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胶体
胶体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A.溶液呈电中性,胶体新知带讲有电荷
解
D
B.溶液中溶质微粒一定不带电,胶体中分散质微粒
带有电荷
C.溶液中分散质微粒能透过滤纸,胶体中分散质微
粒不能透过滤纸
D.溶液中通过一束光线没有特殊现象,胶体中通过
一束光线出现光亮的通路。
3.胶体的性质 新知 讲解
(4)渗析
利用半透膜分离胶体 和溶液,提纯、精制 胶体的操作称为渗析。
小组讨论
(1)为何两种不同品牌的墨水不能混用?为什么 墨水不能暴晒?
不 和同电品 荷牌 ,的 发墨 生水 聚中 沉的。第胶1粒节所元带素电与荷物不质同的,分混类用会中 高温加热也会使胶体发生聚沉
(2)实验时,手指不慎被玻璃划破,可以取FeCl3 溶液应急止血,其原因是什么?
胶体粒子可以通过吸附而带有电荷, 同种胶体粒子带有同种电荷是胶体稳定存 在的主要原因
➢ 问题4:如果破坏了胶体所带的电荷, 会出现什么现象呢?
上一页
下一页
2. 胶体的性质
(2) 聚沉
① 定义:胶体微粒聚集成较大的微粒,在 重力作用下形成沉淀析出的过程
② 方法 a) 加入可溶性酸、碱、盐
b) 加入带异种电荷的胶体
练习2:下列分散系属于胶体的是( A )
A、豆浆 B、食盐水 C、石灰乳 D、碘酒
当堂训练
➢运用所学的知识解答下列问题:
1、沙洲的形成; 遇盐聚沉 2、明矾净水; 胶体第吸1附节 性元素与物质的分类 3、用豆浆点卤水做豆腐; 遇盐聚沉
4、向氢氧化铁溶液中加入盐酸,先变浑浊后又变澄清;
5、静电除尘;电泳
B.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
C.能否透过滤纸或半透膜
D.是否均一、稳定、透明或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
1.1胶体及相关知识点 课件 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A.只有①② C.只有①②③
B.只有①②④ D.全部
7.从下列选项中选择适当的字母填入下列横线上;
A.过滤 B.聚沉 C.凝胶 D.布朗运动 E.电泳 F.丁达尔效应 (1)Fe(OH)3胶体呈红褐色,插入两个惰性电极,通直流电一段时间,阴极附近的颜
3 胶体 FeCl3 + 3H2O = Fe(OH)3(胶体) + 3HCl
步骤:
将烧杯中的蒸馏水加热 至沸腾,向沸水中逐滴 加入5~6滴FeCl3饱和溶 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 红褐色,停止加热。
科学探究
(1)制备Fe(OH)3胶体
28
胶体
实验注意事项 (1)实验操作中必须使用饱和氯化铁溶液,如果采用稀氯化铁,
溶液:分散质粒子小于1nm 的分散系。
浊液:分散质粒子大于100nm的分散系。
高中化学必修1 第1章 认识化学科学
1.胶体:
课堂探究
分散质粒子在1nm~100nm之间 的分散系
胶体的本质特征: 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
2 分类 (2)按照分散质粒子大小分类
1nm=10-9m
<1nm 溶液
分散质粒子大小
1、丁达尔现象
定义: 当可见光束通过胶体时,在入射光侧面 可观察到光亮的通路。
原因: 胶体中分散质微粒对可见光散射而形 成的。
应用: 区别溶液和胶体。
3 胶体性质
原因: 胶体中分散质微粒对可见光散射而形成的。
原理:
溶液中的分散质粒子 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 浊液中的分散质粒子
3 胶体的性质
原因: 胶体中分散质微粒对可见光散射而形成的。
因浓度过低而不利于氢氧化铁胶体的形成。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胶体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胶体胶体是一种特殊的物质,它由两种或更多种不同相互间无规则排列的微细颗粒组成。
这些颗粒通常处于介于分子和普通的宏观颗粒之间的规模范围内。
胶体是混合物的一种形式,它可以存在于液体、固体和气体中。
在此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几个关于胶体的重要知识点。
