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最新流行人工分蜂方法

合集下载

人工养一箱蜂一年能分几箱?有技术的养蜂人可以随心所欲

人工养一箱蜂一年能分几箱?有技术的养蜂人可以随心所欲

人工养一箱蜂一年能分几箱?有技术的养蜂人可以随心所欲一箱蜂一年能分几箱因分蜂方式不同而不同,其中自然分蜂一箱蜂一年能分2~8箱左右,而人工分蜂的数量主要取决于养蜂技术和自然条件,例如自然条件适宜时一框蜂加一只蜂王或王台就能组成一个新蜂群,也就是说一箱蜂人工分蜂一年能分十几甚至几十箱。

一箱蜂一年能分几箱因蜜蜂品种不同而不同,例如分蜂性较强的中蜂一年可自然分蜂1~2次,每次分蜂可分2~4群不等,而分蜂性较弱的意蜂一般一年只自然分蜂一次且只能分2~3群,此外即便是同一蜂种也有不同的分蜂性,这一点在中蜂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

一箱中蜂每年产多少蜜?说说中蜂,经验告诉我们,中蜂一箱正常年产50斤,好的产到7 0斤左右(也得看很多方面)。

一、蜂种:蜂种不同产量不同蜂种不同一箱蜜蜂一年的产量也不同,目前我国养殖最多的蜂种是意蜂和中蜂,一般情况下意蜂的年产量要比中蜂高,尤其是对大蜜源的采集力要远远强于中蜂,在正常年景一箱意蜂年产蜂蜜100斤左右,若蜜源和气候都适宜并能追花逐蜜则产量更高,而一箱中蜂年产蜂蜜大约只有10~20斤左右,定点饲养若气候不适时甚至可能不足1 0斤。

二、蜜源:蜜源不同产量不同蜜源是决定蜂蜜产量的重要因素,养蜂没有蜜源就谈不上产量,这里也要根据蜂种不同来区别分析,中蜂多为定点饲养,因此在蜜源丰富且连续性较强的地区产量自然高,反之则蜂蜜的产量较低,而意蜂可以转地追逐蜜源,转地的目的其实也是为了延长蜜源期,如果能连续赶上几个大蜜源的话产量自然非常高,反之可能就谈不上产量了。

三、气候:气候不同产量不同气候影响蜂蜜产量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是蜜源开花泌蜜受气候影响非常大,在不同的光照、气温、湿度和风力等条件下蜜源的泌蜜量也是不同的,其二是工蜂外出采集花蜜和花粉也会受到气候的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气温、降雨和风力等气候因素,高温、降雨、大风必然会影响工蜂采集,从而使蜂蜜的产量也有较大的差异。

四、技术:技术不同产量不同蜜蜂养殖是彻彻底底的技术活,不同的养蜂技术其蜂蜜的产量必然不同,在这里就拿中蜂养殖来说,从养殖方式来看新式活框养殖方式肯定比传统土养方式的产量要高,从放蜂采集方面来看小专场肯定比定点饲养的产量要高,从蜂群管理方面来看强群的产量肯定比弱群的产量要高,尤其是大流蜜期一个强群的产量甚至能顶好几个弱群。

蜜蜂人工饲养技术大全

蜜蜂人工饲养技术大全

蜜蜂人工饲养技术大全蜜蜂是非常重要的农业和生态系统的一部分。

它们不仅为我们提供精美的蜂蜜和其他蜜蜂产品,还起着传粉作用,促进植物的繁殖。

人工饲养蜜蜂是一项需要专业技能和知识的工作。

本文将介绍蜜蜂人工饲养的基本原则和技术,以帮助初学者更好地了解和实践蜜蜂的养殖。

一、选择合适的蜜蜂品种在开始养殖蜜蜂之前,首先需要选择适合自己地区气候和环境条件的蜜蜂品种。

常见的蜜蜂品种包括意大利蜜蜂、大蜜蜂、黑蜜蜂等。

不同品种的蜜蜂具有不同的特点和繁殖习性,选择适合当地环境的品种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养殖成功率。

