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情表复习
陈情表(一轮复习用)

班级姓名陈情表(一轮复习)一、通假字1.夙遭闵凶 (“”通“”, )2.零丁孤苦 (“”通“”, )3.常在床蓐(“”通“”, )二、古今异义1.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古义:今义:①不可以;②不中用;③不好;④表示程度极深,不得了2.臣欲奉诏奔驰..古义:今义:(车、马等)很快地跑3.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古义:今义:说给人,使人知道4.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古义:今义:①身心劳苦;②客套话,用于求人做事三、词类活用(一)名词的活用1.名词作动词(1)臣少仕.伪朝(2)历职.郎署(3)臣少多疾病..2.名词作状语(1)非臣陨首所能上.报(2)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3)则刘病日.笃(4)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5)但以刘日.薄西山(二)动词的活用动词的使动用法臣具以表闻./拜表以闻.(三)形容词的活用1.形容词作名词(1)夙遭闵凶..(2)猥以微贱..(3)沐浴清化..(4)凡在故老..2.形容词作动词(1)是以区区不能废远.(2)则刘病日笃.五、判断下列文言文句式的类型1.今臣亡国贱俘。
2.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3.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写作运用【素材清单】《陈情表》是李密向晋武帝申述自己不能应召出仕理由的一封奏章。
有四种感情,一是李密对祖母刘氏的孝敬之情;二是进退两难的为难之情;三是李密对朝廷重用自己的感激之情;四是对皇帝的忠诚之情。
基本的思想是“忠”与“孝”。
【写作素材】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祖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陈情表复习资料

陈情表复习资料陈情表复习资料陈情表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部重要的作品,也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之一。
它是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李密所写,以表达他对于当时乱世的忧虑和对国家的忠诚之情。
陈情表以其深刻的内涵和优美的文辞,成为了后世文人学习和研究的重要资料。
下面将对陈情表进行复习,以加深对这一经典之作的理解。
一、作者背景和写作动机陈情表的作者李密,是东汉末年的一位重要政治家和文学家。
他在当时的政治舞台上担任重要职位,目睹了朝政腐败、社会动荡的现象,对于国家的前途感到忧虑。
因此,他决定写下这篇陈情表,表达自己的忠诚之情,同时也希望能够唤起当时的统治者对国家命运的关注。
二、文本结构和主要内容陈情表的文本结构相对简洁明了,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开篇,李密通过自我介绍和对时局的描述,引出了他写作的动机和目的。
第二部分是正文,李密详细陈述了自己的忠诚之情,并对当时的乱世和国家前途进行了深刻的分析。
第三部分是结尾,李密表达了自己的期望和愿望,希望能够为国家尽一份力量。
在正文部分,李密通过举例和比喻,生动地描述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和政治局势。
他指出,国家的衰败和社会的动荡主要源于统治者的腐败和无能。
他用“鹿死谁手,分晓未定”来比喻国家的命运,表达了他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和对统治者的期望。
李密还通过对自己的忠诚之情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国家的无私奉献和对国家命运的关注。
三、陈情表的艺术特点和影响陈情表以其优美的文辞和深刻的内涵,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它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对仗等,使文章更具感染力和艺术性。
同时,陈情表展现了作者的忠诚和对国家的关切,表达了他对国家前途的担忧和对统治者的期望,具有很强的感人力和社会意义。
陈情表对后世文人的影响也非常深远。
它成为了文人学习和研究的重要资料,被广泛传播和引用。
陈情表的文学价值和社会意义,使它成为了中国文化的瑰宝之一,被誉为“千古绝唱”。
