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相似三角形》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相似三角形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相似三角形知识点总结相似三角形作为九年级数学中的重要内容,涉及到比例、角度、边长等概念。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九年级相似三角形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
以下是该知识点的详细内容:一、相似三角形的定义与性质相似三角形是指具有相同形状但大小可能不同的三角形。
在两个相似三角形中,对应角度相等,对应边长成比例。
1. 对应角相等性质:若两个三角形的内角分别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是相似的。
2. 对应边成比例性质:若两个三角形的三条边之间成比例,那么这两个三角形是相似的。
3. 相似三角形的比例关系:设两个相似三角形A和B,它们的对应边长分别为a、b和c、d。
则有以下比例关系成立:a/b = c/d = k (k为比例系数)二、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是否相似,常用以下方法:1. AA相似判定法:若两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分别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一定相似。
2. AAA相似判定法:若两个三角形的三个角分别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一定相似。
3. SSS相似判定法:若两个三角形的三边分别成比例,那么这两个三角形一定相似。
三、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应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1. 测量不可达长度:在实际测量中,有时由于某些原因,无法直接测量出几何图形中的某些边长。
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比例关系,可以间接计算出这些不可达长度。
2. 高度与距离计算: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以求解建筑物高度、山上塔楼高度等实际问题中需要计算的高度和距离。
3. 相似三角形的构造:利用相似三角形的特点,可以进行各种构造问题的求解,如分割线段、求解垂足等问题。
四、相似三角形与比例运算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比例运算密切相关。
以下是相似三角形与比例运算的相关内容:1. 比例关系的运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中涉及到边长的比例关系,通过运用比例关系,可以计算出未知边长的具体值。
2. 比例运算的应用:在解决相似三角形实际问题中,我们可以借助比例运算的方法,确定未知量的数值。
初三数学相似三角形知识点总结

实用工具:常用数学公式 公式分类 公式表达式
乘法与因式分解 a2-b2=(a+b)(a-b)
a3+b3=(a+b)(a2-ab+b2)
a3-b3=(a-b(a2+ab+b2) 三角不等式 |a+b|≤|a|+|b| |a-b|≤|a|+|b|
|a|≤b<=>-b≤a≤b
|a-b|≥|a|-|b| -|a|≤a≤|a|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b+√(b2-4ac)/2a -b-√(b2-4ac)/2a 根与系数的关系 X1+X2=-b/a X1*X2=c/a 注�韦达定理判别式
与非零向量
a�
平行�那么存在唯一的实数
� m, 使 b
�
ma�
3.单位向量 我们把长度为 1 的向量叫做单位向量。设 e� 为单位向量�则 e� � 1 。对于任意非零向量
a� �与它同方向的单位向量记作 a�0 ,则
a� �
�� � a a0,a0
�
1 a�
a�
4.线性运算
向量加法、减法、实数与向量相乘以及它们的混合运算叫做向量的线性运算。如 3a � 2b � a � 2b 、 3(a � 5b) 等�都是向量的线性运算。
ctgA+ctgBsin(A+B)/sinAsinB
-ctgA+ctgBsin(A+B)/sinAsinB
某些数列前 n 项和 1+2+3+4+5+6+7+8+9+…+n=n(n+1)/2 1+3+5+7+9+11+13+15+…+(2n-1)=n2 2+4+6+8+10+12+14+…+(2n)=n(n+1) 13+23+33+43+53+63+…n3=n2(n+1)2/4 12+22+32+42+52+62+72+82+…+n2=n(n+1)(2n+1)/6 1*2+2*3+3*4+4*5+5*6+6*7+…+n(n+1)=n(n+1)(n+2)/3
相似三角形的知识点总结

相似三角形的知识点总结相似三角形是几何学中的重要概念,它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相似三角形是指具有相同形状但大小不同的两个三角形。
在相似三角形中,对应角度相等,对应边的比例相等。
相似三角形的知识点包括相似比例、相似条件、相似性质以及相似定理等。
下面将逐一介绍这些知识点。
1. 相似比例: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的比例相等。
即若两个三角形ABC和DEF相似,则有AB/DE = AC/DF = BC/EF。
2. 相似条件:两个三角形相似的条件有三种情况:a) 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角度相等;b) 两个三角形的两个对应角度相等,且两个对应边的比例相等;c) 两个三角形的一个对应角度相等,且两个对应边的比例相等。
3. 相似性质:相似三角形具有以下性质:a) 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度相等;b) 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的比例相等;c) 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的平分线相交于一点;d) 相似三角形的内角平分线相交于一点。
