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物合成工艺复习
高聚物合成工艺学期末复习题

聚合物合成工艺学复习题聚合物合成工艺学复习题 1.简述石油裂解制烯烃的工艺过程。
简述石油裂解制烯烃的工艺过程。
石油裂解装置大多采用管式裂解炉,石油裂解过程是沸点在350℃左右的液态烃,在稀释剂水蒸气的存在下,于750-820℃高温裂解化为低级烯烃、二烯烃的过程。
℃高温裂解化为低级烯烃、二烯烃的过程。
2.自由基集合过程中反应速度和聚合物分子量与哪些因素有关?工艺过程如何调节?自由基集合过程中反应速度和聚合物分子量与哪些因素有关?工艺过程如何调节?影响因素:聚合反应温度、引发剂浓、单体浓度、链转剂种类和用量。
反应温度的升高,所得聚合物的平均分子量降低严格控制引发剂用量,一般仅为千分之几,严格控制反应温度在一定范围内和其他反应条件;选择适当的分子量调节剂并严格控制其用量,由于聚合物品种的不同,采用的控制手段可能各有侧重,如PVC 生产中主要定向单体转移,而速度与温度无关。
而速度与温度无关。
3.苯乙烯的本体聚合为例,说明本体聚合的特点。
说明本体聚合的特点。
预聚合:将原料苯乙烯送到苯乙烯贮槽,在高位槽中进行预聚,反应温度为80-100℃,随聚合物浓度升高,预聚温度可提高到115-120℃。
而后反应后聚合,在聚合塔内再升温,循环反应,使反应完全。
应完全。
特点:方法较简单,相对放热量较大,有自动加速效应,形成的聚合物分子量分布较宽,本体聚合流程短,设备少,易于连续化,生产能力大,产品纯度高,透明性好,此法适合生产板材和其他型材。
4.悬浮聚合机械搅拌与分散剂各有什么重要作用,他们对聚合物颗粒状态有什么影响?他们对聚合物颗粒状态有什么影响? 机械搅拌:防止两项因密度不同而分层;防止两项因密度不同而分层;分散剂:分散剂:防止粘稠的液滴粘结成大粒子进而防止结块。
块。
悬浮聚合反应釜中的单体受到搅拌剪切力的作用,被打碎成带条状,再在表面引力作用下形成球状小液滴,小液滴在搅拌作用下碰撞而凝结成大液滴,重新被打碎成小液滴,而处于动态平衡。
《聚合物合成工艺学》期末复习资料

《聚合物合成工艺学》期末复习资料1. 高分子合成材料的基本原料的来源:石油化工路线、煤炭路线。
2. 连锁聚合反应的工业实施方法有:本体聚合、溶液聚合、悬浮聚合、乳液聚合;缩聚反应的工业实施方法:熔融聚合、溶液聚合、界面聚合。
3. 聚合过程中常用干燥设备有:厢式干燥器、气流式干燥器;常用分离设备:闪蒸罐、振动筛。
4. 乙烯高压聚合生产工艺流程主要生产过程分为:压缩、聚合、分离、造粒。
5. 聚氯乙烯悬浮聚合过程中温度控制非常关键,为了有效提高传热效率,可以通过:及时清除黏釜物、减薄釜壁、及时清除水垢途径来提高传热效率。
6. 三大合成材料是指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
7. 聚丙烯腈生产过程的主体原料有:丙烯腈、第二单体、第三单体。
8. 聚酯纤维的生产方法:酯交换缩聚法、直接酯化缩聚法。
9. 高浓度合成乳胶制备在工业上主要有浓缩法合直接合成法,其中浓缩法最常用的三种实施方法是:喷雾干燥法、膏化法、蒸发法。
10. 从乳液聚合所得的胶乳分离出橡胶的方法有:电解质凝聚法、冷冻凝聚法。
从溶液聚合的胶液分离出橡胶的方法有:直接干燥法、水凝析法。
11. 顺丁橡胶生产中,采用的典型Ni系引发体系中的主引发剂是环烷酸镍,助引发剂是三异丁基铝,第三组分是三氟化硼乙醚络合物。
12. 在高分子合成工业中通常聚合合成过程主要包括:原料准备与精制过程、催化剂(引发剂)配制过程、聚合反应过程、分离过程和聚合物后处理过程、回收过程六个工序。
13. HDPE工业生产主要采用低压聚合,聚合机理是阴离子配位聚合。
LDPE工业生产主要采用高压聚合,聚合机理是自由基聚合。
14. 在聚乙烯、聚氯乙烯聚合工业生产中,分别可采用控制压力、温度等手段控制聚合物分子量。
15. 丁苯橡胶生产过程中分子量分布和支链的多少主要与停留时间有关,工业上采用8~12台聚合釜串联方法,可使分子量分布窄和支链少。
1. 液体橡胶的定义:液体橡胶是一种在室温下为黏稠状流动性液体,经过适当化学反应可形成三维网状结构,从而获得和普通硫化胶具有类似的物理机械性能的低聚物。
高聚物合成工艺复习题

《聚合物合成工艺学》复习题一、重要的基本概念1、高分子材料发展史上,第一个工业化的合成树脂是酚醛树脂。
2、为防止单体在贮存运输过程中发生自聚,应在单体原料中添加少量的阻聚剂,它的用量大致是单体质量的 0.1 – 5 %。
3、搅拌器的桨叶形状目前工业上常用的有锚式或平桨式、涡轮式、螺轴式或螺带式等。
4、熔融缩聚制备 PET 的反应中常伴有的副反应有环化反应或基团消去反应、化学降解反应或脱羧反应或链交换反应等。
5、聚合物在聚合釜中分批产生的聚合操作方式称为间隙操作;原料连续进入聚合釜,聚合物连续出料的聚合操作方式称为连续操作。
6、白油的主要成分是脂肪族烷烃混合物。
7、脲醛压塑粉也称电玉粉。
主要用于压制各种颜色鲜艳的日用品如纽扣、瓶盖、食品盒等。
8、除去与聚合物不相溶的液相介质可采用离心分离,除去少量水分和少量有机溶剂的操作方法是气流干燥方法。
9、Carothers 依据聚合后是否生成小分子副产物将聚合反应分为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而Flory 将聚合反应分为连锁聚合和逐步聚合则是从反应机理的角度进行分类的。
10、聚氯乙烯不溶于氯乙烯单体,因此本体聚合过程中生成的聚氯乙烯以细粉状态析出,这种聚合称之为非均相本体聚合。
11、乳化剂的三相平衡点是指分子状态、胶束状态、凝胶状态三相平衡时的温度点。
乳化剂在高于三相平衡点温度时起乳化作用。
12、制备丁苯乳液的配方中添加一定量的歧化松香酸钠的作用是乳化作用。
13、生产聚丙烯腈的配方中引入质量分数为 5%-10%的丙烯酸甲酯,目的是为了改善聚丙烯腈的脆性,增加其柔韧性和弹性。
14、制备脲醛树脂的反应中,尿素的官能度是 4 。
15、计算三聚氰胺单体的摩尔质量。
16、工业上常用的二异氰酸酯单体有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等。
