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情表》复习课件
合集下载
陈情表复习课件稿

过 • 1、行过夷门,见侯生。。《信陵 君窃符救赵》 动词,走过,经过 • 2、不过三十日。《廉颇蔺相如列 动词,超过,胜过。 传》 • 3、人恒过,然后能改。《生于忧 患,死于安乐》 动词,犯过错。 • 4、大母过余。《项脊轩志》
动词,探望
5、闻大王有意督过之。 动词,指出过失,责备。 《鸿门宴》 6、 愿往车骑过之。《信陵君窃符救 动词,探访,探望。 赵》 形容词,过分。 7、 过蒙拔擢。《陈情表》 8、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 上赏。《邹忌讽齐王纳谏》
险衅( ) 行( )年四岁 祚( )薄 应( )门之童 猥( )以微贱 床蓐( ) 陨( )首 责臣逋( ) 慢 日笃( ) 拔擢( ) 宠命优渥( ) 期( )功强近 之亲 终鲜( ) 兄弟 盘桓( )侥( )幸
陈 情 表
孝情 身世孤苦悲凉 祖母情深似海 刘病日笃 尽孝日短
揭 示 矛 盾
分 析 矛 盾 解决矛盾
下列各句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C)
• A.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译:到了侍奉圣朝之时,我受到清明的政治教化的 熏陶。 B.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 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译:先是太守逵察举我为孝廉,后来刺史荣举荐我 为秀才,我因祖母无人供养,都表示辞谢,没有前 往赴命。 C.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译:陛下特地下达诏书,任命我为郎中,不久又蒙 任命我为太子洗马。 朝廷的恩宠,不让我再给太子洗马。 D.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译:凭我这样的微贱之人,担当侍奉太子的官职, 我即使肝脑涂地,也无法报答皇上的恩宠。
忠情 沐清化蒙国恩 圣朝恩重如山
孝治天下 尽忠日长
先,通“悯”,忧患 九岁不行,零丁孤苦 零丁,通“伶仃”,孤独的样子 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蓐,通“褥”,草席子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
陈情表复习课件

陈情表
复习课 课前准备:
1、准备好课本、学案。 2、背诵、巩固文言知识点。
1、检查落实《陈情表》中的基础知识,强化文 言翻译。 2、挖掘课文素材,学会多角度论证,一材多用。
期功强近 门衰祚薄 气息奄奄 茕茕独立 有所希冀
逮奉圣朝 岂敢盘桓 生当陨首 犹蒙矜育 终鲜兄弟
猥以微贱 除臣洗马 责臣逋慢 刘病日笃
课堂小结
一、善于从教材中挖掘作文素材
二、多角度地论述观点
作业:认真修改自己的习作。
哭竹生笋
孟宗, 三国时江夏 人,少年时 父亡,母亲 年老病重, 医生嘱用鲜 竹笋做汤。 适值严冬, 没有鲜笋, 孟宗无计可施,独自一人跑到竹林里,扶竹哭泣。 少顷,他忽然听到地裂声,只见地上长出数茎嫩 笋。孟宗大喜,采回做汤,母亲喝了后果然病愈。 后来他官至大司空。
• 晋武帝,作为一代国君,用他的行动 向人们诠释着“宽以待人”,面对李 密的推辞,丝毫不觉有失颜面,非但 没有追究他的怠慢之责,还赞赏了他 的孝心,这种气度,对于养尊处优的 帝王来说是难能可贵的,而这种宽容 也消除了李密的后顾之忧,换来了李 密对国家社稷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所 以,宽以待人,必有所得。(孙旗)
