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芩中黄酮类成分提取

合集下载

黄芩提取物药典标准

黄芩提取物药典标准

黄芩提取物药典标准1. 黄芩提取物药典标准的制定背景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广泛的药用价值。

黄芩提取物是从黄芩中提取的一种有效成分,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

为了确保黄芩提取物的质量和安全性,制定了一系列的药典标准,以指导其生产和使用。

2. 黄芩提取物的主要成分黄芩提取物主要包含黄酮类化合物,如根茎中含有丰富的根茎素、根茎甙等。

其中最具代表性和重要性的成分是根茎素(baicalin)和根茎甙(baicalein)。

这些化合物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菌、抗病毒等多种生理活性。

3. 黄芩提取物药典标准的制定过程制定黄芩提取物药典标准是一个严谨而复杂的过程。

首先,需要对原材料进行严格筛选和鉴定,确保其为优质、无污染的黄芩。

然后,通过提取、分离和纯化等工艺,得到纯净的黄芩提取物。

接下来,通过化学分析、质量控制和生物活性评价等手段,对黄芩提取物的质量进行评估和确定。

最后,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出符合药典标准的黄芩提取物。

4. 黄芩提取物药典标准的主要指标黄芩提取物药典标准主要包括以下指标:外观性状、颜色、溶解性、含量测定、有关杂质的限度、微生物限度和重金属含量等。

其中含量测定是最重要且关键的指标之一,可以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进行测定。

此外,还可以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V-Vis)对根茎素进行定量。

5. 黄芩提取物药典标准在临床应用中的意义制定黄芩提取物药典标准对于保证其在临床应用中的质量和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符合药典标准的黄芩提取物可以保证其成分稳定、纯度高、无毒副作用,从而确保其疗效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此外,药典标准的制定还可以促进黄芩提取物的产业化发展,推动其在医药领域的应用和推广。

6. 黄芩提取物药典标准的研究进展和挑战目前,黄芩提取物药典标准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和推广。

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临床需求的变化,仍然存在一些挑战。

例如,如何全面评估黄芩提取物中多种成分的质量,并确定其相互作用和协同作用机制;如何建立与临床应用相适应的评价体系;如何解决质量控制中存在的技术难题等。

黄芩中黄芩苷的提取与鉴定

黄芩中黄芩苷的提取与鉴定

黄芩中黄芩苷的提取与鉴定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具有抗炎、抗菌、抗氧化等多种药理活性。

其中,黄芩苷是黄芩中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和应用价值。

本文将从黄芩苷的提取和鉴定两个方面介绍黄芩苷的相关知识。

黄芩苷的提取是利用黄芩中的有效成分黄酮类化合物进行的。

黄芩干燥根茎部分被研磨成粉末状,然后通过溶剂提取的方法来获得黄芩苷。

常用的溶剂有乙醇、甲醇等。

提取过程中,需要注意溶剂的选择、浸提时间和浸提温度等因素,以保证黄芩苷的高效提取。

提取后的溶液经过过滤、浓缩、结晶等步骤,最终得到黄芩苷的纯品。

黄芩苷的鉴定主要通过理化性质鉴定和分析方法鉴定两个方面进行。

首先是理化性质鉴定,黄芩苷是一种白色或微黄色结晶性粉末,熔点为223-225℃。

它在水中几乎不溶,在乙醇、甲醇和酒精中溶解度较大。

其次是分析方法鉴定,常用的方法有红外光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和质谱法等。

红外光谱法可以通过检测黄芩苷的红外吸收峰来确定其结构特征;高效液相色谱法可以用于检测黄芩苷的含量和纯度;质谱法可以通过检测黄芩苷的质荷比和碎片峰来确定其分子结构。

黄芩苷作为黄芩的主要有效成分,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和应用价值。

研究表明,黄芩苷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肿瘤、抗菌等作用。

它可以通过抑制炎症因子的产生和释放,发挥抗炎作用;通过清除自由基,增强抗氧化能力,发挥抗氧化作用;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发挥抗肿瘤作用;通过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发挥抗菌作用。

