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t生活污水处理工程A2O设计方案

合集下载

A2O工艺生活污水处理设计方案

A2O工艺生活污水处理设计方案

A2O工艺30t/d生活污水处理设计方案第一章总论 (3)1.1项目名称 (3)1.2设计依据 (3)1.3设计原则 (3)1.4设计范围 (3)第二章设计水质和水量 (4)2.1设计处理规模 (5)2.2设计进水水质 (5)第三章工艺的选择 (6)3.1污水水量与水质情况分析 (6)3.2污水处理工艺方案的选择 (6)3.3处理工艺的选择 (6)3.3本方案采用生化工艺 (7)3.4 工艺流程图 (8)第四章工艺介绍 (9)4.1自动格栅及格栅井 (10)4.2调节池 (10)4.3缺氧池和厌氧池 (10)4.4接触氧化池 (11)4.5沉淀池 (11)4.6清水池 (12)4.7处理系统特点 (12)第五章中水系统自控装置 (12)第六章工程清单一览表 (14)6.1主要设备一览表 (14)第一章总论1.1项目名称30t/d 生活污水处理工程1.2设计依据1)业主提供的污水水质、水量等基础资料;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286-2006);4)《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CJ25.1-89);5)《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量标准》(GB/T50331-2002T);6)《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7)其他相关的现行强制性标准和技术规范、规程。

1.3设计原则1.根据国家、行业现行设计规范、施工验收规范和地方标准规定,进行污水处理系统的工艺和技术设计,使污水处理系统与外管线形成配套系统。

2.严格执行环境保护的各项规定,确保经处理后水质排放达到有关标准。

3.采用技术先进,运行可靠,操作管理简单的工艺,使先进性和可靠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4.采用目前国内成熟先进技术,尽量降低工程投资和运行费用。

5.平面布置和工程设计时,布局力求合理通畅,尽量节省占地。

6.污水水处理站应尽量操作运行与维护管理简单方便。

1.4设计范围1)从污水处理格栅井开始到处理设备的排放口为止。

A2O计算说明书

A2O计算说明书

A2/0工艺计算说明书1.概述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水主要是来自居民生活污水和市区内的工业废水,该工业废水在排入市政管网之前已经过适当处理,并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可直接排入污水处理厂进行进一步处理。

该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经市政排水管网固定排放口收集。

假定污水中主要是可溶性有机物、氮、磷等,而且有机物的浓度不是特别高,可生化性较好,在处理时需要考虑常规的脱氮除磷。

根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确定该城区水质特点为:2.工艺选择和评价在活性污泥法中,根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推荐对于设计流量小于10Xl04m3/d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可以采用氧化沟法、A2/O法进行处理。

由于氧化沟对于脱氮除磷效果不是很好,而且占地比较大。

所以应选用A2/O工艺进行生化处理。

A2/O工艺是污水处理工艺中的应用典范,它由脱氮工艺和除磷工艺综合起来的一种能够起到同步脱氮除磷作用的污水处理工艺。

它是传统活性污泥工艺、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的综合体,并具有优良的BOD降解和脱氮除磷的效果,其工程投资低,且有丰富的、可借鉴的设计运行经验,所以在国内外城市污水处理厂经常被采用。

A2/O 工艺原理是有机氮通过氨化作用转变为氨氮,好氧下继续发生硝化转变为亚硝态氮和硝态氮,含有硝态氮与原污水一起从好氧池流到进行反硝化脱氮作用的缺氧区;磷在厌氧条件下被聚磷菌释放,在好氧区又被聚磷菌吸收,达到除磷目的;污染物在好氧区被氧化降解,去除COD和BOD5。

根据A2/O脱氮除磷工艺主要设计参数来考查该城区污水是否可采用A2/O 工艺A2/O脱氮除磷主要设计参数设计项目要求数值BOD5污泥负荷0.13~0.2好氧段总氮负荷小于0.05厌氧段总磷负荷小于0.06溶解氧浓度DO (mg/L) 好氧区域大于2厌氧池COD : TN 大于8总水力停留时间t 8~11h污泥回流比R 0.5~1.0混合液回流比R内 1.0~3.0厌氧池TP : BOD5 小于0.06由上可知:本城区污水处理设计中COD/TN=400/20=20 > 8 (符合要求)TP/BOD5=8/240=0.033< 0.06 (符合要求)故可米用A2/O工艺。

