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口就尴尬,50个出错率最高的成语!
36常被误用成语

【解释】形容技艺达到了绝妙的境界。 【误用】常被误用为形容听得出神。
40.登堂入室
【解释】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 【误用】易被误用为“进入屋子”。
41.如坐春风
【解释】好像置身于和暖的春风里,形容受到良师的教诲、熏陶。 【误用】与“景物”无关。
42.走马观花
15.不知所云
【解释】不知道说的是什么,指语言絮乱或空洞,指说话人。 【误用】易被误解为“听者没有理解”。
16.惨淡经营
【解释】指煞费苦心地从事绘画或诗文创作,也指苦心规划和开拓某项事 业。惨淡,指费尽心力。 【误用】常被误解为经营不善,很萧条。
17.文不加点
【解释】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 【误用】不可理解为“不加标点”。
49.一文不名
【解释】名:占有。一个钱都没有,形容极为贫穷。 【误用】常误用于代替“一文不值”,指毫无价值,后指人无用。
50.求全责备
【解释】对人对事要求完美无缺。 【误用】常被误用为“委曲求全”。
51.身无长物
【解释】身边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贫困或俭朴。 【误用】常被误用来形容没有特长。
52.相敬如宾
【解释】指一人升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含贬义。 【误用】常被误解为中性的互相庆贺。
5.期期艾艾
【解释】形容人口吃。 【误用】常被误解为懦弱犹豫、吞吞吐吐。
26.无可厚非
【解释】不可过分指摘,表示虽有缺点但是可以理解或原谅。 【误用】常被与“无可非议”误用。
27.无可非议
【解释】没有什么可以指摘的,表示言行合乎情理。 【误用】常被与“无可厚非”误用。
60个常被误用成语
生活中,有一些我们常常见到的成语,在口语交流、写作等使用 过程中却往往误解了它的本义。今天就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人民 日报总结的60个常被误用的成语,看看您平时用对了多少个。
高考错误率极高的成语,很有用很全

第一类、望文生义1.明日黄花: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
2.火中取栗:比喻被别人利用去干冒险事,付出了代价而得不到好处。
3.万人空巷: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4.不刊之论: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5.不为已甚:指对人的责备或责罚要适可而止。
6.望洋兴叹: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7.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或榜样。
8.因人成事:依靠别人把事情办好。
9.弹冠相庆:指旧社会官场中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同伙就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
10.久假不归:长期地借用,不归还。
11.司马青衫:比喻因遭遇相似而表示的同情。
12.数典忘祖:比喻对于本国历史的无知。
13.大动干戈: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
14.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
15.不绝如缕:形容形势危急。
16.不翼而飞:比喻东西突然丢失。
也比喻消息传得极快。
17.进退维谷:形容进退两难。
18.如坐春风:比喻得到教益或感化。
19.春风化雨:比喻良好的教育20.间不容发:形容情势极其危急。
21.祸起萧墙:指祸乱从内部发生。
22.炙手可热:形容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
