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合集下载

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

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

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一、小数乘法1. 小数乘法的意义: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一个数乘纯小数的意义是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是多少。

2. 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①先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②再给积点上小数点。

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添0补位。

3. 小数乘法中,两个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的关系:一个因数的小数位数+另一个因数的小数位数=积的小数位数。

4. 积的近似值:根据要求,要省略某一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值时,要看这一位的下一位,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值。

注意:近似值与原数是相等的,求近似值后一般都要写出计数单位。

5. 连乘、乘加、乘减:小数连乘时,先把小数看成整数,再按整数乘法法则算出积,然后点上小数点;如果使用简便算法,先确定积的小数位数,再点上小数点;注意:连乘、乘加、乘减时,不要忘记加进小数点后的位数;当乘得的结果末尾有0时,应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把末尾的0去掉。

二、小数除法1. 小数除法的意义:小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就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2. 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小数除以整数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相同的位数(位数不够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进行计算。

3. 商的近似值:根据要求,要省略商的某一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值时,要看这一位的下一位,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值。

注意:近似值与原数是相等的,求近似值后一般都要写出计数单位。

4. 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叫循环节。

循环小数的缩写法是将第一个循环节以后的数字全部略去,而在第一个循环节的首位和末位两个数字中间添上一个“·”,(相当于循环点)的方法。

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各单元知识点第一单元:小数乘法一、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先将小数转化为整数,然后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算出积,最后确定积的小数点的位置。

如果积的小数部分末尾出现0,需要去掉小数末尾的0,使小数成为最简形式。

二、小数乘小数的算理及计算方法:1.按照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确定小数点的位置;2.确定小数点的位置时,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3.如果积的小数位数不够,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4.积的小数部分末尾有的要去掉。

三、积与因数的关系一个因数(除了1)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因数大;一个因数(除了1)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因数小。

四、求一个数的小数倍数的解题方法:用乘法计算,即用这个数乘小数倍数。

五、小数乘法的常用验算方法:1.根据因数与积的大小关系检验;2.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重新计算;3.用计算器验算。

六、用“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数:1.先算出积,然后看要保留数位的下一位,再按“四舍五入法”求出结果,用“≈”表示;2.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

四舍五入法:小于5,把它和右边的数全舍去;大于5,向前进1,再把它和右面的数全舍去。

由于小数的末尾去掉和加上,小数的大小不变,所以取小数的近似数时不用把数改写成分数,直接去掉。

七、乘除法运算定律1.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用字母表示为:a×b=b×a。

例如:85×18=18×85,23×88=88×23.2.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

用字母表示为:(a×b)×c=a×(b×c)。

注意:乘法结合律的应用基于要熟练掌握一些相乘后积为整十、整百、整千的数。

1、小数除以整数的方法:先将小数乘以10、100、1000……把小数点向右移动相应的位数,使得被除数变成整数,然后进行整数除法运算,最后把商的小数点向左移动相应的位数,还原成小数。

五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要点

五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要点

五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要点
1. 整数
- 理解正整数、负整数和零的概念
- 掌握整数的加减法运算
- 能够用数轴表示整数
2. 分数
- 理解分数的概念和意义
- 掌握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 能够将分数化简为最简形式
3. 小数
- 理解小数的概念和意义
- 掌握小数的加减法运算
- 能够将小数转化为分数或百分数
4. 平面图形
- 理解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及性质- 能够计算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 能够进行简单的图形变换,如平移、旋转和翻转
5. 数据统计
- 理解调查、收集数据和制作统计图表的过程
- 能够读懂和分析简单的统计图表,如条形图和折线图
- 能够计算平均数和中位数
6. 时、钟、日、历
- 能够读懂和表示小时、分钟、秒钟的概念
- 能够用24小时制表示时间
- 能够计算时间的间隔和运算
7. 问题解决
-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 能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寻找解决方法
以上是五年级上册数学的复习要点,希望你能够针对这些内容进行复习和巩固。

祝你学习进步!。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第一节:数字的认识与运算1. 数的大小比较:比较数字的大小,可以使用大于、小于、等于的符号进行比较。

