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R360贝氏体耐磨钢板的组织与性能
贝氏体钢——精选推荐

目前许多工程钢构件和机器制造结构钢件的强度要求很高,例如深层地下支架钢构件的强度1000MPa以上,但要保证支架及其相关装备的耐久性,需要该类钢具有良好的塑性,这样设备运行便安全可靠[1]。
一些重要的钢结构采用高强螺栓,其抗拉强度超过1200MPa,但同时也需要高的韧塑性才能保证螺栓不会发生延迟断裂[2]。
此外重载机器设备上的曲轴和齿轮等用钢也要求有良好的强韧性。
许多冶金企业正在发展高强度和高韧性的钢。
高强钢要求材料具有最高强度和优良的综合性能,其中包括优良的韧性、抗应力腐蚀开裂能力,高疲劳强度和焊接性能。
根据钢中的合金总含量可以将高强钢分为低合金高强钢、中合金高强钢和高合金高强钢[3]。
根据合结钢的物理冶金学特点可以将高强钢分为低合金高强钢、二次硬化高强钢和马氏体时效钢。
[1]姚连登,崔强等.高强钢在液压支架中的应用现状和发展前景[J].宽厚板,2003,9(1):16-22.[2]冯金尧.中国紧固行业发展对钢材的需求[J].冶金管理2007,12:16-19.[3]航空制造工程手册总编委会.航空制造工程手册:热处理[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1993.1.2.4贝氏体复相高强钢20世纪60年代,人们在生产一些大型高强度低合金钢零部件时,由于淬透性的原因淬火后的组织常含有一定数量贝氏体/马氏体复相组织,发现这种贝氏体/马氏体复相组织的强韧性优于单一马氏体组织。
因此,贝氏体/马氏体复相组织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T0mita等[21]对40CrNiMo和42CrMo钢的研究结果表明,下贝氏体/马氏体复相组织可以改善钢的强韧性,而上贝氏体/马氏体混合组织恶化钢的强韧性;对4330Si钢和300M钢【22】进行等温处理的实验结果表明,经不同时间等温处理获得的不同无碳化物贝氏体含量的贝氏体/马氏体混合组织均改善钢的强韧性:并且等温处理温度越低,钢的强韧性改善越显著。
20世纪70年代,方鸿生等发明了适合我国资源情况的Mn-B贝氏体钢[23]。
NM360简介

NM360耐磨板一、NM360耐磨板简介NM360耐磨钢板被广泛应用矿山机械、煤矿机械、环保机械、工程机械等,也常用作为屈服强度≥700MPa高强度结构钢使用。
二、定义范围:属于耐磨钢板(耐磨板)系列。
叫法:耐磨三六零。
命名:N是耐(nai)M是磨(mo)两个中文汉字的第一个拼音字母,360则代表这种钢板的平均布氏硬度热处理:高温回火,淬火+回火(调质)作用:主要是在需要耐磨的场合或部位提供保护,使设备寿命更长,减少维修带来的检修停机,相应的减少资金的投入。
性能:屈服在800多,抗拉强度在1000上。
三、加工工艺1、Mn13高锰耐磨钢板的切割,建议采用等离子切割。
等离子切割分为水下等离子和空气等离子切割两种。
采用水下等离子切割时,等离子气体可产生几千度的高温,高锰钢板切口处迅速熔化,并因水的阻隔避免了氧化,水又对钢板及时进行冷却,阻止碳化物析出,使钢板切割面光滑平整,无热影响区,切割质量最佳,是切割高锰钢的首选。
也可采用空气等离子切割。
2、Mn13高锰耐磨钢板也可采用传统的火焰切割。
采用火焰切割时,建议采用切割小车,根据钢板厚度不同,采用不同规格的枪头,燃气和氧气配比调整适当(最好是中性火焰),最好是全部调整好后再开始下料,防止因中途熄火引弧造成断面缺口,影响切割质量。
3、Mn13高锰耐磨钢板的焊接:高锰耐磨钢板的焊接可采选用手工电弧焊的方法。
焊条选用D256(堆256)或D266(堆266)焊条;焊接前应打磨焊缝,要彻底清理工件坡口及边缘,去除铁锈、油污,同时将焊条烘干;焊接时,应选择小直径焊条(一般为3mm-3.5mm),小电流、高电压、多焊层、多焊道、快速焊接;如采用直流焊接,焊条接正极;焊接每层后要锤击焊缝,以提高其抗热裂纹能力。
也可使用流动水快速降温。
四、NM360化学成分NM360化学成分%(为舞钢企业标准:WYJ112-2008 化学成分)C Si Mn Cr Ni Mo Nb V P S≤0.25 ≤0.70 ≤1.30 ≤1.4 ≤1.0≤0.50 -- ≤0.025 ≤0.025五、NM360钢板用途NM360钢主要用于火电厂、煤场、水泥厂、装载机械、矿山机械、建筑机械、工程机械、冶金机械、还可应用在砂磨机筒体、叶片,各种货场、码头机械那么部件,轴承结构件,铁路车轮结构件,轧辊等。
贝氏体-马氏体-奥氏体复相耐磨钢板及制造方法

贝氏体-马氏体-奥氏体复相耐磨钢板及制造方法
