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必修1胶体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胶体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胶体胶体是一种特殊的物质,它由两种或更多种不同相互间无规则排列的微细颗粒组成。
这些颗粒通常处于介于分子和普通的宏观颗粒之间的规模范围内。
胶体是混合物的一种形式,它可以存在于液体、固体和气体中。
在此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几个关于胶体的重要知识点。
首先,胶体的形成是由于颗粒的分散行为。
当粒子的尺寸在1纳米到1000纳米之间时,它们会以悬浊液的形式存在。
这些颗粒被称为胶体颗粒,它们分散在连续相中。
连续相可以是气体、液体或固体。
在胶体中,颗粒不会自行从连续相沉淀出来,这是与悬浊液和溶液的主要区别之一。
第二,胶体具有特殊的物理性质。
它们表现出碳层状结构、散射光、Tyndall效应和布朗运动等特征。
其中,碳层状结构指的是胶体颗粒表面附着有一层分子层,在这层分子层上,分子的形态有各种可能,可以吸附其他分子、离子或电荷。
这种特殊的结构使得胶体具有吸附、吸附性能强、能助一些化学反应进行等特点。
第三,胶体的颗粒大小对其性质具有重要影响。
当胶体颗粒的直径小于10纳米时,它们被称为胶小颗粒。
这些胶小颗粒在溶剂中遵循布朗运动,即呈现出一种随机不规则的运动方式。
这种运动是由于胶体颗粒与溶剂分子碰撞的结果,胶体颗粒受到分子撞击的推动而运动。
布朗运动是胶体动力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为研究胶体性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最后,胶体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广泛。
胶体被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如生物学、医学、工程学和环境科学等。
在生物学中,许多生物体内的重要组分和介质都是胶体。
在医学中,胶体被用作药品的载体,以便更好地递送药物到特定部位。
在工程学中,胶体的稳定性和流动性使其成为涂料、液体制剂和油漆等工业产品中的重要成分。
在环境科学领域,胶体在污染物的吸附和分离中起着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胶体是一种特殊的物质,具有独特的物理性质和广泛的应用。
了解胶体的形成机制、特性以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化学和相关科学领域的原理和发展。
高一化学胶体

能使胶体聚沉的方法: 能使胶体聚沉的方法:
加热、加入某些盐、 加热、加入某些盐、加入带相反电荷的胶体
(3)电泳:胶体中的分散质微粒在直流 电泳
电的作用下产生定向移动的现象叫电泳。 电的作用下产生定向移动的现象叫电泳。 电泳现象说明胶体中的分散质微粒带有 同种电荷。 同种电荷。
3.胶体的用途: 胶体的用途: 胶体的用途
胶体
展示
泥沙悬浊液、油水乳浊液、 泥沙悬浊液、油水乳浊液、 CuSO4溶液、新制的红褐色 溶液、 液体。 液体。 这几个液体有什么共同点? 这几个液体有什么共同点? 共同点:一种物质 或几种物 共同点:一种物质(或几种物 质)以粒子形式分散到另一种 以粒子形式分散到另一种 物质里所形成的混合物 分 混合物。 物质里所形成的混合物。[分 散系] 散系]
1.分类: 分类: 分类 按分散剂的不同,胶体可按下列方法分类。 按分散剂的不同,胶体可按下列方法分类。 液溶胶: 胶体、淀粉胶体等。 液溶胶:如Fe(OH)3胶体、淀粉胶体等。 气溶胶:如雾、 气溶胶:如雾、云、烟等。 烟等。 固溶胶:如有色玻璃等。 固溶胶:如有色玻璃等。
2、胶体的性质 、
⑴丁达尔现象 定义:当可见光束通过胶体时, 定义:当可见光束通过胶体时,能在胶体
