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心理学完整

合集下载

(完整版)《发展心理学》名词解释

(完整版)《发展心理学》名词解释

1.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到出生、成熟、衰老的全过程中的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2.横向研究(横断研究):较短的同一时间内考查不同年龄组被试者的心理发展特点和发展水平,进行横向研究了解随着时间增长被试组间的心理变化3.纵向研究:在较长时间段系列内对被试个体或被试年龄群组进行定期饿系统的抽查,以了解心理随时间进程而发生的连续变化的过程4.聚合交叉设计:横向研究和纵向研究相结合,一般先横向研究,在进行纵向研究,两者取长补短5.图式:用来应对或解释某些经验的有组织的思维或行为模式,如观念、婴儿吮吸,伸手。

6.同化:主体将新经验直接纳入自己现有的认知结构中去的过程。

7.顺应:主体通过调整自己的认知结构,以使其与新经验相适应的过程。

8.最近发展区:个体现有的水平与在他人指导下达到的水平之间的距离,表示个体发展的潜力。

9.客体永存性:婴儿获得的概念,即物体在看不见时仍然存在。

10.替代强化:学习者如果看到他人成功或被赞扬的行为11.心理理论: 理解人拥有心理状态,例如思想信念意图,并且其他人的心理状态与我们不同.(心理学导论)主要是指凭借一定的知识系统对自身或他人的心理状态进行推测,并据此推测对行为做出因果性解释、预测和控制的能力。

(ppt)12.错误信念任务:评价儿童心理理论的最常用工具,在这种任务重中,儿童必须对他人并不知道自己所知道的事情做出推断,也就是说他人所持的信念是错误的.13.A非B错误:当着婴儿的面将玩具藏在两块相同的盖布A和B的一块下面,例如藏在A之下,9个月的婴儿会伸手掀开A找出玩具,重复一次婴儿仍然能从A中找到玩具;然后当着婴儿的1面将该玩具藏在B之下,结果婴儿继续到A之下去寻找那个玩具。

(皮亚杰将这种现象称为A非B错误。

)14.发展:从受精卵开始,逐渐发育、成熟、直到死亡的生命全程中,与年龄有关的那些变化过程。

15.视崖实验:研究者制作了平坦的棋盘式的图案,用不同的图案构造以造成”视觉悬崖”的错觉,并在图案的上方覆盖玻璃板。

(完整版)发展心理学简答论述

(完整版)发展心理学简答论述

四、简答题1.简述儿童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基本内容。

①儿童心理发展首先是一种心理现象。

②关于心理发展的研究,一般是从心理的种系发展和心理的个体发展进行的。

③儿童心理发展是个体心理发展中的一个具有自己特点的部分。

2.简述心理的种系发展。

①心理这一反映形式是在动物出现以后才开始产生的,是跟神经系统、特别是脑的发育相联系的。

②动物心理发展史是人类心理发展的前史。

③人类心理发展史是研究人的心理、意识发生发展的历史。

3.简述心理的个体发展。

心理的个体发展是指人的个体从出生到成熟到衰老的过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历史。

①心理活动不断的从简单、具体向复杂、抽象、概括发展。

②从最初的简单的反射活动发展到随意活动。

③从出生时仅具有一些遗传素质的差异到逐渐形成个性。

4.简述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

①遗传、环境和教育在儿童心理发展上的作用。

②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

③教育与发展的辩正关系。

④儿童心理不断发展和发展阶段的关系。

五、论述题1.结合教育实际,论述遗传、环境和教育在儿童心理发展上的作用。

遗传是儿童心理发展必要的物质前提。

遗传素质的个别差异为儿童发展的个别差异提供了最初的可能性。

儿童的生理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儿童的心理发展。

环境和教育在儿童心理发展上起决定的作用,其中,教育起主导作用。

2.结合教育实际,论述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

一般认为,在儿童主体和客观事物(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即在儿童不断积极活动过程中,社会和教育向儿童提出的要求所引起的新的需要和儿童已有的心理水平或心理状态之间的矛盾,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内因或内部矛盾。

