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验指导

合集下载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验指导书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验指导书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验指导书实验一数据库的建立实验目的:掌握数据库的创建、基本表的创建和数据插入的方法实验要求:使用Oracle 11g进行数据库的创建、基本表的创建和数据插入实验条件:计算机,Oracle 11g实验内容:1、假设你是DBA,需要定义系统中的所有表。

试根据下面给出的关系模式,用SQL完成数据表的建立。

假设“阿里巴巴”酒店数据库中有如下的几个关系模式:(1)客户个人信息(身份证号,姓名,性别,年龄,工作单位)(2)客户入住信息(身份证号,客房号,入住时间,退房时间)(3)客房(客房号,客房类型号)(4)定价(客房类型号,客房类型名,单价)(5)订票(身份证号,机票号,订票时间)(6)机票(机票号,起始地,目的地,起飞时间,到达时间,机票价格,机票状态,航空公司号)注:机票状态只有三种 0:未出票1:已出票,但未被客户取走2:已出票且已被客户取走(7)航空公司(航空公司号,航空公司名,电话)(8)雇员(雇员号,姓名,雇员年龄,雇佣日期,被投诉次数)(9)打扫(雇员号,客房号)说明:数据库表中各个字段的数据类型及宽度,请根据实际情况自定。

数据库名、表名、字段名中英文均可,但需要有一定的实际含义。

2、试根据下面的完整性约束要求,用SQL对上面已经建立好的“阿里巴巴”酒店数据库表进行完整性约束定义。

(1)雇员的年龄必须大于20岁小于55岁,被投诉次数不能超过10次。

(2)客户的性别只能是“男”或“女”。

(3)客户每次入住的客房号和入住时间不能为空。

(4)各种类型客房的定价不得低于100元,也不得高于2000元。

(5)机票的状态只能有三种:0:未出票1:已出票,但未被客户取走2:已出票且已被客户取走实验二数据库的查询、更新实验目的:掌握数据库的查询、更新的方法实验要求:使用Oracle 11g实现数据库的查询、更新操作实验条件:计算机,Oracle 11g实验内容:1、试用SQL完成下面10个查询操作。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验教案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验教案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验教案一、实验目的1. 理解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掌握数据库的基本操作。

2. 熟悉数据库管理系统,了解数据库设计原则。

3. 学会使用SQL语言进行数据的增、删、改、查等操作。

4. 掌握数据库的索引、视图和存储过程等高级功能。

5. 培养实际操作数据库的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

二、实验内容1. 数据库的创建与管理创建新数据库打开现有数据库数据库的备份与恢复2. 表的创建与管理表的创建表结构的修改表的删除表的数据插入、删除和修改3. SQL语言基础数据定义语句(CREATE、ALTER、DROP)数据查询语句(SELECT)数据操纵语句(INSERT、UPDATE、DELETE)数据控制语句(GRANT、REVOKE)4. 索引与约束索引的创建、修改和删除主键、外键的设置与维护唯一约束和检查约束的设置5. 视图与存储过程视图的创建、修改和删除存储过程的创建、修改和删除存储过程的调用三、实验环境1. 硬件环境:计算机实验室,每台计算机配备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

2. 软件环境: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如MySQL、Oracle、SQL Server 等),编程语言环境(如Python、Java等),文本编辑器或集成开发环境(如Visual Studio Code、Eclipse等)。

四、实验步骤1. 实验准备:安装并配置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了解实验内容和要求。

2. 实验一:数据库的创建与管理创建一个名为“实验数据库”的新数据库。

打开已存在的数据库,进行备份和恢复操作。

3. 实验二:表的创建与管理创建一个名为“学生”的表,包括学号、姓名、年龄、性别等字段。

插入、删除和修改表中的数据。

4. 实验三:SQL语言基础使用SELECT语句查询学生表中的数据。

使用INSERT、UPDATE和DELETE语句操作学生表数据。

5. 实验四:索引与约束为学生表的学号字段创建索引。

设置主键、外键、唯一约束和检查约束。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验指导书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验指导书

4.新建表(1)使用企业管理器建立student、course和SC三个表,其结构为:在SQL Server 2000 的数据库中,文件夹是按数据库对象的类型建立的,文件夹名是该数据库对象名。

当在企业管理器中选择服务器和数据库文件夹,并打开己定义好的学生选课数据库后。

会发现它自动设置了关系图、表、视图、存储过程、用户、角色、规则、默认等文件夹。

要建立“student”表,先选中学生选课数据库中的表文件夹,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新建表”,随后的输入表结构对话框。

