型)[4]。其中,集沐锂辉石矿床和观音桥锂辉石矿床开采已近30年,资源濒临枯竭;近年来勘查的3个锂辉石矿床尚未开发,李家沟锂辉石矿床已提交最终勘探报告,党坝锂辉石矿床提交了详查报告,业隆沟锂辉石矿床正在开展详查工作。 李家沟和党坝锂辉石矿床的(331)+(332)+(333)类Li2O资源储量为100×104t[2-3],约占可尔因地区已查明锂辉石矿资源储量的90%,占全国已查明固体锂矿资源储量的45%左右。李家沟锂辉石矿床与党坝锂辉石矿床均位于可尔因伟晶岩田东南密集区内,其成矿地质条件和矿床地质特征基本相同。本文通过总结这2个典型矿床的花岗伟晶岩类型及其分布特点,阐述锂辉石伟晶岩成矿规律,为今后该地区锂辉石矿的勘查提供帮助。 可尔因伟晶岩田东南密集区位于可尔因岩体东南、大金河两岸,大地构造位置位于巴颜喀拉甘孜褶皱系松潘褶皱带、西秦岭褶皱系南褶皱带与扬子准地台北西边缘的摩天岭褶皱带多种不同构造单元的复合部位[5]。 区域出露地层:①三叠系中统杂谷脑组(T2z),岩性为灰深灰色条带状变质长石石英细砂岩、钙质含岩屑长石石英砂岩,与灰黑深灰色钙质粉砂质绢云板岩、粉砂岩互层,夹较多的灰深灰色微晶灰岩;②三叠系上统侏倭组(T3zh),岩性以变质砂岩、板岩为主,多呈韵律式互层;③三叠系上统新都桥组(T3x),岩性为深灰黑灰色绢云板岩、粉砂质碳质钙质含铁白云石绢云板岩,夹薄层及中层变质长石石英砂岩、岩屑长石砂岩,偶夹微晶灰岩、变质砂岩透镜体,部分变质砂岩、板岩呈楔状体[67]。

大红山北铜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探析

大红山北铜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探析 文耀辉 【摘要】大红山北铜多金属矿床处于星星峡一明水金多金属成矿带上,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但由于区内工作程度低,多年来找矿一直没有很大突破.笔者以矿区地质勘查成果资料为依据,首先结合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对矿区地层、构造、矿体特征、矿 石特征等进行了全面分析.最后重点对矿床成因、找矿标志、找矿方向进行研究.文 章通过深入研究后认为本区沿弧形构造线在岩体周边接触带部位及其附近的断裂构造裂隙中找矿是扩大区内远景的主要方向.上述分析对于区内进一步开展找矿工作、扩大资源储量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名称】《有色金属(矿山部分)》 【年(卷),期】2018(070)002 【总页数】4页(P27-30) 【关键词】大红山北铜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找矿方向 【作者】文耀辉 【作者单位】宝鸡八方山铅锌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陕西宝鸡72170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D15 数十年来对已探明资源的高强度消耗加上勘查投入的不足,我国许多矿山陆续出现不同程度的资源危机。后备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国矿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

素,已引起国家高度重视。矿山接替资源找矿工作是许多矿山面临的重要任务[1]。笔者通过野外地质工作并参考前人工作成果,对大红山北铜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进行全面分析研究,结合成熟的控矿理论和成矿理论成果,确定有价值的找矿方向[2]。 1 成矿地质背景[3] 矿床位于塔里木板块北东缘,库鲁克塔格—星星峡大陆碰撞带东段的塔里木板块 中央变质地体的中部。由于加里东期,特别是华力西期岩浆岩强烈的侵入活动,致使长城系和蓟县系变质岩大量被破坏和吞蚀,分布极为零乱。构造线基本沿北东东向展布,由北部的沙泉子断裂和南部的尖山子断裂所控制(图1)。 图1 大红山北铜多金属矿床区域地质图Fig.1 The regional geological map of Dahongshanbei Copper-polymetallic Deposit1—冲积砂质黏土、洪积砂砾;2—灰质白云岩、结晶灰岩;3—白云质大理岩、二云石英片岩;4—海西中期花岗闪长岩;5—海西中期闪长岩;6—加里东旋回花岗岩;7—矽卡岩化、花岗岩脉;8—隐伏断层;9—地质界限、产状;10—铜、铅矿点;11—钨钼矿 2 矿区地质概况 2.1 地层 区内出露地层从老到新主要有:蓟县系卡瓦布拉克群尖山子组下亚组的变质岩(Jx1t)和第四系全新统(Q4)。 2.1.1 蓟县系卡瓦布拉克群尖山子组下亚组(Jx1t) 主要分布于测区中部,为一套碎屑岩—碳酸盐岩沉积建造。岩性主要有白色、黑色、灰色花纹状大理岩、结晶灰岩、硅质灰岩和硅灰岩、硅灰石片岩、绿泥角闪片岩、石英片岩等,走向65°~85°,倾向北西,倾角40°~65°,局部倾向南,倾角65°。矿区内主要岩性为含炭结晶灰岩、条带状结晶灰岩、硅化大理岩、透闪石化大理岩、矽卡岩化大理岩及矽卡岩。