二、蜜蜂栖息地的搭建为了提供良好的生活条件,建立一个合适的蜜蜂栖息地是至关重要的。

蜜蜂需要一个舒适的巢穴,包括一个蜂箱、蜜蜂巢房、蜜蜂过冬仓等。

蜂箱需要保持通风良好、防雨防螨虫等。

巢房必须具备保护蜜蜂免受外界侵害和恶劣天气的能力。

蜜蜂过冬仓要保持温暖和适度的湿度。

三、蜜蜂的饲养与繁殖蜜蜂需要充足的花蜜和花粉来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

为了确保蜜蜂获得足够的食物,养殖者需要选择合适的蜜源,并按照适当的时间和方式进行饲养。

饲养过程中要注意给予蜜蜂适量的空间,保持蜂群强大和健康。

蜜蜂繁殖主要通过分蜂的方式进行。

养殖者可以根据蜜蜂的生长和繁殖周期,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人工分蜂。

分蜂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蜂群的稳定和健康,合理控制蜂群的数量和密度。

四、疾病防控与管理蜜蜂容易受到各种疾病和害虫的侵袭,对蜜蜂进行疾病防控和管理是养殖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保持蜜蜂巢房的清洁和干燥是预防疾病的关键,定期检查蜂房是否存在寄生虫和病原菌。

如发现蜜蜂群体出现异常情况,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疾病的扩散和传播。

五、蜜蜂收获与蜂产品加工在适当的时间收获蜜蜂产品是蜜蜂人工饲养的最终目标之一。

蜜蜂产品包括蜂蜜、蜂胶、蜂王浆等。

蜂蜜的收获需要注意采用合适的方法,保持蜂蜜的品质和口感。

蜜蜂产品加工过程中要遵循卫生标准和食品安全要求,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养蜂经验:自然分蜂好还是人工分蜂好?

养蜂经验:自然分蜂好还是人工分蜂好?

当蜂群群势壮大,外加花粉蜜源充足时,蜜蜂就会开始自然分蜂了,这是蜜蜂种群繁衍和扩大的主要方式,通过分蜂能得到两个及其以上的蜂群。

而在养蜂过程中因为操作方法不同,分蜂可分为自然分蜂和人工分蜂两种,这两种分蜂方法一直以来存在争议,是自然分蜂好还是人工分蜂好呢?一、自然分蜂1、优点自然分蜂完全不用担心蜂群会有回蜂的情况,也就是分蜂群会飞回原巢,只要是自然分蜂后不管原巢是近还是远,不管是召回来了还是去野外了,都不会再飞回原巢。