17、20世纪50年代,Ziegler-Natta 等发明了有机金属引发体系,在较温和的条件下合成了高密度聚乙烯和全同聚丙烯,因此获诺贝尔奖。
聚合物合成工艺复习

聚合物合成工艺1~20章1、高分子合成工业的任务:将基本有机合成工业生产的单体,经聚合反应合成高分子化合物,为高分子合成材料成型工业提供基本原料;2、合成高分子材料有:合成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涂料,粘合剂,离子交换树脂;3、合成树脂可以用:溶液聚合/乳液聚合/悬浮聚合/本体聚合方法制得;合成橡胶可以用溶液聚合/乳液聚合方法制得;、高分子化合物生产过程有:1原料准备与精制过程;2催化剂引发剂配制过程;3聚合反应过程; 4分离过程;5聚合物后处理过程;6回收过程;、原料准备与精制过程:包括原料单体、溶剂、助剂等贮存、精制、干燥、配制、计量等过程和设备;、催化剂引发剂配制过程:包括催化、引发和助剂的贮存、配制、溶解、调整浓度、计量等过程与设备;、聚合反应过程:包括以聚合装置为反应中心的有关传热传质的过程与设备;、分离过程:包括未反应单体的分离、脱除溶剂、催化剂,脱除低聚物等过程与设备、常用分离方法:高真空脱除,蒸汽蒸馏,闪蒸,水洗,离心过滤分离;沉淀分离;喷雾干燥分离;、聚合物后处理过程:将分离得到的聚合物经进一步处理,得到性能稳定方便使用的产品,包括干燥,造粒,筛分,批混,包装等工序与设备;、回收过程:主要是对回收的单体、溶剂进行精制,然后循环使用;包括离心分离、过滤、分馏、精馏等工序与设备;、在聚合物生产过程中反应器上的粘结物有何危害如何防止危害:降低反应器传热效率;影响产品质量;防止:a.尽可能提高反应器内壁的光洁度;b.使用过程中防止内壁表面造成伤痕;c.聚合釜满釜操作减少液体界面;d.反应物料中加防粘釜剂等;5、合成树脂与合成橡胶生产上的差别主要表现在分离过程和后处理过程差异很大;6、如何对聚合物生产流程评价1产品性能的考查;2原料路线的考查;3能量消耗与利用的考查4生产技术水平的考查;5经济性的考查;7、高分子聚合反应产物的特点是:1、分子量大小不等,结构亦非完全相同的同系物的混合物;2、其形态为坚硬的固体物、高粘度熔体或高粘度溶液;3、不能用一般的产品精制方法如蒸馏、结晶、萃取等方法进行精制提纯;8、聚合物回收利用的主要途径:a.作为材料再生循环利用;b.作为化学品循环利用;c.作为能源回收利用;9、聚合物单体的合成来源路线有哪几种a、石油化工路线,b、煤炭路线,c、其它原料路线;10、石油化工路线可以得到哪些聚合物主要原料单体三烯三苯1、乙烯,2、丙烯,3、丁二烯,4、苯,5、甲苯,6、二甲苯11、煤炭路线可以得到哪些主要单体和原料1、苯,2、甲苯,3、苯酚,4、乙炔12、从乙烯单体可以合成得到哪些单体和聚合物1、聚乙烯,2、乙丙橡胶,3、氯乙烯聚氯乙烯,4、乙酸乙烯酯聚乙酸乙烯酯,聚乙烯醇,5、苯乙烯聚苯乙烯,ABS,丁苯橡胶6、环氧乙烷,乙二醇聚氧化乙烯,涤纶树脂13、丙烯单体可以得到哪些单体和聚合物1、聚丙烯,2、乙丙橡胶,3、丙烯腈聚丙烯腈,丁腈橡胶4、丙烯酸、丙烯酸酯聚丙烯酸,聚丙烯酸酯5、ABS,6、丙酮、甲基丙烯酸酯聚甲基丙烯酸酯,环氧树脂7、环氧丙烷,环氧氯丙烷聚氧化丙烯14、苯可以得到哪些单体和聚合物1、苯乙烯聚苯乙烯、丁苯橡胶、ABS、离子交换树脂2、环己酮、己内酰胺、己二酸尼龙6、尼龙663、苯酚酚醛树脂、环氧树脂、聚碳酸酯、聚砜树脂15、丁二烯可以得到哪些聚合物1、顺丁橡胶,2、丁苯橡胶,3、丁腈橡胶,4、氯丁橡胶,5、ABS树脂16、二甲苯可以得到哪些单体和聚合物1、邻苯二甲酸酐醇酸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2、对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二甲酯涤纶树脂PET,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3、间苯二甲酸聚芳酰胺17 、乙炔可以得到哪些单体和聚合物1、氯乙烯聚氯乙烯2、乙酸乙烯酯聚乙酸乙烯酯、聚乙烯醇3、氯丁二烯氯丁橡胶4、丙烯腈聚丙烯腈18、塑料的玻璃化温度高于室温;橡胶的玻璃化温度低于室温;19、自由基聚合实施方法所用原料及产品形态,表2-3 P920、聚合反应器中物料形态:表2-5 P10①高粘度熔体均相-熔融、本体聚合;②高粘度溶液均相-自由基溶液聚合、离子及配位溶液聚合、溶液缩聚;③固体微粒-液体分散体系非均相一自由基悬浮聚合、离子及配位溶液聚合、溶液缩聚;④胶体分散液非均相-自由基乳液聚合;⑤粉状固体非均相-自由基本体聚合、离子及配位本体聚合;⑥固体制品本体浇铸聚合;21、根据引发剂的溶解性能可分为哪几种各用在什么聚合方法水溶性引发剂:用于乳液聚合和水溶液聚合;油溶性引发剂:用于本体、悬浮与有机溶剂中的溶液聚合方法;、常见的引发剂品种有哪些a.过氧化苯甲酰BPO;b.偶氮二异丁腈 AIBN ;c.过硫酸钾KPS 过硫酸胺APS;、自由基聚合反应中引发剂的选择原则1根据聚合操作方式和反应温度,选择适当分解速度的引发剂;2根据反应温度选择合适的引发剂;3根据分解速度常数选择引发剂;4根据分解活化能选择引发剂;5根据引发剂的半衰期选择引发剂、影响聚合物平均分子量的主要因素有:聚合反应温度:随着聚合反应温度的升高,所得聚合物的平均分子量降低;引发剂浓度:与平均分子量成反比;单体浓度:与平均分子量成正比;、自由基聚合生产中控制产品平均分子量的手段是:严格控制引发剂用量;控制反应温度和其他反应条件;选择适当的分子量调节剂并严格控制用量;24、本体聚合工艺有何特点1、聚合反应是放热反应,放出的热量大;2、聚合反应热的散发困难;3、物料温度容易升高;4、产品工艺简单,纯度高;25、用于本体聚合的反应器有哪些形状一定的模型,釜式聚合釜,连续聚合反应器、悬浮聚合的配方如何组成单体、水、引发剂、分散剂,必要时添加缓冲剂、悬浮聚合的液滴稳定分散条件:在分散相与连续相界面存在保护层防止凝结;搅拌装置的剪切速率足以使凝结液滴重新分散;搅拌剪切力足以防止两相因密度不同而分层;27、悬浮聚合用分散剂有哪些保护胶类分散剂水溶性高分子材料,无机粉状分散剂两大类