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放射诊断报告书写手册》091231沈修改
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印发《2018―2019年上海市放射诊疗

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印发《2018―2019年上海市放射诊疗机构放射防护监督综合评价工作方案》的通知【法规类别】医务工作【发布部门】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日期】2018.03.26【实施日期】2018.03.26【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印发《2018-2019年上海市放射诊疗机构放射防护监督综合评价工作方案》的通知各区卫生计生委,市卫生计生委监督所:现将《2018-2019年上海市放射诊疗机构放射防护监督综合评价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并及时上报工作总结。
特此通知。
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8年3月26日2018-2019年上海市放射诊疗机构放射防护监督综合评价工作方案为了深入推动放射诊疗机构依法执业,提高放射防护卫生监督工作的效率和效果,更好地保护放射诊疗工作人员和受检者的健康,经过两年试点工作的开展,2018-2019年我委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放射诊疗机构放射防护监督综合评价工作。
现制定工作方案如下:一、工作目标在全市范围内建立放射防护监督综合评价工作机制,提高放射诊疗机构自我管理水平和卫生计生监督机构放射防护监督管理水平;同时通过放射防护监督综合评价工作的全面开展,进一步完善本市放射防护监督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二、工作范围1.对所有从事核医学和放射治疗的放射诊疗机构,全面开展放射防护监督综合评价工作。
2.每个区应完成不少于15家放射诊疗机构的放射防护监督综合评价工作。
三、工作内容(一)自查自评。
列入放射防护监督综合评价的放射诊疗机构运用评价指标(见附件1),每半年对本机构放射诊疗防护情况进行一次全面自查自评,认真记录自查中发现的问题并及时整改。
(二)监督综合评价。
2018年,各区卫生计生监督机构运用评价指标(见附件1),对辖区内列入放射防护监督综合评价的放射诊疗机构进行一次全面摸底检查,作出2018年综合评价结果,并针对综合评价中发现的问题,指导放射诊疗机构及时整改。
放射科报告书写规范

影像诊断报告书写规范影像诊断报告是一份重要的临床档案资料,必须认真书写。
一份规范化的诊断报告书要求文字简洁,语句通顺,表达准确。
内容包括以下部分:一. 一般项目:1. 病人姓名、性别、年龄;X 线号、门诊号或住院号;申请科室、病室和床位号;检查设备、检查方法、造影剂种类用法和用量、检查部位和位置、照片序号;临床诊断、检查日期和报告日期等均应逐项填写清楚。
二.叙述部分:1. 应在全面观察的基础上,分清主次,按顺序描述异常影像所见。
阐明有否临床所疑疾病的表现或征象,如有则应对所出现的病变部位、形态和大小进行描述,描述应简洁、形象、贴切,并对该疾病应该或可能出现而未出现者说明“未见”。
如:肺癌的毛刺征;骨、关节病变的死骨、钙化和骨膜反应、关节面及关节间隙等。
此外,还应对与疾病的定位和定性有关的表现或征象说明“见到” 或“未见”如:肠梗阻有无充气扩张肠管有无液平,形态、位置如何,有无青鱼骨刺征,假肿瘤征等。
2. 意外或偶然发现临床所疑疾病以外的疾病征象如:外伤发现骨软骨瘤、退变、各种正常变异等应在诊断意见里体现。
3. 成像伪影、外影应在描述中加以说明;难于解释和不能据此作出影像诊断的一些表现等,应在描述后建议作进一步检查,以明确这些表现的意义。
