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塘河水质监测方案

合集下载

水质监测活动方案

水质监测活动方案

水质监测活动方案为了保护环境,维护人民的健康,定期进行水质监测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水质监测活动的方案,包括监测目标、监测方法、监测频率和数据分析等内容。

一、监测目标水质监测活动的首要目标是评估水体的污染程度,了解水质是否达到安全标准。

另外,我们还需要监测潜在的水源污染源,确定排放情况是否符合相关法规要求。

另外,对于已经知晓被污染的水体,还需要定期进行监测,了解污染的传播情况和其对环境和人类的影响。

二、监测方法1. 采样方法采样是水质监测的关键环节,采样方法需要科学准确。

我们将采用以下几种采样方法:a) 表面水样品的采集:使用自动采样器定期收集表面水样品,并保持采样点的一致性。

b) 底层水样品的采集:使用水下采样器定期收集底层水样品,并确保采集的深度一致。

c) 蒸发皿法:用于采集河流或湖泊中的浮游植物和底泥等样品。

2. 监测指标监测指标的选择需要全面考虑,以评估水体是否受到污染。

我们将监测以下指标:a) pH值:评估水体的酸碱度,判断其对生物的影响。

b) 溶解氧含量:评估水体中溶解氧的水平,了解水体的富氧情况。

c) 水温:监测水体的温度变化,了解季节性的影响。

d) 悬浮物含量:评估污染物的悬浮物含量,判断水体浑浊度。

e) 有机物含量:评估水体中的有机物含量,了解污染程度。

三、监测频率监测频率的确定需要考虑监测目标和监测成本等因素。

我们将采用以下监测频率:a) 日常监测:每天对表面水和底层水进行监测。

b) 周期性监测:每周对水质进行全面检测,包括各项指标的监测。

c) 定期监测:每月对水质进行一次全面检测,并生成监测报告。

四、数据分析监测数据的分析是保证监测活动效果的重要环节,我们将采用以下分析方法:a) 数据比对:将监测数据与相关的水质标准进行比对,评估水质是否达标。

b) 趋势分析:通过年度数据的对比分析,研究水质的年际变化趋势。

c) 空间分析:根据监测点位的分布情况,分析不同区域的水质差异。

五、监测报告监测报告是水质监测活动的重要成果,我们将定期生成监测报告,并将其提交给相关部门和机构。

河流水质监测方案

河流水质监测方案

河流水质监测方案引言河流是人类社会生活中重要的水资源,维持着生态平衡和人类的生存发展。

保持河流水质的良好状态对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因此,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河流水质监测方案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种有效的河流水质监测方案,旨在帮助相关从业人员更好地管理和保护河流水质。

一、方案目标1. 确定水质指标:明确河流水质监测的指标和范围,包括常见的化学指标(如水温、pH值、溶解氧、浊度、总氮、总磷等)、生物学指标(如水生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等)以及其他相关指标。

2. 确定监测频率和地点:根据河流的特点和水质指标的重要性,确定监测频率(如每月、每季度、每年等)和监测地点,覆盖河流的整个流域。

3. 建立监测网络:在河流的上游、中游和下游等多个位置设置监测点,以获得更全面、准确的水质数据。

4. 提高监测效率:采用科学的水样采集和分析方法,确保监测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同时,应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水质监测设备和技术手段,提高监测效率,减少人力和时间成本。

二、监测方法和技术1. 水样采集:选择适当的采样工具和采样点位,在监测点位的不同水层中进行采样,保证采样的代表性和准确性。

同时,要注意避免污染源的影响。

2. 水样处理:采集的水样应尽快送至实验室,在保持水样原有性质的同时,进行必要的预处理,如过滤、提取等,以便后续的分析和测定。

3. 检测与分析:根据选定的水质指标,使用相应的检测方法和仪器设备,进行水质参数的分析和测定。

同时,要确保检测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4. 数据处理与分析:对获得的监测数据进行及时、准确的处理和分析,包括数据的质量控制、趋势分析、相关性分析等,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水质变化的问题。

