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报告单
一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

一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一、实验名称。
[具体实验名称,例如:认识物体的形状实验]二、实验目的。
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触摸,直观地认识不同物体的形状(如圆形、方形、三角形等)。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简单的分类能力。
三、实验器材。
1. 各种形状的实物(如圆形的球、方形的盒子、三角形的积木等)若干。
2. 一个大盒子(用于放置和分类物体)。
四、实验步骤。
1. 展示实验器材。
- 将装有各种形状物体的大盒子放在桌子上。
- 老师从盒子里拿出一个物体,向学生展示并简单介绍这是今天要研究的东西。
2. 观察与触摸。
- 让学生依次从盒子里拿出一个物体,仔细观察它的样子,并用手触摸感受它的轮廓。
- 老师引导学生描述物体的形状,例如:这个物体摸起来有弯弯的边,看起来像个圈,这是圆形。
3. 分类。
- 在桌子上划分出几个区域,分别标记为圆形区、方形区、三角形区等。
- 让学生根据自己对物体形状的判断,将手中的物体放到相应的区域。
- 老师在旁边观察并给予适当的指导和纠正。
五、实验结果。
1. 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识别圆形、方形和三角形的物体,并将它们准确分类。
2. 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学生对于一些特殊形状(如长方体的某个面看起来像长方形,但整个物体又不同于平面的长方形)存在理解上的困难。
六、实验总结。
1.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对物体的形状有了更直观的认识,达到了实验目的。
2. 在今后的教学中,对于形状概念的讲解可以更加细致,多提供一些特殊形状的例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你可以告诉我具体是关于什么实验的报告单,以便我能给出更符合需求的内容。
科学实验报告单