首先,胶体的形成是由于颗粒的分散行为。
当粒子的尺寸在1纳米到1000纳米之间时,它们会以悬浊液的形式存在。
这些颗粒被称为胶体颗粒,它们分散在连续相中。
连续相可以是气体、液体或固体。
在胶体中,颗粒不会自行从连续相沉淀出来,这是与悬浊液和溶液的主要区别之一。
第二,胶体具有特殊的物理性质。
它们表现出碳层状结构、散射光、Tyndall效应和布朗运动等特征。
其中,碳层状结构指的是胶体颗粒表面附着有一层分子层,在这层分子层上,分子的形态有各种可能,可以吸附其他分子、离子或电荷。
这种特殊的结构使得胶体具有吸附、吸附性能强、能助一些化学反应进行等特点。
第三,胶体的颗粒大小对其性质具有重要影响。
当胶体颗粒的直径小于10纳米时,它们被称为胶小颗粒。
这些胶小颗粒在溶剂中遵循布朗运动,即呈现出一种随机不规则的运动方式。
这种运动是由于胶体颗粒与溶剂分子碰撞的结果,胶体颗粒受到分子撞击的推动而运动。
布朗运动是胶体动力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为研究胶体性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最后,胶体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广泛。
胶体被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如生物学、医学、工程学和环境科学等。
在生物学中,许多生物体内的重要组分和介质都是胶体。
在医学中,胶体被用作药品的载体,以便更好地递送药物到特定部位。
在工程学中,胶体的稳定性和流动性使其成为涂料、液体制剂和油漆等工业产品中的重要成分。
在环境科学领域,胶体在污染物的吸附和分离中起着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胶体是一种特殊的物质,具有独特的物理性质和广泛的应用。
了解胶体的形成机制、特性以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化学和相关科学领域的原理和发展。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课件胶体.ppt

D CuSO4.5H2O是一种混合物 4(2007江苏)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除去铁粉中混有的少量铝粉,可加入过量的氢氧化
钠溶 液,完全反应后过滤
B 为测定氢氧化钠的导电性,可在瓷坩埚中熔化氢氧
化钠固体后进行测量
C 制备Fe(OH)3胶体,通常是将固体溶于热水中 D 某溶液中加入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
2020/5/3
研修班
22
能力拓展:
1. “纳米材料”是粒子直径为1~ 100nm的材料,纳米碳
就是其中的一种,若将纳米碳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
所形成的物质
①是溶液 ②是胶体 ③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④能透过滤
纸 ⑤不能透过滤纸 ⑥静置后,会析出黑色沉淀
A.①④⑥
B. ②③④
C.②③⑤
D. ①③④⑥
2、、(2006全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二、分散系及其分类
2020/5/3
研修班
4
(一 )、 分散系及其分类 1、分散系的概念: 把一种物质(或多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或多种) 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
分散质:被分散的物质 分散剂:容纳分散质的物质
2、常见散系的分类
分散质 气 液 固
分散剂 气 液 固
2020/5/3
研修班
6
按照分散质或分散剂的聚集状态分九类 请把下列混合物填入下表:空气,云、雾,合金,糖
解释:盐中阳离子或阴离子能中和胶体微粒所带的电荷,
从而使分散质聚集成较大的微粒,在重力作用下形成沉淀 析出。
方 加入可溶性盐 法 加热
加入带异种电荷的胶体
应用:制豆腐
2020/5/3
研修班
18
(小结)、三种分散系的比较
21第2课时胶体的制备和性质课件-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渗析法:分离提纯胶体和溶液