论述有色金属区域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法

论述有色金属区域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法 【摘要】我国有些地区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如何利用科学的找矿方法实现矿区的发展?本文主要通过对区域的地质特点进行分析,最后总结了有色金属区域成矿地质特征,对具体矿区的实际情况调查最后进一步提出了找矿方法。 【关键词】有色金属;区域成矿;地质特征;找矿方法 我国大多数有色金属矿区矿产资源丰富,同时所在矿区的找矿前景也十分良好。如何利用科学的找矿方法直接就决定了该矿区能否实现预期的找矿效果。在找矿时总结经验得出一般矿区的成矿规律,例如,在一些有色金属矿区长期把与中生代构造岩浆作用相关的矽卡岩型或者是把斑岩型矿床作为区域成矿研究的主攻方向并作为在特定领域的找矿主力点。同时,有些矿区把古生代斑岩型有色金属金属矿矿床作为新的研究热点。通过对有色金属成矿地质规律及其特点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使一些具有找矿远景的矿区迅速发展形成具有真正实力的矿区。目的是为了缓解目前全社会普遍存在的有色金属资源短缺危机。 1 有色金属区域成矿地质特征 有色金属成矿与其地质特征密切相关,就拿我国主要的地质特征来分析我国有色金属矿区成矿规律。中国大陆处于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板块交界处地质作用活跃。在这里由于板块的相互作用构造镶嵌体。在对有色金属矿床研究得出,有色金属矿床主要是由于在历史作用中,地质层主要集中在地壳壳幔物质的演化以及壳幔流体的最终产物,在这种特殊的地质作用和地质历史时期的积累中,就会在一定区域内形成矿床。同时,由于地形作用不是小范围的作用,那么其范围内的形成的矿床也就会复杂多样,一般都会伴随者相对较大的地质作用或者是构造事件的发生,最终能够形成大范围的矿床组合。例如在裂谷或是裂陷槽地区,就容易为有色金属如铜镍等的形成提供重要的地质条件。在对我国的铜镍矿床进行分析得出,主要都是由于此处分布着大陆裂谷或者是不同地形撞击形成造山的局部裂陷槽相关。因为,只有大范围的地壳裂解情况的出现,才有可能为矿床的着陆提供前提和动力。 2 金属矿床的地质特征分析 一般来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的地区,其矿产组合状况以及矿产成因种类复杂多样。例如,裂解型与造山型两大类型的地质环境相互作用组合形成的成矿环境主要分布着重要的金属矿床的着陆。在一些构造作用形成的成矿带,由于矿床一些火山群的形成密切相关,在这里 比较容易形成金属矿床的密集点。并且通过科学的研究可以得出,在火山和次火山岩浆分布区域的成矿系统主要包括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由于次火山岩浆作用最终形成的铜矿、金矿、银矿铅矿等有色金属矿床。还包括由于次火山热液作用形成的铅矿、锌矿以及银矿等有色金属矿床。第二种情况则是由于一些地

四川会理地区红铜山铜矿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四川会理地区红铜山铜矿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申红涛; 贾志泉 【期刊名称】《《世界有色金属》》 【年(卷),期】2019(000)017 【总页数】2页(P90-91) 【关键词】康滇地轴; 河口复式背斜; 落雪组; 沉积—热液改造型 【作者】申红涛; 贾志泉 【作者单位】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四○三地质队四川峨眉山 614200; 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一○八地质队四川崇州 61123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8.41 1 区域地质概况 矿区地处SN向延伸的川滇被动大陆边缘裂谷系(康滇地轴)的中段,EW向会理~东川坳拉槽的西端。会理~东川坳拉槽是元古代扬子地台西缘川滇被动大陆边缘裂谷系中重要的成矿构造带,西起安宁河~绿汁江断裂,由会理天宝山、凤山营、黎溪、拉拉一带向东经通安、会东、东川至小江断裂,宝台厂~九龙断裂和天宝山~巧家断裂分别构成坳拉槽的南北边界。会理~东川地区主要区域地层组合有:前震旦系(Pt1、Pt2)、震旦系至志留系(Z-S)、二叠系(P)、三叠系至白垩 系(T-K)和新生界(N-Q)。构成区内基底的河口群、会理群等地层不仅是本区

