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国成品油发展浅析及预测

合集下载

2022年行业分析4月份国内成品油市场形势及预测

2022年行业分析4月份国内成品油市场形势及预测

4月份国内成品油市场形势及预测国内成品油供需冲突将进一步加剧承接一季度国民经济的较快增长势头,4月份国内成品油市场需求连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资源供应形势進一步趋紧,供求冲突比较突出,地方炼厂因亏损停产、减产,社会经营单位资源特别紧缺,主营保供任务进一步加剧。

销售严格按总部部署,从“保市场供应、保稳定、保平安”的大局动身,实行扩大外采、掌握批发和直销供应等一系列措施,确保加油站零售正常供应。

1.成品油消费需求持续旺盛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尤其是固定资产投资和工业的高增长,有力拉动了成品油消费需求的增长,工矿业、基础设施建筑业以及交通运输用油消费所占比重进一步提高。

国际油价虽有起伏,但仍在高位波动,极大刺激了国内消费信念,社会对柴油价格上调的预期剧烈,导致社会经营单位和终端大用户囤油需求增加。

近日全国多数地区天气爽朗、气温宜人,外出、春游和旅游的客流明显,而且自驾出行比例较往年增大,带动宾馆、餐饮和交通运输业用油需求增加。

尤其随着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和私车比重大幅上升,更是拉动零售销量的较快增长。

另外农业政策激发农夫种粮乐观性,农机用油需求增加。

三是国家对渔业的支持增加国内及周边地区渔民购买油品的需求。

2.资源投放总量趋紧,供求冲突渐趋突出受炼厂检修和国内、外价格严峻倒挂影响,国内成品油市场资源投放量进一步趋紧。

各炼厂纷纷减产、停工,削减了对市场的资源供应。

当前国、内外油价严峻倒挂,地方炼油企业为规避高成本风险,不担当社会责任,缩减加工量,同时社会经营单位惜售待涨,致使成品油市场资源价高货缺,资源外采组织相当困难。

针对资源供求冲突渐趋突出,后期资源持续偏紧的形势,主营销售单位从稳定市场供应的高度动身,连续掌握对社会批发单位批发和对终端用户的大单销售,加大资源组织力度,确保自有加油站的正常营运,切实做好外采资源组织和把握销售节奏,以较好地确保市场供应,赢得忠诚客户群。

资源供求缺口分析及后期估计5月份国内市场资源缺口仍较可观,随着气温的上升、汽油消费上升,沿海省市汽油库存也将有所下降,加上炼厂集中检修等因素的影响,估计汽柴油不均衡现象在局部地区还可能加剧,资源供需冲突可能进一步激化。

2022年下半年中国石化产业预测

2022年下半年中国石化产业预测

2022年下半年中国石化产业预测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还在加深,一季度石化行业经济下行的压力仍比较大,经济运行消失两位数负增长,这是近十年来没有过的局面。

“虽然一季度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经济消失两位数负增长,但是分月度走势看,行业经济运行消失了一些乐观的变化。

部分化工产品价格止跌企稳,表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措施的效果正在逐步显现。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冯世良如是说。

综合大多业内分析人士推断,二季度石油和化工企业的经营环境将明显改善,产品价格反弹将具有肯定的持续性,但行业经济运行态势是否消失拐点还有待进一步观看。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会长李勇武4月21日也表示,虽然当前面临的形势比较严峻,但是石油和化学工业进展的基本态势和长期向好趋势没有转变,行业有力量、有条件在应对危机中实现新突破。

数据:产值与投资增速回落行业利润同比大幅下降截至3月底,石油和化学行业规模以上生产企业共33555家,同比增加19.2%。

1~3月,全行业实现利润(估计)600亿元,同比下降47.5%;全行业累计实现总产值12637.6亿元,同比下降14%。

其中,3月份产值为4983.5亿元,同比下降8.4%,环比增长26.3%。

一季度,全行业实际完成投资1353.8亿元,同比增长22.5%,回落10.9个百分点。

其中,化工行业投资874.854亿元,同比增长41.9%,加快12.2个百分点;原油和自然气开采、炼油行业投资分别为279.93亿元和168.74亿元,同比分别下降5.7%和4.3%。