4. 相似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定理有多个,其中一些重要的定理包括:a) AA相似定理:若两个三角形的两个对应角度相等,则两个三角形相似;b) SSS相似定理:若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边的比例相等,则两个三角形相似;c) SAS相似定理:若两个三角形的一个对应角度相等,且两个对应边的比例相等,则两个三角形相似;d) 勾股定理的相似定理:若两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成比例,则两个三角形相似。
相似三角形的知识点对于解决实际问题非常重要。
例如,在测量高楼的高度时,我们可以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通过测量阴影的长度和角度,计算出高楼的高度。
又如,在地图上测量两地的距离时,我们可以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通过测量地图上两地的距离和角度,计算出实际距离。
相似三角形是几何学中的重要概念,它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掌握相似三角形的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几何学中的相似性质,从而应用于实际生活中的测量和计算中。
相似三角形知识点归纳

相似三角形知识点归纳
1.三角形的定义:三角形是有三条边组成的一种多边形。
2.三角形分类:按照角的夹角大小,可将三角形分为直角三角形、钝
角三角形和锐角三角形;按照三角形边长的不同,可将三角形分为等边三
角形、等腰三角形和不等边三角形;按照三角形三个内角和外角是否相等,可将三角形分为直角等腰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等腰锐角三角形、直
角普通三角形、锐角普通三角形、等边普通三角形等。
3. 三角形的图形特征:三角形的三个角都是120°,两个内角加在
一起等于外角,两条内角相加等于180°,三条边的长度相加等于180° Viva。
4.相似三角形:两个三角形是相似三角形当且仅当它们有相同的外角
或者内角,或者有两条边和角度都相同。
5.相似三角形的特征:它们有相同的外角,或者有两条边和角度都相同,它们的边都是同比例缩放,模型可以表示为两个相似三角形之间的比值。
6.相似三角形的应用:相似三角形可以用来计算三角形的边长,可以
用来解决有关距离、体积的问题,也可以用来研究角的大小和线段的长度
之间的关系。
初三《相似三角形》知识点总结

相似三角形知识点总结知识点1、三角对应相等,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三角形叫相似三角形。
如△ABC 与△A /B /C /相似,记作: △ABC ∽△A /B /C / 。
相似三角形的比叫相似比相似三角形的定义既是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也是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
注意:(1)相似比是有顺序的。
(2)对应性,两个三角形相似时,通常把对应顶点写在对应位置,这样写比较容易找到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和对应边。
(3)顺序性:相似三角形的相似比是有顺序的,若△ABC ∽△A /B /C /,相似比为k ,则△A /B /C /与△ABC 的相似比是1k知识点2、相似三角形与全等三角形的关系(1)两个全等的三角形是相似比为1的相似三角形。
(2)两个等边三角形一定相似,两个等腰三角形不一定相似。
(3)二者的区别在于全等要对应边相等,而相似要求对应边成比例。
知识点3、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1. 比例线段的有关概念: 在比例式::中,、叫外项,、叫内项,、叫前项,a b cda b c d a d b c a c ==() b 、d 叫后项,d 叫第四比例项,如果b=c ,那么b 叫做a 、d 的比例中项。
把线段AB 分成两条线段AC 和BC ,使AC 2=AB ·BC ,叫做把线段AB 黄金分割,C 叫做线段AB 的黄金分割点。
2. 比例性质: ①基本性质:a b c d ad bc =⇔= ②合比性质:±±a b c d a b b c dd=⇒=③等比性质:……≠……a b c d m n b d n a c m b d n a b===+++⇒++++++=()0 3.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1)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已知l1∥l2∥l3,A D l1B E l2C F l3可得EF BC DE AB DF EF AC BC DF EF AB BC DF DE AC AB EF DE BC AB =====或或或或等.(2)推论: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它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AD EB C由DE ∥BC 可得:AC AEAB AD EA EC AD BD EC AE DB AD ===或或.此推论较原定理应用更加广泛,条件是平行.(3)推论的逆定理:如果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那么这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此定理给出了一种证明两直线平行方法,即:利用比例式证平行线.(4)定理: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并且和其它两边相交的直线,所截的三角形的三边与原三角形三边对应成比例.知识点4:相似三角形的性质①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②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③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和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 ④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⑤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知识点5:相似三角形的判定:①两角对应相等,两个三角形相似②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 ③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④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形相似⑤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⑥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角分别于另一个三角形的两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相似三角形知识点归纳