三、应用推广与管理1. 数据应用:将获得的水质监测数据及时、准确地传递给相关政府部门、环保组织和公众,以便及时进行水质的评估和管理。

2. 预警与应急响应:建立一套有效的水质预警和应急响应机制,对水质异常情况进行及时预警和处理,保障公众的用水安全。

河道水质监测方案

河道水质监测方案

河道水质监测方案河道水质监测方案1. 引言河道水质是衡量水体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于保护水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及时了解和掌握河道水质的状况,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河道水质监测方案是十分必要的。

2. 目标和目的本文旨在设计一个河道水质监测方案,以实现以下目标和目的:- 实时监测河道水质,及时发现水质异常情况;- 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为水质管理和保护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评估水体污染状况,指导水环境治理措施的制定和实施;- 为公众提供水质状况信息,增强社会监督力度。

3. 监测指标和频率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和指南,我们选择以下常见的水质监测指标进行监测:1. 溶解氧(DO):监测水体中溶解氧的饱和度和浓度,用于评估水体中的富氧状态。

2. 化学需氧量(COD):测定水样中的有机物含量,反映水体的有机污染程度。

3. 水温:监测水体的温度变化,可为生态环境研究提供参考。

4. pH值:测定水体的酸碱度,用于评估水体的酸碱状况。

5. 悬浮物:监测水中的悬浮物含量,反映水体的浑浊程度。

对于以上指标的监测频率,建议进行每月一次的定点监测,并在重大污染事故发生时进行临时监测。

4. 监测方法和设备针对不同的水质监测指标,我们将采用以下方法和设备进行监测:1. 溶解氧(DO):使用溶解氧仪进行现场监测,记录溶解氧饱和度和浓度。

2. 化学需氧量(COD):采用紫外光消解法和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配备COD分析仪器。

3. 水温:使用水温仪进行现场监测,记录水体温度。

4. pH值:采用玻璃电极酸碱度计进行现场监测,记录水体的酸碱度。

5. 悬浮物:使用浊度计进行快速监测,记录水体的浊度。

为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监测设备需要定期进行校正和维护,并由专业人员进行操作。

5. 数据采集和处理监测数据的采集和处理是水质监测方案的重要环节。

采集到的监测数据应包括时间、地点、监测指标和数值等信息。

数据的处理应包括以下内容:- 数据录入: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录入电子表格中进行存储。

河道水质监测方案

河道水质监测方案

河道水质监测方案一、引言河道水质监测是评估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和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手段。

准确监测水质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河道中不同化学物质和生物组成的变化,及时发现并解决水污染问题。

本文档旨在介绍一种基于现代化技术和方法的河道水质监测方案。

二、监测目标本方案的主要监测目标是评估河道水质的综合污染状况,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 水体的PH值、溶解氧、浊度、悬浮物、高锰酸盐指数等基本水质指标; -重金属、有机物等污染物的浓度; - 水体中的微生物数量和品种等。

三、监测站点的选择选择监测站点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 河道的起止位置和长度; 2. 河道周围的人口密度和工业活动情况; 3. 河道的环境和地质特点。

根据上述因素,应选择代表性的监测站点,以确保监测数据的可靠性和全面性。

四、监测参数和设备4.1 监测参数根据监测目标,我们需要监测以下几个关键参数: - PH值:用于评估水体酸碱度,可通过PH计进行监测; - 溶解氧:评估水体中的氧气含量,可使用溶解氧仪进行监测; - 浊度:评估水体的透明度,可使用浊度计进行监测; - 悬浮物:评估水体中悬浮物的含量,可使用过滤膜进行捕捉后称重; - 高锰酸盐指数:评估水体中有机物的氧化程度,可使用高锰酸盐滴定法进行测定; - 重金属:评估水体中重金属污染情况,可使用原子吸收光谱仪进行监测; - 有机物:评估水体中有机物质的含量,可使用气相色谱仪进行监测; - 微生物:评估水体中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可使用培养方法和PCR技术进行监测。

