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农村经济委员会关于印发大连市畜禽养殖粪污治理技术指南的通知
大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大连市畜禽禁养区区划方案的通知-大政办发〔2016〕179号

大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大连市畜禽禁养区区划方案的通知正文:----------------------------------------------------------------------------------------------------------------------------------------------------大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大连市畜禽禁养区区划方案的通知大政办发〔2016〕179号各区市县人民政府,各先导区管委会,市政府各有关部门,各有关单位:经市政府同意,现将《大连市畜禽禁养区区划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大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16年10月19日大连市畜禽禁养区区划方案一、区划目的控制农业面源污染,优化畜禽养殖产业布局,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促进畜牧业生产与生态环境全面协调发展。
二、区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2.《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3.《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划定畜禽禁养区和依法关闭或搬迁禁养区内规模养殖场(小区)、养殖专业户工作的通知》(辽政办明电〔2015〕65号);4.《辽宁省畜禽禁养区划定技术指南》(辽环发〔2015〕42号);5.各区市县、先导区畜禽禁养区区划方案。
三、区划原则统筹畜禽养殖规划及污染防治规划,因地制宜,科学划定禁养区,合理规划养殖布局,做到宜养则养、该禁则禁。
四、区划范围本次区划面积为3183.2258平方公里,占大连市国土总面积的23.51%。
范围涉及中山区、西岗区、沙河口区、甘井子区、旅顺口区、高新区、金普新区、保税区、普兰店区、长兴岛经济区、花园口经济区、瓦房店市、庄河市、长海县等14个区市县和先导区。
具体包含6类区域,分别为:1.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包括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的陆域范围;2.风景名胜区,包括国家级和省级风景名胜区;3.自然保护区,包括国家级和地方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4.城镇居民区、文化教育科学研究区等人口集中区域,指根据城镇现行总体规划、动物防疫条件、卫生防护和大气环境保护距离等要求,因地制宜,兼顾城镇发展,科学划定的区域;5.各区市县、先导区依法划定的畜禽禁养区域;6.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禁止养殖区域。
畜禽粪污土地承载力测算技术指南

畜禽粪污土地承载力测算技术指南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意见》《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指导各地优化调整畜牧业区域布局,促进农牧结合、种养循环农业发展,加快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引导畜牧业绿色发展,制定本指南。
1 适用范围本指南适用于区域畜禽粪污土地承载力和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消纳配套土地面积的测算。
2 测算依据(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意见》(2)《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3)《畜禽粪便还田技术规范》(GB/T 25246-2010)(4)《畜禽粪便农田利用环境影响评价准则》(GB/T 26622-2011)(5)《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 497-2009)(6)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3 术语和定义3.1 畜禽粪污土地承载力是指在土地生态系统可持续运行的条件下,一定区域内耕地、林地和草地等所能承载的最大畜禽存栏量。
3.2 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消纳配套土地面积指畜禽规模养殖场产生的粪污养分全部或部分还田利用所需要的土地面积。