• 李密原是蜀国大臣,因蜀灭而成为亡国遗 臣,面对晋武帝的多次征召,李密以一篇 《陈情表》将自己的处境一一道来。“臣 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 余年。”一颗拳拳的赤子之心令人为之动 容。而放眼当下,敬老院殴打老人,年轻 人不赡养父母的恶行屡见不鲜,我们儿时 即已熟知的“黄香温席”“卧冰求鲤”如 今早已淡出了人们的心灵,取而代之的是 自我,自我,还是自我。鸦有反哺之孝, 羊有跪乳之恩,父母为我们付出了太多太 多,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孝敬父母,让他 们安享晚年呢?(程琳)
2、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 保卒余年。 希望陛下能怜悯我愚拙的诚心,满足我微 不足道的心愿,或许祖母刘氏能够侥幸地 保全她的余生。
复习课 课前准备:
1、准备好课本、学案。 2、背诵、巩固文言知识点。
1、检查落实《陈情表》中的基础知识,强化文 言翻译。 2、挖掘课文素材,学会多角度论证,一材多用。
期功强近 门衰祚薄 气息奄奄 茕茕独立 有所希冀
逮奉圣朝 岂敢盘桓 生当陨首 犹蒙矜育 终鲜兄弟
猥以微贱 除臣洗马 责臣逋慢 刘病日笃
课堂小结
一、善于从教材中挖掘作文素材
二、多角度地论述观点
作业:认真修改自己的习作。
哭竹生笋
孟宗, 三国时江夏 人,少年时 父亡,母亲 年老病重, 医生嘱用鲜 竹笋做汤。 适值严冬, 没有鲜笋, 孟宗无计可施,独自一人跑到竹林里,扶竹哭泣。 少顷,他忽然听到地裂声,只见地上长出数茎嫩 笋。孟宗大喜,采回做汤,母亲喝了后果然病愈。 后来他官至大司空。
• 晋武帝,作为一代国君,用他的行动 向人们诠释着“宽以待人”,面对李 密的推辞,丝毫不觉有失颜面,非但 没有追究他的怠慢之责,还赞赏了他 的孝心,这种气度,对于养尊处优的 帝王来说是难能可贵的,而这种宽容 也消除了李密的后顾之忧,换来了李 密对国家社稷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所 以,宽以待人,必有所得。(孙旗)
• 李密原是蜀国大臣,因蜀灭而成为亡国遗 臣,面对晋武帝的多次征召,李密以一篇 《陈情表》将自己的处境一一道来。“臣 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 余年。”一颗拳拳的赤子之心令人为之动 容。而放眼当下,敬老院殴打老人,年轻 人不赡养父母的恶行屡见不鲜,我们儿时 即已熟知的“黄香温席”“卧冰求鲤”如 今早已淡出了人们的心灵,取而代之的是 自我,自我,还是自我。鸦有反哺之孝, 羊有跪乳之恩,父母为我们付出了太多太 多,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孝敬父母,让他 们安享晚年呢?(程琳)
2、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 保卒余年。 希望陛下能怜悯我愚拙的诚心,满足我微 不足道的心愿,或许祖母刘氏能够侥幸地 保全她的余生。
陈情表优秀课件复习课件.pptx

第6页/共39页
既没有叔叔伯伯,也没有哥哥弟弟, 门庭衰微没有福泽,很晚才得到儿子。 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家里没有 照管门户的僮仆。孤单无靠地独立生 活,只有和自己的影子相互安慰。而 祖母刘氏很早就为疾病所纠缠,经常 卧病在床,我侍奉饮食医药,从来没 有离开过她。
第7页/共39页
分析第1段 哪句话是作者陈述的总提?它包含了 哪些内容?
矜 1、犹蒙矜育 2、不矜名节
(怜 惜) (夸耀)
3、愿陛下矜悯愚诚。 (怜恤)
4、锄幽棘矜
(矛柄)
第36页/共39页
七、名句集粹
1、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2、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3、生当陨首 ,死当结草。
4、日薄西山 ,气息奄奄 , 人命危浅 ,朝不虑夕
第37页/共39页
孤苦伶仃:形容孤单困苦,无依无靠。孤苦:没有依
4、誓死报效
臣生当陨首 ,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 怖惧之情 ,谨拜表以闻。
第23页/共39页
具体研习第4段
1、李密最后提出解决孝与忠矛盾的 办法是什么?他是怎样提出这个办 法的?