的原始矿源层,而且是赋存铜、铁、金矿床的重要层位[1]。在黎溪地区已发现12个铜矿床(点)都产于这一岩层之中,矿体产状于围岩基本一致,呈似层状,透镜状顺层产出,含矿层位稳定,铜的富集与大理岩中泥、砂质和有机质含量有关,呈正消长关系,尤其有机质与矿化关系密切。铜矿体赋存在一定的层位,即落雪组一段(Pt2l1)中,受层位其控制。 2 矿区地质特征 (1)地质特征。出露地层主要为前震旦系会理群地层,次为中生代上三叠系地层。其中会理群落雪组一段为本区最重要的含铜矿层位,各组地层受断裂影响,产状表现凌乱,会理群地层走向总体为北西~南东向,盖层三叠系白果湾组地层走向总体为北东~南西向。区内整体构造形迹呈近南北向,向北东偏转,小型局部褶曲较为发育。矿区内早元古界地层,形成年代久远,历经多次构造运动,受变质作用广泛。区内主要变质作用有:区域变质作用、接触变质作用、热液(交代)变质作用。区内围岩蚀变存在低至高温的热液蚀变,如硅化、绿泥石化、绢云母化、黑云母化、褐铁矿化等。矿体两侧围岩一般可见绿泥石化、绢云母化、褐铁矿化等,它们在空间上与区内矿体及矿化体展布一致,显示明显的热液活动,与铜矿化关系最为密切的是硅化。区内矿体内可见铜矿物与石英脉(团块)密切伴生。硅化主要以细~微细石英重结晶出现于母岩中,常伴生有黄铜矿、黄铁矿等矿物,于大理岩内分布较普遍,矿体附近硅化较强。 (2)矿体特征。红铜山矿区共圈定①、②、③、④、⑤、⑥、⑦、⑧等8个工业矿体,以③号矿体为主,次为⑥号矿体,其余矿体均由单工程控制,规模小。矿体长50m~275m,最大斜深30m~190m,平均厚1.08m~4.75m,平均品位 Cu0.70%~1.22%(图1)。矿体主要赋存于会理群落雪组一段第二层(Pt2l12)中下部(①~⑥号矿体),其次为第二层(Pt2l12)顶部(⑧号矿体)、第一层(Pt2l11)的上部(⑦号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基本顺层产出。赋矿岩石为

关于甜水海地区铅锌矿成矿分析及找矿探讨

关于甜水海地区铅锌矿成矿分析及找矿探讨 李崔刚;薛小龙 【摘要】新藏公路黑卡甜水海区域南部的位置上是新疆西昆仑岔路口甜水海的区域所在.近年来,在该区有很多铅锌矿床在区内被发现.表明该区具有寻找铅锌矿的良好前景.基于此,文中笔者在分析西昆仑甜水海地区铅锌矿成矿特征的基础上,对其找矿潜力进行探讨. 【期刊名称】《世界有色金属》 【年(卷),期】2017(000)024 【总页数】2页(P125,127) 【关键词】西昆仑;甜水海地区;铅锌矿;成矿特征 【作者】李崔刚;薛小龙 【作者单位】新疆地矿局第二区调大队,新疆昌吉831100;新疆地矿局第二区调大队,新疆昌吉831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8.4 新藏公路黑卡甜水海区域南部的位置上是新疆西昆仑岔路口甜水海的区域所在,喀喇昆仑中生代陆缘盆地以及阿克塞钦古生代陆缘盆地两者相互交接的位置是该矿大地构造所在。该区主要为喀喇昆仑深断裂,在该断裂的位置上与该断裂的旁侧部位上,形成极具潜力的铅锌矿富集区。区内成矿条件优越,找矿潜力巨大[1]。基于

此,文中笔者针对西昆仑甜水海地区铅锌矿成矿特征进行研究,并探讨其找矿潜力,旨在为该区更加深入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1 区域地质背景 喀喇昆仑中生代陆缘盆地以及阿克塞钦古生代陆缘盆地两者相互交接的位置是矿区位置的分布所在。乔尔天山-岔路口断裂将这两个盆地进行隔开。其建造主要为碎 屑岩以及碳酸盐岩(古生界)建造,前者主要分布在中生界侏罗-白垩系地层的以 下位置上,后者分布在其上部。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侏罗纪)在该区非常发育。甜水海岩群岩(长城系)是其主要的过渡基底,具有非常突出的变形特征,韧性剪切带以及尖棱与掩卧褶皱呈现系列发育[2]。 在乔尔天山-岔路口以南的位置上分布着边缘裂隙带主要为神仙湾二叠-三叠纪边缘裂陷带细碎屑岩(三叠纪)以及大量的深水浊积岩等沉积建造,硅质岩以及大量的细碎屑浊积岩是其主要的岩石组合特征,碳酸盐岩建造(侏罗纪-白垩纪)主要分布 于其上部。呈现浅变质的底层特征,然而具有非常突出的变形特征,向斜以及背斜构造比较发育,主要呈现北西-南东向展布。 乔尔天山-岔路口断裂在其东部位置的展布方向上,一直扩展到龙木错区域内,达 到一百到五百米的宽度,总体展布方向呈现北西-南东向展布。碎裂岩以及砂岩(糜棱岩化)与角砾岩(断层)广泛发育。其在该断裂内的岩石都呈现非常突出的破碎特征。通过对区内构造岩进行研究,发现该区断层存在非常明显的两期次特点,主要呈现脆性逆冲走滑特征以及脆韧性剪切伸展-走滑特征。前者主要出现在后期 阶段前者主要出现在早些时候。辉绿岩脉以及辉长岩伴随断裂进行分布。 2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2.1 区域航磁特征 磁场特征呈现跳跃特征而且表现为条带状,在北西方向上表现为北强南弱的特征,60~210nT范围的磁异常主要在该区的北部地区尤为突出,该区断裂展布的方向