同期,全行业销售产值完成1.23万亿元,同比下降14.5%;产销率97.4%,同比下降0.62个百分点;全行业价格指数为83.06,同比下降16.94个百分点。

从对外贸易看,一季度全行业出口交货值729.7亿元,同比下降24.1%。

其中,烧碱、纯碱下降44.1%,无机盐、轮胎、染料分别下降40.3%、25.1%和43.0%。

从企业类型上看,一季度,内资企业投资同比增长23.6%;港澳台商投资同比增长6%;外商投资同比增长18.3%,投资步伐明显加快。

2023年我国炼油行业现状分析:产能仍过剩

2023年我国炼油行业现状分析:产能仍过剩

2022年我国炼油行业现状分析:产能仍过剩通过对我国炼油行业现状分析了解到,当前我国炼油行业产能过剩严峻,需要加大力度去产能,我为您带来2022年我国炼油行业现状分析详情。

当前,世界经济复苏缓慢、美国页岩油革命等带来世界石油供需宽松,国际油价将较长时期处于低位。

我国经济已进入新常态,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和经济增速换挡,成品油市场需求低迷,同时我国炼油行业产能扩张加速、油品质量升级加快、替代能源进展快速、国家放开地方炼厂原油进口权释放炼油力量等加剧国内成品油资源过剩局面。

据发布的2022-2022年中国炼油产品德业专项调研及投资价值猜测报告显示,依据国家石油化工“十三五”规划草案中的论述,炼油行业已经产能过剩,今后几年,炼油行业产能出清大约占全国炼油总产能的10--15%。

截至2022年底,我国炼油力量已达7.1亿吨/年,2022年我国原油加工量为5.21亿吨,平均加工负荷仅为75%,远低于全球炼油开工率,目前我国炼油力量已过剩1亿吨/年,呈现严峻过剩态势。

尽管炼油行业效益持续增长,2022年利润总额超过1700亿元,增幅超120%。

但炼油行业整体大而不强、装置利用率低及产能过剩问题却不容忽视。

一方面,在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影响下,尽管国际油价低迷,但国内炼化企业实现了较好盈利,连续追加投资的冲动开头抬头;另一方面,受制于原油进口渠道狭窄,2022年以前地方炼厂无论开工率还是扩张意愿并不高,随着原油进口权和使用权进一步放开,地方炼厂扩大产能的热忱再次高涨。

同时,终端需求增速进一步减弱令过剩之忧愈加凸显。

数据显示,2022年,受投资增速总体放缓、经济转型升级,以及高铁、新能源汽车快速进展等因素共同影响,成品油消费增长区间下移。

估量全年成品油表观消费量为3.13亿吨,较2022年下降1%,增速较2022年回落6.2个百分点。

在供需格局逆转的前提下,相关调控若不准时到位,国内炼油力量将严峻过剩,待过剩后再去产能,将带来更大损失,并引发一系列问题。

中国成品油消费现状及趋势分析

中国成品油消费现状及趋势分析

中国成品油消费现状及趋势分析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成品油行业发展势头趋好。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资源环境制约,加上替代燃料迅速发展,国内成品油需求增速将放缓。

石化工业绿色低碳发展要求不断提高,环保法规日益严格,中国提出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缓解能源和环境压力、推动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

因此,在油品消费放缓的新形势下,如何在供需矛盾凸显、替代能源崛起以及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过程中,适应未来成品油市场的需求变化,保证国内成品油市场的供需平衡以及环境资源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成品油;消费现状;发展趋势;措施建议引言近年来,随着非国营贸易原油进口配额的放开,地炼产能发展迅速,成品油资源日益过剩,销售渠道呈现多元化,市场竞争加剧。

如何有效超前把准经营大势成为油品销售企业的重要课题。

1成品油行业发展现状2021年,国内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效,成品油行业发展势头趋好,基本恢复至疫情前水平。