3.3 猪当量指用于衡量畜禽氮(磷)排泄量的度量单位,1头猪为1个猪当量。
1个猪当量的氮排泄量为11kg,磷排泄量为1.65kg。
按存栏量折算:100头猪相当于15头奶牛、30头肉牛、250只羊、2500只家禽。
生猪、奶牛、肉牛固体粪便中氮素占氮排泄总量的50%,磷素占80%;羊、家禽固体粪便中氮(磷)素占100%。
3.4 畜禽粪污指畜禽养殖过程产生粪便、尿液和污水的总称。
3.5 畜禽粪肥(简称粪肥)指以畜禽粪污为主要原料通过无害化处理,充分杀灭病原菌、虫卵和杂草种子后作为肥料还田利用的堆肥、沼渣、沼液、肥水和商品有机肥。
3.6 肥水指畜禽粪污通过氧化塘或多级沉淀等方式无害化处理后,以液态作为肥料利用的粪肥。
4 测算原则畜禽粪污土地承载力及规模养殖场配套土地面积测算以粪肥氮养分供给和植物氮养分需求为基础进行核算,对于设施蔬菜等作物为主或土壤本底值磷含量较高的特殊区域或农用地,可选择以磷为基础进行测算。
畜禽养殖粪污综合治理工程建设标准

畜禽养殖粪污综合治理工程建设标准粪污治理要遵循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生态至上,以人为本,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和饲养规模、场区所在地周边种植业结构的自然条件等具体环境因素,建设相关设施,通过产前、产中、产后控制,使畜禽粪污处理实现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
一、粪便贮存处理设施粪便贮存处理设施主要有储粪池和沼气池。
储粪池一般应选在生产区的下风向,靠近污道,便于粪便的清运。
一般为地上式、半地上式,也有采用全地下式。
地上式一般高出地面1.5-2米,半地下式一般地面上下各1米,储粪池一般为长方形和正方形,设有进、出粪口,要求两个单元以上,可做到轮换使用。
由钢筋水泥底(15厘米左右)、四周砖墙(三七墙)和钢筋混凝土(20厘米左右),并进行防水处理,底部留有渗沥液排出口通向污水池,上覆开放式或半开放式防雨上盖。
在干清粪方式下,粪便堆放场所容积为:每10头猪(出栏)约1立方米,每1头肉牛(出栏)或每2头奶牛(存栏)约1立方米,每1000只肉鸡(出栏)或每250只蛋鸡(存栏)约1立方米。
沼气池采用沼气池处理粪便,沼气池容积:每1头猪(存栏)应为0.5-1立方米,每1头牛(存栏)2-3立方米,每100只鸡(存栏)2-4立方米。
沼气池具体建设标准和使用应按新能源技术指南操作。
二、污水处理设施污水池可分为舍边的一级沉淀池、流通过程的二级沉淀池和最终汇集的三级沉淀池。
一级、二级沉淀池要靠近污道,三级沉淀池应选在生产区的下风向的储粪池附近,便于粪便的清运。
三级沉淀池为全地下式,深度在2--2.5米,一般为上大下小的梯形,设有进污口和清污口,建成3个以上梯度单元,由水泥底(25厘米左右),并进行防水处理,加盖防雨,做到“防雨、防渗和放溢流”三防要求。
为避免沼气产生应注意留有通风口。
三级沉淀池体积应容纳2个月以上的污水尿液产生量,每出栏1头生猪(肉牛和奶牛可以按照相应关系换算,出栏1头肉牛或存栏2头奶牛相当于出栏10头猪)三级沉淀池体积不少于0.3立方米。
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指南意见稿

pH 6.3~7.5
肉牛
干清粪
20
奶牛
干清粪
50
890* 920~1050
22* 40~60
40* 16~20
5* 57~80
7.1~7.5
鸡
干清粪
0.25
2740~10500 70~600
13~60
100~750 6.5~8.5
2.1.3 大气污染 畜禽大气污染物主要来自畜禽粪尿、毛皮、饲料和垫料等含蛋白质废物的厌氧分解,污
注:表中数据为统计均值。
52000 31000 45000
NH3-N (mg/kg)
3100
1700
4800
TP (mg/kg)
3400
1200
5400
TN (mg/kg)
5900
4400
9800
TS (mg/kg)
9400
4700废水主要包括尿液、冲洗水及少量生活污水,畜禽养殖主要水污染物产生量及
附件 2、
HJ-BAT-XXX
环境保护技术文件
畜禽养殖污染防治 最佳可行技术指南(试行)
Guideline on Best Available Technologies for Pollution Preventionand Control of Livestock and Poultry Farms(on Trial)
其性质见表 2。
表 2 畜禽养殖主要水污染物及其来源
养殖种类 清粪方式 水冲粪
猪 干清粪
日产生量 (kg/头)
18
8
CODCr (mg/L) 15600~46800
2500~2770
NH3-N (mg/L) 130~1780
《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指南》编制说明