污水处理A2O工艺

污水处理A2O工艺

污水处理A2O工艺一、概述污水处理A2O工艺是一种高效、节能的污水处理工艺,适合于中小型城市和工业企业的污水处理。

该工艺采用了活性污泥法和厌氧-好氧-好氧(A2O)工艺相结合的方式,能够同时去除有机物和氮磷等营养物质,达到国家排放标准要求。

二、工艺流程1. 预处理:将进入污水处理厂的原水进行粗筛、细筛等处理,去除大颗粒悬浮物和固体杂质。

2. 厌氧池:将预处理后的污水引入厌氧池,通过厌氧菌的作用,将有机物转化为有机酸和氨氮等物质。

3. 好氧池:将厌氧池出水引入好氧池,通过好氧菌的作用,将有机酸和氨氮等物质进一步氧化分解,同时去除有机物和氮磷等营养物质。

4. 混凝沉淀池:将好氧池出水引入混凝沉淀池,通过添加混凝剂,使悬浮物凝结成较大颗粒,然后通过重力沉降分离出水和污泥。

5. 污泥处理:将混凝沉淀池中的污泥进行浓缩、脱水和消化等处理,以减少污泥对环境的影响。

三、工艺优势1. 高效处理:A2O工艺能够同时去除有机物和氮磷等营养物质,处理效果优于传统的活性污泥法工艺。

2. 节能降耗:A2O工艺采用了厌氧池和好氧池相结合的方式,能够充分利用有机物的降解产生的能量,减少外部能源的消耗。

3. 占地面积小:A2O工艺相比其他工艺,设备占地面积相对较小,适合中小型城市和工业企业使用。

4. 操作维护简便:A2O工艺的操作维护相对简单,操作人员只需掌握基本的污水处理知识即可。

5. 出水水质稳定:A2O工艺能够稳定地达到国家排放标准要求,出水水质稳定可靠。

四、应用范围污水处理A2O工艺适合于中小型城市和工业企业的污水处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领域:1. 市区生活污水处理厂:能够高效处理市区生活污水,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2. 工业企业污水处理:适合于食品加工、制药、纺织等工业企业的污水处理,能够有效去除有机物和氮磷等营养物质。

3. 农村污水处理:可用于农村地区的污水处理,解决农村污水对水环境的污染问题。

五、工程案例1. XX市生活污水处理厂:该污水处理厂采用A2O工艺,处理规模为XX万吨/日,出水水质稳定达到国家一级A标准,解决了市区生活污水处理难题。

a2o污水处理工艺设计.docx

a2o污水处理工艺设计.docx

a2o污水处理工艺设计.docx1. 摘要本文档旨在介绍a2o污水处理工艺设计的流程和要点。

涉及工艺设计的基本概念、设计目标、设计步骤和设计内容等方面的内容。

2. 引言2.1 目的设计A2O污水处理工艺的目的是实现对污水进行高效处理,达到环保标准,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污染。

2.2 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污水处理工艺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A2O 工艺作为一种高效的处理工艺,在水处理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3. 设计原则3.1 沉淀污泥回流原则在A2O工艺中,沉淀池的沉淀污泥需要回流,以提高处理效率和降低污泥产生量。