贝氏体-马氏体-奥氏体复相耐磨钢板是一种具有高强度、高硬度、优良的抗磨性能和
耐腐蚀性能的钢材,通常用于制造矿山、石油、化工、冶金等工业领域的磨损零件,如矿
山破碎机的刀片、耐磨板和传输系统的滑块、阀门、泵等。
该钢板的制造方法和组织控制技术非常关键。
一般采用高温淬火和低温回火工艺,以
使钢板具有良好的强度、硬度和韧性,并形成贝氏体、马氏体和奥氏体三种不同的组织相。
其中,贝氏体具有高强度、高硬度和高韧性,适用于制造高强度磨损零件;马氏体具有高
硬度和耐磨性能,适用于制造高耐磨性能磨损零件;奥氏体具有优良的耐腐蚀性能,适用
于制造腐蚀环境下的磨损零件。
此外,还需要对钢板进行化学成分控制和热处理工艺控制,以保证钢板的组织和性能
符合要求。
化学成分中主要控制碳含量、硅含量、锰含量、铬含量和钒含量等元素的含量,并添加一定量的铜、铝等元素,以提高钢板的耐腐蚀性能。
在热处理过程中,需要控制淬
火温度、保温时间和回火温度等参数,以获取预期的组织结构和性能。
该钢板具有许多优点,如高强度、高硬度、耐磨、耐腐蚀、韧性好等,可用于制造高
负荷和高腐蚀环境下的磨损零件,能够延长使用寿命、减少维修次数,节约生产成本,提
高生产效率。
NM360耐磨板,NM360耐磨板规格表,NM360耐磨板执行标准

NM360钢板主要是在需要耐磨的场合或部位提供保护,使设备寿命更长,减少维修带来的检修停机,相应的减少资金的投入。
NM360耐磨板:N是耐(nai)M是磨(mo)两个中文汉字的第一个拼音字母,360则代表这种钢板的平均布氏硬度NM360钢板热处理:高温回火,淬火+回火(调质)NM360钢板性能:屈服在800多,抗拉强度在1000上。
NM360钢板对应标准牌号:NM360对应国外标准及牌号JFE:NK-EH360/SUMIHARD:K340一般耐磨钢板牌号有:WNM360A、WNM360B、WNM360C、WNM400A、WNM400B、WNM400C。
超耐磨性钢板牌号有:WNM450A、WNM450B、WNM450C、WNM500A、WNM500B、WNM500C。
聊城泰佑启金属:0635-7779210 139-69-55-8118高韧性耐磨钢板有:WNM360D、WNM360E、WNM400D、WNM400E。
焊接性能高耐磨钢板:WNM360L。
钢板表面质量符合GB3274之规定。
NM360耐磨钢板广泛应用于工作条件特别恶劣,要求高强度,高耐磨性能的工程、采矿、建筑、农业、水泥生产、港口、电力以及冶金等机械产品上。
如推土机,装载机,挖掘机,自卸车及各种矿山机械、抓斗、堆取料机、输料弯曲结构等。
多年来一直困扰着工业界人士的一个重大问题就是磨损,尤其是接触岩石、矿料等受磨擦、撞击、冲刷的结构。
据统计,工业发达的国家,机械装备及其零件的磨损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占国民经济总产值4%左右。
因此,解决磨损和延长机械设备及其部件的使用寿命成为工业界人士在设计、制造和使用各种机械设备所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
从国民经济的角度考虑,研制工程机械用高强度耐磨钢是非常必要的,在国外已有企业进行生产高强度耐磨钢并应用,如日本住友公司、JFE、瑞典SSAB和SWEBOR,德国蒂森克卢伯,MITTAL等已生产出耐磨寿命比普通钢高出4倍左右的耐磨钢材。
贝氏体马氏体钢板的组织和性能

1 试验材料及方法
1. 1 技术指标及化学成分设计 根据耐磨钢板应用工况条件,设计出力学性能标
准,见表 1。根据鞍钢厚板厂设备工艺状况,设计化学 成分。 兼 顾 钢 的 强 度 与 焊 接 性 能,碳 含 量 控 制 在 0. 16% 以下;为抑制贝氏体组织转变过程中碳化物的 析出及提高钢中残留奥氏体稳定性,必须加入一定量 的硅元素;为降低贝氏体组织相变点( Bs)以及在较宽 的冷速范围内,得到单一贝氏体-马氏体组织,须加入 一定量的锰、钼等元素;此外,为细化晶粒,进行了铌、钛 微合金化处理。所设计的化学成分范围如表 1 所示。
有 Cr、Ni、Mo 等 贵 金 属,提 高 制 造 成 本;② 厚 度 在 度的钢板。
25mm 以下钢板由于淬火而极易产生板形瓢曲;③钢 板冲击韧度低,韧脆转变温度高。
近十多年来,贝氏体钢研究成果引起了国内外冶 金界广泛关注,高强韧性匹配的贝氏体钢研究成为主 要研究方向。本文结合高强度耐磨钢板应用性能特 点,针对贝氏体-马氏体组织和性能做了一些有益的研 究工作。采用控制轧制、控制冷却工艺生产,取消淬火 工艺以保证钢板平直度;在低碳贝氏体钢基础上,通过 加入一定量的硅元素,利用其在贝氏体组织转变过程 中抑制碳化物析出作用,得到由非等轴铁素体加马氏 体和残留奥氏体( M-A)岛或由板条状铁素体及其板条 间残留奥氏体( Ar)膜组成的贝氏体-马氏体组织,以此