这个内因或内部矛盾即儿童心理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

3.论述教育与发展的辩正关系。

从教育到领会是新质要素的不断积累、旧质要素不断消亡的细微的量变质变的过程,从不知到知,从不能到能过程中的,这是教育到领会的量变过程。

量变过程的实现和儿童知识的丰富并不是教育的全部目的。

掌握知识是新质要素的不断积累、旧质要素不断消亡的过程,是一些不明显的细微的量变质变过程,只有在这些不明显的细微的量变质变的基础上,产生比较明显、比较稳定的新质变化时,完成了从领会到发展的过程,这是儿童心理发展的质变过程。

第三章 发展心理学

第三章 发展心理学

❖ 五、心理发展的内动力和外动力的关系
❖ 六、儿童早期心理发展的关键期
❖ 七、发展心理学简史
❖ 普莱尔是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奠基者1882年发 表《儿童心理》科学儿童心理诞生的一个标 志
第二节婴儿期的心理发展(0-3岁)
❖ 一、新生儿的发展(出生—1个月) ❖ 1、新生儿的反射行为 ❖ 无条件反射:具有明显生存意义的无条件反射,第二类没有明显适应价值
观测的设计方式。 ❖ 横断研究和纵向研究相结合的交叉设计
❖ 3、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新趋势 ❖ (一)跨文化比较研究:探讨发展的相似性
的跨文化比较研究,探查发展的差异性的跨 文化比较研究。
❖ (二)跨学科、跨领域的综合性研究
❖ (三)研究方法的整合
❖ (四)训练研究与教育实验越来越受重视
三、心理发展的动因★
四、婴儿的认知发展
婴儿的认知包括:感知觉、注意、思维等认 识过程
❖ 1、婴儿感知觉的发展 感知觉是个体发展中最早发生,也是最早成 熟的心理过程。
(1)婴儿感觉的发展 视觉技能的发展:视觉集中、视觉追踪运动、 颜色视觉、对光的觉察和视觉敏锐度
❖ 听觉的发展:听觉辨别能力(感受抚慰、警觉、痛 苦)、语音感知、音乐感知和视听协调能力等。
2、幼儿期逻辑思维获得初步发展 幼儿抽象思维的初步发展主要表现在所提问题类型的
变化和概念形成的特点。 所提问题变化:是什么 为什么 幼儿概括能力发展:实物 类概念 幼儿分类能力四级水平:不能把握事物的某种
特点;感知特征;知识和经验;概念分类 3、幼儿想象的发展:
无意想象经常出现,有意想象日益丰富 再造想象占主要地位,创造想象开始发展 通过通过良好教育和训练,幼儿的长征想象会得到显著发展 新颖、神奇、超越性、指向未来

(完整版)发展心理学林崇德

(完整版)发展心理学林崇德

11. 二因素理论 p102. 复演说 p18 - p19 + p1873. 比率智商 p194. 发展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 普莱尔 ” -《儿童心理》 1. 心理发展的内涵是什么? P2 - P4 2. 什么是 “ 遗传与环境之争 ” 应如何看待遗传与环境在心理发展中作用? P9 - P11 02 年论述。