总结:陈情表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部重要作品,它通过对国家命运和社会动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的忠诚和对统治者的期望。
课内文言文:陈情表复习

夺:v.1 强取、争夺
2 剥夺、罢免
3 耽误、错过、丧失 4 改变
5 晃动
6 狭路
1、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2、百亩之田,无夺其时
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4、舅夺母志
5、还至定陶,驰入齐王壁,夺其军
6、电光夺目
7、齐庄公袭莒(jǔ)于夺。《礼记.檀弓下》
薄:1微薄、浅薄
2迫近、临近
3减轻
5、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 卒余年。
1、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我)刚出生六个月,慈爱的父亲就不幸去世了。 年龄到了四岁,舅舅又逼迫母亲改了嫁。
行: ①行年四岁
②九岁不行
动词,经历 动词,走路
2、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 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不久又蒙国家恩命,任命我为洗马。像我这样出 身微贱地位卑下的人,担当服侍太子的职务,这实 在不是我杀身捐躯所能向上报答的。
4轻视
5单薄,与“厚”相对6(感情)冷淡
7不肥沃,贫瘠 8(味道)不浓、淡
1但以刘日薄西山
2门衰祚薄
3不薄今人爱古人
4薄赋敛,广蓄积,以实仓廪
5狐裘不暖锦衾薄
6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
7莫辞酒味薄
8薄田十五顷
夙:1早晨、清晨 、清早 2早年 3平素、一向、向来 4旧有的
1、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2、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3、受命以来,夙夜忧叹 4、夙兴夜寐 5、欲稍引用,以平夙怨
不能走路 成人自立 优秀人才 向上报答 奔走效劳,指赴京就职
辛酸苦楚 报告申诉
(五)、翻译句子:
1、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2、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 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陈情表》一轮复习

表,是古代臣子向皇帝陈述己见的 一种奏章。
我国古代臣子写给 君王的呈文有各种不同 的名称, 战国时期称” 书”, 到了汉代, 则分为: 章,奏,表,议四类. 表的 内容多为有叙有议, 但是 叙事和议论都带有感情 色彩.
过 • 1、行过夷门,见侯生。。《信陵 君窃符救赵》 动词,走过,经过 • 2、不过三十日。《廉颇蔺相如列 动词,超过,胜过。 传》 • 3、人恒过,然后能改。《生于忧 患,死于安乐》 动词,犯过错。 • 4、大母过余。《项脊轩志》
动词,探望
5、闻大王有意督过之。 动词,指出过失,责备。 《鸿门宴》 6、 愿往车骑过之。《信陵君窃符 动词,探访,探望。 救赵》 形容词,过分。 7、 过蒙拔擢。《陈情表》 8、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受上赏。《邹忌讽齐王纳谏》
(文言实词可以运用可以运用代入法,如果 不通顺可能有误。也可以用知识迁移法, “夺”在《陈情表》中学过“舅夺母志” 夺:改变。) (10全国)寻知代州。移深州 寻:不久。 (10山东)遽薄京师 薄:逼近 (10江苏)庶几以慰其魂 庶几:希望 (10福建)为余言周维城事甚具 具:完备 (10江西)除福州观察使 除:授予官 职
名词,见识,见解。
• 7、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屈原列传》
表被动
• 8、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 陈情表》
副词 偏指动作一方,我
近三年高考情况
(12山东)躬履途泥,率先期门。躬:弯腰。× 但以刘日薄西山 (12江西)民不胜其苦 胜:能够承受,禁得起 (12安徽)值母病笃 笃:严重 (12广东)陶澍就擢巡抚 擢:升迁 (11辽宁)庆礼躬至其境 躬:亲自 (11江西)亦不能夺之矣 夺:强取。
陈情表复习课高考文言文复习

D. 孤苦伶仃的石家母子,冒着生命危险,把这把七星刀 一直保存到解放。
“气息奄奄”中“奄奄”是气息微弱的样子。指人生命垂危,即将断气。 用于此处不合语境。应改为“日薄西山”,用日落比喻人的寿命将终, 修饰“暮年”恰当。
再陈忠情
消除疑虑
精心布局,环环相扣,出于情,归于理, 陈情于事,寓理于情.