2、本段中哪句话是表文主旨? (“愿乞终养”)
3、贯空全段的是哪两个词? (“尽节”“报养”——忠孝两顺)
第24页/共39页
察臣孝廉;后刺史臣 时候太守逵推举我为孝廉,
荣 ,举臣秀才。臣 后来刺史荣又推举我为秀才。
以供养无主 ,辞不 我因为没有人能照料祖母,
赴命。诏书特下 , 就辞谢掉了,没有遵命。朝
拜臣郎中 ,寻蒙国 廷又特地颁下诏书,任命我
恩 ,除臣洗马。猥 为郎中,不久又受国家恩命,
以微贱 ,当侍东宫 ,任命我为洗马。以我这样卑
侍东 县逼 私情
,
一天比一天
既没有叔叔伯伯,也没有哥哥弟弟, 门庭衰微没有福泽,很晚才得到儿子。 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家里没有 照管门户的僮仆。孤单无靠地独立生 活,只有和自己的影子相互安慰。而 祖母刘氏很早就为疾病所纠缠,经常 卧病在床,我侍奉饮食医药,从来没 有离开过她。
第7页/共39页
分析第1段 哪句话是作者陈述的总提?它包含了 哪些内容?
矜 1、犹蒙矜育 2、不矜名节
(怜 惜) (夸耀)
3、愿陛下矜悯愚诚。 (怜恤)
4、锄幽棘矜
(矛柄)
第36页/共39页
七、名句集粹
1、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2、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3、生当陨首 ,死当结草。
4、日薄西山 ,气息奄奄 , 人命危浅 ,朝不虑夕
第37页/共39页
孤苦伶仃:形容孤单困苦,无依无靠。孤苦:没有依
4、誓死报效
臣生当陨首 ,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 怖惧之情 ,谨拜表以闻。
第23页/共39页
具体研习第4段
1、李密最后提出解决孝与忠矛盾的 办法是什么?他是怎样提出这个办 法的?
2、本段中哪句话是表文主旨? (“愿乞终养”)
3、贯空全段的是哪两个词? (“尽节”“报养”——忠孝两顺)
第24页/共39页
察臣孝廉;后刺史臣 时候太守逵推举我为孝廉,
荣 ,举臣秀才。臣 后来刺史荣又推举我为秀才。
以供养无主 ,辞不 我因为没有人能照料祖母,
赴命。诏书特下 , 就辞谢掉了,没有遵命。朝
拜臣郎中 ,寻蒙国 廷又特地颁下诏书,任命我
恩 ,除臣洗马。猥 为郎中,不久又受国家恩命,
以微贱 ,当侍东宫 ,任命我为洗马。以我这样卑
侍东 县逼 私情
,
一天比一天
陈情表复习

• • • • •
19不矜名节 20过蒙拔擢 21有所希冀 22是以区区2区区:拳拳,形自己 的私情。 23庶:庶几,或许。
• 24
翻译
• 1今臣亡国贱俘,至微 至陋,过蒙拔擢, 宠命 优渥,岂敢盘桓,有所 希冀? • 1现在我是一个低贱的 亡国俘虏,实在卑微 到不值一提,承蒙得 到提拔,而且恩命十 分优厚,怎敢犹豫不 决另有所图呢? 2我因为命运坎坷,幼年 便遭遇不幸。
10逮奉圣朝 11察臣孝廉。举臣秀才。 12拜臣郎中,寻蒙国恩, 除臣洗马。 13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14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15责臣逋慢 16则以刘病日笃 17则告诉不许 18犹蒙矜育
10逮:到了。 11考察推举 12拜除:授予官职。寻: 不久 13闻:使· · · 知道。就: 到14上报:报答 15逋:逃避,逃亡。逋 逃。逋債:拖欠。 16笃:沉重 17告诉:申诉,诉说 18矜:怜惜
• 2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陈情表
自我检测
1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河内凶 2慈父见背 3舅夺母志 勿夺其时 4愍臣孤弱,躬亲抚养 5至于成立 6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7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8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9而刘夙婴疾病 1险,坎坷。衅:罪过, 灾祸,指命运坎坷。 夙:早,指幼年。闵:同 悯,忧伤。凶,不幸的 事。2背弃我,指我 3夺:改变。 夺:错过,耽误 4悯:怜悯。躬:亲自。 5成立:成人6祚:福气。 儿息:儿子 7期:服丧一年。吊:慰 问。9婴:缠绕。
陈情表复习课件

解释下列句子中“ 解释下列句子中“除”的意思。 的意思。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 1黎明即起,洒扫庭除( ) 为汉家除残去秽( 2为汉家除残去秽( ) 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 3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 ) 寻蒙国恩, 4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 ) 扶辇下除( 5扶辇下除( )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6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 爆竹声中一岁除( 7爆竹声中一岁除( )
