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敦煌舞主要强调了的风格特色,反映具有色彩的作品内容
浅谈敦煌舞蹈的艺术审美特征

浅谈敦煌舞蹈的艺术审美特征作者:暂无来源:《尚舞》 2021年第3期王紫宁【摘要】敦煌舞蹈是敦煌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古典舞的重要流派之一,它有别于戏曲古典舞,是以敦煌壁画为基础进行构建形成。
正是由于敦煌舞蹈的构建源自敦煌壁画,因此敦煌舞蹈审美特征的形成受敦煌壁画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敦煌壁画舞姿形式是经过了时间的洗礼,融合多种舞蹈风格于一体,成就了今天敦煌舞独特的审美特征,形成极具西部特色的古典舞。
敦煌舞蹈的审美特征不仅体现在动作舞姿上,也体现在文化精神内涵中。
【关键词】敦煌舞蹈;审美特征1.敦煌乐舞发展概述1.1敦煌壁画舞姿的历史溯源敦煌壁画经历了一千多年的历史,历经十六国、隋朝、唐朝、五代十国、宋朝、西夏以及元朝等十个朝代,许多敦煌学者从多视角出发对壁画的发展时间进行了阶段性划分。
王克芬先生根据敦煌壁画的时代背景以及壁画舞姿的不同风格、韵律进行了阶段划分,即十六国和北朝多元杂萃的敦煌舞蹈为早期;隋唐时期灿烂辉煌的敦煌舞蹈为中期;五代至元朝传承、变异且出新的敦煌舞蹈为晚期。
郑如中先生根据壁画的艺术风格、构图的表现形式、乐舞内容及绘画技法等方面进行了阶段划分,即北凉、北魏及西魏为早期阶段;北周及隋朝为中期阶段;唐朝及五代为盛期阶段;宋朝、西夏及元朝为晚期阶段。
谢生宝和凌云曾根据敦煌莫高窟壁画的题材及形式的演变进行了阶段划分,即北朝(北凉、北魏、西魏和北周)为初兴期;隋朝为变革期;唐朝为鼎盛期;五代、北宋、西夏和元朝为衰弱期。
还有不少专家从其他视角对此进行了阶段划分,但不管怎么划分,都与历史发展、朝代更迭以及政治经济相关联。
敦煌舞学派创始人高金荣教授从舞蹈研究的视角出发,根据壁画不同时期的舞姿形态进行了阶段划分,即北凉、北魏、西魏及北周为早期;隋朝为中期;唐朝及五代为盛期,宋朝、西夏及元朝为晚期。
从舞蹈视角出发进行研究,等同于将所有独立的壁画舞姿联系起来,统一在一个整体中,找到它们的共同之处,从中获取元素创建完整的敦煌舞教材,并形成教学体系。
敦煌舞青玉案介绍

敦煌舞青玉案介绍一、敦煌舞青玉案的起源敦煌舞可是非常有特色的舞蹈类型呢,这敦煌舞青玉案啊,它的起源和敦煌文化那可是紧密相连的。
敦煌这个地方有着丰富的艺术宝藏,那些洞窟里的壁画就像是一个舞蹈动作的大仓库。
从壁画上舞者的姿态,就慢慢衍生出了敦煌舞。
而青玉案呢,可能是结合了特定的音乐或者故事来创作这个舞蹈的。
说不定是从某个古老的传说里得到的灵感,比如说有个关于青玉的美好爱情故事或者是一个仙侠奇遇啥的,然后就创作出了这个充满魅力的敦煌舞青玉案。
二、敦煌舞青玉案的舞蹈特色1. 舞姿造型敦煌舞青玉案的舞姿造型超级独特。
舞者的身体姿态就像壁画里走出来的一样,手臂弯曲的角度、手指的造型都很有讲究。
那姿态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有时候像飞天一样轻盈飘逸,身体倾斜着仿佛要飞起来,手臂像是柔软的柳枝随风摆动。
2. 舞步节奏舞步节奏也是很有特点的。
它不是那种现代舞的快节奏,而是有着自己独特的韵律。
就像是涓涓细流,时缓时急。
在慢的部分,舞者像是在云中漫步,每一步都稳稳当当,但是又充满了韵味。
而到了节奏稍微快一点的部分,又像是风吹过沙丘,有那种灵动的感觉。
3. 服饰与道具服饰和道具也是这个舞蹈的一大亮点。
服饰往往是那种带有敦煌特色的华丽服饰,色彩鲜艳,图案精美。
像是有很多的飘带啊,在舞者舞动的时候,飘带随风飞舞,就像仙女的彩带一样。
道具方面可能会有一些仿制的敦煌乐器之类的,让整个舞蹈更有氛围。