4.2 监测设备根据上述监测参数,需要配备以下监测设备: - PH计; - 溶解氧仪; - 浊度计;- 过滤膜和称重设备; - 高锰酸盐滴定试剂; - 原子吸收光谱仪; - 气相色谱仪; -实验室设备用于微生物培养和PCR分析。

五、监测方法和频率5.1 监测方法•PH值和溶解氧可以定期使用相应的仪器进行测量;•浊度和悬浮物可以通过采集水样后进行实验室分析;•高锰酸盐指数、重金属和有机物的浓度可以通过水样采集后在实验室使用各种分析方法进行测定;•微生物的监测可以通过采集水样后进行培养和PCR分析。

水质监测工程方案

水质监测工程方案

水质监测工程方案一、工程概述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愈发受到重视。

而水质监测工程作为实现对水质安全的保障和管理至关重要。

本水质监测工程旨在建立一套完善的水质监测系统,对水体进行全面、准确地监测和评估,以确保水质安全,保障人民生活用水和环境保护。

二、建设目标1.建立多参数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包括水质参数实时监测和数据传输2.建立水质监测数据管理系统,实现对水质数据的采集、存储、分析和处理3.建立水质监测网络,覆盖城市水源地、饮用水水源地、河流湖泊等水域4.建立水质监测与应急处理预警系统,快速响应和处置突发水质事件三、建设内容1.建设多参数水质自动监测系统(1)选择高精度、高稳定性的水质监测仪器,包括PH、溶解氧、浊度、电导率、化学需氧量(COD)、总氮(TN)、总磷(TP)等参数;(2)布设水质监测站点,根据水域特征和水质分布情况确定站点位置,并进行合理分布;(3)建立监测参数实时监测与数据传输系统,确保实时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2.建设水质监测数据管理系统(1)建立水质监测数据采集系统,包括监测站点的远程数据采集和传输;(2)建立水质监测数据存储系统,包括数据的实时存储和备份,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3)建立水质监测数据分析与处理系统,包括对监测数据的分析、处理和统计,形成数据报表和分析结果。

3.建设水质监测网络(1)水源地水质监测网:覆盖城市和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监测水源地水质的安全性和稳定性;(2)河流湖泊水质监测网:覆盖城市河流湖泊等水域,监测水域水质变化和环境影响。

4.建设水质监测与应急处理预警系统(1)建立水质监测数据与水质事件预警系统,对异常水质事件进行快速响应和处理;(2)建立水质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对水质事件进行科学、快速、有效处置,最大程度减少对水质安全的影响。

四、工程实施1.方案论证(1)对水质监测工程的可行性进行全面论证,包括技术、经济、社会和环境影响等方面;(2)制定工程建设方案,并进行专家评审和公开听证。

水质监测方案设计

水质监测方案设计

水质监测方案设计1.引言水是生命之源,保障水质安全是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因此,建立一套科学、高效的水质监测方案至关重要。

本方案旨在设计一种能够全面、准确地监测水质的方法,以及相应的实施计划。

2.目标本方案的主要目标是建立一套稳定、全面、持续的水质监测体系,能够及时识别水体污染和健康风险,为有效的管理和维护水资源做出贡献。

3.方法3.1确定监测指标根据国家和地方的法规和标准,确定水质监测的关键指标。

通常包括水中的悬浮物、有机物、溶解物、微生物、重金属等。

3.2确定监测位置根据水体类型和用途,选择代表性的点位进行监测。

建议在源头、处理前后、供水管网中、出水口等重要位置设置监测点。

3.3设备选择选择合适的水质监测设备,包括传感器、分析仪器等。

设备应具备高精度、可靠性、稳定性和易维护性的特性。

3.4监测频率根据监测指标的特性和水体类型,确定监测的频率。

对于常规指标,可以采取定期监测的方式;对于特殊指标和重要点位,可以采取定时监测的方式。

3.5数据处理和分析建立数据库,及时存储监测数据。

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生成报告和趋势图。

可以使用统计学和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方法进行数据分析。

4.实施计划4.1现场调研和数据收集进行现场调研,了解水体特性、用途和重要点位。

收集相关法规和标准,了解监测要求。

4.2设计监测方案根据收集到的信息和监测要求,设计出适合该地区的水质监测方案。

包括监测指标、监测点位、设备选择、监测频率等。

4.3设备实施和工作组建设根据监测方案,购买和安装相应的监测设备。

建立专业的工作团队,包括监测人员、数据分析人员和报告编写人员等。

4.4监测和数据处理根据监测方案,定期进行监测工作。

将监测数据及时上传到数据库,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生成相应的报告。

4.5定期评估和改进定期评估监测方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根据评估结果调整和改进方案。