过滤法:分离提纯胶体和浊液
六.胶体性质在生活中的其它应用 卤水(盐卤或石膏)点豆腐:电荷被中和,成凝胶
明矾净水:Al3++3H2O
Al(OH)3+3H+
FeCl3溶液用于伤口止血:
Fe3++3H2O
Fe(OH)3+3H+
生活中血旺的制取:电荷被中和,成凝胶
工厂静电除尘原理:带电胶体粒子的电泳
课堂训练3 人教版教材必修一 29页6-7题
常见胶体粒子带电的规律:
氢氧化物胶体粒子:[Fe(OH)3、Al(OH)3]等因 吸附阳离子而带正电
硅酸、土壤胶体粒子:因吸附阴离子而带负电 蛋白质胶粒、淀粉胶体粒子:不带电
同种胶体粒子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故较稳定
3.聚沉 聚沉条件:
加入电解质、相反电荷的胶体粒子、加热、搅拌等
原因: 胶体粒子集聚成较大颗粒而沉降
化学反应
深度剖析
1.该反应可逆,加入FeCl3没完全反应 2. 耗FeCl3——生Fe(OH)3分子 3. 多个Fe(OH)3分子结合成1个Fe(OH)3胶 体粒子 4.胶体粒子数小于生成的Fe(OH)3分子数
若投入1molFeCl3 生成Fe(OH)3分子 小于1mol Fe(OH)3胶体粒子 数远远小于1mol
应用: 利用胶体的聚用1:区分胶体和溶液,丁达尔效应
溶液粒径:小于1nm,能透过半透膜
胶体粒径:1nm---100nm,不能透过半透膜,能透过滤纸 浊液粒径:大于100nm,不能透过滤纸
应用2:分离和提纯胶体,多次渗析
应用3:分离胶体和浊液,过滤
有些胶体粒子带电的原因分析
胶体分子本身不带电 多个分子集聚成单个胶体粒子, 表面积增大,吸附性增强
高一化学胶体的知识点归纳

高一化学胶体的知识点归纳在高一化学学习中,胶体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胶体是指由两种或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体系,其中一种物质以微小颗粒的形式悬浮在另一种物质中。
下面将对胶体的定义、性质以及应用进行归纳总结。
一、胶体的定义胶体是介于溶液与悬浮液之间的一种混合体系。
它的特点是悬浮的微粒大于分子,但又小于机械混合物的粒径。
胶体的形成是由于相互作用力的存在导致溶质不能完全溶解于溶剂中,而形成微小颗粒悬浮在溶剂中,形成胶体。
二、胶体的性质1. 可见性:胶体的微粒大小在10-9到10-6m之间,透过显微镜可以观察到。
2. 不稳定性:胶体由于微粒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导致胶体不稳定,容易发生凝聚和沉淀现象。
3. 混浊性:胶体在光线的照射下呈现混浊状态,散射光使得胶体呈现浑浊的外观。
4. 过滤性:胶体可以通过一次普通滤纸进行过滤,不通过超微滤膜。
三、胶体的分类根据胶体的组成和性质,胶体可以分为溶胶、凝胶和胶体溶液三类。
1. 溶胶:溶胶是指胶体中溶质颗粒多分散且呈无定形结构的胶体,如烟雾、煤粉等。
2. 凝胶:凝胶是指胶体中溶质颗粒呈现有规律的立体结构的胶体,如明胶等。
3. 胶体溶液:胶体溶液是指胶体中溶质颗粒保持在溶液中的胶体,如乳液、胶束等。
四、胶体的应用1. 工业上的应用:胶体在工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例如纺织、造纸、涂料、医药等行业中常用的乳液和胶束都是胶体的应用。
2. 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胶体在日常生活中也有一些重要的应用,如牙膏、洗洁精等产品中的凝胶胶体,以及乳化液体、奶粉等产品都是胶体的应用。
3. 环境保护中的应用:胶体的特性使其在环境保护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如胶束能够帮助清洁污染物,减少环境污染。
总结:高一化学中胶体的知识点主要包括胶体的定义、性质、分类以及应用。
胶体是由两种或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体系,具有可见性、不稳定性、混浊性以及过滤性等特点。
根据组成和性质的不同,胶体可以分为溶胶、凝胶和胶体溶液三类。
胶体在工业生产、日常生活以及环境保护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高一化学第一章知识点胶体

