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四学生实验报告册

合集下载

学生实验实验报告模板

学生实验实验报告模板

一、实验名称二、实验目的三、实验原理四、实验仪器与试剂五、实验步骤六、实验数据记录与分析七、实验结果与讨论八、实验结论九、实验反思一、实验名称实验名称:XXX二、实验目的1. 理解并掌握XXX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观察能力。

3. 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和讨论,提高科学素养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实验原理(在此处简要介绍实验所依据的理论、原理,以及实验的目的和意义。

)四、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XXX2. 试剂:XXX3. 其他:XXX五、实验步骤1. 实验前的准备工作a. 检查仪器设备是否完好。

b. 配制实验试剂。

c. 熟悉实验操作步骤。

2. 实验操作a. 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

b. 记录实验过程中的关键数据和现象。

3. 实验结束后的整理工作a. 清理实验器材。

b. 洗涤实验容器。

c. 换取实验试剂。

六、实验数据记录与分析1. 数据记录(在此处记录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数据和现象。

)2. 数据分析(在此处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计算和分析,得出结论。

)七、实验结果与讨论1. 实验结果(在此处总结实验过程中得到的结果,包括实验数据、图表等。

)2. 讨论与分析a. 分析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期的差异,找出原因。

b. 讨论实验过程中的不足和改进措施。

c. 结合实验结果,对实验原理进行深入理解。

八、实验结论1. 总结实验目的的实现情况。

2. 对实验结果进行简要概括。

3. 阐述实验原理和方法的正确性。

九、实验反思1. 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2. 实验技能的提升和收获。

3. 对实验原理和方法的进一步理解。

4. 对实验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改进建议。

实验报告撰写要求:1. 结构完整,条理清晰。

2. 语言简练,表达准确。

3. 数据真实,分析合理。

4. 图表规范,标注清楚。

5. 字迹工整,格式统一。

以下为实验报告示例:实验名称:化学实验——酸碱滴定一、实验目的1. 理解并掌握酸碱滴定的原理和方法。

2. 学会使用滴定管和酸碱指示剂。

选修4-课本实验汇总

选修4-课本实验汇总

高二化学演示实验统计表人教版《选修四》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教材实验小结实践活动:( 4页) 中和反应热的测定 【实验目的】1、理解中和热的概念。

2、学习中和热的测定方法。

3、通过实验,进一步领会做定量实验的方法。

【知识点回顾】中和热概念: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H 2O 时所释放的热量 【实验原理】1、0.50mol ·L -1盐酸和0.55 mol ·L -1NaOH 溶液的密度都是1g ·cm -3,所以50mL 0.50mol ·L -1盐酸的质量m 1=50g ,50mL 0.55mol ·L -1NaOH 溶液的质量m 2=50g 。

2、中和后生成的溶液的比热容c=4.18J ·(g ·℃)-1,由此可以计算出0.50mol ·L -1盐酸与0.55mol ·L -1NaOH 溶液发生中和反应时放出的热量为 (m 1+m 2)·c ·(t 2-t 1)=0.418(t 2-t 1)kJ又因50mL 0.50mol ·L -1盐酸中含有0.025molHCl ,0.025molHCl 与0.025molNaOH 发生中和反应,生成0.025molH 2O ,放出的热量是0.418(t 2-t 1)kJ ,所以生成 1 molH 2O 时放出的热量即中和热为 △H=-025.0)(418.012t t kJ ·mol -1【实验用品】大烧杯(500mL )、小烧杯(100mL )、温度计、量筒(50mL)两个、泡沫塑料或纸条、泡沫塑料或硬纸板(中心有两个小孔),环形玻璃搅拌棒。

0.50mol ·L -1盐酸、0.55mol ·L -1NaOH 溶液。

注:为了保证0.50mol ·L -1盐酸完全被NaOH 中和,采用0.55mol ·L -1NaOH 溶液,使碱稍微过量。

化学探究实验报告册(选修,校本教材)

化学探究实验报告册(选修,校本教材)

探究实验参考方案及报告单选修模块校本教材实验一酸碱中和生成等量水反应热的探究班级____组号_____ 组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年____月____日___探究目的:了解中和热概念和测定方法回顾中和热概念:一定条件下,稀的强酸与强碱反应,生成1mol水时反应放出的热量,称为中和热。