3. 如何看待心理发展的阶段论? P12 两个观点说一下,P12 - P134. 什么是白板说?对此应如何评价? P15 - P165. 什么是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对此应如何评价? P16 - P17 1. 格式 P232. 同化和顺应 P23 同化是 01 年名词3. 平衡过程 P264. 客体永存 P305. 守恒 P32 02 年名词6. 心理社会危机 P40 01 年名词7. 同一性 P217 8. 观察学习 P439. 内化 P44 - P45 10. 最近发展区 P46 1. 比较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和行为主义理论关于心理发展的观点? P242. 在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中思维发展的四个阶段的特点是什么? P27 - P343. 为什么说儿童认知发展是一个去自我中心的过程? 02 年简答皮亚杰认为儿童的思维发展是一个去自我中心的过程,试分析他的观点? 01 年论述 4. 在维果斯基理论中,工具意味着什么?如何理解内化过程? P44 - P455. 比较经典精神分析和新精神分析理论异同?P37 - P416. 比较几种行为主义发展理论在观点上的异同? P41 - P431. 髓鞘化 P702. 无条件定向发射 P713. 视崖实验 P884. 前语言思维 P92 02 年名5. 依恋 P956. 陌生情景 P987. A 非 B 错误 P93 8. 抓握放射 P72 9. 双向性原则 P10010. 婴儿的几种情绪表现?依恋、分离焦虑、陌生人焦虑 P951. 婴儿语言发展的特点是什么?试举例说明遗传和环境因素在言语发展中的作用? P83 - 84 P85 举例2. 什么是依恋?儿童的依恋是怎么样发展起来的? 01 年论述 P96 - 98儿童的依恋是怎样发展起来的?依恋对儿童心理发展具有什么意义? 02 年论述 pp3. 简述婴儿动作发展的规律和顺序? 01 年简 784. 什么是双向性原则?这在心理发展中有何意义? P1005. 什么是气质?婴儿的气质有几种基本类型?气质对儿童心理发展有何影响? P100 - P1016. 格赛尔双生子爬梯实验 P81 1. 第二信号系统 P105 2. 模仿性游戏 P108 3. 单词句P1104. 直觉性行动思维 P1175. 前幼儿期儿童的三个特征A 得独立行走的能力B 开始正式获得本民族语言C 自我意识开始萌芽和发展 1. 第二信号系统是怎样发展起来的?第二信号系统的发展对儿童的心理发展的影响是什么? P105 - P1062. 儿童游戏发展的前提条件有哪些?前幼儿期儿童游戏的特点是什么? P108儿童游戏发展的特点是什么?从中反映出何种心理发展规律? 01 年简答 P132 - P1333. 前幼儿期儿童记忆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P1164. 前幼儿期儿童言语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简要说明言语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促进作用? 01 简答 P1125.试分析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P122 - P1236. 儿童的自我意识是怎样发展起来的?综合所有的阶段回答1. 平行游戏 P1332. 积极词汇 P1393. 消极词汇 P1394. 自我中心言语 P1415. 内部言语 P140 01 、 02 名6. LAD P1467. 他律道德 02 年名词 P16128. 自律道德 P1611. 幼儿游戏的发展的特点是什么?它所反映的心理发展规律是什么? 儿童游戏发展的特点是什么?从中反映出何种心理发展规律? 01 年简答 P132 - P1332. 分析有关游戏的几种理论 P134 - P1353. 试分析比较皮亚杰和维果斯基关于自我中心言语的观点? P141 - P1434. 试分析说明有关言语获得的几种理论?主要是 “ 维果斯基 ” 和 ‘ 行为主义 'P142 、 P1435. 试举例说明儿童道德意识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P1621. 中介缺失 P1732. α 波多是皮质成熟的标志 P1653. θ 波是皮质不成熟的标志4. 节律同化是皮质细胞可塑性的一个重要的指标 01 选 P1665. 失同步是神经系统成熟的一个重要指标。

(完整版)发展心理学[第四章婴儿期心理的发生和发展]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完整版)发展心理学[第四章婴儿期心理的发生和发展]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第四章婴儿期心理的发生和发展婴儿期是个体生理发育最迅速的时期,也是心理发展最明显的时期,因此婴儿生理心理的发展一直受到各方面有关学科的关注。

第一节婴儿期的一般问题一、婴儿的年龄阶段特征(一)年龄阶段国际上比较通用的分法是:0~3岁。

(二)基本特征婴儿期心理发展的~般特点是:第一,学会了独立行走,手的动作也有了很好的发展;第二,言语能力获得很大的发展;第三,开始了最初的游戏活动;第四,各种心理活动还带有明显的直觉行动性。

二、婴儿期的生理发展(一)婴儿期的大脑功能1.婴儿大脑形态的发展(1)脑重和头围。

婴儿的大脑从胚胎时开始发育,出生时达到350~400克,是成年人脑重的25%(这时的体重只是成人的5%);6个月时脑重达700~800克,约占成人脑重的50%;12个月时已达800~900克,24个月时增到1050—1150克,约占成人脑重的75%;36个月时已接近成人的脑重范围,以后发展速度变慢,15岁时达到成人水平。

婴儿头围在刚出生时已达到34厘米,大约是成人头围的60%,12个月时达46~47厘米,24个月达48~49厘米,以后的增长速度变慢。

(2)大脑皮质。

胎儿在6~7个月时,脑的基本结构就已经具备,出生时脑细胞已分化,大多数沟回都已出现。

皮质细胞迅速发展。

到2岁时,脑内各部位大小的比例已基本上类似于成人的大脑。

2.大脑机能的发展(1)脑电图的情况。

5个月胎儿已显示出了脑电活动,8个月以后的胎儿已显示出与新生儿相同的脑电图。

新生儿出现了同步节律α波,这表明新生儿在皮质神经成分方面的一定的成熟性,在新生儿的皮质投射区还记录到对各种感觉运动刺激的诱发电反应,出生后5个月是婴儿脑电活动发展的重要阶段,12~36个月,婴儿脑电活动渐趋成熟。

