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翅目和鳞翅目科的检索表

合集下载

昆虫分目检索表

昆虫分目检索表

昆虫分目检索表附一:昆虫纲分目检索表1、无翅、或有极退化的翅———————————————————————————2有翅2对或1对—————————————————————————————232、无足,似幼虫,头和胸愈合,寄生于膜翅目(蜂、蚁)、半翅目(叶蝉、飞虱)及直翅目等昆虫体内,仅头胸部露出寄主腹节外———————————————拈翅目(雌)有足,头和胸部不愈合,不寄生于昆虫体内——————————————————33、腹部除外生殖器和尾须外有其它附肢—————————————————————4腹部除外生殖器和尾须外无其它附肢—————————————————————74、无触角,腹部共12节,第1~3节各有1对短小的附肢———————————原尾目有触角,腹部最多11节———————————————————————————55、腹部只有6节或更少,第一腹节有一腹管,第3腹节有一握器,第4或第5腹节有一分叉的跳器—————————————————————————————弹尾目腹部多于6节或无上述三对附肢,但有成对的刺突或泡等附肢——————————66、有一对长而分节的尾须或坚硬不分节的尾铗,无复眼———————————双尾目除有一对尾须外,还有一条长而分节的的中尾须,有复眼——————————缨尾目7、口器为咀嚼式———————————————————————————————8口器为刺吸式或舐吸式、虹吸式等——————————————————————188、腹部末端有一对尾须(或呈尾铗)——————————————————————9腹部末端无尾须—————————————————————————————159、尾须呈坚硬不分节的铗状———————————————————————革翅目尾须不呈铗状——————————————————————————————1010、前足第一附节特别膨大,能纺丝————————————————————纺足目前足第一附节不特别膨大,也不能纺丝———————————————————1111、前足为捕捉足————————————————————————————螳螂目前足非捕捉足——————————————————————————————1212、后足为跳跃足————————————————————————————直翅目后足非跳跃足——————————————————————————————1313、体扁、卵圆形,前胸背板很大,常盖住头的全部—————————————蜚蠊目体非卵圆形,头不为前胸所盖———————————————————————1414、体细长似杆状———————————————————————————竹节虫目体非杆状,为社会性昆虫———————————————————————等翅目15、跗节3节以下——————————————————————————————16跗节4节或5节—————————————————————————————1716、触角3~5节,外寄生于鸟类或兽类体上—————————————————食毛目触角13~15节,非寄生性———————————————————————啮虫目17、腹部第一节并入后胸,第1节和第2节之间紧缩或成柄状—————————膜翅目腹部第一节不并入后胸,也不紧缩———————————————————鞘翅目18、体密被鳞片或密生鳞毛,口器为虹吸式—————————————————鳞翅目体无鳞片,口器为刺吸式、舐吸式或退化——————————————————1919、跗节5节————————————————————————————————20跗节3节以下——————————————————————————————2120、体竖扁(左右扁)———————————————————————————蚤目体不竖扁——————————————————————————————双翅目21、跗节端部有能伸缩的泡,爪很小————————————————————缨翅目跗节端部无能伸缩的泡——————————————————————————2222、足具1爪,适于攀附在毛发上,外寄生于哺乳动物—————————————虱目足具2爪,如果1爪则寄生于植物上,极不活泼或固定不动,体呈球状,介壳状等,常被有蜡质、胶质等分泌物——————————————————————半翅目23、有1对翅————————————————————————————————24有2对翅————————————————————————————————3224、前翅或后翅特化成平衡棍—————————————————————————25无平衡棍————————————————————————————————2725、前翅形成平衡棍,后翅很大————————————————————拈翅目(雄)后翅形成平衡棍,前翅很大————————————————————————2626、跗节5节——————————————————————————————双翅目跗节仅1节(雄介壳虫)———————————————————————同翅目27、腹部末端有一对尾须———