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箱自然分蜂与人工分蜂的方法
蜜蜂分群技术大全

蜜蜂分群技术大全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蜜蜂分群技术在农业领域越来越受到重视。
蜜蜂作为重要的传粉媒介,对于农作物的生产具有重要的作用。
然而,传统的蜜蜂养殖方式存在的问题也逐渐凸显,如疾病传播、采蜜效率低下等。
因此,研究和应用蜜蜂分群技术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蜜蜂分群技术,包括人工分群技术、信息传递分群技术和感知分群技术。
一、人工分群技术人工分群技术是指通过人为操作,将蜜蜂分散或聚集在不同的蜂箱中。
这种技术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对蜜蜂群体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利用。
常见的人工分群技术包括:1. 蜂群巢穴调整通过巢穴调整来控制蜜蜂的分群情况。
巢穴调整可以改变巢穴温湿度、通风条件等环境因素,从而影响蜜蜂的聚集或分散。
2. 巢穴结构调整通过改变巢穴的结构设计,如在巢箱中设置隔板、栅栏等,来实现蜜蜂的分群效果。
这种技术可以有效控制蜜蜂的繁殖、采蜜和保护等行为。
二、信息传递分群技术信息传递分群技术是指通过蜜蜂之间的信息传递,实现蜜蜂的分群行为。
蜜蜂之间通过挥舞翅膀、挤压腹部、触碰触角等方式进行信息传递。
常见的信息传递分群技术包括:1. 挥舞舞蹈蜜蜂通过挥舞舞蹈的方式告知其他蜜蜂蜜源的位置和质量。
这种信息传递技术可以使整个蜜蜂群体快速聚集到蜜源附近,提高采蜜效率。
2. 挤压腹部蜜蜂通过挤压腹部的方式释放信息素,调节蜜蜂群体的气味释放,实现蜜蜂的分散或聚集。
这种技术可以促进蜜蜂群体间的沟通和协作。
三、感知分群技术感知分群技术是指蜜蜂通过感知环境、判断条件,主动进行分群行为。
这种技术依赖于蜜蜂的感知能力和判断能力。
常见的感知分群技术包括:1. 气味感知蜜蜂通过嗅觉感知周围环境的气味,如花朵的香气等。
它们通过感知到的气味来判断是否存在蜜源,从而选择分散或聚集。
2. 热感知蜜蜂通过感知周围环境的温度来判断蜜蜂群体的密度和繁殖情况。
当蜜蜂群体密度较高时,温度会升高,这时蜜蜂会选择分散。
总结:蜜蜂分群技术对于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格子箱自然分蜂与人工分蜂的方法

格子箱自然分蜂与人工分蜂的方法格子比桶养的高级一点的在于可人工分蜂。
那么预知分蜂时间尤为重要,掌握了它心里有数就不会出现漫天飞舞的情景了格子与桶养一样,蜂强了,到了分蜂期,雄蜂出房了,见了斗笠壳,就可预知蜂群会造王台了。
于是养蜂人开始查台了,有经验的养蜂人一看便知王台有多少,多久出房。
余下的就开始计算时间,查看天气,大约就可预算出那天分蜂了。
格子与桶养的区别在于,既然知道了王台情况,提前割蜜分蜂就可以了。
蜂王卵期大约为三天,与工蜂相似。
蜂王卵孵化后一天半,明显可见幼虫体节,虫体呈弯月c形,王台中的王浆量明显多于工蜂,成点状浸润包围幼虫体。
蜂王卵孵化后三天,蜂王幼虫体已占王台底四分之一,王浆已布满王台底部,并较为浓稠。
蜂王卵孵化后三天半,蜂王幼虫体已占王台底的二分之一,王浆全部浸润包围幼虫体。
蜂王卵孵化后四天,蜂王幼虫体已填满王台巢房底部,首尾相接浸润于王浆中。
