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歌《二十四孝》
经典孝歌

(1)点鼓郎来点鼓郎,好好点鼓我开场。
一开东方甲乙木,我从木上说一行。
在生不拿木为贵,死后还要木来装。
二开南方丙丁火,我从火上说一行。
在生不拿火为贵,死后还要火烧香。
三开西方辛酉金,又从金上说一行。
在生不拿金为贵,死后还要金买木。
四开北方壬癸水,又从水上说一行。
在生不拿水为贵,死后还要水洒丧。
五开中央戊已土,又从土上说一行。
在生不拿土为贵,死后还要土埋亡。
五大场期我开启,众位亲戚请赶场(2)点鼓郎来点鼓郎,好好点鼓我开场。
一开开个大场,开个大场卖牛马。
二开开个小场,开个小场卖猪羊。
三开开个文场,开个文场卖笔墨。
四开开个武场,开个武场卖刀枪。
牛马卖给庄稼汉,猪羊卖给屠户行。
笔墨卖给文官将,刀枪卖给土霸王。
四大场期我开启,众位歌师请赶场。
(3)我在岩上砍干柴,听到孝家鼓响我才来。
鼓响头声在岩上,鼓响二声下岩来。
鼓响三声开门望一望,满堂都是唱歌人。
要想开言唱一首,又怕声音不调匀。
要不开言唱一首,白来丧堂走一旬。
管它声音调匀不调匀,献上一首渡亡人。
大家一人唱一首,陪伴亡人到天明。
(4)开言我把列位叫,叫声列位听分明。
以下是廿四孝经,字字行行记在心。
第一行孝是舜帝,南山耕田奉双亲。
二十四孝在第一,因此得做帝王身。
第二行孝是木莲,木莲救母住西方。
观音娘娘来点化,阴司救母转还阳。
第三行孝是匡胤,有忠有孝有德行。
足行千里送母亲,因孝得做帝王身。
第四行孝是王祥,母亲有病思鱼汤。
将身卧在寒冰上,天赐金丝鱼一双。
第五行孝是孟宗,忏逆之人天不杳。
孟宗哭竹冬生笋,父寿如今松柏同。
第六行孝是丁兰,丁兰刻木奉亲娘。
每日焚香敬父母,至今孝名天下扬。
第七行孝是黄香,黄香扇枕赐温凉。
冬天温被母亲睡,新物敬给母先堂。
第八行孝命不通,刘唐救母孟一江。
彦贵召嘹黄氏女,我道容称天不容。
第九行孝是曹安,曹安杀子救亲娘。
孝心感动天和地,至今孝名天下传第十行孝孟姜女,丈夫去到万里城。
哭到长城八千里,至今美名天下扬。
十一行孝蔡白皆,孝于恩人张秀才。
王中二十四孝歌

王坛镇中学虞舜文化进课堂活动之二十四孝歌《王中二十四孝歌》前言:天地重孝孝当先,一个孝子全家安,孝是人道第一步,王中少年记心底。
1、学校社区家国事,常和父母唠一唠,叔伯爷娘等长辈,不忘随时访一访2、平时回家常看看,逢年过节陪父母,礼物不必太贵重,懂得感恩孝心表3、父母生日勿遗忘,蛋糕虽小价值高,办个宴会图热闹,全家团圆乐淘淘。
4、柴米油盐酱醋茶,样样事情要操劳,偶给父母做顿饭,替他们把辛苦担。
5、关爱卡片精心做,略表学子重孝恩,父母看后定开心,大家感情又增进。
6、含辛茹苦恩难忘,双亲身体心牵挂。
乌鸦反哺羊跪乳,孝字不忘爱不孤7、知其冷暖晓其意,品其甘苦尝其味。
真心诚意奉长辈,爱亲敬亲孝乃全8、父母心扉儿常叩,共坐庭前忆往昔。