实验原理:H+(aq) + OH-(aq) = H2O(l) △H=56.3 KJ/mol问题的提出:1 取等体积的1mol/L H2SO4溶液与1mol/LNaOH溶液混合,则H+(aq) + OH-(aq) = H2O(l) △H=a KJ/mol 则a____56.3 KJ/mol2 取等体积的4mol/L H2SO4溶液与4mol/LNaOH溶液混合,则H+(aq) + OH-(aq) = H2O(l) △H=b KJ/mol 则b____56.3 KJ/mol3 取等体积的1mol/L CH3COOH溶液与1mol/LNaOH溶液混合,则H+(aq) + OH-(aq) = H2O(l) △H=c KJ/mol 则c____56.3 KJ/mol提供的实验用品:仪器:简易量热计温度传感器及配套设备烧杯搅拌棒药品:1 mol/L H2SO4溶液1 mol/L NaOH溶液 4 mol/L H2SO4溶液4 mol/L NaOH溶液参考实验方案:问题1取等体积的1mol/L H2SO4溶液与1mol/LNaOH溶液混合①取25 ml1mol/LNaOH溶液放入量热计,并测定温度T b②取25 ml1mol/L H2SO4溶液,并测定温度T a③迅速将两种溶液混合并搅拌,记录最高是的温度T末表1问题2 按照上述方法测定实验数据完成下表表2数据处理参考:(溶液密度做近似处理)Q放= C 水m △T= 4.18J/(g.℃)(m 酸+m 碱) △T =4.18J/(g.℃)(25g+25g) △T =209△TJ =0.209△T KJ生成1mol 水的反应热: △H= Q 放/n(反应生成的水)=)2(209.0O H n T=________ KJ/mol探讨总结:1 a____56.3 KJ/mol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选修4原电池实验报告

化学选修4原电池实验报告

实验一:探究铁的腐蚀【实验目的】探究铁在中性环境中的腐蚀【实验原理】铁生锈时消耗了氧气,使具支试管中压强减小,因此导管中的水柱高度有变化【实验仪器】具支试管,小试管,经过酸洗除锈的铁钉,塞子【实验药品】饱和食盐水,蒸馏水【实验步骤】将经过酸洗除锈的铁钉,用饱和食盐水浸泡一下,放入具支试管中。

几分钟后,观察导管中水柱的变化。

【实验现象】(观察铁是否生锈,右边试管中导管内的水柱有什么变化)实验二:金属的保护方法【实验目的】用实验验证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实验仪器】烧杯,铁片,锌片,导线,电压表【实验药品】经过酸化的3﹪NaCl溶液【实验步骤】将铁片和锌片放入盛有经过酸化的3﹪NaCl溶液的烧杯中,用导线连接并串联一个电压表。

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实验三:原电池【实验原理】Zn-2e- =Zn2+,Cu2+ +2e- =Cu【实验仪器】烧杯2个,铜片,锌片,导线,电流表【实验药品】CuSO4溶液【实验步骤】将锌片和铜片用导线连接起来插入CuSO4溶液,并在中间串联一个电流表,观察现象;【实验现象】锌片铜片溶液颜色(说明现象并写出方程式)实验四:电解原理【实验原理】Cu2+ +2Cl-Cu+Cl2↑【实验仪器】U形管,石墨棒,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电流表,导线,电源【实验药品】CuCl2溶液【实验步骤】在U形管中注入CuCl2溶液,插入两根石墨棒作电极,把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放在与直流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阳极)附近。

接通直流电源,观察U形管内的现象和试纸颜色变化。

【实验现象】阳极阴极溶液颜色试纸颜色(说明现象并写出方程式)实验五:氯碱工业原理【实验目的】电解原理的应用【实验原理】2NaCl+2H2O 2NaOH+H2↑+Cl2↑【实验仪器】U形管,导线,石墨棒两根,电流表,导线,电源,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实验药品】NaCl溶液【实验步骤】在U形管中注入NaCl溶液,插入两根石墨棒作电极,接通电源,观察U形管内的现象。

高中化学选修四实验整理

高中化学选修四实验整理
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科学探究酸碱中和
科学探究不同类型盐溶液的酸碱性
第十二周
科学探究盐类水解平衡的影响因素
第四节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科学探究沉淀的生成
实验3-3沉淀的溶解
实验3-4沉淀的转化之氯化银
实验3-5沉淀的转化之氢氧化铁
第四章电化学基础
第一节原电池
实验4-1原电池组装实验
第十四周
第三节电解池
实验4-2氯化铜溶液的电解
第十五周
第四节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
实验4-3铁的吸氧腐蚀实验
第十五周
二,学生实验
第二周
中和反应热的测定
第十三周
酸碱中和滴定
高中化学选修4实验整理
一,演示实验


