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街道案例
街道案例分析

云南大学城市建设与管理学院世界景观佳作鉴赏案例分析一俄国莫斯科市阿尔巴特大街教师:姓名:学号:日期:俄国莫斯科市阿尔巴特大街--世界十大步行街之一俄国莫斯科市阿尔巴特大街,在世界十大步行街中排名第九,它是一条不怎么长的街道,街道全长不足1公里差不多700多米,但是却是一条悠久的街道;又被称为俄罗斯之二,又被誉为是莫斯科的精灵,也最值得游客观光的地方之一。
它保留了俄罗斯悠久的历史风光,体现了俄罗斯民族独特的生活方式,成为俄罗斯街区独特的文化的象征。
名字由来:对于阿尔巴特大街名字的由来众说纷纭,其中一种说法是从前这里住着许多阿拉伯商人,他们经常用板车装载货物,人们就用板车的俄语发音,来命名这条街。
另一种说法是“阿尔巴特”是阿拉伯语,意为近邻。
在有关莫斯科城的史料里,阿尔巴特街最早被记录,则是1493年。
街道历史:阿尔巴特大街始建于十五世纪,在十七世纪之前它一直叫做“阿尔巴特”。
十七世纪开始有一段时间改为“斯茂连大街”,但不久后又被改为原来的“阿尔巴特”。
苏联解体后把与它毗邻的加里宁大街改名为“新阿尔巴特”大街它就为“老阿尔巴特”。
阿尔巴特目睹过商人的驼队和侵略者:蒙古人,波兰军队,拿破仑。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几座建筑物(包括瓦可堂果夫戏剧院)毁于纳粹炮弹。
商业特色:据文献记载,在1917年革命以前,在阿尔巴特大街有203家商店和食品店,在那个时候阿尔巴特大街也是莫斯科的文化中心,拥有50000人口的阿尔巴特大街拥有四家电影院,瓦可堂果夫戏剧院及其戏剧学校和音乐学校,如今阿尔巴特地区有大型的超市、娱乐中心、饭馆以及游乐市场,而书店、古玩店、珠宝店集中在阿尔巴特街。
阿尔巴特大街是一条充满艺术气息的街道,这里有俄罗斯传统的工艺木刻“套娃(玛特廖斯卡)”有名誉全球的乌拉尔卡斯里艺术铸造品的专卖店。
看到卡斯里艺术铸造品, 不禁让人们称赞翻砂匠人的高超技术。
在大街上有许多手持各种乐器的音乐家在演奏, 也有本地穿着民族服装的妇女在唱歌跳舞。
开放式街区案例

开放式街区案例
开放式街区是一种新兴的城市规划概念,旨在打造一个开放、互动的社区空间。
以下是几个成功的开放式街区案例:
1. 伦敦金丝雀码头:这个曾经是一个废弃的码头区,经过改造后成为了一个集购物、娱乐、住宅和办公于一体的现代化城市社区。
开放式的街道和广场使得人们可以随意进出,并且有许多公共艺术品和场景吸引着游客和居民。
2. 中国成都IFS:这个高端购物中心不仅是一座商业建筑,还是一个开放式的城市社区。
它的设计引入了街道、广场、花园和休息区等公共空间,让人们可以在购物的同时放松身心,享受城市生活。
3. 美国纽约高线公园:这个曾经是一条废弃的铁路线路,经过改造成为了一个长达2.3公里的公园,沿途还有咖啡馆、艺术装置和夜景灯光等设施。
这个开放式街区吸引了大批游客和居民,成为了纽约市的一大地标。
这些开放式街区案例都展示了城市规划的新思路,不仅考虑到商业利益,同时也注重公共空间和社区互动,让城市成为人们生活和交流的场所。
- 1 -。
街区改造的经典案例

街区改造的经典案例
街区改造的经典案例有很多,以下是一些著名的例子:
1. 成都宽窄巷子:这是一个将传统街道与现代商业完美结合的案例。
改造后的宽窄巷子保留了原有的青砖黛瓦和四合院,同时引入了各种时尚的咖啡馆、餐厅和小店,吸引了大量游客和当地居民前来休闲和消费。
2. 上海市田子坊:田子坊原本是一个破旧的居住区,后来被改造成一个集艺术、文化、商业于一体的创意产业园区。
它保留了原有的石库门建筑和弄堂,吸引了大量的艺术家和文化创意人才入驻,成为了上海的文化地标之一。
3. 北京市798艺术区:798艺术区原本是北京的一个老工业区,后来被艺