小结: 小结: 三种分散系的比较
分散系
分散质、 分子、 分子、离子
胶体
1nm~100nm 较均一 透明 分子集合体 高分子
浊液
>100nm 不均一 不透明 大量分子的 集合体
外观
分散质微粒 能否透过滤纸 能否透过 半透膜
能 能 稳定
能 不能 较稳定
不能 不能 不稳定
中形成一条明亮的“光路”。 中形成一条明亮的“光路”
原因:胶体中分散质微粒对可见光散射。 原因:胶体中分散质微粒对可见光散射。 应用:区别溶液和胶体。 应用:区别溶液和胶体。
高中化学必修一-胶体-教案教程文件

胶体教案设计222011316210022 张敏一、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和作用如果说第一章是从化学科学研究手段──化学实验方面展开化学科学的话,那么,本章则是从化学学科内容方面展开化学科学。
作为从学科内容方面使学生认识化学科学的启始章,本章是连接义务教育阶段《化学》、《科学》与高中化学的纽带和桥梁,对于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高中阶段的化学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承前启后的作用。
从物质分类来看,纯净物的分类,学生在初中已经较为系统地学习过,在这里主要是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系统化。
溶液和浊液这两种混合物虽然初中也学习过,但是,还没有从分散系的角度对混合物进行过分类。
因此,分散系和液态分散系的分类、胶体及其主要性质是高中化学的新知识。
2、学情分析胶体是物质的一种存在形式,它是一种混合物体系。
胶体知识与学生以前所学的知识有所不同,它研究的不是某种物质所特有的性质,而是物质的聚集状态所表现出来的性质。
对学生而言,这是一个较为陌生的领域,是学生通过分类思想来研究物质、观察物质的新切入点。
教科书根据这一特点,结合分类方法介绍了按照分散质和分散剂所处的状态得出的9种分散系,然后从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引出了胶体的概念,再通过实验对胶体与溶液、浊液的探究,得出胶体的一种重要性质──丁达尔效应。
这样使学生在了解胶体的这一重要性质的基础上,认识到物质的性质不仅与物质的结构有关,还与物质的存在状态有关,从而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对事物的复杂性有进一步的认识。
因此我在教学设计时就重点考虑以下两点,以寻求学生理解上的突破。
第一,创设亲切而有吸引力的教学情景,引领学生进入这一陌生的领域;第二,设计适当的方式(精当的设问、形象的课件、现象明显的实验等)引导学生思考理解胶体是物质聚集状态表现的性质。
【整体思路】教学步骤知识主线【教案设计】胶体及其性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胶分散系、胶体的概念,掌握胶体的性质2、了解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区别3、能够举出胶体在生活中的应用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区别不同分散系,体会比较、归纳等基本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大自然之美、生活之妙,感受化学实验之精妙,激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高中化学 胶体 新人教版必修1

1.分散系: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 (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
•分散质:被分散的物质(量少) •分散剂:容纳分散质的物质(量多)
根据分散质或分散剂所处的状态(气态、液态、 固态),分散系可分为哪几种?
