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荡山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研究
世界地质公园雁荡山的开发和保护利用

起 的完整地 质演化过程 ,为人类 留下 了研究 中生代破火 山
的一 部 永 久 性 文 献 。雁 荡 山破 火 山 经 断 裂 切 割 与 抬 升 , 大
自然 的力量解 剖揭示 了这 座破火 山内部构造要 素 ,成为一
个 天 然 的 破 火 山立 体 模 型 。
1 1 2 火 山岩 石 、岩 相 学 雁 荡 山是 研 究 酸 性 火 山岩 浆 . .
作 用 的天然 博 物馆 。雁 荡 山破火 山是 流 纹岩 浆 经爆 发 、
喷 溢 、侵 出及 侵入 形 成 的 。其产 物 涵盖 了不 同 岩相 的岩 石 — — 地 面 涌 流 堆 积 、 火 山碎 屑 流 堆 积 、 空 落 堆 积 、 基 底 涌 流 堆 积 和 流 纹 质 溶 岩 、岩 穹 、次 火 山 岩 等 ,岩 石 地 层 单
摘 要 :综合评价世界地质 公 园雁 荡山的价值和意 义,是 开发和保 护利用 的首要工作 。针对 其价值和意 义,探讨
其 开 发和 保 护 利 用的 方 法 与措 施 , 以供 开 发 利 用 参 考 。
关键 字 :雁 荡 山 ;价 值 和 意 义 ;开 发 和保 护 利 用
雁 荡山坐落于 浙江省温 州乐清境 内 ,为首批 国家重 点 风景名胜 区 ,中 国十大 名山之一 。因 “ 山顶有 湖 ,芦苇 丛 生 ,秋雁宿之”故而 山以鸟名… 。雁荡山根植于 东海 ,山水 形胜 ,以峰 、瀑 、洞 、嶂 见长( 图1,素 有 “ 见 ) 海上名 山, 天下奇秀 ”、 “ 寰中绝胜 ”之誉 ,史称 “ 东南第 一 山”。 开 山凿胜 ,发轫 于南北朝 ,兴盛于唐 宋 ,文化 底蕴 丰厚 ,
雁荡山知识点

雁荡山知识点雁荡山位于中国浙江省温州市,是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最大的山岳风景名胜区之一,也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雁荡山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自然景观而闻名,被誉为“东南第一山”。
以下将为您介绍雁荡山的主要知识点。
一、地理位置雁荡山位于浙江省温州市市区的南部,地理坐标为北纬28°31'~28°55',东经121°17'~121°42'。
其东南隔东海与台湾相望,西临雁荡湖,东北邻白龙湾,西南临龙湾,南面临温州湾。
二、地质特征雁荡山地质构造复杂,主要由地壳变动形成的花岗岩、大理岩、麻粒岩等岩石组成。
山势峻拔险峻,雄奇壮观。
山脉起伏,纵横交错,最高峰为仙湖奇峰,海拔1109.6米。
三、自然景观1. 峰峦奇秀:雁荡山的主峰仙湖奇峰是雁荡山的标志,犹如一座巍峨的宝塔耸立于云海之中。
其他重要峰峦还包括金龙岩、文峰、鹊碧等,它们雄伟壮观,令人叹为观止。
2. 奇石峡谷:雁荡山的峡谷景观独具特色,奇石峡谷中奇岩怪石、丹霞地貌、瀑布溪流等自然景观交相辉映,令人目不暇接。
3. 温泉瀑布:雁荡山拥有丰富的温泉资源,其中以三滴泉和双龙瀑布最为著名。
三滴泉水质清澈透明,具有一定的医疗保健价值;双龙瀑布悬崖峭壁,水势汹涌,令人陶醉其中。
4. 森林生态:雁荡山的森林覆盖率高达90%以上,是浙江省重要的森林生态保护区。
这里的植被种类繁多,包括杜鹃、竹子、樟树、柏树等,为游客提供了一个清新宜人的环境。
四、文化底蕴1. 宗教文化:雁荡山是佛教文化的重要圣地,拥有丰富的佛教遗迹,如千佛洞、万年寺等,吸引了众多信教者和游客前来朝拜和参观。
2. 名人文化:雁荡山是许多历史名人的故乡,这里孕育了众多的文化名人,如唐代文学家温庭筠、北宋文学家陆游等。
他们的诗词和文章中都有对雁荡山的描绘和赞颂。
3. 民间传说:雁荡山也有许多富有想象力和神奇色彩的民间传说,如《九天聚灵殿》、《龙女救夫》等。
雁荡山营销策划方案

雁荡山营销策划方案一、背景介绍雁荡山,位于浙江省绍兴市鹿城区东南部,是浙江省内首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是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著名旅游胜地之一。
雁荡山以其秀丽的山水风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而闻名于世。