三.诊断意见:在详细描述的基础上以影像表现为依据,结合有关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逻辑推理,以得出客观的诊断结论。
临床和影像表现典型者肯定诊断;影像表现缺乏特征性者,可结合临床诊断;影像表现和临床均无特征性而难于下结论时,可提出某种或某些诊断可能性以及进一步检查的建议。
四.医师签署:一份完整的影像诊断报告,应有医师签名。
书写者在“书写医师”项签名,最好为住院医师或以上;另一医师在“核对医师”项签名,最好为主治医师以上。
如有技师(士)和护理人员参与检查,则亦应签署或注明。
医师签名字迹应工整,易于辨认和保存。
诊断报告书写质量控制1、诊断报告书写按报告单上的项目逐项填写,“一般资料”要齐全,包括病人姓名、性别、年龄、科别、床号、住院号,X 线号/CT 号/MRI 号、摄片序号、摄片日期、报告日期、临床诊断。
放射报告书写、审核、更正制度

放射报告书写、审核、更正制度一、书写诊断报告,要求项目填写完整,字迹清楚,描述通顺,逻辑性强,应重点描述与会诊目的有关的影像学表现,客观的分析所见征象。
二、影像学结论应与影像的分析描写前后一致,重点回答临床提出的会诊目的,报告医师应签全名(或有效电子签名)。
三、书写内容包括病人姓名、年龄、性别、影像号等,写明检查方法(平片、CT、MRI、胃肠道、DSA),检查的部位,检查的序列,扫描层厚,间距,是否增强,增强后序列,是否延长扫描及重建图像、后处理方法,同时在影像表现中应详细描述所检查部位的正常及异常表现,包括病灶的大小、形态、边缘、内部结构、密度及信号改变、增强后的密度改变及信号改变、CT值的增强前后测定等,四、书写结论应采取规范化的三段结论,即病变部位及表现,大致定性,具体病变(最多三个)。
五、诊断报告应经主治医师以上人员审核,发现问题立即纠正,若认为检查不满意,不能发报告,需充拍、加拍者,本科发复查通知单。
六、住院病人的诊断报告在报告书写及复审后第二天发出,门诊报告由登记室打印,2个小时内发出。
七、急诊摄片适用急诊制度,应在半小时内发出报告,遇疑难病例请示上级医师,夜间急诊先出急诊临时报告,第二天经主治医师以上人员审核后再发正式报告,床边摄片按急诊摄片方法处理。
八、报告医师负责做好RIS系统中肿瘤、结核等有关疾病诊断传报工作。
九、上级医师审核急诊影像报告时,发现有诊断失误时应及时纠正,明显会影响诊治结果或可能会导致病情加重的纠正报告需联系科室有关人员立即与急诊病员或家属联系,予以通知纠正,以避免不良后果产生。
十、上级医师审核门诊影像报告时,发现有诊断失误时应及时纠正。
如发现为紧急情况(颅内出血、胸腹腔出血、脑疝形成、气胸、重症血管梗塞等情况)应会同科室有关人员立即联系病员或家属予以通知纠正,以避免不良后果产生。
放射科诊断报告书写规范、审核制度及流程文档

放射科诊断书写报告书写规范【2 】.审核轨制与流程
1.一般项目完全,登记时必须精确登记检讨号.姓名.性别.年纪.检讨部位.申请大夫.住院病人要必须精确登记住院科室.床号.住院号.打印报告才能精确反应上述项目.
2.平片.CT报告正文上方必须标出检讨部位.方位.检讨名称.
3.对病变的描述要客不雅精确,表达清晰,解释其部位.大小.形态.密度.内部构造.边缘,加强扫描者解释加强程度及特色.正常部分按次序说起重要的阴性现象,特殊与临床疑诊有关的.必须语句通顺,标点精确,不可消失鄙谚等非专业用语.外文缩写.诊断名词.
4.诊断结论要精确,与描述内容相符,应包括部位.病名.并发症.病名要写全名,不能用缩写.诊断不明白的按可能性大小从大到小,可用“斟酌XX”或相符“XX影像学表现”.XX可能.XX?,不能列出任何病名者可写出重要平常现象.对临床疑诊而无响应疾病表现着,应特殊提醒.
5.审核下级大夫的报告时,要复核阳性现象及重要的阴性现象,修正所以错误及不妥之处.描述中错漏较多时可退回重写.
6.对于复查病例,仍应客不雅精确描述本次检讨所见.幷斟酌前次影像学诊断是否适合,如以为不妥,应当与前次报告大夫沟互市议,如不能达成一致,应由上级大夫决议.如无充分证据,不可随便更改影像学诊断.诊断结论之后应提醒本次检讨与前次检讨所见的变化.