23.一衣带水:指虽有江河湖海相隔,但距离不远,不足以成为交往的阻碍。
24.下车伊始:比喻带着工作任务刚到一个地方。
25.开门见山: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直截了当谈本题,不拐弯抹角。
26.水清无鱼:比喻过分计较人的小缺点就不能团结人。
27.盲人瞎马:比喻盲目行动,后果十分危险。
28.独步天下:天下没有第二个。
第二类、对象误用1.美轮美奂:用于形容屋舍高大华美,不能用来形容艺术品。
2.相敬如宾、琴瑟之好、破镜重圆:只能用于夫妻之间,不能用于朋友、同学、同事之间。
3.青梅竹马:只能用于年幼的男女之间。
4.休戚相关:只能用于人物之间,不能用于事物之间。
5.置若罔闻:不可用于视觉方面。
6.筚路蓝缕:只用来形容创业艰苦,不可用来形容生活艰辛。
7.汗牛充栋:形容书籍多,不能形容其它东西多。
8.耳提面命:用于长辈对晚辈,平辈、朋友之间不可用。
48个最容易会错意的成语

48个最容易会错意的成语48个最容易会错意的成语中国成语,历史悠久,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们难免望⽂⽣义,⽣吞活剥,结果,弄得这些词汇⼤⼤背离了原始意义,甚⾄驴唇不对马嘴,乃⾄出现成群结队的“拦路典故”、“傻⽠成语”。
这⾥有48个最容易⽤错的“拦路成语”,不知道亲爱的读者朋友,你都⽤对了吗?1. 万⼈空巷【解释】:家家户户的⼈都从巷⾥出来了。
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例】:喜讯传来,⾸都万⼈空巷,⼈们兴⾼采烈⾛上街头,在⼴场举⾏庆祝游⾏。
【误⽤】:常被误⽤作街巷空空⽆⼈之意。
2. 登堂⼊室【解释】:⽐喻学问、技能由浅⼊深、循序渐进,达到更⾼⽔平,也作“升堂⼊室”。
【⽰例】:努⼒钻研,终会有登堂⼊室的⼀天。
【误⽤】:常被误⽤为“进⼊屋⼦”。
3. 望其项背【解释】:能够望见别⼈的颈项和背脊,表⽰赶得上或⽐得上。
多⽤于否定式。
【⽰例】:⾯对五四时期的伟⼤作家,现在的很多所谓的作家,实难望其项背。
【误⽤】:常被误认为是“赶不上”。
4. ⽬⽆全⽜【解释】:眼中没有完整的⽜,只有⽜的筋⾻结构。
形容技艺已达到⾮常纯熟的地步。
【⽰例】:对待⼯作要精益求精,达到得⼼应⼿、⽬⽆全⽜的程度才是精英。
【误⽤】:常被误⽤为没有全局观念。
5. 七⽉流⽕【解释】:⽕,星名,指⼤⽕星,即⼼宿。
出⾃《诗·豳风·七⽉》:“ 七⽉流⽕,九⽉授⾐。
”指农历七⽉,⼤⽕星西⾏,天⽓转凉。
【⽰例】:七⽉流⽕,夏去秋来,寒天将⾄。
【误⽤】:常被理解为七⽉骄阳似⽕。
6. 罪不容诛【解释】:罪⼤恶极,处死都不能抵偿。
【⽰例】:此⼈犯罪⼿段⼗分残忍、情节⾮常恶劣,社会危害极⼤,罪不容诛。
【误⽤】:常被误解为罪⾏还没有达到被杀的程度。
7. ⾸当其冲【解释】: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例】:平原的游击根据地将⾸当其冲。
【误⽤】:常被误⽤替代“⾸先”。
8. 危⾔危⾏【解释】:危:正直。
指的是讲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
【⽰例】:《论语·宪问》:“邦有道,危⾔危⾏,邦⽆道,危⾏⾔孙。
【强烈推荐】易被误解的成语50个

易被误解的成语50个1、安土重迁正确含义: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
重,看得很重。
误解示例:常被误解为喜欢到处搬迁。
例如“他是个安土重迁的人,经常搬家寻找新的机会”是错误的。
2、嗷嗷待哺正确含义:形容饥饿时急于求食的样子,多形容灾民等饥饿的人群。
误解示例:有时被误解为只是等待帮助的意思。
如“这些失业者嗷嗷待哺,等待政府的救济金来改善生活”(这里忽略了“饥饿”这一关键因素)。
3、杯弓蛇影正确含义:将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误认为蛇。
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
误解示例:可能被误解为只是看到奇怪的影子。
比如“他在树林里看到奇怪的影子,杯弓蛇影,其实只是树枝的投影”(没有体现“因疑神疑鬼而恐惧”的意思)。
4、筚路蓝缕正确含义:驾着简陋的柴车,穿着破烂的衣服去开辟山林道路。
形容创业的艰苦。
误解示例:易被误解为生活贫穷或者穿着破旧。