3.2 氮磷除去原则A2O工艺通过控制氧化段和缺氧段的氧浓度,实现对氮磷成分的高效去除。

4. 设计步骤4.1 工艺流程设计根据实际情况确定A2O工艺的处理流程,并对流程进行优化。

4.2 设计计算根据设计流量、进水水质和出水要求等参数进行设计计算,确定各处理单元的尺寸和工艺参数。

5. 设计内容5.1 进水预处理单元设计包括格栅除污、沉砂池等,用于去除大颗粒悬浮物和污泥。

5.2 水力学设计根据流量和水质要求,设计好各处理单元的水力学参数,保证污水在处理过程中的均匀流动。

6. 结论本文对A2O污水处理工艺设计的要点进行了详细介绍,指导工程师在实际工程中进行设计和施工,并达到预期的处理效果。

附件:1. A2O工艺设计参数表2. A2O工艺设计流程图法律名词及注释:1. 污水处理法:指对排放的污水进行处理的法律规定和标准。

2. 环保标准:指国家对污水处理后排放的水质要求。

---1. 摘要本文档详细介绍了a2o污水处理工艺设计的全过程,包括工艺选型、工艺流程设计、处理单元设计和计算等方面的内容。

2. 引言2.1 目的本文档的目的是为工程师提供一个全面的A2O污水处理工艺设计参考,他们进行高效的污水处理工程设计。

2.2 背景A2O工艺是一种先进的污水处理工艺,通过集成了好氧、缺氧和厌氧等过程,能够有效地去除污水中的氮磷等有害物质。

A2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

A2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

A2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一、系统结构设计生物处理系统采用A2O工艺,分为好氧区、缺氧区和厌氧区。

好氧区通过曝气设备提供氧气,利用生物膜和悬浮生物颗粒降解有机物;缺氧区通过控制曝气量,实现氮的硝化反硝化过程;厌氧区则实现磷的短程和长程吸收释放过程。

沉淀池是用于固液分离的设备,通过重力沉降将污泥和水分离,得到清水,再次回流至好氧区。

污泥处理系统采用浓缩、脱水、干化等方法,将污泥处理后回流或外运。

出水系统主要包括二次沉淀池和消毒设备,用于进一步去除悬浮物和杀灭病原体,以符合排放标准。

二、处理工艺设计预处理环节中,格栅机用于去除大颗粒固体物质;沉砂池用于去除砂、沙;调节池用于调节进水水质,平稳进入生物处理系统。

好氧处理环节中,通过曝气设备提供氧气,使有机物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生长好氧菌膜和悬浮生物颗粒。

硝化反硝化环节中,通过控制好氧和缺氧区的曝气量,实现同一区域内的硝化和反硝化作用,将氨氮转化为亚硝酸盐和硝酸盐。

除磷过程中,通过厌氧区的长程吸收和好氧区的短程吸收释放,将废水中的磷转化为污泥,进而实现磷的去除。

三、设备选型和运行管理A2O工艺污水处理厂的设备选型需要考虑处理规模、水质和出水要求等因素。

常见的设备包括格栅机、沉砂池、调节池、曝气设备、沉淀池、污泥脱水设备和消毒设备等。

选型时需考虑设备的处理能力、耐腐蚀性、运行稳定性和能耗等指标。

运行管理方面,需要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包括进、出水水质、气氛和设备运行情况的监测。

同时,根据监测结果做好操作调整和优化,保证处理效果。

此外,还需要定期进行设备维护、设备清洁和污泥处理等工作,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和处理效果。

总结起来,A2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需要考虑系统结构、处理工艺、设备选型和运行管理等方面。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管理,可以实现高效的污水处理和达标排放。

30t生活污水设计方案A2O

30t生活污水设计方案A2O

30t生活污水设计方案A2O一、项目背景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生活污水处理成为城市环境保护的重要任务。

本文旨在设计一种30t生活污水处理方案,采用A2O工艺,以达到高效、稳定、环保的处理效果。

二、设计原则1. 高效处理:确保处理效果达到国家相关标准,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

2. 稳定运行:设计方案应具备良好的稳定性,能够适应生活污水水质的波动和负荷的变化。

3. 节能环保:在设计过程中,应尽量采用低能耗、低污染的处理工艺和设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三、设计方案1. 方案概述:本设计方案采用A2O(Anaerobic-Anoxic-Oxic)工艺,结合生物处理和物理化学处理的方法,对30t生活污水进行处理。