三、敦煌舞青玉案的文化内涵1. 宗教文化敦煌这个地方和宗教文化有很深的渊源,敦煌舞青玉案自然也会体现宗教文化的影子。
也许在舞蹈的动作和表情里,会有那种对神灵的敬畏和对美好生活的祈愿。
2. 地域文化它当然也体现了敦煌当地的地域文化。
从舞蹈的风格中可以感受到敦煌的风土人情,比如大漠的辽阔、绿洲的宁静等。
3. 历史文化承载着历史文化也是很重要的一点。
通过这个舞蹈,就像是在展现敦煌的历史画卷,让我们看到过去那个辉煌的敦煌,那些商队往来、文化交融的景象。
2022年智慧树-敦煌艺术知识测试答案

2022年智慧树-敦煌艺术知识测试答案智慧树-敦煌艺术知识测试答案概述本文档旨在提供2022年智慧树敦煌艺术知识测试的答案。
答案将根据题目的要求进行简洁回答,不会涉及复杂的法律问题。
请注意,本文档的内容均为独立决策,不依赖于用户的帮助。
问题1问题:敦煌艺术是我国哪个历史时期的独特艺术形式?答案:敦煌艺术是我国古代历史时期的独特艺术形式。
问题2问题:敦煌壁画是以哪个地方为中心的?答案:敦煌壁画是以甘肃省敦煌市为中心的。
问题3问题:敦煌艺术的主要题材是什么?答案:敦煌艺术的主要题材是佛教。
问题4问题:敦煌艺术的绘画形式有哪些?答案:敦煌艺术的绘画形式包括壁画、彩塑、书法等。
问题5问题:敦煌艺术的特点是什么?答案:敦煌艺术的特点是造型优美、色彩鲜艳、内容丰富、表现手法独特。
问题6问题:敦煌壁画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案:敦煌壁画的主要内容包括佛教故事、历史事件、民间传说等。
问题7问题:敦煌壁画的保存状况如何?答案:敦煌壁画的保存状况较好,但也存在一些已经受损的壁画。
问题8问题:敦煌壁画是如何被保护和修复的?答案:敦煌壁画通过采取科学的保护和修复措施,例如控制湿度、温度和光线,进行定期维护和修复工作,以保护壁画的完整性。
问题9问题:敦煌壁画的艺术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答案:敦煌壁画的艺术价值体现在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丰富的题材内容以及历史文化的传承等方面。
问题10问题:敦煌壁画在文化交流中起到了什么作用?答案:敦煌壁画在文化交流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我国古代艺术的瑰宝,也是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和纽带。
以上是2022年智慧树敦煌艺术知识测试的答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浅析民族室内乐《敦煌》演奏心得与艺术特色

浅析民族室内乐《敦煌》演奏心得与艺术特色90音乐表演四、《敦煌》中乐器类型与表现方式《敦煌》这首室内乐作品对于乐器新音色的使用发挥到了极致,使用了民乐“吹”、“打”、“弹拨”、“拉弦”等演奏乐器,并通过有别于传统的演奏方法极大的发挥了各个乐器的演奏方式与艺术表现形式。
“吹”类乐器当中竹笛充当了重要的角色,竹笛为最主要的旋律声部,将大漠苍凉之感展现的淋漓尽致。
而全曲几处重要的旋律均由竹笛所演奏,极具西域风情。
“拉”主要由二胡所展现,二胡线性旋律的特色与竹笛的线性旋律相互呼应,使得主题声部更加立体丰满。
“弹拨类乐器主要有琴、筝、瑟、箜篌和琵琶其中琵琶为敦煌乐画中最主要出现的弹拨乐器,以独奏和器乐组合的多种呈现方式出现。
”在造型上,琵琶的造型最为丰富和考究,从而也大大提升了乐器的表现力。
此曲中弹拨声部由琵琶与中阮、古筝、扬琴所演绎。
最具特色的新音色为琵琶模拟西塔琴声,特殊的演奏方式形象的将西域乐器的音色表现无疑。
西塔尔琴是维吾尔民族乐器,不仅可以呈现弹拨乐音色,还带一些金属特质。
这种古老的弹拨乐器,散发着特有的异域风情,也是全曲画龙点睛之处,运用非常形象与巧妙。