浅谈矿床成矿机理与地质特征研究

浅谈矿床成矿机理与地质特征研究 1. 引言 1.1 矿床成矿机理的定义 矿床成矿机理是指矿床形成的原因和过程,包括矿物有害元素、利用元素在地壳中的聚集过程。矿床成矿机理主要包括地质构造、岩体岩浆活动、热液作用、气溶胶作用等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通过研究矿床成矿机理,可以揭示矿床的生成背景、形成机制,为矿床勘探提供科学依据。 矿床成矿机理的研究对于实现矿产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只有深入了解矿床的成因和形成过程,才能有效地指导勘探开发工作,提高资源利用率。通过分析矿床成矿机理,可以探讨矿床的物质来源、形成条件等关键问题,为矿业地质工作者提供准确的科学数据支撑,有助于发现新的矿产资源,提高矿产勘查的效率和水平。 1.2 地质特征研究的意义 地质特征研究是研究矿床成矿机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地质特征研究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矿床形成的过程和机制。矿床的形成受到地质环境的影响,不同矿床具有不同的地质特征,通过对这

些地质特征的研究,可以揭示矿床形成的内在规律和机理,为深入理解矿床成因提供重要依据。 地质特征研究可以指导矿床勘探和开发工作。矿床的地质特征往往与矿床的产状、规模、品位等密切相关,通过对地质特征的详细研究,可以为矿床勘探提供准确的找矿标志和找矿方向,为矿床的高效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地质特征研究对于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矿产资源是重要的战略资源,科学合理地利用矿产资源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至关重要。通过对地质特征的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矿产资源的分布规律和可能性,为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2. 正文 2.1 成矿机理的分类与特点 成矿机理是指地球内部物质和能量作用于地表的过程,是矿床形成的原因和机制。根据不同的成矿作用机制,成矿机理可以分为构造成矿、岩浆成矿、热液成矿、沉积成矿等几种类型。 构造成矿是在构造作用下形成矿床的过程,常见于造山带、断裂带等地质构造区域。岩浆成矿是指岩浆活动导致的矿床形成,包括火山喷发、岩浆侵入等过程。热液成矿是指热液活动带来的矿床形成,常见于断裂带、火山带等地质环境。沉积成矿是指沉积作用导致的矿床形成,包括富集沉积、氧化还原作用等过程。

中国锂矿储量一览表

中国锂矿储量+产量排名 中国锂矿储量一览表

(一)赣锋锂业002460 锂矿储量: 持有的澳大利亚MountMarion矿的现有产量为40万吨/年的锂精矿,阿根廷Cauchari-Olaroz项目的含锂卤水资源量为约合2,458万吨LCE,Mariana项目的控制及推断锂资源量为约合525万吨LCE,Sonora项目总锂资源量为约合882万吨LCE,宁都河源矿的锂资源量为约合10万吨LCE。 锂产能: 碳酸锂设计产能为4.05万吨/年,氢氧化锂设计产能8.1万吨/年,目前没有在建产能。 (二)天齐锂业02466 锂矿储量: 控股子公司泰利森拥有目前世界上正开采的储量最大、品质最好的锂辉石矿-一西澳大利亚格林布什锂辉石矿,通过泰利森锂业澳大利亚持有16宗矿权许可证:根据BreoDlbarustaliatylimited出具的储量评估报告,藏至2018年3月31日,格林布什锂矿区中心矿脉总资源量约1.79亿吨,折合碳酸锂当量约878万吨;锂矿储量约1.33亿吨,折合碳酸锂当量约690万吨。全资子公司盛合锂业拥有四川雅江县措拉锂辉石矿的采矿权,该矿区矿石量约1,971.4万吨,折合碳酸锂当量约63万吨。 锂产能: 碳酸锂产能为3.45万吨/年、氢氧化锂产能为0.5万吨/年。公司还有4.8万吨/年氢氧化锂、2万吨/年电池级碳酸锂的在建项目,目前均处于暂缓状态。

(三)永兴材料002756 锂矿储量: 拥有宜丰县花桥乡白市村化山瓷石矿,矿权面积1.87平方公里,已经对0.38平方公里进行详勘,累计查明控制的经济资源量矿石量4500多万吨。 锂产量: 公司年产1万吨电池级碳酸锂设计产能已投产,另有2万吨锂盐年产能在规划中。 (四)雅化集团002497 锂矿储量: 公司与澳大利亚重要的锂精矿生产企业银河锂业达成长期供应协议,目前银河锂业交付的锂精矿氧化锂含量稳定在5.7%以上,按《承购协议》公司2018-2022年合计最低采购量44万吨(折合碳酸锂约5.5万吨)。参股李家沟锂辉石矿,预计投产后年产18万吨锂精矿。 锂产能: 雅安一期有2万吨/年产能,目前综合产能在4万吨/年以上,后续还有扩产安排。 (五)盛新锂能002240 锂矿储量: 锂矿主要来源于澳洲银河资源。公司自有的奥伊诺矿山已投产,原矿生产规模40.50万吨/年,全资子公司盛屯锂业与澳大利亚银河锂业签署了3年的锂辉石精矿承购合同,在每个合同年度期间采购的最低数量为60,000吨。