勉子立志需谨记,承欢膝下众人羡9、父母为家勤操劳,体力透支仍不饶,我与父母共锻炼,身体强健乐淘淘10、新兴科技数电脑,父母年大成“脑盲”,我教父母学懂它,双亲开怀心欢畅11、父母操劳大半生,业余爱好常支持;感恩父母是天德,晚年生活乐呵呵12、工作辛苦常加班,陪伴父母共体验;热爱劳动是美德,感悟艰辛收获多13、生活不如意八九,父母操心劳累多:子女排忧是孝心,共同解难暖身心14、胡适年幼学做人,恩师亦是慈母亲,鸡鸣即起听教诲,行事有章少老成15、莫言喜获诺贝尔,母传身教记心怀,忍受苦难有尊严,父母祖辈代代传16、神机妙算诸葛亮,舌战群儒镇四方,心有隔阂多沟通,一家和睦万事兴17、在外奔波本不易,父母祈盼更心急;一声问候舒心怀,一分一秒更似金18、同窗绮绣不能慕,勤俭节约才是美;锄禾悯农不能忘,自力更生才是强19、父母工作太辛劳,操持内外分身无,我等后辈多理解,及时汇报安其心20、小儿有乐莫深藏,欣喜诉与父母听,家中长辈共分享,其乐融融享天伦21、春来赏梅把路引,夏避暑热共乘凉,秋祭舜王全家往,冬访亲友紧相伴22、见面问好有礼貌,长辈交谈不打扰,用餐轻轻是修养,回家拜拜有教养23、操劳终日父母苦,工作生活压力重,学习老莱娱亲事,一起看场老电影24、老弱病残皆可怜,心怀他人好品质,坐车起立把座让,人文关怀是正道结语:国家兴盛黎民安,王中学子行孝道。
《二十四孝》全文译文

《二十四孝》全文译文元代人郭居敬编撰《二十四孝》概述了我国古代二十四位著名孝子的孝行故事。
情节生动,文字简炼,内容多是宣传我国劳动人民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和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孝悌,流传甚广。
“孝道”是我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精髓。
“孝”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是千百年来中国社会维系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孝亲观念,溯源于远古氏族公社时期。
春秋末年,孔子、曾子对孝作了系统论述,遂成为儒家伦理的重要内容。
一、孝感动天【原文:】虞舜,瞽胱之子。
性至孝。
父顽,母嚚,弟象傲。
舜耕于历山,有象为之耕,鸟为之耘。
其孝感如此。
帝尧闻之,事以九男,妻以二女,遂以天下让焉。
【诗赞:】队队春耕象,纷纷耘草禽。
嗣尧登宝位,孝天心。
【译文:】五帝之一的舜帝(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是徘瞍老汉的儿子(瞽瞍,盲人也)。
天生就懂得大孝。
他父亲脾气古怪,继母性情变化无常,同父异母的弟弟名字叫象,非常不懂事(他们多次设诡计陷害舜,但舜毫无嫉恨,总是以德报怨)。
舜每天去历山耕田种地,干活时有大象跑来替他拉犁,小鸟飞来如他播种,是他的孝行感动了上天才会有这样的景象啊。
尧帝听说舜的事迹后,让自己的九个儿子拜舜为师(在舜手下做事、学习),把自己的二个心爱的女儿同时嫁给舜为妻子,最后把天下禅让给了舜。
二、戏彩娱亲【原文:】周老莱子,至孝。
奉二亲,极其甘脆。
行年七十,言不称老。
常著五色斑斓之衣,为婴儿戏于亲侧。
又尝取水上堂,诈跌卧地,作婴儿啼,以娱亲意。
【诗赞:】戏舞学娇痴,春风动彩衣。
双亲开口笑,喜色满庭风。
【译文:】周朝时有个老人叫莱子,非常孝顺。
他伺候二老双亲,总是极尽所能地做可口的甘美的食物。
他的年龄马上就七十了(古稀之年,在当时是极其少见的),从来不在父母面前说老子。
他经常身穿色彩鲜艳的婴儿装,像婴儿一样在双亲身边戏耍。
有一次曾经在为老人端洗脚水时,故意假装跌倒,趴在地上,学小婴儿的哇哇哭声,逗老人开心。