五、演奏分析室内乐演奏有别于独奏,它要求演奏者既要有过硬的专业演奏能力,又要有团队合作精神。
在演奏时,既要将自己的声部演奏到位,又要与其他声部之间达到音色、情感、韵律之间的区别于统一,使各种乐器之间达到完美的配合,展现各自的优势。
这首乐曲的乐器配置为:竹笛、高音笙、琵琶、扬琴、中阮、二胡、古筝、蹲杯鼓。
旋律部分更多体现在竹笛、二胡、琵琶三件乐器中。
竹笛空灵、高亢、清脆的音色在民族乐器中个性鲜明、极富特色,表现力极强,但在演奏时需要兼顾与其它乐器音色上的统一与平衡,也要对自身音准、节奏、音量上进行把控。
乐曲的旋律由笛子进入,使用G 大调曲笛(贴胶布),节奏为rubato 散板,所以竹笛在吹奏时显得较为自由,长音#5吹奏时气息不能掉,线条要明显,有明显的走向,第二句中还原1吹奏时要将音立住,可根据气息来做自由延长,最后6倚到#5,要注意音准,这是西域音乐风格性展现的重要表情。
敦煌舞名词解释(一)

敦煌舞名词解释(一)
敦煌舞名词解释
1. 敦煌舞
•敦煌舞是我国传统舞蹈中的一种,起源于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敦煌地区。
•敦煌舞以其优美的舞姿和独特的舞蹈形式而闻名,充分展示了西北地区的民俗风情和文化特色。
2. 莲花舞
•莲花舞是敦煌舞中的一种,以模仿莲花盛开为主题。
•舞者身穿以莲花为图案的服饰,手持花灯,通过舞蹈动作展现莲花的生长、开放和姿态优美等特点。
3. 龙凤舞
•龙凤舞是敦煌舞中的另一种形式,以模仿龙和凤为主题。
•舞者分别扮演龙和凤,通过舞蹈动作展现龙的威武和凤的优雅,象征着吉祥和幸福。
4. 扇子舞
•扇子舞是一种流行于西北地区的敦煌舞表演形式。
•舞者手持华丽的扇子,通过舞蹈动作展现扇子的翻动、舞动和展示等特点,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
5. 弦乐伴奏
•敦煌舞常常配以传统的弦乐器进行伴奏,如琵琶、二胡、古筝等。
•弦乐伴奏为敦煌舞增添了动感和韵味,与舞者的动作相辅相成,营造出独特的舞蹈氛围。
6. 敦煌舞团
•敦煌舞团是专门从事敦煌舞表演和研究的舞蹈团体。
•敦煌舞团由一群资深的舞者、编导和音乐家组成,致力于传承和发展敦煌舞艺术。
7. 敦煌壁画
•敦煌壁画是敦煌地区独特的绘画艺术,与敦煌舞有着密切的联系。
•敦煌壁画作为敦煌舞的灵感来源之一,为舞者提供了丰富的舞蹈动作和造型参考,使舞蹈更具艺术性和表现力。
以上是敦煌舞名词的一些解释和说明,敦煌舞作为我国传统舞蹈
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艺术内涵和独特的风格,展示了敦煌地
区丰富的文化遗产。
从《丝路花雨》的敦煌壁画中感悟敦煌舞蹈的历史及发展

从《丝路花雨》的敦煌壁画中感悟敦煌舞蹈的历史及发展摘要:源自敦煌莫高窟佛教艺术壁画的敦煌舞蹈。
是一种神奇的舞蹈,是一种具有当代艺术魅力的舞蹈。
敦煌艺术是人类历史文化和中国文化的一大奇迹和瑰宝,举世闻名,敦煌舞蹈则是敦煌艺术中不可或缺的珍贵部分。
敦煌壁画中存有大量的古代乐舞形象,可谓千姿百态,这些存在于绘画中的舞蹈姿态形象,实际上体现了舞蹈艺术传承汉、魏晋时代历经隋、唐抵宋、西夏、元明时代演变中各个阶段的风貌,展示了独成体系的珍奇艺术价值。
关键词:敦煌舞蹈历史文化艺术传承From" Tales of the Silk Road" in the Dunhuang murals in understanding the history and development of Dunhuang danceAbstract:From Dunhuang Mogao Grottoes Buddhist mural art Dunhuang dance. Is a magic dance, is a kind of contemporary artistic charm of