相似三角形知识点归纳1.相似三角形的定义:如果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是相似的。
记作△ABC∽△DEF。
2.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条件:(1)AA相似判定法: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个角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是相似的。
(2)SAS相似判定法:如果两个三角形的对应两边成比例并且夹角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是相似的。
(3)SSS相似判定法:如果两个三角形的对应三条边成比例,则这两个三角形是相似的。
3.相似三角形的性质:(1)对应边成比例:在相似三角形中,对应边的长度之比相等。
即AB/DE=BC/EF=AC/DF。
(2)对应角相等:在相似三角形中,对应角的度数相等。
即∠A=∠D,∠B=∠E,∠C=∠F。
(3) 对应角的正弦值成比例:在相似三角形中,如果一个角和其对边的正弦值成比例,则另一个角和其对边的正弦值也成比例。
即sin∠A/sin∠D = sin∠B/sin∠E = sin∠C/sin∠F。
(4)图形相似:除了三角形外,相似三角形所在的图形也是相似的。
4.角平分线的性质:(1)在相似三角形中,角平分线之间的关系相等。
即角平分线所分的两个角对应的另外两个角也是相等的。
(2)在相似三角形中,角平分线和对应边长成比例。
即角平分线与对应边所分出的线段之比相等。
5.高度的性质:(1)在相似三角形中,高度之间的关系成比例。
即两个相似三角形的高度之比等于对应边长之比。
(2)在相似三角形中,高度与底边成比例。
即两个相似三角形的高度和底边之比等于对应边长之比。
6.面积的性质:(1)在相似三角形中,面积之间的关系成比例。
即两个相似三角形的面积之比等于对应边长之比的平方。
(2)在相似三角形中,面积与任意一边平方成比例。
即两个相似三角形的面积和任意一边的平方之比等于对应边长之比。
7.相似三角形的应用:(1)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以通过测量一个三角形和两条边的比例,计算出另一个三角形的边长和面积。
(2)在地图上,可以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测量无法直接测量的远距离。
初中相似三角形知识点总结

初中相似三角形知识点总结
相似三角形是指两个或多个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关系。
以下是初中相似三角形的知识点总结:
1. 相似三角形的定义:两个或多个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
2.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 对应角相等:两个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即角A = 角D,角B = 角E,角C = 角F。
- 对应边成比例:两个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即 AB/DE = BC/EF = AC/DF。
3.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 AA相似定理: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分别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 SAS相似定理: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个边成比例,并且夹角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4. 相似三角形的应用:
- 求比例关系: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以利用已知的比例关系来求解未知的边长或角度。
- 利用相似三角形求高度:在一个相似三角形中,可以利用已知的比例关系来求解未知的高度。
5. 相似三角形的注意事项:
- 只有对应角相等和对应边成比例的三角形才是相似三角形。
- 相似三角形的比例关系可以用来计算边长,但不能用来计算面积。
相似三角形是初中数学中的重要概念,它在几何形状的比较和计算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理解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应用方法,对于解决与三角形相关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初中数学相似三角形知识点、常见结论、解题技巧

初中数学相似三角形知识点、常见结论、解题技巧一、相似三角形的概念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三角形叫做相似三角形。
相似用符号“∽”来表示,读作“相似于”。
相似三角形对应边的比叫做相似比(或相似系数)。
二、相似三角形的基本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与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形成一个类似于原三角形的三角形。