精品课件
二、分散系及其分类
根据分散质与分散剂状态 9种
分散质
分散剂
气态 液态 固态
分散质粒子大小 所属分散系 外观现象
d<1nm
溶液
均匀、透明、稳定
1nm<d<100nm
d>100nm
胶体 浊液
均匀、透明、介稳定 不均匀、不透明、不稳定
★胶体本质特征: 分散质粒子直径位于1~100nm的分散系
思考:溶液、胶体、浊液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精品课件
3、胶体
(1)胶体制备
FeCl3+3H2O △ Fe(OH)3(胶体)+3HCl ★注意:①沸水、饱和FeCl3溶液 ★注意: ②加热至溶液呈红褐色后停止加热
★注意: ③不能用自来水,也不能搅拌 ★注意:④不用“↓”,写胶体
精品课件
(2)胶体性质——丁达尔效应
(胶体特有的性质)
应用:区分胶亮的“通路”
有光亮的”通路“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3)胶体的净化方法——渗析法 将胶体放入半透膜袋里,再将此袋放入水中,胶 体粒子不能透过半透膜,而分子,离子可以通过 半透膜,从而使杂质分子或离子进入水中而除去。
精品课件
气态 液态 固态
思考与交流:请试着举出几种分散系的实例
分散质 气 液 固 气 液 固 气 液 固
分散剂 气 气 气 液 液 液 固 固 固
实
例
空气
最新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第二章胶体的性质

胶体的性质
1、三种分散系的比较
表 1 分散系的比较
分散系溶液胶体悬(乳)浊液分散系粒子的直径<1nm1nm ~100nm>100nm
分散质粒子的组成小分子或离子大分子或分子集合体许多分子的集合体
外观均一、透明大多均一、透明不均一、不透明
能否透过滤纸能能一般不能
能否透过半透膜能不能不能
实例食盐水、糖水淀粉胶体、Fe(OH)3胶体泥水
2、胶体的本质特征——分散质微粒的直径在1nm ~ 100nm之间。
3、胶体的分类
表 2 胶体的分类
4、净化胶体的方法——渗析法
将胶体放入半透膜袋里,再将此袋放入水中,胶粒不能透过半透膜,而分子、离子可以透过半透膜,从而使杂质分子或离子进入水中而除去。
5、胶体的性质
表 3 胶体的性质
6、胶体稳定存在的原因及胶体的聚沉
(1)胶体粒子具有相对较大的表面积,能吸附离子而带电荷,所以胶体粒子带电。
同种胶体粒子带同种电荷,互相排斥而稳定存在。
(2)一般说来,金属的氢氧化物、金属氧化物的胶体粒子带正电荷;非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硅酸胶体的胶体粒子带负电荷。
(3)中和胶体粒子所带的电荷,使胶体粒子聚集长大,形成颗粒较大的沉淀从分散剂
里析出,这个过程叫做聚沉。
加热,加电解质或带相反电荷的胶体,可使胶体发生聚沉。
与胶粒所带电荷相反的离子所带的电荷越多,越易使胶体聚沉。
高一化学必修第一册课件212胶体

液,写出化学方程式_2_F_e_(O__H_)3_+__3_H_2S_O__4=_=_=_F_e_2(_S_O_4)_3_+_6_H_2_O____。 ④欲除去Fe(OH)3胶体中混有的NaCl,所用主要物品是_半__透__膜___;
核心素养
一 胶体的性质及应用 [例1] 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答案:A
A.Fe(OH)3胶体和FeCl3溶液的本质区别是Fe(OH)3胶体有丁达尔效应, 而FeCl3溶液无丁达尔效应
B.胶体在自然界是普遍存在的,如有色玻璃就是一种胶体
C.胶体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1~100 nm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D.Fe(OH)3胶体能够吸附水中悬浮的固体颗粒并沉降,达到净水目的
2.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 ) A.胶体在一定条件下能稳定存在 B.光束通过胶体时有丁达尔效应 C.胶体粒子直径介于1~100 nm D.胶体的分散质能透过滤纸,而浊液的分散质不能
答案:C