;28、简述悬浮聚合生产工艺过程原料准备、聚合、脱单体、过滤分离、水洗、干燥等29、溶液聚合配方组成是什么单体,溶剂,引发剂30、溶液聚合使用的溶剂主要有醇、酯、酮,芳烃:苯、甲苯等;31、有机溶剂中进行溶液聚合时,使用何种引发剂采用可溶于有机溶剂的过氧化物引发剂或偶氮化合物引发剂;32、用水作为溶剂时,采用何种引发剂水溶性引发剂如过硫酸盐及其氧化还原体系;33、溶液聚合过程中改变产品平均分子量的方法:改变引发剂用量;改变单体/溶剂的用量比;添加分子量调节剂等;34、乳液聚合法的主要优点:在乳液聚合过程中水作为分散介质,对于聚合反应热的清除十分有利;生成的高聚物呈高度分散状态,反应体系的粘度始终很低;分散体系的稳定性优良;产品乳液或称为胶乳液可以直接用作涂料、粘合剂、表面处理剂等;35、乳液聚合法的主要缺点聚合物分离析出时,需要加破乳剂,分离过程较复杂,并且产生大量的废水;如果直接进行喷雾干燥以生产固体合成树脂,则需要大量热能,而且所得聚合物的杂质含量较高;36、什么是表面活性剂的CMC表面活性剂分子形成胶束时的最低浓度称为“临界胶束浓度CMC.在此时,分散体系的许多性能会发生变化;37、乳化剂的HLB与其亲水性之间有何关系HLB是指亲水—亲油平衡值,HLB越高,亲水性越大;38、表面活性剂有哪些类别1阴离子表面活性剂,2阳离子表面活性剂,3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不离解成离子,使用与pH无关;4两性表面活性剂,同时含有碱性基团和酸性基团,在任何pH值下都有效;39、乳状液破乳的方法有:加入电解质,改变pH值;冷冻破乳;机械破乳;40、乳液聚合的主要组分单体,乳化剂,反应介质水,引发剂,分子量调节剂,电解质,终止剂41、乳液聚合对单体和水有什么要求单体不含有阻聚剂,纯度在99%以上;水中应尽可能的降低钙,镁,铜和铁离子的含量;应当使用去离子的软水;、判断用阴离子乳化剂制得的乳液选择粒径小/大,化学稳定性好/差,机械稳定性好/差用非离子乳化剂制得的乳液粒径小/大,化学稳定性好/差,机械稳定性好/差43使用阴离子乳化剂或阴离子乳化剂和非离子乳化剂的混合物;用量范围在1~10%;44、乳液聚合使用什么类型引发剂用量范围一般使用水溶性引发剂,如过硫酸钾、过硫酸胺等,也可使用氧化还原引发剂用量范围~%之间.45、乳液聚合根据配方中物料向聚合反应器加料的方式,分为间歇操作,半连续操作,连续操作;46、间歇操作有何缺点冷却系统的热负荷很不均匀;生产共聚物时,其组成会发生变化,活性高的单体先聚合,活性低的单体后聚合,水溶性高的单体在水相中聚合生成低聚物;由不溶于水的单体生产的胶乳,其颗粒分布较窄;47、什么是半连续操作其目的是什么半连续操作是将配方中的一部分物料于聚合反应开始前加于聚合釜中,聚合反应开始后陆续将剩余的物料分批或连续加于聚合釜中,反应结束后一次出料;目的在于控制反应速度.48、什么是种子乳液聚合方法在乳液聚合在已有生成的高聚物胶乳微粒上进行的乳液聚合这种情况下原来的微粒好似种子,因此称做”种子乳液聚合方法”;49、什么是核壳乳液聚合两种单体进行共聚合时,如果一种单体首先进行乳液聚合,然后加入第二种单体再次进行乳液聚合,则前—种单体聚合形成胶乳粒子的核心,好似种子,后一种单体则形成胶乳粒子的外壳; 50、什么是离子型聚合反应单体在阳离子或阴离子作用下,活化为带正电荷或带负电荷的活性离子,再与单体聚合形成高聚物的化学反应,统称为离子型聚合反应;51、离子聚合反应的特征对单体的选择性高;链引发活化能低,聚合速率快;存在增长离子与反离子的平衡;不同类型的离子型聚合引发剂不同;不存在偶合终止,只能单基终止;52、什么是配位聚合反应有什么特点配位聚合反应是烯烃单体的碳-碳双键与引发剂活性中心的过渡元素原子配位,然后发生位移使单体分子插入到金属-碳之间进行链增长的一类聚合反应;其特点是:产物立构规整性好、相对分子量高、支链少、结晶度高;实现了难于进行自由基聚合的丙烯的工业化生产;实现了乙烯的低压聚合等;53、离子聚合与自由基聚合有何异同1.反应机理都具有链引发,链增长,链转移,链终止过程;2.引发剂种类对自由基链增长反应无影响;对离子聚合增长链末端的性质有影响,因而对链增长有影响;3.反应介质对自由基链增长反应无影响或影响小;对离子聚合反应动力学和所得分子结构有明显影响;54、为什么阳离子聚合反应一般需要在很低温度下进行因为阳离子聚合的活性种一般为碳阳离子;碳阳离子很活泼,极易发生重排和链转移反应;为了减少链转移反应的发生,提高聚合物的分子量,所以阳离子反应一般需在低温下进行;55、为什么离子和配位聚合反应需预先将原料和聚合容器净化离子聚合和配位聚合的引发剂及活性链均很活泼,许多杂质以及空气中的水,O2 ,CO2均可破坏引发剂使活性中心失活;因此,对所用溶剂,单体等以及聚合容器必须进行严格净化和干燥,否则将导致聚合失败;56、什么是缩聚反应含有反应性官能团的单体经缩合反应,析出小分子化合物生成聚合物的反应称为缩合聚合反应,简称为缩聚反应;57、线形缩聚反应有哪些类型试举例说明;均缩聚反应:同种单体进行的反应混缩聚反应:二元酸与二元醇的反应共缩聚反应:两种二元酸与一种二元醇的反应;58、缩聚反应有何特点a.缩聚反应为逐步进行的平衡反应;b.原料配比将明显影响产品分子量;c.缩聚物端基的活性基团将影响成型时的溶融粘度;d.缩聚反应生成的小分子化合物须及时用物理方法或化学方法除去,其残存量对聚合度产生明显影响;59、线型高分子量缩聚物的生产方法:P103①熔融缩聚法:②溶液缩聚法:③界面缩聚法,④固相缩聚法;60、熔融缩聚法生产高聚物的优缺点优点:生产过程简单、成本较低,可连续生产直接纺丝,聚合设备的生产能力高;缺点:反应温度高,单体和聚合物不分解,配比要求严格,黏度高,小分子不易脱除;61、溶液聚合中溶剂有何作用①降低反应温度,稳定反应条件;②使难熔的单体原料溶解为溶液以促进化学反应③降低反应物料体系的粘度,④可与反应生成的小分子副产物形成共沸物带出反应体系;⑤溶剂可兼起缩合剂的作用.⑥溶剂还可产生催化剂的作用.