因此,黄芩苷在药物研发和临床应用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潜力。

黄芩苷作为黄芩中的主要有效成分,是一种具有广泛药理活性和应用价值的化合物。

通过黄芩苷的提取和鉴定,可以获得高纯度的黄芩苷,并进一步研究其药理机制和应用价值。

希望通过对黄芩苷的深入研究,能够为人们的健康带来更多的福祉。

中药黄芩中黄酮的精制工艺研究

中药黄芩中黄酮的精制工艺研究
壹壹堕 医堂 堂亟
笙塑呈 鲞笪! 朔

58 ・ 5
中药 黄 芩 中黄 酮 的精 制 工 艺 研 究
许 凤 李 爽
【 要】 目的 探 讨 中 药黄 芩 中黄 酮 的精 制 工 艺 。方 法 采 用 高效 液 相 色谱 法 研 究 了 不 同精 制 条 摘
件 对黄 芩 甙 得 率 的影 响 。结 果 碱提 酸 沉 法 先粗 提 后 用 无 水 乙醇 精 制 等 为 黄 芩甙 的 最佳 提 取 条 件 。 结
5 的 容 量 瓶 中 , 甲醇 定 容 , 匀 , 为供 试 品 溶 液 。另 取 0ml 用 摇 作 干燥 至 恒 重 的 黄 芩 甙 标 样 3 9 , 甲 醇 定 容 至 1 容 量 .8 mg 用 0ml 瓶 中, 匀备用 。 摇 222 色谱条件 .. HP C法 , L 流动 相 为 甲 醇 : =8 :2 , 水 0 O
所 ) 黄 芩 ( 齐 哈 尔 聚 鑫 堂 药 店 ) 经 鉴 定 为 唇 形 科植 物 ; 齐 ,
S u elrab iae ssGe r i 干燥 根 。 c tl i acln i a og 的 2 方 法 与 结 果
2 2 3 黄 芩 甙 标 准 曲线 的绘 制 精 密 吸 取 对 照 品溶 液 2 4 . . ,, 6 8 1 ,0”. 色谱 条 件 测 定 峰 面 积 , , ,0 2 1按 以峰 面 积 Y 与 黄 芩 甙
柱 温 :o℃ , 测 波 长 : 8 m, 流 速 : . i一 2 检 2 0n 柱 1m1r n 色 谱 柱 : a
Si oCh o DS— BP( 6 m m × 2 m , n rm 0 4. 00m 5Hm )。
沈 阳 新 兴 试 剂 厂 ) 黄 芩 甙 对 照 品 ( 国 药 品 生 物 制 品 检 定 ; 中

黄芩中黄酮类成分提取工艺研究进展

黄芩中黄酮类成分提取工艺研究进展

为 水煎 煮 3次 ,第 1 加 l 量 的沸 水 提 取 15 , 次 0倍 . h 第 2次 加 8倍 量 的水提 取 1 ,第 3次 加 6倍 量 的水 h 提 取 3 mi,黄 芩 苷 的 收 率 可 达 9.6 ;朱 思 明 0 n 10 % 等 【 现用料 液 比为 1 1 ,提取 3次 ,每 次 15 发 :5 . h为
由原 来 的 4 升 至 2 % ~2 % ,在 大 批 量 生 产 中 , % 0 4
李 晓芳 等 对 黄 芩 苷 在 水 提 取 工 艺 中的 降 解 过 程 进行研 究 ,结 果 发 现 在 以水 为 溶 媒 提取 黄芩 药 材 中的黄芩 苷 时 ,宜 在 6  ̄ 0C以上 条件 下 浸泡 处 理 ,或
将黄芩 药材 预 先 通 过 炮 制 灭 活 内源 酶 ,以减 少 黄 芩
苷 的降解 。
[ 讯作者 ] 通 王 文 全 ,Ema :w q 7 16 cn — i w 5第 1 2卷
第 7期
中国现代 中药 M dr hns eii oenC ie M dc e e n
黄芩 苷 的传 统 提 取 方 法 有 煎 煮 法 、浸 渍 法 、 回
流提 取法 等 。
黄芩 苷 的含 量 明显 提 高 ,可 达 9 % 。 5 姚 燕 萍 l 研 究 提 出采 用 黄芩 加 水 煎 煮 提取 后 浓 9
缩 、不 加矾 、喷雾 干 燥 的方 法 生 产 黄 芩 苷 提 取 物 的
取得 显著 的经济 效益 。 可 见 ,煎煮 法 作 为 传 统 的提 取 方 法 ,虽 然 可 以 方便 地进 行 工 业 化 生 产 ,但 是 提取 率 较低 ,溶 媒 用
量大 ,耗 时 长 。通 过 改 进 方 法及 优 化 工 艺 ,可 以提 高黄 芩苷 收率 。 1 1 2浸渍 法 在 探 讨 黄 芩 苷 提 取 工 艺 时 ,王 洪 鹏 ..

