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药品编码
药品的各种编码知识

中国药品电子监管码中国药品电子监管码管理系统是针对药品在生产及流程过程中的状态监管,现实监管部门及生产企业产品追溯和管理,维护药品生产商及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概述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药品电子身份证”监管制度,并要求列入重点药品的生产、经营企业于2008年10月31日前完成赋码入网,未使用药品电子监管码统一标识的,一律不得销售。
2007年12月4日,国家质检总局在“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实施产品质量电子监管的通知”(国质检质联〔2007〕582号)中,决定对纳入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和强制性产品认证(CCC)管理的重点产品实施电子监管”。
食品、家用电器、人中国药品电子监管码造板、电线电缆、农资、燃气用具、劳动防护用品、电热毯、化妆品等9大类69种重点产品将在2008年6月底前全面实施电子监管,所有产品加贴电子监管码才能上市。
电子监管码是中国政府对产品实施电子监管为每件产品赋予的标识。
每件产品的电子监管码唯一,即“一件一码”,好像商品的身份证,简称监管码。
目前电子监管码已经从16位升级到20位,企业准确登记其产品的商品编码后,电子监管码可以建立与商品编码的对应关系,完成在零售领域的结算计价功能。
生产企业通过电子监管码将产品的生产、质量等源头信息传输到监管网数据库中,流通企业通过电子监管码进行进货检查验收并将进货信息传输到监管网数据库中,在销售时将销售信息传输到监管网数据库中,这些数据信息可供消费者进行真假与质量查询,供政府进行执法打假、质量追溯和产品召回管理,供企业了解市场供求情况、渠道销售情况和涉假信息。
电子监管码的特点1、一件一码突破了传统一类一码的机制,做到对每件产品唯一识别、全程跟踪,实现了政府监管、物流应用、商家结算、消费者查询的功能统一。
2、数据库集中存储动态信息为突破质量信息和流通动态信息无法事先印刷的局限,监管网对产品动态信息实时集中存储在超大规模监管数据库中,同时满足了生产、流通、消费、监管的实时动态信息共享使用需求。
国家药品编码本位码数据(进口药品)截至2017年6月30日

181 H20130099 182 H20130100 183 H20130107 184 H20130108 185 H20130109 186 H20130110 187 H20130111 188 H20130112 189 H20130113 190 H20130114 191 H20130124 192 H20130125 193 H20130126 194 H20130127 195 H20130128 196 H20130129 197 H20130131 198 H20130132 199 H20130133 200 H20130134 201 H20130135 202 H20130140 203 H20130141 204 H20130142 205 H20130143 206 H20130144 207 H20130145 208 H20130146 209 H20130147 210 H20130148 211 H20130151
盐酸胺碘酮注射液 盐酸雷洛昔芬片 盐酸雷洛昔芬片 注射用盐酸头孢吡肟 注射用盐酸头孢吡肟 注射用盐酸头孢吡肟 注射用盐酸头孢吡肟 氯雷他定 拉莫三嗪分散片 丁溴东莨菪碱片 丁溴东莨菪碱片 注射用六氟化硫微泡 注射用六氟化硫微泡 注射用胸腺法新 碳酸钙 拉坦前列素滴眼液 磷酸雌莫司汀胶囊 醋酸甲羟孕酮注射液 复方氨基酸注射液 盐酸美金刚片 瑞格列奈二甲双胍片 (II) 瑞格列奈二甲双胍片 (I) 卡泊三醇软膏 丁丙诺啡透皮贴剂 丁丙诺啡透皮贴剂 丁丙诺啡透皮贴剂 硫酸氢氯吡格雷 盐酸羟甲唑啉 恩曲他滨替诺福韦片 硫酸氢氯吡格雷 氟他胺片
国家药品编码

校验码是国家药品编码本位码中的最后一个字符 国家药品编码本位码结构图
5
校验码的计算:
从校验码开始是第1位数,依次类推到国别码是13、14 位
