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性动物读书报告

合集下载

《社 会性动物》读书笔记

《社 会性动物》读书笔记

《社会性动物》读书笔记《<社会性动物>读书笔记》最近读了一本挺有意思的书,叫《社会性动物》。

这书啊,真的让我对身边的人和事儿有了好多新的想法。

书里提到了很多关于人类在社会中的行为和心理的有趣观点。

比如说,我们总是倾向于认为自己的行为是有合理原因的,而别人的行为往往是因为他们的性格或者本质。

但其实,很多时候环境和情境的影响比我们想象的要大得多。

这让我想起了之前遇到的一件事儿。

有一次,我去参加一个志愿者活动,是去一个偏远山区给孩子们送学习用品。

那天早上,我起了个大早,满心欢喜地带着大包小包的东西出发了。

到了集合地点,发现已经有不少人在等着了。

其中有一个姑娘,看起来特别冷漠,不爱说话,别人跟她打招呼,她也就是点点头,笑都不笑一下。

我当时心里就想,这人怎么这么不合群啊,来参加志愿活动还摆着一张臭脸。

我们坐上大巴,一路颠簸着往山区走。

路上大家都在兴奋地讨论着这次活动,分享着自己的期待。

可那个姑娘还是一个人坐在角落里,看着窗外一言不发。

我心里对她的不满又多了几分,觉得她就是来凑数的,根本没有真心想帮助孩子们。

好不容易到了地方,大家开始忙着把东西搬下车,布置场地。

那个姑娘还是不怎么积极,动作慢悠悠的。

就在我心里暗自吐槽她的时候,发生了一件让我意想不到的事情。

有个小朋友不小心摔倒了,膝盖擦破了皮,哇地一声哭了起来。

大家都还没反应过来,那个一直被我认为冷漠的姑娘第一个冲了过去,小心翼翼地把小朋友扶起来,轻声细语地安慰着。

她从包里拿出创可贴和消毒药水,熟练地给小朋友处理伤口。

那眼神里满满的都是关心和心疼,跟之前的冷漠简直判若两人。

我在一旁看着,心里特别愧疚。

原来我一直都误会她了。

后来我才知道,她之所以一路上不怎么说话,是因为前一天晚上加班到很晚,几乎没怎么睡,实在是太累了。

而她动作慢悠悠的,是因为她之前在别的志愿活动中受过伤,腰不太好,不能太用力。

这件事儿让我深刻地意识到,我们太容易根据第一印象或者表面的行为去评判一个人,而忽略了背后可能存在的各种原因和情境。

社会性动物读后感

社会性动物读后感

社会性动物读后感《社会性动物读后感》我最近读了一本名为《社会性动物》的书籍,让我对动物的社会行为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思考。

在这本书中,作者详细介绍了不同类型的社会性动物以及它们的行为特点,令我深受启发。

社会性动物是指依赖于彼此相互交流、互赖和互动的动物群体。

在这样的动物群体中,个体间的相互关系和合作对于整体的生存和繁衍至关重要。

通过观察和研究这些动物的行为,我们可以发现许多令人惊叹的社会性动物特点。

首先,社会性动物展现出高度的组织和协作能力。

在书中,作者重点介绍了蚂蚁和蜜蜂的社会结构。

蚂蚁和蜜蜂构建起复杂而有序的社会体系,分工明确,每个成员都有特定的职责。

蚂蚁队伍中的士兵负责保护,工蚁负责收集食物,而蜜蜂则由女王和工蜂组成,井井有条地完成各种任务。

这种高度的组织和协作使得蚂蚁和蜜蜂能够应对各种挑战,并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生存下来。

其次,社会性动物表现出对于群体的忠诚和奉献精神。

书中提到的非洲大象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非洲大象的群体中由一只雌性象领导,其他成员包括雄性象、幼象和青年象。