黄芩多糖提取方法的研究

黄芩多糖提取方法的研究

黄芩多糖提取方法的研究
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材,其中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包括黄酮类、黄酮苷和多糖等。

黄芩多糖是其中的一种重要成分,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如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

以下是黄芩多糖提取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1.原料准备:选择新鲜、质量良好的黄芩作为提取原料,清洗并
切碎以增加提取效率。

2.粉碎:将切碎的黄芩样品进行粉碎,通常使用粉碎机或研磨器
具。

3.溶剂选择:选择适当的溶剂,常见的有水、醇类(如乙醇、甲
醇)等。

不同的溶剂可以提取不同种类的化合物,因此选择合
适的溶剂对于得到目标成分是至关重要的。

4.浸提:将粉碎后的黄芩样品与选择好的溶剂混合,进行浸提。

可以采用不同的浸提方法,如冷浸提、热浸提、超临界流体提
取等。

5.过滤:将提取液通过过滤器进行初步过滤,去除固体颗粒。

6.浓缩:利用浓缩设备将过滤后的提取液进行浓缩,以减小体积,
增加成分的浓度。

7.沉淀与分离:可以通过加入适当的沉淀剂,将黄芩多糖沉淀出
来。

之后,通过离心或其他分离方法将沉淀与上清液分离。

8.洗涤:对沉淀进行洗涤,以去除可能残留在多糖中的杂质。

9.干燥:将洗涤后的多糖沉淀进行干燥,得到最终的黄芩多糖提
取物。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步骤可以根据具体实验要求和设备条件进行调整。

此外,提取方法的优化可能需要进行多次实验和分析,以确定最佳的提取条件,以提高提取效率和纯度。

在进行提取实验时,应当遵循实验室安全规范,并确保所有步骤在无菌条件下进行,以保证提取物的质量和安全性。

中药中黄酮提取 -回复

中药中黄酮提取 -回复

中药中黄酮提取-回复中药中黄酮提取是一种常见的制药过程,它旨在从中草药中提取出黄酮类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和潜在的医疗应用。

下面,我将逐步解释中药中黄酮提取的步骤和相关技术。

第一步:材料选择和准备中药中黄酮提取的第一步是选择合适的中草药材料。

常见的中草药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如黄芩、苦参、白芍等。

这些草药可以在市场上或药店中购买到,确保选择的草药材料质量良好,无杂质和污染。

在进行提取之前,需要对选定的草药材料进行适当的处理和准备。

这包括清洗、晾干和粉碎。

清洗草药可以去除表面的尘土和杂质,晾干后可以降低含水量,有利于存储和提取操作。

另外,草药需要进行粉碎,以增加表面积,方便化合物的释放和提取。

第二步:溶剂选择在中药中黄酮提取过程中,溶剂的选择至关重要。

常用的溶剂包括乙醇、甲醇、醚类溶剂等。

选择合适的溶剂可以提高黄酮化合物的溶解度和提取效率。

在选择溶剂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首先是溶剂对目标化合物的亲和力,即是否能够有效地提取目标化合物。