链接高考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
一项是 1.(2010山东卷第9题)C 遽薄京师 薄: 1.(2010山东卷第 山东卷第9 迅速迫近京城) 2.( 2010江西卷 逼近 (迅速迫近京城) 2.( 2010江西卷 乱而继迁薄 第9题) A 乱而继迁薄我,必败 薄:轻视 我军大乱时李继迁伏击我军,必定会大败) (我军大乱时李继迁伏击我军,必定会大败) 3.(09海南卷第 海南卷第4 于是夜缒兵出, 3.(09海南卷第4题)C 于是夜缒兵出,薄其营 薄: 于是趁着夜晚从城墙上放士兵下去, 削弱 (于是趁着夜晚从城墙上放士兵下去,逼 近敌人的营地) 近敌人的营地) 4.(09浙江卷 下列句子中, 浙江卷) 4.(09浙江卷)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 项不同的是 足以悦 A 足以悦人而不足以移人者 B 凶其身 C 吾薄富贵 43页 庶几全其乐而远其病也(见学案43 而厚于书 D 庶几全其乐而远其病也(见学案43页)
顾、
诵课
本文共四段,第一段作者陈述家庭的不幸和 本文共四段, 先以“——,——” 祖孙相依为命的情形 ,先以“——,——” 八个字总摄全段,概括了自己的坎坷命运。 八个字总摄全段,概括了自己的坎坷命运。 然后讲述了幼年时期失去父母,孤苦多病, 然后讲述了幼年时期失去父母,孤苦多病, 全赖祖母抚养,说明“臣无祖母, 全赖祖母抚养,说明“臣无祖母,——— —”;再述家门人丁不旺,祖母疾病缠身, 再述家门人丁不旺,祖母疾病缠身, 说明“祖母无臣,————” 这段内容, 说明“祖母无臣,————”。这段内容, 是陈情不仕的唯一事实根据, 是陈情不仕的唯一事实根据,作者写得凄 切尽情,以使武帝对自己由恼怒化为同情 切尽情, 怜悯。 怜悯。
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教材文言文梳理课件:陈情表

义项
例句
① 承担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
② 抵押
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苏武传》)
③ 判处
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苏武传》)
④ 应当,应该
副有罪,当相坐(《苏武传》)
⑤ 表时间,值、在、正在 当是时也,商君佐之(《过秦论》)
⑥ 对着,向着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木兰诗》)
义项 ⑦ 对着,面对 ⑧ 对等,比得上 ⑨ 占据,把守 ⑩ 主持,掌握
2.翻译文中的重点句子。 (1)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译文:_我__因__为__命__运__不__好___,__小__时__候__就__遭__遇__不__幸__之__事__。__刚__出__生__六__个__月__,__慈__ _父__就__弃__我__而__去__;__年__龄__到__了__四__岁__,__舅__父__强__行___改__变__了__母__亲__想__守__节__的__志__向__。__ _(_得__分__点__:__险__衅__、__闵__凶__、__见__背__、__夺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译文:_我__想__奉__命__急__速__就__职___,__但__祖__母__刘__氏__的__病__一__天__比__一__天__沉__重__;__想__姑__且__ _顺__从__自__己__的__私__情__,__但__向__上__申__诉__不__被__许__可__。__(得___分__点_:___笃__、_苟___、__告_诉___) ____
(3)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译文:_况__且__我__年__轻__时__做__伪__朝___的__官__,__连__续__担__任__过__郎__官__职__务__,__本__来__就__希__图__ _官__职__显__达__,__并__不__想__顾__惜__名__誉__与__节__操__。__(得__分__点__:__历__职__、__矜__、__名__节__)_______ (4)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译文:_希__望__陛__下__能__怜__恤__我__愚___拙__的__诚__心__,__应__许__我__实__现__这__个__微__小__的__心__愿__,__ _希__望__刘__氏__能__幸__运__地__(蒙__您__恩__典__)_,__(_得__以__)_终__其__余__年__。__(得__分__点__:__矜__愍__、__听__、__ _庶__、__卒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陈情表》课件(共93张PPT)

陈 情 表
陈述、禀报 隐情、苦衷 奏章
禀告自己苦 衷的奏章
表 ,古代文体,属奏议类,臣民对君主 有所陈述请求时所用。