⑦直接合成缩聚物溶液用作粘合剂或涂料;62、界面缩聚方法主要适合于什么情况界面缩聚方法主要适用于分别存在于两相中的两种反应活性高的单体之间的缩聚反应,例如二元酰氯与二元胺合成聚酰胺、光气与二元酚盐合成聚碳酸酯等;63、界面缩聚反应可发生在什么界面以什么为主界面缩聚反应可发生在气—液相、液—液相、液—固相界面之间,工业上以液-液相界面反应为主;64、界面缩聚反应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反应条件缓和,可在室温或数十度温度条件下进行;反应是不可逆的,而且即使一种原料过量也可生产高分子量缩聚物;65、简述聚酰胺进行界面缩聚反应的原理;溶于水相中的二元胺与溶于有机相中的二元酰氯的界面缩聚,反应如下:P111特点:对单体配比要求不严;可得到较高分子量产品;NaOH 和生成的 HCl中和反应;66、什么是固相缩聚反应在缩聚起始原料和生成的聚合物熔点以下温度进行的缩聚反应称为固相缩聚;67、具有反应活性缩聚物有哪些酚醛树脂、氨基树脂;醇酸树脂以及有机硅树脂等;不饱和聚酯树脂、环氧树脂、端羧基聚醚或聚酯等68、什么是逐步加成聚合反应某些单体分子的官能团可按逐步反应的机理相互加成而获得聚合物,但又不析出小分子副产物,这种反应称为逐步加成聚合反应;69、逐步加成聚合物品种有哪些有聚氨酯、聚脲、环氧树脂三大类;其中以聚氨酯发展得最快,产量也最大.70、聚氨酯的合成原理是什么异氰酸酯基团NCO与醇R-OH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大分子主链中含有氨基甲酸酯聚氨酯;71、异氰酸酯与含活泼氢化合物间的反应包括初级反应和次级反应,P12172、聚氨酯树脂合成方法有:一步法:两步法,又称预聚体法:第一步:合成预聚体; 二元醇和过量的二元异氰酸酯反应;第二步,预聚体进行扩链反应和交联反应;73、在聚氨酯的扩链反应中,当:0<R<1 分子扩链,端基为—OHR=1 分子无限扩链,端基为一NCO及—OH;l<R<2 分子扩链,端基为一NCO;R=2 分子不扩链,端基为一NCO;R>2 分子不扩链,端基为一NCO,且存留有未反应的异氰酸酯;74、异氰酸酯的分类;常用的异氰酸酯有哪些按一NCO基团的数目可分为二元异氰酸酯、三元异氰酸酯及聚合型异氰酸酯三大类;若按异氰酸酯R—NCO中基团R的性质可分为脂肪族及芳香族两大类;主要有TDI,MDI,HDI,TDI三聚体等;75、合成聚氨酯树脂的多元醇化合物主要有:聚醚多元醇;聚酯多元醇;、简述聚氨酯树脂结构与性能的关系NCO-R-NCO中的R若为脂肪族链,则制得的聚氨酯材料光稳定性好,不变黄,芳香族则会变黄;酯基的内聚能大于醚基,所以聚酯二元醇构成的聚氨酯分子链间的作用力大于聚醚二元醇的;相应地前者的耐热性、机械强度高于后者;而后者的耐低温性好,又较柔软;酰胺基与氨基甲酸酯基极性较大,分子间能形成氢键,故在聚氨酯大分子链中成为硬段;、聚氨酯扩链反应及扩链剂聚合物通过链端活性基团的反应使分子相互连结而增大分子量的过程,称为扩链,相应的反应称为扩链反应;常用的扩链剂有:水,二元醇、二元胺等;、聚氨酯大分子结构控制因素:1调节R值:线型聚氨酯,预聚体;2扩链反应:扩链剂种类,比例;3交联反应:交联剂种类,用量;77、聚氨酯树脂的主要用途:塑料、橡胶、合成纤维、涂料、粘合剂78、聚氨酯泡沫塑料的原料组分1异氰酸酯:常用的是TDI、MDI;2聚醚或聚酯多元醇;制备软泡时,采用分子量较大的多元醇,羟值为55mgKOH/g左右;3催化剂;为叔胺类化合物和有机锡类化合物;4发泡剂;为水或低沸点卤代烃5泡沫稳定剂;主要使用有机硅泡沫稳定剂;79、简述聚氨酯泡沫塑料的生产工艺1. 一步法:将各种原料一次混合催化发泡的方法;各种物料在反应过程中同时发生链增长、扩链及发泡等反应;2.预聚体法又称两步法:将聚醚或聚酯多元醇与异氰酸酯先反应生成两端带有一NCO基团的预聚体,然后再加入催化剂、泡沫稳定剂、发泡剂及其他助剂等,进一步反应和发泡成型;80、聚氨酯树脂生产中最重要的两种催化剂是:叔胺类和有机锡类化合物81、高聚物改性方法有哪些共聚改性;共混改性;互穿网络聚合物;高聚物化学改性;82、聚合物改性的目的是什么获得性能改进的新材料;83、两种单体A、B或两种以上单体形成的共聚物有哪些类型1、无序共聚物,2、交替共聚物,3、接枝共聚物,4、嵌段共聚物84、什么是聚合物合金化学结构不同的均聚物或共聚物的物理混合物叫做共混聚合物,又叫做聚合物合金;85、共混聚合物的制备方法有:熔融混合;溶液浇铸混合法;胶乳混合法;决定共混聚合物性能的主要因素是两种聚合物之间的混溶活性;任何两种聚合物都是可以混合的;如果混溶性好,则形成均相体系,混溶性不良则形成非均相体系;两种聚合物形成的均相体系仅具有单一的玻璃化温度;两相体系则具有两个玻璃化温度;86、互穿网络聚合物互穿网络聚合物IPN是两种交联结构的聚合物相互紧密结合,但两者之间不存在化学键的聚合物体系;典型的IPN:其中之一聚合物是在另一聚合物存在下合成的或交联的;87、高聚物化学改性:是将已合成的高聚物经化学反应使之转变为新品种或新性能材料的方法;第二篇合成树脂与塑料9-18章1、合成树脂按主链结构进行分类:1.碳—碳链合成树脂PP,PE,PS,PVC;2.碳—氧链合成树脂POM,PC,PET;3.碳—硫链合成树脂,PSF,PPS;4.碳—氮链合成树脂PA,UF,MF2、塑料的主要性能1.机械性能: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冲击强度,抗压强度,硬度;2.热性能:负荷热变形温度 ,导热性;3.电性能:绝缘电阻,电气强度,介电常数;4.