2. 十进制与单位:以十为基数的计数方式,使用十进制数。

3. 数的进位与退位:在进行加减运算时,当某一位的数加减后超过10时,需向前进一位或退一位。

4. 数的拆分与组合:可以将一个数拆分成不同的数位之和,或将多个数位进行组合得到一个整数。

第二节:数的整数运算1. 加法与减法的运算法则: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减法的正负消去律。

2. 正数与负数:正数表示增加量,负数表示减少量,0表示相等。

3. 两个正数相加、相减:两个正数相加结果为正数,相减结果为正数或零。

4. 两个负数相加、相减:两个负数相加结果为负数,相减结果为负数或零。

第三节:数的小数运算1. 小数的认识:小数是带有小数点的数,小数点后面的数字代表不同的数位。

2. 小数的读法和写法:小数可以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小数点读作“点”。

3. 小数的比较:可以使用大小符号进行小数的大小比较。

4. 小数的加减法:小数的加减法与整数的加减法类似,将小数点对齐后进行计算,并保留相应的小数位数。

第四节:数的分数运算1. 分数的认识:分数表示整体中分成若干份的一部分,由分子和分母组成。

2. 分数的读法和写法:分子在上方,分母在下方,中间用横线隔开。

3. 分数的比较:可以使用大小符号进行分数的大小比较。

4. 分数的加减法:分数的加减法需要先找到分母的最小公倍数,然后相加或相减分子,分母保持不变。

第五节:数的乘法与除法1. 乘法的运算法则: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

2. 乘法的计算:将两个因数的数值相乘得到积。

3. 除法的运算法则:除法的定义,被除数除以除数得到商。

4. 除法的计算:确定商和余数的大小,进行整除或可整除的除法运算。

第六节:平面图形与三维图形1. 点、线和面:点是没有大小的位置,线是由无数个点组成的直线,面是由无数个线组成的平面。

2. 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认识: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且都是直角,长方形有两个相等且都是直角的边,三角形有三个角和三条边,圆形由一个圆心和一组等半径的圆弧组成。

数学五年级上册总复习要点整理

数学五年级上册总复习要点整理

数学五年级上册总复习要点整理一. 算数1. 整数1.1 正整数和负整数的概念1.2 整数的比大小1.3 整数的加减法则及应用1.4 整数的乘除法则及应用2. 分数2.1 分数的概念和性质2.2 分数的比较大小和约分2.3 分数的加减法则及应用2.4 分数的乘除法则及应用3. 小数3.1 小数的概念和性质3.2 小数的读法和写法3.3 小数的比较大小和四则运算4. 算式的变形和计算4.1 算式的基本等式4.2 算式的变形4.3 算式的括号应用4.4 算式的口算加减乘除5. 数的应用5.1 包括数值解释、图形解释等二. 几何1. 植入几何学1.1 植入几何中的点和线1.2 植入几何中的角和三角形1.3 植入几何的统计图形初步2. 视图几何学2.1 视角的概念和画法2.2 视图及其分类3. 几何变换3.1 平移和旋转的概念和画法3.2 对称的概念和画法三. 量1. 长度1.1 长度的测量1.2 长度的运算2. 面积2.1 面积的概念和测量2.2 面积的运算3. 重量3.1 重量的测量3.2 重量的运算4. 容积和长度之间的换算4.1 容积和长度的概念4.2 容积和长度之间的换算四. 数据1. 数据資料1.1 資料的收集1.2 資料的分析2. 平均数2.1 一般用算术平均数2.2 一般应用3. 计数方法3.1 排列表和频数分布表3.2 众数和中位数五. 算法1. 数字串/字符运算1.1 数字串和字符的概念1.2 字符的比较和分类1.3 数字串的基本操作2. 计算机图形学2.1 图形学的概念和分类2.2 图形计算和显示2.3 特殊效果的实现以上是数学五年级上册总复习的要点整理,希望能够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五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知识点归纳

五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小数乘法1,当一个数乘比1小的数,积比这个数小。

当一个数乘比1大的数,积比这个数大。

例: 2.4× 0.5 < 2.4 0.97× 8.2 < 8.22.4× 1.02 > 2.4 0.97× 0.84 < 0.972,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多少倍,积也扩大到原来的多少倍。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缩小到原来的几分几,积也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几。