课文内容理解
臣密言:臣以险
衅,夙遭闵(悯) 凶。生孩六月,慈 父见背;行年四 岁,舅夺母志。祖 母刘悯(mǐn)臣孤 弱,躬亲抚养。臣 少多疾病,九岁不 行,零丁(伶仃)孤 苦,至于成立。
请求。
臣之辛苦,非独蜀
之人士及二州牧伯 所见明知,皇天后 土实所共鉴,愿陛 下矜悯愚诚,听臣 微志,庶刘侥幸, 保卒余年。臣生当 陨首,死当结草。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 情,谨拜表以闻。
我的苦衷,不仅蜀地的人 和益州、梁州的长官所亲 眼目睹,连天地神明也都 看到的,祈望陛下能怜惜 我愚昧至诚的心意,同意 我这点微小的愿望,使祖 母刘氏能够侥幸保全她的 余年。我活着愿意献出生 命,死后愿意结草来报答 陛下的恩惠。我怀着象牛 马一样不胜恐惧的心情, 谨此上表禀告使您知晓。
既没有叔叔伯伯,也没 有哥哥弟弟,门庭衰微 没有福泽,很晚才得到 儿子。外面没有比较亲 近的亲戚,家里没有照 管门户的僮仆。孤单无 靠地独立生活,只有和 自己的影子相互安慰。 而祖母刘氏很早就为疾 病所纠缠,经常卧病在 床,我侍奉饮食医药, 从来没有停止侍奉。
因为
第一段:
不能走路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
李
陈 情 表
密
中华民族有很多传统的美 德,譬如勤劳、善良等,还有 一个更重要的便是“孝”了。 千百年来,人们常以忠则《出 师》,孝则《陈情》相提并论, 下面我们就来看以孝而著称的 《陈情表》。
读诸葛孔明《出师表》而不堕 泪者,其人必不忠; 读李令伯《陈情表》而不堕泪 者,其人必不孝; 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 堕泪者,其人必不友(以上苏 轼语) 读《报任安书》不 下泪者,其人必不为人。(后 人续)
陈情表 届高三第一轮复习课件

当代价值
道德启示
在当今社会,《陈情表》所传达的孝道、忠诚等思想对于弘扬中 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社会道德水平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文化传承
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陈情表》的传承与弘扬有助于推 动文化自信、增强民族凝聚力。
教育实践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陈情表》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道德情感的 重要篇目,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结合历史背景
在教学中应结合《陈情表》的历史背景和 社会环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深 层含义。
06
复习题与答案解析
选择题
题目
答案
题目
答案
李密在陈情表中表达了自己对 朝廷的什么情感?
忠诚。李密在陈情表中表达了 自己对朝廷的忠诚,他强调自 己出身名门望族,自幼受到良 好的教育,对国家有着深厚的 感情,并表示自己愿意为国家 献出一切。
《陈情表》中,李密详细描述了自己 幼年失怙、家境清贫、母老多病等困 境,以及自己需要照料家庭和尽孝道 的苦衷。
李密为了推辞入朝,写下了《陈情表 》,向晋武帝陈说自己不能应召的原 因。
通过《陈情表》,李密成功打动了晋 武帝,获得了暂缓应召的许可。
02
《陈情表》的文学特点
语言特色
01
02
03
语言质朴自然
重要意义。
历代评价
文学评论
自唐代以来,《陈情表》一直备 受文学家和读者的推重,被誉为 “至性之言,自尔悲恻动人”。
历史记载
在历史记载中,许多文人墨客都对 《陈情表》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 它是“千古绝调”。
当代评价
在现代文学研究中,《陈情表》依 然被视为古代散文的巅峰之作,其 文学价值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陈情表》的教学策略与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词多义)
重要虚词 以、于、之
词类活用 仕、秀才、孝廉、疾病、犬马
古今异义 至于、成立、不行、秀才、无主、辛苦、上 报、告诉、侥幸、区区、郎中、星火、今年
通假现象 闵、有
特殊句式 判断、倒装、被动、省略(在书上圈划)
句子翻译 (1)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含三个 (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4) 名词作状语。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一天天地)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像犬马一样)
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向上)
10
词类活用:
(5) 动词的使动用法。 臣具以表闻(使……知道)
(6) 动词作名词。 臣之进退(是否出来做官之事)
.