输入表结构对话框是一张表,它的列属性有列名、数据类型、长度和是否允许空4 项。

用户把新建表的结构填入对话框的表中,表中的每一行定义新建表(Course)的一列,每一列定义新建表的一个列属性。

当光标移到表中的某一行时,下面的列描述就会对应当前行显示输入项,用户可在其中对关系的属性进行进一步说明。

列描述包括数据的精度、小数位数、默认值、是否标识等项。

(2)使用T-SQL语句建立student,course,SC三个表Create Table student(sno varchar(20) primary key ,Sname varchar(50) not null,Age int,Sex char(2),Dept varchar(50));Create table course(cno varchar(20) primary key,Cname varchar(50) not null,Credit float not null,Pcno varchar(20) not null,Describe varchar(100) not null);Create table SC(sno varchar(20),Cno varchar(20),Grade float,primary key (sno,cno),foreign key (sno) REFERENCES student(sno),foreign key (cno) REFERENCES course(cno));5.定义表的完整性约束和索引表的约束包括码(主键)约束、外键约束(关联或关系约束)、惟一性约束、Check (检查)约束4 种。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验指导书答案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验指导书答案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验指导书 - 答案实验一: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安装与配置问题一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是一种软件,用于管理和组织数据库。

它允许用户创建,读取,更新和删除数据库中的数据。

常见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有MySQL,Oracle,SQL Server等。

问题二在实验室环境中,我们将使用MySQL作为我们的数据库管理系统。

以下是MySQL的一些常见特点: - 开源免费 - 跨平台支持 - 可扩展性强 - 有大型的用户社区和丰富的资源支持问题三MySQL的安装步骤如下: 1. 下载MySQL安装文件,可以从MySQL官方网站或者其他可信的下载源获取。

2. 运行安装程序,按照向导的指示进行安装。

3. 选择是否要安装MySQL 服务器和MySQL工具。

4. 设置密码以保护数据库的安全。

5. 完成安装程序并启动MySQL服务。

数据库是一个组织和存储数据的容器。

在关系型数据库中,数据以表的形式存储,每个表包含多个行和列。

每行代表一个记录,每列代表一个字段。

问题五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RDBMS)是一种DBMS,它使用结构化查询语言(SQL)来操作和处理数据。

常见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有MySQL,Oracle,SQL Server等。

问题六开放数据库连接(ODBC)是一种标准的数据库访问方法,它允许不同的应用程序通过统一的接口访问不同的数据库管理系统。

ODBC驱动程序充当应用程序和数据库之间的翻译器。

问题七在Windows系统中,ODBC数据源可以通过控制面板的“管理工具”来配置。

在数据源配置对话框中,可以添加,编辑和删除ODBC数据源。

在Windows系统中,可以使用ODBC接口库和ODBC驱动程序来连接和操作数据库。

具体步骤如下: 1. 加载ODBC接口库。

2. 初始化ODBC环境。

3. 建立数据库连接。

4. 执行SQL语句。

5. 关闭数据库连接。

6. 释放ODBC环境。

问题九ODBC接口库是一组API函数,用于连接和操作数据库。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验指导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验指导

理学院信科08—2班陈先国实验1 创建数据库与数据表下面写出实现如下操作的SQL语句:(1)创建供应系统“GYXT”数据库。

CREATE DATABASE GYXTON(NAME=GYXT_data,FILENAME=’D:\GYXT.mdf’,SIZE=10,MAXSIZE=50,FILEGROWTH=5)LOG ON(NAME=GYXT_Log,FILENAME=’D:\GXTYData.ldf’,SIZE=5,MAXSIZE=25,FILEGROWTH=5);(2) 建立供应商表S。

CREATE TABLE S( SNO char(5)not null unique,SNAME char(20)not null unique,CITY char(20));INSERT INTO S VALUES('S1','精益','天津');INSERT INTO S VALUES('S2','万胜','北京');INSERT INTO S VALUES('S3','东方','北京');INSERT INTO S VALUES('S4','丰泰隆','上海');INSERT INTO S VALUES('S5','康健','南京');(3) 建立零件表P。

CREATE TABLE P(PNO char(2)not null PRIMARY KEY(PNO),PNAME char(20),COLOR char(20),WEIGHT smallint);INSERT INTO P V ALUES('P1','螺母','红',12);INSERT INTO P V ALUES('P2','螺栓','绿',17);INSERT INTO P V ALUES('P3','螺丝刀','蓝',14); INSERT INTO P V ALUES('P4','螺丝刀','红',14); INSERT INTO P V ALUES('P5','凸轮','蓝',40); INSERT INTO P V ALUES('P6','齿轮','红',30);(4) 建立工程项目表J。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验指导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验指导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验指导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验指导数据库是存储和管理数据的一种系统,它提供了对数据的快速、安全和高效的访问方式。