炼油能力持续增长,成品油产量稳步增加,受本土多点散发小范围疫情影响,成品油需求弱势复苏,成品油出口量延续缩水,成品油价格大涨。

2011年以来,我国炼油技术不断改进,炼油设备也不断调整优化,清洁化和提质增效成为了技术改进的主要特征,炼油能力和原油加工量一路保持增长走势“十三五”期间,我国炼油能力从7.92亿t/a增至8.86亿t/a,增长11.9%;加工量从5.24亿t增至6.48亿t,增长23.7%。

2021年,我国炼油能力突破8.93亿t/a,同比净增1140万t/a,原油加工量突破7.08亿t大关,同比增长9.3%。

2021年,随着我国炼油能力的增强,原油产量取得突破,但总体上保持稳定增长,原油产量1.99亿t,比2019年增长4.2%,两年平均增长2.1%。

2015年之后,受低油价高成本等经济效益差的原因,我国原油产量逐年下降,到2019年才扭转三连跌的局势,开始实现正增长。

2011年以来,我国原油进口量不断增加,对外依存度持续攀升。

近期国内成品油价格走势分析

近期国内成品油价格走势分析

近期国内成品油价格走势分析
首先,国际市场原油价格的上涨对国内成品油价格产生了重要影响。

随着全球疫情的逐渐缓解,经济恢复的迹象逐渐显现,全球原油需求开始增加。

同时,欧佩克+国家继续限制供应,使得国际原油市场供应偏紧,推高了原油价格。

例如,OPEC+于7月开始逐渐增加产量,但仍然存在一定的减产量,给国际油市供应带来了不确定性,对国内成品油价格形成支撑。

其次,人民币贬值也是近期国内成品油价格上涨的重要原因。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下跌会使进口原油成本增加。

中国原油进口规模庞大,如果人民币贬值,那么相同数量的美元购买更多的人民币,使原油价格以人民币计价的情况下增加。

此外,由于近期中国经济数据好转,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减弱,进一步加剧了人民币贬值的压力。

另外,政策因素也对国内成品油价格产生了影响。

随着国内疫情的进一步控制,各地陆续放松居民出行限制,车辆流量逐渐恢复。

考虑到环保因素,部分地区政府对运输类车辆的使用进行了限制,导致成品油供需关系的改变。

此外,中国政府近期对部分粮食作物储备和未来供给的担忧也导致相关政策的调整,对农用机械的燃料消耗产生了影响。

综上所述,近期国内成品油价格出现大幅上涨的态势。

国际原油价格上涨、人民币贬值以及政策因素是导致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

未来,国际原油市场的供需关系、人民币汇率波动以及政府政策的调整将继续对成品油价格产生重要影响。

预计在供需关系逐渐平稳、汇率趋于稳定以及政策调整得到落实后,成品油价格可能会有所回落。

2024国内成品油市场影响因素总结

2024国内成品油市场影响因素总结

2024国内成品油市场影响因素总结2024年国内成品油市场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国际原油价格:国际原油价格是影响国内成品油价格的重要因素。

如果国际原油价格上涨,进口成品油成本增加,可能会导致国内成品油价格上涨。

2. 国内石油政策:国家的石油政策对成品油市场也有重要影响。

政府的调控措施、能源政策的改变等都会对成品油价格产生影响。

3. 经济增长情况:经济增长情况对成品油市场需求影响较大。

如果经济增长持续放缓,需求下降,成品油价格可能会出现下跌。

4. 环保政策: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国家对于燃油效率和尾气排放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

环保政策的改变可能会对成品油市场产生影响,推动发展清洁能源。

5. 竞争态势:成品油市场存在激烈的竞争,各大石油企业和加油站之间的竞争会影响成品油价格和市场份额。

6. 季节因素:季节因素也会对成品油市场影响较大,例如燃气需求在冬季会增加,可能会导致成品油价格上涨。

7. 全球经济形势:全球经济形势对国内成品油市场也有一定的影响。

例如全球经济增长放缓或出现经济危机,可能会减少对成品油的需求。

以上是一些可能影响2024年国内成品油市场的因素,但具体影响的情况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

