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与存货循环审计案例

合集下载

企业审计实务第2版-郑伟- 生产与存货循环案例[1页]

企业审计实务第2版-郑伟- 生产与存货循环案例[1页]

B注册会计师负责对乙公司2011年度财务报表进行审计。

乙公司为玻璃制造企业,2011年末存货余额占资产总额比重重大。

存货包括玻璃、煤炭、烧碱、石英砂,其中60%的玻璃存放在外地公用仓库。

乙公司对存货核算采用永续盘存制,与存货相关的内部控制比较薄弱。

乙公司拟于2011年11月25日至27日盘点存货,盘点工作和盘点监督工作分别由熟悉相关业务且具有独立的人员执行,不同的类型的存货安排不同的盘点小组。

资料一:乙公司存货盘点计划的部分内容摘录如下:(2)存放在外地公用仓库存货的检查:对存放在外地公用仓库的玻璃,检查公用仓库签收单,请公用仓库自行盘点,并提供2011年11月27日的盘点清单。

(3)存货数量的确定方法:对于烧碱、煤炭和石英砂等堆积型存货,采用观察以及检查相关的收、发、存凭证和记录的方法,确定存货数量;对于存放在C仓库的玻璃,按照包装箱标明的规格和数量进行盘点,并辅以适当的开箱检查。

(4)盘点标签的设计、使用和控制:对存放在C仓库玻璃的盘点,设计预先编号的一式两联的盘点标签。

使用时,由负责盘点存货的人员将一联粘贴在已盘点的存货上,另一联由其留存;盘点结束后,连同存货盘点表交存财务部门。

(5)盘点结束后,对出现盘盈或盘亏的存货,由仓库保管员将存货实物数量和仓库存货记录调节相符。

针对上述资料一中的存货盘点计划第(1)至第(5)项,逐项判断上述存货盘点计划是否存在缺陷。

如果存在缺陷,简要提出改进建议。

『正确答案』(1)第(1)项中存在缺陷。

乙公司确定的存货整体盘点时间不正确,内部控制比较薄弱,应该选择在期末进行盘点。

烧碱盘点时间不正确,A仓库和B仓库的存货中均存在烧碱,对于同一类型的存货,建议采用同时盘点的方法,不应该安排在不同的时间。

(2)第(2)项中存在缺陷。

对于存放在外地公用仓库的存货——玻璃盘点方式不正确,因为其占存货总额的比例达到39%,所以应该考虑采用实地盘点的方式。

(3)第(3)项中存在缺陷。

存货审计案例

存货审计案例

存货审计案例存货审计案例(1)案例:注册会计师在审计X公司的存货时,通过以2003年12月31日为截止日实施存货截止性测试发现:(1)2003年12月28日收到一张购货发票,已记入当年12月份账内,其会计处理为:借:库存商品——原材料 3247863.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552137.00 贷:预付账款——A公司 3800000.00但存货实物却在次年1月3日才收到,未包括在年底的盘点范围内。

(2)2003年12月30日的一张入库单上盖有暂估入账印单,并以暂估价记入2003年的存货账中,其会计分录为:借:库存商品 2000000.00贷:应付账款 2000000.00 (3)2003年12月31日购入原材料300000元,已经验收入库,但购货发票1 - 11 -月5日收到,记入2003年1月份账内。

(4)2003年12月31日收到B公司开来的购货发票,专用发票注明原材料价款及运费为160000元,增值税税款为27200元。

会计人员把发票收好,待2004年1月7日收到原材料并验收入库后,支付款项,做好下列会计处理: 借:库存商品——原材料 1600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27200.00 贷:银行存款 187200.00(5)2004年1月15日收到B公司开来的购货发票,红字冲销2003年12月30日暂估入账,并按发票金额记录入2004年1月份账簿。

分析以上会计科目“库存商品”和“原材料”都为一级科目,建议不把“原材料”当二级科目使用。

(1)企业应在1月3日收到实物才入账,12月收到发票不入账。

因为货物的所有权没有转移。

2004年1月3日收到货时,会计处理:借:原材料 3247863.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552137.00 贷:预付账款——A公司3800000.00(2)暂估入账:借:原材料 2000000.00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款 2000000.00(3) 2003年12月31日购入材料已验收入库,票未到,应先暂估入账。