————————————————————————28腹部末端无尾须—————————————————————————————3028、尾须细长而分成许多节(或还有一条相似的中尾丝)静止时翅竖立于背上——蜉蝣目尾须不分节,多短小,静止时翅平覆背上——————————————————2929、跗节5节,后足非跳跃足,体细长如杆或扁如叶————————————竹节虫目跗节4节以下,后足为跳跃足—————————————————————直翅目30、前翅角质,口器为咀嚼式———————————————————————鞘翅目翅为膜质,口器非咀嚼式—————————————————————————3131、翅上有鳞片—————————————————————————————鳞翅目翅上无鳞片—————————————————————————————缨翅目32、前翅全部或部分较厚,为角质或革质,后翅为膜质——————————————33前翅与后翅均为膜质———————————————————————————4033、前翅基半部为角质或革质,端半部为膜质————————————————半翅目前翅基部与端部质地相同,或某部分较厚但不如上述—————————————3434、口器为刺吸式————————————————————————————同翅目口器为咀嚼式——————————————————————————————3535、前翅有翅脉———————————————————————————————36前翅无明显翅脉—————————————————————————————3936、跗节4节以下,后足为跳跃足或前足为开掘足——————————————直翅目跗节5节,后足非跳跃足,前足也非开掘足—————————————————3737、前足为捕捉足————————————————————————————螳螂目前足非捕捉足——————————————————————————————3838、前胸很大,常盖住头的全部或大部———————————————————蜚蠊目前胸很小,头部外露,体似杆状或叶片状———————————————竹节虫目39、腹部末端有一对尾铗,前翅短小,不能盖住腹部中部———————————革翅目腹部末端无尾铗,前翅一般较长,盖住大部或全部腹节——————————鞘翅目40、翅面全部或部分有鳞片,口器为虹吸式或退化——————————————鳞翅目翅上无鳞片,口器非虹吸式————————————————————————4141、口器为刺吸式——————————————————————————————42口器为咀嚼式,嚼吸式或退化———————————————————————4342、下唇形成分节的喙,翅缘无长毛————————————————————同翅目无分节的喙,翅极狭长,翅缘有长缘毛—————————————————缨翅目43、触角极短小而不显著,刚毛状———————————————————————44触角长而显著,非刚毛状—————————————————————————4544、腹部末端有一对细长多节的尾须(或还有一条相似的中尾丝),后翅很小——蜉蝣目尾须短而不分节,后翅与前翅大小相似—————————————————蜻蜓目45、头部向下延伸呈喙状—————————————————————————长翅目头部不延伸呈喙状————————————————————————————4646、前足第一跗节特别膨大,能纺丝————————————————————纺足目前足第一跗节不特别膨大,也不能纺丝———————————————————4747、前、后翅几乎相等,翅基部各有一条横的肩缝(翅易沿此缝脱落)—————等翅目前、后翅相似或相差很多,都无肩缝————————————————————4848、后翅前缘有一排小的翅钩列用以和前翅相连———————————————膜翅目后翅前缘无翅钩列————————————————————————————4949、跗节2~3节———————————————————————————————50跗节5节————————————————————————————————5150、前胸很大,腹端有一对尾须——————————————————————襀翅目前胸很小如颈状,无尾须———————————————————————啮虫目51、翅面密被明显的毛,口器(上颚)退化—————————————————毛翅目翅面无明显的毛;有毛则生在翅脉和翅缘上,口器(上颚)发达————————5252、后翅基部宽于前翅,有发达的臀区,休息时后翅臀区折起,头为前口式———广翅目后翅基部不宽于前翅,无发达的臀区,休息时也不折起,头为下口式——————5353、头部长,前胸圆筒形并不很大,前足正常,雌虫有伸向后方的针状产卵器——蛇蛉目头部短,前胸一般不很大,如很长则前足为捕捉足(螳螂),雌虫一般无针状产卵器,如有则弯在背上向前伸————————————————————————脉翅目附二:昆虫幼体分目检索表(一)昆虫幼体分类1、有分节的胸部附肢和明显的头壳,并有作用的口器———————————————31′没有分节的胸部附肢,亦无明显的头壳及有作用的口器—————————————22、口器只上颚存在,不能咀嚼,形成平行的向下弯曲的钩,平时缩在体的前端。