(2)皮质中枢。

婴儿大脑是按着其基因结构的顺序而发展的,遵循着头尾原则和近远原则。

婴儿出生时大脑两半球还不能正常发挥功能,皮质兴奋处于弥漫状态。

此后,发展最快的区域是脑干和中脑。

完整版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完整版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学前小孩发展心理学一、学前小孩发展心理学的看法和基本问题1、看法:发展:个体身体、生理、心理、行为方面的发育、成长、分化、成熟、变化的过程。

小孩发展主要指从不能熟到成熟这一成长阶段,以及身心日趋完满和复杂化的过程,是个体生命全程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

学前小孩发展心理学关于学前小孩的心理活动特点与发展规律的科学。

2、研究任务: wwh 描绘学前小孩心理发展的特点(年龄阶段);讲解学前小孩心理发展的体系;促进学前小孩心理发展;展望学前小孩心理发展的趋势。

3、近现代的小孩观(1)近代:洛克:白板说;○1夸美纽斯:教育目的和作用:来世;原则:教育适应自然;普及教育和一致学制;学年制和班级授课制;直观牢固量力系统次序渐进;《母育学校》西方第一本学前教育学著作○2卢梭:性善论;自然教育理论(核心、目的、阶段、方法)○3裴斯泰洛齐:目的;教育心理学化;要素教育;初等学校各科授课法;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赫尔巴特:理论基础(伦理学和心理学);授课系统(管理论;授课论;德育论)课程论(经验、兴趣;统觉)○4福禄贝尔:少儿园教育理论(任务:家庭教育的补充;方法:自我活动、游戏、社会参加;课程:恩物、游戏、歌谣)○5 蒙台梭利:小孩拥有内在生命力、吸取性心智、敏感期;内容:自由活动、感官教育、读写算、本质生活练习、自我教育;推行:小孩:作业;教师:有准备的环境杜威:小孩是未成熟的个体,需要教育而适应社会。

(2)现代:19 世纪后半期,德国普莱尔(科学小孩心理学的确定人)1882 年初版《小孩心理》,第一部科学的,系统的小孩心理学专著。

霍尔(美国小孩心理学之父,心理学的达尔文)掀起了小孩研究运动。

德国施太伦对儿女进行了0-6岁的观察,《六岁以前初期儿童心理学》。

(3)中国近代: 20 世纪初翻译西方小孩心理学著作。

陈鹤琴最早首创小孩心理学研究,《小孩心理之研究》第一部小孩心理学教科书。

个案研究的开拓者;中国小孩初期发展追踪研究典范的首创者;心理测试开拓者之一,1921 《智力测试法》 1932 《测试》杂志。

(完整版)儿童发展心理学

(完整版)儿童发展心理学

(完整版)儿童发展心理学儿童发展心理学儿童发展心理学是研究儿童心理发展和行为特征的学科,旨在了解儿童在不同阶段的认知、情感、社会和性别发展等方面的变化。

它对于家长、教育工作者以及社会各界人士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将介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内容和理论,进一步探讨儿童发展心理学在实践中的应用。

一、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理论1. 儿童的身体和感知发展儿童在早期的身体和感知发展中,经历了从无法抬头,到会爬行、站立,再到最终掌握走路的过程。

同时,他们的感官也逐渐成熟,能够感知并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2. 儿童的认知发展在认知发展方面,儿童的思维方式和能力也会逐渐发展。

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了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即感知-运动期、前操作期、具体操作期和形式操作期,从而解释了儿童在不同年龄段的认知特点和能力。

3. 儿童的情感和社交发展情感和社交能力的发展在儿童心理学中也占据重要位置。

随着儿童的成长,他们逐渐学会体验和表达各种情感,并与他人建立起情感联系。

同时,社会交往和人际关系的建立对儿童的发展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4. 儿童的性别和身份认同在性别和身份认同方面,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儿童从小就开始形成对自己性别的认同,并逐渐接受并理解社会性别角色。