审计案例_生产循环案例如何识别存货舞弊

审计案例_生产循环案例如何识别存货舞弊

如何识别存货舞弊(一)存货价值的操纵手法存货的价值确定涉及两个要素:数量和价格。

确定现有存货的数量常常比较困难,因为货物总是在不断地被购入和销售;不断地在不同存放地点间转移以及投入到生产过程之中。

存货单位价格的计算同样可能存在问题,因为采用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平均成本法以及其他的计价方法所计算出来的存货价值将不可避免地存在较大的差异。

正因如此,复杂的存货账户体系往往成为极具吸引力的舞弊对象。

不诚实的企业常常利用以下几种方法的组合来进行存货造假:虚构不存在的存货,存货盘点操纵,以及错误的存货资本化。

所有这些精心设计的方案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即虚增存货的价值。

1、虚构存货正如莫纳斯所做的那样,一个极易想到的增加存货资产价值的方法是对实际上并不存在的项目编造各种虚假资料,如没有原始凭证支持的记账凭证、夸大存货盘点表上存货数量、伪造装运和验收报告以及虚假的定购单,从而虚增存货的价值。

因为很难对这些伪造的材料进行有效识别,注册会计师往往需要通过其他的途径来证实存货的存在与估价。

2、存货盘点操纵注册会计师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对客户存货的监盘来获取有关存货的审计证据。

因此,对注册会计师来说,执行和记录盘点测试显得非常重要。

遗憾的是,在一些存货舞弊案件中,审计客户在数小时之内就改变了注册会计师的工作底稿。

因而,注册会计师必须采取足够的措施以确保审计证据的可信性。

举例来说,假定审计客户在会计期间结束前五天收到一大批货物,随之将所有与之有关的验收报告和发票以及它们的复印件抽出,并在审计进行期间将其隐藏起来。

然后,在存货实物盘点时,雇员们再将这些货物清点并计入注册会计师测试的那批货物中去。

显然,在上例中实物存货将被高估,同时有相同金额的负债被低估。

对于客户来说,采取这种方法的好处是存货高估的金额将会被混入整个销售成本的计算之中。

遇到这种情况,注册会计师需要进行比例或趋势分析以发现可能的舞弊。

另外,也可以检查会计期间结束后一段时间内的款项支出。

第5章生产与存货循环审计案例

第5章生产与存货循环审计案例
第5章生产与存货循环审计案例
l 林5森.、1马.3丁星把生辰产与公存货司循环存的重货大错项报风目险评控估为制低水测平,试在评估生 产与存货流程的重大错报风险时预期内部控制运行有效,因此,必须对 星辰公司进行控制测试,以获取内部控制有效运行的充分、适当的审计 证据。 l 1)存货的内部控制制度 l 生产与存货的内部控制主要包括存货的内部控制和成本制度的内部控制
第5章生产与存货循环审计案例
l 资5产.1负.债1表项日目,星背辰公景司资的存料货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
计量。当其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时,提取存货跌价准备。存 货按单个存货项目的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差额提取存货 跌价准备。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后,如果以前减记存货价值的 影响因素已经消失,导致存货的可变现净值高于其账面价值 的,在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内予以转回,转回的金 额计入当期损益。
第5章生产与存货循环审计案例
l 星5辰.1公.司1所项属目行业背为轻景工资造纸料业。2010年,在政府积极的
宏观经济政策调控下,中国造纸行业基本克服了金融危机所 带来的市场需求下降,开工率降低,产品库存增加等困难, 全行业逐渐走出低谷。2011年,中国造纸行业发展速度开 始加快,各项经济指标大幅上涨。2011年上半年,造纸原 料价格不断上涨,导致生产成本上升。针对上半年面临的困 难,星辰纸业管理层采取了以下措施:在采购、销售、财务 管理、环保节能、公司治理等环节加大管理力度,重点抓好 新投产项目的生产经营,努力提高设备运行质量,大力开拓 国内、外市场。
两项内容。需要作以下两个方面的说明:一方面,由于生产与存货循环 同其他业务循环的内在联系,生产与存货循环中某些审计测试,特别是 对存货的审计测试,与其他相关业务循环的审计测试同时进行将更为有 效。例如,原材料的取得和记录是作为采购与付款循环的一部分进行测 试的,而装运产成品和记录营业收入与成本则是作为销售与收款循环审 计的一部分进行测试的。另一方面,尽管不同的企业对其存货可能采取 不同的内部控制,但从根本上说,均可概括为存货的数量和计价两个关 键因素的控制。 l 审计项目组根据《企业内部控制指引第8号——资产管理》中对存货内 部控制制度的要求,结合星辰公司存货的特点,总结出星辰公司存货内 部控制制度的关键控制点,这些关键控制点都是审计人员进行控制测试 时应关注的要点。