附件3、《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指南》(试行)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指南》编制组二〇一一年五月目录1.任务来源 (1)2.指南制定的必要性 (1)3.指南编制的原则和技术依据 (2)3.1编制原则 (2)3.2编制依据 (2)4.主要工作过程 (3)4.1技术路线 (3)4.2实施方案的确定与调研 (4)4.3指南初稿的编制 (4)4.4指南征求意见稿的编制 (4)5.国内外相关环境技术管理体系研究概况 (4)5.1美国环境技术管理体系 (5)5.2 加拿大环境技术管理体系 (9)5.3欧盟环境技术管理体系 (11)5.4日本畜禽业环境管理体系 (14)5.5我国环境技术管理体系工作进展 (14)5.6国外经验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15)6.畜禽养殖行业调研情况及备选技术介绍 (15)6.1养殖场清洁生产水平及主要环境问题调研情况 (15)6.2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备选技术介绍 (25)7.最佳可行技术的确定 (32)7.1 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的确定原则 (32)7.2评估方法和筛选过程 (32)7.3最佳可行技术评估结果 (36)8.指南实施建议 (38)1.任务来源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加快建立环境技术管理体系,进一步增强环境管理决策的科学性,提供环境标准制定与实施的技术支持,引导污染防治技术的发展,根据《国家环境技术管理体系建设规划》,环境保护部组织制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指南、环境工程技术规范等系列技术指导文件。
《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指南》是环保部组织制定的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系列指导文件中的一部分,由清华大学承担编制工作,参编单位为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北京德青源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指南制定的必要性近年来,我国养殖业发展呈现两大趋势:一是在农业总产值中占的比重增大,二是向规模化养殖发展。
畜禽粪污处理技术指南

畜禽粪污处理技术指南一、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6、《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7、《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8、《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5084)9、《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596)10、《畜禽粪便还田技术规范》(GB/T 25246)11、《畜禽粪便农田利用环境影响评价准则》(GB/T 26622)12、《畜禽养殖污水贮存设施设计要求》(GB/T 26624)13、《畜禽粪便贮存设施设计要求》(GB/T 27622)14、《畜禽养殖粪便堆肥处理与利用设备》(GB/T 28740)15、《肥料中有毒有害物质的限量要求》(GB 38400)15、《户用沼气池设计规范》(GB/T 4750)16、《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 497)17、《沼气工程技术规范第1部分:工程设计》(NY/T 1220.1)18、《畜禽粪便堆肥技术规范》(NY/T 3442)二、基本要求以推动畜牧业绿色发展为目标,按照畜禽粪污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原则,通过清洁生产和设施装备的改进,减少用水量和粪污流失量、恶臭气体和温室气体产生量,提高设施装备配套率和粪污综合利用率。
重点围绕生产沼气、沼肥、肥水、堆肥、沤肥、商品有机肥、垫料、基质等以资源化利用为目的的处理方式,兼顾作为场内生产回冲用水、农田灌溉用水和向环境水体达标排放等处理方式,规范建设标准,科学建设畜禽粪污处理设施设备,促进污染防治与畜牧业协调发展。
三、建设内容1、设施设备总体要求畜禽养殖场应根据养殖污染防治要求和当地环境承载力,配备与设计生产能力、粪污处理利用方式相匹配的畜禽粪污处理设施设备,满足防雨、防渗、防溢流和安全防护要求,并确保正常运行。
交由第三方处理机构处理畜禽粪污的,应按照转运时间间隔建设粪污暂存设施。
辽宁地区规模畜禽养殖场粪污处理技术初探

辽宁地区规模畜禽养殖场粪污处理技术初探1. 引言1.1 研究背景辽宁省是我国重要的畜禽养殖基地之一,畜禽养殖业发展迅速,但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其中粪污处理是亟待解决的难题。
随着畜禽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粪污排放量也在快速增加,给周边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和危害。
目前,辽宁地区的规模畜禽养殖场粪污处理技术仍然落后,存在着处理效率低、资源利用不充分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将对辽宁地区规模畜禽养殖场粪污处理技术进行初步探讨,分析当前畜禽养殖现状和粪污处理技术概述,以及对现有技术的优缺点进行评估。