dance. Dunhuang art is the history of human culture and Chinese culture in a big miracle and treasure, be known to all the world, the Dunhuang dance is the art of Dunhuang indispensable precious part. A mural in Dunhuang there are a large number of ancient music and dance images, can be in different poses and with different expressions, which exists in the painting in the dance image, actually embodies the art of dance of Han, the Wei and Jin Dynasties heritage after Sui, Tang, song, yuan and Ming is the time evolution of the various stages of the scene, showing the system into the rare art value.Key words:Dunhuang historical culture art of dance目录一、舞剧《丝路花雨》中敦煌舞蹈的独特魅力 (1)二、敦煌舞蹈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的舞韵特点 (2)(一)敦煌舞蹈在唐宋元明清时期的发展 (4)(二)近现代敦煌舞的风韵 (4)三、敦煌舞蹈在新时期新背景下的发展 (4)(一)敦煌舞蹈在国内的发展形势 (4)(二)敦煌舞蹈在国外的发展形势 (4)敦煌舞蹈形象千姿百态、鲜活生动,其妩媚的神情、拧扭的体态、流畅的线条、洒脱的舞姿,奔放中不失温雅,柔婉中透着明朗,既突出地体现着西域舞蹈的健敏俏丽,又充分地展示出中原传统舞蹈的回雪流风,以敦煌壁画伎乐形象为依据、为素材建立起来的舞种。
从舞剧《丝路花雨》谈敦煌古典舞的美学特征

从舞剧《丝路花雨》谈敦煌古典舞的美学特征摘要:中国舞蹈美学史的发展,目的就是要让中国的舞蹈审美系统得到不断的改进和完善。
敦煌古典舞是中国传统舞中最主要的一支,它所承载的是民族的经典和典范。
对此,以《丝路花雨》为切入点,对敦煌古典舞的审美特点进行分析,发扬和传承敦煌舞蹈的文化和精神,有助于加深对敦煌舞姿态的准确理解,并掌握其节奏的艺术意蕴。
并把握敦煌古典舞蹈所蕴含的文化精髓,以正确的美学准则,来提高敦煌古典舞欣赏的水平和艺术表现力。
关键词:舞剧;《丝路花雨》;古典舞;美学特征《丝路花雨》是在中国文化大革命末期,百废待兴的时代,国家领导人员就是在这个时期提出的改革开放思想,“以人为本,以物为本”的理念。
而《丝路花雨》的作者为有效呈现出丝绸之路中不同国家繁荣昌盛的景象,和不同地区的人文精神和习俗,并体现出我国友好交流的重要内容。
而在舞蹈语言上,有意识地对敦煌壁画人物进行了重新创作,将民族舞蹈、东方戏曲、现代舞蹈、西方芭蕾舞等相互交融,从而开启了乐舞文化复兴的新时代。
一、敦煌舞剧《丝路花雨》的美学点(一)象和形的完美融合《丝路花雨》中的敦煌舞段,注重对“象”的发掘,各种舞姿的运用,力求将人物内心的情绪表达出发。
在舞步设计方面,为体现敦煌舞步的特色,编导人员借鉴敦煌壁画中的舞步,让其区别与其它种类的舞步,确保具有一种独特的风韵。
《丝路花雨》的所有舞蹈动作、眼神、节奏、舞姿、道具、服装、场景,都将敦煌的奇异之处,与大唐的浪漫之情,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不仅展现了敦煌的瑰丽,又展现大唐帝国的端庄、优雅、高贵,并向观赏人员展现出更具独特的舞姿风格。