第1页,-共1页。
放射科基地报告书写和修改模板

病例基本信息页
影像ID号:放射编号:
性别:年龄:
基本病史:
阳性检查:
关键图像:
填写说明:
1.本表作为影像报告书写的首页填写,所填写的基本信息必须具备真实性和可追溯性,请勿调整首页结构,请用A4纸打印。
2. 基本病史填写患者的主诉及体格检查情况,阳性检查项填写有意义的实验室检查。
3.关键图像是指所写病例中主要病变的关键层面,可在PACS系统复制粘贴。
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影像科
影像报告单病人号:检查号:检查日期
姓名:性别:年龄:
科室:住院号:报告日期
检查项目:
影像表现:
影像诊断:
报告医师:指导老师:
合计得分:。
上海市卫生局关于下发《上海市放射诊疗许可证发放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上海市卫生局关于下发《上海市放射诊疗许可证发放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法规类别】卫生防疫检疫【发文字号】沪卫监督[2006]22号【发布部门】上海市卫生局【发布日期】2006.08.09【实施日期】2006.08.09【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上海市卫生局关于下发《上海市放射诊疗许可证发放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沪卫监督〔2006〕22号)各区(县)卫生局、浦东新区社发局、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市级医疗机构:为贯彻实施卫生部《放射诊疗管理规定》,规范本市放射诊疗许可证发放管理工作,我局组织制定了《上海市放射诊疗许可证发放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已经2006年7月24日上海市卫生局第11次局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以发布,请遵照执行。
医疗机构的放射诊疗建设项目在2004年4月30日前竣工的,因不能提供本市卫生行政部门竣工验收审核意见的,可将2004年4月30日前本市卫生行政部门核发的《放射性同位素工作许可证》或《射线装置工作许可证》作为申请材料。
本市医疗机构的放射诊疗建设项目在2004年4月30日后竣工的,应提供本市卫生行政部门出具的放射诊疗项目竣工验收审核意见。
未经本市卫生行政部门竣工验收的放射诊疗项目,需提供经卫生行政部门资质认证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出具的建设项目放射防护效果评价报告书。
二○○六年八月九日上海市放射诊疗许可证发放管理暂行办法第一条为贯彻实施卫生部《放射诊疗管理规定》,规范本市放射诊疗许可证发放管理工作,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市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射线装置进行临床医学诊断、治疗和健康检查活动的医疗机构。
第三条市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市开展放射治疗、核医学、介入放射学工作的医疗机构的放射诊疗许可证的发放工作。
区(县)卫生行政部门负责辖区内开展X射线影像诊断工作的医疗机构放射诊疗许可证的发放工作。
放射科报告书写规范

