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光学的教案
工程光学设计第三版教学设计

工程光学设计第三版教学设计1. 教学背景光学技术在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通信、医疗、安防、军事、航天等。
光学设计在各种光学应用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因此,培养具有光学设计理论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是当前各个领域的迫切需要。
我校工程光学设计课程主要为工科学生提供光学设计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和思维方式。
2. 教学目标本教学设计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能够掌握工程光学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2.1 知识目标1.了解光学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和工作原理;2.掌握光学设计的常用方法和软件工具;3.了解光学元器件的选型和特性;4.掌握光学系统的优化和调试方法。
2.2 技能目标1.具备光学系统建模和分析的能力;2.能够利用光学设计软件进行系统的设计和优化;3.掌握光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和数据分析方法。
2.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光学技术的兴趣和热爱;2.让学生体验到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3.1 理论知识1.光学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和工作原理;2.光线追迹理论;3.畸变理论和校正方法;4.光学元器件的基本原理和特性;5.激光器原理和应用。
3.2 实践技能1.光学系统的建模和仿真软件的使用;2.光学系统的设计和优化;3.光学实验的操作和数据分析。
4. 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讲授理论知识,让学生掌握光学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工作原理。
2.实验法:通过光学实验,让学生有所实践,练习数据分析和实验操作技能。
3.课堂互动法:通过课堂提问和讨论,让学生思考问题,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方式。
4.项目实践法:通过实验项目的设计和实践,让学生掌握实际工程应用中的光学设计方法和技能。
5. 教学评估1.平时表现: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验技能等方面的评估。
2.期中考核:考核学生对光学系统原理和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3.期末考核:考核学生对光学设计方法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和实践能力。
工程光学课程设计zemax

工程光学课程设计 zemax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工程光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技能,能够使用Zemax等光学设计软件进行简单的光学系统设计和分析。
知识目标包括了解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基本特性,掌握透镜、镜片等光学元件的设计和计算方法;技能目标包括能够运用Zemax进行光学系统的设计和仿真,分析光学系统的性能和优化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基本特性,透镜、镜片等光学元件的设计和计算方法,以及Zemax等光学设计软件的使用技巧。
具体的教学大纲如下:1.光的传播和反射:介绍光的基本特性,包括光的传播速度、传播方向等,以及光的反射定律和反射镜的设计方法。
2.光的折射和透镜:介绍光的折射定律和透镜的分类,包括凸透镜、凹透镜等,以及透镜的设计和计算方法。
3.光学系统设计:介绍光学系统的基本构成和设计方法,包括透镜组的设计、光学系统的性能分析等。