其他特殊要求性能:透气性、燃烧性,耐化学腐蚀与老化等;3、高分子材料性能测试特点:专门性:高分子材料所特有的性能,蠕变性、屏蔽性等;多样性:一种性能有多种测试方法:如冲击强度,硬度、耐热性等;严格性:标准环境条件和制作试样等;4、聚乙烯产品类型1高压、低密度聚乙烯LDPE , 2线型低、中密度聚乙烯LLDPE;3高密度聚乙烯HDPE,4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5改性聚乙烯:交联PE,接枝水解,氯化等;5、熔融指数的含义,与分子量及其分布的关系在一定温度,承受一定的负荷,在10min内经过规定的孔径挤压出来的树脂重量克数,称为熔融指数;通常聚合物分子量越高,熔融粘度越大,被挤压出来的树脂重量越少;熔融指数越小;熔融指数仅表示了相应的熔融粘度,相对的表示了平均分子量,但不能表示分子量分布;、高压法聚乙烯反应机理、采用催化剂的类型及如何配制和使用自由基反应机理,采用催化剂为有机过氧化物;使用方式:配制成10%的白油C16-31溶液,用计量泵注入乙烯进料管中或聚合釜中;6、掌握高压法聚乙烯工艺流程图,给出聚合反应的主要工艺参数,说明压力的作用;聚合反应参数:反应温度130~350℃,压力122~303MPa,时间 15s~2min;乙烯在高压条件下密度达0.5g/cm3,已接近液态烃的密度;乙烯分子间距显着缩短,增加了基团的碰撞几率,故易于发生聚合反应;7、制备聚丙烯主要催化剂体系是:Ziegler—Natta催化剂体系;主要由金属卤化物、烷基铝化物和载体组成;TiCl4/MgCl2/EDAlC2H538、国内聚丙烯的主要生产方法及工艺流程图:a.淤浆法;b.间歇式液相本体法;c.液、气相组合本体法;了解掌握各方法的工艺流程,聚合反应的主要工艺参数;a.淤浆法聚丙烯生产流程图,聚合反应参数:温度50~75℃;压力~b. 液相本体法生产流程图及反应参数:c.液、气相组合本体法生产流程图及反应参数:、苯乙烯聚合机理:可通过自由基聚合、阴阳离子聚合及配位聚合等反应机理聚合而得,大多数工业产品应用自由基聚合;、聚苯乙烯本体聚合法溶液本体法生产的品种溶剂的作用用于通用型与注塑型HIPS的生产;溶剂少量作用:去除聚合热,控制反应速度,降低熔融物的粘度,防止交联;因此称为溶液本体法;、ABS塑料由那几种单体组成各单体贡献什么特性ABS是由丙烯腈A,丁二烯B,与苯乙烯S三种单体为基础合成;丙烯腈的贡献是耐化学品性、热稳定性和老化稳定性;丁二烯的贡献是柔韧性,高抗冲性、耐低温性;苯乙烯的贡献是刚性、表面光洁性和易加工性;10、ABS塑料存在有两相:基体树脂连续相和弹性体分散相;为达到弹性体对树脂基体的增韧效果,对弹性体分散相有何要求①弹性体分散相必须形成具有一定大小的颗粒,稳定的分散在基体中;②弹性体颗粒与树脂基体之间必须进行足够的偶合;、ABS结构式:、ABS生产工艺过程1分散相接枝橡胶的生产;2连续相基体树脂的生产;3两者的混合:a.共挤塑造粒混合;b.基体树脂聚合过程中加入分散相接技橡胶共混合; c.将分别合成的分散相接枝乳液与基体树脂乳液共混合、ABS生产方法乳液聚合法、本体聚合法及两者相结合的方法;、ABS乳液聚合法与本体法的特点:乳液法特点:是分别合成的分散相胶乳与基体树脂乳液可以用任何比例进行混合, 可生产分散相含量为5~80%的ABS;本体法特点:须将橡胶溶解在单体混合液,其粘度不能过高,所以限于生产橡胶合量为20%以下的ABS;、PVC的主要生产工艺及产品形态a.自由基悬浮聚合法, 100—150μm直径的多孔性颗粒b.自由基本体聚合法, 100—150μm直径的多孔性颗粒c.自由基乳液聚合法, 20~40μm的PVC次级粒子 PVC糊树脂、悬浮法聚氯乙烯生产流程及聚合反应的主要工艺参数;a. 悬浮法聚氯乙烯生产流程图,b.聚合反应参数:温度50~70±0.2℃;压力~,时间:6~7h,转化率80~85%;12、PMMA主要生产工艺及产品形态a.自由基本体浇铸聚合法,生产板状、管状和棒状制品;b.自由基悬浮聚合法,生产用于注塑成型和挤塑成型的粒料;13、PMMA本体聚合生产过程中采用预聚合工序的作用:a.缩短聚合反应的诱导期,在浇模前移出较多的聚合热;b.减少聚合时的体积收缩;c.适当提高浆液粘度,减少浇模的渗漏损失;14、热固性树脂生产与成型过程中的特点:a.树脂是分子量较低的液态、粘稠流体或脆性固体;b.分子中具有活性反应基团,为线型或线型支链结构;c.在成型过程中同时发生固化反应—由线型转变为体型高聚物;e.经过固化过程才能发挥其性能作用;、热固性树脂固化反应类型:①固化过程中有小分子化合物析出,反应体系中活性基团发生缩合反应,如羟甲基、氨基等;②固化过程中无小分子化合物析出;反应体系中活性基团发生加聚反应,如双键、环氧基加聚等;、脲醛树脂合成反应:反应过程分两步:第一步碱性条件下的羟甲基化反应;第二步酸性条件下的缩合反应;P24916、双酚A环氧树脂结构式P252,与胺类固化剂的固化反应 P255结构式:结构性能:环氧树脂分子结构中含有醚基-O-,羟基-OH,苯基等基团,使其具有耐水解性,粘结性和耐腐蚀与耐热性;用途:主要用作粘合剂、涂料、模塑料和结构材料;17、环氧值的含义,胺类固化剂用量计算方法环氧值是100g环氧树脂含有的环氧当量数;每100份环氧树脂使用的多元胺量=环氧值×多元胺分子量/活性氢数目。
聚合物制备工程复习要点

聚合物制备工程复习要点一:1,高分子材料合成工业发展趋势:扩大产能及装置大型化、产品结构调整、加强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艺学的理论基础研究、催化剂的重大作用、合成、加工与应用的一体化、计算机与信息技术迅速推广应用、发展清洁生产,注重可持续发展、2,清洁生产的四个等级:提高化学反应转化率和选择率,减少污染来源,实现“零排放”;将不可避免的废料经过处理,作为原料再循环利用;将不可循环的废料进行无毒化后处理,使其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小;将处理过的“三废”有选择的向环境(水域、大气)排放。
3,高分子合成工业过程:4,工业反应过程发生了什么:三传一返(返混、动量传递、热量传递、质量传递)5,工业反应过程开放中需解决三个问题:反应器的合理选型、反应器操作的优选条件、反应器的工程放大6,工业过程放大的两种方法:逐级经验放大、数学模型放大二:1,三条原料路线:石油(天然气)化工路线;煤化工路线;农林产品原料路线。
2,高温裂解得到最初单体:四烯三苯(乙烯、丙烯、丁烯、丁二烯、苯、甲苯、二甲苯)3,制备氯乙烯的方法:石油化工路线(乙烯氧氯化法)、煤化工路线(电石乙炔法)4,三:1,自由基聚合的四种方法:本体聚合、溶液聚合、乳液聚合、悬浮聚合2,自由基聚合生产引发剂的选择:按照聚合方法选择引发剂(油溶性、水溶性)、根据聚合反应操作方式及温度选择引发剂、根据分解速率常数选择引发剂、根据分解活化能选择引发剂、根据半衰期选择引发剂,3,影响分子量的因素:引发剂、聚合温度、链转移反应4,本体聚合概念:在不使用溶剂和分散介质的情况下,以少量的引发剂或光和热引发使单体进行聚合反应的方法。