昆虫八大目检索表

昆虫八大目检索表

昆虫八大目检索表摘要:1.昆虫的定义与分类2.八大目的概念3.八大目的分类及特点4.昆虫与八大目的关系5.昆虫八大目检索表的使用方法正文:昆虫是一种具有显著生物多样性的生物类群,已知种类超过100 万种,分布在地球上的各个角落。

昆虫属于节肢动物门、昆虫纲,是动物界中最大的一个类群。

为了更好地研究和了解昆虫,昆虫学家们将其分为不同的目、科、属等分类单元。

其中,昆虫的八大目是昆虫纲中最重要的分类单元之一。

八大目是指昆虫纲中八个主要的目,包括鞘翅目、直翅目、膜翅目、鳞翅目、双翅目、鞘翅目、膜翅目和蚤目。

这八大目占据了昆虫纲的大部分种类,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鞘翅目昆虫是昆虫纲中最大的目,包括甲虫、蚂蚁、蜻蜓等,其中许多种类在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

直翅目昆虫则包括蝗虫、螳螂、蝉等,它们的前翅较硬,后翅膜质,善于飞行。

膜翅目昆虫主要为蜜蜂、黄蜂等,具有重要的传粉和蜜源价值。

鳞翅目昆虫以蝴蝶、飞蛾等为代表,拥有丰富多彩的斑纹和优美的飞翔姿态。

双翅目昆虫包括蚊子、蝇、虻等,是病原微生物的传播者。

蚤目昆虫则包括跳蚤、虱子等,寄生于人和动物的体表,对人和动物的健康造成影响。

昆虫与八大目的关系密切,因为八大目几乎涵盖了所有的昆虫种类。

研究八大目的昆虫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昆虫的生态功能、资源利用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昆虫八大目检索表是一种辅助昆虫分类的工具,通过对昆虫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等方面的描述,帮助昆虫学者快速准确地鉴定昆虫的种类。

使用昆虫八大目检索表,需要先观察昆虫的外部形态特征,如翅膀、触角、足等,然后根据检索表中的描述,逐步缩小分类范围,最终确定昆虫的种类。

总之,昆虫八大目检索表是昆虫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工具,对于昆虫的分类、生态学研究以及害虫防治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昆虫八大目检索表

昆虫八大目检索表

昆虫八大目检索表(最新版)目录一、昆虫的基本知识1.昆虫的定义与特点2.昆虫的分类方法二、八大目的简介1.鞘翅目2.鳞翅目3.膜翅目4.蛛形目5.直翅目6.半翅目7.缨翅目8.双翅目三、昆虫与人类的关系1.昆虫的益处2.昆虫的危害正文一、昆虫的基本知识1.昆虫的定义与特点昆虫是一类具有六条腿和三对触角的无脊椎动物,属于节肢动物门。

它们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通常有两对翅膀和触角。

昆虫种类繁多,据统计,地球上的昆虫种类已知超过 100 万种,占所有已知物种的2/3。

昆虫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分布在地球的各个角落,从极地到热带,从陆地到水域,都有昆虫的踪迹。

2.昆虫的分类方法昆虫的分类方法有很多,其中一种常见的方法是根据昆虫的翅膀和触角进行分类。

昆虫可以分为有翅昆虫和无翅昆虫,有翅昆虫又可分为鞘翅目、鳞翅目、膜翅目等。

二、八大目的简介1.鞘翅目鞘翅目昆虫的特点是前翅硬壳质,起到保护作用,通常呈黑色或褐色。

鞘翅目包括甲虫、蝽象等,其中一些种类是人类重要的食物来源,如蝉、虫草等。

2.鳞翅目鳞翅目昆虫的前翅呈薄膜状,通常呈彩色,具有金属光泽。

鳞翅目包括蝴蝶、飞蛾等,其中一些种类以色彩斑斓的前翅著称,如孔雀蝶、蓝蝶等。

3.膜翅目膜翅目昆虫的前翅和后翅均为薄膜状,通常透明或半透明。

膜翅目包括蜜蜂、黄蜂等,它们是人类重要的传粉昆虫,也是蜜源的主要来源。

4.蛛形目蛛形目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部和腹部两部分,通常没有翅膀,但有触角。