2022年中国石油产品进出口情况分析

2022年中国石油产品进出口情况分析

2022年中国石油产品进出口情况分析2022年我国石油产品贸易呈现进口小幅增长、出口有所下降的特点。

石油产品总进口量为5 245.1万吨,同比增长1.2%;出口量为2841.7万吨,同比削减6.8%;净进口量为2403.4万吨,同比增长12.6%。

石油产品进口总额为378.6亿美元,同比增长0.9%;出口总额为239.7亿美元,同比增长1.3%。

国内消费不振,成品油(汽煤柴油)进出口贸易活跃程度下降。

国际贸易方面,2022年成品油进口715.9万吨,同比下降16.9%;出口1223万吨,同比下降3.3%;净出口507.6万吨,同比增加25.7%。

汽油、柴油进出口都大幅下降,仅煤油有所增长;国内外需求不旺是国际贸易下降的重要因素。

动力煤油在过去两年中暴涨造成煤油表观消费的特别2022煤油进口量为621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

煤油进口主要来源于韩国、日本和新加坡,2022年进口量分别为410万吨、66万吨和60万吨。

煤油出口量为745万吨,较上年增长13.5%。

出口主要去往香港、越南和美国等地,2022年出口量分别为294万吨、84万吨和78万吨。

近年来,我国民航事业快速进展,带动航煤贸易大进大出。

航煤在煤油进出口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全年航煤进口量达526.5万吨,下降1.9%,占煤油进口总量的84.8%;灯用煤油进出口很小。

其他煤油进口量为94.3万吨,同比增长20.6%,动力煤油曾在2022年中暴涨造成煤油表观消费的特别,但随着国家海关部门加大对进口货物的检查力度、防止煤油变相逃税后,动力煤油进口已经从高峰时期的163.3万吨大幅回落。

2022年航煤出口745.1万吨,同比增加14.1%,主要受到航空保税用油增长驱动,出口结构中航空保税油占到50%,同比提高了6个百分点。

柴油进口量剧减我国进口的柴油全部为轻柴油。

2022年我国柴油进口量大幅下降,全年进口柴油94.7万吨,同比下降61.2%;出口186.2万吨,同比下降8.3%。

成品油零售市场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成品油零售市场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成品油零售市场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摘要:自2017年国内成品油零售市场发生急剧变化开始,至2020年国家提出“双碳”目标以及环保节能相关措施的实施,成品油行业进入资源过剩、零售市场激烈竞争时代。

2020年初,全球新冠疫情爆发到2022年2月俄乌军事冲突以来,全球经济受到多重重创,在环保和石油危机双重压力下,蓬勃发展的新能源汽车,进一步给成品油市场带来严重冲击和挑战。

关键词:成品油;零售市场;挑战;机遇1、当前成品油市场面临的形势1.1国家政策方面的形势2018年国家放开了成品油零售市场,降低了成品油零售市场准入门槛,大量外资进入成品油零售市场,为地方炼厂等民营资本进入成品油零售市场提供了政策条件;2019年8月,国家取消了成品油批发仓储经营资格审批,下放成品油零售经营资质审批权限,进一步加剧了成品油零售市场的竞争。

按照“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双碳”目标,各行各业均加快了降低碳排放步伐,快速推进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各地政府相继出台了新能源汽车用户减征、免征车辆购置税等惠民政策,促使客户消费结构硬性调整,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再次加剧了成品油市场竞争的白热化。

1.2成品油资源及零售市场形势随着国内地方炼企的崛起,油品销售市场准入不断放开,地方炼企油品资源以低成本态势运输直配供应进油站,成品油市场监管困难,导致部分区域内市场销售价格混乱。