三、三角形相似的判定1、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①、定义法: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②、平行法: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③、判定定理1: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可简述为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
④、判定定理2: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和另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对应相等,并且夹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可简述为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
⑤、判定定理3: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可简述为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2、直角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①、以上各种判定方法均适用②、定理: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③、垂直法: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相似常见类型二、相似常见结论1若DE//AB,则DG/AF=GE/BF2若AD平分∠BAC,则AB/AC=BD/CD3若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则AE⊃2;=EF·FG4若∠DAC=∠DBC,则△ADE~△BCE ,可推导出△AEB~△DEC即上下相似可得左右相似同理,左右相似可得上下相似相似三角形常见解题技巧1、三角形叉叉图这类题目经常考察寻找线段的比例或长度。
图中四对线段比AE/ED、AF/BF、CD/BD、CE/EF,知二求二。
常用辅助线做法:过点作三角形边的平行线遵循原则:所做辅助线不能破坏原有线段比例2、三角形的可解性一个三角形,必然有三角形、三边、三高、周长、面积等十一个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似三角形知识点总结知识点1、三角对应相等,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三角形叫相似三角形。
如△ABC 与△A /B /C /相似,记作: △ABC ∽△A /B /C / 。
相似三角形的比叫相似比相似三角形的定义既是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也是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
注意:(1)相似比是有顺序的。
(2)对应性,两个三角形相似时,通常把对应顶点写在对应位置,这样写比较容易找到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和对应边。
(3)顺序性:相似三角形的相似比是有顺序的,若△ABC ∽△A /B /C /,相似比为k ,则△A /B /C /与△ABC 的相似比是1k知识点2、相似三角形与全等三角形的关系(1)两个全等的三角形是相似比为1的相似三角形。
(2)两个等边三角形一定相似,两个等腰三角形不一定相似。
(3)二者的区别在于全等要对应边相等,而相似要求对应边成比例。
知识点3、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1. 比例线段的有关概念: 在比例式::中,、叫外项,、叫内项,、叫前项,a b cda b c d a d b c a c ==() b 、d 叫后项,d 叫第四比例项,如果b=c ,那么b 叫做a 、d 的比例中项。
把线段AB 分成两条线段AC 和BC ,使AC 2=AB ·BC ,叫做把线段AB 黄金分割,C 叫做线段AB 的黄金分割点。
2. 比例性质: ①基本性质:a b c d ad bc =⇔= ②合比性质:±±a b c d a b b c dd=⇒=③等比性质:……≠……a b c d m n b d n a c m b d n a b===+++⇒++++++=()0 3.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1)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已知l1∥l2∥l3,A D l1B E l2C F l3可得EF BC DE AB DF EF AC BC DF EF AB BC DF DE AC AB EF DE BC AB =====或或或或等.(2)推论: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它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AD EB C由DE ∥BC 可得:AC AEAB AD EA EC AD BD EC AE DB AD ===或或.此推论较原定理应用更加广泛,条件是平行.(3)推论的逆定理:如果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那么这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此定理给出了一种证明两直线平行方法,即:利用比例式证平行线.(4)定理: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并且和其它两边相交的直线,所截的三角形的三边与原三角形三边对应成比例.知识点4:相似三角形的性质①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②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③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和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 ④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⑤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知识点5:相似三角形的判定:①两角对应相等,两个三角形相似②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 ③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④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形相似⑤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⑥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角分别于另一个三角形的两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点拨:在三角形中,若已知两个角,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求出第三个角。