蛛形目包括蜘蛛、蝎子等,它们是地球上最重要的捕食性昆虫,对于控制害虫数量具有重要意义。

5.直翅目直翅目昆虫的前翅和后翅均为直立状,通常呈绿色或褐色。

直翅目包括蝗虫、螳螂等,其中一些种类在食物链中扮演重要角色,如蝗虫等。

6.半翅目半翅目昆虫的前翅呈半鞘状,通常呈绿色或褐色。

半翅目包括蝽象、蝉等,它们是地球上常见的昆虫类型。

7.缨翅目缨翅目昆虫的前翅呈细长状,具有缨状结构。

缨翅目包括蜻蜓、豆娘等,它们是水生昆虫的重要代表。

实验三同翅目、半翅目、缨翅目、脉翅目主要科的识别

实验三同翅目、半翅目、缨翅目、脉翅目主要科的识别
小盾片长于爪片
膜区基部有1条横脉,由此发出多 条纵脉
臭腺发达
/70
34
缘蝽科和蝽科比较表1
触角 小盾片 膜区其它 Nhomakorabea缘蝽科Coreidae
蝽科Pentatomidae
4节
一般5节
短于爪片
长于爪片
基部有1条横脉,由 基部有1条横脉,由此发出 此发出多条分叉或平 多条纵脉 行的纵脉
不少种类前胸后缘有 臭腺发达 尖突,或后足腿节与 胫节或其中一节膨大
前后翅形状、脉序相似;前缘区 内横脉多,不分叉
/70
44
作业
描述粉虱科的识别特征 描述网蝽科的识别特征 描述管蓟马科的识别特征 描述草蛉科的识别特征
/70
45
谢谢大家!
/70
35
第三节 缨翅目Thysanoptera
1. 管蓟马科 2. 蓟马科
/70
36
1 管蓟马科 Phlaeothripidae
/70
37
识别特征
触角3~4节上具锥状感觉器
翅面光滑无毛,无翅脉
腹末管状,有长毛, 无特化的 产卵器
/70
38
2 蓟马科Thripidae
感觉器
/70
39
识别特征 触角3~4节上具叉状感觉器
/70
5
2 木虱科Chermidae
/70
6
2 木虱科Chermidae
前翅 R、M、 Cu 共柄
/70
7
识别特征
体小型 触角丝状、端部分叉 翅脉简单无横脉,
前翅R、M、 Cu共柄
/70
8
3 飞虱科
后足胫节有扁平的距
/70
9
4 粉虱科Aleyrodidae

双翅目膜翅目缨翅目蜱螨目分科检索表

双翅目膜翅目缨翅目蜱螨目分科检索表

双翅目膜翅目缨翅目蜱螨目分科检索表附十四:双翅目分科检索表(一)亚目检索表1、触角6节以上(可多到40节),鞭节各节相似;下颚须4或5节(少数为1节)————————————————————————————————长角亚目(蚊类)1′触角5节以下(一般为3节),末节常分为若干亚节或有一端刺或旁生一芒;下颚须1或2节——————————————————————————————短角亚目(二)长角亚目分科检索表1、翅发达——————————————————————————————————2无翅或翅极退化————————————————————————————— 132、中胸背板在翅基部间有明显的“V”形沟,足极细长————————————大蚊科中胸背板无上述“V”形沟——————————————————————————33、有单眼——————————————————————————————————4无单眼——————————————————————————————————84、触角粗短,一般短于胸部的长度———————————————————————5触角细长,一般长于胸部的长度———————————————————————65、足胫节末端有距,颚须4节——————————————足胫节末端无距,颚须1节——————————————————————邻毛蚊科6、复眼在触角上方左右相遇——————————————————————————7复眼左右不相遇,足胫节末端有明显的距—————————————————蕈蚊科7、足胫节末端有距—————————————————————————尖眼蕈蚊科足胫节末端无距———————————————————————————瘿蚊科8、触角极短约与头等长,翅很宽,后边的脉都很微弱—————————————蚋科触角不极短,一般比头为长,翅不很宽,后边的脉不很微弱———————————99、伸达翅缘的脉8条以下——————————————————————————10伸达翅缘的脉9条以上——————————————————————————1210、复眼在触角上方左右相遇———————————————————————瘿蚊科复眼左右不相遇—————————————————————————————1111、后胸背板有一纵沟,翅中脉(M)不分支。