1、播种方法:选种、放土、下种、浇水。
2、观察种子的萌发过程;根据研究植物生长变化的需要,确定观察、记录的内容和方法;根据对种子萌发状况的预测。
观察到的现象:
实验结论:
科学实验报告单(3)
三年级下册
班次
实验组别
时间
年月日
实验者
实验名称:植物茎的作用
实验目的:认识植物茎有支撑植物和运输水分的作用。
(2)让冰块自行融化。在冰块融化的过程,按均匀的时间间隔测量温度。
(3)当冰块完全化成水时,记录温度计上的读数
观察到的现象:
实验结论:
科学实验报告单(11)
三年级下册
班次
实验组别
时间
年月日
实验者
实验名称:我们对磁铁的了解
实验目的:认识磁铁
:
实验器材:各种各样的磁铁、塑料小车、课件等
实验步骤:
1.描述和交流自己知道的有关磁铁的知识。
1.观察和研究作为测量工具的常用液体温度计的主要构造。
2.识读温度计(模型)刻度上的数字,并把刻度上的数字与更热或更冷的温度联系起来。
观察到的现象:
实验结论:
科学实验报告单(8)
三 年级下册
班次
实验组别
时间
年月日
实验者
实验名称:测量水的温度
实验目的:会根据不同的测量范围和使用需要,选择不同的温度计和正确使用温度计。测读温度。
实验器材:4杯不同冷热的水(自来水、温水、热水、热水瓶里刚倒出的烫水),4支水温计(刻度范围在-20℃——110℃),水温测量记录表
实验步骤:
1.观察不同温度计的测量范围,选择合适的温度计(刻度范围在-20℃——110℃)用于测量水的温度。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五年级分组实验种子发芽实验(一)绿豆种子、放大镜、镊子探寻种子发芽所需要的条件先用放大镜观察绿豆种子,测量他们的大小,再用适当的语言描述。
1 、准备两个不漏水的盒子。
2、在盒内垫纸巾并且按上三个洞。
3、在纸巾上各放三粒绿豆。
4 、往纸巾上滴水,一个不滴。
每天观察种子的变化。
滴有水的绿豆种子发芽,没有滴水的种子没有发芽。
说明种子的发芽需要水分。
五年级分组实验种子发芽实验(二)放大镜、镊子、温度计绿豆种子可以不需要阳光,绿豆芽的生长需要阳光吗?1.准备两个塑料杯当花盆,各放入同样的三颗绿豆种子,然后加入适量水,放在同一个地方,等它发芽2.过了两天,绿豆芽长出来了,将一盆放在阳台上,一盆放在客厅里,观察一星期,并记录自己的发现。
3 .采集做相同实验小组的实验信息,共同分析绿豆种子的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但是生长如果缺乏阳光的话就会叶子发黄,长的瘦弱。
五年级分组实验观察绿豆芽的生长放大镜、镊子、温度计、量杯、吸水纸探索绿豆芽生长所需要的条件1、准备好 6 个水杯,每一个水杯都放好纸巾(中间挖两个洞) 贴上标签2、将种子放入洞中3、6 个小盘中 1 号杯不滴,其余的都滴上适量的水。
4、用塑料纸将 3 号杯口密封,用塑料杯子罩住 5 号杯,用纸箱罩住 6 号杯。
缺乏阳光、空气、水的绿豆芽无法正常生长。
五年级分组实验蚯蚓与环境蚯蚓、塑料薄膜、玻璃片、纸盒研究蚯蚓喜欢什么样的生存环境?找一个长方形的盒子,把盒子里面涂成黑色,盒子的盖子的一端剪掉一块,在盒子底部铺上吸水纸。
将捉来的蚯蚓五条一组放在盒子中间,盖好盖子,五分钟后,打开盒盖观察,做好记录。
蚯蚓丢爬行到了阴暗的一侧。
说明蚯蚓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
五年级分组实验光与影子手电筒、白卡纸、铅笔、尺子影子照射的目标与什么有关?1、桌面上放上一块长方体木块,打开手电筒开关,从不同位置照射。
2、在桌面上放三块木块(与手电筒距离不一样) ,打开手电筒开关。
3、将1 块木块平放在桌面上,打开手电筒开关,从水平和垂直方位照木块影子的大小和物体有关,遮挡物与光源的距离远时,影子就大;遮挡物与光源的距离近时,影子就小。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十六篇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十六篇篇一: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二: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三: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四: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五: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六: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七: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八: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九: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十: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十一: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十二: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十三: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十四: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十五: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十六:白土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信息课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信息检索技巧与实践实验时间:2023年3月15日实验地点:计算机实验室实验人数:4人实验教师:张老师一、实验目的1. 掌握信息检索的基本概念和常用方法。
2. 熟悉常用的信息检索工具和数据库。
3. 提高信息检索的效率和准确性。
4.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
二、实验内容1. 信息检索的基本概念2. 信息检索的方法3. 常用信息检索工具的使用4. 信息检索的实践操作三、实验步骤1. 信息检索的基本概念(1)信息检索的定义:信息检索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和工具,从大量的信息资源中找出满足用户需求的信息的过程。
(2)信息检索的类型:根据检索的目的和方式,信息检索可分为全文检索、关键词检索、布尔检索等。
2. 信息检索的方法(1)关键词检索:通过输入关键词,从数据库中查找包含这些关键词的信息。
(2)布尔检索:利用布尔运算符(如AND、OR、NOT)对关键词进行组合,实现更精确的检索。
(3)分类检索:按照信息的分类体系,从不同类别的信息中查找所需信息。
3. 常用信息检索工具的使用(1)搜索引擎:以百度、谷歌等为代表的搜索引擎,能够快速找到网络上的信息资源。
(2)学术数据库:如CNKI、万方、维普等,提供大量的学术论文、学位论文等学术资源。
(3)专业数据库:如新闻数据库、专利数据库、企业信息数据库等,提供专业领域的相关信息。
4. 信息检索的实践操作(1)选择一个主题,确定检索范围。
(2)利用关键词检索、布尔检索等方法,在常用信息检索工具中进行检索。
(3)分析检索结果,筛选出符合需求的信息。
(4)整理检索结果,撰写实验报告。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信息检索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常用工具。
在实践操作中,我们成功检索到了与主题相关的信息,提高了信息检索的效率和准确性。
2. 实验分析(1)在信息检索过程中,关键词的选择和组合至关重要。
关键词应具有代表性和准确性,避免过于宽泛或狭窄。
实验报告单格式(共8篇)

篇一:实验报告格式模板-供参考实验名称:粉体真密度的测定粉体真密度是粉体质量与其真体积之比值,其真体积不包括存在于粉体颗粒内部的封闭空洞。
所以,测定粉体的真密度必须采用无孔材料。
根据测定介质的不同,粉体真密度的主要测定方法可分为气体容积法和浸液法。
气体容积法是以气体取代液体测定试样所排出的体积。
此法排除了浸液法对试样溶解的可能性,具有不损坏试样的优点。
但测定时易受温度的影响,还需注意漏气问题。
气体容积法又分为定容积法与不定容积法。
浸液法是将粉末浸入在易润湿颗粒表面的浸液中,测定其所排除液体的体积。
此法必须真空脱气以完全排除气泡。
真空脱气操作可采用加热(煮沸)法和减压法,或两法同时并用。
浸液法主要有比重瓶法和悬吊法。
其中,比重瓶法具有仪器简单、操作方便、结果可靠等优点,已成为目前应用较多的测定真密度的方法之一。
因此,本实验采用比重瓶法。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粉体真密度的概念及其在科研与生产中的作用;2. 掌握浸液法—比重瓶法测定粉末真密度的原理及方法;3.通过实验方案设计,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比重瓶法测定粉体真密度基于“阿基米德原理”。
将待测粉末浸入对其润湿而不溶解的浸液中,抽真空除气泡,求出粉末试样从已知容量的容器中排出已知密度的液体,就可计算所测粉末的真密度。
真密度ρ计算式为:式中:m0——比重瓶的质重,g; ms—— (比重瓶+粉体)的质重,g; msl—— (比重瓶+液体)的质重,g;ρl——测定温度下浸液密度;g/cm3;ρ——粉体的真密度,g/cm3;三.实验器材:实验仪器:真空干燥器,比重瓶(2-4个);分析天平;烧杯。
实验原料:金刚砂。
四.实验过程1. 将比重瓶洗净编号,放入烘箱中于110℃下烘干冷却备用。
2. 用电子天平称量每个比重瓶的质量m0。
3. 每次测定所需试样的题记约占比重瓶容量的1/3,所以应预先用四分法缩分待测试样。
4. 取300ml的浸液(实际实验中为去离子水)倒入烧杯中,再将烧杯放进真空干燥器内预先脱气。
科学实验报告_共10篇 .doc