本体聚合特点:主要优点:产品的纯度高、工艺过程比较简单、三废污染小。
主要缺点:相对发热量较大、聚合反应热排出困难;体系粘度高、温度难以稳定,分子扩散困难,聚合物分子量分布宽。
(解决本体聚合体系放热和散热这一对矛盾的措施有:控制聚合反应的转化率、将聚合反应分步(反应器)进行、采用特殊聚合设备,强化聚合反应器的传热、控制“自加速效应”)典型的本体聚合生产工艺有:非均相本体聚合——聚氯乙烯本体聚合生产、本体浇铸聚合——有机玻璃生产、气相本体聚合——高压聚乙烯生产单体预聚灌模法的主要优点:(1)在预聚釜内进行单体的部分聚合,可以减轻模具的热负荷;缩短单体在模具内的聚合时间,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2)使一部分单体在模具外先行聚合,减少了其在模具内聚合时的收缩率;(3)增加粘度,从而减少在模具内的泄漏现象;(4)克服溶解于单体中氧分子的阻聚作用。
聚合物合成工艺学复习要点

聚合物合成工艺学题库一、选择题:1. HDPE与LDPE进行比较,前者支链量( B ),机械强度( ),可应用于管材。
A. 少;低B. 少;高C. 多;低D. 多;高2. 在丁苯橡胶乳液聚合中,分别采用( C )低温聚合,和()高温聚合;低温丁苯在()方面优于高温丁苯。
A. 50℃,100℃,极性、弹性、老化性B. 0℃,50℃,加工性能、色泽、老化性C. 5℃,50℃,弹性、强度、加工性能D. 0℃,50℃,极性、弹性、老化性3. 氨基树脂可由下列哪一类化合物进行合成?(C )A. 苯酚与甲醛B. 二元酸与二元胺C. 脲与甲醛D.光气与双酚A4. 本体聚合常采用分段聚合工艺,其目的是(B )A. 降低反应温度B. 导出反应热C. 提高转化率D. 简化工艺5. 离子聚合过程,一般选择(D)工艺。
A. 悬浮聚合B. 乳液聚合C. 本体和悬浮D. 本体和溶液6.悬浮聚合与本体聚合工艺相比,前者(B )。
A. 工艺简单,成本低B. 导热效果好,产物纯度低C. 转化率高,成本低D. 后处理工艺简单7. 乳液聚合生产过程中,破乳方法不包括( B)。
A. 强烈搅拌B. 加热C. 加入电解质D. 调节pH8. 对于粘度很高流动性差的合成橡胶溶液聚合,反应釜应选择( A)搅拌器。
A. 螺带式B. 平浆式C. 锚式D. 旋浆式9. 下列哪种温度不是国际通用的描述塑料的耐热性能的( D )。
A. 马丁耐热温度B. 维卡耐热温度C. 热扭变温度D. 玻璃化温度10. C4馏分中所含的丁烷、丁二烯、丁烯各异构体的沸点非常相近,可通过( C )的方法进行分离。
A. 闪蒸B. 水蒸气蒸馏C. 萃取精馏D. 减压蒸馏11. APP是指( C)。
A. 全同聚丙烯B. 间同聚丙烯C. 无规聚丙烯D. 高分子量聚丙烯12. 用无机粉末做分散剂的自由基悬浮聚合结束后,用( B )洗涤以除去分散剂。
A. 稀碱B. 稀酸C. 去离子水D.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3. BPO常常和(C )组成氧化还原引发体系用于自由基聚合。
聚合物合成工艺学-复习题

填空题1.塑料、合成橡胶和合成纤维被称为三大合成材料。
2.五大通用塑料是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氯乙烯和ABS树脂3.五大工程塑料是聚酰胺(尼龙)、聚甲醛、聚碳酸酯、聚苯醚和热塑性聚酯。
4.塑料的原料是合成树脂和添加剂(助剂)。
5.制造橡胶制品时加入硫化剂的作用是使线形合成橡胶分子变成松散的交联结构6.离子聚合及配位聚合反应实施方法本体聚合、溶液聚合和淤浆聚合。
7.高分子合成工业的任务是将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经聚合反应使之合成为高分子化合物。
8.废旧塑料回收利用的方式及其特点。
作为材料再生循环利用:再处理后降级使用;作为化学品循环利用:降解,高温裂解或催化裂解;作为能源回收利用:粉碎作燃料9.石油裂解气经分离可得到乙烯、丙烯、丁烯、丁二烯;石油炼制产生的液体经加氢催化重整可转化为芳烃,萃取分离可得苯、甲苯、二甲苯等。
10.炼焦(高温干馏):煤在焦炉内隔绝空气加热到1000℃,可获得焦炭、化学产品和煤气。
11.高分子合成材料可分为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涂料、粘合剂、离子交换树脂等。
12.三大合成纤维是聚酯纤维、聚丙烯腈纤维和聚酰胺纤维。
13.高分子合成材料最主要的原料是合成树脂和合成橡胶。
14.塑料生产中稳定剂的作用是防止成型过程中高聚物受热分解或老化。
润滑剂的作用是在高聚物成型过程中附着于材料表面以防止粘着模具,并增加流动性。
15.大型高分子合成生产装置的过程可分为:原料准备及精制、催化剂配制、聚合反应、分离、聚合物后处理、溶剂回收等。
核心是聚合反应过程。
16.自由基聚合的实施方法主要为本体聚合、乳液聚合、悬浮聚合和溶液聚合。
17.高分子合成工业的任务是将基本有机合成工业生产的单体,经过聚合反应合成高分子化合物,从而为高分子合成材料成型工业提供基本原料.18.高分子化合物生产流程评价的内容包括:生产方式、产品性能、原料路线、能量消耗与利用、生产技术水平考查。
19.石油是生产重要基本有机化工原料乙烯、丙烯、丁二烯、苯、甲苯、二甲苯(通称“三烯三苯”)的原料。
聚合物合成工艺学 复习重点

1、简述四种自由基聚合生产工艺的定义及他们的特点和优缺点?本体聚合(又称块状聚合):在不用其它反应介质情况下,单体中加有少量或不加引发剂发生聚合的方法。
可分为均相本体聚合非均相本体聚。
均相本体聚合指生成的聚合物溶于单体(如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
非均相本体聚合指生成的聚合物不溶解在单体中,沉淀出来成为新的一相(如氯乙烯)。
特点:产品纯净,电性能好,可直接进行浇铸成型;生产设备利用率高,操作简单,不需要复杂的分离、提纯操作优点:(1)本体聚合是四种方法中最简单的方法,无反应介质,产物纯净,适合制造透明性好的板材和型材。