昆虫八大目检索表

昆虫八大目检索表

昆虫八大目检索表昆虫是地球上最为丰富多样的生物群体之一,被广泛分布在陆地、水域以及空中。

它们在自然界中起着重要的生态作用,既是食物链中的重要环节,又是自然界中的清道夫。

昆虫被划分为八大目,分别是鳞翅目、膜翅目、直翅目、半翅目、鞘翅目、蜻蛉目、双翅目和鳃足目。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八大目的特点及代表性物种。

鳞翅目昆虫是昆虫纲中最大的一个目,包括了蝴蝶、蛾子等物种。

它们的前翅和后翅被覆盖着鳞片,因此得名鳞翅目。

鳞翅目昆虫的特点是触角丝状,口器完善,以花蜜和果汁为食。

代表性物种有蝴蝶,蝴蝶是鳞翅目昆虫中最为美丽的一类,它们的翅膀上有各种各样的花纹和色彩,非常漂亮。

膜翅目昆虫的特点是翅膀薄如薄膜,因此得名膜翅目。

膜翅目昆虫的前翅和后翅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常常呈现出连续的翅膀。

膜翅目昆虫的口器多样,有的以花蜜为食,有的以其他昆虫为食。

代表性物种有蜜蜂,蜜蜂是膜翅目昆虫中的一种,它们以花蜜为食,并通过传粉起到了重要的生态作用。

直翅目昆虫的特点是前翅有硬化的前缘,因此得名直翅目。

直翅目昆虫的前翅和后翅之间有明显的界限,前翅常常比后翅大。

直翅目昆虫的口器为咀嚼式,以植物的茎、叶和果实为食。

代表性物种有蚂蚁,蚂蚁是直翅目昆虫中的一种,它们以植物的茎、叶和果实为食,并以社会性生活方式而闻名。

半翅目昆虫的特点是前翅的基部硬化,后翅薄膜状,因此得名半翅目。

半翅目昆虫的口器多样,有的以花蜜为食,有的以其他昆虫为食。

代表性物种有蝉,蝉是半翅目昆虫中的一种,它们以植物的汁液为食,并以其独特的鸣叫声而闻名。

鞘翅目昆虫的特点是前翅硬化,后翅薄膜状,可以折叠在前翅下面,因此得名鞘翅目。

鞘翅目昆虫的口器多样,有的以花蜜为食,有的以其他昆虫为食。

代表性物种有甲虫,甲虫是鞘翅目昆虫中的一种,它们以腐烂的植物和动物为食,并以其独特的外形而闻名。

蜻蛉目昆虫的特点是翅膀长而狭窄,因此得名蜻蛉目。

蜻蛉目昆虫的口器为咀嚼式,以其他昆虫为食。

代表性物种有蜻蜓,蜻蜓是蜻蛉目昆虫中的一种,它们以其他昆虫为食,并以其快速而敏捷的飞行能力而闻名。

昆虫分目检索表

昆虫分目检索表

昆虫纲(s. lat.)分目检索表1 原生无翅;腹部第6节以前常有附肢 (2)- 有翅或次生无翅;腹部第6节以前无附肢 (6)2 无触角;腹部12节......................................................................................................................... 原尾目Protura - 有触角;腹部最多11节 . (3)3 腹部6节或更少,无尾须,第l节有腹管,第3节有握器,第4或第5节有弹器 ........ 弹尾目Collembola - 腹部10节或11节,有尾须,附肢为刺突或泡 .. (4)4 腹端只有l对尾须或尾铗,无中尾丝;无复眼 .......................................................................... 双尾目Diplura - 腹端有l对尾须及1条中尾丝;有复眼 (5)5 胸部较粗,背侧拱起........................................................................................................... 石蛃目Microcoryphia - 胸部较扁,背侧不隆起 ............................................................................................................ 衣鱼目Zygentoma 6 口器有成对的上颚,或口器退化.. (7)- 口器无上颚 (29)7 有尾须;头不延伸成喙状 (8)- 无尾须;少数有尾须则头延伸成喙状 (20)8 触角刚毛状;翅竖在背上或平展而不能折叠 (9)- 触角丝状,念珠状或剑状等;翅可以向后折叠,或无翅 (10)9 尾须细长而多节,有时还有中尾丝;后翅很小,无翅痣.............................................. 蜉蝣目Ephemeroptera - 尾须粗短不分节,无中尾丝;前后翅相似或后翅更宽,有翅痣 ............................................. 蜻蜓目Odonata 10 后足为跳跃足,或前足为开掘足........................................................................................... 直翅目Orthoptera - 后足非跳跃足,前足也非开掘足 (11)11 跗节4~5节 (12)- 跗节最多3节 (17)12 前口式 (13)- 下口式 (14)13 前后翅均为膜翅,或无翅;触角念珠状.................................................................................... 等翅目Isoptera - 无翅;触角线状 ................................................................................................................. 蛩蠊目Grylloblattodea 14 前胸比中胸短小,体细长如枝或宽扁似叶......................................................................... 竹节虫目Phasmida - 前胸比中胸长或宽大 .. (15)15 前足为捕捉足,中足和后足为步行足.....................................................................................