2.通假字
(1)夙遭闵凶 (2) 五尺之僮 (3)常在床蓐 (4)四十有四 (5)零丁孤苦
(通“悯”,怜悯)
(通“童”,童仆)
(通“褥”,草席)
(通“又”) (通“伶仃”,孤独的样 子)
3.古今异义
(1)九岁不行 (2) 零丁孤苦,至于 成立 (3)非臣陨首所能上 报 (4)欲苟顺私情,则 告诉不许 (5)臣之辛苦,非独 蜀之人士及二州牧 伯所见明知 (6)臣欲奉诏奔驰
动词,经历 动词,走路 动词,行走 动词,流行;传布 动词,做;实施 名词,行为;动作 名词,品行 乐府和古诗的一种体 裁
3)至 至微至陋 无以至今日 至于成立 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六国论》)
副词,极其 动词,到达 “至于”表“到”的 意思 动词,到
6.特殊句式
• 判断句 (1)今臣亡国贱俘 (2)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3)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 见明知 • 倒装句 (1)急于星火 (2)是以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 被动句 而刘夙婴疾病
2)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动-使动,使--闻 名-状,在家之外
内无应门五次之童。
4)则刘氏病日笃。
名-状,在家里 名-状,一天一天 名-状,像犬马一样
形-动,远离
5)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6)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7)猥以微贱
形作名,卑微低贱的身份
高三《陈情表》复习课件

1、祖母刘 _______,_______。(07湖南) 2、臣生当陨首,______ 。(06.浙江、12.山东) 3、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_______,________。 (08.江西) 4、______________,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________,________。 (10.山东)12.湖北) 5、乌鸟私情,_______ 。 (10.安徽) 6、_______,终鲜兄弟_______ ,晚有儿息 。 (11.江西)
高考迁移 1、……累迁吏部侍郎 2、……出为同州刺史 3、……上书乞骸骨
翻译,要字字落实
1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 成立。 我小时候经常生病,九岁还不能走路,孤 独无靠,直到长大成人。 2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 曾废离。 而祖母刘氏很早就为疾病所纠缠,经常卧 病在床,我端水送药,从来没有废止离开 过她。
拓展: 与官职相关的词语
1、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 2、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3、拜臣郎中 除臣冼马
文化常识之官职变化类术语总结: 授予官职: 拜、除、授 调动官职: 转、徙
官吏初到任:下车 官员请辞:致仕、告退、归故里、乞骸骨
京官外调: 出 推举官员: 举、荐 征召官员:征、召、辟
表提升的:擢、拔、升、迁 表降职的: 贬、左迁、迁谪、谪、逐 表罢免顺 私情,则告诉不许。
我想奉命赴京就职,但是祖母刘氏的疾病 却一天比一天严重,想姑且迁就自己的私 情,但是报告申诉又得不到准许.
【运用示例】 : 拿破仑说,光荣的成功不在于永不失败,而在 于屡仆屡起.我说,双赢的智慧不在于永远向 前,而在于以退为进.蜀汉后主刘禅的郎官李 密以《陈情表》一文名垂千古,向后人展示了 他双赢的智慧. 李密睿智,避而不谈转事新君 的忧惧及不满,却大肆渲染自己对祖母的感激 与孝情."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 李密用婉转恳切之辞感动了皇帝,得以报达祖 母养育之恩,且避免了拒任新朝的罪过.李密 机警善辩,以退为进,既赡养了祖母,又保全了 自己. (05山东《双赢的智慧》)
《陈情表》知识点归纳复习过程

❖8、则告诉不许 ❖ 报告申诉。
❖10、至于成立: ❖ 一直到.......