偶位数相加的和乘以3 奇位数相加 用10减去上两式的和的个位数就是校验码的数,如果个
位数是“0”,则校验码为“0”
6
国家药品编码
1
《关于实施国家药品编码管理的通知》发布于 2009年6月11日,对批准上市的药品实行编码 管理
国家药品编码:指在药品研制、生产、经营、 使用、和监督管理中由计算机使用的表示特定 信息的编码标识
2
Hale Waihona Puke 国家药品编码的编制国家药品编码编制的原则:科学性、实用性、规范性、 完整性与可操作性的原则同时兼顾扩展性与可维护性
国家药品编码编制的分类:本位码、监管码、分类码, 本位码由药品国别码、药品类别码、药品本体码、校 验码依次连接而成,不留空格
3
国家药品编码本位码编制规则:药品本体码共14位 前2位由药品国别码为“86”代表在我国境内生产销 售的所有药品,第3位药品类别码为“9”代表药品, 4到13位为本体码,本体码的前5位为药品企业标识, 根据《企业法人营业执照》、《药品生产许可证》, 遵循一照一证的原则,按照流水的方式编制,后5位 为药品产品标识,是指前5位确定企业所拥有所有药 品产品,药品产品标识根据药品批准文号,依据药 品名称、剂型、规格,遵循一物一码的原则,按照 流水的方式编制
国家药品编码本位码 -回复

国家药品编码本位码-回复国家药品编码本位码(National Drug Code),简称NDC,是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创建的一种标志药品的编码系统。
NDC编码是一种唯一且可追溯的标识,用于标识药品的生产商、药品、包装规格和批号等信息。
本文将从NDC编码的背景、结构和重要性等方面,一步一步回答关于国家药品编码本位码的问题。
一、背景国家药品编码本位码起源于1972年,当时,美国国会制定了“联邦药物、器材等标志法案”,旨在保证药品在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方面的可追溯性,并促进医疗保健系统的正常运行。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FDA开始着手建立一个全国统一的药品标志系统,于1973年10月正式发布了NDC编码。
二、结构NDC编码是由三个部分组成:标准药品编号(Labeler Code),药品产品编号(Product Code)和包装规格编号(Package Code)。
其中,标准药品编号由FDA授予,以识别药品的企业或生产商。
药品产品编号由生产商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编制,用于标识不同的药品产品。
包装规格编号用于标识药品的包装规格和批号信息。
三、重要性1.确保药品的可追溯性:NDC编码提供了一种可靠的方式,使得药品的生产商、药品产品和包装规格能够被准确地追溯,确保药品的来源和质量可信。
2.方便药品的管理和监控:通过NDC编码,药品可以被准确地标识和跟踪,便于管理和监控其流通和使用情况,有助于保障公众的用药安全。
3.提高药品交付效率:NDC编码的使用,使得药品可以在不同的医疗机构之间更加方便地进行交付和分发,提高了医疗保健体系的效率。
4.促进药品信息的共享和交流:NDC编码作为一个全国统一的标识系统,为各方提供了一个统一的语言和标准,有助于促进药品信息的共享和交流,提高了行业的协作和效率。
四、NDC编码的应用1.制药企业:NDC编码对于制药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确保药品的质量、安全性和可追溯性,同时也方便了药品的管理和交付。
国家药品编码本位码 -回复

国家药品编码本位码-回复什么是国家药品编码本位码?国家药品编码本位码是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的一个统一的药品标识编码系统。
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药品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保障药品的质量和安全,便于监管部门进行药品追溯和管理。
国家药品编码本位码采用了国际通用的国际物品编码(International Article Number, EAN)进行构建。