其次是溶剂的毒性和安全性,确保溶剂对人体无害。

另外,溶剂的成本和可用性也应该考虑在内。

第三步:提取方法选择中药中黄酮的提取方法有多种,包括浸提法、超声波提取法、微波提取法等。

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适用范围,选择合适的提取方法可以提高提取效率和黄酮化合物的纯度。

浸提法是一种常见的提取方法,它通过将草药材料浸泡在溶剂中,利用温度和时间的变化来促进化合物的溶解和扩散。

超声波提取法利用超声波的作用,通过震荡和折射产生微小气泡,从而增强溶剂和草药材料之间的质量传递。

微波提取法则利用微波辐射的能量,加速溶剂分子的振动和摩擦,并在短时间内快速提取化合物。

根据提取方法的不同,还可以结合其他技术来进一步提高提取效率。

例如,可以采用筛选柱、膜分离等技术来去除杂质和提纯目标黄酮化合物。

第四步:浓缩和干燥完成黄酮化合物的提取后,需要对提取液进行浓缩和干燥,以得到纯度较高的黄酮提取物。

黄芩中黄芩苷提取方法研究进展

黄芩中黄芩苷提取方法研究进展

黄芩中黄芩苷提取方法研究进展【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黄芩苷的提取方法研究进展。

在首先对黄芩和黄芩苷进行了概述,随后阐述了黄芩苷在药理学上的重要意义。

在详细探讨了不同的提取方法包括超声波辅助提取方法、微波辅助提取方法、超临界流体提取方法以及其他新型提取方法。

结合实验研究结果,分析了各种提取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在结论部分总结了目前研究的成果,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这篇文章对于黄芩苷的提取方法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为相关领域的科研工作者提供了指导和借鉴。

【关键词】黄芩、黄芩苷、提取方法、超声波、微波、超临界流体、研究进展、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黄芩概述黄芩,又名黄芩草、黄苓草,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泻火利湿、抗菌抗病毒等功效。

黄芩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其中最主要的活性成分为黄芩苷。

黄芩苷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治疗感冒、发热、疟疾、感染性肝炎等疾病,具有明显的药效。

黄芩生长在我国的南方地区,如湖南、广东等省份,是一种贵重的中草药材。

传统的黄芩提取方法主要是采用水提醇沉法,但存在提取效率低、耗时长等问题。

近年来,科研人员开始探索各种新型提取方法,以提高黄芩苷的提取效率和纯度。

这些新型提取方法包括超声波辅助提取方法、微波辅助提取方法、超临界流体提取方法等,为黄芩苷的提取工艺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1.2 黄芩苷的研究意义黄芩苷是黄芩中的一种活性成分,具有多种药用价值。

研究表明,黄芩苷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抗菌等多种生物活性,可以用于治疗多种疾病。

黄芩苷的抗氧化作用有助于减轻氧自由基对人体细胞的损害,预防多种疾病的发生。

黄芩苷还被发现对肿瘤细胞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以用于辅助肿瘤治疗。

黄芩苷对炎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以用于治疗炎症性疾病。

研究黄芩苷的提取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通过不断改进提取方法,可以提高黄芩苷的提取效率和纯度,从而更好地发挥其药用价值。

对不同提取方法进行比较研究,可以为选择合适的提取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黄芩苷的提取分离鉴定