例如“他每天筚路蓝缕地走在街上,让人很同情”是错误的。
5、便宜行事正确含义:经过特许,不必请示,根据实际情况或临时变化斟酌处理。
误解示例:常被误解为购买东西价格便宜。
如“他在市场上便宜行事,买了很多便宜货”是错误的。
6、别无长物正确含义:除一身之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
原指生活俭朴,现形容贫穷。
误解示例:被误解为没有别的长处。
例如“他别无长物,学习成绩也不好”(这里应该用“一无是处”等表示没有长处的词)。
7、不孚众望正确含义:不能使大家信服,未符合大家的期望。
孚,信服。
误解示例:易与“不负众望”混淆,被误解为不辜负众人期望。
如“他在比赛中不孚众望,获得了冠军”(这里应该是“不负众望”)。
8、不绝如缕正确含义: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
误解示例:可能被误解为连续不断。
例如“来参观的人不绝如缕,博物馆热闹非凡”(这里应该用“络绎不绝”)。
9、不可理喻正确含义:没法跟他讲道理。
形容蛮横或固执。
误解示例:有时被误解为不可理解。
如“他的行为很奇怪,简直不可理喻”(这里如果只是表示奇怪难以理解,用“不可思议”更合适)。
2019中考命题老师总结的45个出错率最高的成语

[点评]不经意说的话
28、不衫不履:形容性情洒脱,不拘小节。
[点评]形容一个乞丐穷苦潦倒用不衫不履的话,你
8
的语文老师都要哭了。 29、不绝如缕:比喻技艺或其他方面的继承人稀
少,还比喻声音极轻微
[点评]说街上的人群来来往往不绝如缕的朋友们注 意了啊 30、高屋建瓴:比喻居高临下,无法阻挡的气势。 [点评]当成形容房屋高大雄伟的同学自己面壁去
12
41、身无长处:指除自身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泛 指贫穷。 [点评]常误用来形容没有特长。 42、始作俑者:贬义词,起初是指用于俑殉葬的 人,比喻首开恶例的人。 [点评]如今摇身一变,竟成了第一个人。 43、无所不为:贬义词,意思是什么坏事都做。
[点评]该词常被人理解为褒义词,意思是什么都敢
做。 44、海外奇谈:指没有根据的、希奇古怪的谈论或
2019 中考命题老师总结的 45 个出错率最高的成语
成语考题是中考试题的常客,这就要求我们熟悉每 个成语的意思。可是在面对浩如烟海,多如牛毛的
成语,我们经常会把一些成语的意思理解错误,所
以今天北京中考在线团队跟大家分享一下中考命题 老师总结出的 45 个出错率最高的成语。 1、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首先受到灾难 也作身当其冲。 [点评]这个成语应该是躺枪最多的,许多电视节
23、深孚众望:深受众人的信任。
[点评]电视剧看多了:臣定当不负众望。
7
24、胼手胝足:形容辛勤劳动。 [点评]这不是手足情深 25、呼之欲出:泛指文艺作品描写刻画十分生动。 [点评]我已经不想说了。叫他他就来了 26、不尴不尬:形容处境为难,不容易处理。 [点评]我知道很多人会理解成不尴尬。 27、不经之谈:不合理没有根据的话。
思考张嘴就说。 2019 宽体胖:形容一个人心胸开阔有气度。
60个常被误用的成语

60个常被误用的成语生活中,有一些我们常常见到的成语,在口语交流、写作等使用过程中却往往误解了它的本义。
今天就跟着诗词君一起看一看人民日报总结的60个常被误用的成语,算算平时用对了多少个。
1.三人成虎【解释】城市里本无虎,但只要有三个人谎传市里有虎,听者就会以为真有虎了。
后比喻流言惑众,蛊惑人心。
【误用】易被误解为团结合作力量大。
2.美轮美奂【解释】形容新屋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
【误用】易被误用为形容美好事物。
3.炙手可热【解释】手一挨近就感觉热,形容气焰很盛,权势很大。
【误用】易被误用为形容一切“吃香”的事物,背离本义。
4.侃侃而谈【解释】“侃侃”本意为形容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
【误用】现多被误用为形容聊天,易和娓娓而谈(形容谈论不倦或说话动听)混淆。
5.首当其冲【解释】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受灾难。
【误用】常被误用为“首先接受任务,或首先应当先做某事”。