高一化学第一章知识点胶体胶体是化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和研究对象,涉及到许多我们日常生活中都会遇到的现象和应用。
在高一化学的第一章中,我们主要学习与胶体相关的知识点,包括定义、分类、形成条件、性质、应用等方面。
本文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详细的介绍和论述,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一、胶体的定义胶体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的混合系统,其中一种物质以微细颗粒分散在另一种物质中。
在胶体中,分散相的颗粒尺寸通常在1纳米到1000纳米之间。
胶体的粒子较小,使得其呈现出特殊的性质和行为,例如散射光线、凝聚与分散、滤过等。
胶体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乳液、胶水、泡沫等。
二、胶体的分类根据胶体中溶质和溶剂的性质,胶体可以分为溶胶、凝胶和乳胶三类。
1. 溶胶:溶胶指的是固体微粒均匀分散在液体中的胶体。
在溶胶中,微粒不会沉淀,并可以通过过滤器隔离出来。
溶胶的例子包括不溶性染料颗粒悬浮在水中的溶液。
2. 凝胶:凝胶是指由液体分子组成的三维网状结构,形成的胶体。
凝胶的溶胶性质使其具有半固体状态,可以流动但又具有一定的刚性。
凝胶的例子包括明胶、琼脂等。
3. 乳胶:乳胶是指由液体分散相和另一种液体连续相组成的胶体。
乳胶通常为白色乳状液体,如牛奶、橡胶乳等。
三、胶体的形成条件胶体的形成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主要包括溶解度、浓度、剪切作用和共沉淀等。
1. 溶解度:胶体形成时,存在一定量的物质在溶液中不溶解,从而形成微粒。
这种微粒的溶解度很小,所以会以胶体的形式存在。
2. 浓度:胶体形成还需要一定的溶质浓度。
当溶质的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发生聚集现象,从而形成胶体。
3. 剪切作用:外界的剪切力作用也可以促使溶质聚集成胶体。
例如,我们普通生活中搅拌牛奶时,会使乳胶变得更加稳定。
4. 共沉淀:共沉淀是指在溶液中存在两种不相容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一起析出形成胶体。
例如,当铁(Ⅲ)离子和氢氧化钠共沉淀时,会形成铁(Ⅲ)氢氧化物胶体。
四、胶体的性质胶体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质,与溶液、悬浮液和晶体等有所不同。
高中教育化学人教版必修1 胶体 微课

【认识胶体】
怎样理解胶体与具体物质的关系?
胶体只是物质的一种存在状态,而不是 哪个物质固有状态。
离子 聚集 较小的固体颗粒 聚集(悬浊液)
胶体与纳米科技
碳纳米管与能源、材料、生物、化学制造和 环境科学密切相关。1996年诺贝尔化学奖 , 2017年再度成为诺奖热议。
探寻真相
如何鉴别胶体和溶液?
丁达尔效应:光束通过胶体时出现一条明 亮的光路的现象。
探寻真相
为什么浊液及溶液没有丁达尔效应, 而胶体会产生丁达尔效应?
浊液
粒子直径>100nm
胶体 溶液
1nm<粒子直径<100nm 粒子直径<1nm
生活中的丁达尔效应
活动探究
能否利用NaCl溶液和无水乙醇制备出 NaCl胶体?(提示: NaCl 难溶于乙醇) 【试剂】:饱和NaCl溶液,无水乙醇 【工具】:激光笔
声 , 激起了他的爱国 热忱 。 为 了参加 新中国的建设 , 他毅然放弃了在美国的 优厚待 遇 和研究条件 , 终 于在1950年 10月初偕夫人有机化学家张锦教授回 到了祖国的怀抱 。
他曾说过 : 科学只能给我们 知识 , 而历史却能给我们智 慧 。
今天的学习给了你怎样的启示?引 发了你哪些新的思考呢?
能源
环境保护
纳米科技
医药
傅鹰
傅鹰教授致力于胶体化学 的研究 , 作出了许多重要的贡献 ,成为国内外的 知名学者 。 胶体和表面化学能 在我国
逐步得到发展 , 是与他的辛勤劳动分不 开的 。
傅鹰教授向往真理 、热爱祖国 。
1949 年 扬子江畔人民解放军向侵略我 国的英国军舰 “ 紫石英” 号还击的炮
宏观辨识和微观探析
变化观念和平衡思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考
为什么光线通过胶体时能形成美丽的光路, 而通过溶液及浊液没有丁达尔现象?