解析: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胶体粒子直径介于1~100 nm,溶 液的粒子直径小于1 nm,浊液的粒子直径大于100 nm,故选C。
D.③④⑦
答案:A
解析:纳米碳的直径介于1~100 nm,将其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形成胶体, 胶体不能透过半透膜,能透过滤纸,能产生丁达尔效应,属于介稳体系,静置后, 不会析出黑色沉淀。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鉴别胶体和溶液 B.在豆浆里加入盐卤做豆腐与胶体的聚沉有关 C.胶体与溶液的分离可用渗析的方法 D.KCl溶液、淀粉溶液和纯水都属于分散系
最新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第二章胶体粒子的结构与胶体的聚沉

胶体粒子的结构与胶体的聚沉一、胶体的结构以AgI 胶体为例说明胶体的形成及结构:1.胶核及吸附①胶核的形成若将3AgNO 稀溶液与KI 稀溶液混合后,将发生如下的化学反应:33KNO )(AgI KI AgNO +=+胶体生成m 个AgI 分子聚集成直径为1nm ~100nm 范围内的微晶粒子是分散质的核心,称之为胶核。
②胶核的选择性吸附体系中有多种离子,如-+-+3NO K I Ag 、、、等,胶核吸附何者?实验表明胶核选择性吸附与其组成有关,浓度较大的离子,例如制备AgI 时,如果KI 过量,胶核就优先吸附了n 个-I 而带负电荷,反之,若3AgNO 过量,则吸附了n 个+Ag 而带正电荷。
③反离子的分布与体系中的胶核所带电荷电性相反的离子称为反离子,如KI 过量时的+K 或3AgNO 过量时的-3NO 就是反离子,体系中的反离子受到两种相反的作用力。
静电作用力:由于反离子带有与胶核表面电荷电性相反的电荷,所以反离子与胶核间将产生静电作用,使反离子尽量靠近胶核分布。
分子热运动:反离子在不停地运动之中,这种运动驱使反离子趋向均匀分布。
静电作用和分子热运动共同作用的结果,使体系反离子按一定的梯度分布,即自胶核表面向外,单位体积的反离子数目越来越少。
2.胶粒与胶团靠近胶粒表面的n -x 个反离子,由于受到较强的静电作用,因而较紧密地束缚在胶核周围,与胶核表面吸附的离子共同组成吸附层,吸附层与胶核构成胶粒。
胶粒与扩散层包括在一起称为胶团。
较外层的x 个反离子,由于受到静电作用力很弱,很疏松地分布在胶粒的周围,称为扩散层。
从胶团的结构可知,由于吸附层内-3NO 离子或+K 离子数目少于+Ag 或-I ,因此胶粒是带电的,但整个胶团是电中性的。
由于扩散层并不与胶粒一起运动,因此,在外电场作用下,胶粒作为一个整体而向某一电极移动,而扩散层的离子移向另一电极。
二、胶体的稳定性与聚沉1.胶体的稳定性从理论上讲,胶体是热力学不稳定体系,胶粒有相互聚集成大颗粒而沉降析出的趋势。
高一化学必修一胶体

第1节元素与物质的分类(第2课时)【学习目标】1.知道胶体是一种重要的分散系,能列举生活中的胶体,了解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区别。
2.能运用胶体的丁达尔现象、电泳、聚沉等特性解释简单的实验现象和实例。
【重难点】知道胶体是一种重要的分散系,了解胶体的性质(如丁达尔现象、聚沉以及电泳)。
【课前预习区】1、称为分散系。
试根据分散系定义说明硫酸铜溶液中分散质是,分散剂是。
2、简述分散系的分类依据及具体类别3、溶液、胶体、浊液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什么?【学案导学】【问题组一】1、清晨,在茂密的森林里,会看到缕缕阳光穿过树木的枝叶铺洒在地面上,你知道为什么会产生这美丽的景象吗?2、列举你在生活中观察到的与胶体有关的现象。
3、如何简单区分胶体和溶液?【规律总结1】三、一种重要的混合物—胶体1、胶体的本质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常见的胶体分散系:① FeCl3溶液、AlCl3溶液或明矾溶液;水玻璃、肥皂水等形成胶体②其他:有色玻璃、土壤胶体、烟、云、雾2、几种分散系的比较[注意]①分散系的根本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正是由于这一原因,决定了各分散系的性质的不同。