蜂王卵孵化后四天半,蜂王幼虫体肥大,蜂王幼虫背血管明显可见。
工蜂从此时起开始为王台封蜡盖。
蜂王卵孵化后五天,王台已经完全封盖,蜂王幼虫在台内吐丝作茧。
蜂王卵孵化后六天,蜂王幼虫在台内吐丝作茧完成,工蜂开始啃去王台上部及顶端的封盖蜡,暴露出半茧帽,此时的老熟蜂王幼虫直立呈现前蛹状态。
蜂王卵孵化后七天,蜂王幼虫呈现典型的离蛹状态,蛹体白色而极其幼嫩。
蜂王卵孵化后八天,蜂王蛹体的复眼着色,由红色逐渐变为酱色。
从茧盖仔细看下去,可以看到已着色的复眼。
蜂王卵孵化后九天,蜂王蛹体的单眼已着色,从茧盖已不能观察。
蜂王卵孵化后九天半,蜂王蛹体已开始着色,由白转黄,复眼已呈黑色,。
蜂王卵孵化后十天,蜂王蛹体颜色进一步加深,王台茧盖也开始变色,王台茧盖略发黑。
此时可以割台移台了,割下的王台在强光下可见蜂王蛹体活动。
蜂王卵孵化后十一天,王台茧盖完全发黑,蛹体呈褐色。
此时割下的王台在强光下可见蜂王己经开始羽化,准备出房。
蜂王卵孵化后十一天半,蜂王卵孵化后272小时。
格子箱配套活框蜂群的饲养方法

A9I2019年8月养蜂技术q/中华蜜蜂格子箱配套活框蜂群的饲养方法廖启圣1徐祖荫2姚飞1马爱武3I文1湖北省荆门市动物卫生监督所(市蜂业管理站);2贵州省农业农村厅;3湖北省京山市畜牧技术推广站在中蜂养殖和产业扶贫时,我们倡导采取活框养殖和传统方法饲养相结合的方式,“两条腿走路”,发挥各自特长,互为调剂,互为补充。
对于两种饲养方法的结合,一些地方进行了很好的探索,下面介绍格子箱饲养补充配套活框群的两种做法。
一、格子箱加补给群的饲养法格子箱加补给群的饲养法以京山市杨集镇涂传波师傅为代表。
杨集镇位于大洪山南麓,蜜源非常丰富,特别是柄果海桐、荆条、五倍子、刺楸花期长,流蜜涌,且蜜质纯正,口味醇香。
全镇养中蜂50群以上有100多户,其中100群以上有30多户。
新式活框饲养法占1/3,老桶和格子箱占2/3。
该镇的涂师傅_直养格子箱,有10多年实践经验,去年有100多群,今年加上20来个老桶,总数超过200群。
他认为格子箱养中蜂遵循中蜂原生自然规律,对蜂群人为干预少,蜂群得少病,管理简单,一年只在分群和割蜜季节开箱,所需劳力不大,根据能力大小,一人可以管理100~200群,也适合留守老人、妇女和劳力较差的贫困户养殖增收。
涂师傅的格子箱规格为框内径25cm x25cm,板材厚度2cm,每个格子高度为10cm,中间可以造7张脾。
涂师傅格子箱的层数可加到7个,一格产蜜3.5kg左右,可以取蜜3~4格,一个做满7个格子的强群平均可以取蜜10~15kg,群势差一点的取蜜5kg。
以当地市场价120~160元/kg算,收入也还是相当不错的。
涂师傅的蜂场地处小山区,要比平原地区平均气温低。
格子箱蜂群一般在2月底3月初开始春繁,这时要清除底箱杂质,将蜂群不能护住的老旧巢脾割掉,保持蜂多于脾的状态。
3月至4月上旬,外界蜜粉源充足,蜂群发展很快,一般于4月10日左右开始分蜂。
这时要做好分蜂前的准备,预备充足新分群蜂箱,平整新分群场地,在箱前观察分蜂预兆。
格子箱饲养体会

29格子箱饲养体会李先周 1 徐祖荫2│文1湖北京山市三阳镇太阳寺村四组;2贵州省农业农村厅养格子箱有两个问题不易解决,一是通风问题,二是分群换王。
对这两个问题,笔者反复研究捉摸,现将处理方法介绍如下,供大家参考。
一、格子箱的通风问题格子箱养蜂优点很多,通过几年试养,发现有一个难点,就是通风透气问题。
如果各箱体之间结合得好,缝隙小,不透气,气温较低时保温保湿效果明显;秋季缺蜜期能有效防止蜜味泄漏,减少盗蜂发生;冬季不透气,可保温降低饲料消耗;春季气温忽高忽低,加上群势较弱,不透气可以很好春繁。