三、鹿乳奉亲【原文:】周朴子,性至孝。
二十四孝歌MicrosoftWord文档

二十四孝歌二十四孝贤古人,几千年来传到今,道德典范人尊敬,,听我从头唱分明.、《孝感天地》颂虞舜,以德报怨真圣人,尧帝选贤将位让,嫁配蛾皇与女英.舜居帝位尚耕田,侍亲尽孝起五更,感动上苍象代耕,乌鸦啄草地鞣耘.、《亲尝汤药》汉文帝,父皇过早鹤仙西,母后悲伤病在床,文帝忧愁寝食废.昼夜侍奉将母医,亲自煎药先尝味,重德治国兴礼仪,天佑文景盛世起.、《齿指痛心》歌曾参,孝顺母亲最诚慎;山中砍柴忽心痛,惊知娘亲急召身.飞步赶回跪安宁,母咬手指连儿心,唤儿归家奉客宾,后世儒家尊“宗圣”.、《芦衣顺母》闵子骞,父娶继母生俩男,继母心偏芦充棉,闵损受虐无怨言.鞭抽衣破芦花现父怒休妻闵子拦,母去必将孤三子,留她只我一身寒.《百里负米》子路君,果敢性直最孝顺,早年家贫菜充饥,游历四方念双亲.携米万盅走百里,回家奉养父母亲,双膝跪地表歉意,天下称孝扬美名.《鹿乳奉亲》是剡子,父母年高患眼疾,需吃鹿乳来疗医,他披鹿皮进山去.装扮鹿仔入群内,取得鹿乳尽孝义;感动猎人称之奇,倾奉鹿乳护送归.《戏彩娱亲》菜子老,年过古稀亦尽孝,为求双亲愉悦乐,常着彩衣扮童少.戏耍手摇拨浪鼓,堂上送食滑一跤;恐老伤心顺撒娇,引逗父母哈哈笑.《卖身葬父》是董永,家境贫寒孝道深,卖身送终行孝尽,槐荫树下遇仙人.感其孝顺人忠厚,仙女与他配为婚,月织三百匹缎锦,赎得董永自由身.《刻木事亲》是丁兰,纪念父母恩如山,雕刻木像来供奉,早晚焚香奉茶饭;进出请教常问安,犹如父母活跟前.妻烦针戳指流血,丁兰休妻怒冲天.《行佣供母》孝江莘,伺奉寡母甘为佣,帮人为仆受饥寒,保得老母衣食丰.战乱背母去避难,几经杀祸因孝遁;贤良方正封“孝廉”,“五官中郎将” 赐身.《怀橘遗亲》唱陆绩,六岁随父舅家去,袖中藏橘遗落地,引得一阵哄笑起.母亲爱好吃橘子,带回两枚尝尝味,年幼奉母孝出奇,《太玄》《易经》他注齐.《埋儿奉母》名郭巨,父逝独孝养母亲,家贫如洗穷潦困,生下婴儿分身心;母死不能再复活,子可再有还能生,夫妇商挖埋儿坑,不料掘出天赐金.《扇枕温衾》道黄香,年方九岁没了娘,伺奉父亲孝心强,江夏黄童世无双.夏日摇扇枕席凉冬天先睡温暖床,贤孝无比又博学,后为太守美名扬.《拾葚异器》表蔡顺,采摘桑葚现孝心,色红味酸自己食,皮乌味甜奉娘亲;路遇义军问由因,细说衷情众钦敬,赠给一头大黄牛,又送白米三十升.《涌泉跃鲤》姜诗妻,庞氏孝心感天地,为了适从婆口味,担长江水烹鲤鱼.一个来回十多里,哪管日晒与风吹,一日归迟丈夫怒,疑为怠慢逐驱去.庞氏委屈不失孝,姜母命诗接妻回;庞氏进门院涌泉,每日泉中出鲤鱼.《闻雷泣墓》是王裒,父死非命不面西;母亲死后更伤悲,搭棚守墓尽孝仪.娘亲生前畏响雷,每逢雷雨坟前跪,口呼“裒儿在这里,娘亲且莫心惊虑”.《乳姑不怠》唐氏贤,太姑年老牙脱完,五谷饭菜嚼不烂,唐氏喂奶当婆饭.婆终交代子孙言,要学她孝我一般,孝顺与她不怠慢,孙儿南山居高官.《卧冰求鲤》颂王强,虔诚尽孝美名扬,继母生病思鲜鲤,水面结冰冻河床.王祥解带卧冰上,感动神仙来帮忙,冰溶洞窟鲤跳筐,后居太尉官运昌.《恣蚊饱血》小吴猛,八岁就知孝双亲,家道贫穷无帐营,蚊叮父身难安宁.吴猛见情心不忍,每晚赤身父旁困,引得蚊子叮自身,蚊饱不再扰父亲.《扼虎救父》是杨香,一日随父收稻忙,忽然老虎下山岗,叼走父亲很危亡.杨香年方十四岁,赤手空拳无寸钢,急起双手扼虎喉,虎放父身自逃亡.