审计案例研究(赵保卿主编)-4生产与存货循环审计案例

审计案例研究(赵保卿主编)-4生产与存货循环审计案例
26
3,对存货实施实质性程序:P82
存货实质性程序阶段的审计目标: 1,确定存货是否存在; 2,确定存货是否归被审计单位所有; 3,确定存货增减变动的记录是否完整; 4,确定存货的品质状况,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是否
合理; 5,确定存货的计价方法是否恰当; 6,确定存货余额是否正确; 7,确定存货在会计报表的披露是否恰当。
34
存货监盘
1.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26号――存货监盘: 2002年7月1日开始实施《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26 号――存货监盘》。
(1)存货监盘的涵义 是指注册会计师现场监督被审计单位存货的盘点, 并进行适当的抽查。
(2)存货监盘的会计责任 定期盘点存货,合理确定存货的数量和状况是被 审计单位管理当局的责任。
15
15
6.生产成本在当期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的控制 测试。检查成本计算单中在产品数量与生产统计报 告或在产品盘存表中的数量是否一致;检查在产品 约当产量计算或其他分配标准是否合理;计算复核 样本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最终对当年采用的成本 会计制度作出评估。
16
16
二、案例背景、过程与分析:P79
额进行核对; ②监盘存货; ③验证存货所有权; ④检查存货品质状况,审查存货跌价准备; ⑤存货计价检查等。
29
3,对存货实施实质性程序:P82
由于存货的成本归集较为复杂,且存货的牵扯 性大,一般存在重大错报风险。
影响错报风险的因素具体包括: (1)存货的数量和种类; (2)成本归集的难易程度; (3)陈旧过时的速度和易损坏程度; (4)遭受失窃的难易程度。
(一)案例背景:P79 1.审计人
——信诚会计师事务所。 ——事务所派出了以郑明为项目组长及以李和芳、 张迪、刘华雨为组员的项目组。