11
一词多义:
(1)矜 犹蒙矜育(动词,怜惜) 不矜名节(动词,自夸) (2)悯 愍臣孤弱(动词,通“悯”,悲痛,怜惜) 夙遭闵凶(名词,通“悯”,可忧患的事)
在李密的人生中,祖母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人物。“臣无祖 母,无以至今日”,此言不虚。李密自谓“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行年四岁,舅夺母志”,其后的岁月,体弱多病的李密与祖母相 依为命,“零丁孤苦,至于成立”。这种养育之恩,可以说是再 造之恩。现而今,祖母老了,“夙婴疾病,常在床蓐”,他当然 不能丢下老人家不管;至于后文说的祖母“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人命危浅,朝不虑夕”,可能有点夸大其词,但应该基本符合事 实,不管怎么说,老祖母要人照顾。请保姆当然不成问题,但至 孝的李密是不会放心的。况且,按照古人的道德准则,祖母当年 对自己恩情一片,今日不亲侍汤药,显然是不合孝之道的,带着 祖母到洛阳一同上任也不现实,因为一方面老祖母年事已高,经 受不了路途劳顿,另一方面故土难离,叶落归根是自然之理,人 之常情。让一个行将就木的老人颠沛流离,于理不顺,于情不合, 于心不忍。因而,李密思虑再三,. 还是待祖母百年之后,再1为8 朝 廷尽忠。
⑵介词,对,向。
——是以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3.之
(1)助词,的。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2) 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臣之进退
.
14
文言句式:
1.判断句 (1)今臣亡国贱俘(直接表判断) (2)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非”表否定判断) (3)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 见明知(“非”表否定判断)
以上知识 (3)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
点)
盘桓,有所希冀。
.
4
(三)通假字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闵,通“悯”,忧患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
有,通“又”。
.
5
古今异义词:
至于成立。 到了;另提一事。
至于成立。 成人自立;(理论)站得住。
九岁不行
不能走路;不可以。
后刺史荣举臣秀才 优秀人才; 科举中最低级者
(省略介词“于”. ,在)
16
(四)内容探究
1.对《陈情表》中李密辞不就官,历来 有两种不同的看法:奉养祖母和不愿事者。 试谈谈你的看法。
2.从李密“辞不就职”谈古代知识分子之
境遇 。(见讲义) 3.“孝为大善”的现实思索。(见讲义)
.
17
“探究”示例:有人提出疑问,李密就不能一边做官一边供养
祖母吗?这实际上是以今律古。须知,古人的许多现实条件和今 天是不一样的。
⑶薄 门衰祚薄(形容词,浅薄) 日薄西山(动词,迫近)
.
12
文言虚词:
1.以 (1)连词,因为。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2) 连词,表目的,来。
——谨拜表以闻 (3) 介词,用。
——臣具以表闻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4) 介词,凭借。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
.
13
文言虚词:
2.于
⑴介词,比。
——急于星火
.
21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此课件供参考!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
《陈情表》
.
1
(一)自读再译
要求:
1、自主温习文言知识,会归类整理。
2、翻译文中重点句子。 3、探究文本,思索“孝道”的现实意义, 储备作文素材。
.
2
(二)归类整理
重要实词(一词多 义)
重要虚词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通假现象
特殊句式
句子翻译(含三个 以上知识点)
.
3
归类整理(示例)
重要实词 矜、悯、薄、志、应、期
.
19
(五)名句素材
①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 于成立。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 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②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 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 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 以区区不能废远。
.
