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以上现代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

合集下载

关于加快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关于加快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六、附则
(十九)本意见适用于注册在(区本级)的工业和信息化企业,其中涉及科技的还适用于其他行业。当年发生 安全生产、食品安全、环境污染等较大事故、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的群体性事件和被税务部门稽查处罚情节较重的企 业以及低效企业不得享受本政策,其中受过行政处罚的企业不能评为高质量发展示范企业。本意见涉及同一内容奖 励项目按就高不重复原则享受。此前有关政策规定与本《意见》不符的,按本《意见》规定执行。本实施意见自2020 年7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三年。2020年1月1日至本意见发布之日期间的政策,参照本意见执行。本文件规定的项目 补助、奖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金额,包括国家、省、市补助奖励资金额度。重点项目由行业主管部门会同相关部门优先向区以上部门 申报补助奖励资金,不足部分由区专项资金保障。
(一)构建集群发展新格局。到2022年,规上工业增加值每年力争增长6.5%以上。基本形成省内外有影响力、 海洋经济特色明显、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新兴产业不断壮大、创新能力日趋强化的产业体系。围绕制造业高质量发 展目标,进一步做大做强工业园区、金塘塑机螺杆园区、国家远洋渔业基地、国际粮油产业园区、海洋科学城等平 台,谋划建设马看:海洋通信新材料、金塘塑料新材料园区。积极培养专精特新企业,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力 发展海洋电子信息、海洋生物、海工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将打造成为省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 窗口。
(十)提升企业运行质量。进一步完善和全面落实资源要素优化配置政策,根据企业综合评价,执行市“亩均论 英雄”相关的扶持政策。培育树立一批高质量发展企业,对综合评价A类、研发投入不低于销售收入的3%、亩均税收 30万元以上且实现正增长的规上工业企业按规模大小、两化融合程度高低兼顾行业特点每年选取5家,给予每家企 业一次性平均奖励10万元。

高中政治(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同步习题: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同步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中政治(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同步习题: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同步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第二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基础过关练题组一国家强经济体系必须强1.(2020山西忻州一中高一期末)“长江经济带”覆盖11个省市,人口和经济总量均超过全国的40%。

中共中央、国务院明确要求充分发挥长江经济带横跨东、中、西三大板块的区位优势,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引领,推动长江上中下游地区协调发展和沿江地区高质量发展。

“长江经济带”的设立旨在( )A.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B.推动区域结构优化,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性C.体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谐的五大发展理念D.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2.(2020山东东营一中高一月考)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事关能否抓住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和全球产业变革机遇、赢得国际竞争主动,事关能否顺利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对于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建立( )①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以促进要素自由流动②创新引领、同步发展的产业体系,发展制造业以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③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以实现发展成果共享④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3.(2020山东泰安一中高一月考)首届以“品质中国,制造未来”为主题的中国制造2025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

过去中国制造的发展,主要是依赖资源、资本和劳动力的投入。

要实现未来中国制造的升级,由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必须( )①贯彻落实创新发展理念,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②放弃传统制造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③立足我国国情,依靠自身力量实现④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4.(2020山东烟台高一期末)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

全市主要经济指标

全市主要经济指标

全市主要经济指标0 / 781 / 78“4+4”现代产业主要经济指标2 / 783 / 784 / 78“4+4”产业主要经济指标(固定资产投资)5 / 78国民经济核算6 / 78工业生产7 / 788 / 78工业生产9 / 7810 / 78工业效益11 / 78工业效益12 / 78工业效益规模以上工业高新技术产业13 / 7814 / 78固定资产投资15 / 7816 / 78固定资产投资17 / 7818 / 78固定资产投资19 / 78注:农村投资指发生在农村区域范围内的非农户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完成的投资。

20 / 78固定资产投资21 / 7822 / 78建筑业企业生产情况23 / 7824 / 78国内贸易25 / 78注:上年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根据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结果及有关制度规定进行了修改,增速按照可比口径计算。

26 / 78利用外资27 / 7828 / 78财政(财政数据由财政局提供)注:*为财政八项支出。

进出口29 / 78(进出口数据由石家庄海关提供)30 / 78规模以上服务业31 / 78注:1. 规模以上服务业数据压月公布。

2. 2018年1-9月1111个,占全省(4982个)22.3%。

32 / 78规模以上服务业33 / 78注:规模以上服务业数据压月公布。

34 / 78金融(金融数据由人民银行提供)35 / 7836 / 78金融(金融数据由人民银行提供)37 / 78注: 本表中“单位贷款”包含普通并购贷款、银团贷款、贸易融资及境外投资转贷款。