但到炎夏季节问题就来了,如果通风透气不好,需要很多蜜蜂扇风降温,采集力下降,严重削弱群势。
若持续高温就会断子、拖子甚至飞逃。
要妥善解决这一问题,采取的措施就必须考虑到同时兼顾低温期和高温期的蜂群管理。
最初参考活框饲养的方式,通过箱顶用铁纱副盖加大盖来解决格子箱通风问题,但发现蜂群会吐蜡堵塞铁纱网眼,影响通风,群势会下降。
接着在箱底板开孔,钉上金属纱网,并加装可以开关的木板调节,以便打开和关闭,但纱网开关在底板,不便于操作调控,且纱网上易积累垃圾,有卫生死角,不太好人工清理(图1,图2)。
后来又用木片塞在底板与底格之间,局部或整体抬高7mm(防金环胡蜂进巢,金环胡蜂胸径8mm),但扇风的工蜂还有不少。
下面的缝隙太长,不利于蜜蜂防守,缺蜜期易起盗(图3,图4)。
最后想到在上、中、下三层格子都同时、同方向开有巢门(图5,图6),根据气温变化,巢门容易开关和调节,巢门大小能满足不同管理的需要调整,由于格子箱层层叠码后,产生了烟囱效应,下巢门不停地进入冷空气,箱内的热空气从上巢门散发到箱外,通风透气效果良好,群势发展很快。
大的蜜源到来时,有上、中、下三个巢门进出,通过性好,大大增强了蜂群的采集效率。
另外,由于有多个巢门,还可根据需要,方便组织上、下交尾群及换王等操作。
二、格子箱的自然分蜂法由于格子箱自然分蜂难收蜂,许多养殖者都希望少分蜂,以保持群势,提高采蜜量,于是通过第一次分蜂后除台的办法来控制分蜂。
人工分蜂的步骤(中蜂实用型)!

人工分蜂的步骤(中蜂实用型)!一、人工分蜂的步骤1.中蜂上了5框就容易分蜂,首先要准备好育王工具,蜂箱,分蜂群放置的场地(离原蜂场1.5公里为一好)。
2.育王前要查询当地半月天气预报,主要是移虫后天气要晴天多,粉原丰富工蜂育虫才积极。
3.在蜂场(周边二公里内)有雄蜂出巢飞翔就可人工移虫育王。
4.选育王群。
要求群势较好5脾以上,出勤较率高,上年产蜜量转好的,优良群。
首先把蜂王带一脾分走般到1.5公里预先选好做蜂场,在原群失王的前提下移虫接受率较高并且质量转好。
5.育王框移虫后及时加入无王群里并且连续饲喂4天。
这期间不要捡查育王框。
待移虫后第8天捡查成功了多少个王台事先有计划可分多少群。
6.如果你是新手不会移虫育王。
可以选择裂脾造王的方法。
现在介绍这方法。
选好五框群,要求有四脾且有新脾并且有较多一龄二龄虫的蜂群。
首先饲料二天然后把王弄一走让群失王,6小时后把脾拿起用锋利的刀在脾上见有一二龄幼虫的地方割掉约整脾的四分之一争取多露出幼虫,每脾如此,从裂脾算起第三天要把封盖的王台摘除(其质量)差。
从裂脾的第十天可割台分蜂,这方法也可获得较多王台。
应注意的是裂脾后只能饲喂一晚,如果多天饲喂容易工产。
7.有了王台就准备分蜂了。
上午把蜂群对半分开,把有王群搬到1.5公里外为的是防治工蜂飞回原群。
原位置群(无王群)6小后加入移虫后或裂脾后第十天的王台。
并记好标记。
8.原位置群(无王群)加王台后第三天应捡查看新王是否出台,一般移虫的王台应该出台,裂脾所产的台有的迟些天。
出台后要认真捡查脾上是否有急造王台要及时毁了,要不然会产生自然分蜂。
9.新王出台后天气良好一般第十天左右开始产卵。
如果婚飞失王则脾上又有王台出现。
注意事项新王出台三至六天期间一般不要捡查会影响处女王婚飞,在新王未产卵前不要饲喂否则工产。
10.新王开产后应奖励饲喂工蜂勤奋积极工作。
这样就可确认分蜂成功了。
二、两种简单实用的中蜂人工分蜂方法①具有强烈分蜂热的蜂群应在原场地近距离人工分蜂。
格子蜂箱养蜂,达到老脾贮藏蜂蜜、新脾繁殖,无框养蜂先进方法!