獐子岛存货审计案例

獐子岛存货审计案例

獐子岛存货审计案例咱今儿个来唠唠獐子岛这个存货审计的事儿,那可真是相当的“精彩”啊。

一、獐子岛的背景。

獐子岛呢,本来是一家挺有名气的搞水产养殖的公司。

就想象一下,茫茫大海里,那都是他们家的“大宝藏”,也就是存货。

这存货可不像一般企业仓库里堆着的那些货物,看得见摸得着,獐子岛的存货是在海里游来游去的虾兵蟹将和扇贝啥的。

二、第一次存货“消失”1. 突然的亏损公告。

有一天啊,獐子岛突然就发布公告说,我们家海里的扇贝不行了,大量死亡,公司要巨亏。

这可把股民们吓了一跳,就像你正满心欢喜地等着吃大餐呢,结果人家告诉你,菜没了。

2. 审计师的难题。

这对于审计师来说,那就是个超级大难题啊。

他们怎么去核实海里到底还有多少扇贝呢?总不能一个个潜水下去数吧。

他们只能依靠獐子岛自己提供的数据,什么养殖面积啊,投放种苗的数量啊,还有以前的生长记录之类的。

但是这些数据的真实性就很难保证了。

比如说,獐子岛说他们在某个海域投了多少万颗扇贝苗,那这苗到底有没有投够数呢?谁知道呢?就好像有人说他在地里种了很多很多土豆,但是有没有真种那么多,全凭他一张嘴。

三、存货盘点的“戏法”1. 所谓的抽样盘点。

獐子岛说他们会进行抽样盘点。

就好比是从一大锅汤里舀出几勺尝尝,看看味道咋样,来推断整锅汤的情况。

但是啊,这海洋那么大,他们抽样的范围是不是合理呢?是不是就专门挑那些扇贝长得好的地方去抽呢?这就像是有人想知道一片果林里果子的数量,只去数那些长得茂盛的几棵树,然后就说整个果林的果子数量,这肯定不靠谱啊。

2. 难以核实的海底世界。

海底可不是透明的玻璃缸,审计师看不到那些扇贝在海底到底是个什么真实的生存状态。

獐子岛说扇贝死了,是因为冷水团啥的。

可是这冷水团到底有没有那么大的破坏力,谁能真正说得清呢?审计师没有足够的技术手段去探测海底每一个角落的扇贝死活,就只能听獐子岛的解释。

这就好比你去看病,医生说你得了一种很罕见的病,但是你又没办法去验证,只能相信医生的话。

生产与存货循环审计

生产与存货循环审计
存货分类管理
审查存货是否按照产品类别、生产日期、保质期等进行分类管理, 以确保存货的有效利用和安全。
存货出入库管理
检查存货的入库、出库记录是否完整,审批流程是否合规,防止未 经授权的出入库行为。
生产流程审计
生产计划与实际生产情况
核对生产计划与实际生产情况是否一致,分析 生产过程中的瓶颈和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内部控制的测试和评估
控制测试
通过观察、检查和询问等手段,测试内部控制的设计和执行是否有效。
风险评估
识别和分析生产和存货循环中的潜在风险,评估其对企业的可能影响。
缺陷认定
根据测试和评估结果,确定内部控制是否存在缺陷及缺陷的严重程度。
改进建议
针对发现的缺陷,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以完善内部控制体系。
CHAPTER 03
生产与存货循环内部控制的关键要素
授权与批准
确保生产和存货活动经过适当的授权和审批 ,防止未经授权或越权的行为。
记录控制
建立和维护完整的生产和存货记录,包括入 库、出库、转移等,以便追踪和核实。
资产保护
采取措施确保生产和存货资产的安全,防止 盗窃、损坏或浪费。
内部审计
定期对生产和存货循环进行内部审计,以评 估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生产与存货循环审计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 录
• 生产与存货循环概述 • 生产与存货循环内部控制 • 生产与存货循环审计程序 • 生产与存货循环审计要点 • 生产与存货循环审计案例分析
CHAPTER 01
生产与存货循环概述
生产与存货循环的定义
生产与存货循环是指企业从原材料采 购、生产、存储到销售的整个过程, 包括生产计划、生产控制、存货管理 等活动。

财务审计中关于生产循环审计的典型例题

财务审计中关于生产循环审计的典型例题

计。

相关资料如下:资料一:在A产品生产成本中,a原材料成本占重大比重。

a原材料在20×8年的年初、年末库存均为零。

A产品的发出计价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

资料二:20×8年度,X公司所处行业的统计资料显示,生产A产品所需a原材料主要依赖进口,汇率因素导致a原材料采购成本大幅上涨;替代产品面市使A 产品的市场需求减少,市场竞争激烈,导致销售价格明显下跌。

度财务报表是否存在重大错报风险,并列示分析过程和分析结果。

(2)在要求(1)的基础上,如果X公司20×8年度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风险,指出重大错报风险主要与哪些财务报表项目的哪些认定相关。

答案:(1)2008年度行业统计资料显示在A产品成本占有较大比重的a原材料的采购成本大幅上涨,导致A产品成本上升,但A产品2008年度收发记录反映其成本不升反降。