在《丝路花雨》的第二段,神笔张全神贯注地沉思,为的是要画出一幅美丽的画卷,而他的女儿英娘,看到他在沉思,便以一支琵琶,跳舞给他看。
当他看到自己女儿拿着一把琵琶,时而竖着,时而横着,时而伸到脑后,她的弹奏让自己紧张的心情得到了缓解,也有了创作的动力,于是,神笔张开始奋笔疾书,在这幅壁画上,画出了一幅“反弹琵琶”的经典画面。
浅析敦煌古典舞“三道弯”的特征

浅析敦煌古典舞“三道弯”的特征摘要:舞蹈中“三道弯”体态特征映射出了中国传统美学中对波状线的审美习惯,它的这一规律在敦煌古典舞蹈有显著的体现,波状线的差异性变化会使舞蹈具有差异性的特征,同时也能反映出其具有的差异性文化内涵以及舞蹈韵味。
本文将简要介绍“三道弯”动作的艺术特征,介绍敦煌古典舞“三道弯”动作的艺术渊源和内涵,重点阐述敦煌古典舞“三道弯”的动作特征及审美特征,从而对敦煌古典舞“三道弯”的特点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
关键词:敦煌舞;“三道弯”;特征曲线在审美方面是富有装饰性的,它属于美学的规律对比形态。
与此相反,直线只有长短的区分,而无形状的不同。
“曲线包含了各种各样能体现不同美感的线条。
波状线一种较为柔美的曲线,它的柔美是最显著的特征”。
除此之外,蛇形线也是曲线中较为著名的一种,有魔力的线条之称。
蛇形线最大的特色在于其层出不穷的变化。
曲线是富有装饰性的,是相对较柔和的曲线,往往给人带最为真实的的感情体验,将曲线和圆的优点结合起来,使其美感展现得更加明显。
敦煌舞中“三道弯”的韵味特征真实的展现了中国传统美学对波状线的审美原则,不同的波状线变化使舞蹈产生了不同的韵味特征,此外还展现出敦煌舞的不同文化内涵以及舞蹈韵味。
一、敦煌古典舞“三道弯”动作的艺术渊源和内涵(一)敦煌古典舞“三道弯”动作的艺术渊源多姿多彩的敦煌舞中有着千千万万的舞蹈动作的变化,其中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三道弯”。
敦煌舞的任何一个动作都离不开“三道弯”。
“‘三道弯’对舞蹈动作有着强有力的约束性,这也就是说,敦煌舞的任何身体形态、造型或是一个舞姿都必须严格遵守‘三道弯’的形式,甚至舞者的整体运动轨迹也必须与‘三道弯’的大背景匹配,这致使敦煌舞在韵律、动律以及规律三个方面产生了大体一致的风格特点”。
历史文化决定了敦煌舞中特色的“三道弯”现象。
莫高窟艺术是敦煌舞诞生的来源。
敦煌舞是根据莫高窟中的彩塑和壁画上的舞蹈而发展衍生出来的舞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敦煌舞主要强调了的风格特色,反映具有色彩的作品内容
敦煌舞是中国古代舞蹈的一种流派,具有独特的风格特色。
其主要强调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 纤腰柳枝般的柔美身姿:敦煌舞追求柔美的身姿和优雅的动作,舞者的肢体线条流畅,动作轻盈流畅,如同枝叶轻摆,展现出女性的柔美之美。
2. 着重表现手臂的舞姿:敦煌舞注重手臂的表现,舞者常采用舞蹈中独特的手势和手臂线条,通过优雅的手势展现出情感和意境,增强舞蹈的艺术感染力。
3. 翩翩起舞的舞步:敦煌舞的舞步轻盈翩翩,具有一定的飘逸感。
舞者常采用跳跃、转身等动作,展现出舞蹈的生动与活泼,给人以欢快和轻松的感受。
4. 强调大气磅礴的舞台效果:敦煌舞还注重舞台效果的营造。
通过背景音乐、服饰和道具的搭配,营造出大气磅礴的舞台氛围,让观众沉浸在华丽的视觉享受中。
敦煌舞常常以古代壁画和文学作品为内容,这些作品具有丰富多彩的色彩。
舞剧中的服饰、舞台布置和灯光效果都充分表现出这种色彩的特点。
舞者的动作也常常伴随着明亮悦目的色彩变化,让观众感受到绚丽多彩的舞蹈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