在数据库的使用过程中,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原理和实用技能,以便有效地管理和维护数据库。

数据库原理:数据库原理是指数据库的基本概念、结构、设计和实现原理。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包括数据、数据模型、数据结构、数据元素和数据项等。

数据模型是指描述数据及其关系的方式,包括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和关系模型等。

关系模型是当今最常用的数据模型,它用表格的形式表示数据,其中每个表格称为一个关系,每个关系包括若干个属性,每个属性对应一个列。

数据结构是指数据在计算机中的组织方式,包括文件组织、索引结构、哈希结构等。

数据库设计是指根据需求分析,设计数据库的结构、关系和属性等。

在设计数据库时需要考虑数据的完整性、安全性和性能等方面。

完整性是指数据的正确性和一致性,包括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和域完整性等。

安全性是指保护数据库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包括用户权限、访问控制和审计等。

性能是指数据库的响应速度、并发处理能力和容错能力等。

数据库应用实验指导:数据库应用实验是指在实验室环境中进行的数据库应用开发和测试。

实验内容包括数据库的创建、表格的设计、数据的插入、查询和更新等。

具体实验步骤如下:1. 创建数据库使用SQL语句创建数据库,包括数据库名称、字符集和校对规则等。

2. 设计表格根据需求分析,设计数据库的关系和属性,创建表格。

表格包括表格名称、属性名称、数据类型和约束等。

3. 插入数据使用SQL语句向表格中插入数据。

插入数据时需要考虑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避免重复数据和无效数据的插入。

4. 查询数据使用SQL语句查询表格中的数据。

查询数据时需要考虑查询条件和查询结果的格式化。

5. 更新数据使用SQL语句更新表格中的数据。

更新数据时需要考虑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避免数据冲突和数据丢失。

总之,数据库原理和应用实验是数据库学习的重要内容。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实验指导书完整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实验指导书完整

数据库原理与应⽤实验指导书完整(快速切换页码⽅法:按住ctrl键再单击相关项⽬)实验⼀创建数据库与表1. 新建数据库(1) 利⽤向导创建数据库(新建⽂件/本机上的模板)(2) 创建空数据库2. 表的基本操作(1) 使⽤向导创建表(2) 复制表(3) 利⽤设计视图建⽴表(参考教材P25-P29)①设置查阅向导②设置标题属性(P42)③设置默认值(P44)④设置字段的“有效性规则”与“有效性⽂本”(P42)⑤设置掩码(P43)⑥设置⽇期格式:(P40)⑦设置主键(P49)⑧增加字段,在“姓名”字段后增加⼀个“年龄”字段(P48)⑨删除字段,将刚增加的字段删除。

(P49)(4) 表操作①在数据表视图和设计视图之间进⾏切换,熟悉切换的⽅法。

②在数据表视图中输⼊记录。

③隐藏/取消隐藏列(P53)——格式菜单④冻结(P64)——格式菜单⑤排序(P58)——记录菜单⑥筛选(P60)——记录菜单⑦调整表外观——格式菜单3. 表间关系(P64)4. 导⼊、链接、导出(P34)实验⼆查询⑴使⽤设计视图建⽴查询⑵使⽤设计视图建⽴查询⑶设置查询排序及准则⑷汇总查询⑸交叉表查询⑹参数查询⑺动作查询①删除查询②更新查询③追加查询④⽣成表查询:⑻利⽤SQL语句建⽴查询实验三窗体1. 掌握⾃动创建窗体、使⽤向导创建窗体的⽅法(1) 建⽴基于单表的窗体①纵栏式窗体②“表格式”窗体(2) 建⽴基于多表的“学⽣信息和成绩”窗体2. 在设计视图创建窗体⑴建⽴“学⽣信息简表”窗体⑵使⽤设计视图1⑶使⽤设计视图2实验四报表1. 建⽴“学⽣成绩单”报表2. 建⽴“学⽣档案”报表3. 建⽴“分数段统计”报表4. 建⽴“排名次”统计报表实验五宏实验六数据库设计理论实践《数据库原理与应⽤》实验指导书⼀、实验的性质与学习⽬的《数据库原理与应⽤》为⾮计算机专业的公共课程。

通过实验教学,使学⽣验证并掌握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本原理,具备数据库的基本设计能⼒、掌握利⽤数据库进⾏信息管理的基本技能,初步掌握数据库应⽤系统的开发⽅法,为以后更好地使⽤数据库应⽤系统打下坚实的基础。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训指导书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训指导书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项目实训指导书项目实训指导书(一)1. 项目实训的目的与基本要求在数据库应用技术项目教学的基础上,通过项目实训,将数据库应用技术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结合起来,经历项目开发的完整过程。