《哭竹生笋》是孟宗,少时亡父母拉成,老母病重须鲜笋,奈何此时正寒冬.竹林求笋无踪影,抱住竹子哭苍穹;哭地地裂冬生笋,虔诚孝母垂英名.《尝粪忧心》庾黔娄,南齐高士任县令,一日心惊汗漓淋,知是家父身染病,辞官回家审父病,尝粪味甘是绝症,忧心哭天愿替身,父丧守灵三年整.《弃官寻母》朱寿昌,七岁生母逼离乡,五十年来无音信,刺指流血写“金刚”.身在朝中心思娘,得音辞官回故乡,陕西觅见母与弟,母子欢聚孝高堂.《涤亲溺器》黄庭坚,身贵权重居高官,伺奉母亲不怠慢,朝辞晚归问平安.早起为母倒粪便,晚净溺器送床前,春夏秋冬不间断,虔诚孝心千古传.二十四孝古今传,堪称楷模与典范,人过留名雁留声,唯愿子孙个个贤.人生在世几十年,谁道忠孝难两全,孝是根本忠为果,无孝哪来忠与贤.。
《二十四孝》原文及译解知识讲解

《二十四孝》原文及译解知识讲解《二十四孝》原文及译解《二十四孝》原文及译解一、孝感动天(虞舜)【原文】虞舜,瞽叟之子。
性至孝。
父顽母嚣。
弟象傲。
舜耕于历山,有象为之耕,有鸟为之耘。
其孝感如此。
帝尧闻之,事以九男,妻以二女,遂以天下让焉。
系诗颂之,诗曰:对对耕春象。
纷纷耘草禽。
嗣尧登帝位。
孝感动天下。
【译解】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
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
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
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
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
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
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
二、亲尝汤药(西汉文帝刘恒)【原文】西汉文帝,名恒,高祖第三子。
初封代王。
生母薄太后,帝奉养无怠。
母尝病三年,帝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汤药非亲尝弗进。
仁孝闻于天下。
系诗颂之,诗曰:仁孝闻天下,巍巍冠百王。
母后三载病,汤药必先尝。
【译解】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
高后八年(前180)即帝位。
他以仁孝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
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放心后才让母亲服用。
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重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发达,与汉景帝所统治的时期并誉为“文景之治”。
三、啮指心痛(周朝曾参)【原文】周(朝)曾参,字子舆,事母至孝。
参曾采薪山中,家有客至。
母无措,参不还,乃啮其指。
参忽心痛,负薪以归,跪问其母。