2. 工艺流程:(1)预处理:生活污水进入预处理单元,通过格栅、沉砂池等物理处理设备去除大颗粒悬浮物和沉淀物。

(2)厌氧处理:预处理后的污水进入厌氧池,通过厌氧菌的作用,有机物被分解为有机酸、氨氮等。

(3)缺氧处理:厌氧池出水进入缺氧池,通过缺氧菌的作用,有机酸被进一步分解为甲烷、二氧化碳等。

(4)好氧处理:缺氧池出水进入好氧池,通过好氧菌的作用,有机物、氨氮等被氧化为无害物质。

(5)二沉池:好氧池出水进入二沉池,通过沉淀和浮渣的分离,使水质达到出水标准。

(6)消毒:出水经过消毒处理,确保水质符合相关标准。

3. 设备选型:(1)格栅:采用机械格栅,能够有效去除大颗粒悬浮物。

(2)沉砂池:采用圆形沉砂池,通过沉降作用去除污水中的沉淀物。

(3)厌氧池:采用封闭式钢筋混凝土结构,具备良好的密封性和耐腐蚀性。

(4)缺氧池:采用同样的结构材料,确保良好的处理效果。

(5)好氧池:同样采用封闭式结构,通过曝气装置提供氧气,促进好氧菌的生长。

(6)二沉池:采用圆形二沉池,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搅拌装置,实现水质的分离。

(7)消毒设备:采用紫外线消毒装置,能够有效杀灭细菌和病毒。

四、运行维护1. 运行控制:根据实际情况,设定好氧池、缺氧池和厌氧池的进水比例,以保持工艺的平衡和稳定。

污水处理A2O工艺

污水处理A2O工艺

污水处理A2O工艺污水处理A2O工艺是一种高效、节能的污水处理技术,能够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和氮磷等污染物,达到环境排放标准。

该工艺采用了一系列的生物反应器,包括缺氧区、好氧区和沉淀池,通过不同的反应区域实现对污水的脱氮、脱磷和有机物降解。

1. 工艺流程污水处理A2O工艺的主要流程包括预处理、缺氧区、好氧区、沉淀池和气体处理等步骤。

1.1 预处理污水经过格栅和砂池等设备进行初步过滤和沉砂,去除大颗粒物和沉积物,减少对后续工艺的影响。

1.2 缺氧区污水进入缺氧区,通过缺氧条件下的微生物降解有机物,产生大量的内源碳源和硫化物等物质,为后续好氧区提供有机物和电子受体。

1.3 好氧区缺氧区处理后的污水进入好氧区,通过供氧装置提供氧气,使污水中的有机物被微生物充分降解,同时还能使氨氮转化为硝酸盐氮。

1.4 沉淀池好氧区处理后的污水进入沉淀池,通过静置,使污水中的悬浮物和絮凝物沉淀下来,形成污泥。

1.5 气体处理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如硫化氢和甲烷等,需要进行处理,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常见的处理方法包括吸附、氧化和燃烧等。

2. 工艺特点污水处理A2O工艺具有以下特点:2.1 高效处理A2O工艺采用了缺氧区和好氧区的组合,使得污水中的有机物和氮磷等污染物可以被同时去除,处理效果显著。

2.2 节能环保A2O工艺在处理过程中,通过合理的氧气供应和内循环设计,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能耗,降低运行成本。

同时,该工艺还能有效去除氮磷等污染物,减少对水体的污染。

2.3 占地面积小相比传统的污水处理工艺,A2O工艺具有占地面积小的优势,适用于空间有限的场所。

2.4 操作简便A2O工艺采用了自动化控制系统,能够实现对整个处理过程的自动监控和调节,减少了人工操作的难度和工作量。

3. 应用案例污水处理A2O工艺已经在许多城市和工业园区得到了广泛应用。

以下是一个应用案例:某城市污水处理厂采用A2O工艺进行污水处理。

该工艺通过对污水进行预处理、缺氧区、好氧区和沉淀池等处理步骤,能够将污水中的有机物、氨氮和磷等污染物有效去除。

a2o法处理城市生活污水工艺方案设计(1)

a2o法处理城市生活污水工艺方案设计(1)