EAN码是一种用于商品识别和追溯的标准编码,由包括数字和条形码在内的一组特定字符组成,能够唯一地标识一个商品。
国家药品编码本位码由13位数字组成,每一位数字都代表了特定的信息。
具体来说,前2位数字表示国家、地区或编码使用者的标识,接下来的5位数字是生产厂商的编码,再接下来的5位数字是药品的编码,而最后一位数字则是校验位,用于检验编码的正确性。
国家药品编码本位码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用于药品的唯一标识,另一类是用于药品的含量规格标识。
前者是对每一种药品进行唯一编码,以便于进行药品的管理和追溯;后者则是对药品的规格进行编码,方便对药品进行分类和辨识。
国家药品编码本位码的应用非常广泛。
首先,它被广泛应用于药品的生产、流通和销售环节。
在药品生产环节,药品生产企业在生产药品时需要为每一种药品分配一个唯一的编码;在药品流通环节,批发商和零售商通过扫描药品条形码来管理库存和销售;在药品销售环节,消费者可以通过扫描药品条形码来获取药品的详细信息。
其次,国家药品编码本位码也被应用于药品的追溯和监管。
药品的追溯是指对药品生产、流通、销售等环节进行全程监控和追踪,以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
通过国家药品编码本位码,监管部门可以追溯到每一种药品的生产企业、生产日期、有效期等信息,查找药品的来源和去向,防止药品流入非法渠道或出现质量问题。
此外,国家药品编码本位码也可以为药品的使用者提供更多的便利。
消费者可以通过扫描药品条形码来获取药品的说明书、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等信息,帮助其正确使用药品,避免药品误用和不良反应的发生。
药品的各种编码知识

中国药品电子监管码中国药品电子监管码管理系统是针对药品在生产及流程过程中的状态监管,现实监管部门及生产企业产品追溯和管理,维护药品生产商及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概述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药品电子身份证”监管制度,并要求列入重点药品的生产、经营企业于2008年10月31日前完成赋码入网,未使用药品电子监管码统一标识的,一律不得销售。
2007年12月4日,国家质检总局在“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实施产品质量电子监管的通知”(国质检质联〔2007〕582号)中,决定对纳入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和强制性产品认证(CCC)管理的重点产品实施电子监管”。
食品、家用电器、人中国药品电子监管码造板、电线电缆、农资、燃气用具、劳动防护用品、电热毯、化妆品等9大类69种重点产品将在2008年6月底前全面实施电子监管,所有产品加贴电子监管码才能上市。
电子监管码是中国政府对产品实施电子监管为每件产品赋予的标识。
每件产品的电子监管码唯一,即“一件一码”,好像商品的身份证,简称监管码。
目前电子监管码已经从16位升级到20位,企业准确登记其产品的商品编码后,电子监管码可以建立与商品编码的对应关系,完成在零售领域的结算计价功能。
生产企业通过电子监管码将产品的生产、质量等源头信息传输到监管网数据库中,流通企业通过电子监管码进行进货检查验收并将进货信息传输到监管网数据库中,在销售时将销售信息传输到监管网数据库中,这些数据信息可供消费者进行真假与质量查询,供政府进行执法打假、质量追溯和产品召回管理,供企业了解市场供求情况、渠道销售情况和涉假信息。
电子监管码的特点1、一件一码突破了传统一类一码的机制,做到对每件产品唯一识别、全程跟踪,实现了政府监管、物流应用、商家结算、消费者查询的功能统一。
2、数据库集中存储动态信息为突破质量信息和流通动态信息无法事先印刷的局限,监管网对产品动态信息实时集中存储在超大规模监管数据库中,同时满足了生产、流通、消费、监管的实时动态信息共享使用需求。
药品分类与分类编码