4.Zemax使用技巧:介绍Zemax的基本操作和功能,包括光学系统的建立、参数设置、仿真分析和优化方法。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包括:1.讲授法:通过讲解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基本原理和透镜、镜片等光学元件的设计方法,使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的光学系统设计案例,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实验法:通过实验室的实践操作,使学生能够亲手搭建光学系统,观察光学现象,加深对光学原理的理解和掌握。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工程光学》教材,用于学生学习和复习基本理论知识。
2.参考书:《光学设计手册》等参考书籍,供学生深入学习和参考。
3.多媒体资料:制作相关的教学PPT和视频资料,用于课堂讲解和复习。
工程光学教案

附件四
教学过程
展开前面我们学过,平行于光轴的光线,经系统后必
经过像方焦点;对于多个光组组合而成的系统而言,这点仍然满足;
也就是说,用一条投射高度为h1的平行于光轴的入射光线照射第一
个光组,经过个光组组成的系统后,其出射光线与光轴的交点就是该
系统的像方焦点,如图所示。
延长入射光
线与出射光线,使其相交于一点。
过该点作与光轴垂直的平面,这个
平面就是系统的像方主平面。
像方主平面与光轴的交点就是系统的像
方主点。
从像方主点到像方焦点的距离就是该系统的像方焦距。
图组合系统的焦距
…一.—...,一.h
从图中可以得出,f=一r,h为入射光线在
tan U1
k
第一个光组主面上的投射高度,U'是指光线经过个光组k
后的出射光线与光轴的夹角,f'就是这个组合系统的
像方焦距。
从公式来看,要求f',就需要知道h和tan U
1k
的比值。
具体过程就是给定一个h1,找出与其对应的
tan U',从而得到f。
k
对于任意一个单独的光组来讲,都满足高斯公式。
等式两边同时
乘上光线在该光组主面上的投射高度,以第z个光组为例,就有如下
公式:。
工程光学课程设计

工程光学课程设计
工程光学课程设计旨在为学生提供工程光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和
实践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
1. 光学基础
介绍光的物理和几何性质,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等基本现象和理论。
2. 光学元件
介绍各种光学元件的原理、特点和使用方法,包括透镜、棱镜、反射镜等。
3. 光学系统
介绍光学系统的设计和分析方法,包括凸透镜成像、反射成像、Abbe成像理论等。
第二部分:应用技术
1. 光学测量技术
介绍使用光学技术进行测量的原理和方法,包括激光测距、干涉测量等。
2. 光学成像技术
介绍使用光学成像技术进行成像的原理和方法,包括数字图像处理、光学显微镜等。
3. 光学通信技术
介绍光学通信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包括光纤通信、激光通信等。
第三部分:实验设计
1. 光学元件制作
设计制作凸透镜、反射镜等光学元件,并对其进行测试和分析。
2. 光学成像实验
设计实现光学成像实验,包括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样品、使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进行图像分析等。
3. 光学通信实验
设计实现光学通信实验,包括激光通信实验、光纤通信实验等。
通过以上课程设计,学生将掌握工程光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知识,具备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
工程光学课程教案设计模板

一、课程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工程光学2. 学时安排:共计XX学时,每周XX课时3. 教学对象:XX年级XX专业学生4. 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工程光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2)培养学生运用光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3)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光学基本原理(1)光的传播规律(2)光的反射与折射(3)光的干涉与衍射(4)光的偏振2. 光学仪器(1)光学元件(2)光学系统(3)光学仪器的设计与制造3. 光学在工程中的应用(1)光学成像技术(2)光学检测技术(3)光学传感技术(4)光学信息处理技术4. 课程设计(1)望远镜的组装(2)Zemax:设计一大相对孔径望远镜物镜,像差校正到0三、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周:光学基本原理2. 第二周:光的传播规律3. 第三周:光的反射与折射4. 第四周:光的干涉与衍射5. 第五周:光的偏振6. 第六周:光学元件7. 第七周:光学系统8. 第八周:光学仪器的设计与制造9. 第九周:光学成像技术10. 第十周:光学检测技术11. 第十一周:光学传感技术12. 第十二周:光学信息处理技术13. 第十三周:课程设计(望远镜的组装)14. 第十四周:课程设计(Zemax:设计一大相对孔径望远镜物镜,像差校正到0)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讲授法:系统讲解工程光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