6.鼎力相助【解释】敬辞,用于请托或表示感谢。
【误用】只用于对方或他人,自己。
7.一言九鼎【解释】一句话的分量像九鼎那样重,形容所说的话分量很重,作用很大。
【误用】易被误用为守信用,背离本义。
8.首鼠两端【解释】形容迟疑不决或动摇不定。
【误用】常被误解为前后言行不一致。
9.溢美之词【解释】过分夸赞的言辞。
【误用】常被误用为褒义。
10.蓬荜生辉【解释】谦辞,表示由于别人到自己家里来或张挂别人给自己题赠的字画等而使自己非常光荣。
【误用】易被误用在别人身上。
11.蹉跎岁月【解释】蹉跎:光阴白白地过去。
形容虚度光阴。
【误用】常误用来形容“岁月艰难、艰苦”。
12.望其项背【解释】能够望见别人的颈的后部和脊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
多用于否定式。
【误用】常被误用为“只能望其项背”。
13.差强人意【解释】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
【误用】多被误解为不能使人满意,背离本义。
14.抛砖引玉【解释】谦词,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
高考常见容易误用的成语

常见容易误用的成语1、指手画脚:形容说话时兼用手势示意。
也形容轻率地指点、批评。
【错例】每天早晨,他都要一个人跑到花园里,指手画脚....地练动作,抑扬顿挫地背台词。
2、秀色可餐:形容女子姿容非常美丽。
也形容景物非常优美。
【正例】“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秀色可餐....的苏杭山水果然名不虚传。
3、粉墨登场:化装上台演戏。
今多指坏人登上政治舞台。
(含贬义)【正例】为纪念中国话剧百年诞辰,话剧界一些前辈粉墨登场....,重新排演了《雷雨》等经典剧目。
4、不绝如缕:形容局势危急。
形容声音细微悠长。
【错例】真是神了,电影院一放映《2012》,观众空前地多了起来,开演半个小时过去了,人们还不绝如缕....地往影院赶。
(不能误认为“连续不断”)5、浮光掠影:比喻印象不深刻,好像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样,一晃就消失了。
【错例】虽然只是浮光掠影....地看看,但“迪拜世界”的急速变化还是令我记忆犹新。
(与“令我记忆犹新”矛盾)6、倾巢而出:比喻敌人出动全部兵力进行侵犯。
(贬义词)【错例】在澳门回归的日子里,许多单位的干部都倾巢而出....,参加清洁马路的活动。
(感情色彩错误)7、集腋成裘:比喻好的东西积少成多。
褒义词。
【错例】小错误也不能放过,须知集腋成裘,小错集多了也会对工作造成大的损害。
(感情色彩错误)8、望其项背:能够看见别人的颈项和脊背。
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
(常用于否定句)【错例】成都五牛俱乐部其雄厚财力令其他甲B球队望其项背....。
(不是否定句)9、抛砖引玉:比喻用自己的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
用作谦辞。
【错例】在“校园文化艺术节”开幕式上,李校长抛砖引玉....的即兴发言,博得了全场一片掌声。
(只能用于说话者本人,表自谦)10、设身处地: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地位或境遇中。
【错例】只要你设身处地....,到抗洪抢险第一线,你就不能不为我们子弟兵那种舍己为人的精神所感动。
(与“到抗洪第一线”矛盾)11、栩栩如生:指艺术想象非常逼真,生动活泼的样子。
容易有歧义的成语

容易有歧义的成语
1. “差强人意”。
例子:哎呀,你可别再说他这次表现差强人意啦,明明就很不错好不好!别人都觉得好极了呢。
2. “首当其冲”。
例子:这事儿可不能让他首当其冲啊,他也很不容易呀,怎么能把最难的先扔给他呢?
3. “万人空巷”。
例子:嘿,你还说那部电影不好看,那上映的时候可是万人空巷都去看呀,大家不都觉得很棒嘛!
4. “文不加点”。
例子:他写文章那叫一个厉害,简直就是文不加点,一下子就写得超级棒,你行吗?
5. “春意阑珊”。
例子:别在这春意阑珊的时候还闷闷不乐呀,出去走走感受下春天不好吗?
6. “久假不归”。
例子:那个人怎么能久假不归呢,借了东西不还像什么话呀,真是让人无语!