格子蜂箱养蜂,达到老脾贮藏蜂蜜、新脾繁殖,无框养蜂先进方法!格子蜂箱养蜂,就是将大小适合、方的或圆的箱圈,根据蜜蜂群势大小、季节、蜜源等上下叠加,调整蜂巢空间,给蜂群创造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并方便生产封盖蜂蜜。
它是无框养蜂较为先进的方法之一。
格子蜂箱养中蜂,管理较为粗放,即可城市业余饲养,也能山区专业饲养,只要场地合适、蜜源丰富,一人能管数百个蜂群,饲养原理自然蜂群巢脾上部用于贮存蜂蜜,之下为备用蜂积,中部培养后代工蜂,下部为雄蜂巢房,底部边缘建造皇宫(有王果房,另外,中蜂蜂王多在新房产卵,蜜蜂造牌,蜂群生长,随着果牌长大度蜂个体数量增加。
从这个角度讲,新牌新房是蜂群的生长点,巢牌是蜂群生命的载体。
因此,根据中蜂的生活习性,设计制作横截面小、高底低、箱圈多的蜂箱,上部生产封盖蜂蜜,下部加箱圈增加空间,上、下格子箱圈巢脾相连,达到老脾贮藏蜂蜜、新脾繁殖、减少疾病的目的。
另外,夏季在下层箱圈下加一底座,可增加蜂巢空间,方便蜜蜂聚集成团,调节孵卵育虫的温度和湿度。
(1)制造蜂箱格子蜂箱由箱圈、箱盖,底座组成,箱壁厚度在1.5-35厘米。
一套箱圈3-8个,方形的由四块木板合围而成;圆形的由多块木板拼成,或由中空树段等距离分割形成。
底座大小与箱圈一致,一侧箱板开巢门供蜜蜂出人,相对的箱板(即后方)制作作可开闭或可拆卸的大观察门。
箱盖或平或凸,达到遮风,避雨,保护蜂巢的目的,兼顾美观可用于展示;箱盖下蜂巢上还有一个平板副盖,起保温、保湿、阻蜂出入和遮光作用。
箱圈直径或边长一般不超过25厘米、不小于18厘米,高度不超过12厘米、不低于6厘米,新箱圈使用前清除异味,收蜂或过箱时需使用蜜水(渣)喷湿内壁。
(2)检查蜂群打开底座活动侧板,点燃艾草绳,稍微喷出烟,蜜蜂向上聚集,暴露脾下缘,从下向上观察巢牌,即能观察有无王台、造脾快慢、卵虫发育等,以便采取处置措施每次看蜂时喂点糖水,蜜蜂表现得较温驯。
(3)喂蜂外界蜜源丰富,无框蜂群繁殖较快;外界粉、蜜稀少,隔天奖励饲喂,越冬前储备足够的封盖蜜,饲喂糖浆须早眼,喂蜂蜜或白糖,前者加水20%,后者加水70%,混合均匀,置于容器内,上放秸秆让蜂攀附,搁在蜂箱底座中,边缘与蜂团相接喂蜂。
最简单人工分蜂办法桶养中蜂最简单分蜂

最简单人工分蜂办法桶养中蜂最简单分蜂最简单人工分蜂办法篇1:中蜂人工分蜂方法中蜂人工分蜂方法中蜂的唯一缺点是易产生自然分蜂,即分蜂性较强而难以培育成大群。
笔者于2007年春从南安市东田镇一养蜂场引购15框中蜂,至今已发展至80框。
在中蜂养殖过程中,总结出人工分蜂的一些简单实用经验,现介绍给养蜂爱好者,以供交流探讨。
中华蜜蜂简称中蜂,南方各地的丘陵、山区分布最广。
中蜂行动敏捷,嗅觉灵敏,采集勤奋,善于利用零星蜜源,对南方气候、蜜源等环境条件有极强的适应性,能产出较高的经济效益,因而深受蜂农喜爱。
中蜂的唯一缺点是易产生自然分蜂,即分蜂性较强而难以培育成大群。
笔者于2007年春从南安市东田镇一养蜂场引购15框中蜂,至今已发展至80框。