计。

在对甲公司20×8年12月31日的存货进行监盘时,发现部分存货的财(1)根据监盘结果,假定不考虑舞弊以及财务明细账串户登记、仓库明细账串户登记的情况,逐项分析存货数量差异可能存在的主要原因。

(2)针对存货的财务明细账数量与实物监盘数量不一致情况,简要说明应当实施哪些必要的审计程序。

(1)答:①a产品仓库明细账数量与实物监盘数量一致,但与财务明细账数量不一致,可能系已销售发货但财务部门未及时作出会计处理,或产品已出库但仓库没有及时将出库单据传递至财务部门等原因所致。

②b产品财务明细账数量与实物监盘数量一致,但与仓库明细账数量不一致,可能系b产品入库后仓库部门没有及时登记仓库明细账等原因所致。

③c材料财务明细账数量与仓库明细账数量一致,但与实物监盘数量不一致。

可能是c材料入库后未及时记入财务明细账与仓库明细账,或c材料退库后没有及时记入财务明细账和仓库明细账等原因所致。

④d材料财务明细账数量与仓库明细账数量一致,但与实物监盘数量不一致。

可能是由于d材料报废后未及时进行财务处理、未及时登记仓库明细账,或d材料自然损耗、丢失、被盗等原因所致(2)答:应当考虑实施以下审计程序:①应当查明差异原因,并及时提请甲公司更正;②应当考虑错误的潜在范围和重大程度,在可能的情况下,扩大检查范围或提请甲公司重新盘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验证企业产品直接耗用材料的数量、计价和材料费 用分配是否真实、合理。 ❖ 直接人工成本的审计 ❖ 制造费用的审计
审查制造费用的组成项目是否合规;审查制造费用 预算的执行情况;审查制造费用发生额的真实性;审 查制造费用分配的合理性。 ❖ 主营业务成本的审计 分析主营业务成本的变动情况。
二、案例背景
存货实质性程序阶段的审计目标: 1,确定存货是否存在; 2,确定存货是否归被审计单位所有; 3,确定存货增减变动的记录是否完整; 4,确定存货的品质状况,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是否
合理; 5,确定存货的计价方法是否恰当; 6,确定存货余额是否正确; 7,确定存货在会计报表的披露是否恰当。
对存货实施实质性程序
2.盘点的准备工作应包括哪些?
答:盘点准备工作包括:
首先编制连续编号的盘点标签或盘点清单,确定盘点顺序 ,有条件的还要绘制存货摆放示意图,规划盘点路线;
其次,审计人员应了解有关财产物资的内部控制和管理制 度,对各项制度的遵循情况进行评价,发现存在的薄弱环 节,明确盘点的重点;
再次,作好盘点的人员准备工作,盘点是整个企业的大 事,各级领导、有关人员应参加,通过召开盘点预备会议 ,将盘点计划或指令贯彻到每一个人;
报表审计业务 ❖ 被审计单位的主营业务:轻工业类制造企业。
纸、纸板、纸箱制品。
三、案例分析
1,审计目标: (1)评价存货内部控制的健全性与有效性; (2)确定存货会计处理的合法性与公允性。
2.对存货环节进行风险评估和控制测试
调查方法: 1)使用调查表; 2)取内控流程图; 3)运用检查凭证法、实地考察法进行内控测试。
针对情况(2),注册会计师林琳应向红特公司函证代 管的甲材料;
针对情况(3),注册会计师林琳应对期末存货进行截 止测试;
针对情况(4),注册会计师林琳应采取询问管理当局 、函证、进行截止测试等程序。
案例二 永晟公司生产成本审计案例
❖ 直接材料成本的审计 审阅材料和生产成本明细账,抽查有关的费用凭证
本量进行盘点时,应考虑有关实地盘点的,永续记录 的可靠性、存货的总金额及种类,不同的重要存货位 置的数量以及以前年度发现的误差性质和程度的内部 控制等。 (3)项目的选取问题。一般来讲,样本的选取应讲重 要项目或典型存货项目作为对象,同时对可能过时的 或损坏的项目要仔细查询,并与管理人员就疑虑问题 交换意见。
最后,通知被查部门,并要求其将有关的物资盘点日的帐 面数轧出,将已经发现的错误数剔除,存货应停止流动。
3. 针对上述情况,注册会计师林琳应当采用什么实质性程序 进行审查?