影像诊断报告书写规范【2 】影像诊断报告是一份主要的临床档案材料,必须卖力书写.一份规范化的诊断报告书请求文字简练,语句通顺,表达精确.内容包括以下部分:一. 一般项目:1.病人姓名.性别.年纪;X线号.门诊号或住院号;申请科室.病室和床位号;检讨装备.检讨办法.造影剂种类用法和用量.检讨部位和地位.照片序号;临床诊断.检讨日期和报告日期等均应逐项填写清晰.二.论述部分:1.应在周全不雅察的基本上,分清主次,按次序描述平常影像所见.阐明有否临床所疑疾病的表现或现象,若有则应对所消失的病变部位.形态和大小进行描述,描述应简练.形象.贴切,并对该疾病应当或可能消失而未消失者解释“未见”.如:肺癌的毛刺征;骨.关节病变的逝世骨.钙化和骨膜反响.关节面及关节间隙等.此外,还应对与疾病的定位和定性有关的表现或现象解释“见到”或“未见”如:肠梗阻有无充气扩大肠管有无液平,形态.地位若何,有无青鱼骨刺征,假肿瘤征等.2.不测或有时发明临床所疑疾病以外的疾病现象如:外伤发明骨软骨瘤.退变.各类正常变异等应在诊断看法里表现.3.成像伪影.外影应在描述中加以解释;难于解释和不能据此作出影像诊断的一些表现等,应在描述后建议作进一步检讨,以明白这些表现的意义.三.诊断看法:在具体描述的基本上以影像表现为根据,联合有关临床材料进行分解剖析,逻辑推理,以得出客不雅的诊断结论.临床和影像表现典范者确定诊断;影像表现缺少特点性者,可联合临床诊断;影像表现和临床均无特点性而难于下结论时,可提出某种或某些诊断可能性以及进一步检讨的建议.四.医师签订:一份完全的影像诊断报告,应有医师签名.书写者在“书写医师”项签名,最好为住院医师或以上;另一医师在“查对医师”项签名,最好为主治医师以上.若有技师(士)和护理人员参与检讨,则亦应签订或注明.医师签名笔迹应工整,易于辨认和保存.诊断报告书写质量掌握1.诊断报告书写按报告单上的项目逐项填写,“一般材料”要齐备,包括病人姓名.性别.年纪.科别.床号.住院号,X线号/CT号/MRI号.摄片序号.摄片日期.报告日期.临床诊断.2.“检讨名称和检讨办法或扫描技巧”要具体解释,扫描及投照的确实起止规模.层厚.层间距.扫描方法.加强情形应描述.3.“检讨成果”要阐明有无临床所疑疾病的各种表现或现象,阅片要周全不雅察,重点描述,按器官分级,分离描述,有病变时,具体确实描述,解释病变部位.形态.大小.密度.边缘与邻接关系.有无特点性转变,描述与结论应保持原则性一致.追踪复查,病例要作具体前后比较,有影像及临床特点的病例,必须按照规范的请求书写影像报告结论.4.“影像学诊断”一般为一个或几个疾病的名称,结论请求定位根本精确,定性不强求,但要有层次.诊断学看法包括:①确定性诊断看法;②参考性诊断性看法:如斟酌几种诊断的可能,应依可能性大小按次序分列,一般不超过3个;③建议性看法:提出进一步检讨或治疗不雅查的建议.5.报告必须签名,包括书写报告医师及审核医师签名.报告单一式两份(复写),一份交病房或门诊,一份同照片一路存档.审核医师必须具备执业医师资历.6.诊断报密告出时光通俗诊断报告:①急诊一般请求:半小时内出报告,急诊报告注明检讨时光(时.分)和报告时光.②门诊2小时内出报告,遇有特别情形,应向患者解释原因,③特别检讨24小时内取报告.CT.MRI诊断报告:①门.急诊病人检讨完一小时内取诊断报告单;②一般病人24小时内出诊断报告;疑难病例24小时内通知患者取报告的时光.放射科。
上海放射诊断质量控制标准

上海市放射诊断质量控制标准上海市放射诊断质量控制中心2019年前 言近年来医学影像设备和技术发展很快,普通X线检查、超声、CT、MRI等影像学检查在健康筛查和疾病诊治中的应用已相当普及,已成为健康保健、疾病诊断、疗效评估和随访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和医疗、教学、临床科研不可缺少的公共学科平台。
临床上相当多的诊断和治疗离不开影像学检查的诊断和评估,没有正确和精准的诊断就不可能有精准和合理的治疗。
重视影像学检查的质量在当前影像学检查数量明显增长,适用范围更趋广泛的情况下尤显重要。
肺部小结节的筛查和诊断,如不采用1-2mm的薄层就会对某些病灶漏检。
肝脏和胰腺部位小的肿瘤,CT和MRI检查如不作标准的多期相扫描,均会导致某些病灶的漏检和误诊。
因此影像学检查诊断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极其重要。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及人工智能的不断介入,大数据的共享在医疗健康保健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影像学检查的标准化、同质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规范质量标准将有利于充分利用现有的影像学检查设备和人力资源,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检查和无效检查,提高诊断的精准性和时效性。