药品分类与分类编码药品类别药品亚类药品序号药品剂型商品名称2位2位3位2位1位例如:0101001IJ0 注射用青霉素纳(80wu),剂型为针剂其中第一、二位01代表抗生素类抗感染药物(来自药品类别字典,见附表1)其中前四位0101(药品类别+药品亚类)代表青霉素类抗生素(来自药品类别字典,见附表1)其中第五到第七位001是药品序号为递增其中第八、九位IJ为药品剂型(来自药品剂型字典,见附表2)最后一位为商品名称表1 药品类别字典01 抗生素类抗感染药物0101 青霉素类抗生素0102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0103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0104 酰胺醇类抗生素0105 四环素类抗生素0106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0107 多肽类抗生素0108 β-内酰胺酶抑制剂0109 林可胺类抗生素0110 利福霉素类抗生素0111 多烯类抗生素0120 其它抗生素类抗感染药02 非抗生素类抗感染药物201 磺胺类药及增效剂0202 喹诺酮类抗感染药0203 抗结核麻风分枝杆菌类药0204 抗真菌类药0205 抗病毒类药0206 抗螺旋体类药0207 天然来源抗感染药0208 硝基呋喃类抗感染药0209 消毒防腐药0299 其它非抗生素类抗感染药03 抗寄生虫病药物0301 抗吸虫病药0302 抗疟药0303 驱肠虫药0304 抗丝虫病及抗黑热病药0305 抗阿米巴及抗滴虫病药0399 其它抗寄生虫病药04 解热镇痛药物0401 解热镇痛药0402 非成瘾性镇痛药0403 抗炎镇痛药0404 抗痛风药0405 抗偏头痛药0499 其它解热镇痛药05 麻醉用药物0501 全身麻醉药0502 局部麻醉药0503 麻醉辅助药0599 其它麻醉用药06 维生素类与矿物质类药物0601 维生素AD属0602 维生素B属0603 维生素C属及其它属0604 复合维生素类0605 微量元素与矿物质0606 滋补营养药0699 其它营养类药07 酶类及其它生化药物0701 酶及辅酶类药0702 氨基酸及蛋白质类药0703 复方氨基酸类药0704 多糖及脂类药0705 核酸类药0799 其它生化药08 激素及调节内分泌功能类药物0801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0802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0803 雄激素及同化激素类药0804 雌激素及孕激素类药0805 促性激素类药0806 避孕药0807 子宫收缩药及抗生育药0808 胰腺激素及其它调节血糖药0809 甲状腺激素及抗甲状腺药0810 前列腺素类药0899 其它激素及调节内分泌功能类药09 调节免疫功能药物0901 免疫抑制剂0902 生物反应调节剂0999 其它调节免疫功能药10 抗肿瘤药物1001 烷化剂类抗肿瘤药1002 抗代谢类抗肿瘤药1003 抗生素类抗肿瘤药1004 天然来源类抗肿瘤药1005 激素类抗肿瘤药1099 其它抗肿瘤药11 抗变态反应药物1101 抗组织胺药1102 过敏反应介质阻滞剂1199 其它抗变态反应药12 神经系统用药物1201 中枢兴奋药1202 镇静催眠药1203 抗精神病药1204 抗抑郁躁狂药1205 抗焦虑药1206 抗癫痫及抗惊厥药1207 抗震颤麻痹药1208 作用于植物神经系统药1209 脑代谢调节药1299 其它神经系统用药13 呼吸系统用药物1301 祛痰药1302 镇咳药1303 平喘药1399 其它呼吸系统用药14 消化系统用药物1401 抗酸及治溃疡病药1402 健胃助消化药1403 胃肠解痉药1404 止吐催吐药1405 泻药止泻药1406 食欲抑制药及其它减肥药1407 肝病辅助药1408 利胆药1409 治痔药1499 其它消化系统用药15 循环系统用药物1501 强心药1502 抗心律失常药1503 防治心绞痛药1504 抗高血压病药1505 抗休克血管活性药1506 周围血管扩张药1507 调节血脂药1599 其它循环系统用药16 泌尿系统用药物1601 利尿药1602 脱水药1603 尿崩症用药1699 其它泌尿系统用药17 血液系统用药物1701 止血药1702 抗凝血药1703 血浆及血容量扩充剂1704 抗贫血药1705 促白细胞增生药1706 促血小板增生药1799 其它血液系统用药18 