ZHANG Qing-hui1,2 ,YANG Jun2
(1. 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USTB,Beijing 100083,China;
2. Anshan Iron & Steel Group Corporation,Anshan Liaoning 114001,China)
耐磨钢NM360技术条件

高强度耐磨钢NM360交货技术条件WJX(ZB)78-20081范围本技术条件规定了高强度耐磨钢NM360的牌号、技术要求、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等。
本技术条件适用于武汉钢铁(集团)公司供工程机械等行业,制作挖掘机、推土机、压路机、混凝土类搅拌机、刮板运输机等耐磨结构件用钢,钢材产品规格为:10.0~50.0×1500~2500×L(mm)。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技术条件的引用而成为本技术条件的条款。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技术条件。
GB/T222 钢的化学分析用试样取样方法及成品化学成分允许偏差GB/T231 金属布氏硬度试验方法GB/T247 钢板和钢带验收、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的一般规定GB/T709 热轧钢板和钢带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GB/T3274 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热轧厚钢板和钢带GB/T4336 碳素钢和中低合金钢火花源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方法3术语和定义本技术条件所规定的产品牌号为:NM360,产品名称为:高强度耐磨钢。
其中NM为耐磨两个字的第一个拼音字母,360为布氏(HB)硬度的目标值。
4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4.1尺寸执行GB/T 709 标准,其中厚度偏差执行GB/T 709 中N类规定。
4.2 钢板不平度:10~14 mm厚度钢板的不平度不大于12mm/m,>14~50mm厚度钢板的不平度执行GB/T 709中的规定;其它外形要求执行GB/T 709。
4.3 重量按理论重量交货,理论计重采用公称尺寸,钢板密度为7.85g/cm3。
5技术要求5.1化学成分5.1.1 钢的化学成分(熔炼分析)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化学成分质量分数:%5.1.2 为保证钢的力学性能,可加入表1以外的合金元素和微合金元素。
5.1.3 钢板成品化学成分允许偏差符合GB/T222的规定。
纳米贝氏体钢

纳米贝氏体钢一、引言纳米贝氏体钢是一种新型高强度、高韧性的钢材,由于其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良好的耐蚀性,已经在汽车、航空航天、石油化工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从纳米贝氏体钢的定义、制备方法、力学性能以及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二、纳米贝氏体钢的定义纳米贝氏体钢是一种由纳米晶和贝氏体组成的复合材料,其中纳米晶指晶粒尺寸小于100纳米,而贝氏体则是由铁素体变形所形成的一种组织。
这种复合结构使得纳米贝氏体钢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良好的耐蚀性。
三、制备方法1. 机械合金化法:将原料粉末通过球磨机或高能球磨机进行混合和反应,使得原料在球磨过程中产生塑性变形和冷焊接,并最终形成均匀分散的纳米晶。
2. 热处理法:通过快速冷却或加热等方式使得钢材组织发生相变,从而形成纳米贝氏体结构。
3. 淬火调质法:先将钢材淬火至马氏体组织,再进行回火处理,使得马氏体转变为纳米贝氏体结构。
四、力学性能纳米贝氏体钢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其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断裂韧性等指标均优于传统的高强度钢材。