A2O法处理城市生活污水工艺方案设计(1)-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课程设计题目A2O法处理城市生活污水工艺方案设计学院专业环境工程班级2010级环境二班学生姓名指导教师2012年11月30日目录课程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设计概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设计依据和任务.................................................................................................... 错误!未定义书签。

设计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工艺流程的确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A2O工艺流程的优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0t生活污水处理工程A2O设计方案1.1项目名称30t/d 生活污水处理工程1.2设计依据1)业主提供的污水水质、水量等基础资料;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286-2006);4)《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CJ25.1-89);5)《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量标准》(GB/T50331-2002T);6)《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7)其他相关的现行强制性标准和技术规范、规程。

1.3设计原则1.根据国家、行业现行设计规范、施工验收规范和地方标准规定,进行污水处理系统的工艺和技术设计,使污水处理系统与外管线形成配套系统。

2.严格执行环境保护的各项规定,确保经处理后水质排放达到有关标准。

3.采用技术先进,运行可靠,操作管理简单的工艺,使先进性和可靠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4.采用目前国内成熟先进技术,尽量降低工程投资和运行费用。

5.平面布置和工程设计时,布局力求合理通畅,尽量节省占地。

6.污水水处理站应尽量操作运行与维护管理简单方便。

1.4设计范围1)从污水处理格栅井开始到处理设备的排放口为止。

2)污水工程的工艺流程,工艺设备选型,工艺设备的结构布置,电气控制说明等设计工作。

3)污水处理工程的钢砼工艺结构,设备的施工、安装、调试等工作。

4)污水工程的动力配线,由业主将主电引至污水工程的配电控制箱,配电分配箱至各电器使用点将由我公司负责。

5)不包括污水的收集管网及污水排出界区的外排水管网。

第一章设计水质和水量2.1设计处理规模根据业主提供的资料,设计日排污量为30m3/d。

设计按照24小时运行,则处理规模为:1.25m3/h。

2.2设计进水水质BOD5 COD cr SS 氨氮总磷PH ≤200≤400≤200≤40≤46~9≤20≤60≤20≤8≤1.56~9第二章工艺的选择3.1污水水量与水质情况分析生活污水的排放不均匀度较高,水质、水量变化较大,由于水量与水质有较大的不均匀性,且含有大量无机杂质,为减轻处理设施设备的负荷,在调节池前设置格栅。

3.2污水处理工艺方案的选择根据上述进水水质和水量的情况,本方案考虑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遵循以下思路: 1)生化部分采用成熟可靠的处理工艺。

2)选择推荐满足建设方具体要求和实地情况的污水处理工艺。

3.3处理工艺的选择本项目的污水主要来自于化粪池出水。

化粪池出水的主要特点是可生化性好,氮、磷含量高,处理的方法主要以生化法为主,以保证在较低的费用下,可靠的将有机污染物降低到所要求的水平。

废水的生化处理就是通过在废水中培养的细菌等微生物将废水中的有机物借助生化代谢作用将其氧化分解,达到净化目的。

此类污水一般采用二级生化处理,其工艺构成多种多样,可分为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和自然生物处理等。

目前国内较普遍采用的有普通曝气法及其变型工艺系列、两段法工艺系列、标准A/O生物除氮工艺系列、标准A/A/O生物除磷脱氮工艺系列、氧化沟工艺系列、SBR工艺系列、生物接触氧化系列、生物滤池系列、MBR膜生物反应器系列等。

这些技术各有长短,很难说其中一种工艺具有绝对的优势。

工艺选择的目的是根据污水原水水质和排放标准要求,结合本地区实际条件,选择投资省、运行费用低、易操作管理、运行可靠、占地少的工艺方案。

本生活污水处理工艺方案的选择主要依据如下原则:[1] 采用的工艺技术路线具有先进性和可靠性;[2] 保证污水中含有的有机物、氮、磷和悬浮物的去除率,实现稳定的达标排放;[3] 运行管理方便,耐冲击负荷强,对污水进水水质适应性强;[4] 采用高效节能,先进可靠,管理维护简便的设备;[5] 具有较高的自动化控制水平,减轻工人劳动强度;[6] 占地面积尽量小。