实验名称
周次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科学探究中和反应热的测定
第二周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
实验2-1化学反应速率的测定
第五周
第二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实验2-2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第六周
实验2-3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2-4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科学探究催化剂催化特点的考查
第三节化学平衡
实验2-5重铬酸钾溶液中平衡移动的影响因素
第七周
实验2-6硫氰化铁溶液中平衡移动的影响因素
实验2-7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
实验3-1相同条件下强弱电解质反应速率的对比
第九周
实验3-2弱酸相对强弱的对比

高中化学必修1、2选修3、4、5实验总结

高中化学必修1、2选修3、4、5实验总结

高中化学必修1、2选修3、4、5实验总结高中学期一,在化学必修2的学习中,我系统的学习了有关碳水化合物的知识,包括糖类、淀粉类、脂肪类、蛋白质类等,并有关于识别实验和实验分析等实验的操作。

首先,对淀粉的检测实验,我们使用了比较实验操作,萃取淀粉溶解液,用碘酒测出淀粉的约定试纸,利用铁(Ⅲ)苯三酚检验法来测定淀粉含量,并用革兰氏染色法测定是淀粉是α淀粉型还是β淀粉型。

其次,对于蛋白质的检测实验,我们通过实验操作来识别蛋白质,从而检测实验品中是否含有蛋白质。

通过萃取液,碘量测定、梭状球质结合实验和它体和二硫键的形成来识别蛋白质并判断蛋白质的性质。

此外,我们还用铁氰化钾、红绿丁香酸酯测定实验实验,还用百拉内克实验来判断实验室样品中是否含有脂肪,以及它含有几种不同种类的脂肪分子。

高中学期二,我们学习选修3、4、5的知识,包括酸碱及其水的分类性质、离子方程式的求解等,并在有关的实验中掌握了实验操作技能。

首先,我们学习了一些酸碱及其水的性质实验,包括强碱的和实验的分类,溶液的pH值检测,测定溶液中的氯离子,酸碱的滴定实验等,以及乙醚、二乙醚、氯乙醇和乙醇氮的分类实验。

其次,我们学习了离离式方程式的求解,包括碳酸氢钠滴定实验,测定水中苯酚的滴定试验,滴定氨水的浓度,氧化还原滴定实验,用酸碱来测定水溶液中的钙离子等。

此外,我们还在实验中学习到极性和非极性有机溶剂的选择、物质的溶解度和离子的移动等内容,以及有关实验仪器的使用和技术应用等知识。

以上就是我们接受了高中一、二学期化学必修1、2及选修3、4、5课程时所完成的实验总结,考虑到实验材料和仪器设备都很复杂,而且实验结果对理论和实际都有重要影响,我们在实施实验时态度认真、细心操作,在实验数据评估分析方面力求精准、标准,以此达到认真学习的目的。

高二选修四实验

高二选修四实验

1.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学生实验)
实验用品:
大烧杯(500 mL)、小烧杯(100 mL)温度计、量筒(50 mL)两个、泡沫塑料或纸条、泡沫塑料板或硬纸板(中心有两个小孔)、环形玻璃搅拌棒。

0.50 mol/L 盐酸、0.55 mol/L NaOH溶液
2. 测量锌与硫酸反应的速率(演示实验)
实验用品:
锥形瓶、双孔塞、分液漏斗、直角导气管、50 mL注射器、铁架台、秒表、锌粒、1 mol/L的硫酸、4 mol/L的硫酸
3. 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实验——NO2(演示实验)
实验用品: NO2平衡球、烧杯两个(250ml)、冷水和热水
4.酸碱中和滴定实验(学生实验)
实验仪器:
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锥形瓶、铁架台(含滴定管夹)。

实验药品:
0.1000mol/L盐酸(标准溶液)、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待测溶液)、酸碱指示剂:酚酞(变色范围8~10)或者甲基橙(3.1~4.4)
5.铜锌原电池(演示实验)
实验用品:
锌片、铜片、带夹子的导线,电流计、稀硫酸、盐桥。