螳螂目Mantodea - 前足、中足和后足均为步行足 . (16)16 体外形兼似螳螂和竹节虫;全部无翅;无单眼;尾须短且不分节................. 螳虫修目Mantophasmatodea - 体平扁;部分无翅;有单眼;尾须短,分节 ........................................................................... 蜚蠊目Blattodea 17 跗节2节,尾须不分节;触角9节......................................................................................... 缺翅目Zoraptera - 跗节3节 . (18)18 前足基跗节膨大,具丝腺;前翅与后翅相似(雄),或无翅(雌).............................. 纺足目Embioptera - 前足基跗节正常,不能纺丝;有翅种类的后翅比前翅宽大 . (19)19 尾须坚硬呈铗状;前翅短小,革质,后翅膜质如折扇...................................................... 革翅目Dermaptera - 尾须不呈铗状;前翅狭长,后翅臀区扩大,均为膜质 .......................................................... 襀翅目Plecoptera 20 跗节最多3节,有爪;翅膜质.. (21)- 跗节4~5节;如3节以下则无爪,或前翅角质 (22)21 跗节2~3节;触角细长而多节;有翅或无翅..................................................................... 啮虫目Psocoptera - 跗节l~2节;触角短小,最多5节;无翅;外寄生于鸟兽类 .......................................... 食毛目Mallophaga 22 前翅为棒翅,后翅很大;雌虫无翅,无足,内寄生于昆虫体内..................................... 捻翅目Strepsiptera - 前翅不为棒翅 .. (23)23 前翅角质,和身体一样坚硬如甲........................................................................................... 鞘翅目Coleoptera - 前翅和后翅均为膜质,或无翅 . (24)24 腹部第1节常并入胸部;或后翅前缘有1列小钩;或无翅........................................... 膜翅目Hymenoptera- 腹部第1节不并入胸部;后翅无小钩列 (25)25 头部向下延伸呈喙状;有短小的尾须................................................................................... 长翅目Mecoptera - 头部不延伸成喙状 (26)26 前胸很小;足胫节上有很大的中距和端距;翅为毛翅...................................................... 毛翅目Trichoptera - 前胸发达;足胫节上无中距,端距较小或呈爪状;翅为膜翅 (27)27 后翅臀区发达,可以折叠.................................................................................................... 广翅目Megaloptera - 后翅臀区很小,不能折叠 (28)28 头基部不延长;前胸如延长,则前足为捕捉足;雌虫常无产卵器...................................脉翅目Neuroptera - 头基部和前胸均向前延长;前足不特化;雌虫有针状产卵器 .......................................... 蛇蛉目Raphidiodea 29 口器为虹吸式;翅为鳞翅..................................................................................................... 鳞翅目Lepidoptera - 口器非虹吸式;翅上无鳞片 .. (30)30 跗节5节 (31)- 跗节最多3节,或足退化,甚至无足 (32)31 体不侧扁;前翅膜质,后翅为棒翅;少数无翅.........................................................................双翅目Diptera - 体侧扁;无翅 ............................................................................................................................. 蚤目Siphonaptera 32 无翅;口器位于头的前端;足为攀悬足;外寄生于哺乳类动物............................................. 虱目Anoplura - 有翅;口器位于头的下面;足不适于攀缘 .. (33)33 翅为缨翅;口器常不对称;足端有泡............................................................................... 缨翅目Thysanoptera - 翅为非缨翅;口器对称;足端无泡 .. (34)34 前翅为半鞘翅;喙明显出自头部............................................................................................ 半翅目Hemiptera - 前翅全部革质或膜质;喙明显出自胸部,或喙很退化,或无喙 .........................................同翅目Homoptera。