按照上述原则,我们对国内外普遍使用的生活污水处理工艺从技术经济角度进行了比较分析。

如对A/O工艺、A/A/O工艺、SBR工艺、接触氧化工艺、MBR膜处理工艺等进行了比较。

对于每一种技术,它都有各自的侧重点和适宜的应用范围。

各种技术的比较参见表3.1。

表3.1 主要生物处理技术的比较3.3本方案采用生化工艺我公司根据本项目生活污水的水质水量以及占地面积、出水水质、技术先进性和操作管理要求,通过比较分析,选择A/A/O工艺与接触氧化工艺相结合的处理工艺。

本工程生物处理工艺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厌氧、缺氧、好氧3种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和不同种类生物菌群的有机配合,能同时具有去除有机物、脱氮除磷的功能。

2、在同时脱氮除磷去除有机物的工艺中,该工艺流程最为简单,总的水力停留时间也少于同类工艺。

3、设计处理工艺分两路运行,假期和冬季中水回用量会减少时,只运行一路系统,达到节能高效的措施。

4、接触氧化池至缺氧池通过硝化液回流,把好氧过程中产生的硝态氮回流至缺氧段反硝化成气体排出。

3.4 工艺流程图工艺说明:污水首先经排水管道收集后进入格栅井,经过格栅去除漂浮物后,通过泵提升至调节池,调节池中设有预曝气装置,加强均质均量作用;污水经提升泵提升依次进入至缺氧池、厌氧池、接触氧化池,在接触氧化池中设组合型生物填料,经微生物作用去除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后,污水自流至沉淀池,经沉淀去除污水中的悬浮颗粒物和老化脱落的生物膜,污水自流至中间水池,通过加压泵作用进入至机械过滤器中进一步去除悬浮物,机械过滤器出水经投加消毒剂充分混合杀灭各类细菌及病毒后排至清水池,使处理后出水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

第三章工艺介绍整个处理工艺布局紧凑、占地面积小,操作者只需在机房内便可完成操作和管理。

下面是主要构筑物及设备参数4.1自动格栅及格栅井格栅分为自动和手动两种,为了节省人力,提高系统的自动化水平,本工程采用提篮格栅设备,去除大的悬浮等,保护后续水泵的稳定运行。

栅渣经消毒后定期外运。

数量:一台;倾角:75°;规格:HZ-500;栅间距:10mm;功率:1.5kw;材质:碳钢机架,尼龙耙齿;位置:格栅放置在格栅井中,格栅井尺寸格栅井尺寸为1000×400×1300mm,钢混池体;提升泵:两台,型号为CP51.5-65,一用一备使用。

4.2调节池本工程的排水特点是水质水量不均衡,日变化较大。

为保持生物处理的稳定运行和处理效率,特设调节池.调节池按下列规定设计:1)调节池内设置预曝气装置,曝气量为0.6~0.9m3/m3·h;2)调节池顶部应设置人孔,池壁设置爬梯和事故排水管。

本方案调节池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水力停留时间约为10小时,有效容积10m3,池内设二台WQ10-8-0.75型潜水排污泵,一用一备。

4.3缺氧池和厌氧池调节池的污水由提升泵提升进入缺氧池,调节池出水及部分接触氧化池混合液回流后连续经过缺氧和厌氧反应器,从而有效抑制了废水处理过程中丝状菌的过度繁殖,解决了污泥膨胀的问题,减少了污泥后处理费用。