二、营销目标1. 提升知名度:通过品牌推广与线上线下宣传活动,提升雁荡山在国内外游客中的知名度,成为中国著名旅游目的地之一。
2. 增加游客量:通过特色旅游产品的开发与推广,吸引更多的游客前往雁荡山旅游,提高旅游收入。
3. 提升游客满意度:加强景区管理与旅游服务,提升游客的满意度与忠诚度。
三、目标市场及游客画像1. 目标市场:国内外旅游市场中的自由行游客与亲子游客。
2. 游客画像:- 自由行游客:年轻人、家庭、情侣等,注重个性化体验与自由度,热衷于寻找独特的旅游目的地;- 亲子游客:中小学生家庭、家庭团体等,注重亲子互动、教育性与娱乐性相结合的旅游体验。
四、营销策略1. 品牌推广- 建立统一的品牌形象:设计与雁荡山相关的品牌标识、口号等,以增强品牌辨识度。
- 扩大品牌曝光度:通过广告宣传、公众号运营、社交媒体推广等方式,将雁荡山的优势与特色传达给更多人。
- 设立品牌大使:邀请知名旅行博主、摄影师等作为雁荡山的品牌大使,通过他们的影响力,推广雁荡山。
2. 产品开发与推广- 打造特色旅游产品:结合雁荡山的自然风光与历史文化,开发独特的旅游体验产品,如观日出、亲子探险、文化遗迹参观等,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 引进活动项目: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如登山比赛、摄影大赛、文化节庆等,吸引更多游客参与,增加旅游动力。
- 联合资源共创:与当地旅游从业者、民宿业主、餐饮业等联合推出套餐、优惠券等联合营销活动,增加旅游产品的价值。
3. 线上线下宣传- 线上宣传:通过建设官方网站、开设微博、微信公众号等社交媒体平台,发布雁荡山的旅游资讯、景点介绍、游记分享等,吸引用户关注与参与。
- 线下宣传:参加旅游展会、推出旅游手册、旅游地图等,提高雁荡山在旅游市场中的知名度。
雁荡山旅游景点

雁荡山旅游景点
浙江省丽水市境内的雁荡山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着丰富的自
然资源和人文景观,是一个非常适合旅游的地方。
雁荡山的主峰海拔约1100米,周围是茂密的森林和清澈的湖泊。
这里有很多著名的旅游景点,比如九垓、南天竹海、洪崖洞、五龙池、鹰嘴界等等。
九垓是雁荡山的最高峰,山顶是一个极佳的观景点,可以远眺很
远的山川和南天竹海。
南天竹海是雁荡山最为著名的景点之一,这里
有大片的天然竹林,是很多游客拍照的好地方。
洪崖洞则是一个典型
的岩溶地貌,有上百个大小不同的溶洞和奇石,给游客带来了很多惊
奇和感叹。
五龙池池水碧绿,周围尽是峰峦叠嶂,是拍照和赏景的好
地方。
鹰嘴界则是雁荡山边缘的一片悬崖,可以俯瞰整个山脉和南天
竹海,是一个绝佳的飞行点。
此外,雁荡山还有清凉谷、黄岩古城、溪口古镇等人文景点,都
值得游客一一探访。
总之,雁荡山是一个集美景、怪石、悬崖、溶洞、古迹、文化、民俗于一体的旅游胜地,您不可错过!。
分析雁荡山的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

分析雁荡山的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园林09-2 沈琴琴 43号摘要:旅游产业的综合性、关联性很强,它对各种经济结构都有一定的渗透力和牵引力,带动了其它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优化和与之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故各级政府着力引导从生态环境保护,景点建设开发,基础设施的完善方面来加快旅游业经济的全面增长。
面对日趋激烈的旅游市场的竞争,雁荡如何凭借旅游资源的优势,真正成为全市旅游经济的典型区域,必须要深入研究。
要依托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寻找雁荡旅游经济发展的全新出路和方法,促进雁荡旅游产业格局的形成,并给全市旅游发展提供经验。
关键字:雁荡山、旅游、经济、发展一、雁荡旅游产业的现状(一)雁荡山经济发展概况雁荡山风景区总体规划面积为186平方公里,涉及我市五镇四乡的56个行政村728个自然村,总人口为63165人,占全市总人口的5.7%,该区域经济总量在全市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无论是粮食作物产量,乡镇工业总产值,还是人均收入均在全市属于中下游水平,景区内199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237元,人均耕地0.28亩,二、三产业发展缓慢,剩余劳力难以就地转移,大都外出从事商贸服务业,外出劳力占风景区实有劳动力的30%以上。