母曰:“有客忽至。
吾啮指以悟汝耳。
”后人系诗颂之,诗曰:母指方缠啮,儿心痛不禁。
负薪归未晚,骨肉至情深。
【译解】曾参,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称“曾子”。
《二十四孝》全篇快来看看

【导语】《⼆⼗四孝》全名为《全相⼆⼗四孝诗选集》,编录年代在元代。
其中故事⼤部分取材于西汉时期刘向所编辑的《孝⼦传》。
成为儒释道家的通俗读物。
《孝经·开宗明义》篇中讲:“夫孝,德之本也。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古语云:「百事孝为先」。
“孝”字的汉字构成,上为⽼、下为⼦,意思是⼦能承其亲,并能顺其意。
“孝”似乎在当今社会已经成为⼀个“过⽓”的词汇,可是仔细想来,它其实就近在咫尺,就在我们的⽣活之中。
现在知道⼆⼗四孝典故的⼈,已然越来越少,很坦然的说,⼆⼗四孝中确实有过于绝情之处,其中有些“孝”也并不温情。
但也不得不承认,其中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通过学习《⼆⼗四孝》,最终让我们真正做到孝⽽不愚,忠⽽不愚的境地! ⼀、孝感动天 孝感动天 虞舜,瞽瞍的之⼉⼦,远古的帝王,三皇五帝中五帝之⼀,姓姚,名重华,号有虞⽒,史称虞舜。
瞽叟是个瞎⼦,且性格固执,不懂得礼义。
舜母早亡,瞽叟再娶,后母刁顽,且⼼狠毒辣,连同舜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舜。
他们让舜去修补⾕仓顶,然后纵⽕,舜拿着两个⽃笠跳跳了下去逃脱。
让舜去挖井,瞽叟和象却填井,舜掘从地道逃脱。
可是舜没有丝毫的怨恨,仍然对⽗母孝顺,兄弟友爱。
因此也感动了天帝,舜在厉⼭⾥耕种时,⼤象帮他耕地,鸟兽替他锄草。
后来舜登上了帝位,去看望⽗母时,仍然也恭恭敬敬。
⼆、亲尝汤药 刘恒是汉⾼祖刘邦的第三个⼉⼦,即汉⽂帝,为为薄太后所⽣,也是⼀个有名的⼤孝⼦,他以仁孝,闻名于天下。
⼜⼀次,薄太后⽣了重病,卧床不起,刘恒常常⽬不交睫,⾐不解带的照顾母亲,且这⼀照顾就是三年。
刘恒母亲每次煎完药都要亲⾃先尝⼀下,看看药是否苦、烫,然后再为母亲服下。
三、啮指痛⼼ 曾参,字⼦舆,春秋春秋时期鲁国⼈,儒家主要代表⼈物之⼀,孔⼦的得意*,世称“曾⼦”,有宗圣之称。
曾参对母亲⼗分孝顺,有⼀天曾参⼊⼭打柴,家⾥来了客⼈,她的母亲不知所措,就⽤⽛齿咬⾃⼰的⼿指。
曾参忽然觉得⼼疼,背起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
二十四孝押韵孝歌

《二十四孝歌》【引子】读经典,溯本源,百善孝为先。
重盘点,劝孝篇,旧曾谙,新檃括同君共勉。
【二十四煞】虞舜孝感动天亲爹暴,继母嚣,凶弟谷仓烧。
苍天晓,筋骨劳,树高标,立孝悌中华率表。
【二十三煞】老莱子戏彩娱亲穿花袄,扭老腰,无意绊一跤。
爹娘笑,鼓再敲,假嚎啕,七十岁仍然叫宝。
【二十二煞】周郯子鹿乳奉亲爹娘老,鹿乳疗。
身套鹿皮袍,藏林坳。
利箭飙,差分毫,为奉亲何能吓倒?小仲由百里负米清汤舀,野菜漂,背米路途遥。
为官后,对酒肴,总唠叨,问苍天亲何处找?【二十煞】曾参啮指痛心忽心绞,柴火抛,曾子返寒茅。
娘迎客,咬指稍,掩心焦,心相连萱堂寸草。
【十九煞】闵损芦衣顺母芦花袄,腊月刀,继母恶难饶。