预计2023年地方炼企资源占比将提升至国内汽柴油资源供应量的30%,资源过剩、矛盾加剧,行业竞争也将更加惨烈。

在新能源汽车发展和社会整体经济乏力影响下,油品消费增长持续放缓,批、零价格高度透明,市场零售价格回弹乏力、批零价差和毛利空间受到严重压缩,个别地方炼企无票油死灰复燃,民营社会加油站大幅降价、恶意竞争,进一步挤压主营零售企业生存空间,主营企业加油站销量、市场份额持续下滑,导致其市场竞争力、控制力、影响力持续下降。

1.3客户群体结构变化形势随着能源危机及环境问题的出现,国家加快调整优化产业和能源结构,投入巨大财力提高城市公交、出租车、邮政快递、环卫、城市渣土运输、物流配送等领域新能源汽车比例,新能源汽车市场保有量呈现出的高速增长态势,至2022年底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892万余辆,约占汽车总量的2.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2年中国成品油发展浅析及预测2022年我国成品油行业已经处于成长趋缓阶段,由于经济快速进展,2022年成品油行业景气循环仍将处于成长趋缓阶段。

工业的快速进展带动了成品油的需求增长,2022年1~11月汽油、柴油消费量分别为4780万吨、10616.5万吨,同比增长9.1%、6.3%。

估计2022年分别为5250万吨和11694.87万吨,同比增长3.96%和2.91%。

一、行业景气定位我国成品油的行业周期受到全球经济进展影响较大,全球经济放缓,加快了行业的景气下行。

从行业进展的景气循环来看,成品油行业运行一个景气周期的时间大致为5~7年左右。

我国的这一波景气循环是从2022年开头的,2022年随着成品油价格上涨成长快速,2022年达到成长高峰。

2022~2022年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上涨,成品油价格虽然7次上调,但是仍旧无法跟上原油价格上涨的步伐,因此造成炼油企业的全面亏损,致使成品油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速度下滑。

2022年成品油行业已经处于成长趋缓阶段,由于经济进展速度迅猛,估计2022年成品油行业景气循环仍处于成长趋缓阶段。

二、行业供应状况由于2022年上半年国际油价始终处于高位,炼油企业成本高启,而价格调整幅度远低于原油价格上涨幅度,消失价格和成本的“倒挂”现象,严峻打击了炼油企业的生产乐观性。

企业生产乐观性不高,消失供不应求的局面,不得不依靠大量进口成品油以满意需求,2022年主要成品油进口量大幅度增长,柴油、煤油进口增速分别达到71.2%、32.4%,同时汽油出口量削减37.3%。

(一)炼厂产能小幅增长,产能利用率快速提高炼厂的产能状况肯定程度上打算了成品油的产出状况。

目前我国炼厂产能居全球其次位,仅次于美国。

炼油企业122家,虽然企业数量并不少,但是几乎完全集中在中石化和中石油集团手中,处于寡头垄断状态。

中国石化集团和中国石油集团是国内最大的两家炼油企业,占炼油力量的89%,其中中石化占52%,中石油占37%,其它规模较小的企业占11%。

中石化同时也是国内最大的成品油供应者,每年生产的成品油数量约占成品油总产量的37%左右。

2022年,石油和化工行业固定资产投资连续快速增长,累计完成投资5195亿元,同比增长28.3%,增幅有加快趋势,设备投资到完全投产需要一个过程,短时期的产能扩张可能性很小,因此估计2022年炼厂产能为6400千桶/日,增长率为2.40%。

炼油厂的开工率是影响成品油供应的另一个重要因素,2022年我国炼厂产能利用率为92.41%,其中中石化和中石油的年加工负荷达到95%以上,月度加工负荷接近100%,而地方炼厂产能利用率却不足60%。

2022年和2022年在产能扩张不足的状况下,高产能利用率将成为维持成品油产量的最重要因素。

2022年下半年原油价格回调,成品油价格直到2022年元旦后才小幅下调,这给炼厂供应了大幅盈利的机会,炼厂确定趁机增加产出,弥补2022年上半年的亏损。

估计2022年炼厂的产能利用率将达到97.66%。

(二)2022年主要成品油产出结构及产量预估1.汽油、柴油合计占成品油产量比重过半汽油、柴油是成品油中产量最大的两种油气,汽油和柴油占成品油总量的58%左右,其中柴油比重最大,达到39%,并且还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柴油比重较大是主要由于柴油的需求量不断增大,且增长速度大于汽油。