因为这个优点,很多的养蜂人在人工分蜂时也会借助这个优点来进行。

比如将老王剪翅,只要在分蜂前把老王的一边翅膀剪掉,自然分蜂出去后就很容易找到分蜂群并召回,从而实现了自然分蜂。

还有就是自然分蜂蜂群培育出的蜂王质量更好,比起人工育王和及造王台的品质更有保障。

2、缺点有其优点必有其缺点,自然分蜂的缺点就是管理麻烦,蜂群群势不可控。

一个强群在自然分蜂时可能会分为3-4 个蜂群,而且什么时候分蜂,分蜂后该怎么找到和召回都是一个难点。

所以养蜂人在分蜂时常常会减产蜂群,去掉多余王台只保留一两个。

有的时候为了养强群,不仅要去除多余王台,甚至要提前把老蜂王关起来或者提前淘汰掉。

二、人工分蜂1、优点人工分蜂主动权在养蜂人手中,对于蜂群的控制力好,可以决定这个分蜂时间,利于发展蜂群数量和蜂群群势。

2、缺点操作比较繁琐,对于技术要求较高,需要人工育王,需要调脾,而且人工分蜂的蜂群极易发生回巢现象,尤其是距离越近的,所以需要操作技巧较多。

人工分蜂的蜂王有的时候不如意,比如调脾后的应急王台蜂王,个小品质差。

目前自然分蜂好还是人工分蜂好并没有定论,在分蜂技术不够是自然分蜂要好些,而分蜂技术掌握熟练时,人工分蜂更便捷,大型养蜂场建议选择人工分蜂。

蜜蜂养殖人工饲养技术大全

蜜蜂养殖人工饲养技术大全

蜜蜂养殖人工饲养技术大全蜜蜂养殖是一项具有丰富历史的传统行业,也是一门非常有前景的农业产业。

随着人工饲养技术的不断发展,蜜蜂养殖已经成为了许多人关注的话题。

本文将介绍一些关于蜜蜂养殖的人工饲养技术,帮助养殖者提高生产效益。

一、蜜蜂养殖环境的选择蜜蜂对光照、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有一定的要求。

在选择养殖区域时,应注意选择光照充足、通风良好、温度适宜的地方。

同时要避免养殖区域附近有农药残留、污染物等对蜜蜂有害的因素。

二、蜜蜂种类的选择根据养蜂的目的,选择适合本地气候条件的蜜蜂品种是非常重要的。

常见的蜜蜂品种有蜜蜂、猄蜂、意大利蜜蜂等,每种蜜蜂都具有不同的性状和养殖特点。

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资源的蜜蜂品种,可提高养殖的成功率和效益。

三、人工饲养技术1. 蜜源的补给蜜蜂以花蜜作为主要食物来源,因此要保证充足的蜜源供给。

养殖者可以在养殖区域附近种植花草,提供充足的花蜜给蜜蜂,也可以用蔗糖水或蜂糖等代替花蜜进行饲养。

但需要注意,不同阶段的蜜蜂对花蜜的需求量是不同的,需要根据蜜蜂的生长阶段和数量来合理补给蜜源。

2. 超级饲料的使用超级饲料是一种能够在蜜源不足时给蜜蜂提供营养的补充饲料。

它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对蜜蜂生长发育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养殖者可以根据需要配制超级饲料,然后按照规定的比例投喂给蜜蜂。

3. 温度和湿度的控制蜜蜂对温度和湿度的适应能力较强,但在饲养过程中,合适的温湿度仍然是非常重要的。

养殖者可以通过调整养殖区域的通风和湿度控制装置,使温度和湿度保持在合适的范围内,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四、疾病预防和控制蜜蜂养殖过程中,疾病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养殖者需要定期检查蜜蜂群体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疾病。

可以采取灭螨、防治霉菌等方法来预防和控制常见的蜜蜂疾病。

五、蜜蜂养殖的管理技巧1. 蜂箱管理蜂箱是蜜蜂的家园,管理蜂箱是养殖者的基本工作之一。

养殖者需要定期检查蜂箱的结构和材料,确保其严密性和稳定性。

此外,勤清理杂草和周围环境,保持蜜蜂的生活环境整洁和舒适。

中蜂新法饲养技术

中蜂新法饲养技术

留坝县农村实用技术普及丛书(十五)中蜂新法饲养技术留坝县科学技术局Array留坝县科学技术协会中蜂新法饲养技术养蜂是一项投资小,用工少,见效快,收益大,不与农林牧争地、争肥的传统养殖业,也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养蜂提供的如蜂蜜、蜂王浆、蜂花粉、蜂蜡、蜂毒、蜂胶等产品,不仅是人民生活所需,而且也是食品、医药、国防、电讯等工业的重要原料。

目前,我国蜂群数量、蜂蜜产量以及蜂蜜和蜂王浆出口量均居世界第一。

养蜂不仅能生产蜂产品,而且通过蜜蜂传授花粉还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其经济价值超过蜂产品价值的10倍以上。

一、中蜂(中华蜂蜜)简介中蜂是生长在我国广东、广西、云南、四川、贵州、陕西、甘肃等省的一个优良蜂种。

体色特征:蜂王在自然界中有两种本色,一种腹节黄色环明显,整个腹部呈褐色;另一种腹节有明显的黑色环,整个腹部呈黑色。

工蜂头胸部为黑色,盖有灰黄色绒毛,腹节背面有5个黑环与深浅不一的黄色环相间,其色泽常因气候、蜜源、蜂龄等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深浅变化。