本文还将探讨改进和创新的技术途径,展望技术应用前景,并提出对政策和管理的建议。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可以为辽宁地区的畜禽养殖粪污处理提供有益的参考,降低污染风险,推动畜禽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1.2 研究意义辽宁地区是中国重要的畜禽养殖基地之一,养殖数量庞大,粪污处理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环境难题。
这不仅涉及到畜禽养殖业的发展,更关系到环境保护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因此,对辽宁地区规模畜禽养殖场粪污处理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粪污处理技术的研究可以有效减少畜禽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对土壤和水质的污染,减少环境对生态系统的破坏。
其次,粪污处理技术的提升可以降低养殖业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在提高畜禽生产效率的同时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此外,辽宁地区农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也需要更加先进和有效的粪污处理技术来保障可持续发展。
总之,对辽宁地区规模畜禽养殖场粪污处理技术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发展价值,能够推动畜禽养殖业的健康发展,促进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2. 正文2.1 辽宁地区畜禽养殖现状分析辽宁地区畜禽养殖行业作为该地区重要的农业产业之一,近年来发展迅速。
据统计数据显示,辽宁地区畜禽存栏量逐年增加,养殖场规模逐渐扩大。
各类畜禽品种如猪、牛、羊、鸡、鸭等广泛分布于该地区的养殖场中。
辽宁地区畜禽养殖面临着一些主要问题。
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工程技术指南

2.1 畜禽养殖业污染产生的原因 .......................................................................................................4
2.4 良好湖泊流域畜禽养殖业调查 .................................................................................................. 7
2.5 畜禽养殖业污染的诊断...............................................................................................................7 II
2.2 畜禽养殖污染物构成...................................................................................................................4
2.2.1 畜禽粪便的污染 ........................................................................................................................ 4 2.2.2 饲料带来的污染 ........................................................................................................................ 5 2.2.3 兽药残留引起的污染 ................................................................................................................ 5 2.2.4 其他污染 .................................................................................................................................... 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连市农村经济委员会关于印发大连市畜禽养殖粪污治理技术指南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大连市农村经济委员会•【公布日期】2017.03.29•【字号】大农发〔2017〕115号•【施行日期】2017.03.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畜牧业正文大连市农村经济委员会关于印发大连市畜禽养殖粪污治理技术指南的通知大农发〔2017〕115号各区市县农发(农业、农林水利、农林水务)局,各先导区社管局:为推进我市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加强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的指导和服务,现将《大连市畜禽养殖粪污治理技术指南》印发给你们,并提出如下要求:1.加强指导与服务。