我的观点结论:这些成语真的很容易被误解呀,我们可要好好弄清楚它们真正的意思,不然可要闹笑话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出口就尴尬,50个出错率最高的成语!1、美轮美奂出自《礼记》,形容建筑物修建得精美宏伟。
如果你跟一个人有仇的话,你就说他长得美轮美奂吧!2、万人空巷成千上万的人涌向某处,使里巷空阔冷落。
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的盛况或新奇事物轰动居民的情景。
如果单凭字面理解,许多人都会误以为是形容人少冷清。
3、空穴来风原义为有了洞穴才有风进来,语出宋玉《风赋》,比喻消息和传说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现多用来指消息和传说毫无根据。
这个词的本义基本已被弃用,现在多表示毫无根据。
4、七月流火出自《诗经·国风》: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农历七月份天气从最热开始降温,此时天气逐渐转凉。
很多人都认为是形容天气炎热,不能有个“火”就热吧!5、可圈可点古代用加圆圈或点表示文章的句读,圈点也常加在字句的旁边,表示精彩或重要。
形容文章写得极其精妙令人叹服,也引申为事物值得称赞。
误解为文章写得差,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6、下里巴人下里即乡里,巴人指巴蜀的人民,表明做歌曲的人和地方,后来泛指通俗普及的文化艺术,与“阳春白雪”相对。
但要注意,不能用来形容人哦。
比如:这个人穿得土里土气,简直是个下里巴人。
7、不以为然不认为是正确的,表示不同意和否定。
常误用为不放在心上,其实诗词君也用错很多次啦!8、不刊之论不刊:不能修改。
用来形容文章或言辞的精准得当,无懈可击。
许多人都以为是不能刊登的文章,这是不对的哦!9、危言危行正直的话和正直的行为。
理解成了危险的的言行,不得不说,你的思想“很危险”。
10、不忍卒读不忍心读完,常用以形容文章内容悲惨动人。
很多人认为是文章写得太差,不愿意看。
(这大概就是语文老师面对你的作文时的心情吧~)11、不足为训出自明·胡应麟《诗薮》:“君诗如风螭巨鲸,步骤虽奇,不足为训。
”解释为不值得效仿的准则,不值得学习的榜样。
经常用成不值得教训,诗词君猜测,很多人都用错了吧!12、不胜其烦指事物杂乱,不能忍受忍受。
是个贬义词。
把不胜其烦当成了不厌其烦,可是两个词恰好是反义词。
13、不肖子孙指不能继承祖先事业的,没有出息的子孙,多用于自己在祖宗坟前的谦称。
“不肖”不等于“不孝”,很多影视剧中好像都用错了。
14、文不加点形容文章一气呵成,文笔流畅。
出自汉朝《鹦鹉赋序》:“衡因为赋,笔不停缀,文不加点。
"记住了,不能理解成文章不加标点符号。
15、名噪一时指在当地很有名气。
很多人都以为是一时出名的意思,这个词语乱用程度堪比“首当其冲”。
16、差强人意差:程度副词,勉强,稍微;强:振奋。
意思为勉强能使人满意。
很多人固执地以为它是使人不满意的意思。
17、讳莫如深原指事件重大,藏着而不说,后指把事情真相隐瞒得很深。
看过《神探狄仁杰》的应该知道,如燕说的一句话“这话可使我讳莫如深了。
”18、五风十雨出自王充《论衡·是应》:“风不鸣条,雨不破块,五日一风,十日一雨。
”形容风调雨顺。
很容易理解成脾气差或天气多变。
19、三人成虎出自《战国策·魏策二》,原意指三个人谎报集市里有老虎,听者就信以为真。
比喻谣言多人重复述说,就能使人信以为真。
想到了朋友圈里那些伪专家理论和谣言。
20、口无择言指出口皆合道理,无需选择。
这个躺枪的应该很多,经常理解为在某些场合说错话不经大脑思考张嘴就说。
21、心宽体胖原指人心胸开阔,外貌就安详。
后用来指心情愉快,无所牵挂,因而人也发胖。
出自《礼记·大学》:"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
"想成放宽心胸就会变胖的人,请立刻到你语文老师那里报道。
22、久假不归原指假借仁义的名义而不真正实行,后指长期借用而不归还。
很多人理解为放了好久的假期,一直不回去。
诗词君知道你想一直放假,但这个词真的不是这个意思啊。
23、不愠(yùn)不火形容戏曲不沉闷不急促,引申为说话做事态度适中,分寸得当。
已经被拿来当温润君子的代名词了。
24、深孚众望在群众中享有威望,深受众人的信任,符合大家的期望。
电视剧看多了吧你!因为他们都是这样说的:臣定当不负众望!25、胼手胝足指皮肤等的异常变硬和增厚,长期从事体力劳动者才会出现这种情况,所以形容经常地辛勤劳动。
这不是手足情深,不能因为不认识这个字就胡乱猜啊。
26、呼之欲出泛指文艺作品描写刻画十分生动。
语出苏轼《郭忠恕画赞序》:"恕先在焉,呼之或出。
"只要一叫他,他就马上来了。
敢情这是曹操的专用名词?因为有句话不是“说曹操曹操就到”~27、不尴不尬形容处境为难,不容易处理。
我知道很多人会理解成不尴尬。
(什么?难道不是?)28、不经之谈不合理没有根据的话。
那些理解成“不正经的谈话”的人,我看你才是不正经~29、不衫不履不穿长衫,不穿裤子。