黄芩苷的提取分离鉴定
6
提 取 黄分 芩离 实 苷 验 流 程 图
黄芩粗粉50g
1)8倍量沸水提取两次,每次1小时(水提)
滤渣(弃去)
合并滤液 2)加盐酸调至pH=2 ; 在80度保温半小时;放冷析晶 (酸沉)
滤液(弃去)
沉淀(黄芩苷粗品) 3)加水搅匀,用浓NaOH(40%)调至pH=7,溶解,过滤 (成盐酸沉)
滤液
4
实验原理
黄芩苷有多个酚羟基、羧基,显酸性, 在植物中常以盐的形式存在。故用沸水法提 取,再将提取液调至酸性,黄芩苷即析出。
5
黄芩苷的提取分离方法(沸水提取法)
(1)称取黄芩粗粉50g,置于1000ml烧杯中,加8倍量水 (500ml),加热煮沸1小时,如此2次,合并提取液。(水提) (2)将提取液加浓盐酸至pH1-2,加热至80度左右保温半小时 后,放冷析出结晶,抽滤。(酸沉) (3)收集粗品,加入8倍量水,搅匀,用浓氢氧化钠(40%)调 至pH7,溶解,过滤取滤液,加等量乙醇,使黄芩苷成钠盐溶解, 滤除杂质。(成盐除杂) (4)往滤液中滴加浓盐酸至pH1-2,充分搅拌,50度下保温半 小时使黄芩苷析出,滤取沉淀,以10ml乙醇洗涤,干燥,得黄芩 苷。再以7倍量95%乙醇洗涤,干燥,得较纯的黄芩苷。
黄芩粗粉50g18倍量沸水提取两次每次1小时水提滤液弃去沉淀黄芩苷粗品2加盐酸调至ph2合并滤液3加水搅匀用浓naoh40调至ph7溶解过滤成盐酸沉残渣弃去滤液沉淀乙醇洗涤得黄芩苷纯品4加hcl至ph2充分搅拌50度下保温30min使黄芩苷析出过滤定性反应
1
天然药物化学
黄芩中黄芩苷的提取、分离和结构鉴定
2
又名:山茶根、黄芩茶、土金茶根;为唇形科植 物,以根入药。有清热燥湿,凉血安胎,解毒等功效。 【化学成分】 含多种黄酮类化合物, 主要为黄芩甙, 黄 芩素, 汉黄芩甙, 汉黄芩素, 7-甲氧基黄芩素, 7-甲氧 基去甲基汉黄芩素, 黄芩黄酮Ⅰ, 黄芩黄酮Ⅱ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芩中黄酮类成分的提取
(汉中职业技术学院王丽723000)
摘要
黄芩为唇形科植物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的干燥根[1]研究表明,黄芩活性成分主要为黄酮类化合物,其中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在医药和其他领域有着广泛用途,具有抗氧化、抗菌、抗病毒、抗过敏、调节免疫、调节心血管、解热、降压、降血糖等药理活性[2]。

其传统提取方法有煎煮法、浸渍法、回流提取法等,新提取法有酶提取法等。

本文分别对黄芩中的黄酮类成分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提取进行讲述,以期为黄芩黄酮类成分未来的相关研究提供依据。

关键词:黄芩黄酮提取
1、黄芩苷的提取:
1.1 传统提取方法
黄芩苷的传统提取方法有煎煮法、浸渍法、回流提取法等。

1.1.1 煎煮法
采用煎煮法提取黄芩苷时,影响因素主要有浸泡温度、煎煮次数、加水量及煎煮时间等。

李晓芳等[3]对黄芩苷用水提取工艺中的降解过程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在以水为溶剂提取黄芩药材中的黄芩苷时,宜在60℃以上条件下浸泡处理,或者将黄芩药材首先煮沸,可减少黄芩苷的降解,提高黄芩苷的提取率;而李建华等[4]进一步研究却发现在60℃时进行黄芩投料提取,黄芩苷的损失仍然比较大,提出宜在80℃以上条件下浸泡处理,或者将黄芩药材预先通过炮制灭活内源酶,来减少黄芩苷的降解。

对煎煮次数、加水量及煎煮时间影响黄芩苷的提取进行研究,孙益林等[5]认为用10倍量的水煎煮2次,每次1.5h为最佳工艺;王青[6]则认为黄芩水提取的最佳工艺为水煎煮3次,第1次加l0倍量的沸水提取1.5h,第2次加8倍量的水提取1h,第3次加6倍量的水提取30min,黄芩苷的收率可达91.06%;朱思明等[7]发现用料液比为1:15,提取3次,每次1.5h为黄芩苷的较佳提取工艺。

根据黄芩苷的理化性质,可采用碱性离子水煎煮法提取黄芩苷。

韩鲁佳等[8]的实验表明,该方法的效率明显提高,以pH值10的碱性离子水效果最好,提取效率和含量都较高,随着煎煮时问的缩短,特别是缩短第二次煎煮时间,效率虽有所下降,但黄芩苷的含量明显提高,可达95%。