规范质控标准和质控检查涉及到建立健全合理的规章制度,人力资源的合理分配和科室管理,一系列的影像学检查规范和评估标准,质量的不断持续改进,特别是教育培训和人员素养的不断提升等诸多方面。
经过上海放射界全体同仁的不断努力和工作,上海放射诊断质控中心成立18年来,已在放射质控工作中积累了不少有益的经验和进行了很多的探索,但距真正的标准化、同质化仍有一定的距离,目前拟定的上海放射诊断质控规范,考虑到目前各级不同等级和类型医院的具体情况,设备配置和开展临床检查项目的不同,仍是比较基础性的规范,特别是在当前信息和网络、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情况下仍有相当多的地方有待于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目 录第一章国家关于医学影像学的相关法律法规第二章放射科基本配置第三章放射科人员、设备和技术准入要求第四章放射科药品管理规范第五章放射科规章制度第六章放射科检查操作规范第七章医学图像质量控制标准第八章放射科诊断规范与质控标准第九章放射科信息化管理质控规范第十章人工智能在医学影像领域临床应用的质量管理第一章国家关于医学影像学的相关法律法规第一节医学影像相关法律到目前为止,医学影像相关法律级别最高的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2号,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于2011年12月31日通过,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市放射诊断报告书写手册上海市放射诊断质控中心二Ο一Ο年一月前言上海市放射诊断质控中心自2000年成立以来,于2004年底编写下发了“上海市放射诊断质控手册”,2008年底又编写和下发了“上海市放射诊断质控标准(修订版)”,为全市放射诊断质控工作持续、稳定的发展和提高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随着放射诊断质控工作的不断深化和细化,在放射诊断质控工作的评估日趋量化和完善过程中,逐步发现了放射诊断质控工作中的一些深层次问题,特别是“放射诊断报告”方面的问题,特别是报告单的大小、报告项目的排列、报告项目中的一般资料、检查名称、检查方法或技术、影像学表现、影像学诊断,以及卫生部规定的报告时限的显示等等,在各级医院中均有不尽相同的现象尤其是放射诊断质控网上督查时发现的问题更为明显,为提高放射诊断质控工作的质量,以及高医院放射科科室管理的效率,为此中心组织本市放射诊断学专家进行了专题调研和讨论,并组织他们编写了“上海市放射诊断报告书写手册”,在经过009年下半年督查中试用后,正式定稿,现印至全市各级医院,望能在放射诊断报告书写水平和质量上更上一层楼。
“上海市放射诊断报告书写手册”连同“上海市放射诊断质控手册”及“上海市放射诊断质控标准(修订版)”,均为本市医院放射诊断从业人员的工作准则,也是本市放射诊断的质控标准。
上海市放射诊断质控中心二Ο一Ο年一月ﻬ目录放射诊断报告的书写原则3放射诊断报告的形式和内容4放射诊断报告的书写要求和规定12附录:放射诊断质量控制标准15放射诊断质量控制督查记录单20ﻬ放射诊断报告的书写原则放射诊断报告是一份放射科医师与送检医师之间互相沟通和负有一定医学法律(Medicolegal)责任的文件。
因此,应该遵循以下原则:一、放射诊断报告从内容到形式都必须准确、清晰、简明和中肯[],2]。
二、对报告的书写、修改和审核均必须“全心全意,精益求精”。
三、知识差距(Knowledge gap)的必然性,促使放射诊断的书写者审核者都遵循循证放射学的原则和实行循证放射学的方法[3-6]完成放射诊断报告的书写。