各级畜牧主管部门要切实加强对畜禽养殖场(户)关于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的指导与服务,指导畜禽养殖场(户)进行生态养殖,推进养殖废弃物实现资源化利用。
2.落实环境保护主体责任。
积极推动落实“谁养殖、谁治理”的养殖业主治理主体责任,增强养殖业主自觉防污主动治污的意识,及时维护更新养殖粪污处理设施,新(改、扩)建规模养殖场(小区)要严格落实环保“三同时”制度。
3.加强宣传引导。
充分利用电视、报刊、网络等多种媒体加强法律法规宣传,增强畜禽养殖从业人员环境保护意识,营造推进畜禽粪污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良好氛围。
大连市农村经济委员会2017年3月29日大连市畜禽养殖粪污治理技术指南为推进我市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指导畜禽养殖粪污处理技术,改善环境质量,制订本技术指南。
1.粪污处理利用的基本思路源头减排,预防为主;种养结合,利用优先;因地制宜,合理选择;全面考虑,统筹兼顾。
2.相关技术指标2.1载畜量计算各畜(禽)种存栏量(头、只)与消纳土地(亩)的配套比例为:生猪3:1,奶牛1:3,肉牛1:2,家禽1:0.02,貂等经济动物1:0.02。
2.2粪污贮存设施有效容积设计2.2.1粪便贮存设施有效容积设计及建设要求容积应不低于村(场)最大畜禽存栏量、贮存时间9个月的粪便产生总量,单位容量为800千克/立方米。
贮存设施底面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底面厚度不少于200毫米,并做防渗处理,底面应满足粪便运输车荷载的需要;墙体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墙体厚度不少于240毫米,并做防渗处理;顶部设置防雨棚,防雨棚采用彩钢瓦等抗风防压材料,雨棚下弦与设施地面净高不低于3.5米。
2.2.2污水贮存设施有效容积设计及建设要求有效容积应不低于养殖场最大存栏量、贮存时间9个月的污水产生总量,单位容量为1000千克/立方米。
贮存设施底面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底面厚度不少于200毫米,并做防渗处理,底面高于地下水位0.6米以上;墙体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墙体厚度不少于360毫米,并做防渗处理,墙体深度不超过6米;顶部加钢筋混凝土结构盖板或防雨棚,防雨棚采用彩钢瓦等抗风防压材料。
2.3粪便及污水产生量参数2.3.1粪便产生量生猪1.5千克/天·头,奶牛25千克/天·头,肉牛(马、骡、驴)16千克/天·头,蛋鸡、肉鸡(鸭)0.1千克/天·只。
2.3.2污水产生量生猪5千克/天·头。
3.粪污清理技术粪污清理要坚持“四改两分再利用”原则。
即改水冲清粪为干式清粪、改无限用水为控制用水、改明沟排污为暗道排污、改渗漏地面为防渗地面,实现固液分离、雨污分流,粪污无害化处理后农田果园再利用。
3.1猪场粪污清理技术3.1.1干清粪猪场清粪方式,可从养殖生产工艺改进入手,本着减量化的原则,采用多途径的“清污分流、粪尿分离、干湿分离”等手段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和数量;采用干清粪工艺,减少粪污的产生量和排放总量,降低污水中的污染物浓度,从而降低处理难度及处理成本,同时也可使固体粪污的肥效得以最大限度的保存,干清粪方式是减少和降低养猪生产给环境造成污染的重要措施之一,是目前粪污处理的最佳方法。
为了便于粪便与尿污分离,排粪区地面要有坡度,尿液、污水顺坡流入粪尿沟,粪尿沟上设铁篦子,防止猪粪落入。
粪尿沟内每隔一定距离设一沉淀池,尿和污水由地下排出管排出舍外。
3.1.2雨污分离对猪场已有的户外粪水排放明沟,对其进行封闭改造,防止雨水进入其中,实现雨污分离。
对新建猪场,在猪舍屋檐雨水侧,修建雨水明渠,雨水明渠的基本尺寸为0.3米×0.3米;在猪舍的粪污排放口或集粪池排放口,铺设污水输送管道,管道直径在200毫米以上,粪污通过管道直接输送至粪污处理系统,对于重力流输送的粪污管道,管底坡度不低于2%。
雨污分离,可以减少进入猪场粪污处理系统的污水量。
3.1.3发酵床养殖微生物发酵床养猪,将谷壳、锯末、谷糠等和微生物添加剂按一定比例混拌均匀调整其水分后,进行堆积,促进有益微生物菌群繁殖,发酵后将垫料放进猪舍里,铺垫厚度40~100厘米。
猪舍地面铺设有机垫料,垫料里含有相当活性、能处理粪尿的有机微生物,猪在生长过程中,粪尿都排泄到垫料上,生猪粪尿可以为垫料中的有益菌提供营养,保持有益菌的生长繁殖,垫料里的有益微生物能够迅速有效地对猪粪尿进行降解、消化。
通过调节饲养密度,垫料中的微生物可以使猪粪尿得到充分分解,将其转化为有机物和水分,不产生任何有毒气体,使猪舍无臭气、无污染物排放。