注意公共角的运用,公共角也就是两个三角形都有的角,公共角是隐含的相等的角,我们应注意公共角的运用。
两边对应成比例并且它们的夹角也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注意:这个角必须是两边的夹角,而不能是其他的角,其他的角则不可以识别两个三角形相似,此法类似于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条件“SAS ”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知识点六:摄影定理ABCAD 2=B D ·CD AB 2=BD ·BC AC 2=CD ·BC特殊图形(双垂直模型) ∵∠BAC=90° ∴AD 2=B D ·CD AB 2=BD ·BC AC 2=CD ·BC知识点七:相似三角形的周长和面积(1)相似三角形的对应高相等,对应边的比相等。
(2)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对应角平分线的比等于相似比。
(3)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等于相似比; (4)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补充:相似三角形的识别方法(1)定义法:三角对应相等,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2)平行线法: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它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注意:适用此方法的基本图形,(简记为A 型,X 型) (3)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4)两边对应成比例并且它们的夹角也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5)两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6)一条直角边和斜边长对应成比例的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
(7)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与原直角三角形相似。
相似三角形的基本图形:ABCDEABC DEAD BC ⊥BAC BDA ADC ∆∆∆∽∽判断三角形相似,若已知一角对应相等,可先考虑另一角对应相等,注意公共角或对顶角或同角(等角)的余角(或补角)相等,若找不到第二对角相等,就考虑夹这个角的两对应边的比相等;若无法得到角相等,就考虑三组对应边的比相等。
相似三角形的应用:求物体的长或宽或高;求有关面积等。
经典习题考点一: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1、(2013广东肇庆)如图,已知直线a∥b∥c,直线m、n与a、b、c分别交于点A、C、E、B、D、F,AC = 4,CE = 6,BD = 3,则BF =()A. 7 B. 7.5 C. 8 D. 8.52、(2013•福州)如图,已知△ABC,AB=AC=1,∠A=36°,∠ABC 的平分线BD交AC 于点D,则AD的长是,cosA的值是.(结果保留根号)3、(2011湖南怀化)如图所示:△ABC中,DE∥BC,AD=5,BD=10,AE=3,则CE的值为()A.9 B.6 C.3 D.4abcA BC DE Fm n4.(2011山东泰安)如图,点F 是□ABCD 的边CD 上一点,直线BF 交AD 的延长线于点E ,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 .ED DF EA AB = B . DE EF BCFB = C .BC BF DE BE =D . BF BCBE AE=5.(2012•孝感)如图,在△ABC 中,AB=AC ,∠A=36°,BD 平分∠ABC交AC 于点D ,若AC=2,则AD 的长是( ) A .12 B .12+ C 1 D 1考点二: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1、(2013•昆明)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点P 是AB 上一动点(不与A ,B 重合),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过点P 分别作AC ,BD 的垂线,分别交AC ,BD 于点E ,F ,交AD ,BC 于点M ,N .下列结论:①△APE △△AME ;②PM+PN=AC ;③PE 2+PF2=PO 2;④△POF △△BNF ;⑤当△PMN △△AMP 时,点P 是AB 的中点. 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A . 5个B . 4个C . 3个D . 2个ECDB AA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正方形的性质分析:依据正方形的性质以及勾股定理、矩形的判定方法即可判断△APM和△BPN以及△APE、△BPF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四边形PEOF是矩形,从而作出判断.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BAC=△DAC=45°.△在△APE和△AME中,,△△APE△△AME,故①正确;△PE=EM=PM,同理,FP=FN=NP.