这些大象在吃草、寻找水源、保护幼象等方面相互协作,形成了非常紧密的关系。

他们彼此之间的牵引力非常强大,这种群体精神让他们能够在艰难的环境中相互支持,共同度过困难。

此外,社会性动物还表现出与同伴之间的情感联系。

在书中,作者以黑猩猩为例,描述了它们之间的感情纽带。

黑猩猩建立了复杂的社会等级,占据特定地位的雄性黑猩猩能够享有更多的资源和权力。

但是,即使非亲属之间,黑猩猩之间也可以建立紧密的情感联系。

他们通过拥抱、触摸和互相梳理身体来表达友善和亲近。

这种情感联系不仅体现了黑猩猩的情感丰富性,也展示了他们作为社会性动物的独特特征。

最后,社会性动物之间还存在着复杂的社会规则和行为规范。

这可以通过狮群的例子得到证明。

狮子属于典型的社会性动物,会组成由雄性、雌性和幼崽组成的群体。

在狮群中,雄狮通常是领导者,并负责保护领地和群体。

雌性狮子则负责猎食和照顾幼崽。

社会性动物读后感

社会性动物读后感

社会性动物读后感作为社会性动物,我们与其他生物一样,生活在一个大家庭中。

我们需要互相依赖,互相支持,才能生存下去。

这是一种天然的社交本能,也是我们与其他生物最大的不同之处。

而《社会性动物》这本书,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深入探讨了社会性动物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性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在读完这本书之后,我深刻地感受到了社会性动物的生活方式对我们人类的启示。

首先,社会性动物之间的合作和协作是非常重要的。

在书中,作者通过大量的实例和研究案例,讲述了社会性动物在面对外部威胁和困难时是如何团结一致,互相帮助,共同应对的。

这种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对我们人类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现代社会,我们经常需要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一些复杂的任务,而这种合作精神正是我们可以借鉴的。

其次,社会性动物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书中,作者提到了社会性动物通过各种方式来进行信息交流,包括声音、姿态、气味等。

这种交流方式在我们人类社会中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与他人进行交流和沟通,而良好的沟通能力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他人,协调彼此的关系,从而更好地完成工作和生活。

另外,社会性动物之间的互相依存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书中,作者提到了社会性动物之间的互相依存是他们生存的重要保障。

在野外,一只孤独的动物往往很难生存下去,而只有与其他同类互相依存,才能更好地应对外部环境的挑战。

这也给我们人类一个启示,即互相依存和互相支持是我们生存的重要保障,只有在团结一致的情况下,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最后,社会性动物与人类之间的关系也是我们需要深入探讨的一个话题。

在书中,作者提到了人类与社会性动物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性甚至基因都受到了社会性动物的影响。

这也给我们一个启示,即我们需要更加尊重和保护社会性动物,因为他们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的生存也离不开他们的存在。

通过阅读《社会性动物》,我对社会性动物的生活方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我们人类的生活方式有了更多的思考。

社会性动物读后感

社会性动物读后感

社会性动物读后感作为社会性动物,我们与他人的联系和互动对我们的生活至关重要。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合作、分享和互助,这些都是我们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技能。

而对于人类来说,作为社会性动物,我们也可以从动物的行为中学到很多东西,这些经验和教训同样可以指导我们在人类社会中的行为和相处方式。

在读完关于社会性动物的书籍后,我深刻地意识到了人类与动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以及我们可以从动物身上学到的许多东西。

首先,社会性动物的生活方式告诉我们,合作是成功的关键。

在野外,许多动物都是以群体的形式生活的,它们相互依赖,共同合作来应对外部环境的挑战。

这种合作精神同样适用于人类社会,我们需要相互合作,共同努力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其次,社会性动物的行为也告诉我们,分享和互助是我们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手段。

在动物世界中,许多物种都会相互分享食物和资源,互相帮助来应对生存的挑战。

这种互助精神同样适用于人类社会,我们应该学会分享和帮助他人,这样才能建立一个更加和谐的社会。

另外,社会性动物的生活方式也告诉我们,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是我们生活中的重要一环。

在动物世界中,许多动物都会建立起复杂的社会结构,它们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如亲子关系、配偶关系等。

这些社会关系的建立和维护对于它们的生存和繁衍都是至关重要的。

同样地,人类社会中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我们需要学会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这样才能获得他人的支持和帮助。

通过阅读关于社会性动物的书籍,我深刻地意识到了人类与动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以及我们可以从动物身上学到的许多东西。

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会努力去学习和借鉴动物们的行为,努力去培养合作精神、分享和互助的意识,以及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这样才能更好地融入到人类社会中,取得更大的成就。