38 / 78价格(价格指数由石家庄调查队提供)39 / 7840 / 78分县(市、区)主要经济指标41 / 7842 / 78分县(市、区)主要经济指标43 / 7844 / 78分县(市、区)主要经济指标45 / 7846 / 78分县(市、区)主要经济指标47 / 7848 / 78分县(市、区)主要经济指标49 / 78。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商务部等部门关于促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进一步提高发展水平若干意见的通知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商务部等部门关于促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进一步提高发展水平若干意见的通知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商务部等部门关于促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进一步提高发展水平若干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办公厅•【公布日期】2005.03.21•【文号】国办发[2005]15号•【施行日期】2005.03.21•【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经济技术开发区正文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商务部等部门关于促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进一步提高发展水平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5]1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商务部、国土资源部、建设部《关于促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进一步提高发展水平的若干意见》已经国务院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办公厅二00五年三月二十一日关于促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进一步提高发展水平的若干意见(商务部、国土资源部、建设部)建立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要决策,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大创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实践和重要组成部分。

经过20多年的艰苦创业,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已发展成为我国土地集约程度较高、现代制造业集中、产业集聚效应突出的外向型工业区,充分发挥了窗口、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

同时,也存在着总体发展不平衡、片面追求园区规模和引资数量等问题。

为促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进一步提高发展水平,提出如下意见:一、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进一步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一)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进一步发展的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提高吸收外资质量为主,以发展现代制造业为主,以优化出口结构为主,致力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致力于发展高附加值服务业,促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向多功能综合性产业区转变”的发展方针,以外资带动内资,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形成若干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新的贡献。

(二)今后一个时期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目标:努力建设成为促进国内发展和扩大对外开放的结合体;成为跨国公司转移高科技高附加值加工制造环节、研发中心及其服务外包业务的重要承接基地;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高素质人才的聚集区;成为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支撑点;成为推进所在地区城市化和新型工业化进程的重要力量;成为体制改革、科技创新、发展循环经济的排头兵。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意见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意见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9.12.25•【字号】桂政发[2009]105号•【施行日期】2009.12.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企业正文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意见(桂政发〔2009〕105号)各市、县人民政府,自治区农垦局,自治区人民政府各组成部门、各直属机构: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做大做强做优我区工业的决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特提出以下意见。

一、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工业成为拉动全区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

但是,我区经济总量不大,人均生产总值偏低,工业化水平与全国相比仍有不小差距。

加快转变工业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产业竞争力,有利于我区充分利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等多区域合作的新兴机遇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等重大发展时机;有利于工业经济总量和速度同步增长、品牌和效益同步提升、质量和结构同步优化,促进我区经济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工业化城镇化为核心战略和主导方向,以提高工业整体竞争力为目标,以体制、机制和管理创新为动力,以打造千亿元支柱产业为主线,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大力推进自主创新,提高现代装备制造业的水平;采取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加快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建设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的主体产业群,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建立既与国际接轨又有我区特色的现代工业产业体系。

(二)基本原则1.坚持自主创新原则。

突出抓好技术创新、工艺创新和产品创新。

重点抓好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鼓励原始创新、集成创新。

十四五现代产业布局规划

十四五现代产业布局规划

十四五现代产业布局规划为扎实做好“六稳”工作, 全面落实“六保”任务,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发展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加快推进中心城市建设, 制定现代产业布局规划。

一、工作思路紧扣奋力谱写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总体目标, 以“五项要求”为统揽, 大力实施先进制造业强市战略, 以“五强”为目标, 全面提升产业能级和核心竞争力, 以明晰产业发展重点为主线, 以产业布局、平台构建、政策支持为重点, 着力推动特色鲜明、布局合理、要素集聚的“6+5+6+1”现代产业体系壮大成势, 构筑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四梁八柱”。

二、基本原则——坚持突出重点, 统筹兼顾;——坚持协同联动, 错位发展;——坚持发挥优势, 补足短板;——坚持科技引领, 创新驱动;——坚持要素支撑, 协作配套;——坚持企业主体, 市场导向。

三、发展目标聚焦高端产业与产业高端,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 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 实施“创新性引领, 大企业带动, 大项目支撑, 集群化推进, 园区化承载”发展战略, 支撑“6+5+6+1 ”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建设。

到2022年, 基本形成产业链条完整、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现代产业布局, 产业核心竞争力显著提升, 形成5个千亿级支柱产业, 全市规上先进制造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5%以上, 先进制造业占GDP比重进一步提高, 成为经济发展主要支撑力量;全市新兴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5亿元以上, 人工智能等5大新兴产业成为发展重要动能;全市生产性服务业总收入达到40亿元以上, 现代金融等6大生产性服务业成为产业强市的重要保障;全市旅游业总收入突破 50亿元, 文化和旅游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5%以上, 文化旅游特色产业聚合发展, 传承中华文化的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初步建成。