答:针对上述情况,注册会计师林琳应当采用下列实质 性程序进行审查。
针对情况(1),注册会计师林琳应要求该公司对期末 存货进行重盘,审计人员适当抽点;
❖ 审计人:华硕会计师事务所 ❖ 被审计人:永晟股份有限公司 ❖ 审计项目:2007年度会计报表审计业务 ❖ 被审计单位主营业务:摩托车业,主营业务为摩
托车、助力车及其零部件的自制与开发。
三、案例分析
1. 审计目标: (1)评价生产成本内部控制的健全性与有效性; (2)确定生产成本处理的合法性与公允性。
因此,加强存货审计对于促进企业健全内部控 制制度,提高存货管理水平起着重要的作用。
生产循环业务流程
❖ 存货循环环节
存货的保管
会计记录
成本计算
存货的分发 加工生产 验收入库
存货的内部控制
企业制定存货内部控制的根本目的在于保障存货 资产的安全,加速存货资产的周转,提高存货资 金的效益。 存货的内部控制包括两大控制系统: ❖ 存货的实物流转程序控制(采购、验收、存储、 发货、生产) ❖ 对实物价值流转记录的控制(成本会计控制、永 续盘存制)
2.对存货环节进行风险评估和控制测试
存货内部控制的不足: 1. 康泰公司的原材料由于具有没有规则的外形、成
本又相对较低等特点,所以仓储环节的内部控制 很薄弱,导致浪费的发生; 2. 无严格的材料领用制度。
审计人员认为该循环内部控制的可信赖程度为中, 决定在下一步的实质性测试中增加实质性程序。
3.对存货实施实质性程序
第四章 生产与存货循环审计案例
案例一:康泰公司存货审计案例
存货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了消耗或耗用 而持有的各种有形资产,包括各种原材料、辅助 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委托加工材料、在 产品、产成品和商品等。
由于存货在企业的流动资产项目中占有较大的 比重,故存货项目的真实性、正确性直接影响到 资产负债表中存货项目的公允性。
第二,审计人员还发现材料单位成本年度内某些月 份出现异常波动,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审计 人员决定在实质性测试环节进一步关注,审计人 员需要在实质性测试程序中重点予以关注。
(1)编制存货明细表及各大类明细表,与明细账、 总账、报表的余额进行核对。
(2)进行存货监盘。 (3)确定存货的所有权归属。 (4)确定存货的品质状况,已经存货跌价准备的计
提是否合理。 (5)确定存货的计价方法是否恰当。
四、思考题讲解
1.审计人员在制定盘点计划时应关注哪些问题? 答:审计人员应关注: (1)监盘时间,一般以期末为主。 (2)监盘的样本量。一般来讲,在考虑选取多大的样
2. 对生产成本进行风险评估和控制测试
测试方法: 1)使用调查表了解内控; 2)运用检查凭证法、实地考察法对内控进行测试; 3)对成本构成进行检查。
2. 对生产成本进行风险评估和控制测试
生产成本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主要是: 第一,在审计中发现, 被审单位生产领用材料虽有
适当的授权批准手续, 但材料的发出缺乏定额控 制,容易造成材料领用环节的浪费,由于材料的 发出缺乏定额控制,生产环节总会有一些领而未 用的材料,被审单位没有建立“假退料”制度, 这势必会影响生产成本的正确核算;
实施实质性阶段的审计程序: ①编制存货明细表并将其与明细账、总账、报表余
额进行核对; ②监盘存货; ③验证存货所有权; ④检查存货品质状况,审查存货跌价准备; ⑤存货计价检查等。
二、案例背景
❖ 审计人:信诚会计师事务所 ❖ 被审计人:康泰股份有限公司 ❖ 审计项目:康泰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的会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