2. 案例分析法: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光学问题。
3. 实验教学法: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光学仪器的使用方法。
4.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光学在工程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5. 网络教学资源:利用网络资源,拓宽学生的视野。
五、考核方式1. 平时成绩: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占总成绩的30%。
2. 期中考试:测试学生对工程光学基本原理的掌握程度,占总成绩的30%。
3. 课程设计:评价学生在课程设计中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占总成绩的20%。
天津大学工程光学教案

课程名称:工程光学授课对象:本科生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使学生掌握理想光学系统的基本概念和成像性质。
2. 理解基点、基面及其在光学系统表示中的作用。
3. 学会使用图解法和解析法求解像。
4. 了解高斯成像公式及其应用。
教学重点:1. 理想光学系统的成像性质。
2. 基点、基面的概念及其在光学系统表示中的应用。
3. 高斯成像公式的推导与应用。
教学难点:1. 高斯成像公式的推导。
2. 不同类型光学系统的成像性质分析。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介绍工程光学在光学工程领域的重要性。
2. 回顾几何光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二、讲解1. 理想光学系统的概念:通过实际光学系统抽象出的理想模型。
2. 成像性质:光学系统对物体成像的规律。
3. 基点、基面的概念及其在光学系统表示中的应用。
三、实例分析1. 分析几种典型光学系统的成像性质,如凸透镜、凹透镜、平面镜等。
2. 举例说明基点、基面在光学系统表示中的作用。
四、高斯成像公式1. 推导高斯成像公式。
2. 解释公式中各个参数的含义。
3. 应用高斯成像公式进行成像计算。
第二课时一、复习1. 回顾上一节课的重点内容。
2. 提问学生,检查对重点知识的掌握情况。
二、讲解1. 分析不同类型光学系统的成像性质。
2. 讨论光学系统的像差及其产生原因。
三、实例分析1. 分析典型光学系统的成像质量评价。
2. 讨论如何提高光学系统的成像质量。
四、总结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重点。
2. 强调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教学评价:1. 学生对理想光学系统成像性质的理解程度。
2. 学生运用高斯成像公式进行成像计算的能力。
3. 学生对光学系统像差及其产生原因的认识。
课后作业:1. 查阅资料,了解光学系统的实际应用案例。
2. 完成光学系统成像计算题目,加深对成像公式的理解。
教学反思:1. 关注学生对重点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 结合实际案例,提高学生对光学知识的兴趣和应用能力。
工程光学课程教案模板范文

课程名称:工程光学适用班级: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二年级学生主讲教师:[教师姓名]职称:[教师职称]教学时间:[具体教学时间]教学地点:[具体教学地点]教学目标:1. 了解工程光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掌握光学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计算方法。
3. 学会使用光学仪器进行实验操作和分析。
4.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创新思维。
教学内容:一、光学基本原理1. 光的传播2. 光的反射与折射3. 光的干涉与衍射4. 光的偏振二、光学系统设计1. 光学系统的组成与分类2. 光学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3. 光学元件的选择与计算4. 光学系统的调试与优化三、光学仪器与实验1. 光学仪器的结构、原理与应用2. 光学实验的基本操作与注意事项3. 常用光学仪器的使用方法4. 光学实验报告的撰写教学过程:一、导入1. 结合实际应用,介绍工程光学的研究领域和重要性。