(二)雁荡山的旅游发展问题(1)景区发展不均衡,项目开发不全面,资源利用不充分。
通过对现状调查时发现以及总体规划研究时也认定,雁荡山主景区内的风景观赏游览仍停留在原始粗犷的自然状况,景点的深度和广度拓展不够,景点的科技文化含量不高。
主景区内多年来一直是“两灵一龙”的旅游下线未能改变,山顶(上线)和半山浏览(中线)项目未能开发,仅划入景区的许多奇峰异景也未能有效地开发利用,比如地质学价值,植被和历史文化价值还没有充分地显现,风景的美学价值也未能深切的交流,得到旅客的欣赏确认。
特别是海及海滨景观未被重视,雁荡镇域内的农村、民俗、历史、文化也未挖掘整理。
如烽火台、山寨等已逐被荒废失落。
(2)规划实施失误,旅游服务基地未上规模和档次。
雁荡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资源评价报告

雁荡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资源评价报告第一章雁荡山地理调查一、雁荡山地区地理概况雁荡山主要位于中国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境内,见图2-1,部分位于永嘉县及温岭市,距杭州300千米。
雁荡山系绵延数百公里,按地理位置不同分为北雁荡山、中雁荡山、南雁荡山、西雁荡山(泽雅)、东雁荡山(洞头半屏山),通常所说的雁荡山风景区主要是指乐清市境内的北雁荡山。
二、雁荡山地区地质调查在中生代时期,亚洲大陆板块受太平洋板块低角度斜向俯冲、碰撞,形成了大陆边缘巨型火山(岩)带。
由于火山爆发形成一系列的火山碎屑流、熔结凝灰岩和石英正长岩等,经过1亿多年的地壳抬升和剥蚀,形成雁荡山火山。
雁荡山是白垩纪时期最具完整性、典型性的复活型破火山,其形成过程比较复杂,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过程:①火山爆发大量岩浆排出;②岩浆房中出现腾空而塌陷,称之为破火山阶段;③火山再次复活,一般喷溢熔岩或成为岩穹,称之为破火山复活阶段。
雁荡山先后经历了四期喷发,形成由下而上四个岩石地层单元。
火山喷发后又有岩浆侵入,构成一个侵入岩单元,这使得雁荡山具有环形和放射状火山的典型构造,火山岩类型较齐全,岩石以流纹质火山碎屑岩和熔岩为主,可据岩性自下而上划分为四个岩石地层单元(K1y1、K1y2、K1y3、K1y4),其中第一岩石地层单元(K1y1)为低硅流纹质熔结凝灰岩,厚度688米,总体上呈环状分布于雁荡山破火山外缘带;第二岩石地层单元(K1y2)为岩浆平静溢流形成的巨厚层流纹岩,构成了雁荡山的主要景点,厚度大于600米,分布于火山外环,局部有浸出相流纹岩穹;第三岩石地层单元(K1y3)为凝灰岩、熔结凝灰岩并夹有流纹岩,厚度380米,分布局限于火山内环;第四岩石地层单元(K1y4)主要为流纹质熔结凝灰岩,局部见凝灰熔岩,厚度297米,主要分布于火山内环,后期岩浆沿原主要喷发通道侵入,构成中央侵入体(Ky)石英正长斑岩,雁荡山破火山的外围地层有磨石山群高坞组(K1g)、西山头组(K1x)的火山岩K以及永康群馆头组(K1gt)和朝川组(K1cc)火山—沉积岩系,这四个岩石地层单元的岩相柱状图见附图1,并且这四个岩石地层单元依次呈层圈状环形叠置,层次清楚,完整地显示了雁荡山破火山的形成演化历史。
雁荡山旅游景区营销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雁荡山旅游景区营销策略研究一、立论依据1.研究意义、预期目标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化和WTO的加入,我国的旅游业发展迅速,现在已成为中国第三产业中最具活力的新兴产业、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在第三产业优先发展序列中位居第一,并已被各地列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行业、先导产业和龙头行业。