术家们改造成为一个集艺术、文化、商业于一体的创意产业园区。
这里保留了原有的工业建筑和设施,吸引了大量的艺术家和文化创意人才入驻,成为了北京的文化地标之一。
这些案例的成功都归功于对原有街区的保护和利用,同时通过引入商业和文化创意元素来增加街区的活力和价值。
城市形象文化大道更新案例

城市形象文化大道更新案例
城市形象文化大道更新的案例有很多,下面是一个具体例子:
北京市朝阳区望京小街的更新改造。
望京小街长约460米,从望京街到望京东路,是连接望京和望京东站的重
要交通枢纽。
过去这里是一个老旧的市场,脏乱差的问题突出。
2021年,
望京小街进行了改造升级,改造后的小街不仅焕然一新,更充满了文化气息。
街道两侧的建筑立面、街道地面、街道绿化、照明系统等都进行了改造,还增设了多功能智能杆、5G基站等设施。
在改造过程中,望京小街注重对历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例如,在街道两侧的建筑立面上,保留了原有的砖墙和木窗等元素,并重新进行了修缮和粉刷。
在街道中段的一处空地上,还设置了一处“文化墙”,上面雕刻着望京的历史和文化,让人们更好地了解这座城市的历史和文化。
望京小街的改造升级不仅提升了城市的形象,也为周边居民提供了更好的生活环境。
同时,这里也成为了一个新的旅游景点,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观光和拍照。
总的来说,城市形象文化大道的更新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包括历史文化保护、城市形象提升、居民生活环境改善等等。
只有这样,才能让城市更加美好、宜居和有活力。
美丽街区案例

美丽街区案例摘要:一、引言二、美丽街区的定义与意义三、美丽街区案例介绍1.上海新天地2.成都宽窄巷子3.北京南锣鼓巷四、美丽街区成功的关键因素1.历史文化底蕴2.保护与更新并重3.商业与文化的融合五、美丽街区对我国城市更新的启示1.挖掘城市的历史文化特色2.提升城市空间品质3.促进城市经济发展与人文关怀六、结论正文:一、引言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更新已成为当下城市建设的重要课题。
美丽街区作为城市更新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提升了城市形象,还丰富了市民的生活。
本文将通过对美丽街区案例的分析,探讨美丽街区对我国城市更新的启示。
二、美丽街区的定义与意义美丽街区是指在城市更新过程中,通过对既有建筑、街道、公共空间进行改造、提升,使其焕发新的活力,同时保护和传承城市的历史文化特色,形成具有较高美学价值、人文内涵和经济效益的城市空间。
美丽街区有助于提升城市的整体品质,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三、美丽街区案例介绍1.上海新天地上海新天地位于上海市黄浦区,是一个具有浓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地区。
通过对石库门建筑的保护与更新,上海新天地成功地将传统的里弄住宅转变为充满活力的商业街区,成为上海的时尚地标。
2.成都宽窄巷子成都宽窄巷子位于成都市青羊区,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
经过改造后的宽窄巷子保留了传统的四川民居建筑风格,同时引入了各类餐饮、茶馆、工艺品等业态,成为游客体验成都悠闲生活的重要去处。
3.北京南锣鼓巷北京南锣鼓巷位于北京市东城区,是北京最具特色的老街区之一。
南锣鼓巷在改造过程中,充分保留了四合院建筑和老北京的风貌,吸引了众多文艺青年和游客前来探访,成为北京的时尚文化地标。