②胶体按照分散质的不同可分为:粒子胶体:许多粒子的集合体,如Fe(OH)3胶体、碘化银胶体分子胶体:高分子的单个分子的直径已达胶体粒子的范围,如:淀粉、蛋白质等分子。
③若分散质粒子的直径范围发生改变,则分散系的性质也随之改变。
即溶液、胶体、浊液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课堂练习】1、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A.胶体外观不均匀B.胶体做不停的、无秩序的运动C.胶体不能通过滤纸D.胶体不稳定,静置后容易产生沉淀2、医学上治疗肾功能衰竭等疾病引起的血液中毒时,最常用的血液净化手段是血液透析。
透析时,病人的血液通过浸在透析液中的透析膜进行循环和透析。
透析原理同胶体的_______类似,透析膜同____________类似,透析膜的孔应__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小于”)血液内毒性粒子直径,毒性物质才可能扩散到透析液中而被除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泳现象表明胶粒带电荷
例题
在陶瓷工业上常遇到因陶土里混有
Fe2O3而影响产品质量的问题。解决方法 之一是把这些陶土和水放在一起搅拌,使
粒子大小在1nm~100nm之间,然后插入
两根电极,接通直流电源,这时阳极聚
积 带负电荷的胶粒(粒子陶土),
不能
不能 不稳定
3.不同分散系的分离与提纯
根据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的不同,可以使用不 同孔径大小的材料将分散系提纯或分离:
(1)滤纸的孔径在10-7m(100nm)左右。所 以用滤纸过滤可以除去浊液中的固体颗粒或液 体中的液滴。
(2)半透膜的孔径在10-9m(1nm)左右,溶
液中的溶质分子或离子可以通过,而胶体粒子
1、定义: 分散质微粒的直径大小在1nm—100nm之间 的分散系叫胶体
2、三种分散系的比较
分散系
溶液
胶体
浊液
分散质微 粒直径
< 1nm
1 ~100 nm
分散质微 单个分子或离子 粒
许多分子或离 子的集合体
能否透过 滤纸
能
能
能否透过 半透膜
能
不能
稳定性
稳定
较稳定
>100 nm
大量分子或离子 的集合体
实例:①用明矾、氯化铁等净水;②不同种类的 墨水混合使用时有沉淀产生,使墨水失效。
(3)加热振荡或搅拌
加热振荡或搅拌,导致胶粒运动剧烈,胶粒 间碰撞机会增多,碰撞粘到一块聚沉下来。
练习: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铁胶体具有的共同性 质是 ( C )
A、分散质颗粒直径都在1nm~100nm之间 B、能透过半透膜 C、加热蒸干、灼烧后都有氧化铁生成 D、呈红褐色
练习:下列事实:①用盐卤点豆腐 ②水
泥的硬化 ③用明矾净水 ④河海交汇处可
沉积沙洲 ⑤制肥皂时在高级脂肪酸钠、
甘油和水形成的混合物中加入食盐,析出
肥皂 ⑥钢笔使用两种不同颜色的蓝墨水,
易出现堵塞 ⑦血液透析。其中与胶体知
识有关的是 ( )D
A、①②③④⑤
B、③④⑤⑥⑦
C、①③⑤⑥⑦
D、全部都是
4、电泳
胶体粒子带电荷
带正电荷胶粒
金属氢氧化物 金属氧化物
带负电荷胶粒
金属硫化物(如Sb2S3) 非金属硫化物(如As2S3) 非金属氧化物(如SiO2泥沙)
硅酸盐(土壤和水泥)
胶粒带同种电荷,相互间产生排斥作用, (相当于受力平衡)不易结合成更大的沉淀微粒, 这是胶体具有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1)加入电解质溶液
实例: ①浑浊的井水中加入少量石灰能使水变澄清; ②豆浆里加盐卤(MgCl2·6H2O)或石膏 (CaSO4·2H2O)溶液使之凝聚成豆腐; ③水泥里加石膏能调节水泥浆的硬化速率; ④在江河与海的交汇处形成的沙洲。
(2)加入胶粒带相反电荷的胶体 带不同电荷的胶体微粒相互吸引发生电性中和, 从而在胶粒碰撞时发生凝聚,形成沉淀或凝胶。
联想·质疑
?