11、臣侍汤药:
古,食物和医药。
本文“以”
❖ ①臣以险衅 ❖ ②臣以供养无主 ❖ ③但以刘日薄西山 ❖ ④猥以微贱 ❖ ⑤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 ⑥臣具以表闻 ❖ ⑦谨拜表以闻 ❖ 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 ❖ 是以:因此)
特殊句式
❖ 1.急于星火 ❖ 2.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 3.而刘夙婴疾病 ❖ 6.且臣少仕(于)伪朝 ❖ 7.今臣亡国贱俘 ❖ 8.则告诉不许 ❖ 10.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古今异义
❖1、九岁不行: ❖ 不能走路
❖2、至于成立劳
❖7、臣之辛苦: ❖ 辛酸苦楚
翻译句子
❖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 孑立,形影相吊。
❖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 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 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陈情表》知识点归纳
词类活用
❖1. 非臣陨首所能上报。向上。
❖2.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名词作状语,像犬马一样。
❖3. 则刘病日笃。
病重
4. 夙遭闵凶 忧伤不幸的事。
❖5. 猥以微贱。 卑微低贱的身份。
❖6. 臣具以表闻;谨拜表以闻。
❖闻:使动用法,使……闻,使……知道。
❖7. 臣少仕伪朝仕。:名词作动词,做官。
❖ 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 余年。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9.1《陈情表》复习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答案】D。名词作动词/名词做状语/使动用法/形容词作动词/形容现代汉语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①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 ②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
④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⑤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⑥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⑦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陈情表
结 构 梳 理
陈情表
结 构 梳 理
(1)臣少多病 ,九岁不行 ,零丁孤苦 ,至于成立。
我小时候经常生病,九岁还不能走路,孤独困苦,无依无靠,直到长大成人。 (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茕茕孑立 ,形影相吊。
在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在家里没有照应门户的僮仆。孤单无靠地独自生活,只有 自己的身体和影子相互安慰。
《陈情表》文言知识梳理
8.凡在故老(形容词作名词,元老,旧臣) 9.非臣陨首所能上报(名词作状语,向上) 10则刘病日笃(名词作状语,一天天) 11.无以终余年(使动用法,使……终了) 12.臣具以表闻(使动用法,使……闻) 13.谨拜表以闻(使动用法,使……闻) 14.保卒余年(使动用法,使……保全)
(7)愿陛下矜悯愚诚 ,听臣微志 ,庶刘侥幸 ,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 , 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谨拜表以闻。
祈望陛下能怜惜我愚拙的诚心,成全我这点微小的愿望,或许祖母刘氏能够侥幸,保 全终了她的余年。
《陈情表》文言知识梳理
一、通假字 1.夙遭闵凶。 (闵:通“悯”。) 2.零丁孤苦。 (零丁:通“伶仃”) 3.臣密今年四十有四(通“又”)
理解性默写
①《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陈述了自己的家庭情况,我们通过 “_既__无__伯__叔___,_终__鲜__兄__弟__”这两句知道李密不但是家里的独子,而且至 少是两代单传了。 ②《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陈述了自己的家庭情况,其中提到自己 家在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在家里又没有照应门户的童仆的两句是 “_外__无__期__功__强__近__之__亲___,_内__无__应__门__五__尺__之__僮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 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 实为狼狈。
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 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 冀。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 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 侥幸,保卒余年。
情景默写:
7.文章结尾用“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来表明自己的忠贞之情。
8.李密形象地表明自己不知能否应召,进退两难的句子是“臣欲 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 狼狈。”
9.“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申述了孝敬祖 母,不能远离的拳拳之心。
10.开头用“臣以险衅,夙遭闵凶”概括自己坎坷的命运。“既无 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表明家门冷落,人丁稀 少。
4.表现活着不惜姓名为国出力,死后也要结草衔环来报答君王
之恩的句子是“
, 。”