爹前保,曰弟娇,小花苞,失亲娘将成蔓草。
【十八煞】汉文帝亲尝汤药君王孝,国立标,德厚以身教。
亲尝药,三载熬,伴长宵,启文景寬旌翠葆。
蔡顺拾葚异器饥荒闹,走野郊,桑葚采寥寥。
娘吃好,单另包,细心挑,哄娘亲咱家器小。
【十六煞】郭巨埋儿奉母难温饱,困怎消?忍泪弃儿曹。
纯愚孝,笔应敲,太糟糕,忘记了循循善导。
【十五煞】董永卖身葬父因钞票,董永焦,葬父竟折腰。
黄梅调,有妙招,遇妻娇,这当谢媒桥月老。
【十四煞】丁兰刻木事亲亲亡早,塑像聊,跪拜语滔滔。
家妻恼,使恶招,用针撩,丧天良当该痛剿。
姜诗涌泉跃鲤娘偏好,山海肴,江水煮鱼熬。
天初晓,赶早潮,路迢迢,孝感天门前浪搅。
【十二煞】陆绩怀橘遗亲怀橘掉,袁术嘲,张口对答高。
阿娘好,心动摇,袖中包,六龄童如临大考。
【十一煞】黄香扇枕温衾香虽小,孝有招,冬暖夏凉调。
寒衾抱,热枕摇,是谁教?天性也春晖寸草。
【十煞】江革行佣供母兵戈爆,背母逃,至孝免贼刀。
光着脚,贫病交,负麻包,为娘亲餐餐半饱。
王裒闻雷泣墓雷公闹,闪电交,老母总心焦。
阴间道,雷每咆,伴娘聊,知否儿坟头默祷。
【八煞】孟宗哭竹生笋风呼啸,热泪浇,为母笋汤调。
终得报,得笋苗,且旌褒,传奇事偏偏碰巧。
【七煞】王祥卧冰求鲤求鱼事,本恶招,为孝赴冰槽。
孝歌《慈孝歌》歌词

孝歌《慈孝歌》歌词
德行慈孝人本源,二十四孝千古传。
孝感动天是虞舜,尧赐二女禅帝权。
戏彩娱亲老菜子,孝敬父母成美谈。
鹿乳奉亲感猎户,郯子尽孝意深远。
百里负米苦仲由,啮指痛心曾参返。
芦衣顺母周闵损,孝化继母融冰川。
亲尝汤药汉文帝,仁孝天下举明贤。
蔡顺拾葚且异器,深感军士苦变甜。
郭巨埋儿天赐金,董永卖身得七仙。
丁兰刻木孝父母,姜诗求鲤院涌泉。
陆郎怀橘心念母,黄香温衾又枕扇。
江革行佣供奉母,贼不忍杀举孝廉。
王裒闻雷泣墓守,孟宗哭竹冬笋鲜。
卧冰求鲤为继母,王祥暖冰把鱼献。
扼虎救父十四岁,杨香父女把身还。
恣蚊饱血身喂蚊,吴猛祭奠不间断。
尝粪忧心庾黔娄,夜跪北斗求父安。
乳姑不怠好儿媳,孝道楷模崔山南。
涤亲溺器尽孝道,官高位显黄庭坚。
弃官寻母朱寿昌,母子团聚人感叹。
德行慈孝是福田,慈孝传承五千年。
福禄皆由慈孝德,孝敬父母高于天。
慈孝乡党倡孝道,慈孝为怀为典范。
孝经孝文把孝劝,敬老爱幼品行端。
不分娘亲敬岳母,孝敬岳丈福满园。
慈孝传家建和谐,父慈子孝天地宽。
兄弟姊妹和为贵,妯娌相亲举家欢。
邻里互让天地大,姑嫂相敬三冬暖。
百行慈孝记心间,天佑慈孝降福缘。
为君报恩行慈孝,心想事成添金环。
八荣八耻严要求,是非分明人称赞。
劝君修德守法纪,诚信慈孝福寿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孝歌《二十四孝》
第一行孝是木莲,木莲救母到西天。
牛郎织女重相会,母女久别又团圆。
借问灵山多少路,十万八千有余零。
莫说十万八千里,再有十万也要行。
第二行孝是王祥,继母久病思鱼汤。
将身卧在寒冰上,天赐钓得鱼一双。
把鱼拿回家中去,煮汤母服病安康。
孝心感动天和地,万古孝名天下扬。
第三行孝崔文瑞,家贫住在寒窑中。
八旬老母患疾病,想吃林中凤凰肉。
文瑞上山去寻凤,仙赐凤归母病除。
天赐一棵摇钱树,早落黄金夜落银。
第四行孝是董永,董永卖身葬双亲。
孝心感动七仙女,槐荫树下把婚配,
三年长工改百日,百日圆满归天庭。
从此夫妻难相聚,仙将贵子送凡尘。
第五行孝是孟姜,万里长城寻范郎。