确保水质监测体系的持续改进和优化。

5.结论水质监测是保障水资源安全和人民健康的重要手段。

河流水质监测方案

河流水质监测方案

河流水质监测方案1. 引言河流的水质是环境保护和生态系统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

河流水质监测方案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对河流水质进行系统监测和评估的方法和步骤。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个详细的河流水质监测方案,从而保证准确评估河流的水质状况。

2. 监测目标和指标监测目标是指对于监测对象的具体要求和目的。

在河流水质监测中,我们的监测目标是评估水体的污染程度、追踪污染源、控制环境污染以及保护生态系统的健康。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我们需要监测以下指标: - 水温 - pH值 - 溶解氧 - 悬浮物- 总氮 - 总磷 - 化学需氧量(COD) - 生化需氧量(BOD)3. 监测方法和频率监测方法是指实际采集样本并测定水质指标的方法。

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方法来监测河流水质: - 现场监测:在采样点进行即时测量,例如使用多参数水质监测仪器。

- 标准测量:将采集到的水样送往实验室进行标准测量,例如使用光谱仪、气相色谱仪等仪器。

监测频率是指在一定时间范围内进行监测的次数。

为了获取准确的水质信息,我们建议进行定期监测,并且在以下情况下增加监测频率: - 突发环境事件发生时- 带有季节性变化的污染源排放期间 - 常规监测数据发现异常情况时4. 采样方法和位置采样方法是指采集样本的具体操作步骤。

在进行河流水质监测时,我们应该采用以下采样方法: 1. 选择测站:根据监测目标和所需数据,选择合适的测站位置。

2. 确定采样次数:根据监测频率和监测需求,确定每次监测的采样次数。

3. 采用自动式采样器:对于现场监测或定期监测,可以使用自动式采样器定时采样,保证采样的一致性。

4. 采样容器:使用无盖的采样容器,并确保容器清洁不含有污染物。

5. 保持样本的原样性:在采样过程中,应尽量避免样本受到外界污染或损害。

采样位置是指在河流中选择的采样点位置。

为了获取全面的水质信息,我们建议在以下位置进行采样: - 河流入口和出口 - 受污染源附近的位置 - 河流中的主要流速区域 - 河流与附近水资源交汇处5. 数据处理与分析所采集到的水质数据需要进行处理和分析,以便进行正确的水质评估和判断。

河流水质监测方案

河流水质监测方案

河流水质监测方案为确保河流水质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保护河流生态环境,提出以下河流水质监测方案。

一、监测点的选择1. 选择代表性点位:根据河流特征、水质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河段作为监测点位,确保监测结果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可比性。

2. 考虑污染源:选择靠近工业排放口、农田排水口、生活污水排放口等潜在污染源附近的监测点,以及远离污染源的自然河段进行对比监测。

3. 分布均匀:在整个河流流域内选择监测点位,分布均匀,以反映整个流域的水质状况。

二、监测参数的选择1. 常规监测参数:包括水温、溶解氧、浊度、pH值等常规水质指标,以了解水体的基本性质和污染程度。

2. 优先监测污染物:根据河流流域的特点和潜在污染源的排放情况,选择对流域影响较大的重金属、有机物、营养物等污染物进行优先监测。

3. 生物监测指标:选择一些生物指标,如水生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等,反映水体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

三、监测频次和时段1. 监测频次:根据河流特点和变化趋势,确定监测频次。

一般情况下,可选择每季度进行定期监测,对于重点污染源附近的监测点,可适当增加监测频次。

2. 不同时段监测:选取不同季节、不同气象条件、不同污染物排放情况下的监测点位,使监测结果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可比性。