(2) 后处理过程简单,可以省去复杂的分离回收等操作过程,生产工艺简单,流程短,所以生产设备也少,是一种经济的聚合方法。
(3) 反应器有效反应容积大,生产能力大,易于连续化,生产成本比较低。
缺点:(1) 放热量大,反应热排除困难,不易保持一定的反应温度(2) 单体是气或液态,易流动。
聚合反应发生以后,生成的聚合物如溶于单体则形成粘稠溶液,聚合程度越深入,物料越稠,甚至在常温下会成为固体。
(3) 任何一种单体转化为聚合物时都伴随有体积的收缩。
(4)聚合物粒子的形态和结构(均相聚合过程得到的粒子是一些外表光滑、大小均匀、内部为实心及透明有光泽的小圆珠球。
非均相聚合过程所生成的产物则不同,聚合物粒子是不透明的,外表比较粗糙,内部有一些孔隙)。
悬浮聚合:将单体在强烈机械搅拌及分散剂的作用下分散、悬浮于水相当中,同时经引发剂引发聚合的方法。
优点:(1)以水为分散介质,价廉、不需要回收、安全、易分离。
(2)悬浮聚合体系粘度低、温度易控制、产品质量稳定。
(3)由于没有向溶剂的链转移反应,其产物相对分子质量一般比溶液聚合物高。
(4)与乳液聚合相比,悬浮聚合物上吸附的分散剂量少,有些还容易脱除,产物杂质较少。
(5)颗粒形态较大,可以制成不同粒径的颗粒粒子。
聚合物颗粒直径一般在0.05-0.2mm,有些可达0.4 mm,甚至超过1m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聚合物合成工艺(1~20章)1、高分子合成工业的任务:将基本有机合成工业生产的单体,经聚合反应合成高分子化合物,为高分子合成材料成型工业提供基本原料。
2、合成高分子材料有:合成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涂料,粘合剂,离子交换树脂。
3、合成树脂可以用:(溶液聚合/乳液聚合/悬浮聚合/本体聚合)方法制得;合成橡胶可以用溶液聚合/乳液聚合方法制得;、高分子化合物生产过程有:(1)原料准备与精制过程;(2)催化剂(引发剂)配制过程;(3)聚合反应过程; (4)分离过程;(5)聚合物后处理过程;(6)回收过程。
、原料准备与精制过程:包括原料(单体、溶剂、助剂等)贮存、精制、干燥、配制、计量等过程和设备。
、催化剂(引发剂)配制过程:包括催化、引发和助剂的贮存、配制、溶解、调整浓度、计量等过程与设备。
、聚合反应过程:包括以聚合装置为反应中心的有关传热传质的过程与设备。
、分离过程:包括未反应单体的分离、脱除溶剂、催化剂,脱除低聚物等过程与设备、常用分离方法:高真空脱除,蒸汽蒸馏,闪蒸,水洗,离心过滤分离;沉淀分离;喷雾干燥分离。
、聚合物后处理过程:将分离得到的聚合物经进一步处理,得到性能稳定方便使用的产品,包括干燥,造粒,筛分,批混,包装等工序与设备。
、回收过程:主要是对回收的单体、溶剂进行精制,然后循环使用。
包括离心分离、过滤、分馏、精馏等工序与设备。
、在聚合物生产过程中反应器上的粘结物有何危害如何防止危害:降低反应器传热效率;影响产品质量。
防止:a.尽可能提高反应器内壁的光洁度;b.使用过程中防止内壁表面造成伤痕;c.聚合釜满釜操作减少液体界面;d.反应物料中加防粘釜剂等。
5、合成树脂与合成橡胶生产上的差别主要表现在分离过程和后处理过程差异很大。
6、如何对聚合物生产流程评价(1)产品性能的考查;(2)原料路线的考查;(3)能量消耗与利用的考查(4)生产技术水平的考查;(5)经济性的考查。
7、高分子聚合反应产物的特点是:1、分子量大小不等,结构亦非完全相同的同系物的混合物;2、其形态为坚硬的固体物、高粘度熔体或高粘度溶液;3、不能用一般的产品精制方法如蒸馏、结晶、萃取等方法进行精制提纯。
8、聚合物回收利用的主要途径:a.作为材料再生循环利用;b.作为化学品循环利用;c.作为能源回收利用。
9、聚合物单体的合成(来源)路线有哪几种a、石油化工路线,b、煤炭路线,c、其它原料路线。
10、石油化工路线可以得到哪些聚合物主要原料单体(三烯三苯)1、乙烯,2、丙烯,3、丁二烯,4、苯,5、甲苯,6、二甲苯11、煤炭路线可以得到哪些主要单体和原料1、苯,2、甲苯,3、苯酚,4、乙炔12、从乙烯单体可以合成得到哪些单体和聚合物1、聚乙烯,2、乙丙橡胶,3、氯乙烯(聚氯乙烯),4、乙酸乙烯酯(聚乙酸乙烯酯,聚乙烯醇),5、苯乙烯(聚苯乙烯,ABS,丁苯橡胶)6、环氧乙烷,乙二醇(聚氧化乙烯,涤纶树脂)13、丙烯单体可以得到哪些单体和聚合物1、聚丙烯,2、乙丙橡胶,3、丙烯腈(聚丙烯腈,丁腈橡胶)4、丙烯酸、丙烯酸酯(聚丙烯酸,聚丙烯酸酯)5、ABS,6、丙酮、甲基丙烯酸酯(聚甲基丙烯酸酯,环氧树脂)7、环氧丙烷,环氧氯丙烷(聚氧化丙烯)14、苯可以得到哪些单体和聚合物1、苯乙烯(聚苯乙烯、丁苯橡胶、ABS、离子交换树脂)2、环己酮、己内酰胺、己二酸(尼龙6、尼龙66)3、苯酚(酚醛树脂、环氧树脂、聚碳酸酯、聚砜树脂)15、丁二烯可以得到哪些聚合物1、顺丁橡胶,2、丁苯橡胶,3、丁腈橡胶,4、氯丁橡胶,5、ABS树脂16、二甲苯可以得到哪些单体和聚合物1、邻苯二甲酸酐(醇酸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2、对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二甲酯(涤纶树脂PET,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3、间苯二甲酸(聚芳酰胺)17 、乙炔可以得到哪些单体和聚合物1、氯乙烯(聚氯乙烯)2、乙酸乙烯酯(聚乙酸乙烯酯、聚乙烯醇)3、氯丁二烯(氯丁橡胶)4、丙烯腈(聚丙烯腈)18、塑料的玻璃化温度高于室温;橡胶的玻璃化温度低于室温。
19、自由基聚合实施方法所用原料及产品形态,表2-3 P920、聚合反应器中物料形态:表2-5 P10①高粘度熔体(均相)-熔融、本体聚合;②高粘度溶液(均相)-自由基溶液聚合、离子及配位溶液聚合、溶液缩聚;③固体微粒-液体分散体系(非均相)一自由基悬浮聚合、离子及配位溶液聚合、溶液缩聚;④胶体分散液(非均相)-自由基乳液聚合;⑤粉状固体(非均相)-自由基本体聚合、离子及配位本体聚合;⑥固体制品(本体浇铸聚合)。