四、美丽街区成功的关键因素1.历史文化底蕴美丽街区的成功,离不开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在改造过程中,保护与传承历史文化成为重要任务,使得美丽街区具有独特的魅力。
2.保护与更新并重美丽街区的改造,既要注意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又要注重空间的更新与提升,实现历史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街道景观案例分析(共19张PPT)

——以南锣鼓巷为例
第1页,共19页。
目录
基础信息
区位分析
商业布局 动线分析
建筑特色 小结及借鉴意义
第2页,共19页。
基础信息
街道简介
名称:南锣鼓巷 地 址:北起鼓楼东大街, 南止地安门东大街 占地面积:1平方公里 步行街长度:786米 商铺楼层数量:F1~F2 商业类型:新旧交融的特色街区
基础信息
10/29/2021
第4页,共19页。
基础信息
街区发展历程
我国唯一保存元代“鱼骨状”胡同肌理、棋盘式格局民居区的北京 南锣鼓巷,曾是历代达官显贵居住地,拥有740多年的历史遗存,汇 集了元朝以来不同的建筑风格。
10/29/2021
第5页,共19页。
区位分析
街区背景概述
南锣鼓巷位于北京东城区西部的南锣鼓巷古都风貌保护区
整体业态分布——品牌列举表 明代, 为昭回靖恭坊的南北中心线,该地区中间高 南北低,像倒扣的罗锅,所以称罗锅巷; 地 址:北起鼓楼东大街, 南止地安门东大街 整体门东大街 整体业态分布——品牌列举表 动线分析
10/29/2021
第6页,共19页。
交通概况
区位分析
南锣鼓巷位于东城区,周边公共交通便利,公交线路发达,地铁 也可直达。
公交线路:
地安门东站 :850路、701路、
823路、60路、42路、13路
鼓楼站 :124电、107电、210 夜、204、5路、60路
宝钞胡同站: 635路、124路、 107路、204路 地铁线路: 6号线、8号线
街区定位
主题定位:新旧交融的特色街
经营以休闲旅游、文化艺术、创意 设计、艺术品 交易、游戏动漫等为 主的文化创意产业为主的特 色街
成都太古里商业街案例分析

成都太古里商业街案例分析一、内容概括成都这座充满魅力的城市,在近年来的发展中,太古里商业街成为了一个引人注目的亮点。
走进太古里,你会被这里独特的氛围所吸引。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地方的魅力所在和它成功的背后原因。
太古里商业街,不仅仅是一个购物的地方,它更像是一个融合了时尚、文化和生活的综合空间。
这里汇聚了各种知名品牌,同时也不乏具有特色的本土品牌,给消费者带来了多样的购物体验。
更重要的是,太古里的设计非常独特,充分体现了现代与传统的结合。
走在街道上,你可以看到古朴的建筑与现代设施完美融合,营造出一种古今交融的感觉。
除了购物和观光,太古里还是人们休闲的好去处。
这里有各种餐厅、咖啡馆和小吃街,无论是品尝地道美食还是享受一杯咖啡的悠闲时光,都能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太古里的成功并非偶然,它的背后体现了对消费者需求的精准把握和对商业运营的深思熟虑。
接下来我们就深入剖析太古里的成功之处。
1. 简述成都太古里的背景及地理位置说到成都你会想到什么?宽窄巷子、锦里,还有那些美食吗?但近年来太古里也成为成都的时尚潮流中心之一,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充满魅力的太古里商业街。
在这之前你得知道它的地理位置和背景。