雄蜂均为黑色。

(一)主要优点1、采集勤奋,抗寒耐热性强,能有效利用零星蜜源。

工蜂每天采集时间比意蜂(西方蜂品种)多1—3小时,并能在微雨及雾天进行采集。

当外界温度下降到7℃或升到30℃左右时仍能进行正常采集。

在海拔3500米的高寒山区,蜂群不需保温也能安全越冬。

外界大宗蜜源结束后,能利用零星蜜粉维持生活。

2、嗅觉灵敏,飞行速度快。

发现蜜源比意蜂灵敏,加之个体小飞行速度快,不仅采集次数多,且在飞行中能巧妙躲避天敌。

3、工蜂发育快,寿命长。

一般发育期19—20天,寿命比意蜂长10余天。

4、抗病力强。

中蜂对美洲幼虫病、孢子虫病有较强的抵抗力,虽也发现大、小蜂螨,但危害较轻。

5、产品质量好。

蜂蜜浓度高,质量好;蜂蜡纯净,不含蜂胶。

(二)缺点1、爱分蜂,易飞逃。

当群势达到4—10框时便产生分蜂热,发生自然分蜂,如外界蜜粉源条件较好还会发生第二次、第三次分蜂。

中蜂群内一旦缺蜜或病虫害严重,都易发生飞逃。

2020养蜂新技术《去繁从简,常用操作方法》

2020养蜂新技术《去繁从简,常用操作方法》

一、关于中蜂蜂种:
1、蜂王:①按颜色分有;黄色(此种现在已经极少)、黑色、枣红色、黑红色。②、按体型分;大肚型、瘦长型。大肚型肚子要大一点显得有点园而瘦长型身体要长一点,二者放一起体型有明显不同。
2、工蜂:①黄色:有浅色黑环比意蜂还温顺,甚至吃饱后个体与小一点的意蜂差不多,群势可达十五框可惜现在特别少需要运气好才会养到而且此蜂王也是黄的。②黄黑环:黄黑环对称,背第一节黑色,个头比黄色的略小,性情温顺尾部下垂,此蜂之王常为枣红和黑红色,特别在翅膀及背部节处和腹部为红色甚至头部也是红红的。③花色:工蜂小尾部上翘,凶。
三、关于蜂王 1 、老王由于产过较长时间的卵,体质肯定下降,再加上度夏期的折腾,进入秋繁后的产卵 数量和质量都不会很好, 有句行话: 养蜂的一年之计在于秋。 没有好的秋繁起步, 后果可想 而知, 在秋繁期间必须培育好的新王, 并让新王产出越冬的优质越冬蜂, 所以度夏期间培育 的蜂王,大多品质低下,最好不用,应该在度夏前培育好度夏用王。
4、生产问题:①我地中蜂在特大蜜源时12框群一个秋天产量达130斤。可惜现在我地蜜源差了许多。②蜜源越好蜂群发展越好,不会出现衰退。③有蜜需要勤快取,长期不取会影响蜂群发展。
四、总结
以上内容是我地中蜂在我地饲养的心得和经验,而至于我地中蜂在其他地方的情况怎样还是个未知数。但是学无止境,事物是发展的变化的,在面对现实中应该学会应变。通常读书人喜欢理论研究,这是个好的方法和习惯但也是个致命的弱点,通常犯了教条主义的错误。养蜂是门技术也是门学问还是个产业,所以他的研究可能是不会有尽头的,更多的是需要突破框架突破传统思维突破经验突破理论突破权威突破迷信的限制。要做到这些最重要的是要懂得从实际出发应用理论方法处理实际工作而又回归实际中来总结更高级的理论,这就是常说的理论联系实际,最后还要多动脑多动手多请教,这些又系于己之心态,所以得加强自身修炼。特别值得注意的理论家是很难在养蜂工作中获得成就的。

近距离分蜂的最佳方法

近距离分蜂的最佳方法

近距离分蜂的最佳方法近距离分蜂是指在蜂巢或者蜜蜂聚集地附近进行采集蜂蜜等活动时,需要有效地避免被蜜蜂攻击的方法。

以下是一些最佳的近距离分蜂方法。

1. 安全着装:穿戴合适的蜂服是分蜂时最重要的事情之一。

蜂服能够完全覆盖身体,包括头部、脸部和手部等敏感部位。

蜂服应该是轻量、耐用且不易穿破的材料制造而成。

此外,应戴上带有细密网格的蜂帽和手套,以防被蜜蜂叮咬。

2. 吸烟熏蜜蜂:使用烟熏蜜蜂被认为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烟能够让蜜蜂产生一种逃离的本能。