长城内外都寻遍,不见夫君在何方。
十个手指都咬破,那人便是范西朗。
孟姜苦情难表尽,哭倒长城万里墙。
第六行孝庞氏女,因姑诽言生事非。
扔下安儿很年幼,娘在东来儿在西。
安安七岁行大孝,朝朝暮暮想娘亲。
每日讨米一盒整,哭哭滴滴送娘亲。
第七行孝是开宗,开宗行孝很用功。
家有人丁五百口,同住五代不分宗。
每年有个青明节,个个儿孙拜祖宗。
五百人丁把祖拜,人人眼中泪咚咚。
第八行孝是黄香,黄香扇枕孝爹娘。
暑来每天把扇打,寒来提火暖牙床。
孝心感动天和地,留得孝名天下扬。
从此夫妻生荣贵,五个儿子伴君王。
第九行孝是孟忠,孟忠哭笋惊地龙。
母亲染病想吃笋,香烛点在竹林中。
跪拜祷告天和地,突见冬笋出林中。
拿回供与母亲吃,老母吃了病无踪。
第十行孝黄氏女,朝朝日日念经文。
念得经文经福赐,惊得十殿阎王君。
看她是个真孝子,杀猪宰羊敬四方。
后来仙家把她渡,全家老幼登天堂。
十一行孝是曹安,曹安杀子救母亲。
孝心感动天和地,杀子救母世间稀。
曹安杀子犯下罪,打进牢里受苦狱。
后来罪满将他斩,回香现身救令尊。
十二行孝刘三姐,手上割肉救母亲。
三姐双膝来跪下,祝若虚空过往神。
割肉不为那一件,只为母亲病在身。
一口咬住手肚子,一刀割下血淋淋。
十三行孝是张孝,弟弟张礼在学堂。
母亲染病牙床上,张孝上山捉凤凰。
整日山上团团转,包爷捉住进杀场。
二十四个人头愿,缺少封刀张姓人十四行孝孟一高,祖母染病卧在床。
一高花园焚香案,祷告沧桑众往神。
抽出钢刀握在手,割肉三片来救祖。
煎汤端到卧房去,祖母吃了病安康。
十五行孝是仙姑,七岁之中母亲亡。
陈香将母来塑起,每日焚香哭悲伤。
常思母亲一生苦,惊动天上张玉皇。
赐她金银与北斗,子孙富贵把名扬。
十六行孝是郭巨,郭巨埋儿天赐金。
只因母亲得重病,灵山采药救母亲。
药王见他孝心好,赐他灵丹药一根。
急忙拿回母亲吃,母亲吃了病脱身。
十七行孝是五郎,街上买母如亲生。
五人同德一条心,个个都能把孝行。
常思母亲双流泪,买个贫婆做母亲。
五个郎儿来行孝,后来荣华富满门。
十八行孝赵五娘,女中君子大贤良。
家中贫穷如水洗,长街卖发葬亲娘。
女中可算一大孝,万古千秋把名扬。
后来夫妻生荣贵,天赐仙童一双双。
十九行孝是丁兰,丁兰刻木敬双亲。
将木刻成父母样,见木哀哭焚宝香。
哭父哭母都不应,双膝下跪哭阎王。
孝心感动天和地,天赐富贵与他身。
二十行孝钟子期,每日打雁救爹爹。
双亲年高八十岁,子期孝心数第一。
百牙才把子期访,子期行孝如琴棋。
阎王治他生死后,百牙供养二双亲。
二十一孝是姜诗,少年入学秀才身。
定亲娶妻庞氏女,姑姑刁唆惹祸根。
母亲逼他把妻休,依母休了庞氏女。
庞氏女中一大孝,后来安安状元身。
二十二孝是吴汉,他的父亲做大官。
王莽夺了汉王位,将他父亲废终身。
后来吴汉武艺高,闯关斩将报仇冤。
娘亲说出真情语,后来杀妻万古传。
二十三孝黄仙姬,八十老母病在身。
母亲得了伤寒病,卧在牙床不动身。
仙姬为母把药采,采得妙药救母亲。
将药熬汤母亲喝,寿命活到百余春。
二十四孝是陈香,小小年纪救亲娘。
只因舅父恩义绝,将母困在华山岗。
陈香从小志气大,拜师学艺本事强。
大破华山行大孝,救出母亲把名扬。
二十四孝教育深,世间传说总有根。
行恶行善两分明,行善忠孝是好人。
封建迷信不可信,做人善恶应区分。
行孝天下传奇事,又听那位唱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