师生小结
分散系 分散质粒子大小 外观 能否透过滤纸 举例 溶液 <1nm
均一、 稳00nm
均一、 不均一、不稳定、 介稳性、透明 不透明
能 盐水、酒精的水 溶液
能 牛奶、豆浆
不能 泥水、河水
稳定 介稳 不稳定
溶液 分散质粒子大小 1
胶体 100
浊液 nm
胶体的性质
概 念: 分散质的微粒粒度介于1~100nm (10-7 ~ 10-9 m)的分散系。 性质:
丁达尔现象: 当可见光束通过胶体时,在入射光 侧面,可观察到明亮的光的“通道” 原理分析: 胶体粒子对光线的散射
应 用:
分散剂 气 气 气 液 液 液 固 固 固
实例 空气 云、雾 灰尘 泡沫 牛奶、酒精的水溶液 盐水、泥水、河水 泡沫塑料 珍珠(包含着水的CaCO3) 合金
当分散剂是水或其他液体时,如果按照分散质粒子的 大小来分类
溶液
NaCl溶液,CuSO4溶液 Fe(OH)3胶体
分散系
胶体
浊液
泥水
比较分散质粒子大小
可用于鉴别溶液和胶体
Fe(OH)3胶体制备
学生活动
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这几种分散系,观察,比较。 分 散 系 过滤后的现象
Fe(OH)3胶体
泥水 分 散 系 Fe(OH)3胶体
没得到滤渣,滤液还是红褐色
在滤纸上得到泥沙,滤液澄清、透明
光束照射时的现象 有光路通过 无光路通过
Cu(SO4)2溶液
思考
实践与交流
体验生活中的丁达尔效应,将自己的体会讲给别的 同学听 。想一想,不同墨水能混合使用吗?
练习 1.胶体和其他分散系(溶液、浊液)的本质区别是( A )
A.分散质粒子的大小
C.会不会产生丁达乐效应
B.是不是一种稳定的体系
D.粒子有没有带电荷
2.以水为分散剂的分散系,按稳定性由弱到强顺序排列的是 B A.溶液、胶体、浊液 B.浊液、胶体、溶液 C.胶体、浊液、溶液 D.浊液、溶液、胶体 3.“纳米材料”是粒子直径为1~100nm的材料,纳米碳就是其中 的一种,若将纳米碳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所形成的物质 ①是溶液 ②是胶体 ③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④能透过滤纸 ⑤不能透过滤纸 A.①④⑥ B B.②③④ ⑥静置后会出现黑色沉淀 C.②③⑤ D.①③④⑥
胶体的其他性质
电泳:胶体中的分散质微粒在直流电的作用下产生定向移动 的现象叫电泳。 电泳现象说明胶体中的分散质微粒带有电荷。 胶体稳定原因: 同一种胶体微粒带相同的电荷,相互排斥, 不易聚集,因此是比较稳定的分散系,可以长时间保存 聚沉:向胶体中加入盐时,其中的阳离子或阴离子能中和分 散质微粒所带的电荷,从而使分散质聚集成较大的微粒,在 重力作用下形成沉淀析出。这种胶体形成沉淀析出的现象称 为胶体的聚沉(适用于液溶胶)。
为什么氢氧化铁胶体能透过滤纸,而泥沙不能透过滤纸? 蒸馏水可以换成自来水吗? 为什么要蒸馏水沸腾以后再滴加氯化铁溶液?
可以一次性加入氯化铁溶液吗?过量会怎样?
丁达尔效应:
胶体
当光束通过某分散系时,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 “通路”,这条光亮的“通路”是由于粒子 对光线散射形成的。 丁达尔现象的应用:区别溶液和胶体。
第二章·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二、分散系及其分类
分散系: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 分散系: 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 所得到的体系。
分散质:被分散的物质。
分散剂:起容纳分散质作用的物质。
分散质
气 液 固
分散剂
气 液 固
按分散质或分散剂的状态分,有九种分散系
分散质 气 液 固 气 液 固 气 液 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