20
(六)“巩固练习”暨“迁移提升” (见讲义)
“探究再深入”示例:
李密为了报答祖母的养育之恩,连官都不去做, 即使是皇帝下诏书,他也没有动摇这一决心,可见其 道德修养的自觉性之高。道德修养,就是指人们在思 想品德和道德意识方面的自我锻炼、自我教育、自我 改造。它既包括依照一定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所进 行的内心反省、检查和自我解·剖的活动过程,又包括 通过自我教育、改造、锻炼等活动所形成的道德情操 和所达到的道德境界。古今中外,人们都十分重视道 德修养。一个人只有经过刻苦的修养,积善成德,持 之以恒,才能做到防微杜渐,通过平凡的小事,锻炼 出伟大的人格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流星的光,比喻急迫;微小的光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 现在的年龄;说话这一年
.
8
词类活用:
(1)形容词作动词。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远离)
(2) 形容词作名词。 夙遭闵凶(忧患不幸的事) 猥以微贱(微贱的身份) 沐浴清化(清明的政治教化) 凡在故老(年老有功德的人)
.
9
词类活用:
(3) 名词作动词。 且臣少仕伪朝(做官) 举臣秀才(做秀才,为秀才) 察臣孝廉(做孝廉,为孝廉) 少多疾病(患疾病于星火(于星火急,状语后置)
(2)是以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臣于陛下尽节
之日长,状语后置) .
15
3.被动句 文言句式:
⑴而刘夙婴疾病 (动词“婴”本身具有被动语态) ⑵告诉不许 (动词“许”本身具有被动语态)
4.省略句
⑴但以刘()日薄西山
(省略动词“如”,好像)
⑵且臣少仕()伪朝
臣以供养无主 无人来做;没有主意
臣之辛苦
辛酸苦楚;身心劳苦。
.
6
古今异义词:
非臣殒首所能上报 报答皇上;向上级报告
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禀告申诉(苦衷);让别人知道
听臣微志,庶刘侥幸 幸运;偶然的原因而成功,或免去灾害。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谦言私心;数量少。
.
7
古今异义词:
拜臣郎中 尚书部的属官;中医医生
重要虚词 以、于、之
词类活用 仕、秀才、孝廉、疾病、犬马
古今异义 至于、成立、不行、秀才、无主、辛苦、上 报、告诉、侥幸、区区、郎中、星火、今年
通假现象 闵、有
特殊句式 判断、倒装、被动、省略(在书上圈划)
句子翻译 (1)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含三个 (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4) 名词作状语。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一天天地)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像犬马一样)
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向上)
10
词类活用:
(5) 动词的使动用法。 臣具以表闻(使……知道)
(6) 动词作名词。 臣之进退(是否出来做官之事)
.
11
一词多义:
(1)矜 犹蒙矜育(动词,怜惜) 不矜名节(动词,自夸) (2)悯 愍臣孤弱(动词,通“悯”,悲痛,怜惜) 夙遭闵凶(名词,通“悯”,可忧患的事)
在李密的人生中,祖母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人物。“臣无祖 母,无以至今日”,此言不虚。李密自谓“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行年四岁,舅夺母志”,其后的岁月,体弱多病的李密与祖母相 依为命,“零丁孤苦,至于成立”。这种养育之恩,可以说是再 造之恩。现而今,祖母老了,“夙婴疾病,常在床蓐”,他当然 不能丢下老人家不管;至于后文说的祖母“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人命危浅,朝不虑夕”,可能有点夸大其词,但应该基本符合事 实,不管怎么说,老祖母要人照顾。请保姆当然不成问题,但至 孝的李密是不会放心的。况且,按照古人的道德准则,祖母当年 对自己恩情一片,今日不亲侍汤药,显然是不合孝之道的,带着 祖母到洛阳一同上任也不现实,因为一方面老祖母年事已高,经 受不了路途劳顿,另一方面故土难离,叶落归根是自然之理,人 之常情。让一个行将就木的老人颠沛流离,于理不顺,于情不合, 于心不忍。因而,李密思虑再三,. 还是待祖母百年之后,再1为8 朝 廷尽忠。
⑵介词,对,向。
——是以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3.之
(1)助词,的。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2) 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臣之进退
.