熏蜜蜂时,烟应该被均匀地喷洒到蜂巢或者聚集地周围,以使蜜蜂感到紧张并尽快逃离。

3. 尽量避免剧烈动作:剧烈的动作会刺激蜜蜂,使它们更容易发动攻击。

因此,在近距离接触蜂巢或者聚集地时,应尽量避免突然迅速移动的动作。

静静地站在原地,并尽量保持平静。

4. 不要戴香水或者强烈的气味:蜜蜂对香水或者强烈的气味非常敏感,这些气味可能会激怒它们。

因此,在分蜂时,应避免使用带有浓重香味的香水或者强烈的气味。

5. 不要打开蜂巢或者聚集地:在无专业训练或者没有必要的情况下,应避免打开蜂巢或者聚集地。

打开蜂巢或者干扰蜜蜂可能会激怒它们,导致被蜜蜂攻击。

6. 尽可能远离蜂巢或者聚集地:在进行近距离分蜂活动时,尽量保持一定距离,以减少被蜜蜂袭击的风险。

如果需要靠近蜂巢或者聚集地,应尽量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并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操作。

7. 寻求专业帮助:如果不具备蜜蜂分蜂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最好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专业人士会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和操作方式,以确保分蜂活动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近距离分蜂的最佳方法包括穿戴合适的蜂服、使用烟熏蜜蜂、避免剧烈动作、不戴香水或者强烈气味、尽量避免打开蜂巢、保持一定距离以及寻求专业帮助。

这些方法将有助于减少分蜂时被蜜蜂攻击的风险,确保安全进行相关活动。

最新流行人工分蜂方法

最新流行人工分蜂方法
二、 幽 闭 法 原箱不动 , 从里 面提 出一半带蜂的子脾和蜜脾 , 放 于一 新箱 内 , 同时诱 入 1只产 卵蜂 王, 在箱上盖 上铁纱 副盖 , 关 上巢 门。然后搬到暗室 内幽闭 3  ̄ 4 E t , 再移到新位置 , 打开 巢门。 或是把分蜂群 的巢 门用草堵上 , 放在新位 置,注意巢
九、 快 速 繁殖 法
内空气流通 。3 - 4小时后蜜蜂将草咬开 , 就很少飞返原巢 。
i、 远 移 法 按第 2种方法 , 把新分 的蜂 群立刻搬 到 5 k m外 的新 地址 ,一周后 ,再移 回场 内, 打开巢 门。3小 时后 , 撤 去纱 盖, 换上 副盖 , 盖好 大盖 , 缩小巢门。 四、 5 1 群 分 为 4群 法 如 1 群内有蜂 9 框、 子8 框、 蜜 2框 , 也可分为 4 群。 使 每一分蜂群都有带 蜂子脾 2框 、 蜜脾 1 框f 用蜜脾补充) , 诱
诱 人 1只蜂 王 。 再 由 乙 群提 到 甲群 封 盖 子 脾 2 框。 这 样 甲群
内有 蜂 4框 、 子5 框、 蜜1 框 。乙群有蜂 9框 、 子 6框 、 蜜l 框。分蜂群有蜂 5 框、 子5 框、 蜜2 框。
六、 7 3 群分 出 1 群 法 如有 3个 l 0框群 ,群势 和上述相 同 , 如果 打算 由 3 群分 出 1 群, 可先预备 1 个带纱 窗的蜂箱 , 打开纱窗 。由甲 群提 出带蜂子脾 5 框 ,由乙群提出子脾 2框 、蜜 1 框 ,由 丙群提 出蜜脾 1 框, 组成 一个强壮分蜂群 , 诱 人 1只蜂王 。 幽闭处置法如 前。再由丙群提 出子脾 2 框, 补助甲群。 七、 分 场 繁 殖 法 如要 由总场 内划 出 1 2群蜂 作繁殖群 , 可每 次都 由这 l 2群中提 出带蜂 子脾 1 0框 , 每框都 附有特选 的封盖王 台 1 个, 放在 1 个 1 0框运输箱 中, 再 由这 1 2群 中提 出带蜂子 脾 1 0框 , 放 在 另 一个 l 0框 运 输箱 中 ,把这 两箱 运 到 5 k m 外 的分场 。 在分场准备 1 0个蜂箱 。由两运输箱 中内剩下子脾 2框 、 蜂 3框 , 再加入蜜 脾、 空脾各 1 张。 五、 6 2群分出 1 群 法 如有 2个 1 0框蜂 群 , 群 势和上述相同 , 若 只打算分 出 1 群 ,可先预备 1 个带纱盖 的蜂箱 ,从 甲群 内提 出带蜂 的 子脾 5框 、 蜜脾 1 框, 由乙群 内提 出蜜脾 1 框 加入 分蜂群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流行人工分蜂方法
1 均等分蜂法
将1箱强群分成2箱,子脾、蜜脾和蜜蜂平均分配,1箱有原来的蜂王,另一箱诱人1只新产卵蜂王。