四、监测方法和设备1. 常规监测方法:采用标准方法进行水质监测,使用经验证的仪器设备进行参数测量。

2. 污染物监测方法:根据不同污染物的特性,采用适宜的化学分析方法或生物监测方法。

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自动监测设备:可在河流上设置自动监测设备,实现连续、实时监测,以获取更为精确的数据。

五、数据处理与分析1. 数据收集:建立数据库,及时收集河流水质监测数据,并进行合理分类和整理。

2. 数据分析:采用统计学方法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得出水质状况的综合评价。

3. 监测结果报告:定期生成监测结果报告,包括监测点位的水质状况、污染物浓度、生物指标等数据,并进行分析和解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件编号:
版本:
发布日期:
发布人:









作者徐金立
学号 201406660321
指导老师曾滔
2016年 10月
第一章背景调查与初步方案制定 (1)
1.1上塘河水质状况背景 (1)
1.1.1水体的水文、气候、地质、和地貌资料 (1)
1.1.2沿岸布局,污染源等情况 (1)
1.2监测断面设置,与采样点的布设 (2)
1.2.1河流监测断面设置 (2)
1.2.2河流采样点设置 (3)
1.2.3采样时间和采样频率的确定 (3)
1.2.4检测项目设定 (3)
1.3水样的采集,运输和保存 (3)
1.3.1水样的采集与运输 (3)
1.3.2水样的保存 (3)
(4)
第二章水样预处理与项目检测 (4)
2.1水样的消解 (4)
2.2水样的富集与分离 (4)
2.3采样及检测技术选择 (5)
第三章结果表达与质量保证 (6)
3.1结果表达 (6)
3.2质量控制 (7)
3.2.1采样时质量控制 (7)
3.2.2实验时的质量控制 (7)
第一章背景调查与初步方案制定
1.1上塘河水质状况背景
1.1.1水体的水文、气候、地质、和地貌资料
水文:上塘河位于杭州市区东北,源自施家桥,从杭州城区丁桥镇进入余杭境内,穿越星桥镇、临平镇,至施家堰进入海宁,经海宁盐官镇进入钱塘江。

全长48公里。

河面宽30-50米,最宽处70米,流域面积245 平方公里。

上塘河多年年平均水位为2.9米。

上塘河干流连接众多支流,相互沟通。

互相贯通的支流有杭笕港、颜家漾、杨家村河等。

杭州市年平均降水量在1100~1600毫米之间,年雨日130~160天。

杭州市年平均蒸发量为1150~1400毫米。

地域分布上南部大于北部。

气候:杭州市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杭州湾西端,钱塘江下游,京杭大运河南端,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杭州市年平均气温15.3℃~17℃。

地域分布上南部高于北部,平原高于山区。

地貌资料:杭州市杭州地处长江三角洲南沿和钱塘江流域,地形复杂多样。

杭州市西部属浙西丘陵区,主干山脉有天目山等。

东部属浙北平原,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湖泊密布,物产丰富,具有典型的“江南水乡”特征。

水环境现状:随着上世纪70年代,城市建设和工业发展的加速,大量工业废水和生物污水排入上塘河干流和支流,导致上塘河水质急剧恶化,有机污染严重,常年处于V类和劣V类水。

经过河道配水工程和五水共治项目,河道水有了环境性好转,但由于多年沉积在河流底部的污染物没有彻底清除,河流水质很不稳定。

1.1.2沿岸布局,污染源等情况
水体沿岸用地状况和河段污染概况:该河段沿岸为学生宿舍楼尚德园、梦溪村、新教科大楼和师生活动中心以及部分小区住所,人口分布密集,靠近德胜路处有一间工厂房。