21、根据引发剂的溶解性能可分为哪几种各用在什么聚合方法水溶性引发剂:用于乳液聚合和水溶液聚合。
油溶性引发剂:用于本体、悬浮与有机溶剂中的溶液聚合方法。
、常见的引发剂品种有哪些a.过氧化苯甲酰(BPO);b.偶氮二异丁腈 (AIBN) ;c.过硫酸钾(KPS)过硫酸胺(APS)。
、自由基聚合反应中引发剂的选择原则1)根据聚合操作方式和反应温度,选择适当分解速度的引发剂。
2)根据反应温度选择合适的引发剂。
3)根据分解速度常数选择引发剂。
4)根据分解活化能选择引发剂;5)根据引发剂的半衰期选择引发剂、影响聚合物平均分子量的主要因素有:聚合反应温度:随着聚合反应温度的升高,所得聚合物的平均分子量降低。
引发剂浓度:与平均分子量成反比;单体浓度:与平均分子量成正比。
、自由基聚合生产中控制产品平均分子量的手段是:严格控制引发剂用量;控制反应温度和其他反应条件;选择适当的分子量调节剂并严格控制用量。
24、本体聚合工艺有何特点1、聚合反应是放热反应,放出的热量大。
2、聚合反应热的散发困难。
3、物料温度容易升高。
4、产品工艺简单,纯度高。
25、用于本体聚合的反应器有哪些形状一定的模型,釜式聚合釜,连续聚合反应器、悬浮聚合的配方如何组成单体、水、引发剂、分散剂,必要时添加缓冲剂、悬浮聚合的液滴稳定分散条件:在分散相与连续相界面存在保护层防止凝结。
搅拌装置的剪切速率足以使凝结液滴重新分散。
搅拌剪切力足以防止两相因密度不同而分层。
27、悬浮聚合用分散剂有哪些保护胶类分散剂(水溶性高分子材料),无机粉状分散剂两大类。
28、简述悬浮聚合生产工艺过程原料准备、聚合、脱单体、过滤分离、水洗、干燥等29、溶液聚合配方组成是什么单体,溶剂,引发剂30、溶液聚合使用的溶剂主要有醇、酯、酮,芳烃:苯、甲苯等。
31、有机溶剂中进行溶液聚合时,使用何种引发剂采用可溶于有机溶剂的过氧化物引发剂或偶氮化合物引发剂。
32、用水作为溶剂时,采用何种引发剂水溶性引发剂如过硫酸盐及其氧化还原体系。
33、溶液聚合过程中改变产品平均分子量的方法:改变引发剂用量;改变单体/溶剂的用量比;添加分子量调节剂等。
34、乳液聚合法的主要优点:在乳液聚合过程中水作为分散介质,对于聚合反应热的清除十分有利;生成的高聚物呈高度分散状态,反应体系的粘度始终很低;分散体系的稳定性优良。
产品乳液或称为胶乳(液)可以直接用作涂料、粘合剂、表面处理剂等。
35、乳液聚合法的主要缺点聚合物分离析出时,需要加破乳剂,分离过程较复杂,并且产生大量的废水;如果直接进行喷雾干燥以生产固体合成树脂,则需要大量热能,而且所得聚合物的杂质含量较高。
36、什么是表面活性剂的CMC表面活性剂分子形成胶束时的最低浓度称为“临界胶束浓度(CMC).在此时,分散体系的许多性能会发生变化。
37、乳化剂的HLB与其亲水性之间有何关系HLB是指亲水—亲油平衡值,HLB越高,亲水性越大。
38、表面活性剂有哪些类别(1)阴离子表面活性剂,(2)阳离子表面活性剂,(3)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不离解成离子,使用与pH无关。
(4)两性表面活性剂,同时含有碱性基团和酸性基团,在任何pH值下都有效。
39、乳状液破乳的方法有:加入电解质,改变pH值;冷冻破乳;机械破乳。
40、乳液聚合的主要组分单体,乳化剂,反应介质水,引发剂,分子量调节剂,电解质,终止剂41、乳液聚合对单体和水有什么要求单体不含有阻聚剂,纯度在99%以上;水中应尽可能的降低钙,镁,铜和铁离子的含量。
应当使用去离子的软水。
、判断用阴离子乳化剂制得的乳液(选择)粒径(小/大),化学稳定性(好/差),机械稳定性(好/差)用非离子乳化剂制得的乳液粒径(小/大),化学稳定性(好/差),机械稳定性(好/差)43使用阴离子乳化剂或阴离子乳化剂和非离子乳化剂的混合物。
用量范围在1~10%。
44、乳液聚合使用什么类型引发剂用量范围一般使用水溶性引发剂,如过硫酸钾、过硫酸胺等,也可使用氧化还原引发剂用量范围~%之间.45、乳液聚合根据配方中物料向聚合反应器加料的方式,分为间歇操作,半连续操作,连续操作。
46、间歇操作有何缺点冷却系统的热负荷很不均匀;生产共聚物时,其组成会发生变化,活性高的单体先聚合,活性低的单体后聚合,水溶性高的单体在水相中聚合生成低聚物;由不溶于水的单体生产的胶乳,其颗粒分布较窄。
47、什么是半连续操作其目的是什么半连续操作是将配方中的一部分物料于聚合反应开始前加于聚合釜中,聚合反应开始后陆续将剩余的物料分批或连续加于聚合釜中,反应结束后一次出料。
目的在于控制反应速度.48、什么是种子乳液聚合方法在乳液聚合在已有生成的高聚物胶乳微粒上进行的乳液聚合这种情况下原来的微粒好似种子,因此称做”种子乳液聚合方法”。
49、什么是核壳乳液聚合两种单体进行共聚合时,如果一种单体首先进行乳液聚合,然后加入第二种单体再次进行乳液聚合,则前—种单体聚合形成胶乳粒子的核心,好似种子,后一种单体则形成胶乳粒子的外壳。
50、什么是离子型聚合反应单体在阳离子或阴离子作用下,活化为带正电荷或带负电荷的活性离子,再与单体聚合形成高聚物的化学反应,统称为离子型聚合反应。
51、离子聚合反应的特征对单体的选择性高;链引发活化能低,聚合速率快;存在增长离子与反离子的平衡;不同类型的离子型聚合引发剂不同;不存在偶合终止,只能单基终止。
52、什么是配位聚合反应有什么特点配位聚合反应是烯烃单体的碳-碳双键与引发剂活性中心的过渡元素原子配位,然后发生位移使单体分子插入到金属-碳之间进行链增长的一类聚合反应。
其特点是:产物立构规整性好、相对分子量高、支链少、结晶度高。
实现了难于进行自由基聚合的丙烯的工业化生产;实现了乙烯的低压聚合等。
53、离子聚合与自由基聚合有何异同1.反应机理都具有链引发,链增长,链转移,链终止过程。
2.引发剂种类对自由基链增长反应无影响;对离子聚合增长链末端的性质有影响,因而对链增长有影响。
3.反应介质对自由基链增长反应无影响或影响小;对离子聚合反应动力学和所得分子结构有明显影响。
54、为什么阳离子聚合反应一般需要在很低温度下进行因为阳离子聚合的活性种一般为碳阳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