在中蜂养殖过程中,总结出人工分蜂的一些简单实用经验,现介绍给养蜂爱好者,以供交流探讨。
1.掌握自然分蜂规律,选好人工分蜂时间通常1框中蜂巢脾两面爬满约3000只蜜蜂,当气候温暖、蜜粉充足时,群体壮大达4~5框蜂,导致巢内拥挤,通风不良,蜜粉充塞,卵圈受压,缺乏造脾发展余地等,这些都容易促成自然分蜂,而且大群、老蜂王也易发生分蜂,从而导致工蜂减少饲喂蜂王,蜂王减少产生蜂王物质和减慢蜂王物质的传递,最终促成蜜蜂筑造王台,逼迫蜂王向王台基产卵,促使蜂群发生自然分蜂。
出现上述情况后,有80%~90%的蜂群会培育雄蜂,造王台,进行自然分蜂。
群数较多的养殖场多数采取人工分蜂,人工分蜂可增加蜂群数量,扩大生产,能按计划在最适宜的时期繁殖新蜂群,同时可减少自然分蜂时收捕的麻烦。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要在距离当地大流蜜期45天以上,蜂群已发展至满箱时进行人工分蜂,才不会减少蜂群的采蜜量。
当发现蜂王已在王台基内产卵或者台基内的王虫日龄达3~4日时,即可剪去蜂王一边翅膀的3/5。
王台的发育日期:3日卵期,5日幼虫期,8日封盖期(即王台封盖至第八日新王出台)。
一般在王台封盖到第五至六日,即王台下部的茧已露出并呈偏黄黑色时,可进行人工分蜂。
中蜂人工分蜂的5种方法

中蜂人工分蜂的5种方法欢迎进入蜂业联盟中蜂,又称中华蜂、中华蜜蜂、土蜂,是东方蜜蜂的一个亚种,是我国蜜蜂养殖的当家品种。
中蜂能利用零星蜜源、采集力强、利用率较高、采蜜期长及适应性、抗螨抗病能力强、消耗饲料少等意大利蜂无法比拟的优点,非常适合我国山区半山区定地饲养。
中蜂的唯一缺点是分蜂性强(分蜂也是蜂群发展的本能),处理分蜂也是中蜂养殖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笔者为避免自己蜂场自然分蜂造成的损失,从养蜂的实际情况出发,经多年实现与摸索,总结出以下5种人工分蜂的方法,扩群增殖,收到了显著效果。
现将经验介绍如下:1、均等分蜂法选择6-7框蜂的强群,将蜂箱拿开,在原箱正中左右两边放置2个相同的蜂箱(两箱间隔1米),巢门开口相同,把原有群的子脾、蜜脾和蜜蜂平均放入2两个蜂箱内。
1箱放入原来的蜂王,另一箱诱入1只新产卵蜂王或者成熟王台,也可两箱都诱入成熟王台,如果群有王台,则去除多余的王台,仅保存最好的1个。
放置好后,采集蜂回巢时,不见原来位置的蜂箱,不得已分向左右两侧箱内飞入。
如发现一箱的蜜蜂较少,就把这箱向原位置移近些,或把蜂多的那箱移远一点,两边均衡后停止移动蜂箱,以后蜜蜂数自然就平均了。
此法的优点是对蜂群影响较小,可在较快的时间内化解'分蜂热',有利于新分群蜂王交尾不成功后的蜂群合并。
不足之处是易受地域限制,不能无限期等距离均衡分蜂,长期等距离均衡分蜂会造成蜂群摆放过于集中,增加盗蜂的几率。
同时为了两箱蜂平衡,移动蜂箱费时麻烦。
等距离均衡分蜂要注意以下三点:一是要早分,如果蜂群已经起台,越早分越好,可从他群引入成熟台最好,防止分蜂后工蜂分蜂情绪尚在,驱动老王带走两边部分工蜂再次分蜂(新王出,两边无王台,分蜂情绪会较快消除);二是分蜂后要逐步向两边拉开蜂箱距离,以便于日后常规管理。