选修四实验1.41421

选修四实验1.41421
②要比较AgCl、AgI的Ksp,也可在等浓度的NaCl、KI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加AgNO3溶液,看先形成哪种沉淀。
(2)向盛有1 mL 0.1mol·L-1MgCl2溶液的试管中滴加1-2滴2mol·L-1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滴加2滴0.1mol·L-1FeCl3溶液,静置。观察并记录现象。
四、P71实验4-1盐桥原电池
需要药品仪器:锌片、铜片、电流表、导线、盐桥、烧杯、ZnSO4溶液、CuSO4溶液
如右图所示,用一个充满电解质溶液的盐桥,将置有锌片的ZnSO4溶液和置有铜片的CuSO4溶液连接起来,然后将锌片和铜片用导线连接,并在中间串联一个电流表,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取出盐桥,又有什么现象发生?
②注意沉淀转化的应用,水垢中含有的CaSO4,可用Na2CO3溶液处理,使之转化为疏松、易溶于酸的CaCO3。
③在自然界也会发生溶解度小的矿物质转化为溶解度更小的矿物质的现象。如各种原生铜的硫化物经氧化、淋滤作用后可变成CuSO4溶液,并向地层深处渗透,遇到深层的闪锌矿(ZnS)和方铅矿(PbS),便慢慢地使之转变为铜蓝(CuS)。
二、P63沉淀溶解平衡实验
需要药品仪器:Mg(OH)2蒸馏水盐酸氯化铵试管若干胶头滴管若干
向3支盛有少量Mg(OH)2沉淀的试管中分别滴加适量的蒸馏水、盐酸和氯化铵溶液,观察并记录现象。
加入试剂
蒸馏水
盐酸
氯化铵溶液
现 象
浑浊
变澄清
变澄清
注意事项
加氯化铵溶液沉淀溶解的原因是NH4+结合OH-使得沉淀溶解平衡向溶解的方向移动,总反应为Mg(OH)2+2NH4+ Mg2++2NH3·H2O。
三、P64实验3-4 3-5沉淀转化实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修四学生实验报告册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化学反应原理)
班级:—————— 姓名:—————— 教师:——————
学生实验一 酸碱中和中和热测定
预习思考
◆实验目的
测定强酸和强碱反应的反应热,体验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实验原理
1、中和反应原理:H +(aq) + OH -(aq)===H 2O(l);△H =-mol 中和热计算方法:(强酸和强碱反应) Q=mC Δt
(1)其中 Q 为 ,m 为 ,C 为反应混合液的比热容, △t 为 ;
(2)因为m = V (酸)ρ(酸)+V (碱)ρ(碱),V (酸)=V (碱)=50mL ,而酸的浓度是 mol/L ,碱的浓度是L ;且ρ(酸)=ρ(碱)=1 g/cm 3、C= J/(g ·℃),所以 Q = ;mol kJ t t H /025
.0)
(418.012--=∆。

◆实验用品
大烧杯(500 mL )、小烧杯(100 mL )、温度计、量筒(50 mL )两个、泡沫塑料或纸条、
泡沫塑料板或硬纸板(中心有两个小孔)、环形玻璃搅拌棒、 mol/L 盐酸、 mol/L NaOH 溶液(为了保证盐酸完全被氢氧化钠中和,采用 )。

◆要点提示
1、酸和碱反应的实质是。

2、中和热实验所测得的数据若不是 kJ/mol,则产生误差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一、记录与分析
实验时间:年月日第节同组成员:
数据
记录
与处

中和
热测
定数
据表
四、问题讨论
1、中和热测定实验酸、碱混合时,为何要把量筒中的NaOH 溶液一次倒入小烧杯而不能缓缓倒入
2 大小烧杯放置时,为什么要两杯口相平填充泡沫塑料的作用是什么
3.实验中所用到的盐酸和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比为何不是1:1,而是氢氧化钠过量若盐酸过量行吗
实验成绩:
学生实验二 酸碱中和滴定
预习思考
◆实验目的
1、练习使用pH 计测量溶液的pH ;探究酸碱中和反应过程中pH 的变化特点;体会定量实验在化学研究中的作用。

◆实验原理
2、在酸碱中和反应中,使用一种 的酸(或碱)溶液跟 的碱(或酸)溶液完全中和,测出二者的 ,再根据化学方程式中酸和碱的物质的量的比值,就可以计算出碱(或酸)溶液的浓度。

计算公式:)()()()(NaOH V HCl V HCl c NaOH c ⨯= 或 )
()
()()(HCl V NaOH V NaOH c HCl c ⨯=。

◆实验用品
1、L 左右的盐酸、L 左右的NaOH 溶液、酚酞溶液、蒸馏水、pH 计、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烧杯、锥形瓶、滴定管夹、铁架台 ◆要点提示
3、酸和碱反应的实质是 。

4、酸碱中和滴定选用酚酞作指示剂,但其滴定终点的变色点并不是pH=7,这样对中和滴定终点的判断有没有影响
5、滴定管和量筒读数时有什么区别
二、记录与分析
实验时间:年月日第节同组成员:
三、数据记录与处理
酸碱中和滴定数据表
1、误差分析
3、酸碱中和滴定的关键是什么实验成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