其中,纳米晶的存在可以提高钢材的屈服强度和硬度,而贝氏体则可以增加钢材的韧性和延展性。
此外,纳米贝氏体钢还具有良好的耐疲劳性能和耐腐蚀性能。
五、应用领域1. 汽车制造:纳米贝氏体钢可以用于汽车车身、底盘等部件的制造,可以减轻车重并提高车辆的安全性能。
2. 航空航天:由于纳米贝氏体钢具有轻量化和高刚度等特点,因此可以用于航空航天领域中飞机、卫星等部件的制造。
3. 石油化工:纳米贝氏体钢可以用于石油化工领域中的管道、储罐等设备的制造,可以提高设备的耐腐蚀性和安全性能。
六、总结纳米贝氏体钢是一种新型高强度、高韧性的钢材,其制备方法多样且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耐蚀性能。
由于其在汽车、航空航天、石油化工等领域中具有广泛应用前景,因此对于纳米贝氏体钢的研究和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钢材成分分析和耐磨性

准贝氏体高强耐磨钢的开发和工艺研究发表日期:2007-1-10 阅读次数:505摘要:研究在典型贝氏体钢的成分基础上加入阻止碳化物析出的元素Si,开发出以贝氏体铁素体(BF)和残余奥氏体(AR)组成的准贝氏体组织的高强耐磨钢,在适当的工艺下钢板可获得最佳的综合性能,具有良好的强韧性、耐磨性和焊接性。
关键词: 准贝氏体典型贝氏体贝氏体铁素体残余奥氏体耐磨性1 概述高强度耐磨钢作为一类重要的钢铁材料,广泛应用于矿山机械、车辆船舶、桥梁、煤机等行业。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对高强度耐磨板的需求增长迅猛。
限于舞钢目前的设备条件和生产能力,不宜生产传统调质型的马氏体耐磨钢,故开发了一种热轧+低温回火状态交货的非调质高强耐磨钢一准贝氏体高强耐磨钢。
贝氏体钢的发现和研究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自20世纪30年代Bain发现贝氏体,50年代柯俊建立贝氏体切变相变机制以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对其力学性能进行了大量研究,普遍认为,等温形成的贝氏体与淬火回火马氏体相比具有以下特征:典型上贝氏体的综合力学性能,特别是韧性非常低劣;高碳钢的下贝氏体及含硅钢贝氏体力学性能优良,故可实际应用,但因等温贝氏体淬透性小,应用受到极大的限制;热处理工艺复杂,而且等温淬火工艺受到零件尺寸和热处理设备的制约。
20世纪50年代,研究出空冷获得贝氏体组织的钢,称为贝氏体钢,组织系典型贝氏体。
虽然其淬透性大大提高,但是韧性却仍然很低,因此阻碍了贝氏体钢的推广应用。
通过对贝氏体相变的深入研究,20世纪80年代,康沫狂教授提出了″准贝氏体″这一概念。
舞钢公司根据这个理论,结合现有设备能力,成功开发了准贝氏体高强度耐磨钢,它的综合性能超过了当前的典型贝氏体钢、调质钢等,其组织由贝氏体铁素体(BF)和残余奥氏体(AR)组成,具有良好的强韧性配合,在轧态+低温回火后即可获得强度为1000MPa左右、硬度为340~390HB的耐磨钢板。
2 设计原则参考目前国内外耐磨钢的实际水平,结合市场需求,设计准贝氏体高强耐磨钢的屈服强度≥950 MPa,抗拉强度≥1100MPa,延伸率≥10%,硬度340~390MPa,通过合理的成分和工艺的设计,使钢最终获得准贝氏体组织,从而达到设定的性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ZHANG Ti1, LIANG Xue-ping1, SONG Juan2, SI Song-hua2 (1.Nanjing Iron and Steel Co. Ltd.,Nanjing 210035 ,China;2. 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hu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Ma'anshan 243002 ,China)
用 HBE-3000A 布氏硬度仪测试硬度。试样用 4%(体积分数)的硝酸酒精溶液腐蚀,在光学显微镜(OM)、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镜(TEM)观察组织结构特征。
采用线切割方法从板材上沿厚度方向切割成 6.5 mm×6.5 mm×30 mm(厚)的小长方块试样,各表面均磨
收 稿 日 期 :2009-01-05 作者简介:张逖(1971- ),男,河南周口市人,工程师,从事高强钢的冶炼工艺研究。