同时,我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关注动物的生活和行为,从中学到更多的东西,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保护和关爱我们的地球和生态环境。

《社会性动物》读后感(通用7篇)

《社会性动物》读后感(通用7篇)

《社会性动物》读后感(通用7篇)《社会性动物》读后感(通用7篇)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

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社会性动物》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社会性动物》读后感篇1不知道花了几个月了,才勉强将E阿伦森的《社会性动物》看完。

因为涉及到的细节较为复杂,这篇所谓的读后感,我也不做什么展开,在文章的后面会放上我的读书笔记,不知道会不会有人看,但我上传的目的只是为了保存,免得以后笔记遗失的时候,会造成一些损失。

在这里我只是简短地写下我读完整本书的一些感受:人是一种社会性动物,与人交流,是我们一生避免不了的事情。

在交流的时候,我们会做出自己的反应,我们也会感受到一些东西。

历史长河中,总是有那么多的事件,我们想要去深究,到底是为什么导致了那些事情,那些所谓的大事,那些生活中的小事。

本书可能就是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试图通过一些实验来揭示那些我们认为的疯狂背后的原因,那些我们理所应当背后的可能性。

通读本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我们,终归只是一个人。

可能我说的都是废话,搞的好像谁不知道我们是人一样,但是很神奇的是,我们在生活中总是喜欢将人分成三六九等,总是喜欢用有色眼镜去看待一件事,看待一群人,甚至可能单独对待一个人的时候也是如此。

我并不是否认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我只是开始慢慢了解到,其实我们欠缺的只是一双相对公平公正的眼睛。

我很喜欢作者用实验去验证,但我觉得心理学的事情,用几个所谓的实验来验证,其实是非常荒谬的,虽然我们都是人,拥有人的共性,但个体的差异,细微处的变化,我想很有可能会影响最后每个人的决定。

而且,这种妄图操作别人的实验,往往都是无疾而终的。

我热爱心理学,因为我觉得这是一门非常神奇的学科,但可能是我不学无术吧,我恰恰觉得他的神奇之处,就在于那种不可预见性,就如同我的股票投机一样。

我可以就未来的趋势做一个划分,并且安排好自己的相应的处理方法,但我并不能预测将来某一个阶段的结果会怎么样。

[精品]《社会性动物》读后感

[精品]《社会性动物》读后感

[精品]《社会性动物》读后感
《社会性动物》是一本非常有趣的书籍。

它通过生动的故事和详细的科学研究,展示
不同种类动物的社会行为。

书中提到的动物有狮子、猴子、蚂蚁、野猪等。

在狮群中,雄性狮子负责保卫领地和狩猎,雌性狮子则负责育儿。

猴群中有明显的等
级制度,一些猴子享有更高的地位,而一些猴子则处于下等位。

蚂蚁既有工蚁,也有战士蚁,它们分工协作,保卫整个蚂蚁群。

野猪家族也有相对稳定的等级结构,头等猪负责领
导整个家族。

通过这些例子,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动物都有着高度的社会性。

它们在生存过程中互
相合作,分工明确,保卫自己的群体。

这种社会性不仅可以提高这些动物的生存率,而且
有助于它们更好地适应环境。

然而,与此同时,在这些动物的社会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和谐的因素。

例如,在狮子群中,雄性狮子间常常会出现激烈的争斗。

在野猪家族中,头等猪有时会欺压其他猪。

这些
不和谐因素对群体的稳定性造成了一些威胁。

读完这本书后,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动物世界中的种种规律与秩序。

它们的社会性在某
种程度上与人类社会非常相似,我们也可以从中汲取一些启示。

例如,在人类社会中,我
们也需要相互合作、分工协作,在重要的问题上团结一致。

我们还需要认识到,一个稳定
的社会必须基于信任和互相尊重的基础上建立。

总之,我非常喜欢这本书,感谢作者为我们呈现了这些有趣的动物社会行为。

通过它,我对动物世界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对人类社会有了更加深刻的思考。

4《社会性动物》读后感

4《社会性动物》读后感

《社会性动物》读后感《社会性动物》这本书以其深入人心的洞察力和丰富的实证研究,为我们揭示了人类在社会交往中的种种现象和规律。

阅读这本书,让我对人类社会的复杂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让我对自己的行为和心理有了更多的反思。