旅游业的飞速发展,旅游市场的竞争加剧、旅游消费的心里逐渐成熟、越来越个性化的市场需求都对旅游的品牌经营和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我国旅游景区品牌战略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品牌有着特殊的意义:首先,旅游产品具有不可转移性、不可储存性等特点,消费者在购买前,无法预先了解其性能和品质,这种特点使得旅游品牌显得相当重要;其次,从旅游业自身发展来讲,我国旅游市场进一步开放,世界旅游市场竞争愈演愈烈,国内旅游业将受到极大的威胁与冲击。
特别在品牌管理方面,中国的旅游景区将面临来自发达国家旅游企业巨头的竞争。
因此,旅游景区走品牌经营之路既是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顺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是适应旅游业发展趋势的必然要求。
以系统论为方法论,通过实证调查分析,将旅游目的地营销理论和雁荡山旅游资源相结合,对所涉及的众多层面进行系统全面的考察,提出并构建雁荡山旅游营销系统,对其协调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就成为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
本文拟在总结以前有关旅游营销研究的基础上,将市场营销理论和旅游学的一些理论应用到雁荡山旅游的经营管理中,从营销的角度对雁荡山旅游发展进行探索和研究,分析雁荡山旅游的特点和规律,探讨适合雁荡山的营销模式,为雁荡山旅游营销实践和旅游营销策略的实施提供理论指导和借鉴,并在研究上力图有所创新。
2.国内外研究现状英国的奥格威(1935)所著《旅游活动》着重研究了旅游者的消费行为,从而揭开了旅游营销的序幕。
维尔克多·密德尔敦(1988)在《旅游营销学》中将市场营销的基本原理与旅游的具体实践想结合,深入分析、探讨了开展旅游市场营销的普遍原理和方法。
雁荡山的旅游景点

雁荡山的旅游景点
雁荡山是位于中国浙江省义乌市东南部的一座山峰,素有“东
南第一山”之誉。
其旅游景点丰富多样,包括:
1. 天池:位于雁荡山上的天池是一个天然的高山湖泊,湖水清澈见底,四周被峰峦环抱,景色优美。
2. 千岛沙滩:位于天池下游,是一个长达800余米的细沙滩地,这里有如诗如画的白沙、碧水和千岛相映成趣,是游客休闲和游泳的好地方。
3. 春晓峰:雁荡山最高峰,海拔1163米,登上峰顶可以俯瞰
整个山脉和周围的风景。
4. 仙洞:位于雁荡山的南麓,洞内有许多钟乳石和石笋,形态各异,被誉为“海内第一洞”。
5. 清凉峡:位于雁荡山北麓,是一条深峡,山水相映,景色壮丽。
6. 伏虎寺:位于雁荡山的山腰上,是一座古老的佛教寺庙,建于唐代,寺内有许多古建筑和文物。
7. 温泉:雁荡山脉有许多温泉,游客可以在这里享受温泉浴,放松身心。
这些旅游景点各具特色,可以让游客领略到雁荡山的秀美风景和丰富的人文历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雁荡山旅游资源的开发
和利用研究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
雁荡山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研究
【研究目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旅游几乎在世界各地取得了巨大的进展。
旅游业已成为世界上发展势头最强劲的产业,被誉为20世纪的经济巨人。
据世界旅游组织(WTO)公布的统计数字,1950年全世界国际旅游活动参加者为2528.2万人次,1960年为6929.6万人次,1990年则为45487.5万人次,相当于1950年全世界国际旅游人数的18倍。
国内旅游也迅速发展,整个“八五”期间旅游人数为22.06亿人次,每年以18.9%的速度增长,比“七五”年均增长率高出14个百分点。
旅游业的发展速度是惊人的。
但是,旅游的发展潜力还远远没有发掘出来。
目前即便是在西方工业化国家中,每年能够出国旅行的人数在该国人口中的比重仍未达到应有水平。
例如在出境旅游比较流行的英国,每年出国旅游的人次也仅为全国人口的1/3。
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国际旅游者在这些国家的人口中所占的比例就更小了。
战后旅游发展的趋势表明,随着各国经济的发展、余暇时间的增多、教育的普及和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其它各种社会经济因素的有利进展,今后参加旅游的人数将会不断增加,从而也决定了旅游业将有光明的发展前景。