其次,在缺氧池中,满足了反硝化去除硝氮对碳源的要求,使反硝化更加完全;同时,对厌氧区起了一个封闭作用,解决了厌氧池对溶氧含量要求比较严格的条件,有利于厌氧释磷。

在满足需要的基础上,设计污水在缺氧池和厌氧池内停留时间均约为3h,缺氧池和厌氧池各设置1座,尺寸均为1.5×1.0×2.0m。

4.4接触氧化池在池中设有组合生物填料,采用人工曝气,微生物部分固着,部分悬浮。

具有下列特点:a.由于滤料比表面积大,池内充氧条件好,反应器内单位容积的生物量高于活性污泥法曝气池及生物滤池,因此,它可以达到较高的容积负荷;b.由于相当一部分微生物固着生长在滤料表面,不需要设污泥回流系统,也不存在污泥膨胀问题,运行管理简便;c.由于池内生物固着量多,水流属完全混合型,因此它对水质水量的骤变有较强的适用能力;d.因污泥浓度高,当有机容积负荷较高时,其F/M仍保持在一定水平,因此污泥产量低于活性污泥法。

反应器由池体、填料、布水装置和曝气系统等几部分组成。

废水在反应器中停留时间约6h。

设计接触氧化池1座,尺寸规格为:1.5×2.0×2.0m。

接触氧化池设污泥回流泵2台,进行硝化液回流。

型号:CP51.5-65。

流量q=1.25m3/h。

4.5沉淀池沉淀池提供静止环境,是泥水分离的场所,其去除效果取决于水中悬浮物颗粒大小、比重、水温、停留时间、水深及沉淀池水平流速。

污泥则沉淀到漏斗型的池底内,定期排放至集水坑通过集水坑排水泵外排。

本方案沉淀池采用斜管沉淀池,其优点是:①利用了层流原理,提高了沉淀池的处理能力;②缩短了颗粒沉降距离,从而缩短了沉淀时间;③增加了沉淀池的沉淀面积,从而提高了处理效率。

池体采用钢筋混凝土制结构,表面负荷1.0m3/m2.h,斜管间距80mm,斜角60°安装,上部清水层0.5m,下部缓冲层1m。

沉淀池尺寸规格为:1.5×1.0×2.0m,采用地埋式钢筋混凝土结构。

4.6清水池用于贮存回用水和过滤器反冲洗水。

清水池设浮球液位开关和应急补水系统(补充自来水),当清水池的水位降至低水位时,补水系统开始补水,在中水位时补水系统关闭,在高液位时中水处理系统停止,当清水池水位到达超低水位时,中水供水泵和反冲洗水泵强制停泵。

清水池采用地埋式钢筋混凝土结构,设盖板体防止外物进入,尺寸为:2.0×3.0×1.5m 。

4.7处理系统特点污水处理站采用地埋式钢筋混凝土结构,结构紧凑,占地少,采用先进工艺,产生的污泥少,处理效果好,能保证出水生化、理化指标均能达到并优于回用标准同时不影响中水处理站周围环境。

系统稳定、可靠。

系统易开车、易维护。

采用高效膜生物处理系统组合式生物滤料。

格栅井提升泵、调节池提升泵、加压泵均设计备用设备,以保证单一故障时不间断供水。

设备安装完毕后,所有设备、管道阀门均按照规范及工艺要求,做好标牌、标识及箭头等。

全系统具有自动、手动两种控制方式,在自动情况下无需人员操作,只负责巡视及加药。

自动控制的设计理念是最大限度地节省能源,且污水的溢流尽可能在最前级。

第四章中水系统自控装置本工程的自控系统设计为PLC全自动运行操作控制,由液位控制器、液压水位控制阀、系统控制柜等部分组成,具有远传监视功能。

系统分为两种控制方式:单元联锁自动方式和手动操作方式。

本系统可确保实现系统的参数化与无人值守,实现系统的智能化运行。

控制系统通过对主设备、水泵、加药计量泵、液压水位控制阀等进行控制,自动调整中水中水处理系统各应用设备的运行模式,在最经济的情况下给系统提供稳定的运行工况。

根据运行情况,自控系统具备所有工况的转换功能。

在调节池设置一套液位控制器,其与调节池提升泵、絮凝加药泵联动,高液位时传输高液位信号至系统控制柜,调节池提升泵启动,同时絮凝加药泵启动,加入絮凝剂;低液位时传输低液位信号至系统控制柜,调节池提升泵停止,同时絮凝加药泵停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