首先,书中强调了人类作为社会性动物的本质。

我们无法脱离所在的群体而独立存在,因此我们的行为和思想都受到了社会环境和他人的影响。

这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社会环境对个人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

其次,书中对于社会影响的探讨让我深受启发。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信息的社会中,每天都会接收到各种各样的信息和观点。

这些信息和观点会对我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影响,甚至改变我们的信仰和价值观。

因此,我们需要保持警惕,审慎地选择和接受信息,避免被他人或群体所左右。

此外,书中还提到了从众现象和旁观者效应等社会心理学概念。

这些概念让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人类在社会交往中的心理和行为规律。

例如,从众现象揭示了人们在面对群体压力时往往会选择跟随大多数人的选择,而旁观者效应则揭示了人们在面对紧急情况时可能会因为缺乏责任感而选择袖手旁观。

这些规律让我们更加了解人类社会的复杂性,也提醒我们在实际生活中要保持独立思考和勇于承担责任。

最后,书中对于社会认知的探讨也让我受益匪浅。

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往往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偏见来解读他人的行为和意图,这可能会导致误解和冲突。

因此,我们需要学会更加客观地看待他人和事物,避免因为自己的偏见而做出错误的判断。

总的来说,《社会性动物》是一本非常优秀的社会心理学著作。

它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我们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复杂性和规律,同时也提供了许多实用的建议和方法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社会现象。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不仅学到了许多知识,也对自己的行为和心理有了更多的反思和认识。

我相信这本书将会对我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

社会性动物读后感

社会性动物读后感

社会性动物读后感《社会性动物》是一本由大卫·布鲁姆写的有关动物行为和社会性的书籍。

在这本书中,作者通过描写和分析不同种类的动物的行为,展示了动物们如何依赖彼此,建立起复杂的社会结构和互动关系。

读完这本书后,我深刻地认识到动物也是有情感和社会性的,同时也对人类社会的一些问题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首先,这本书详细地介绍了许多不同种类动物的社会结构和互动关系。

例如,狐狸会建立起复杂的家庭结构,犀牛会形成大规模的社区,而我们常见的大猩猩则通常生活在一个由雄性领导的群体中。

这些动物们为了保障个体的安全和繁衍后代,会形成各种不同的社会组织形式。

比如,一些动物主要是由雄性组成,他们之间会进行竞争以获得交配权;另一些动物则会形成由雌性和幼崽组成的家庭群体,各个成员之间相互照顾和协作。

通过阅读这些有关动物的社会结构,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动物以及人类社会的本质,我们都需要彼此的支持和合作才能更好地生活。

其次,这本书还揭示了一些关于人类社会的问题。

通过对动物的行为进行观察和分析,作者发现一些有关动物行为背后的恶劣条件和不公平现象。

比如,在某些社会性动物中,强者往往可以抢夺弱者的食物和资源,剥夺了弱者的生存权利。

而这种现象在人类社会中也存在,一些富人可以通过欺压和剥夺穷人的权益来获取更多的财富。

这些揭示出来的现象让我对社会中的不公平和不平等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同时也鼓励我积极关注并尝试解决这些问题。

最后,这本书还给了我一些关于动物保护的启示。

通过对动物社会性的描写,我认识到人类应该更加关注和保护动物的生存权益。

动物不仅有生存的权利,也有自己的情感和社交需求,它们与我们人类一样也是生活在这个星球上的一份子。

保护动物不仅仅是为了满足我们人类的需要,更是出于对动物自身权益的尊重和珍惜。

总之,读完《社会性动物》让我对动物行为和社会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思考。

通过对不同种类动物的社会结构和互动关系的观察,我认识到动物也有情感和社会性,它们可以像人类一样建立起复杂的社会结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性动物》读书报告
《社会性动物》是一部讲述人际关系的心理学著作,涉及情感、移情、偏见、攻击性、从众性等诸多方面。

对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困惑,这本书提供了科学的答案,例如,为什么企业热衷于用明星做广告?为什么有人溺水时,围观的人却不伸手援助?为什么人们会相信邪教等问题。