238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
2009 年
织为回火马氏体,而 NR360 经过“控轧控冷+离线回 火”得到的组织主要为板条贝氏体,这种低碳的贝氏体 具有良好的强韧性和较高的破断抗力,残余奥氏体在 磨损时有应力松弛作用,从而阻碍裂纹扩展[4-5]。 2.4 焊接性能
将焊接后的试板进行拉伸试验,测定的接头力学 性能见表 2。在焊材的选择上采用了低强度匹配,拉伸 后接头的断裂位置 2 可知,不同焊接方法下,焊 缝的屈服强度大于 500 MPa,抗拉强度超过 690 MPa, 延伸率大于 10%,均能满足焊条强度要求。
图 3 是采用 2 种焊接方法得到的焊接接头的显微 硬度分布。由图 3 可以看出,由于试验中母材与焊材采 用低强度匹配,因此焊缝金属区硬度较低;经过熔合区 后硬度明显升高,热影响区的显微硬度已接近基体硬 度。
图 4 是手工电弧焊焊接接头各区的金相组织。由 图 4 可以看出,焊缝组织主要为块状和针状铁素体组 织,少量珠光体分布在块状铁素体边界(图 4(a));熔合 区(图 4(b))有比较明显的组织变化,形成交接面,靠焊 缝一侧为焊缝金属组织,靠热影响区一侧主要为板条 贝氏体组织。观察到熔合线结合状况良好,没有发现裂 纹;热影响区组织主要为细化的板条贝氏体组织和少 量马氏体组织(图 4(c))。主要因为焊接过程中,焊缝周 围金属受焊缝金属的影响,空冷时热影响区受基体金 属的影响,冷却速度较快,组织细化,冷却过程中得到 贝氏体和少量马氏体组织,提高了硬度。采用 CO2 保护 焊时,由于对工件热输入与手工电弧焊相近,显微组织 的演变规律也是基本相同的。
磨痕表面形貌。由图 2 可以看出,2 种耐磨钢的磨损机
20 μm
20 μm
制主要是切削与犁沟机制,同时存在疲劳剥落机制。 NR360 钢在滑动磨损条件下的磨痕比较平滑且较浅,
(a) NR360
(b)WR360
图 2 2 种耐磨钢板磨损表面形貌
WR360 的磨痕比较深且表面的剥落程度较大。分析认为,WR360 的生产工艺为“轧制+淬火回火”,钢材的组
耐磨钢 NR360 WR360
硬度/HB 355 335
磨损失重(/ mg/h) 相对耐磨性
15.1
1.18
17.8
1.00
损失重最高的耐磨钢作为基数,除以其它耐磨钢的磨
损失重,得到耐磨钢的相对耐磨性,可以看出 NR360
的耐磨性优于 WR360。
图 2 是通过 SEM 得到的 2 种耐磨钢板滑动磨损
摘要:研究南钢 NR360 贝氏体耐磨钢板的组织、力学性能、耐磨性能及焊接性能。结果表明,NR360 耐磨钢板的组织为板条状的
无碳化物贝氏体及残余奥氏体组织,该钢板具有较高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及良好的韧性。钢板的耐磨性好,在滑动磨损试验
下,钢板的磨损机制主要为微切削与犁沟机制。焊接接头中焊缝组织主要为块状和针状铁素体组织,热影响区组织为细化的板
第3期
张 逖等:NR360 贝氏体耐磨钢板的组织与性能
237
光 ,用 于 滑 动 磨 损 试 验 。 滑 动 磨 损 试 验 在 MM200 环 块 磨 损 试 验 机 上 进 行 ,对 磨 辊 环 外 径 为 40 mm, 内径为 16 mm,厚度为 10 mm,材料为淬火回火模具钢,硬度为 HRC60,表面磨光。试验机转速为 200 r/min, 载荷为 100 kg,用 1:100(体积比)乳化液作为冷却液滴注冷却。用感量 0.000 1 g 的分析天平称重,每个试样 清洗称重后试验,总磨损时间为 1 h。将试验钢与以“轧制+淬火回火”工艺生产的同级别 WR360 调质耐磨钢 进行比较,以表征材料的耐磨性。试验后磨损的表面经超声波清洗后,进行 SEM 观察。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1 力学性能 南钢生产高强度耐磨钢板的力学性能要求 σs≥850 MPa,σb≥1100 MPa,A50≥10%,AKV≥23(0 ℃),硬度≥
321 HB。对试验钢板分别进行拉伸试验、冲击试验及硬度测定。结果为:Rp0.5=1050 MPa,Rm=1210 MPa,A50= 11 %,硬度=355 HB,AKV=39 J(0 ℃)。数据表明,在“控轧控冷+离线回火”工艺条件下生产的 30 mm NR360 耐 磨钢板,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表现良好,屈强比为 0.87,具有良好的强韧性,且硬度、冲击性能和弯曲性能均 保持较高水平。 2.2 显微组织