这一领域的研究对于性别教育和性别平等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二、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应用1. 家庭教育了解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可以帮助家长设计合理的教育方法和策略。

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认知、情感和社交特点,制定相应的教育计划,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和积极行为习惯。

2. 幼教实践幼儿教育工作者可以运用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设计适合不同年龄段儿童的教学活动。

通过合理的游戏和互动,促进幼儿的身体、认知和情感发展,培养综合素质和创造力。

3. 心理咨询与干预儿童发展心理学也为心理咨询与干预提供了理论指导。

心理咨询师可以通过了解儿童的发展阶段和特点,帮助他们解决心理困扰和问题,并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发展心理学婴儿到中年完整表格

发展心理学婴儿到中年完整表格

具体运算阶段(7-11、12) 认知能力能够摆脱知觉的局限,获 得概念的稳定性,达到守恒。对具 体问题可以进行逻辑运算,思维具 有可逆性。其智力活动处于获得概 念稳定性、进行逻辑思维的阶段。 童年期 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 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能力品质。
形式运算阶段(11、12 岁及以后) 思维形式能够从具体内容中解放出来,能够提出假设,凭借演绎推理、归纳推理解决抽象问题。智力获得达到 抽象逻辑思维阶段。
二元论阶段、相对性阶段、约定性 阶段 思维监控能力的发展
晶态智力和液态智力 想实行、灵活性和变通性 辩证逻辑思维进一步发展
言语
语音:简单发音、连续音节、学话 萌芽三个阶段 语义 语法:1.5-2.5 岁是关键期。 婴儿语言学习是先天后天共同作用 的结果 模仿,条件反射 先天反射性反应阶段-相似性物体 再认知觉阶段-新异性事物探索阶 段 微笑:自发-无选择-有选择 哭:自发-应答性-主动操作性 分离焦虑 1、 无条件反射是 对 世界的认识 智力发展的最原 源于动作 始基础 头 尾原则、近 2、啼哭 远 原则、大小 原则 活动性:情绪性、活动性、冲动性、 社交性 托马斯切斯:容易型、困难型、迟 缓型 社会性依恋:无差别-有差别-特殊 的-互惠关系形成
婴儿(出生-三岁) 婴儿(出生- 三岁)
新生儿(出生 1 月内) 最早发生成熟。深度知觉:6 个月 12 个月之前主要是情绪和动作记 忆, 个月后表象词语记忆为主导 12 感知觉 记忆
儿童 青少年 青年 幼儿(3-6、7 岁) 幼儿(3-6 3-6、 (6、7-12、13) (11、12-15、16) (17、18-35) 7-12、13) 11、12-15、16) 17、18-35)
强烈关注自己的外貌和风度 深切重视自己的能力和学习成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7/8
4
第一节 概述
第一单元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第二单元 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 第三单元 心理发展的动因 第四单元 心理发展过程 第五单元 心理发展的内动力和外动力的关系 第六单元 儿童早期心理发展的关键期 第七单元 发展心理学简史
2020/7/8
5
第一单元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什么是发展 心理发展的内涵 心理发展的性质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2020/7/8
16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揭示心理发展中各年龄阶段的特征
1、年龄阶段的根源 阶段的根源是由心理过程或是特征的变化所规定的,在不同的发 展阶段,不同的认知过程起着主导作用 婴儿期的感知动作,幼儿期的表象,童年期的概念
2020/7/8
17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研究心理发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基本理论
1、遗传和环境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问题,这是心理发展的动因,是 心理发展的本质问题; 2、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关系问题,这是心理发展过程的问 题; 3、心理发展的内动力和外动力的关系问题。这是关于主体的自生成、 自发展的心理动力与环境和教育之间通过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形成 自组织发展过程的重要问题; 4、“关键期”问题。这是关于个体早期心理发展是否具有关键期以 及如何看待敏感期的问题
2020/7/8
6
发展的基本含义
发展是一种新结构的获得或从一种旧结构 向一种新结构的转化组成的过程。
• 发展是一种变化,是一种连续、稳定的变化。 • 变化是在个体内部进行的。 • 不是所有的内部变化都可以成为发展。 • 即使是内部的、稳定的变化也不一定是发展。
2020/7/8
7
心理发展的内涵