3.2牛场粪污清理技术3.2.1人工清粪人工清粪,即人工利用铁锨、铲板、扫帚等将粪便收集成堆,人力装车运至堆粪场或直接施入农田,是小规模牛场普遍采用的清粪方式。
3.2.2半机械清粪半机械清粪将铲车、拖拉机改装成清粪铲车,或者购买专用清粪车辆、小型装载机进行清粪。
目前,铲车清粪工艺运用较多,是从全人工清粪到机械清粪的过渡方式。
清粪铲车由小型装载机改装而成,推粪部分利用了废旧轮胎制成一个刮粪斗,更换方便,小巧灵活。
驾驶员开车把清粪通道中的粪刮到牛舍一端的积粪池中,然后通过吸粪车把粪集中运走。
采用这种方式清粪,操作灵活、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但是运行成本高,工作次数有限,工作时需将牛赶出牛舍,否则工作噪音大,易对牛造成伤害和惊吓。
3.2.3刮粪板清粪新建的规模牛场主要使用刮粪板清粪,该系统主要由刮粪板和动力装置组成。
清粪时,动力装置通过链条带动刮粪板沿着牛床地面前行,刮粪板将地面牛粪推至集粪沟中。
这种设备初期的投资较大,当牛舍长度在100~120米和200~240米时,设备的利用效率最高;设备的耗电量不超过18度/天,仅需对转角轮进行润滑维护(间隔2~3周)。
该清粪方式能随时清粪,机械操作简便,工作安全可靠,刮板高度及运行速度适中,基本没有噪音,对牛群的行走、饲喂、休息不造成任何影响。
刮粪板不需要专门的安装基础,无论是新建的还是旧的牛舍,除积粪池外,设备的安装都非常方便。
3.2.4“软床饲养”所谓软床,就是在牛舍地面上铺设稻草或是锯末做成的垫料,垫料中添加生物制剂。
当牛排出的粪尿混合到垫料上后,生物酵素能迅速将其分解,大大降低臭味、氨气等对周围空气的污染。
清理出来的牛粪则直接送往牧场中的粪便加工厂,进行无害化处理,生产有机肥料。
一般来说,夏天和冬天,一个月清理一次;春秋两季,两个月清理一次。
清理后的地面需要喷上消毒剂,防止病菌滋生。
3.3鸡场粪污清理技术3.3.1机械清粪技术机械清粪利用专用的机械设备替代人工清理出笼养鸡舍地面的固体粪便,机械设备直接将收集的固体粪便运输至鸡舍外,或直接运输至粪便贮存设施;地面残余粪尿同样用少量水冲洗,污水通过粪沟排入舍外贮粪池。
3.3.1.1刮板清粪刮板清粪是机械清粪的一种,在笼养鸡场广泛使用。
刮板清粪主要分链式刮板清粪和往复式刮板清粪,通过电力带动刮板沿纵向粪沟将粪便刮到横向粪沟,然后被排出舍外。
3.3.1.2输送带清粪输送带式清粪主要用于叠层养鸡舍,在过去几十年中成功用于笼养鸡舍的粪便收集。
输送带式清粪系统由电机和减速装置、链传动、主动辊、被动辊、承粪带等部分组成。
其工作原理是:承粪带安装在每层鸡笼下面,鸡排泄的粪便自动落入鸡笼下的承粪带,并在其上累积,当系统启动时,由电机和减速器通过链条带动各层的主力辊运转,在被动辊与主力辊的挤压下产生摩擦力,带动承粪带沿鸡笼组长度方向移动,将鸡粪输送到下一端,然后由端部设置的刮粪板刮落,实现清粪。
该系统间歇性运行,通常每天运行一次。
3.3.2人工清粪技术人工清粪即通过人工清理出鸡舍地面的固体粪便,人工清粪只需用一些清扫工具、手推粪车等简单设备即可完成,主要用于网养鸡场。
该清粪方式的优点是不用电力,一次性投资少,还可做到粪尿分离;缺点是劳动量大,生产效率低。
因此这种方式通常只适用于家庭养殖和小规模养鸡场。
3.3.3半机械清粪对于网养鸡场,人工清粪效率低,国内又没有专门的清粪设备的情况下,我国推出了用铲车改装而成的清粪铲车,可将其看成是从人工清粪到机械清粪的一种过渡清粪方式。
4.粪污贮存技术粪污贮存注意事项:①养殖场应分别设置固体粪便和废水贮存设施,粪便贮存设施位置必须距离地表水体400米以上。
②畜禽粪便贮存设施应设置明显标志并设有围栏等防护措施,以保证人畜安全。
③贮存设施应有足够的空间来贮存粪便。
要设置预留空间,一般是在能够满足最小容量的前提下将深度或高度增加0.5米以上。
④固体粪便贮存设施其最小容积为贮存期内粪便产生总量和垫料体积总和;液体粪便贮存设施最小容积为贮存期内粪便产生量和贮存期内废水排放量总和。
⑤采取农田、果园、鱼塘等利用时,粪污贮存设施最小容量不能小于当地农业生产使用间隔最长时期内养殖场粪便产生总量。
⑥粪污贮存设施必须进行防渗处理,防止污染地下水。
如果土的渗透性较高,可以将其挖出一定深度,然后用黏土、塑料等一些具有较高防渗性能的材料进行回填、压实。
若拟建地区对于防渗要求极高,可以再设置一层水泥砂浆防水层。
⑦粪污贮存设施施工完成后,还要根据有关规定进行渗漏性测试,以确保其渗透性满足要求。
池壁材料还应具有一定的抗风化腐蚀能力。
⑧要避免周围因素对粪便贮存设施的影响,比如应距灌木丛等植物有一定距离,以免树根伸入池内,破坏设施的整体稳定性。
⑨粪污贮存设施应采取防雨措施。
⑩贮存过程中不应产生二次污染。
5.粪污处理主推技术5.1猪场粪污处理主推技术5.1.1多级沉淀模式目前我省大部分猪场采用此种模式,利用多级沉淀池对粪污残渣进行沉淀,污水经充分氧化后还田。
此模式的优点是建设成本和日常维护成本较低。
缺点是处理时间长,不稳定。
5.1.2沼气工程技术应用沼气工程技术在猪场粪污处理实践中主要采取以下模式。
5.1.2.1沼气(厌氧)还田模式它又称农牧结合方式,根据畜禽粪便污水中养分含量和作物生长的营养需要,将畜禽养殖场产生的废水和粪便无害化处理后使用于农田、果园、菜园、苗木、花卉种植以及牧草地等,实现种养结合,该方式适用于远离城市、土地宽广、周边有足够农田的养殖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