三是晚秋和冬季不能分蜂,适合在分蜂季节。
2、自然与人工结合分蜂法在自然分蜂季节里,只要排查到造有王台的蜂群,不等其王台封盖,就要将老王剪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格箱自然分蜂与人工分蜂的方法!!!格子比桶养的高级一点的在于可人工分蜂。
那么预知分蜂时间尤为重要,掌握了它心里有数就不会出现漫天飞舞的情景了格子与桶养一样,蜂强了,到了分蜂期,雄蜂出房了,见了斗笠壳,就可预知蜂群会造王台了。
于是养蜂人开始查台了,有经验的养蜂人一看便知王台有多少,多久出房。
余下的就开始计算时间,查看天气,大约就可预算出那天分蜂了。
格子与桶养的区别在于,既然知道了王台情况,提前割蜜分蜂就可以了。
蜂王卵期大约为三天,与工蜂相似。
蜂王卵孵化后一天半,明显可见幼虫体节,虫体呈弯月c形,王台中的王浆量明显多于工蜂,成点状浸润包围幼虫体。
蜂王卵孵化后三天,蜂王幼虫体已占王台底四分之一,王浆已布满王台底部,并较为浓稠。
蜂王卵孵化后三天半,蜂王幼虫体已占王台底的二分之一,王浆全部浸润包围幼虫体。
蜂王卵孵化后四天,蜂王幼虫体已填满王台巢房底部,首尾相接浸润于王浆中。
蜂王卵孵化后四天半,蜂王幼虫体肥大,蜂王幼虫背血管明显可见。
工蜂从此时起开始为王台封蜡盖。
蜂王卵孵化后五天,王台已经完全封盖,蜂王幼虫在台内吐丝作茧。
蜂王卵孵化后六天,蜂王幼虫在台内吐丝作茧完成,工蜂开始啃去王台上部及顶端的封盖蜡,暴露出半茧帽,此时的老熟蜂王幼虫直立呈现前蛹状态。
蜂王卵孵化后七天,蜂王幼虫呈现典型的离蛹状态,蛹体白色而极其幼嫩。
蜂王卵孵化后八天,蜂王蛹体的复眼着色,由红色逐渐变为酱色。
从茧盖仔细看下去,可以看到已着色的复眼。
蜂王卵孵化后九天,蜂王蛹体的单眼已着色,从茧盖已不能观察。
蜂王卵孵化后九天半,蜂王蛹体已开始着色,由白转黄,复眼已呈黑色,。
蜂王卵孵化后十天,蜂王蛹体颜色进一步加深,王台茧盖也开始变色,王台茧盖略发黑。
此时可以割台移台了,割下的王台在强光下可见蜂王蛹体活动。
蜂王卵孵化后十一天,王台茧盖完全发黑,蛹体呈褐色。
此时割下的王台在强光下可见蜂王己经开始羽化,准备出房。
蜂王卵孵化后十一天半,蜂王卵孵化后272小时。
中蜂蜂王的发育期共计14.3天后蜂王羽化出房。
综上所诉,如果从王台被封上蜡盖时算起,则大约封盖后7天,新王羽化出房。
如果从显露半茧时开始计算,则在大约5天后新蜂王羽化出房。
如果茧盖己明显发黑,那么则在大约8小叫后新蜂王羽化出房。
作为中蜂养殖者,尤其是格子箱养殖者和初学者,务必掌握以上三项特征。
作为格子分蜂前的参考。
认识蜂王幼虫,蛹的发育历期与特征,是判定其龄期,实施人工育王,割取王台诱入他群进行格子人工分蜂等养蜂措施的最基本的依据。
掌握了蜂王幼虫,蛹的发育历期与特征,就可以预测蜂群自然分蜂的大致时间。
一般情况下,从王台封盖到出房的7天时间内,只要天气晴朗,条件合适,都有分蜂的可能。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正逢下雨,那么,在雨后初晴的当天,蜂群必分无疑。