旅游者的文化修养、旅游资源的文化品位、旅游业的文化氛围、旅游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是推动旅游业发展的基础。
没有文化的旅游是不存在的,低档次的文化品位,是影响旅游活动发展的致使原因。
所以不管是旅游的主体(旅游者)还是旅游的客体(旅游资源)都应予以一定的教育和培训,以使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欣赏被赋予更丰富的文化意蕴,从而使旅游得到更健康和快速的发展。
旅游业是一高度竞争的产业。
不仅各国旅游业,特别是面对相同客源市场
的邻近国家旅游业之间竞争激烈,而且同一旅游目的地内的各旅游企业也存在竞争。
如果不了解旅游,不了解发展旅游的基本要素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不了解旅游的性质、特点及其发展趋势等必要的知识,要想在竞争中取胜是非常困难的,因此还要对从事旅游业的人员进行旅游教育和训练。
另外,要搞好旅游业,实现旅游业在国民经济计划中的地位,还要在坚持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前提下满足旅游者的需要和当地人民的需要。
也只有同时满足旅游者和当地人民的需要,才能实现国家的利益。
因此各方的利益和需要都必须予以满足,各方彼此间的利益冲突都必须调合一致。
在这个意义上,了解旅游和正确认识旅游对于各级政府参与制定政策和规划工作的人员是十分必要的。
中学生是未来社会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更是有必要了解一定的旅游方面的知识。
雁荡山作为首批全国一级风景名胜区,是乐清人的骄傲,以之为载体的研究,会让学生更感兴趣。
其次,雁荡山创造的经济价值与它资源的地位是不相符的,如何更好地开发雁荡旅游资源,来促进乐清经济的发展,作为乐清的一名学子,是应该给予关注的。
最后,随着经济的越来越发展,绝大多数人口聚集在城市,绝大多数劳动者都在从事单调乏味的重复性工作,且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在“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金钱”的竞争环境中,人们的工作、学习乃至日常生活都必须讲求效率,一切都有充满紧张,那种“采菊东蓠下,悠然风南山”的传统田园生活早已被现代节奏抛弃,使城市居民,特别是劳动就业人员的身心受到极大的压力,他们需要定期使自己紧张的体力和神经得到放松,从而更向往重返没有城市污染和工业污染的大自然,向往能使人耳目一新的异域环境。
作为同学也是一样,在沉重的学习压力下难免会身心疲惫,到大自然中去放松一下是很有必要的。
通过研究,今后会习惯去旅游,喜欢去旅游。
【研究内容】
一.了解旅游及旅游业的作用。
二.哪些资源可以成为旅游资源
三.有些什么类型的旅游资源
四.雁荡山旅游业存在的问题
五.如何开发雁荡山的旅游资源
六.如何提高对风景的欣赏能力
【研究过程】
一.开题准备工作
由老师做有关专题讲座,使同学们对课题有初步了解。
二.组建研究小组
每组4-6人,由学生自由选择组合,对于少数没有组合起来的同学,教师在尊重学生选择的前提下,适当再做安排。
三.小组活动
1.选出组长,讨论选择研究内容,上报老师。
如果学生不能确定内容的,教师应与学生一起讨论,加以引导。
实在不行,给学生几个方向,以供参考。
具体如下:
1)雁荡山的旅游资源调查
2)雁荡山旅游业存在的问题
3)雁荡山旅游资源开发措施的研究
4)雁荡山的旅客来源
5)雁荡山旅客的需求调查
6)将雁荡山建设成为中学生自然科学教育基地的可行性调查
7)雁荡山宾馆入住率调查
8)雁荡山工作人员素质调查
9)最受欢迎的风景点及原因调查
10)雁荡山环保工作情况调查
2.由小组成员共同设计研究方案,上报老师,接受教师的指导。
对于方案中存在的问题或实施过程中可能会碰到的问题,教师应引导学生给予充分的讨论和估计。
3.开展小组研究活动,做好研究记录。
在进行小组研究活动中,如果要外出,应告知指导教师,由指导教师带队,经学校有关方面批准。
四.撰写个人总结和小组研究报告。
附:
1.课题活动情况记录表;
2.小组研究成绩评价表;
3.小组成员成绩评价表
1、课题活动情况记录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