姚燕萍[9]研究提出采用黄芩加水煎煮提取后浓缩、不加矾、喷雾干燥的方法生产黄芩苷提取物的新工艺,具有流程简单,生产周期短,显著提高提取效率的优点。

应用新工艺后,黄芩提取物效率由原来的12%提高到22%,黄芩提取物中黄芩苷含量由原来的4%升至20%~24%,在大批量生产中,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

可见,煎煮法作为传统的提取方法,虽然可以方便地进行工业化生产,但是提取率较低,溶剂用量大,耗时长。

通过改进方法及优化工艺,可以提高黄芩苷的效率。

1.1.2 浸渍法
在探讨黄芩苷提取时,王洪鹏等[10]发现加酸沉淀时pH值、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及静置时间对黄芩总苷效率的影响极大,并证明黄芩苷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pH值1.5~2.0,加热温度70℃,保温时间60min,静置时间24h,黄芩苷粗品的提取率为13.21%。

冷浸法溶剂用量大,耗时长,提取效率也较低。

1.1.3 回流提取法
张凤梅[11]通过正交试验证实乙醇浓度50%、热回流提取3h、溶剂量为12倍时是黄芩苷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

熊淑华等[12]研究表明用10倍量的6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1h 提取,所得黄芩苷含量最高。

而潘燕等[13]通过优化得到黄芩苷醇提的最佳工艺为黄芩粉末20目,回流提取2次,分别加8倍和6倍量60%乙醇提取2h和0.5h,黄芩苷提取率为9.81%,比传统的回流提取率有所提高。

回流法虽然提取较完全,但是耗时较长,而且需要加热。

1.2 提取新方法
1.2.1 酶解法
张福维等应用纤维素酶提取黄芩中的黄芩苷,在纤维素酶的比活力为1500个活力单位、pH值5.0、温度50℃条件下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不同酶解时间对黄芩苷的百分含量有很大影响,在50℃保温18h产物纯度可以达到82.08%,其黄芩苷的提取率为8.67%,酶解时间为18h,煎煮时间为40min,黄芩苷的纯度就达到81%,煎煮时间过长会有部分黄芩苷水解,也会影响产物纯度,加酶提取黄芩苷比不加酶提取的产率提高16.3%,且缩短了煎煮时间,产物中黄芩苷的纯度有明显的提高。

徐晓英等[14]提出了利用黄芩药材中共存酶特性调节性提取制备黄芩提取物的方法,结果显示,在设定的酶解条件下,可以平衡提取黄芩中的黄芩苷与黄芩素。

2、黄芩素的提取
黄芩中黄芩素的质量分数只有0.04%~0.28%,直接提取高纯度黄芩素难度较大,通常采用直接酸水解、浸渍法等方法将来源较广的黄芩苷制备成黄芩素。

2.1 直接酸水解法
赵春颖等[15]采用直接酸水解黄芩苷制备黄芩素,水用量为黄芩苷的100倍、浓硫酸量为黄芩苷的7倍,制备时间为6h,萃取3次为最佳制备工艺,该工艺简单,制备率较高。

而蒋建军等[16]采用酸沉碱溶法从黄芩中提取黄芩苷,通过水解黄芩苷制取黄芩素粗品,再经硅胶和聚酰胺柱层析纯化,得高纯黄芩素,结果表明最佳条件为黄芩苷在20%盐酸水溶液中为2% (质量分数),反应温度373K,反应时间1.5h,在此条件下,黄芩素的产率为89.86%,其纯度为99.35%。

该方法简便快速、成本低廉,为高纯度黄芩素的制备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2.2 浸渍法
王彩芳等[17]通过正交试验得出黄芩素的最佳提取工艺为采用冷浸法,水为提取溶剂,提取90min共取4次,还进行冷浸法用水作为溶剂、提取120min、提取4次及提取90min、提取5次的比较实验,结果黄芩素的提取率分别为4.90%和5.11%。