如果下雨太久,新王会在台内不出房只是咬开房盖,等待时机有利时再出房。
格箱分蜂可分为自然分蜂与人工分蜂。
因格箱查台查王不易操作,鼓励大家尽可能让格子箱自然分蜂,以利用招收的自然分蜂群发展快,造脾快,交尾易的生物学习性。
以往土养与格子箱自然分蜂有不好招收,易飞逃的难题。
现在胡子专为此研制了一款多功能可组合王笼,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难题。
自然分蜂为当出雄查台发现工蜂己修建王台后,使可在格子箱或者土养桶箱的巢门前安装多功能可组合王笼了。
多功能可组合王笼在分蜂前的主要任务是囚雄除雄。
因为不囚雄除雄会在格子箱或者土养桶箱自然分蜂时因雄蜂太多在多功能可组合王笼内装不下而发生麻烦。
多功能可组合王笼有两种安装方法。
一种是组合一个三面有隔王栅与另一个六面有隔王栅的多功能可组合王笼。
两笼的联接有一蜂王通道管。
三面有隔王栅王笼放巢门前,另一个六面有隔王栅的多功能可组合王笼可挂在蜂箱旁边。
一种是组合两个三面有隔王栅王笼。
在待分蜂格子箱或者土养桶箱的旁边放一新格箱,三面有隔王栅王笼放放两箱巢门前,两三面有隔王栅王笼用一蜂王通道管相连接。
当王台封盖到出房的7天时间内,只要天气晴朗,条件合适,分蜂早迟都会发生。
因格子箱或者土养桶箱的巢门前已安装多功能可组合王笼了,养蜂人只要看到漫天飞舞的蜂团就可知分蜂已发生,此时可找到是那群格子箱或者土养桶箱发生了分蜂。
可等到分出的蜂己蜂拥而出尽时,并有不分出工蜂封守了巢门,此时可将收王的多功能可组合王笼提走它处,让漫天飞舞的蜂团在己收有王的多功能可组合王笼处结团。
结团后即可将新收分蜂团移至新址格子箱内了。
笫二种方法分蜂后更简单,只要把已在新格箱结团的箱移至新址即可。
格子箱人工分蜂的方法格子箱人工分蜂的方法可分为简单的一分为二分蜂法,一分多群分蜂法,制止分蜂热分蜂法。
一分为二分蜂法的方法是,当己见格箱内出雄现台并封盖时便可分蜂。
先去掉格子箱顶盖,上加一空格后盖上顶盖。
敲箱或喷烟逐蜂上行。
几分钟后用细铁丝或薄刀从格子中间拉断成上下两部分,上部分端离原位上下加底板和盖板至新址;下部分保持原箱址不动,盖上盖板即可。
原理:敲箱或烟雾驱赶时,工蜂上行,蜂王随行,乘势中间割取,原址以下部份子脾为主,新址上部份工蜂与蜜粉脾为主,上部份端离后,外勤蜂回原箱位,原址下部份有台,无王并失去大部分易起分热的幼蜂而不会分蜂。
新址上部分无外勤蜂,失去分蜂可能。
此法快捷方便,操作简单原址下部分集中外勤蜂,虽无蜂蜜,不会饿死,。
新址上部分饲料充盈,蜂王犹在,虽无采集能力,却无忧患,持续繁殖。
10天后,原址下部分蜂群新王产子,新址上部老王群内勤转外勤,两群齐头并进各自繁殖完成分蜂任务。
注意事项:如夜间操作,驱赶蜜蜂到新址上部不可过多,以免因夜间原址下部分工蜂过少,子脾受冻挨饿产生烂子现象。
继上一分多群分蜂法,制止分蜂热分蜂法。
一分多群分蜂法的关键点在于隔王栅板的应用,当蜂群强盛有台封盖后,或者人工育台成熟后。
先将欲分蜂群去掉格子箱顶盖,上加一空格后放一隔王栅板后再加一至两格空格后盖上顶盖。