附录2[幼虫检索表]

附录2[幼虫检索表]

附录2储藏物鞘翅目和鳞翅目幼虫检索表1.头部有傍额片,腹部第3至6节及第10节具腹足(鳞翅目Lepidoptera) (51)头部无傍额片,腹部决无腹足(鞘翅目Coleoptera) (2)2.体形无足式(生活在粮粒内) (3)体形弯弓式或爬虫式 (10)3.无胸足,腹部底面较平坦 (4)胸足退化成肉突状,腹部底面凹曲 (7)4.体呈长圆筒形,乳白色,体长9~10毫米……………………………………………...............................................................甘薯小象甲Cylas formicarius 体肥胖,背隆起,体长2.5~4毫米 (5)5.上颚具二个明显的端齿,内隆脊长度超过额长1/2 (6)上颚仅具一个端齿,内隆脊长度未超过额长的1/2………………………………….....................................................................谷象Sitophilus granarius 6.内隆脊从端部到基部宽窄一致.................................米象Sitophilus oryzae 内隆脊端部宽基部细..........................................玉米象Sitophilus zeamais 7.上唇比唇基的长度长,体长小于4毫米 (8)上唇与唇基的长度几乎相等,体长5~6毫米 (9)8.下唇板(颏)呈棱形……………………………绿豆象Callosobruchus chinensis 下唇板(颏)呈“凹”形………………………四纹豆象Callosobruchus maculates 9.有明显的背线,生活在蚕豆里…………………………蚕豆象Bruchus rufimanus无背线,生活在豌豆里..........................................豌豆象Bruchus pisorum 10.弯弓式 (11)爬虫式 (18)11.胸足发达 (12)胸足退化,体乳白色,长4.5~6毫米,背腹面被有短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脉翅目和鳞翅目科的检索表
脉翅目和鳞翅目是两个昆虫目,都包含了许多种类的昆虫。

为了更好的进行分类和识别,科学家们通常使用检索表来帮助他们区分不同的物种。

在这里,我们将介绍一些有关脉翅目和鳞翅目的基本知识,并提供一个简单的检索表,以帮助初学者对这两个昆虫目进行分类和辨别。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脉翅目。

脉翅目是一类小型昆虫,通常体型较小,翅膀上有着明显的脉纹。

这些昆虫的前翅与后翅相连,呈现出一种“V”字形的飞行姿态。

它们的触角通常很长,而且眼睛也
比较大。

脉翅目包含了一些常见的昆虫,例如蚊子、苍蝇和跳蚤等。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鳞翅目。

鳞翅目是一类大型昆虫,翅膀上有着许多彩色的鳞片。

这些昆虫的前翅与后翅独立,可以独立运动。

它们的触角通常比较短,而且眼睛也比较小。

鳞翅目包含了一些常见的昆虫,例如蝴蝶、蛾子和飞蛾等。

为了更好地进行分类和识别脉翅目和鳞翅目的昆虫,我们提供下面的检索表:
1. 翅膀是否有脉纹?
- 有:进入2
- 没有:进入3
2. 翅膀前后是否相连?
- 是:该昆虫属于脉翅目
- 否:无法确定
3. 翅膀上是否有彩色鳞片?
- 有:进入4
- 没有:进入5
4. 翅膀前后是否独立?
- 是:该昆虫属于鳞翅目
- 否:无法确定
5. 触角是否很长?
- 是:该昆虫可能属于脉翅目
- 否:该昆虫可能属于鳞翅目
通过以上的检索表,我们可以初步判断一个昆虫是属于脉翅目还是鳞翅目。

当然,对于某些特殊的昆虫,我们还需要结合更多的特征进行分类和识别。

希望这份简单的检索表能够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脉翅目和鳞翅目,并在实际操作中为您提供一些帮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