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调节药物1801 葡萄糖类药1802 电解质平衡调节药1803 酸硷平衡调节药1899 其它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调节药19 专科用药物1901 外科用药1902 皮肤科用药1903 眼科用药1904 耳鼻喉科用药1905 口腔科用药1906 妇产科用药1907 解毒药1908 放射性同位素药1999 其它专科用药20 诊断用药物2001 X线造影剂2002 器官功能检查剂2099 其它诊断用药21 生物制品2101 菌苗2102 疫苗2103 毒素2104 类毒素2105 抗毒素2106 抗血清2107 血液制品2108 细胞因子2109 体内诊断用生物制品2110 细菌类体外诊断用生物制品2111 病毒类体外诊断用生物制品2112 立克次体类体外诊断用生物制品2113 血液、免疫类体外诊断用生物制品2114 其它类体外诊断用生物制品2199 其它生物制品22 制剂辅料2201 制剂稳定性辅料2202 固体制剂辅料2203 半固体制剂辅料2204 液体制剂辅料2299 其它制剂辅料23 特殊管理药物2301 麻醉药品2302 精神药品第一类2303 精神药品第二类2399 其它特殊管理药品30 西药库中成药3001 解表剂辛温辛凉扶正3002 泻下剂寒下温下润下3003 和解剂表里双解和解调和3004 温里剂温中祛寒温经散寒3005 清热剂泻火凉血生津清虚热3006 祛暑剂清热利湿解表祛暑3007 补益剂补气益气补血补阴滋阴3008 固涩剂固表止汗涩精止遗3009 安神剂重镇清热补养安神3010 开窍剂凉开温开3011 理气剂行滞宽胸舒肝调中3012 理血剂活血祛瘀活血养血3013 止血剂凉血补益活血收敛3014 治风剂疏散外风平熄内风(平肝潜阳)3015 祛湿剂清热祛湿排石通淋化湿3016 祛风湿剂除湿3017 祛痰剂止咳清热化痰温化寒燥湿化痰润燥散结3018 止咳平喘剂祛痰止咳清热补益降[纳]气3019 消食剂清热消食导滞解表健脾理气消痞[疳]化3020 治泻[痢]剂清热利湿[凉血]止泻[痢]温肿补益3021 小儿镇惊剂解表、清热祛风除痰镇惊3022 调经止带剂清利湿热温经暖宫补益行气理血3023 治产后病剂3024 安胎剂清热安胎补益安胎理气安胎3025 利咽剂清热解毒利咽疏风散热养阴清热3026 治口疮、牙痛剂3027 清目剂3028 通鼻清热散寒剂3029 治耳剂清热消肿祛湿利耳3030 驱[杀]虫、止痒剂3031 治痔剂3032 治疮疡剂清热解毒燥湿凉血止血活血化瘀治疡3033 止痛剂制酸止痛解痉止痛3034 抗恶性肿瘤剂3035 其它功用40 化学试剂4010 危险品4011 爆炸品4012 氧化剂4013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4014 自燃物品4015 遇水燃烧物品4016 易燃液体4017 易燃固体4018 毒害品4019 腐蚀性物品4020 一般无机试剂4030 一般有机试剂4032 酸类4033 有机试剂4040 其它生化试剂4041 氨基酸及衍生物4042 糖类4043 核苷和核苷酸4044 生物碱4045 激素和淄类4046 酶和蛋白质4047 维生素4048 分离工具类50 生物染剂5001 染料和指示剂5002 试纸5003 生化专用试剂55 药库卫生材料5500 药库卫生材料61 中药库成药6101 中药库成药-解表剂6102 中药库成药-泻下剂6103 中药库成药-和解剂6104 中药库成药-清热剂6105 中药库成药-祛暑剂6106 中药库成药-温里剂6107 中药库成药-补益剂6108 中药库成药-安神剂6109 中药库成药-开窍剂6110 中药库成药-固涩剂6111 中药库成药-理气剂6112 中药库成药-理血剂6113 中药库成药-治风剂6114 中药库成药-治燥剂6115 中药库成药-祛湿剂6116 中药库成药-祛痰剂6117 中药库成药-止咳平喘剂6118 中药库成药-消导化积6119 中药库成药-治肠剂6120 中药库成药-小儿震惊剂6122 中药库成药-调经(止带)剂6123 中药库成药-治产后病剂6124 中药库成药-安胎剂6125 中药库成药-利咽剂6126 中药库成药-治口疮、牙痛剂6127 中药库成药-清目剂6128 