太古里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年前的一个城市更新计划,随着成都的快速发展,这里从一个普通的商业区逐渐转型为集购物、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时尚生活中心。
所以当我们今天走到太古里时,会感受到一股强烈的现代都市气息,这里的每一砖一瓦都充满了故事和活力。
那么这样一个地方究竟有何魅力呢?接下来我们就深入剖析它的成功之处。
2. 介绍文章目的和研究的重要性:对成都太古里商业街进行案例分析,探讨其成功经验和发展策略成都这座古老而又现代的城市,孕育出了许多独特的文化现象。
今天我们要一起走进成都的一个标志性地点——太古里商业街,来探讨它的成功经验和发展策略。
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想和大家分享太古里的故事,看看它是如何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又是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的。
国内外社区改造案例

国内外社区改造案例
国内社区改造案例:
1.上海市长宁区仙霞街道虹旭小区生境花园:该小区拆违后
一度沦为临时停车场和垃圾堆放区。
后来,居委会引进生
态和景观专业团队,结合场地光照特点、植被情况,将其
改造成一处生态自然、促进睦邻交流的场所。
改造后的生
境花园充分运用营造自然环境、优选和丰富本土植物群落、贯彻“海绵理念”、居民共享维护等手段,为居民开辟了亲
近自然的学习场所,也为野生动物们创造了一个温馨的家
园。
国外社区改造案例:
1.美国费城市政府街的改造:该街道曾是一个老旧的商业街,
由于城市中心转移而没落。
后来,费城市政府对这条街道
进行了改造,重新铺设了路面,安装了新的路灯和新的公
交车站,并在街道两侧种植了花草树木,使这条街道焕然
一新。
同时,市政府还在这里开设了一家酒店,吸引游客
前来入住。
2.英国伦敦道克兰区的改造:该区域原为一个重工业区,环
境恶劣。
后来,英国政府对这个区域进行了改造,将这里
变成了一个宜人的居住区。
他们建设了许多公园和绿地,
修缮了老旧的房屋并进行了重新装修,使这个区域的环境
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同时,政府还在这里建设了许多商业
设施和娱乐设施,吸引了许多人前来这里生活和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街道案例
城市街道案例
【篇一:城市街道案例】
巴塞罗那格兰大道位于荷兰的阿米尔市湖畔有着许多新建的公共建
筑和住宅大厦,一座大型的广场将这些建筑连接起来。
广场地下是一座宽敞的停车场,其设计的理念为“停车天堂”,能够实现机动车和人流的直接转换,最终通向四周的建筑群。
停车场的一边朝向开阔的水面,另外两边是穿梭而出直达地面的道路。
中间部分与水系平行,并被划分为公共和私家停车区。
为了营造公园和水面的和谐效果,不加入生硬的隔离边界,花园的设计中看不到垂直的墙壁对空间形成的限在景观设计师的设想中,水流从停车场的混凝土地板中穿涌而出。
不规则的造型、湿润的泥土、水和树木从中浮现出来。
花园边是混凝土的边界直指地面。
种植的树木生长迅速,一直到达开放的屋顶,甚至媲美广场上方的大厦。
巴塞罗那的瑙舞巴丽斯区展示了一个现代城市的立体外围,原本一个与城市没有连续性关系的郊区转变成为了一个连接人们和其周围的环境的外围。
城市有关元素如建筑、广场、公共空间,无论是公共还是私家空间都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瑙舞巴丽斯中央公园和virrel amat 广场设计师通过拼贴、立体变