步达远—万宝多金属成矿远景区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步达远—万宝多金属成矿远景区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刘国昊;董洋;刘建宁;谢忠;许卫江;毛永涛;王雪 【摘要】步达远—万宝地区处在北东向鸭绿江与太平哨深大断裂所夹持的北西向 次级控矿构造带中,以石柱子复式岩体为主,形成钼、铜、金、铅、锌多金属矿化集 中区.通过总结该区内地层、构造、岩浆岩与成矿的关系,结合区域地球化学异常资料,归纳该区找矿标志,进而推测该区次级找矿远景区. 【期刊名称】《露天采矿技术》 【年(卷),期】2015(000)006 【总页数】3页(P20-22) 【关键词】步达远—万宝;成矿远景区;地质特征;找矿方向 【作者】刘国昊;董洋;刘建宁;谢忠;许卫江;毛永涛;王雪 【作者单位】辽宁省地质矿产调查院,辽宁沈阳110032;辽宁省地质矿产调查院,辽 宁沈阳110032;辽宁省地质矿产调查院,辽宁沈阳110032;辽宁省地质矿产调查院, 辽宁沈阳110032;辽宁省地质矿产调查院,辽宁沈阳110032;辽宁省地质矿产调查院,辽宁沈阳110032;辽宁省地质矿产调查院,辽宁沈阳11003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24 研究区内发育有太古代与元古代双结构结晶基底和古生代与中生代双结构盖层特征。元古代辽东裂谷由下至上发育火山碎屑岩建造、碳酸盐岩建造、碎屑岩和火山碎屑岩建造;太子河-浑江台陷内发育古生代寒武系碳酸盐岩建造。

区域上印支-燕山期岩浆岩活动相当强烈,为成矿提供了充足的热动力条件和物质 来源,为区域铜、钼、金、银、铅、锌、铁成矿奠定了基础。 区内构造发育,以东西向基底构造为主体,常形成近东西向褶皱构造。断裂构造主要表现为北东向和北西向的深大断裂及其从属断裂构造,本区即夹持在北东向鸭绿江大断裂与太平哨深大断裂之间。断裂构造普遍具有多期活动特征,反映了多期多次活动的区域构造背景。自寒武纪以来,本区经受了多次复杂的构造运动,形成了不同方向、不同规模、不同性质、不同时期的构造形迹,控制了区内岩体的侵位和中生代以来地层的展布,进而也控制了矿化活动及矿产的分布。北东向和北西向断裂构造的复合部位往往是矿床的有利赋存部位。 1.1 地层与成矿 区内出露的地层较全,台拱区广泛出露辽河群,台陷区上元古界和古生界较为发育。 矿床的形成和分布与地层关系十分密切。通过研究区内各类矿床资料表明[1-2]: 铜矿控矿地层主要为辽河群高家峪组、青白口系钓鱼台组、南芬组、寒武系下统和中统以及中生界白垩系小岭组等。其中与成矿关系最为密切的是寒武系地层。钼矿:控矿地层主要为寒武系,主要岩性为条带状灰岩,白云质灰岩夹页岩、石英砂岩等。经岩浆侵入作用后热变质为大理岩、条带状大理岩、矽卡岩、角岩,夹变质石英岩。该区铜钼矿床经常相伴生。锌矿:主要控矿地层为下元古界辽河群盖县组,岩性为矽线黑云片麻岩、黑云斜长变粒岩。金矿:主要控矿地层为下元古界辽河群高家峪组,主要有黑云变粒岩、石墨黑云变粒岩、石墨黑云片岩、石墨透闪透辉岩组成。另外震旦系,寒武系地层与金成矿关系密切。 1.2 构造与成矿 本区位于营口-宽甸台拱与太子河-浑江台陷2个三级构造单元的交接处。区内构造复杂,褶皱断裂发育,对贵金属、多金属矿床的形成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 1)褶皱构造。区内强期构造运动主要有3个旋回,表现为3个构造层:①辽河期

云南金平地区金矿化类型及找矿方向

云南金平地区金矿化类型及找矿方向 许国明;王吉勇;陈慕天 【摘要】云南金平地区位于三江造山带哀牢山成矿带南段,是我国重要黄金勘查、生产基地.区内金矿化类型主要有蚀变岩型、石英脉型、红土型和冲(洪)积型.通过对金平地区内的地层、构造、岩浆岩等控矿因素的分析,发现区内的金矿床(点)与构造—岩浆活动关系密切.区内金矿床(点)主要产于古生代浅变质岩系地层中,受NNW向、NW向及NE向断裂及各类侵入岩控制,金矿化与区内岩浆类型有成因上的联系.最后,指出铜厂—大坪一带为区内重要的金成矿远景区. 【期刊名称】《四川地质学报》 【年(卷),期】2014(034)003 【总页数】5页(P359-362,367) 【关键词】金矿;矿化类型;找矿方向;金平地区 【作者】许国明;王吉勇;陈慕天 【作者单位】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四○二地质队,成都611730;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成都610059;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四○二地质队,成都611730;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成都610059;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局成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中心,成都61008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8.51