书的扉页上有亚里士多德的一段话:“人的本质上是社会性动物;那些生来就缺乏社会性的个体,要么是低级动物,要么就是超人。

社会实际上是先于个体而存在的。

不能在社会中生活的个体,或者是因为自我满足而无需参与社会生活的个体,不是野兽就是上帝。

”这段话表明了在很久以前,人们中的一些就意识到,人具有社会性。

显然,人不是低级动物,不是超人,更不是上帝。

所以,人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

正如一句话所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江湖就是社会。

既然是一本社会心理学的著作,我们首先应该知道什么是社会心理学。

作者埃利奥特·阿伦森首先举了十几个例子,提出了例子中的一个共同因素,社会影响。

例如,一个四岁小女孩在生日那天得到一个玩具鼓,她敲了几下便不再玩了,之后很久不摸一下。

一天,一个朋友来做客,他刚想拿起鼓玩,小女孩就夺了过去,玩个不停,好像那一直是她最喜爱的玩具一样。

由此,阿伦森引出了社会心理学的工作定义,即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人们对别人的信念和行为索产生的影响的学科。

书中阿伦森的第一定律是:行为古怪的人并不一定都是疯子。

我认为他同样在强调社会影响。

阿伦森说,一些情境变因会使许多“正常”人以极不适当的方式来行动。

阿伦森用了菲利普·齐母巴多的著名模拟监狱实验来佐证自己的定律。

有一个成语叫做“三人成虎”,在我们的生活中总有那样一些人,喜欢追随别人,与人附和,以博得别人的好感。

而我们自己,也经常被别人影响,对原本自己很确定的事感到怀疑,这就是人的从众性。

对于从众现象,詹姆斯·瑟伯有一段传神的描写。

一两个人,因为各自的某种原因开始跑起来,没过多久,大街上的所有人都跑了起来,为什么呢?因为别
人在跑,具体愿意谁也不知道。

如果你问他,他会很不满的对你说:别问我,问上帝去!
从众行为到底好不好?这是一个无法判断的问题。

从字面来看,从众似乎意味着没有主见,随波逐流,不从众看起来感觉更好些。

但实验表明,用阿伦森的话来说,在有“法律”或常规的团体中,从众者比不从众者更受欢迎。

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说,人们更喜欢被人“顺着毛抚摸”。

由此看来,从众是合乎人们的心意的。

但有时,从众又会引起灾祸。

例如,希特勒的首席顾问阿尔贝特·施佩尔在回忆录中写到:紧紧围绕在希特勒周围的一个集团,其从众性强,使该集团内部容不下半点不遵从行为。

因此,即使最野蛮的行为也是最有理的。

盲目从众会带来灾祸,盲目不从众亦是如此。

比如,你为了显示你的与众不同,来着汽车沿马路左侧行驶(在中国大陆),这的确够不从众。

这时,有人很从众的从对面开车过来,那你俩相遇的那一刻可就惨了。

所以,是否从众也要动脑子的。

在《社会性动物》中,有一章叫做大众传播、宣传和劝导。

通过这一章的阅读…………………………
1977年,美国广播公司推出了电视剧《根》,描写一个美国黑人家庭几代人的历史。

该剧促进了人们对黑人历史的关注,激励着黑人为自己的文化传统而骄傲。

1983年,电影《翌日》上映,看过该剧甚至只看过该剧宣传片的人们都要加以关注核战争。

他们表示愿意通过支持全面禁用核武器和参加反核运动,为防止核战争爆发贡献自己的力量。

很明显,这两部影片都对当时的美国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并且效果显著。

这正是大众传播、宣传的影响。

无论是瞬间的、短暂的,还是潜移默化的、长期的。

世界上的事情总是如此,有好就有坏。

大众传播、宣传的影响也是。

80年代,4位美国新泽西州少年制定并实施了一个自杀计划。

一周内,在中西部地区又发现了2位少年死于类似情形。

新闻媒体大量报道了这一事件。

心理学家大卫·菲利普斯及其助手在深入研究之后发现,新闻报道一周后,青少年自杀率急
剧上升。

这会带给我们什么启示呢?显然,传播者,例如电视制作者,新闻工作者,书刊、报纸、杂志编辑人应该有选择的报道、刊登新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