2. 引导学生思考光学在日常生活、科技发展中的作用。
二、讲解1. 详细讲解光学基本原理,结合实例说明。
2. 讲解光学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计算方法,使学生掌握光学设计的基本思路。
三、实验操作1. 介绍常用光学仪器的结构、原理和应用。
2. 指导学生进行光学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3. 分析实验数据,引导学生思考光学现象背后的原理。
四、讨论与交流1. 组织学生讨论光学设计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2.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共同解决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五、总结与拓展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拓展光学在其他领域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评价:1. 实验操作考核:检查学生是否掌握了光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2. 实验报告考核:评价学生的实验数据分析和报告撰写能力。
3. 课堂表现考核: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思考深度。
教学资源:1. 教材:《工程光学》2. 光学仪器:显微镜、望远镜、放大镜等3. 多媒体课件:工程光学相关视频、图片等备注:1. 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
工程光学第二版课程设计

工程光学第二版课程设计1. 课程设计背景与目的工程光学是光学的一个分支,广泛应用于工业、医疗、军事等领域。
本课程旨在通过理论学习和实验实践,培养学生对工程光学的理解和综合运用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工作和研究打下扎实的基础。
2. 教学内容及安排2.1 教学内容本课程涵盖以下主要内容:•光学基础知识:光的传播、干涉、衍射、偏振等;•工程光学中的常用光学仪器:光学元件、激光器、光束扩展系统、光学成像系统等;•工程光学中的应用案例:医学显微镜、光学仪器测量、激光切割、光学通信等。
2.2 教学安排本课程分为理论学习和实验实践两个部分,具体安排如下:2.2.1 理论学习•第一周:光学基础知识1-2章;•第二周:光学基础知识3-4章;•第三周:光学元件与成像系统1-2章;•第四周:光学元件与成像系统3-4章;•第五周:激光器、光束扩展系统与应用案例1-2章;•第六周:激光器、光束扩展系统与应用案例3-4章。
2.2.2 实验实践•第一周:光学实验1;•第二周:光学实验2;•第三周:光学实验3;•第四周:光学实验4;•第五周:光学实验5;•第六周:光学实验6。
3. 课程设计要求1.学生应及时完成实验报告并提交,每个实验报告应包含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和分析、实验总结等内容。
2.学生应及时完成作业并提交,每次作业应包括光学相关理论内容和应用题目,作业分数将计入期末成绩。
3.学生应在课程结束前完成课程设计任务,完成原理分析、设计方案和系统搭建、实验结果展示和分析、课程项目总结等四个环节,并最终形成文字报告和PPT汇报。
4. 参考教材•《工程光学第二版》(范骁骏、吴仁海著,清华大学出版社)•《工程光学实验教程》(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5. 结语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相信学生们能够在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上都有所提升。
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学习和实践,并取得好成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案院系: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专业:生物医学工程教师:***绪论,说在教学之前的话一、学习通论⑴大学是做什么的?孔子云“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段话表明了孔子在每个人生阶段的生活状态,也被我们认为是一个人在各阶段较为理想的一种状态。
对于我国学生而言,一般在大学以前,学校中所有的学习内容都是国家教育部规定的,是国家要你学的,学生自身没有选择性。