目前汽车制造企业在寻求能源转换的途径,推出以柴油为燃料的汽车,促进了柴油的需求。

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农村的拖拉机、农用排灌机械等都要用柴油做燃料,这也加大了对柴油的需求。

因此,柴油在成品油中的比重越来越大。

2.估计2022年汽油产量增长5.17%,柴油产量增长6.90%2022年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上涨,而我国却由于成品油定价机制问题,虽然两次大幅调高价格,但汽油、柴油价格仍没有准时跟上原料价格的涨幅,企业多处于价格倒挂状态(产品价格<原料价格),炼油企业的生产积极性不高。

8月份以来,国际原油价格不断下跌,成品油价格没有随之调整,与国际油价重新接轨,因而炼厂盈利状况好转,不断加大生产规模,2006年我国汽油产量为5591.4万吨,同比增长3.7%;柴油产量为11653.4万吨,同比增长5.5%。

目前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已提上议事日程,随着2006年底成品油批发业务的开放和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成品油价格与国际市场价格的差距会大大缩小,预计2007年汽油产量将达到5900万吨左右,同比增长5.17%;柴油的产量为12400万吨,同比增长6.90%。

3.炼厂的生产柴汽比逐年提高长期以来,我国油品市场的消费柴汽比大于生产柴汽比。

经过近年来的努力,炼厂的生产柴汽比逐年提高,生产比例越来越接近需求比例。

2022上半年,由于我国实行成品油相对低价以及限制出口的政策,汽油产收率逐月下降,二季度降到18.5%以下。

同时,柴油产收率保持在38%以上的高水平,生产柴汽比逐月走高,全年生产柴汽比为2.08,估计2022年的生产柴汽比将达到2.10以上。

(三)成品油进口分析由于国际油价居高不下,国内外成品油差价较大,我国的一些石油企业情愿将成品油出口到国外来赚取利润。

为保证供应,2022年年初,商务部发布《2022年重要工业品出口配额总量》的通知,其中成品油出口配额由2022年的1200万吨削减到2022年的900万吨,同比削减25%;2022年3月份,再次暂停车用汽油、航空汽油和石脑油的出口退税。

这一系列措施在肯定程度上抑制了低价出口,保证了国内成品油的需求。

出口限制、成品油价格上调,以及一些炼油和化工生产设备投产需要补充石油库存等因素的影响下,2022成品油进口量有较大幅度增加,出口同比有肯定幅度下降,2022年净进口成品油2275万吨,净进口量增加530万吨,同比增长30.37%。

2022年度成品油市场全面对外开放,估计出口配额限制也随之取消,净进口量约2100万吨,同比下降7.69%。

三、需求状况分析从成品油的总体消费来看,工业和交通仓储邮电行业的消费比重最大,因此这两个行业的进展状况对成品油的需求影响最大,而工业与交通仓储邮电行业的进展状况与我国经济进展息息相关。

我国GDP 增长速度一路加快,从2022年的8.3%到2022年的10.4%,处于全球领先水平,2022年GDP连续增长至10.7%,比上年加快了0.3个百分点。

GDP的进展打算了一国进展的整体概况,特殊是工业的进展打算了各行业的进展,打算着能耗的需求。

工业始终是我国经济进展中最重要的支柱产业,其次产业进展速度超过GDP进展速度,近几年增长速度保持在11%以上,在三大产业中最高。

工业增长快,能耗需求多,反之能耗需求少。

由于成品油大部分是用于工业生产,因此工业与成品油的产量相关性很高,工业生产总值每增加1亿元,成品油产量增加1077吨。

工业的快速进展带动了成品油的需求量随之快速增加。

2022年工业形势将连续维持良好进展势头,带动成品油需求增长。

由于不同类型的油品具有不同的功能,因此不同油品的消费构成比例大不相同。

下面分析各油气需求的消耗状况,进而分析各油气将来的需求状况。

(一)汽油各行业消费汽油的比重不断在变化,但汽油消费量最大的行业多年来始终为运输仓储邮电业、工业,目前这两个行业分别占我国汽油消费总量的45%和15%,合计达60%。