敲箱或喷烟逐蜂上行。
上行聚蜂后将有王格与无王格分开并用沙盖盖好放置,视蜂量多少将格箱分割成几格另置新址并安上成熟王台。
各新址按需分配蜂量并做好防回蜂处理。
原址留一成熟王台,有王格老王另置新址或者组织蛋群贮王备用。
制止分蜂热分蜂法。
活框养殖的优点之一是可调子脾补强弱群并因此减弱强群分蜂热。
格子箱虽然不能调脾,但可调取幼年成蜂减弱强群分蜂热,调取的幼年成蜂可补助弱群或者另组新群。
其方法可参照格子箱一分多群分蜂法。
如补弱可将收取的无王格蜂团开巢门让采集蜂飞回一部分后操作。
另组新群则需做好防回蜂处理。
斗笠壳是什么?是不是从雄蜂房掉落在底板的圆锥型的中间带孔的碎屑?蜂箱制作要求1、制作蜂箱的木料,宜选用坚固耐用而又质轻,不易变形、裂缝的木材。
北方以白松、红松、桐木、椴木等较好;南方可用杉木。
在制作前,应将木料充分风干或烘干。
蜂箱2、箱身的四壁,最好采用整块的木板。
如用较小的木板拼接,最好在拼接处采用凸凹面或面的错口拼接粘牢。
采用前者时,有凸面的板放在下面,有凹面的板放在上面;采用后者时。
上面的板应做成面。
以免下雨日久,雨水渗漏箱身,影响使用寿命。
3、蜂箱的外壁应尽可能刨平。
4、制作蜂箱时,各零部件及尺寸都要符合目前国家或有关部门规定的标准。
力求规格、尺寸准确一致。
5、蜂箱的侧壁和前后壁的相接处(接卯),必须做得紧密,粘接牢固,以免使用时松动变形。
侧壁和前后壁相接时,要将相邻的两壁上的接缝上下错开,不可将两条缝连在同一水平上,以求箱的牢固。
6、蜂箱的表面可涂刷白漆或桐油,以使蜂箱经久耐用、保温避湿。
巢础制作巢础是人工制造的蜜蜂巢房的房基。
分为工蜂巢础和雄蜂巢础两种,用蜂蜡或无毒塑料等材料制成薄片,通过巢础机或平面巢础压印器压制而成。
(一)巢础的类型按照规格、用途、制造方式和适用的蜂种。
(二)制造巢础的工艺制造巢础需要准备轧光机、巢础机各一台,熔蜡锅一个,滤蜡器一个,双重沾蜡锅一套.沾蜡板四块,脱片槽一个,蜡片夹四个,切础刀一把,础板一块,5毫米厚的玻璃板—块,此外还有温度计、蜡勺、软毛刷、包装蜡纸等。
制造巢础的工艺可简分为:熔蜡、沾片、轧印、裁切、包装五个过程。
1、熔蜡:将纯净的蜂蜡搞碎,放人熔蜡锅中,按锅的大小加1/4~l/3的水,加热熔成蜡液,将蜡液温度控制在100℃以内。
然后静止蜡液,使杂质充分沉淀后,将澄清蜡液倒入沾片的双重锅内。
2、沾片:双重锅外锅的水温应保持在80"12左右,内锅的蜡液温度保持在68℃~75℃。
将沾蜡板垂直插入蜡液中,取出后,待蜡稍凝。
再插入蜡液中,反复3~4次之后。
将沾蜡板放入水温为25~30℃的脱片槽中,蜡片自动离板,修整后即可轧印。
3、轧印:蜡片要趁热轧印或浸泡在温水中预热。
待蜡片内外全部柔软后,送人轧光机。
在轧制过程中,要不断往轧光机滚筒上刷中性肥皂水以润滑辊筒。
4、裁切:用清水洗掉附着在巢础片上的肥皂水,等它干燥后,放在玻璃板上,将巢础板对准巢房,把轮刀紧贴巢础板沿滚切四边。
5、包装:每两张巢础间用蜡纸隔衬,每30张一叠封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