放射诊断报告的形式和内容无论是用结构式报告(Structural report)的模板书写报告,还是用自由书写式报告(Free textreport)的方式书写报告,发送予送检医师或/和病家的放射诊断报告应包括以下项目:患者人文资料(Demog raphic data),临床诊断,送检医师的要求(请报告书写医师所解决的问题),检查部位和名称,检查方法,放射学表现和放射学诊断(包括报告书写医师的建议)。
具体形式如所附之“放射诊断报告”的格式。
各项目的内容如下。
一、人文资料:即患者的标识信息,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别、门诊号、住院号和检查号码等。
检查号码可根据检查内容分成X线号、CT号、MRI号或DSA号等。
已采用PACS的单位应采用统一的放射学检查号码*。
如果有条件和可能,可逐步过渡到同一患者的各种的放射学放射检查号码统一为一个号码。
二、临床诊断:放射科医师根据临床科室医师所开检查申请单上有关内容而填写:(1)、会诊单上的临床诊断(病名);或者(2)与放射诊断有关的患者主要症状或化验结果,如“咳嗽”、“体检发现血AFP升高”等。
应避免“临床诊断”项下为“空白”、“待查”、“协诊”或“无”等现象。
三、送检医师的要求:按检查申请单中所提要求填写,如申请单中未提要求,报告中“送检医师的要求”一项填写“无”。
---------------------------------------------------------------*目前市卫生局质控组织的命名中,称本中心为“放射诊断质控中心”,工作内容中不包括超声诊断和核医学诊断等其他医学影像学或影像医学的内容,为与本中心的名称和工作内容一致计,故以称为“放射学检查号码”为妥,以后与超声诊断和核医学诊断联合后可以改为“影像医学检查号码”。
四、检查部位和名称:检查部位根据送检医师的要求,即实际检查之部位,如胸部、腹部或颅脑等。
检查名称,根据上海市卫生局和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组织编写的“医学影像学诊疗常规”中的检查名称填写,其中未包括的检查名称,在新版“医学影像学诊疗常规”出版前,由各医院放射科自行统一规定其名称。
避免采用不规范缩写(例如胸大片、心三位片)或出现“常规”、“其他”等无效信息。
五、检查方法:X线检查应描述检查方法与体位。
CT或MRI应描述平扫或增强,以及具体扫描序列、参数和摄片情况;凡增强者无论CT或MRI均应描述对比剂名称、给药方式、剂量、注射速率和延时等;如为动态增强成像,应标明期相。
六、放射学表现:现在不少放射检查的观察内容很多,如CT、MRI平扫加增强的层面往往较多,有些层面还须采用不同窗宽、窗位观察,报告书写和审核医师对它们全面观察后,在报告中不可能也无必要对所观察过的全部内容加以叙述和描写,但放射学表现一项的书写应包括以下内容。
1、与临床诊断或/和送检医师的要求有关的内容:阐明有无临床诊断和送检医师的要求中所疑疾病的阳性或阴性表现或征象**,有阳性表现时则应对所出现者的部位、数量、大小、形态、密度或信号强度、边缘、轮廓、邻近结构改变和器官功能变化,以及造影后病灶的强化表现等一一描述,能量化的表现应该量化,如“右肺上叶尖段2cmX3cm大小的结节一只”。
---------------------------------------------------------------**阴性表现或征象:有些表现或征象对诊断某种疾病特异性较高,如肺内结节的成层状或爆米花钙化之于结核的诊断;如送检医师要求鉴别癌和结核,在放射学表现中,“结节中未显示钙化”就属所谓阴性表现。
针对不同的检查方法,应有相应的描述,例如胃钡餐造影对充盈相、粘膜相、双对比相和压迫相均有描述;动态增强CT应有不同增强期相表现的描述;MRI应有T1WI、T2WI及增强前后或其它特殊序列,如弥散加权、波谱成像、动态增强的时间信号曲线等的描述。
凡复诊病例应对比现在与过去各次检查所见表现有否发生变化,以及发生了什么变化,并一一加以描述。