金平位于云南省东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南端,东与红河与个旧市、蒙自县、河口瑶族自治县相望,西接绿春县,北连元阳县,南与越南接壤。金平地区位于三江造山带哀牢山成矿带南段(元江—墨江公路以南),地质活动强烈,成矿条件 优越。该带是我国重要的黄金生产勘查基地,目前已发现大小金矿床(点)20余个,探明金矿资源量达30t,估计倘有77.4t的找矿远景[1]。因此,对金平地区金矿化类型、控矿因素和找矿方向等的研究,有利于今后在该区开展金矿的地质找矿工作。 图1 金平地区区域地质及金矿分布简图(据李定谋等[2]和云南黄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3]) 1 区域成矿背景 金平地区横跨特提斯——喜马拉雅、滨太平洋两大构造域,在大地构造位置上位 于青藏滇板块与扬子板块之交接部位,横跨哀牢山海岸山弧地体,西部以藤条江断裂、东部以红河断裂为界(图1),属于哀牢山金成矿带南段的一部分。该带金成矿与断裂构造、喜马拉雅期岩浆活动关系密切[3],已发现的金矿床(点)绝大部 分位于哀牢山浅变质岩带中。 区内地层主要有元古界哀牢山群、奥陶系、志留系中下统、泥盆系中上统、石炭系、二叠系下统、三叠系、新近系和第四系。地层受断裂及岩浆活动影响明显,多呈NW-SE向展布,片状、断块状产出。区域地质构造复杂,以断裂构造为主,褶皱构造次之。断裂构造以NW向的红河、哀牢山和藤条河深大断裂为主体,控制着 区内岩浆活动和成矿作用。构造组合以叠瓦状的挤压逆冲断裂间夹线状褶皱为主,并被一系列NE向次级断裂所切割(图1)。矿带空间展布及矿体定位严格受构造控制。 区域岩浆活动频繁,各类侵入岩发育齐全。沿藤条江断裂、甘河断裂带及其与NE

滇东曲靖地区黑色岩系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滇东曲靖地区黑色岩系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徐东 【摘要】滇东曲靖地区下寒武统筇竹寺组(∈1q)黑色岩系,富含Mo、Ni、V、P、PGE、Cu以及Au、Ag、Hg等金属成矿元素.以往地质工作在该区已发现了部分 中-小型Mo-Ni-V-P多金属矿床,表明曲靖地区广泛出露分布的下寒武统筇竹寺组(∈1q)黑色岩中,具有寻找沉积型多金属矿床较大潜力. 【期刊名称】《云南地质》 【年(卷),期】2017(036)002 【总页数】5页(P181-185) 【关键词】黑色岩系;层控型矿床;云南曲靖 【作者】徐东 【作者单位】云南省有色地质局三一七地质队,云南曲靖655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1.2+2 黑色岩系是沉积地壳中广泛分布的一种岩性组合,通常为含硫化物和有机质较高的暗色泥质岩、页岩、硅质岩和碳酸盐岩组合,成矿作用以海底热液喷流沉积为主[1]。黑色岩系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发育,如与有机碳有关的波兰古元古界的PGE- Au-U岩系,中国扬子克拉通周缘震旦系以及塔里木地块和扬子地块下寒武统底部[2]。这些黑色岩系均含有丰富的Cu、Mo、Au、Ni、PGE、U、Mn、V、Fe、Bi、Co、Cr、Se等金属成矿元素,在一定的条件下形成大小不等的矿床及矿点[3-4]。