5.文中言自己的苦衷是人神共鉴的句子是
“
, , 。”
6.文中李密用委婉曲折的语气表明自己并非怀念旧朝,先自贬
身份,说自己“
, 。”的地位,对晋武帝的
“
, 。”感到无比荣幸,所以“ , 。”,
委婉得体,消除了晋武帝的疑惑。
4.表现活着不惜姓名为国出力,死后也要结草衔环来报答君王 之恩的句子是“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5.文中言自己的苦衷是人神共鉴的句子是“臣之辛苦,非独蜀 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6.文中李密用委婉曲折的语气表明自己并非怀念旧朝,先自贬 身份,说自己“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的地位,对晋武帝 的“过蒙拔擢,宠命优渥”感到无比荣幸,所以“岂敢盘桓, 有所希冀”,委婉得体,消除了晋武帝的疑惑。
《陈情表》复习
夏津一中 殷丽丽
复习检查内容清单:
一、背诵全文 二、情景默写 三、翻译重点句子 四、重点文言实词、虚词、活
用、通假等
情景默写:
1.形象刻画自己幼年寂寞孤独惨境的句子是 “ , , , 。”
2.通过对比说明尽孝时短,尽忠时长的句子是
“
,,
,
。”
3.以乌鸦反哺为喻,来揭示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 。”
情景默写:
1.形象刻画自己幼年寂寞孤独惨境的句子是“外无期功强近之 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2.通过对比说明尽孝时短,尽忠时长的句子是“臣密今年四十 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 日短也。”
3.以乌鸦反哺为喻,来揭示全文主旨的句子是“乌鸟私情,愿 乞终养。”
希望陛下能怜悯我愚昧的诚心,满足我微不足 道的心愿,使祖母刘氏能够侥幸保全她的余生。
重点文言实词
1、病:重病。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
2、察:考察和推举。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 才。
3、非:不,不是。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 知。
4、就:赴任。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虚词:
1、以:①表因果。因为。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②复音虚词:以是、是以、以故,表原因,
相当于“因此”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
区不能废远。
2、于:引进与动作行为有关的对象。可译为“向、 与、同、对、对于、给”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报养刘之日短也。
13.用比喻手法写祖母刘氏年老病危的句子是“但以刘日薄西山, 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翻译:
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 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 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 报。
翻译:
既无(没有)伯叔,终(又)鲜(很少) 兄弟,门衰祚薄(门庭衰微,福气浅薄), 晚(很晚)有儿息(子女)。外(在外面) 无期功强近(勉强算是亲近的)之亲,内 (在家里)无应门(照应门户)五尺之僮 (童仆),茕茕孑立(孤单无依靠地生 活),形影相吊(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 相互安慰)。
11.整篇《陈情表》密布着感情的浓云。在作者的笔下,展现出一 位可敬的慈祥的老人形象。她悯孙孤弱,躬亲抚养,对李密有着 大恩大德。二人关系正如李密所言“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 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
12.为了打消晋武帝可能有的猜忌,李密在文中表明自己很想官职 显达的句子是“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情景默写:
7.文章结尾用“ , 。”来表明自己的忠贞之情。
8.李密形象地表明自己不知能否应召,进退两难的句子是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 ; ,:
, 。”
9.“ , , 的拳拳之心。
。”,申述了孝敬祖母,不能远离
10.开头用“ , 。”概括自己坎坷的命运。 “ , , , 。”表明家门冷落,人丁稀少。
11.整篇《陈情表》密布着感情的浓云。在作者的笔下,展 现出一位可敬的慈祥的老人形象。她悯孙孤弱,躬亲抚养, 对李密有着大恩大德。二人关系正如李密所言 “ , ; , 。 , 。”
12.为了打消晋武帝可能有的猜忌,李密在文中表明自己很 想官职显达的句子是“ , 。”
13.用比喻手法写祖母刘氏年老病危的句子是 “ , , , 。”
5、举:选拨,推荐。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 才。
6、期(jī):穿一年孝服的人。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7、汤:汤剂,中药加水煎制而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8、相:彼此,互相。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9、行:行走;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
经历。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10、治:治理,管理。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我很想奉旨为皇上奔走效劳,但祖母刘氏又早 被疾病缠绕,想要姑且顺从自己的私情,但报 告申诉不被允许。我是进退两难,十分狼狈。
现在我是一个低贱的亡国俘虏,十分卑微浅陋, 受到过分提拔,恩宠优厚,怎敢犹豫不决,有 非分的企求呢?
我的辛酸苦楚,并不仅仅是蜀地的百姓及益州、 梁州的长官所能明白知晓的,天地神明,实在 也都能明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