2、临床诊断和送检医师的要求以外的阳性发现:(1)、偶然发现病灶的表现:即临床所疑疾病以外疾病的表现,如骨折患者所摄片上偶然发现的骨软骨瘤,对后者的表现应予描述;(2)、正常变异的表现:有些正常变异无甚临床意义,或有时有临床意义,有时无临床意义,无临床意义者可以描述或不描述,有临床意义者必须描述;例如肝脏右前叶和右后叶肝分别各自与左肝管汇合,对一位体检对象或脂肪肝患者属无甚临床意义,但对肝脏移植患者就属有临床意义,对后一种情况必须加以描述;(3)、伪影的表现:有些伪影几乎每次检查都出现,放射诊断医师和其他临床医师均对它甚为熟悉,放射学表现中可以描述或不描述;例如CT扫描所见之后颅窝岩骨层面的岩骨所造成的骨骼硬化伪影。
另一些伪影不一定经常出现,且可能造成误会,在放射学表现中应该加以描述和说明,例如肝脏左叶层面因主动脉搏动所造成的重叠在肝脏左叶上类圆形影,有可能误会为病灶,就应该加以描述。
3、讨论:对于某些特异性较差的放射学表现或征象,难据此作出较肯定或否定诊断时,即有应鉴别的几种情况存在时,报告书写者可用讨论的形式在“放射学表现”项下述及,以利于阅读诊断报告的医师了解书写报告医师的思路和诊断依据。
七、放射学诊断:放射诊断报告的七项内容中,以“放射学诊断”最为重要,属整个放射诊断报告的“画龙点睛”之笔,必须贯彻“全心全意,精益求精”之精神下笔。
报告书写和审核医师必须倾其全部才华(即其内在学识),包括知识(knowledge)、经验(Experience)和专业鉴定力(Experti se);如存在“知识差距(Knowledgegap)”,则应该采用循证放射学的方法,检索外在证据(Evidence);结合内在知识、经验、专业鉴定力和外在证据,根据本次检查的所有放射学表现(阳性和阴性表现或征象*)诊断有关疾病的或然率(Probability),作出“肯定”,“肯定之可能性较大”,“不能肯定或否定”,“否定之可能性较大”和“否定”等5种可能的放射学诊断中的某一种诊断。
如“肯定”或“否定”的或然率在85%-90%或以上,则可以分别作出“肯定”和“否定”之诊断;如“肯定”或“否定”的或然率在70%-80%或其左右,则可以分别作出“肯定之可能性较大”和“否定之可能性较大”之诊断;如或然率在40%-60%,则只能作出“不能肯定或否定”之诊断。
如为“肯定之可能性较大”、“否定之可能性较大”或为“不能肯定或否定”,则应:(1)包括鉴别诊断,最多不宜超过4个[1];(2)包括“建议”,即建议进一步做什么(如穿刺活检,或抗炎治疗一月后随访)以明确诊断。
例如CT对肺的<2cm大小的结节,根据其放射学表现和书写或审核报告医师的内在知识、经验、专业鉴定力,及外在证据,都不能作出定性诊断时,放射学诊断应书写为:右肺上叶尖段难以定性的直径1.5cm大小的结节。
建议积极抗痨治疗后1-2月薄层CT复查。
根据或然率作出有关放射学诊断,应是比较恰当的,有些疾病诊断的或然率,或者敏感性和特异性是可以从文献中检索而知的,但另一些则检索不到或只能检索到可靠性较差者;此外,不是所有的放射学征象或表现,以及不是所有的疾病都能检索到可靠的外在证据;而是只能检索到可靠性较差的或弱的外在证据,甚至检索不到外在证据。
在这种情况下,就只能根据报告书写和审核医师的内在知识、经验和专业鉴定力作出放射学诊断。
学识上乘的报告书写和审核医师的经验丰富,凭他们经验中“或然率”(其经验中根据某种或某些表现作出诊断对、错机会的多少),往往也能作出正确的诊断。
对于肿瘤性疾病的诊断,除必须作出定位、定性诊断外,最好还能作出定级和定期诊断。
所谓定期,即TNM分期诊断,作局部(如肺、腹)放射学检查者,病灶的定期诊断也即其“T”分期或部分“T”分期诊断,至于“N”、“M”分期则只能是不全面的。
如有可资比较的既往放射学检查者,还应根据现在与过去的对照比较作出结论和进一步建议;例如“与一周前CT平扫所见比较,炎症已大部消散,建议一月后CT复查”。
诊断结果应简明扼要。
不同脏器(如胸部检查所见之心脏和肺脏)和不同性质疾病(如肺尖的陈旧性结核灶和其他肺野的癌灶)应根据它们的重要性分别列序书写,如“(1)、左肺下野肺癌。
(2)、二肺上野陈旧性肺结核”。
性质相同的疾病可合并书写,如“右下肺癌,伴右肺门和纵隔淋巴结转移”。
如送检医师提出的“临床诊断”或/和“送检医师的要求”中的疾病在放射学检查为阴性时,则在“放射学诊断”中应根据不同情况明确说明:(1)此次检查所用方法对显示“临床诊断”之疾病的假阴性率为<15%,则“放射学诊断”中应写明:“……检查未见异常,基本上可以除外(“临床诊断”之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