3,两数相乘,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m倍,另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n倍,积扩大到原来的m乘以n倍。

4,小数乘法计算法则:一算:小数乘小数,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二看: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三点:当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上小数点,如果积的小数末尾有0,就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把0去掉!5、小数点的位移规律:把一个小数扩大10倍、100倍、1000倍、……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位数不够时,要用“0”补足。

把一个小数缩小为原来的1/10、1/100、1/1000、……只要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位数不够时,要用“0”补足。

6、根据因数判断积的小数位数: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是几位小数。

7、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也适用。

乘法的交换律:a×b=b×a乘法的结合律:( a×b)×c= a×(b×c)乘法的分配律:(a+b)×c=a×c+b×c8、积的近似数:保留a位小数,就看第a+1位,再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取值。

①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个位,看十分位上的数;②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十分位,看百分位上的数;③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百分位,看千分位上的数;生活中人民币最小单位常常是“分”,因此以元为单位一般保留两位小数。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35个重要知识点归纳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35个重要知识点归纳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35个重要知识点归纳五年级数学上35个重要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小数乘法1、小数乘整数: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如:1.5×3表示1.5的3倍是多少或3个1.5的和的简便运算。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2、小数乘小数: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如:1.5×0.8就是求1.5的十分之八是多少。

1.5×1.8就是求1.5的1.8倍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注意: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把小数化简;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时,要用0占位。

3、规律: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4、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1)四舍五入法;(2)进一法;(3)去尾法5、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

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

6、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

7、运算定律和性质:加法: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减法:减法性质:a-b-c=a-(b+c)a-(b-c)=a-b+c乘法: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c+b×c【(a-b)×c=a×c-b×c】除法:除法性质:a÷b÷c=a÷(b×c)第二单元小数除法8、小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如:0.6÷0.3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0.6与其中的一个因数0.3,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小数乘法1、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计算小数乘法,先按照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末位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如果积的小数点位数不够,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

如果积的末尾有0,在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时,应先点上小数点,然后再把小数末尾的0划掉。

2、小数乘整数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3、一个乘法算式中,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

如:3×1.2>3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如:3×0.8<34、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0除外),积也乘或除以几。

5、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先按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算出积,再看需要保留数位的下一位数字,最后按照“四舍五入”法求出结果,并用“≈”连接,表示求出的是近似数。

6、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

第二单元、位置1、“列”“行”的含义:竖排叫做列,确定第几列一般是从左往右数;横排叫做行,确定第几行一般是从前往后数。

2、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时,列和行两个数字间用逗号隔开,并用括号括起来。

例:第二行,第三列,(2,3)。

第三单元、小数除法1、小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如:2.4÷1.6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是2.4与其中一个因数是1.6,求另一个因数是多少。

2、小数除以整数,按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如果除到末尾仍有余数,要添0再继续除。

3、被除数比除数大的,商大于1。

被除数比除数小的,商小于1。

4、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数位不够的要添0补足。

再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

5、一个数(0除外)除以1,商等于原来的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1. 数的大小比较
- 次序:数字的大小比较,包括从小到大和从大到小的顺序。

- 认识整数:正整数和负整数,并了解它们在数轴上的位置。

2. 加减法运算
- 加法和减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 两位数和两位数的加减运算。

- 带进位的加法和借位的减法。

3. 乘法运算
- 乘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 乘法口诀表的研究和运用。

- 两位数和一位数的乘法。

4. 除法运算
- 除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 除法口诀表的研究和运用。

-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

5. 多位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 多位数和多位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 多位数和整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6. 数的性质与关系
- 偶数和奇数的辨认和性质。

- 因数和倍数的概念及其关系。

7. 小数
- 小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 小数的加减运算。

8. 小数和分数的转化
- 小数和分数之间的关系。

- 小数和分数的转化方法。

9. 分数的运算
- 分数之间的大小比较。

- 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10. 单位换算
- 长度、重量和容量的单位换算。

- 通过换算解决实际问题。

11. 图形与面积
- 二维图形的认识和分类。

- 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12. 时间和日期
- 时钟和时间的概念和读法。

- 日期的表示和计算。

13.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方法。

- 条形图和表格的制作和分析。

以上是五年级数学上册的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