排污过多,污染源多在校园,主要有食堂污水、实验室废水、泳池废水、医疗污水、生
活废水等。

其中,包括生活污水,主要含有N、P等元素,洗菜水含有的沙粒等较少的污染物,食物残渣中含有较多有机物,其它污水含有较多有机污染物。

;实验室废水成分复杂,排放量不大,但可能发生各类反应,变化较大,包括各类废弃酸碱、有毒化合物、重金属、氰化物、微生物等;泳池废水一般为消毒药品和杀藻药剂:液氯、次氯酸钠、三氯异氰尿酸、铜离子等;医疗废水主要是医务室排放的少量废水,主要是消毒剂(含氯)、细菌等;生活废水主要是学校里的各类垃圾、洗涤剂等,一般无毒,但是是水体主要污染源之一。

1.2监测断面设置,与采样点的布设
1.2.1河流监测断面设置
对照断面1-1,2-2 污染源
监测断面3-3,4-4,5-5,6-6,7-7 河水流向
削减断面8-8 断面
1.2.2河流采样点设置
中泓垂线:采样区域河宽30-40m范围内,因此各断面位置设一条中泓垂线,8条河流采样点:监测区域河流年平均水深2.9m,因此只在各中泓垂线水面下0.5m处设置一个采样点,共8个
1.2.3采样时间和采样频率的确定
每个月测定1次。

测定时间分别为早上9:00,中午13:00,下午17:00,晚上21:00,共采样4次。

1.2.4检测项目设定
总磷及氨氮。

水温,色度,浊度,悬浮物,石油类,PH,溶解氧,COD,BOD
5
1.3水样的采集,运输和保存
1.3.1水样的采集与运输
由于上塘河水较浅,所以采用简易采水器采集完水样后,可以迅速运送至学校实验室,进行水质测定。

1.3.2水样的保存
根据需要测定的项目,对相应的水样应用不同的保存方法。

第二章水样预处理与项目检测
2.1水样的消解
当测定含有机物水样中的无机元素时,需进行消解处理。

消解处理的目的是破坏有机物,溶解悬浮性固体,将各种价态的欲测元素氧化成单一高价态或转变成易于分离的无机化合物。

消解后的水样应清澈、透明、无沉淀。

消解水样的方法有湿式消解法和干式分解法(干灰化法)。

湿式消解法:硝酸消解法硝酸-高氯酸消解法硝酸-硫酸消解法硫酸-磷酸消解法硫酸-高锰酸钾消解法多元消解法碱分解法
干灰化法
微波消解法
2.2水样的富集与分离
当水样中的欲测组分含量低于测定方法的测定下限时,就必须进行富集或浓集;当有共存干扰组分时,就必须采取分离或掩蔽措施。

富集和分离过程往往是同时进行的,常用的方法有过滤、气提、顶空、蒸馏、溶剂萃取、离子交换、吸附、共沉淀、层析等,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使用。

1.气提、顶空和蒸馏法
气提法顶空法蒸馏法
2.萃取法
溶剂萃取法固相萃取法
3.吸附法
2.3采样及检测技术选择
第三章结果表达与质量保证
3.1结果表达
采样现场记录表:
实验数据记录表:
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对照检测得到的数据,做出上塘河水质评价
3.2质量控制
3.2.1采样时质量控制
1采样前测量现场水样的物理化学特征参数,同时测量当天气象参数。

2采样时,首先用水样荡洗容器,再用采集的样品反复荡洗样品容器3-5次。

3水样采集后,在现场根据所测项目的要求添加保存剂。

盖好盖塞,填写标签贴在容器壁上,记好采样记录。

将样品妥善装箱准备运到实验室。

4三个取样点安排人员尽可能同时取样,以保证其时间的可比性。

5采用相同规格的采样及保存仪器,尽可能排除干扰。

3.2.2实验时的质量控制
1每个实验配制标准样品,以检验所配试剂的准确性。

2监测方法采用国家标准方法,确保数据结果的权威性。

3设置空白组、平行组实验。

同一个实验由同样的实验人员操作,以保证减少系统误差;再由另一个同学随机做一组实验,以确保其可信度,减少随机误差。

4同一个实验由同样的实验人员操作,以保证减少系统误差;再由另一个同学随机做一组实验,以确保其可信度,减少随机误差。

5数据处理严格遵守数据的修约规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