以原位置作标准,两箱的原位置左右距离都是30 cm。

这时采集蜂回巢时,不见原来位置的蜂箱,不得已分向左右两侧箱内飞人。

如发现一箱的蜜蜂较少,就把这箱向原位置移近些,或把蜂多的那箱移远一点,以后蜜蜂数自然就平均了。

2 幽闭法
原箱不动,从里面提出一半带蜂的子脾和蜜脾,放于一新箱内,同时诱入1只产卵蜂王,在箱上盖上铁纱副盖,关上巢门。

然后搬到暗室内幽闭3~4 Et,再移到新位置,打开巢门。

或是把分蜂群的巢门用草堵上,放在新位置,注意巢内空气流通。

3~4小时后蜜蜂将草咬开,就很少飞返原巢。

3 远移法
按第2种方法,把新分的蜂群立刻搬到5 km 外的新地址,一周后,再移回场内,打开巢门。

3小时后,撤去纱盖,换上副盖,盖好大盖,缩小巢门。

4 1群分为3群法
如1群内有蜂9框、子8框、蜜2框,则可分为3群。

先提出带蜂的子脾3框和蜜脾1框,放于5框箱内,诱人产卵蜂王1只,原群内剩下蜂3框、子2框和老蜂王,再加入蜜脾、空脾各1张,蜂箱放在原址不动。

把2个分蜂群放在暗室内幽闭3~4日后移到新位置,放开巢门。

可把2个分蜂群放在一个10框箱内,中间用严密的隔板把箱内空间分成2部分,各开一个小巢门,蜂箱前壁巢门上方涂上两种不同的颜色(黄、蓝),以免蜜蜂走错巢门。

同样需要在暗室内幽闭3日。

5 1群分为4群法
如1群内有蜂9框、子8框、蜜2框,也可分为4群。

使每一分蜂群都有带蜂子脾2框、蜜脾1框(用蜜脾补充),诱人产卵蜂王1只,原群内剩下子脾2框、蜂3框,再加入蜜脾、空脾各1张。

6 2群分出1群法
如有2个10框蜂群,群势和上述相同,若只打算分出1群,可先预备1个带纱盖的蜂箱,从甲群内提出带蜂的子脾5框、蜜脾1框,由乙群内提出蜜脾1框加入分蜂群,诱人1只蜂王。

再由乙群提到甲群封盖子脾2框。

这样甲群内有蜂4框、子5框、蜜1框。

乙群有蜂9框、子6框、蜜1框。

分蜂群有蜂5框、子5框、蜜2框。

7 3群分出1群法
如有3个10框群,群势和上述相同,如果打算由3群分出1群,可先预备1个带纱窗的蜂箱,打开纱窗。

由甲群提出带蜂子脾5框,由乙群提出子脾2框、蜜1框,由丙群提出蜜脾1框,组成一个强壮分蜂群,诱人1只蜂王。

幽闭处置法如前。

再由丙群提出子脾2框,补助甲群。

8 分场繁殖法
如要由总场内划出12群蜂作繁殖群,可每次都由这12群中提出带蜂子脾l0框,每框都附有特选的封盖王台1个,放在1个10框运输箱中,再由这12群中提出带蜂子脾10框,放在另一个l0框
运输箱中,把这两箱运到5 km 外的分场。