中药库成药-通鼻剂6129 中药库成药-治耳剂6131 中药库成药-治痔剂6132 中药库成药-治疮疡剂6133 中药库成药-止痛剂6134 中药库成药-抗恶性肿瘤剂6135 中药库成药-驱[杀]虫、止痒剂62 中药库-草药免煎6201 免煎-动物药6202 免煎-根茎6203 免煎-果实6204 免煎-花类6205 免煎-茎木类6206 免煎-菌藻类6207 免煎-矿物药6208 免煎-其它类6209 免煎-全草类6210 免煎-树脂类6211 免煎-五皮类6212 免煎-叶类6213 免煎-籽仁63 草药饮片6301 饮片-动物药6302 饮片-根茎6303 饮片-果实6304 饮片-花类6305 饮片-茎木类6306 饮片-菌藻类6307 饮片-矿物药6308 饮片-其它6309 饮片-全草类6310 饮片-树脂类6311 饮片-五皮类6312 饮片-叶类6313 饮片-籽仁99 其它化学药物9901 三防特殊用药9902 卫生防疫用药9999 其它化学药表2 药品剂型字典1 CP 胶囊2 PL 丸剂3 SR 喷雾剂4 WE 贴剂5 EX 浸膏6 SL 溶液7 LY敷料8 PD 粉剂9 SP 栓剂10 GL 凝胶11 RE 试剂12 GR 冲剂13 LQ 液体14 CL 胶丸15 IP试纸16 SY糖浆剂17 CR 膏剂18 LN 擦剂19 DE 滴眼剂20 DH 滴耳剂21 DN 滴鼻剂22 TA片剂23 IJ 针剂24 DJ 滴剂25 FZ 粉针26 SZ 水针27 TW 糖丸28 SW 水丸30 SJ 水济。
国家药品代码将“三码合一”制度轮廓初显

注 的。
武汉天罡医药软件有 限公 司总工程 师蒋光建 则认为 , 编码长短和对接从技术上说 不是 问题 , 但仅从 目前公布 的本位码编码结构来看 , 以生产厂 商为主要编码对象 , 是 药
其 间, 医药行 业信 息化发展突飞猛进 , 而由于 国家药 品代 码体 系的缺位 , 业链上 产
下游迫于管理 的需要纷纷各 自制定编码。这 些代码仅 体现 了编制方个性化的需求 , 缺 乏通用性 , 既造成大量重复性投入 , 又未 能真正意义上 实现行 业效 率的提升。
因此, 国家层面尽快统一药品代码 , 从 成为行 业的普遍 呼声 。 此番发布 管理办法并 公开征求意见, 意味着这项工作有 了实质性进展。
“ 万码奔腾 ” 的尴尬局 面或将 由此终 结。
记者在采访 中亦 明显感受到行业对此 的企 盼。 不过局部反馈 显示, 从代码编制本身 到其在整个产业链 中的推行 一 编码
按照此次《 意见稿》 的定义 , 国家药 品代码是 指在 药品研制 、 生产 、 营、 经 使用和监 督管理 中由计算机使 用 的表 示特定信息 的代码标识 , 以数 字形 式表现。 应该说 , 品代 药
品、 疫苗、 中药注射剂及 第二类精神 药品等 四类药品 的生产 、 经营企业 , 必须于今年 1 0
月3 1日前完成赋 码 、 入监管 网, 加 并于上 市前在产 品最小 销售包装 上加贴 统一标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药品编码本位码编制规则:药品本体码共14位 前2位由药品国别码为“86”代表在我国境内生产销 售的所有药品,第3位药品类别码为“9”代表药品, 4到13位为本体码,本体码的前5位为药品企业标识, 根据《企业法人营业执照》、《药品生产许可证》, 遵循一照一证的原则,按照流水的方式编制,后5位 为药品产品标识,是指前5位确定企业所拥有所有药 品产品,药品产品标识根据药品批准文号,依据药
品名称、剂型、规格,遵循一物一码的原则,按照 流水的方式编制
校验码是国家药品编码本位码中的最后一个字符 国家药品编码本位码结构图
校验码的计算:从校验码来自始是第1位数,依次类推到国别码是13、14 位
偶位数相加的和乘以3 奇位数相加
用10减去上两式的和的个位数就是校验码的数,如果个 位数是“0”,则校验码为“0”
国家药品编码
《关于实施国家药品编码管理的通知》发布于 2009年6月11日,对批准上市的药品实行编码 管理
国家药品编码:指在药品研制、生产、经营、 使用、和监督管理中由计算机使用的表示特定 信息的编码标识
国家药品编码的编制
国家药品编码编制的原则:科学性、实用性、规范性、 完整性与可操作性的原则同时兼顾扩展性与可维护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