继滇东曲靖地区黑色岩系中发现了马龙苍龙山Mo-Ni多金属矿床、沾益德泽P-V-Mo多金属矿床、会泽驾车湾Ni-Mo(P)矿床(点)、田坝Ni-Mo(P)矿点等中型-小型矿床(点)后,滇东曲靖地区寻找黑色岩系型Mo-Ni-V-P多金属矿床的问题引起了地质学界的广泛关注。本文根据前人已有的地质勘探资料及科研成果,结合在云南省曲靖地区Mo-Ni(P)多金属矿调查项目中积累的资料,试图阐述滇东曲靖地区黑色岩系的分布层位、沉积特征以及与金属矿化的关系,以期对滇东曲靖地区黑色岩系型Mo-Ni-V-P多金属矿床的找矿勘探工作提供有效指导。 研究区位于扬子陆块南西缘,构造上处于小江断裂以东弥勒-师宗大断裂以北。东起沾益县德泽,西至会泽县驾车,北起会泽县大海,南至马龙县纳章,区域上除缺失白垩系地层外,其它地层发育较为齐全[5],以中元古界昆阳群为结晶基底,震旦系-中三叠统为盖层。由于受历次构造运动的影响,区内基底断裂发生复活,新断裂继承基底断裂的特点,形成了台褶带以三条南北向断裂为骨架,次级北东向、北西向的褶皱-断裂构造带相互平行排列,将台褶带切割成许多大小不等的菱形块体构造图案。与该区矿产有关南北向断裂从西至东有小江超岩石圈断裂、寻甸-宜良断裂、鲁纳-干沟断裂、凉水井-盐塘箐断裂、瓜棚山断层、昭通-曲靖断裂。 褶皱基底出露于会泽、巧家渭姑、太平场、牛首山等地,是一套巨厚的碳酸盐-类复理石沉积建造;震旦系、古生界、中生界、新生界组成巨厚盖层,为巨厚的磨拉石、碳酸盐岩、碎屑岩、复理石及含煤、磷沉积建造[6]。含Mo-Ni(P)矿层主要赋存于下寒武统筇竹寺组(∈1q)泥质粉砂岩、含碳质页岩、泥质白云岩等碎屑岩建造中。 曲靖地区广泛分布的黑色岩系主要位于下寒武统筇竹寺组(∈1q)中,为一套浅海-滨海相沉积岩。岩性以灰绿-灰黑色页岩及粉砂岩为主,夹碳酸盐岩、硅质岩及磷酸盐岩。筇竹寺组可进一步分为石岩头段和玉案山段上、下两个岩性段,筇竹寺组与上覆沧浪铺组地层整合接触,底部整合或假整合于灯影组之上,该组平均厚度达

马尔康党坝锂辉石矿矿床地质特征分析-罗典汇总

四川省马尔康党坝锂辉石矿床地质特征分析 罗典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四川成都610051) 摘要:马尔康党坝锂辉石矿位于松潘—甘孜造山带、巴颜喀拉造山带之马尔康复式向斜之南端,出露三叠系地层,断裂、褶皱构造较发育,岩浆岩广泛分布,以燕山晚期二云二长花岗岩为主,是花岗伟晶岩脉的母岩。成因类型为伟晶岩矿床。含锂辉石花岗伟晶岩基本上全脉锂矿化,矿体形态简单和伟晶岩脉基本一致。矿体由北西向—南东横穿整个矿区。区内发现的锂辉石矿体主要表现为细晶、中晶结构特征。矿石构造以块状构造为典型特征。矿体围岩蚀变以锂云母化、白云母化、黑云母化为主要特征。 关键词:马尔康党坝;锂辉石;矿床地质特征 Spodumene ore Deposit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alysis in Dangba,Barkam,Sichuan Province Author:Luo Dian 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ollege of earth science, Chengdu, Sichuan Province The zip code :610051 Abstrct:Spodumene quarries in songpan ganzi orogenic belt, balyanlkalla orogenic belt in his rehabilitation of the southern tip of syncline, outcropped Triassic strata, fracture and fold structure, magmatic rocks are widely distributed, mainly two YunErChang late yanshanian granite, granite is giant crystal dike rocks. Genetic types

湖北省红安县华河萤石矿床成矿特征及邻近区域类似矿床的找矿方向探讨

湖北省红安县华河萤石矿床成矿特征及邻近区域类似矿床的找 矿方向探讨 叶昌智;刘明文;黎湘 【摘要】红安县华河萤石矿床主要分布于豫南-鄂北萤石矿矿集区华家河一带,属于其中典型的中低温热液充填型萤石矿床之一,矿床成矿时代为燕山期,主要受北东-南西向构造破碎带控制,围岩主要为新元古界武当(岩)群一岩组的白云斜长片麻岩.【期刊名称】《资源环境与工程》 【年(卷),期】2012(026)006 【总页数】5页(P571-575) 【关键词】萤石矿床;成矿时代;成矿特征;矿床成因;找矿方向 【作者】叶昌智;刘明文;黎湘 【作者单位】湖北省地质调查院鄂东北所,湖北孝感432100;湖北省地质调查院鄂东北所,湖北孝感432100;湖北省地质调查院,湖北武汉43003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9.21+5 0 引言 湖北省红安县华河萤石矿床属于豫南—鄂北萤石矿矿集区。该矿集区西北自河南省嵩县,东南至湖北省红安县,面积5.6万 km2,有萤石矿床14个,以大中型