学生们第一次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学习内容就是高考报志愿,是学生自己志于学,大学生普遍十八岁,与十五相差不多。
三十而立指:三十岁的人应该能依靠自己的本领独立承担自己应承受的责任,并已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和发展方向;简单说:靠自己的本事在社会上生存;再简单说:独立。
要在社会上生存,做重要的是钱,吃穿住行无不用钱,挣钱的最佳方法就是工作。
你毕业后能做什么样的工作,挣多少钱,过什么样的日子,与你大学中的学习情况息息相关。
高中大家学的都一样,最后有人做会计,有人做工程师,有人做医生,区别何来?--大学中学了什么。
故而大学生在大学中的主要工作是:明确要实现自己的理想自身还缺乏那些知识,并根据这一认知有计划有目标的充实自身补充不足,为自身将来的社会生活打下基础。
⑵学习规划方法:⑶学习知识的一般过程:接收→理解→应用,这三个层次是逐步递进的,通常而言上课听讲是接收知识兼具初步理解、真正的理解知识却需要学生课后结合课上所学和教材甚至其它参考资料进行,应用则是需要学生做一些习题。
⑷科学研究与认识方法:发现某一有趣现象→重复该现象分析所有的影响因素→总结各因素对现象的影响规律写成定律→根据定律控制现象使其按照我们的意愿发生→实际应用,造福人类。
我们课程讲解知识点时也会按照这个规律进行。
二、本课程的主要内容介绍本课程主要讲解光学方面的知识,包括光的本质、运行规律、应用中的光学原理等等。
很多物体在宏观和微观角度会体现出不同的特性,以水为例,宏观的水主要表现为流动性,微观的水表现更多的是表面张力。
光也一样主要分为两大块:⑴几何光学(也可简单说是宏观光学),主要讲光在起成像作用时遵循的规则,以及在典型现实应用中总结出的窍门也叫规律;⑵物理光学(也可简单说是微观光学),要把光放大很多倍,研究其本质和特征,研究如何控制和改变光的本质参数,研究微观尺度下光的行为规律。
重点:⑴几何光学,成像系统分析与设计;⑵物理光学,光的干涉和衍射。
三、本课程的实际应用与就业倾向本课程的应用情况根据所学内容不同分为两类:⑴几何光学:主要用于光学系统设计,主要倾向于所有具有镜头的产品(或者说与成像相关的产品),此外也包括光路设计。
比如:相机、DV、显微镜、投影仪、望远镜、激光加工、扫描仪、内窥镜、潜望镜、倒车影像、电影机等等。
涉及到的公司有:索尼、三星、联想、惠普、欧姆龙、杭州聚光等等。
⑵物理光学:主要用于检测系统设计。
比如:测距仪、尺寸测量仪、故障检测、三维形貌检测等等,这一类产品主要卖给各大生产厂商,比如:米其林轮胎、富士康、华为、一汽大众等等。
由于一般不卖给普通个人,因而在人民大众中知名度不高。
第一章几何光学基本定律与成像概念一、本章的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让学生掌握几何光学基本定律;熟悉完善成像条件的概念和相关表述;掌握光学中的符号规则和单个折射球面的光线光路计算公式;掌握单个折射面的成像公式,包括垂轴放大率、轴向放大率、角放大率、拉赫不变量等公式;熟悉球面反射镜成像共识;掌握共轭球面系统公式,包括过度公式、成像放大率公式。
二、本章节的主要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节几何光学的基本定律,包括:光的直线传播定量、光的独立传播定律、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光路的可逆性、费马原理、马吕斯定律;第二节成像的基本概念与完善成像条件,包括:光学系统与成像概念、完善成像条件;第三节单一球面成像分析,包括:光路计算中一些变量的基本概念与符号规则、光路计算的过程和方法、近轴光学与公式简化。
共4学时。
三、本章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重点:光学基本定律与光路计算。
难点:光路计算中的符号定义。
解决方法:⑴强调符号定义是业内约定俗成的规则,就如喝水不能说吃水;⑵符号定义不可以数学眼光来看待,各自有其物理意义,每个变量的绝对值代表其大小,符号则代表了各变量的空间位置。
四、本章教学方式及应注意的问题板书与课件相结合,公式推导过程用板书,推导结果用PPT展示。
五、本章的思考题和习题单球面反射、折射光路计算推导六、具体知识点1.1 几何光学的基本定律主要知识点讲课时的扩展或总结备注1、一些基本定义(1)光波是一种电磁波。
其基本特征用光速c、波长λ、频率f描述。
书P1(2)光的波长范围为1mm~10nm 书P1ppt不完全需要改正。
***(3)可见光:人眼可以感知的光。
波长380nm~760nm 书P1(4)红外光:波长大于760nm的光。
书P1(5)紫外光:波长小于380nm的光。
书P1,书有错***(6)光速:真空光速为2.9979×108m/s 光在介质中跑得慢,波长不同速度不同。
书P1(7)单色光:具有单一波长的光。
实际中并不存在书P1(8)复色光:由不同单色光混合而成的光。
太阳光就是最典型的复色光书P1(9)发光点(点光源):无大小、无体积、有光能辐射的几何点。
书P1,书中有错,注意***(10)发光体(光源):能辐射光能(包括反射)的物体。
发光体可看作是许多发光点组成的。
书P1(11)光线:由光源所发光抽象而出的携带光能并带有方向的几何线。
光线无直径、无体积。