△正方形ABCD中AC△BD,又△PE△AC,PF△BD,△△PEO=△EOF=△PFO=90°,且△APE中AE=PE△四边形PEOF是矩形.△PF=OE,△PE+PF=OA,又△PE=EM=PM,FP=FN=NP,OA=AC,△PM+PN=AC,故②正确;△四边形PEOF是矩形,△PE=OF,在直角△OPF中,OF2+PF2=PO2,△PE2+PF2=PO2,故③正确.△△BN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而△POF不一定是,故④错误;△△AMP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当△PMN△△AMP时,△PMN是等腰直角三角形.△PM=PN,又△△AMP和△BPN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P=BP,即P时AB的中点.故⑤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是正方形的性质、矩形的判定、勾股定理得综合应用,认识△APM和△BPN以及△APE、△BPF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四边形PEOF是矩形是关键.2、(2013•新疆)如图,Rt△ABC中,△ACB=90°,△ABC=60°,BC=2cm,D为BC的中点,若动点E以1cm/s的速度从A点出发,沿着A→B→A的方向运动,设E点的运动时间为t秒(0≤t<6),连接DE,当△BDE是直角三角形时,t的值为()A.2B.2.5或3.5C.3.5或4.5D.2或3.5或4.5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专题:动点型.分析:由Rt△ABC中,△ACB=90°,△ABC=60°,BC=2cm,可求得AB的长,由D为BC的中点,可求得BD的长,然后分别从若△DBE=90°与若△EDB=90°时,去分析求解即可求得答案.解答:解:△Rt△ABC中,△ACB=90°,△ABC=60°,BC=2cm,△AB=2BC=4(cm),△BC=2cm,D为BC的中点,动点E以1cm/s的速度从A点出发,△BD=BC=1(cm),BE=AB﹣AE=4﹣t(cm),若△DBE=90°,当A→B时,△△ABC=60°,△△BDE=30°,△BE=BD=(cm),△t=3.5,当B→A时,t=4+0.5=4.5.若△EDB=90°时,当A→B时,△△ABC=60°,△△BED=30°,△BE=2BD=2(cm),△t=4﹣2=2,当B→A时,t=4+2=6(舍去).综上可得:t的值为2或3.5或4.5.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此题属于动点问题,难度适中,注意掌握分类讨论思想与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3、(2013•内江)如图,在△ABCD中,E为CD上一点,连接AE、BD,且AE、BD交于点F,S△DEF:S△ABF=4:25,则DE:EC=()A.2:5B.2:3C.3:5D.3:2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分析:先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及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得出△DEF△△BAF,再根据S△DEF:S△ABF=4:10:25即可得出其相似比,由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即可求出DE:EC的值,由AB=CD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CD,△△EAB=△DEF,△AFB=△DFE,△△DEF△△BAF,△S△DEF:S△ABF=4:25,△DE:AB=2:5,△AB=CD,△DE:EC=2:3.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熟知相似三角形边长的比等于相似比,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4、(2013•宁夏)△ABC中,D、E分别是边AB与AC的中点,BC=4,下面四个结论:①DE=2;②△ADE△△ABC;③△ADE的面积与△ABC的面积之比为1:4;④△ADE的周长与△ABC的周长之比为1:4;其中正确的有①②③.(只填序号)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分析:根据题意做出图形,点D、E分别是AB、AC的中点,可得DE△BC,DE=BC=2,则可证得△ADE△△ABC,由相似三角形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证得△ADE的面积与△ABC的面积之比为1:4,然后由三角形的周长比等于相似比,证得△ADE的周长与△ABC的周长之比为1:2,选出正确的结论即可.解答:解:△在△ABC中,D、E分别是AB、AC的中点,△DE△BC,DE=BC=2,△△ADE△△ABC,故①②正确;△△ADE△△ABC,=,△△ADE的面积与△ABC的面积之比为1:4,△ADE的周长与△ABC的周长之比为1:2,故③正确,④错误.故答案为:①②③.点评:此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难度不大,注意掌握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要求同学们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周长之比等于相似比,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5、(2013•自贡)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B=6,AD=9,△BAD的平分线交BC于E,交DC的延长线于F,BG△AE于G,BG=,则△EFC的周长为()A.11B.10C.9D.8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分析:判断出△ADF是等腰三角形,△ABE是等腰三角形,DF的长度,继而得到EC的长度,在Rt△BGE中求出GE,继而得到AE,求出△ABE的周长,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周长之比等于相似比,可得出△EFC的周长.