14
文言句式:
1.判断句 (1)今臣亡国贱俘(直接表判断) (2)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非”表否定判断) (3)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 见明知(“非”表否定判断)
以上知识 (3)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
点)
盘桓,有所希冀。
.
4
(三)通假字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闵,通“悯”,忧患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
有,通“又”。
.
5
古今异义词:
至于成立。 到了;另提一事。
至于成立。 成人自立;(理论)站得住。
九岁不行
不能走路;不可以。
后刺史荣举臣秀才 优秀人才; 科举中最低级者
(省略介词“于”. ,在)
16
(四)内容探究
1.对《陈情表》中李密辞不就官,历来 有两种不同的看法:奉养祖母和不愿事者。 试谈谈你的看法。
2.从李密“辞不就职”谈古代知识分子之
境遇 。(见讲义) 3.“孝为大善”的现实思索。(见讲义)
.
17
“探究”示例:有人提出疑问,李密就不能一边做官一边供养
祖母吗?这实际上是以今律古。须知,古人的许多现实条件和今 天是不一样的。
⑶薄 门衰祚薄(形容词,浅薄) 日薄西山(动词,迫近)
.
12
文言虚词:
1.以 (1)连词,因为。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2) 连词,表目的,来。
——谨拜表以闻 (3) 介词,用。
——臣具以表闻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4) 介词,凭借。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
.
13
文言虚词:
2.于
⑴介词,比。
——急于星火
.
21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此课件供参考!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
《陈情表》
.
1
(一)自读再译
要求:
1、自主温习文言知识,会归类整理。
2、翻译文中重点句子。 3、探究文本,思索“孝道”的现实意义, 储备作文素材。
.
2
(二)归类整理
重要实词(一词多 义)
重要虚词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通假现象
特殊句式
句子翻译(含三个 以上知识点)
.
3
归类整理(示例)
重要实词 矜、悯、薄、志、应、期
.
19
(五)名句素材
①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 于成立。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 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②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 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 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 以区区不能废远。
.
20
(六)“巩固练习”暨“迁移提升” (见讲义)
“探究再深入”示例:
李密为了报答祖母的养育之恩,连官都不去做, 即使是皇帝下诏书,他也没有动摇这一决心,可见其 道德修养的自觉性之高。道德修养,就是指人们在思 想品德和道德意识方面的自我锻炼、自我教育、自我 改造。它既包括依照一定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所进 行的内心反省、检查和自我解·剖的活动过程,又包括 通过自我教育、改造、锻炼等活动所形成的道德情操 和所达到的道德境界。古今中外,人们都十分重视道 德修养。一个人只有经过刻苦的修养,积善成德,持 之以恒,才能做到防微杜渐,通过平凡的小事,锻炼 出伟大的人格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流星的光,比喻急迫;微小的光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 现在的年龄;说话这一年
.
8
词类活用:
(1)形容词作动词。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远离)
(2) 形容词作名词。 夙遭闵凶(忧患不幸的事) 猥以微贱(微贱的身份) 沐浴清化(清明的政治教化) 凡在故老(年老有功德的人)
.
9
词类活用:
(3) 名词作动词。 且臣少仕伪朝(做官) 举臣秀才(做秀才,为秀才) 察臣孝廉(做孝廉,为孝廉) 少多疾病(患疾病于星火(于星火急,状语后置)
(2)是以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臣于陛下尽节
之日长,状语后置) .
15
3.被动句 文言句式:
⑴而刘夙婴疾病 (动词“婴”本身具有被动语态) ⑵告诉不许 (动词“许”本身具有被动语态)
4.省略句
⑴但以刘()日薄西山
(省略动词“如”,好像)
⑵且臣少仕()伪朝
臣以供养无主 无人来做;没有主意
臣之辛苦
辛酸苦楚;身心劳苦。
.
6
古今异义词:
非臣殒首所能上报 报答皇上;向上级报告
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禀告申诉(苦衷);让别人知道
听臣微志,庶刘侥幸 幸运;偶然的原因而成功,或免去灾害。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谦言私心;数量少。
.
7
古今异义词:
拜臣郎中 尚书部的属官;中医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