书P1(12)光的传播方向:光线的方向、波面的法线方向。
波面的法线即是光线。
书P1(13)波阵面(波面):某一时刻振动位相相同各点构成的等相位面。
波面分为:平面波、球面波和任意曲面波。
光的传播即为光波波阵面的传播。
类似于水面的波面。
书P1(14)光束:与波面对应的所有光线的集合。
光束分为:平行光束、同心光束和其它光束。
平行光束对应平面波同心光束对应球面波。
书P12、基本六定律(1)光的直线传播定律:在各向同性的均匀介质中,光是沿着直线方向传播的。
影子、日蚀、月蚀、小孔成像。
提一下衍射。
书P2(2)光的独立传播定律:不同光源发出的光在空间某点相遇时,彼此互不影响各光束独立传播。
不同波长光是光强叠加,同波长干涉现象是矢量求和。
书P2当一束光投射到两种均匀介质的光滑分界表面上时,一部分光从光滑分界表面“反射”回到原介质中,称为反射光;另一部分光将“透过”光滑表面,进入第二种介质,称为折射光。
(3)光的反射定律:①反射光线位于由入射光线和法线所决定光的平面内;②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位于法线的两侧,且反射角与入射角绝对值相等,符号相反。
(这里与后面的成像光学符号定义有关,预留思考。
)书P3(4)光的折射定律:①折射光线位于由入射光线和法线所决定光的平面内;②折射角的正弦与入射角的正弦之比与入射角大小无关,仅由两种介质的性质决定。
书P3折射率:真空中的光速与介质中的光速的比值。
通常光在介质中比在真空中跑的慢。
书P3(5)全反射:从光密介质射入到光疏介质,并且当入射角大于某值时,在二种介质的分界面上光全部返回到原介质中的现象。
书P3光密介质:两种介质中折射率较大的介质。
光疏介质:两种介质中折射率较小的介质。
光密介质与光疏介质是一种成对出现的定义。
书P3全反射临界角:刚刚发生全反射的入射角。
书P3全反射发生的条件:光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入射角必须大于临界角思考:如果入射角等于临界角会如何?临界角入射的最大问题是无法确定法线位置。
书P4全反射的其它特点:㈠全反射优于一切镜面反射,反射率几乎100%;㈡入射光会透入第二介质几个波长再返回,叫做筱(xiao)逝波。
(6)光路的可逆性原理:光线的传播是可逆的。
通过此定律结合全反射临界角定义可说明上面的思考题。
书P43、高等定律两条(7)费马原理:光是沿着光程为极值的路径传播的。
又称为极值光程定律。
是直线传播定律、折射定律、反射定律的统一体现。
书P5光程(S):指光在介质中传播的几何路程l与该介质折射率n的乘积。
也可以理解为光在同一时间中在真空中走过的距离书P5若光经过m层均匀介质,则总的光程可写为可:若光经过的是非均匀介质,即n是一个变量,总的光程:书P5 费马原理用于直线传播分析:两点之间直线最短。
费马原理用于反射定律:书P5(8)马吕斯定律:光束在各向同性的均匀介质中传播时,始终保持着与波面的正交性,且入射波面与出射波面各对应点之间的光程为定值。
书P5马吕斯定律可以用于证明一些成像光学中的定律。
书P51.2 成像的基本概念与完善成像条件主要知识点讲课时的扩展或总结备注(1)成像定义:用光学系统将物体的形状或其它信息按一定要求进行再现,以供人眼观察、感光照相或光电探测的过程。
(2)一个被照明的物体(或者自发光的物体)可以看成是由无数多个发光点组成,每个发光点发出一个球面波。
书P5(3)完善像点:物点发出的球面波经光学系统后仍为一球面波,该球面波中心即为这一物点的完善像点。
书P5(4)完善像:物体上每个点经过光学系统后所成完善像点的集合。
注意这里面没有提到各个像点之间的空间关系,故而光学完善像实际上是指清晰像。
书P5哈哈镜是完善像光学系统成完善像时应满足的条件,以下四个条件等价:①所有物点对应像点均为完善像点;②入射波面为球面波时,出射波面也是球面波;③入射光为同心光束时出射光也是同心光束;④物点A与像点A’间,任意两条光路光程相等。
(5)物空间:物体(实物或虚物)发出的实际光线所在的空间。
注意书上写的不好。
书P5(6)像空间:成像(实像或虚像)的实际光线所在的空间。
注意书上写的不好。
书P5(7)实物与实像:由实际光线直接相交而成的物或像。
注意这里的相交没说一定是箭头方向相交。
书P6(8)虚物与虚像:由实际光线的延长线(正向或反向延长)相交而成的物或像。
虚的只能由人眼观察到,实的不光能看还能记录和投影。
书P61.3 单一球面成像(最有用的是符号定义、阿贝不变量、特征参数) 1、一些基本概念和定义(1)成像光学:采用光学器件对光的传播方向加以操控,进而使得人眼可以看到单凭肉眼看不到的景象或者将需要的景象投影到某一平面上供人观看或者是记录的方法学。
自补(2)单一球面:指完整的空间球面的一部分。
自补描述完整的空间球面的物理量:球心坐标、半径。
单一球面具有三大物理量:球心坐标、半径、张角。
自补(3)光轴:单一球面的表面曲率中心所在的直线。
书P6(4)单一球面光学系统的坐标定义:图中有三个特征点(物点A、球面顶点B、球面球心c);两条特征线(球面、光轴);两个特征空间(物空间、像空间)自补,带个篮球去比较好。
主要知识点讲课时的扩展或总结备注(5)子午面:通过物点和光轴的截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