为主,查明萤石矿资源/储量约1 296万t。区内萤石矿床主要分布于河南省嵩县、信阳,湖北省红安、大悟县等地。以萤石型、石英—萤石型矿石为主。华河萤石 矿床为典型的脉状热液充填型萤石矿床[1]。 湖北省红安县华河萤石矿床位于红安县城西北方向10 km的华家河镇矿山村。矿 区地理坐标:东经114°31'56″~114°32'43″;北纬31°22'04″~31°22'45″,面积1.575 km2[2]。 华河萤石矿床大地构造位置位于大别—苏鲁地块(Ⅰ2)桐柏—大别(超)高压折返带(Ⅰ2-1)英山—红安超高压变质岩系折返带(Ⅰ2-1-2)。成矿区带属于秦岭—大 别成矿省(Ⅱ-7)桐柏—大别—苏鲁(造山带)Au—Ag—Fe—Cu—Zn—Mo—金红石—萤石—珍珠岩成矿带(Ⅲ-67)。参见图1。 图1 华河萤石矿区所在成矿区带位置图Fig.1 Location map of metallogenic belts in Huahe fluorite ore district 华河萤石矿所在区域内出露大量的新元古代武当(岩)群一岩组,岩性为白云斜长片麻岩,间夹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武当(岩)群二岩组,岩性为白云质大理岩等。区域内岩浆岩不发育,主要为燕山早期正长斑岩、晚期矽质(石英)脉岩,此外可见少量的石英斑岩等①湖北省地质调查院,中华人民共和国1∶25万区域地质调查成果 报告麻城市幅,2003。。参见图2。 图2 湖北省红安县华河萤石矿区域地质图Fig.2 Regional geological map of Huahe fluorite deposit in Hong’an County,Hubei province1.冲积 层;2.武当岩群一岩组;3.武当岩群二岩组;4.裂解岩片;5.柏树湾岩体;6.胜利 片麻岩;7.酸性/基性侵入岩;8.蚀变岩带;9.一级断裂构造;10.二级断裂构 造;11.三级断裂构造;12.华河萤石矿区范围。 1 矿区地质 1.1 地层

四川阿坝州某晶质石墨矿的发现及找矿方向

四川阿坝州某晶质石墨矿的发现及找矿方向 肖亮;张得彦;霍加庆 【摘要】四川阿坝州某晶质石墨矿发现于龙门山构造带中段的元古界黄水河群黄 铜尖子组三段(PtHh3),变质岩系中,矿体呈层状、似层状赋存于石墨片岩、石墨石 英片岩内,矿体受地层层位控制明显,为沉积变质型石墨矿床.龙门山构造带中元古界黄水河群黄铜尖子组三段之含矿层位是主要的找矿目标. 【期刊名称】《云南地质》 【年(卷),期】2017(036)004 【总页数】6页(P528-533) 【关键词】晶质石墨;地层控矿;沉积变质型矿床;四川阿坝 【作者】肖亮;张得彦;霍加庆 【作者单位】四川省地质矿产开发局405地质队,四川都江堰611830;四川省地质矿产开发局405地质队,四川都江堰611830;四川省地质矿产开发局405地质队, 四川都江堰61183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9.25+.2 石墨是一种重要的非金属矿物,近年由于以晶质石墨为原材料的氟化石墨、石墨烯、碳纤维复合材料等研究方面的技术创新和突破,使得晶质石墨这种战略性新材料的应用领域和需求市场不断扩大,国家也将石墨列为战略资源。阿坝州某晶质石墨矿床分布于龙门山中段的黄水河群变质岩区,矿床类型为沉积变质型,属扬子地台西

缘区褶皱基底[1、2]。石墨矿床明显受变质地层层位控制,找矿标志明显,石墨呈鳞片状(晶质石墨)赋存于石墨片岩、石墨石英片岩中,片径1mm~0.01mm,呈 团块状,似层状,石墨含量约占岩石的5%~10%,层次较多,露头单层厚度 0.3m~1m,为优质晶质石墨。为进一步开展该区的地质找矿工作,本文就区内晶质石墨的成因类型与找矿方向做一初步探讨。 晶质石墨矿区处于四川盆地北西缘—后龙门山造山带(I-1)中段—茂县至汶川断裂(F1)与北川至映秀断裂(F2)之间的前震旦纪基底杂岩(彭灌杂岩)中(图1),受两区域深大断裂影响,断裂之间的地层发育大量次级褶皱[3、4]。地层区划属巴颜喀拉地层区玛多—马尔康地层分区金川小区。区域出露地层由老到新主要为元古界黄水 河群;震旦系下统;志留系茂县群;泥盆系中统月里寨群及泥盆系中统养马坝组地层[5]。 研究区岩浆活动频繁,其中元古代澄江-晋宁期是本区最强烈的一次岩浆活动,此 后具有多期活动和连续演化的特点。岩体总体呈北东~南西向延伸,延伸混染、混合岩化、自变质及动力变质强烈,以侵入岩为主,为超基性-酸性岩组成的多期复 式的“杂岩”体,岩石类型极为复杂。 变质岩主要以元古代地层为主,在漫长的地质发展史中,经受各种构造变动、变质作用及岩浆作用反复叠加,出露的变质地层主要岩石类型为区域变质岩、热力变质岩、自变质岩及动力变质岩等,其中以区域变质岩为主。 区内地层主要为元古界黄水河群变质岩,为一套变质中基性和酸性火山岩、火山碎屑岩与沉积岩组合的细碧角斑岩建造,呈包体或大型捕掳体的形态被“彭灌杂岩体”包围,岩石化学和微量元素资料表明其原岩是一套与火山岛弧成因有关的火山岛弧岩系,是古板块边缘地带的沉积产物[3](图2)。矿区主要出露地层为中元古界黄水河群黄铜尖子组三段(PtHh3),区内出露厚度>2000m,地层走向为近东西向,倾向北西,倾角一般在75°~80°之间。顺岩层走向依次出露主要为板岩、千枚岩、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