★科学实验报告_共10篇范文一:科学实验报告单科学实验报告单1实验名称物体的沉浮实验目的观察物体的沉浮实验材料水槽、水、塑料、小刀、泡沫、橡皮、萝卜、曲别针等各种材料实验过程实验一:取小石头、木块、橡皮、针等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浮。
实验二:1、把水槽放在展台上,从袋中取出泡沫、回形针、萝卜等分别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浮2、把小石块、橡皮、泡沫块、萝卜分别切成二分之一、四分之一、八分之一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浮实验结论:木块、塑料、泡沫在水中是浮的;小石头、回形针在水中是沉的。
由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们的体积大小,在水中的沉浮是不会发生改变的。
科学实验报告单2实验名称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实验目的研究物体的沉浮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材料:水槽、小石块、泡沫塑料块、回型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一套同体积不同重量的球、一套同重量不同体积的立方体、小瓶子、潜水艇实验过程:实验1.按体积大小顺序排列七种物体,再标出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和它的体积大小有关系吗?实验2、按轻重顺序排列七种物体,再标出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和它的轻重有关系吗实验结论: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质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科学实验报告单3实验名称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实验目的橡皮泥排开水的体积实验材料水槽、水、塑料、小刀、泡沫、橡皮、萝卜、曲别针等各种材料实验过程:实验一:找一块橡皮泥做成各种不同形状的实心物体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浮。
实验二:1、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用上面同样大小的橡皮泥,改变它的形状,即把橡皮泥做成船形或者空心的,橡皮泥就能浮在水面上。
2、取一个量杯,装入200毫升的水,记录橡皮泥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
实验结论:实心橡皮泥质量不变,形状改变,体积也不变,橡皮泥的沉浮不会发生改变。
橡皮泥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越大,浮力越大。
科学实验报告单4实验名称造一艘小船实验目的比较哪种船载物多实验材料水槽、若干橡皮泥、若干垫子、玻璃弹子、有关图片实验过程一、准备1.决定造一艘什么船;2.准备需要的材料。
六下实验报告单

(1)分别剪下两块同样大小的紫甘蓝叶片。
(2)把两片紫甘蓝叶片分别浸泡在白醋和水中。
(3)描述并展示观察到的现象。
(4)讨论紫甘蓝和白醋的反应是不是化学变化。
观察到的现象:
紫甘蓝浸泡在水里________现象发生,紫甘蓝浸泡在白醋里,紫甘蓝的_______发生了改变,由_________变成了_________。
铁钉生锈是______和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发生了________变化。
教师评语: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班 实验组别:小组长:
实验合作者:
指导老师:实验日期:年月日 第节
实验名称:紫甘蓝与白醋和水的反应
实验目的:紫甘蓝与白醋反应是化学变化
实验器材:紫甘蓝、白醋、水、镊子、玻片、玻片、盘子等。
4.观察哪个瓶盖内有气泡产生。
实验二:收集气体
1.取一个能盛水的密封袋,在里面放入三勺白醋。
2.在一个塑料瓶盖中加入一勺小苏打,再把它小心地放进密封袋中。
3.封好袋口,打翻袋中的瓶盖,让小苏打与白醋混合,观察发生的现象。
观察到的现象:
小苏打和白醋反应,产生大量,反应后的液体温度比原来要。
实验结论:
小苏打和白醋反应会产生的物质,它们的变化是变化。
3.把留有印迹的橡皮泥模型晾干。
观察到的现象:
实验结论:
教师评语: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班 实验组别:小组长:
实验合作者:
指导老师:实验日期:年月日 第节
实验名称:建立行星位置关系模型
实验目的:太阳系八颗行星的相对位置关系
实验器材:三条长度相同的纸带、透明胶、双面胶、笔等
实验步骤:
1.处理行星与太阳距离远近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