汽油的主要消费对象为交通运输工具,如汽车、航天飞机、摩托车等等,其中又以汽车的消耗量为最大。

因此交通运输仓储邮电行业的汽车保有量最多,打算了该行业消耗的汽油量将是全部行业中比重最大的。

2022年我国货运和客运量都以8%以上的速度在增长,邮电业务以6.65%的速度增长,交通运输设备收入总量增幅为32.01%。

交通运输邮电业的稳步增长,将带动各种成品油需求稳步增长,交通运输行业的增长肯定程度上打算了汽油销售量的增长。

除了运输仓储邮电业汽车保有量比较大,现在的私家车数量也不断增长。

从汽车行业来看,2022年汽车销售收入和整车销售收入的增长幅度分别34.71%和38.91%。

汽车销售收入的快速增长加大了汽油的消费量,但2022年汽油的消费量肯定程度上受到高油价的限制。

2022年1~11月我国汽油消费量为4780万吨,同比增长9.1%;估计2022年全年消费量为5250万吨,同比增长3.96%。

(二)柴油柴油也是一种重要的交通工具用油,使用柴油的主要交通工具为轮船,特殊是远洋货轮,因而柴油消费比重最大的行业仍旧为运输仓储及邮电,占我国柴油消费总量的41%左右。

柴油同时也是一种很好的工业燃料,供锅炉以及加热炉使用,我国工业消费柴油的比重仅次于运输仓储邮电业,占柴油消费总量的22%左右。

2022年轮船运输收入以43.89%的高速增长,2022年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有所下滑,但增长幅度仍达23.44%。

工业的整体增长以及轮船运输的增长,都在肯定程度上增加了对柴油的消耗量,因此我国的柴油消耗量逐年增长。

目前汽车制造企业在寻求能源转换的途径,推出以柴油为燃料的汽车。

目前市场容量最大、禁令也最严的各大城市对柴油车的使用已经有了肯定的政策支持,这也将促进柴油的需求量。

2022年1~11月我国柴油的消费量为10616.5万吨,同比增长6.3%;估计2022年全年消费量为11694.87万吨,同比增长2.91%。

四、营收获利分析(一)原料成本高位回落原油是成品油炼制过程中最重要的原料,占成品油成本的80%左右,原油价格的变动很大程度上影响成品油的价格变动以及成品油行业的获利状况。

近几年国际原油价格一路上涨。

2022年7月中,最高价格为78.40美元/桶,较年初增长幅度为30%左右。

2022年伊朗和问题始终没有妥当解决,在BP阿拉斯加油田油管裂开、美国库存下降等等诸多因素影响下,原油价格始终维持高水平,直到8月份国际原油价格由于伊朗核问题适度缓解、美国库存提高、BP阿拉斯加油田恢复产能、全球经济降温等因素影响,油价渐渐下滑。

2022年西德州中级原油和布伦特原油价格年均价为66.2美元/桶和66.9美元/桶左右,同比上涨16.34%和21.97%。

考虑到目前美国的暖冬气候、2022年全球经济增速放缓以及OPEC成员国减产力度不大,估计2022年原油价格将会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估计西德州中级原油和布伦特原油价格年均价为53美元/桶和52美元/桶左右,较2022年分别下降19.70%和22.27%。

(二)成品油价格面临改革1.2022年至今进行三次价格调整2022年由于原油价格高涨以及需求持续旺盛,发改委两次对成品油价格进行调整;由于原油价格在2022年8月后消失大幅度下降,2022年1月发改委调低成品油价格,2022年至今汽油价格共计上调570元/吨,柴油价格共计上调700元/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