解答:解:△在△ABCD中,AB=CD=6,AD=BC=9,△BAD的平分线交BC于点E,△△BAF=△DAF,△AB△DF,AD△BC,△△BAF=△F=△DAF,△BAE=△AEB,△AB=BE=6,AD=DF=9,△△ADF是等腰三角形,△ABE是等腰三角形,△AD△BC,△△EFC是等腰三角形,且FC=CE,△EC=FC=9﹣6=3,在△ABG中,BG△AE,AB=6,BG=4,△AG==2,△AE=2AG=4,△△ABE的周长等于16,又△△CEF△△BEA,相似比为1:2,△△CEF的周长为8.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相似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注意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周长之比等于相似比,此题难度较大.6、(2013•宜昌)如图,点A,B,C,D的坐标分别是(1,7),(1,1),(4,1),(6,1),以C,D,E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则点E的坐标不可能是()A.(6,0)B.(6,3)C.(6,5)D.(4,2)考点: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坐标与图形性质.分析: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三角形相似即可判断.解答:解:△ABC中,△ABC=90°,AB=6,BC=3,AB:BC=2.A、当点E的坐标为(6,0)时,△CDE=90°,CD=2,DE=1,则AB:BC=CD:DE,△CDE△△ABC,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当点E的坐标为(6,3)时,△CDE=90°,CD=2,DE=2,则AB:BC≠CD:DE,△CDE与△ABC不相似,故本选项符合题意;C、当点E的坐标为(6,5)时,△CDE=90°,CD=2,DE=4,则AB:BC=DE:CD,△EDC△△ABC,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D、当点E的坐标为(4,2)时,△ECD=90°,CD=2,CE=1,则AB:BC=CD:CE,△DCE△△ABC,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难度中等.牢记判定定理是解题的关键.7、(2013•雅安)如图,DE是△ABC的中位线,延长DE至F使EF=DE,连接CF,则S△CEF:S四边形BCED的值为()A.1:3B.2:3C.1:4D.2:5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分析:先利用SAS证明△ADE△△CFE(SAS),得出S△ADE=S△CFE,再由DE为中位线,判断△ADE△△ABC,且相似比为1:2,利用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得到S△ADE:S△ABC=1:4,则S△ADE:S四边形BCED=1:3,进而得出S△CEF:S四边形BCED=1:3.解答:解:△DE为△ABC的中位线,△AE=CE.在△ADE与△CFE中,,△△ADE△△CFE(SAS),△S△ADE=S△CFE.△DE为△ABC的中位线,△△ADE△△ABC,且相似比为1:2,△S△ADE:S△ABC=1:4,△S△ADE+S四边形BCED=S△ABC,△S△ADE:S四边形BCED=1:3,△S△CEF:S四边形BCED=1:3.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关键是利用中位线判断相似三角形及相似比.8、(2013聊城)如图,D是△ABC的边BC上一点,已知AB=4,AD=2.△DAC=△B,若△ABD的面积为a,则△ACD的面积为()A.a B.C.D.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分析:首先证明△ACD△△BCA,由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CD的面积:△ABC的面积为1:4,因为△ABD的面积为a,进而求出△ACD的面积.解答:解:△△DAC=△B,△C=△C,△△ACD△△BCA,△AB=4,AD=2,△△ACD的面积:△ABC的面积为1:4,△△ACD的面积:△ABD的面积=1:3,△△ABD的面积为a,△△ACD的面积为a,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是中考常见题型.9、(2013菏泽)如图,边长为6的大正方形中有两个小正方形,若两个小正方形的面积分别为S1,S2,则S1+S2的值为()A.16B.17C.18D.19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正方形的性质.专题:计算题.分析:由图可得,S1的边长为3,由AC=BC,BC=CE=CD,可得AC=2CD,CD=2,EC=;然后,分别算出S1、S2的面积,即可解答.解答:解:如图,设正方形S2的边长为x,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知,AC=x,x=CD,△AC=2CD,CD==2,△EC2=22+22,即EC=;△S2的面积为EC2==8;△S1的边长为3,S1的面积为3×3=9,△S1+S2=8+9=17.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和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考查了学生的读图能力.10、(2013安顺)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E在DC上,若DE:EC=1:2,则BF:BE= .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分析:由题可知△ABF△△CEF,然后根据相似比求解.解答:解:△DE:EC=1:2△EC:CD=2:3即EC:AB=2:3△AB△CD,△△ABF△△CEF,△BF:EF=AB:EC=3:2.△BF:BE=3:5.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相似三角形的性质.11、(13年安徽省4分、13)如图,P为平行四边形ABCD边AD上一点,E、F分别为PB、PC的中点,ΔPEF、ΔPDC、ΔPAB的面积分别为S、S1、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