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以整体优化、协同融合为导向, 统筹存量和增量、传统和新型基础设施发展, 打造集约高效、经济适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中国制造2025》(全文)

《中国制造2025》(全文)

中国制造2025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

十八世纪中叶开启工业文明以来,世界强国的兴衰史和中华民族的奋斗史一再证明,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强盛。

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是我国提升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

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持续快速发展,建成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产业体系,有力推开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显著增强综合国力,支撑我世界大国地位。

然而,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制造业仍然大而不强,在自主创新能力、资源利用效率、产业结构水平、信息化程度、质量效益等方面差距明显,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的任务紧迫而艰巨。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国际产业分工格局正在重塑。

必须紧紧抓住这一重大历史机遇,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加强统筹规划和前瞻部署,力争通过三个十年的努力,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把我国建设成为引领世界制造业发展的制造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基础。

《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

一、发展形势和环境〔一〕全球制造业格局面临重大调整。

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正在引发影响深远的产业变革,形成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和经济增长点。

各国都在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三维〔3D〕打印、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取得新突破。

基于信息物理系统的智能装备、智能工厂等智能制造正在引领制造方式变革;网络众包、协同设计、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精准供给链管理、全生命周期管理、电子商务等正在重塑产业价值链体系;可穿戴智能产品、智能家电、智能汽车等智能终端产品不断拓展制造业新领域。

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迎来重大机遇。

全球产业竞争格局正在发生重大调整,我国在新一轮发展中面临巨大挑战。

工业经济运行分析报告

工业经济运行分析报告

工业经济运行分析报告工业经济运行分析报告概述工业经济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工业部门的总体经济运行状况,包括工业总产值、利润、就业、投资等指标。

本文将通过对国内工业经济运行的分析,探讨当前我国工业经济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以及应对措施。

一、总体概况我国工业经济总体保持平稳增长。

截至2019年底,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297242亿元,同比增长5.7%。

其中,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新能源产业增长较快,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

但是,当前的工业经济面临一些问题,需要重视和解决。

二、面临的问题1. 经济结构亟待调整:我国工业经济中,传统行业仍占主导地位,高技术制造业、绿色制造等新兴行业发展相对滞后,这导致整个产业结构亟待调整,以适应现代产业发展需要。

2. 研发投入不足: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工业企业在研发方面投入仍然不足。

虽然近年来政府对高科技产业的扶持力度增大,但长期以来,企业对技术创新的投入依然不够。

3. 生态环境问题:在工业发展中,环境保护问题是必须重视的。

当前我国工业企业环保投入不足,排放污染物较多,导致环境污染问题日渐突出,严重影响了经济可持续发展。

三、未来趋势1. 发展高质量制造业:未来,我国工业发展的关键是发展高质量制造业。

这需要企业加大对技术进步和研发投入,提升产品质量和品牌影响力,实现产业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的转变。

2. 发展数字经济:数字经济将成为未来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

企业应加强与科研机构、高校等的合作,加强数字创新,提升数字技术应用水平,推进工业智能化,实现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互联互通。

3. 推进绿色制造:绿色制造是未来工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

企业应加强环保投入,优化工艺流程,推广节能、低碳、环保的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可持续发展。

四、应对措施为解决我国工业经济面临的问题,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 优化结构,推进产业升级。

政府应加大对高技术制造业等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企业应加强技术创新,实现产业升级,提高经济竞争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规模以上现代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
生产、销售主要数据
2017年1-11月单位:万元
工业领域统计范围、采集渠道及主要指标解释
一、统计范围
2011年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调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法人工业企业。

二、采集渠道
规模以上工业法人单位按照《工业统计报表制度》要求,如实填报统计报表,通过联网直报系统上报统计数据。

经各级统计部门逐级审核后,由北京市统计局统一汇总评估后对外发布。

三、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现代制造业:就是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起来的制造业,是现代科学技术与制造业相结合的产物。

现代制造业的实质是制造业结构的升级优化,是指采用高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对原材料(采掘业的产品和农产品)进行加工或再加工、装备制造以及对零部件装配的工业的总称。

详细分类标准见怀柔统计信息网-制度标准-行业和产业分类。

高技术制造业:根据国家统计局2013年公布的《高技术产业分类》,我国目前界定的高技术产业在制造业范畴包括医药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信息化学品制造业等六类行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