广义:心理的种系发展、心理的种族发展 和个体心理发展*
2020/7/8
第三章 发展心理学
兰州大学基础医学院 生理心理研究所 乔昆
1
往年理论卷试题比例统计——三级
主要内容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婴儿期的心理发展* 第三节 幼儿期的心理发展* 第四节 童年期的心理发展 第五节 青春发育期的心理发展* 第六节 青年期的心理发展 第七节 中年期的心理发展变化 第八节 老年期的心理发展变化
这里的动作和活动包括外部动作和内化活动两个方面
2020/7/8
13
心理发展的基本性质*
心理发展的规律性
➢ 心理发展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 心理发展的方向性和顺序性的统一 ➢ 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
2020/7/8
14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揭示心理发展中各年龄阶段的特征 研究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 3 预测指以研究得出的发展规律为依据,通过推论,对研究对象以后的发展变化及 其在特定情况中的反应做出推断
✓ 4 控制指以研究的科学理论为根据,创设并操纵教育环境和条件,促使研究对象产 生理论预期的改变或发展
2020/7/8
19
第二单元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功能和特殊性
➢ 发展心理学研究的特殊性
2020/7/8
15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揭示心理发展中各年龄阶段的特征
1、年龄特征 年龄特征是心理发展各个阶段的质的规定性,即本质特征。 心理发展与年龄有密切联系,具体表现有三个: 一是时间是心理发展的一个维度,心理发展是在时间(年龄)中
进行的; 二是心理发展与年龄大致对应,而非绝对同步; 三是年龄与心理发展不是因果关系
心理发展的整体性 心理发展的社会性 心理发展的活动性 心理发展的规律性
2020/7/8
10
心理发展的性质*
心理发展的整体性
个体心理是由各种心理过程和现象有机联系的整体,心理 发展是在各种心理过程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 把握两点:
一、作为整体的心理活动有其独特的质的规定性,它不 等同于各种心理现象特征相加的集合;
2020/7/8
18
第二单元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功能和特殊性
➢ 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功能—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
✓ 1 描述指揭示并描述研究对象的心理特点与发展的状况,这是在深入探讨心理发展 规律之前的描述心理现象的研究
✓ 2 解释指对心理发展现象、特点、形成原因、相互关系和发展变化的说明,如阐明 智力随年龄增长而发展变化的规律
二、心理发展是在各种心理过程紧密联系、相互制约、 相互作用的互动关系中进行的
2020/7/8
11
心理发展的性质*
心理发展的社会性
人的心理发展是受人类社会环境制约,在社会生活条 件下及人际交往过程中实现的;
维果斯基认为,人的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是由社会文 化所决定,是通过语言符号的中介作用不断内化的结果;
语言符号的运用本质上就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体现
2020/7/8
12
心理发展的基本性质*
心理发展的活动性
个体心理的发展是个体与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而主客体 相互作用的桥梁就是活动;
皮亚杰认为,对心理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 用。两者的相互作用是指,外界刺激对个体的刺激和要求;主体对 客观环境采取的一系列活动;动作和活动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中介;
发展心理学是专门研究个体心理和行为如何随年龄增长而发展变 化的 关注的是个体从出生到死亡全过程的心理发展和变化历程,它体
现的是心理发展的过程性和动态性,可简称为发展性。这是发展
心理学研究的核心特点
从新生儿到老年人都是心理发展研究的对象,研究对象的年龄跨 度大是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显著特征
不同具体的研究方法的运用,例如研究新生儿和婴儿的认识能力 采用习惯化范式和优先注视范式
• 心理的种系发展——比较心理学(动物心理学) • 心理的种族发展——民族心理学 • 个体心理发展——发展心理学
狭义:个体心理发展
2020/7/8
8
心理发展的内涵
广义的三个方面综合起来包括两层意思: 一是发生,二是发展
发生指的心理从无到有;发展指的是从简到繁, 从低级到高级
2020/7/8
9
心理发展的性质*
2020/7/8
20
第二单元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横向研究设计 纵向研究设计(追踪研究) 横纵交叉研究设计
2020/7/8
21
横向研究
在某一特定的时间, 140
同时考察不同年龄组 120
群被试者的心理发展 100
特点和发展水平,并 80
进行横向比较,以了 60
解随年龄增长被试组 40
间的心理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