一.常见的分散系
1.分散系: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物质中所形成
的混合物 (任何混合物均可以看作分散系) 2.分散质与分散剂 在分散系中,被分散成微粒的物质叫做分
散质 微粒分散在其中的物质中做分散剂。
分散系
溶液 (NaCl溶液) 悬浊液 (泥水) 乳浊液(油水)
分散质
A、液
D、钴玻璃
3、胶体的聚沉
使胶体微粒聚集成更大的颗粒,形成沉淀,从 分散剂里析出的过程叫胶体的聚沉。
注意: (1)胶体微粒(简称胶粒)是带电的, 但胶体 是电中性的 (2)胶粒带电是胶体稳定存在的原因之一,胶 粒带电也是聚沉的主要原因 (3)在胶体中加入电解质溶液、加入胶粒带相 反电荷的胶体、加热振荡或搅拌都可以使胶体 聚沉。
Na+和Cl小土粒 小油滴
分散剂
水 水 水
分散成微粒的物质—分散质 微粒分布在其中的物质—分散剂
3.判断分散质与分散剂的规律
1.当物质与水形成混合物时,一般将水 当作分散剂
2.当固体与液体形成分散系时,一般将 液体当作分散剂
3.液体和液体、固体和固体、气体与气 体形成分散系时,一般量大的那种作分 散剂
阴极聚积 带正电荷的胶粒(Fe2O3) ,理由
含有杂质的陶土和水形成了胶体,利用电泳将
是 陶土和杂质分离除杂
。
小结:
一.常见的分散系
1.分散系: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物质中所形成的混合物 (任何混合物均可以看作分散系) 2.分散质与分散剂 在分散系中,被分散成微粒的物质叫做分散质 微粒分散在其中的物质中做分散剂。 3.分散系的分类 分类依据:以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来分类 溶液:分散质微粒直径小于1nm 胶体:分散质微粒直径介于1~100nm之间 浊液:分散质微粒直径大于100nm
不能通过,这样可以提纯胶体。
-这种分离方法叫做渗析
常见的半透膜有:肠衣、动物的膀胱、牛皮纸 等
4、胶体的分类
根据分散 剂状态分
气溶胶:烟、云、雾 液溶胶:AgI胶体、Fe(OH)3胶体 固溶胶:有色玻璃、烟水晶
练习:(2000·上海)用特殊方法把固体物质加 工到纳米级(1nm~100nm,1nm=10-9m)的超
4.空气与水蒸气、灰尘等形成的分散系 中,一般将空气当作分散剂。
4.分散系的分类
分散系的分类方式有多种,其中一种是以分散 质微粒直径大小来分类的。按照这种分类方法: (1nm=10-9m)
分散质微粒直径(nm)
小于1nm 1nm~100nm
大于100nm
分散系类型 溶液 胶体
(悬或乳)浊液
二、胶体
二、胶体的性质 1.丁达尔现象:
定义:当可见光束通过胶体时,能在胶体中形成一条光亮的通路。 原因:胶体中分散质微粒对可见光的散射作用形成的。 应用:鉴别胶体和溶液。 2.布朗运动 3.聚沉 4.电泳
三、胶体的应用—渗析
可用于提纯、精制胶体,将胶体和溶液分离。 原因:胶体不能通过半透膜,溶液可以。
细粉末粒子,然后制得纳米材料。下列分散
系中的分散质的粒子直径和这种粒子具有相
同数量级的是 ( c )
A、溶液 B、悬浊液 C、胶体 D、乳浊液
原因:胶粒直径大小与光的波长相近,胶粒对 光有散射作用;而溶液分散质的粒子太 小,不发生散射。
应用:鉴别胶体和溶液。
练习:不能发生丁达尔现象的分散系是(A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