化和不规则的几何概念来塑造不一样的空间,并运用大量不同类型的斜坡为城市创造更大的休闲空间。
设计师在城市街道的每一小块都创造了不一样的东西,不同的层次,不同的建筑以及不一样的人群,给这个不连续的城市增添的新的活力与生机。
在所有的中心区域范围内的格兰大道是具有历史意义的一条大道。
但是从广场向东便成了一条穿越城市的城区高速公路。
这在三十年前按照当时的条件建造起来的时候还不能成为一个问题。
因为当时这个区域人口并不密集,但是此后随着人口的增长,高速公路上繁忙的交通带来的污染和附近住宅与建筑为城市发展带来了难题。
大道的设计分为两层。
车辆将主要在住房下面一层通过,在本市区通行的车辆则可以在上面一层通行。
而且地下还可以为建设新的基础设施预留空间,比如电车轨道和地下停车场。
本地车辆通行道的位置与市中心大道近了许多。
产生的一些新空间可用作休闲与行人通该设计中还加入了防噪音的一些装置,住房和公共空间可以不受噪音的影响。
两旁的植物主要为白杨。
选择白杨的目的是为了再造高速公路高耸的景观。
线性公园的主要规划是建立起一个跨越道路两旁的连接网路,植物的物种也为此服务。
相同的模式形成了一系列的广场和呈三角形的绿化斜坡。
平坦的公共广场与住宅建筑处于等同水平位置,斜坡围绕着广场与白杨一起勾勒出广场的轮廓。
从大道的一边到另一边,设计包含了主要的交通道路,两旁的两条供本地通行的道路。
住宅建筑地下的辅助服务型道路,加上斜坡与公共广场空间。
从更广阔的空间角度来看,还包括一个导水管与供水系统。
本地通行道路边的辅助服务型道路主要可以用作停车与梭道使用,连接地下停车场。
【篇二:城市街道案例】
在兰布拉大街(laramble)上游走,是一种享受。
在欧洲,“流浪艺人”是一种很常见的生活方式,而那条欧洲最著名的林荫大道兰布拉大街,更为人所熟悉的称呼就是“流浪者大街”。
它就像一个永不谢幕的大舞台,承载着不同种族和语言的流浪艺人们,将“街头艺术”的精髓演绎得淋漓尽致。
兰布拉大街,作为巴塞罗那市中心最繁盛的步行林荫道,全长1.2公里。
步行街上芬芳四溢的花店、玲琅满目的纪念品店和书报亭、坐满了晒太阳的人的咖啡座,还有充满艺术和生活气息的街头表演者以及两旁古朴厚重的历史建筑;无论是游客还是当地的市民,都沐浴在地中海透明而甜蜜的阳光中,享受着街道的艺术、古典和惬意。
【敢于为自然和街道发起斗争:巴西阿雷格里港蔷薇木大街gon alo de carvalho】
在2012年网上评选的“世界最美丽街道”活动中,巴西阿雷格里港蔷薇木大街gon alo decarvalho从全球所有街道中脱颖而出,被誉为“世界最美丽街道”。
在近500米的人行道旁,100多棵tipuana(商陆科)树木一字排开,有些甚至可以达到七层楼的高度。
远看自然形成一条拱形隧道,春意盎然,满眼皆绿。
春秋季节,树叶茂盛,生机勃勃;夏日酷暑,浓荫遮盖,清凉气爽。
走过这样一条浑然天成的绿色隧道,放佛体验森林氧吧,令人精神放松,身心健康。
住在这条街上的老居民介绍,这些树自上个世纪30年代便种下了,至今已近80载树龄。
不过这些树木也曾经经历过波折命运,2005年,当地政府城市规划建设准备在当地砍伐一些树木建立停车场,这一决定遭到了当地环保组织的大力反对,最终这些树木得以保留。
与世界其他地方或创意奇巧或花团锦簇的街道相比,这条偏安于巴西街头的小路之所以脱颖而出,不仅依靠其壮美深邃的自然景象,更因为它有着与这些树木相互珍惜、相互爱护的居民。
居民为了自己亲爱的自然和街道敢于发起斗争的精神,让人与树木、人与自然的关系更为亲密。
如今,这里的居民带着由衷的自豪感继续和谐自然的生活,当地也被认证为生态环境与文化遗产的代表景观。
也许,这种最美代表的更多是一种可能性,一种通过人们努力,将我们身处的环境良好保护并进行更好发展的可能性。
【把街道还给步行者:哥本哈根步行街】
四十年前的哥本哈根同其他快速发展的大城市一样,被迅速增长的机动车量肆意侵蚀,随处可见拥堵的交通与被机动车停车占据的广场。