3、汉黄芩素的提取
关于汉黄芩素的提取,有索氏提取和酶解法提取。

3.1 索氏提取法
陈翠丽等[18]以汉黄芩素的提取率为指标作比较,得出从黄芩药材中提取汉黄芩素的最佳方案为用甲醇进行索氏提取,时间5h,提取液浓缩得,再通过柱色谱分离,用石油醚-醋酸乙酯进行梯度洗脱,最终提取率达0.53%,比传统水煎提取法0.17%提高近2倍多。

3.2酶解法:
王宏志等[19]以汉黄芩素的提取率为指标,通过考察浸提倍数、加酶量、pH、温度、时间对纤维素酶解反应提取汉黄芩素的影响,得出纤维素酶解黄芩药材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浸提倍数20,加酶量20 U/g药材,pH4.8,温度50℃,时间8h。

与传统的水煎提取效果相比,酶法提取黄芩生药材使得汉黄芩素提高了近4倍。

4、小结
综上所述,指标不同,不同提取方法的提取率也有所不同。

根据各提取方法本身的优缺点,选择适合的方法。

传统方法中煎煮法虽然可以方便地进行工业化生产,但是提取率较低,溶媒用量大,耗时长;冷浸法溶媒用量大,耗时长,提取率也较低;回流法虽然提取较完全,但是耗时较长,而且需要加热。

因此,利用不断出现的新技术、新方法提取黄芩化学成分,是目前黄芩提取的最科学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一部)[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282.
[2] 王忠壮,胡晋红.现代中药学[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6:357.
[3] 李晓芳,傅军,金描真,等.黄芩水提取工艺中黄芩苷降解动力学研究[J].现代食品与药品杂志,2006,16(4):27-29.
[4] 李建华,王力生,邹节明.水提工艺中黄芩内源酶降解黄芩苷的研究[J].中草药,2009,40(3):397-400.
[5] 孙益林,徐兵.黄芩中黄芩苷的提取工艺研究[J].吉林中医药,2009,29(5):427-428.
[6] 王青.黄芩水提取工艺的研究[J].湖南中医杂志,2008,24(2):98-99.
[7] 朱思明,于淑娟,扶雄.黄苓及水煎废渣中黄芩苷的提取和抗氧化活性比较[J].陕西科技大
学学报,2009,27(1):74-77.
[8] 韩鲁佳,阎巧娟,江正强,等.黄芩甙提取分离方法及工艺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
2000,16(6):118-122.
[9] 姚燕萍.黄芩苷提取工艺的研究[J].当代医学,2007,(19):88-89.
[10]王洪鹏,朱德领.正交法探讨黄芩甙粗品提取工艺[J].中成药,1995,17(4):6-7.
[11]张凤梅.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优选黄芩中黄芩苷的提取工艺[J].药学实践杂志
2008,26(5):359-361.
[12]熊淑华,熊爱珍,方晓,等.正交试验设计法优选黄芩的提取工艺[J].中国医药导报,
2008,5(2):46-47.
[13]潘燕,李瑾,张磊,等.黄芩中黄芩苷醇提方法的优化[J].云南中医中药杂,2009,(1):52-53,79.
[14]徐晓英,安睿,王新宏,等.黄芩的调节性提取工艺研究[J].时珍国医国
药,2009,20(2):433-424.
[15]赵春颖,王汝兴.黄芩素制备工艺及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J].承德医学院学
报,2007,24(3):239-241.
[16]蒋建军,董慧茹.高纯度黄芩素的制备及表征[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2008,35(3):31-34.
[17]王彩芳,张红岭,代桂丽,等.正交实验优选黄芩中黄芩素提取工艺[J].时珍国医国
药,2007,18(10):2509-2510.
[18]陈翠丽,徐广飞,顾海鹰,等.黄芩中汉黄芩素的提取研究[J].交通医学,2008,22(2):128-129.
[19]王宏志,喻春皓,高钧,等.酶法提取黄芩中黄芩素、汉黄芩素[J].中药材,2007,30(7):851-85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