NR360 耐磨板的显微组织如图 1。由图 1 可见,NR360 耐磨钢板的典型组织为贝氏体,多数为板条形态 (图 1(a)),在高分辨扫描电镜和投射电镜下,可以观察到在贝氏体板条间分布有片状残余奥氏体,原奥氏体的 晶粒大小为 20~35 μm,贝氏体板条的宽度为 0.3~1 μm,贝氏体板条内及板条间均无碳化物析出(图 1(b,c))。 图 1 (d)为图 1 (c)中残余奥氏体的衍射花样及标定结果。由于贝氏体板条内及板条间没有碳化物析出,存在 残余奥氏体,这样在低温回火中残余奥氏体的热稳定性和机械稳定性得到了提高,使得 NR360 耐磨钢不仅 具有较高的强度而且能够保持较好的韧塑性[3]。
1 试验制备与试验方法
试样均取自 30 mm 厚 NR360 成品耐磨钢板,主要化学成份 (质量分数) 为 C≤0.20%,Mn≤2.0%,Si≤ 1.8%,Cr,Nb,Mo,V 等适量。加工成 12.5 mm × 400 mm × 30 mm 的非标准拉伸试样,按 GB/T 228-2002 进行 拉伸试验,根据 GB/T 229-2007 进行冲击试验,试验温度为 0 ℃。
国外耐磨钢板是采用轧后在线直接淬火+离线回火工艺制造,具有高强度、高硬度以及可焊性[1-2]。目前国 内主要采用轧后进行离线热处理工艺生产高强度耐磨钢板,生产出的钢板存在工序多、成本高、板形差、韧性 相对低等问题[3]。为简化钢板生产工艺、降低生产成本、得到综合性能良好的钢板,南钢公司在炉卷轧机生产 线上采用低碳低合金化成份设计、“控轧控冷+离线回火”工艺,开发了 NR360 非调质高性能贝氏体耐磨钢 板。笔者研究 NR360 非调质贝氏体耐磨钢板的组织结构、力学性能、耐磨性能及焊接接头性能。
条贝氏体与马氏体组织。焊接接头具有良好的强韧性,热影响区的硬度与耐磨钢基体相近。
关 键 词 :无碳化物贝氏体;耐磨钢板;组织;性能
中 图 分 类 号 :TG142.72
文 献 标 识 码 :A
doi:10.3969/j.issn.1671-7872.2009.03.009
Micro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NR360 Wear-resistant Bainite Steel Plate
Abstract: The structure, mechanical properties, wear -resistance and weld properties of NR360 wear -resistant steel plate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icrostructure of the NR360 wear -resistant steel plate is consist of carbide free bainite and retained austenite, then high strength and high toughness can be maintained. The steel plate exhibits well wear resistance, and in the sliding wear test, steel plate's attrition mechanism mainly for micro cutting and plow furrow mechanism. The microstructures of seam weld of the weld joint are blocky and needle -like ferrite, and the microstructures of HAZ are lath bainite and martensite. The weld joint has good strength and toughness. The HAZ hardness is close to the base metal. Key words:carbide free bainite; wear resistant steel plate; microstructure; property
热影响区 熔合区
焊缝区
(a) 焊缝区
20 μm
(b) 熔合区
20 μm
20 μm
(c) 热影响区
(d) 基体
图 4 手工电弧焊焊接接头的金相组织
20 μm
3结 论
(1)NR360 耐磨钢板的 组织由无碳 化物贝氏体 及少量残余 奥氏体组成 ,可获得 Rp0.5>850 MPa,Rm> 1100 MPa,A50>10%,0 ℃冲击韧性大于 23 J 的高强度耐磨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