形容性情洒脱,不拘小节。
出自《虬髯客传》:“既而太宗至,不衫不履,裼裘而来,神气扬扬,貌与常异。
”形容一个乞丐穷苦潦倒用不衫不履的话,你的语文老师都要哭了。
30、不绝如缕出自《公羊传·僖公四年》,多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还比喻技艺或其他方面的继承人稀少。
说街上的人群来来往往不绝如缕的朋友们注意了啊!31、高屋建瓴建:倾倒,瓴:水瓶。
把瓶子里的水从高层顶上倾倒。
现指对事物把握全面,了解透彻。
比喻居高临下,无法阻挡的气势。
当成形容房屋高大雄伟的,自觉的面壁去吧!32、添砖加瓦原来指建房屋时给不断地添砖块加瓦片。
后比喻做一些工作,为集体事业贡献微薄的力量。
不要认为是添油加醋,完全不一样哦。
33、明日黄花比喻过时的事物,后多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
不要一看到黄花就想到年老色衰。
34、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首先受到灾难也作“身当其冲”。
这个成语应该是躺枪最多的,许多电视节目、杂志书籍…都在乱用将其勿以为是第一个做事的人。
35、灯火阑珊指灯火稀疏人烟稀少,比较冷清的地方。
出自很有名的一句诗“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错误以为是灯火通明的意思,呃,这个诗词君也一直理解错误了。
36、目无全牛《庖丁解牛》:“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
"解剖牛时,眼中没有完整的牛,只有牛的筋骨结构。
形容技艺已经到达非常纯熟的地步。
常被误认作贬义词,认为是“目中无人”的近义词。
37、长此以往意为:长期这样下去。
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这个词是贬义词,多用于不好的结果。
38、司马青衫出处白居易《琵琶行》诗:“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用来形容形容极度悲伤。
容易错误形容极度悲伤,可不是一件衣服哦。
39、数典忘祖比喻忘本,和对于本国历史的无知。
后引申为忘掉自己本来的情况或事物的本源。
出自先秦·左丘明《左传·昭公十五年》:“籍父其无后乎?数典而忘其祖。
"不要误认为是忘了自己的先人,这样可真的有点“数典忘祖”了。
40、汗牛充栋本义是指用牛运书,牛要累得出汗;用屋子放书,要放满整个屋子。
形容藏书之多。
只能用来形容书多。
41、娑婆世界指释迦牟尼等佛菩萨很能忍受劳累,在污浊的“娑婆世界”中不懈地教化众生,表现出大智、大悲和大勇的精神。
有人用成“婆娑世界”,佛祖很生气,后果很严重!42、弹冠相庆比喻一个人做了官,其他人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含贬义。
后指坏人得意的样子。
只理解为“因高兴而庆贺”,显然不当。
43、身无长处指除自身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
泛指贫穷。
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对曰:‘丈人不悉恭,恭作人无长物。
’”常误用来形容没有特长。
44、始作俑者俑: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俑人。
后泛指恶劣风气的创始者。
可是在部分人口里,摇身一变,竟成了“第一个人”。
45、无所不为贬义词,没有干不了的事,即什么坏事都做。
该词常被人理解为褒义词,是不对的哦。
46、海外奇谈指没有根据的、希奇古怪的谈论或传说。
很多人误解为,从其他国家来的新奇事物。
47、作舍道边出自《诗经·小雅·小旻》:“如彼筑室于道谋,是用不溃于成。
"在路边造房子,与过路人商量。
比喻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难于成功。
望文生义的话很容易误认为是在路边造房子。
48、师出无名没有理由而出兵打仗。
泛指做某件事缺乏正当理由。
出自班固《汉书·高帝纪上》,新城三老董公遮说汉王曰:“臣闻顺德者昌,逆德者亡。
兵出无名,事故不成。
"字面理解就是跟没有名气的老师学习。
49、多事之秋事故或事变多的时候,多用来形容动荡不安的政局。
出自《北梦琐言》卷十二:“所以多事之秋,灭迹匿端,无为绿林之嚆矢也。
”不能单纯认为指事情杂多。
50、望其项背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背脊,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一般用于否定式,如难以望其项背、不能望其项背等。
现在不少人用"只能望其项背"表示"赶不上",不要用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