在分场准备10个蜂箱。

由两运输箱中各提1框带蜂子脾:1框附有王台,1框没有,放在一蜂箱内,成一小群,一共分成10小群。

以后继续这样实行,结果分成81群,而且还采了540 kg蜂蜜。

这成绩的取得主要是有大量备用的空巢脾,使蜜蜂无造脾之劳,再则此地当年有丰盛的荞麦蜜源。

9 仿天然分蜂法
蜂群发展强壮,其中造有王台时,可将原群移开1.0~1.5 m,原位置放一新箱,由原群提来子脾1框,上面带蜜蜂、蜂王(注意不要有王台) 和带蜂的蜜脾1框放人。

同时在新箱内补加空脾3~4张,再由原群提出不带王台的蜜蜂3框,将蜂扫落于新箱门前,仍把巢脾送回原群内。

放在新址的原群不需幽闭,有一部分采集蜂将飞到原址的新箱内。

原群选留一个优良的封盖王台,其余的王台完全割除,并加以奖励饲养。

1 0 快速繁殖法
蜂群快速繁殖,主要是采取了用王台繁殖法:在蜂场选出1/3的蜂群作为繁殖群,下余2/3作补助群,即每3群为一组,其中1群作繁殖群,并配以2群补助群。

加强蜂群保温,补足巢内饲料,使蜂群迅速强壮。

在蜂群发展到7框蜂、6框子时,开始用补助群来补强繁殖群。

此项工作应在天气晴暖,采集蜂大部分到野外工作时进行。

从2个补助群内各提1框带蜂的封盖子脾,仔细检查,不要把补助群的蜂王提出来。

把它们放在一个备用蜂箱内2块隔板的中间,盖上棉布,放上草垫子,开一个让老蜂飞出去的小巢门。

经过1~2小时,飞翔蜂已飞回本群,而在巢脾上只剩下了幼蜂。

这时把这两框带有幼蜂的子脾放在繁殖群内的两侧隔离板以内。

次日再把它们移到蜜脾以内,靠近子脾。

这样用2张补助群带幼蜂的子脾补助1箱繁殖群不会伤害它的蜂王,也不必把蜂王囚在王笼内。

过5~8日再一次补助繁殖群。

从每一对补助群中各提出1框封盖子脾,但这次不要蜜蜂,立即加于繁殖群内子脾之间,补助群立即用空脾或空巢础补上。

繁殖群经过2次补助,获得了2 000~2 500只蜂和4框封盖子。

这就累积了过剩的哺育蜂,因此可以较早地造王台。

当王台内出现蜂王产的卵时,把蜂王用诱人器罩在没有王台的子脾上,放于一新箱内,从补助群提1框带蜂子脾、1框不带蜂子脾放人,并给它1~2框含2.0~2.5 kg蜂蜜的蜜脾作幼虫饲料,妥善保温,缩小巢门,把它搬到新地址,3日后放出蜂王,每隔3日给分蜂群一些水,灌在巢脾的空巢房中,以后逐渐扩大蜂巢,补助饲料。

繁殖群提出蜂王6~7日后,造的王台已经封盖,可搬来2个新箱放在它两侧,将带蜂子脾和蜜脾平均分配在3箱中,每箱内都补加蜜脾,每箱只留1个王台,其余王台全割除,然后把旧箱里的分蜂群搬到新址,飞翔蜂平均分配到新箱内。

分蜂群的新蜂王开始产卵后,就补加巢础扩大蜂巢,逐渐培养强壮。

补助群经3次提出子脾和蜜蜂后,要及时扩大蜂巢,增殖蜂儿,使其逐渐变强,准备采蜜。

第一次分蜂后使蜂群增加1倍,由3群变成2个强群补助群和4箱弱群分蜂群。

分蜂群强壮后,按上法把蜂王和1框子脾提出来,再由补助群提来1框带蜂子脾和1框不带蜂子脾,放于一箱,成立一新群。

没有蜂王的蜂群,按均等繁殖法,把它平均分成2箱,使飞翔蜂亦平均分配到这两箱内。

以后在6日以内,逐渐移开两箱,每日移开25 cm。

第二次分蜂后的第6天,但是不得晚于王台成熟前的2日,再把每个半群平均分开。

在这4个新分的蜂群中每群内留一优质王台,其余的完全割除。

任何一个分蜂群丧失了蜂王时,最好把它和邻群合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