二战后机动交通的猛增使得市中心步行条件迅速恶化;城市中心的商业氛围逐渐衰落;传统的城市生活日渐消失;被大量机动车交通破坏的城市公共空间冷漠无情。
而今日的哥本哈根市中心再也不见了拥堵的车流与四处散布的停车场,取代他的是人气旺盛的商业街,大小适宜的公共广场。
城市中心仍旧保持着中世纪的街道格局,有着宜人尺度的古老建筑。
城市中重新焕发出城市生活的活力,人们可以在春天温暖的日光下在路边的咖啡座上看着过往的行人与友人聊天,可以充分享受傍晚漫步于河岸边的惬意,小孩们可以肆无忌惮的在广场的喷泉边嬉戏,而不用担心是否会有车辆从身边疾驶而过,也不用担心小孩们会吸入太多的汽车废气,更没有汽车的噪声干扰。
汽车被限制于城市中心以外,仅容许少量的汽车在有限的路段中通行。
城市中心重新恢复了活力。
哥本哈根被誉为世界上最人性化的城市之一,让生活在其中的市民与每年众多的游客尽情的欣赏与享受,在城市中心漫步给人们带来众多的美景与惊喜,让人应接不暇。
【绿色雨水景观:波特兰ne siskiyou绿色街道】
nesiskiyou绿色街道的路缘石延伸部分内含一系列的迷你小水坝。
水通过水坝从一个单元跌落到另一个单元,直到路缘石延伸部分达到了最大存储量。
这条绿色街道每年可以管理22.5万加仑的雨水径流。
路缘石延伸部分将590平方英尺的铺装转变为绿色景观。
类似这样的绿色街道可以在2万美元的投资内完成景观设计和修建。
nesiskiyou绿色街道改变了这条有80年历史的街道的雨水管理方式。
街道的改建项目用实例证明了雨水可如何被可持续发展的管理,而不是流入已经被淹没的当地水和污水系统。
绿色街道运用路缘石延伸区域来收集街道雨水径流。
传统的路缘石延伸区常被用来管理交通和保护便道。
在这儿的路缘石也有跟很多传统路缘石相同的优点,此外又有所不同,它巧妙的收集、减缓、净化和渗透了街道雨水径流。
一旦雨水流入景观区,水就被一个7英寸深的截水坝拦住。
依据不同的降雨量,雨水将从一个单元跌落到另一个单元,直到被植物和土壤吸收,或达到路缘石延伸区的最大容量。
街道雨水径流流入路缘石延伸区,被多品种植物减速、净化和渗透。
几乎每年ne siskiyou 绿色街道的雨水(约22.5加仑)都由它的景观系统管理。
很多流量模拟测试表明,nesiskiyou街道的这种路缘石延伸区具备可将25年一遇的暴雨流量减少85%的能力。
【绿色创意的回归:秘鲁利马市“绿色入侵”街道】
现在秘鲁的利马市,如地球上其他任何大城市一般,是绝对不可能创建一个新公园的,哪怕是小小的街心公园也是不可能的。
特别是市中心。
到处是房子、柏油马路或是条石马路。
但市政当局仍设法挤出绿化区,而且,是在繁忙的城市街道中间。
这个项目的名字是invasionverde。
全球标准认为,城市居民人均应有休闲区八平方米。
在现代化的利马这个指标略少于两平方米。
运用传统的方法扩大这一指标是不可能的。
但是市政当局并没有失去希望。
为了实现绿化城市的规划他们请来了著名的建筑师与设计师。
genaro alva、denise ampuero、gloriaandrea rojas 和工业设计师claudiaampuero组成的团队设计的这个项目名为invasion verde,是gran semana delima(利马绿色一周)项目系列中的一项。
invasionverde的字面意思是绿色入侵,装点了利马的几条中心街道。
那里以前甚至连种植几棵树都是不可能,不久前却有了一整片绿化面积。
步行街的中间布满了种上了青草的小山丘。
还有种上了树木的旧轮胎。
利马的居民十分喜欢这些绿色创新。
凡是有invasionverde项目的街道都会立即成为城市里最受欢迎的街道之一。
(图片资料源自网络:园林吧、景观前沿、视觉中国、生态环保图书馆、中国风景园林、新浪博客、建设工程教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