要求需求分析到位,数据库结构设计规范、合理,程序运行流畅、稳定,整体上能实现项目所需的功能。

2. 项目实训的方法和步骤⑴题目的选择从本课程的项目库(包含丰富的最近与本课程相关的开发项目)中选取一个项目,或在指导老师同意的情况下,自拟项目,项目内容要符合实际应用,与企业业务吻合。

项目完成后,经课题组验收、评价,符合要求的可加入项目库。

下面各步骤结合“网上书店”为例进行说明。

⑵项目背景介绍简要说明选择该项目的原因,如项目的意义、用途和发展前景等。

如:“网上书店”的项目背景可作如下描述。

电子商务,是指在Internet上进行商务活动,她正在以难以置信的速度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具有高效率、低成本的特点。

电子商务的一个重要技术特征是利用Web技术来传输和处理商业信息,使人们足不出户即可完成商品的交易,具有广泛的发展前景和商机。

⑶需求分析项目需求分析,就是了解项目需要做什么,需要完成什么功能。

此步聚是整个项目的基础。

此步骤以流程图的形式呈现,并加上适当的注释、说明。

如在“网上书店”项目中,站在购书者的角度,其购书流图如图1所示,购书者选择图书时,可选择各种查询方式,如按类别、关键字、出版社、作者等,总之,就是尽量方便购书者的操作。

图1 购书流程⑷概念结构设计将需求分析得到的用户需求,抽象为信息结构,找出实体及实体间的关系,并用E-R 图进行描述,列出实体表的名称和用途。

如“网上书店”项目,从购书流程中可找出如下实体:购书者、图书、图书类别和购物篮等,如表1所示。

;实体间的关系用E-R图表示,如图2所示。

表1 实体表图2 E-R图⑸逻辑结构设计把概念结构设计阶段产生的系统基本E-R图转换为具体的DBMS所支持的数据模型,即关系模式,列出各数据对象的名称,数据表各字段的类型、含义等,并用关系图的形式描述各表之间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验指导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验指导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SQL语言的基本使用和操作方法;
3. 学会使用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数据库的创建、插入、查询、修改和删除等操作。

二、实验内容:
本次实验将围绕数据库的原理及应用展开,包括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数据库的设计原则、数据库的范式理论、SQL语言基础、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使用等内容。

通过实际操作,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数据库的工作原理,并且掌握数据库的基本操作方法。

三、实验步骤:
1. 数据库基本概念
1.1 什么是数据库?
数据库是指一个按照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存储数据的计算机软件,具有较好的数据管理性能。

数据库是实现数据共享和数据集成、并进行数据分析和决策的重要工具。

1.2 数据库的分类
根据数据模型的不同,数据库可以分为层次数据库、网状数据库和关系数据库等不同类型。

1.3 数据库的特点
数据库具有数据的共享性、冗余性小、数据独立性、数据一致性、数据安全性和故障恢复等特点。

2. 数据库设计原则
2.1 单一职责原则
每个数据表应该有一个明确的用途,只负责存储某一类数据。

2.2 数据冗余原则
尽量避免数据冗余,减少存储空间和数据更新时的复杂度。

2.3 数据库范式理论
范式理论是数据库设计的基础,包括第一范式、第二范式、第三范式等。

通过标准化设计,可以减少数据冗余,提高数据库的性能和可维护性。

3. SQL语言基础
3.1 SQL语言的基本介绍
SQL是结构化查询语言的缩写,是一种用于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查询和程序设计语言。

3.2 SQL语句的分类
SQL语句可以分为数据定义语句(DDL)、数据操作语句(DML)和数据查询语句(DQL)等不同类型。

3.3 SQL语句的基本操作方法
包括数据库的创建、数据表的创建、数据插入与删除、数据查询和更新等操作。

四、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使用
4.1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概念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一种用于管理数据库的软件系统,包括数据库的创建、数据的插入、查询、更新和删除等操作。

4.2 常见的数据库管理系统
常见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有MySQL、Oracle、SQL Server等,每个系统都有其特定的语法和功能。

4.3 使用数据库管理系统操作数据库
具体操作包括数据库的创建、数据表的创建、数据插入与删除、数据查询和更新等操作。

五、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学生对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且能够熟练使用SQL语言进行数据库的操作。

通过实际操作,学生进一步掌握了数据库的设计原则和范式理论,并且学会使用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数据库的创建、插入、查询、修改和删除等操作。

总之,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验是数据库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际操作能够帮助学生巩固理论知识,深入理解数据库的工作原理,并且掌握数据库的基本操
作方法。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对待实验,通过实际操作提升自己的数据库技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