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中学英语教研会2020年年会论文评选获奖公布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英语学科能力研究》评介

Famousteacherguidance 名师指导Cutting Edge Education 教育前沿 101《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英语学科能力研究》评介文/李红摘要:本研究以实验区的7-12年级初中和高中学生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究核心素养背景下学生的英语学科能力表现,核心能力的素养表现以及影响我国中学生英语学科能力表现的因素。
研究方法采用了文献研究法,通过构建基于核心能力素养的英语学科能力表现指标体系,开发测评工具,采用大规模测评以及基于课堂的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课例研究等方式,验证该体系对于探查学生学科能力发展现状、诊断教学问题的信度和效度,最后深入课堂实施改进项目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课堂教学改进项目对提升学生的学科能力薄弱项起到了显著的作用,对教师教育观念转变,从关注“教”转向关注“学”,实施指向提升学生英语学科能力的教学实践产生重大影响。
本研究能帮助教师改进教学设计与课堂实施,提升中学生学科能力的薄弱项,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
关键词:核心素养;英语学科能力;指标体系;课堂教学进入21世纪,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全面深化阶段。
学校教育,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下面临着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落实以德育人根本任务的巨大挑战。
核心素养,是学生适应社会发展乃至终身发展过程必备的关键能力和本质特征。
培养当代学生的核心素养越来越发展成为衡量学生人生学习和成长的核心指标之一。
就英语学科而言,学生的核心素养涵盖语言、文化、思维和学科等方面。
而这其中,学科中的学科能力综合体现了学生的智力和能力。
此外,学科能力的核心素养需要渗透于特定学科中,才能使学生的智力、能力与具体的学科达成有机结合。
1 内容简介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包含英语学科能力这一重要组成部分。
在系统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英语学科能力的相关研究团队做出了以下努力:构建了英语学科能力及其表现的理论框架,提炼出可测评的关键能力要素,刻画了各要素的表现指标,并基于该框架进行了试题开发、大样本测试分析及相关的教学改进工作。
广州市第十三届中学语文年会论文天河区获奖情况

广州市第十三届中学语文年会论文天河区获奖情况
区属各初中学校:
为了总结2009—2012年广州市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与实践的成果,广州市第十三届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自2011年11月起,向全市语文教师发出了征集内容为“写作、阅读、活动”的教研成果的通知,我区于2012年2月前分别组织了成果交流会,并对本区教师提交的成果进行了初评。
2012年4月,由广州市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和广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语文科联合组成了年会成果评审委员会,对各区提交的初评成果进行了复核,我区初中语文学科获得广州市二等奖四篇,三等奖八篇。
天河区一等奖30篇,二等奖40篇。
具体获奖名单如下:
广州市论文年会获奖名单(初中语文)
广州市天河区教育局教研室2012.6.1。
首届全省初中英语新课程教学论文评选获奖名单(排名不分

OXFORD WNGLISH初中英语课堂目标以及课堂设计 "初中英语优秀生与学困生学习策略对比研究"结题报 告 新课程英语有效教学创新设计与实施----任务型的教 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人人参与,感受成功-----让任务型教学走进初中英语 写作课堂 发挥教研职能 服务课程改革 推进素质教育----我 市开展中学英语课程改革教学研究经验谈 浅谈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语言思维品质的培养 英语歌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初中生英语写作教学初探 英语教学中情感教育的融合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认识与实践 Go for it!教材的使用疑难及教学对策 《关注学生情感 促进自主学习》
中山市小榄华侨中学
528415 512026
三等 三等 三等
邱良婕 林月明 梁伙英 杨 荣
云浮市云安县教育局教研室 肇庆市端州区城中路167号+E54 东莞市长安实验中学 云浮市裕华东路90号 汕尾市城区凤翔逸挥基金学校
527500 526020 523000 527300 516600
三等
三等 三等
517001 524076 522000 528300 515638 524048 515700 515300 527200 528100 511515
二等
二等 二等
二等
二等 二等 二等 二等 二等
二等
二等
二等
陆丰市龙潭中学 阳江市阳东县红丰镇塘围中学
516500 529950
二等 二等
28.深圳市
26.湛江市
优化课堂
提高初中英语教学效率
黎
浩
湛江市米稔中学
湛江市坡头区米稔中学
524061
三等
27.湛江市
《农村初中英语课堂语言运用设计与运用研究》课题 研究报告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和思考
广州市第十三届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年会成果

广州市第十三届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年会成果广州市第十三届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年会成果获奖名单为了总结2009—2012年广州市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与实践的成果,广州市第十三届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自2011年11月起,向全市语文教师发出了征集内容为“写作、阅读、活动”的教研成果的通知,至2012年3月止,共收到教研论文、活动型写作教学方案设计及学生作品、“以写促读、读写结合”研究报告等成果1403 篇。
各区(市)中语会于2012年2月前分别组织了成果交流会,并对本区教师提交的成果进行了初评。
2012年4月,由广州市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和广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语文科联合组成了年会成果评审委员会,对各区提交的初评成果进行了复核,评出一等奖15篇,二等奖102篇,三等奖223篇。
具体获奖名单如下:一等奖区属学校姓名成果名称海珠区广州市第六中学郭子健建构“交流-读者”式的写作课型海珠区广州市第四十一中学郭美贤“量化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语文“写作、阅读、活动”教学中的应用初探荔湾区广州广雅实验学校杨瀛瀛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的过程优化研究越秀区广州市第三中学何晓敏语文教学的新模式广州市广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陈坪任务分析理论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花都区花都区教育局教研室汤淑华品读语言:实现中学语文阅读有效教学的核心越秀区广州市第十三中学潘玉珊初高中文言文阅读教学有效衔接初探荔湾区广州市第一中学俞涛《西关,这里风景独好》写作活动系列教学谭华瑛设计海珠区广州市第五中学陈智基于“以写促读,以读带写”理念的教学实践番禺区洛溪新城中学赖利明高中语文以写促读、读写结合有效教学模式初探越秀区广州市第十七中学林健以写带读,培养学生的言语创造力海珠区广州市海珠实验中学徐瑛洁文言文教学的“以写促读”有效策略萝岗区广州市第二中学石敏高中语文古典诗歌意境的审美策略荔湾区广州市西关外国语学校冼笑明浅谈高中语文古典诗词教学的有效策略白云区白云区神山中学李春梅农村初中语文“以写促读,读写结合”的实践研究二等奖(排名不分先后)区属学校姓名成果名称越秀区广州市第十三中学刘宇立浅谈教材资源在写作教学中的活用越秀区广州市恒福中学胡镇阅读与写作并进思维与表达共长越秀区广州大学附属中学陈文学浅谈综合活动在语文新课程中的有效运用越秀区广州市华侨外国语学校黄娟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厚积薄发”越秀区广州市第三中学张慧敏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越秀区广州市第二中学李曼婷在《学业评价》下探索作文教学途径越秀区广州市培正中学黄映云《培正校园处处有语文》活动型写作系列设计越秀区广州市第十六中学刘虹“以写促读、读写结合”过程研究的报告越秀区广州市铁一中学陈玉芬浅谈阅读教学中独立阅读能力的培养越秀区广州市第二中学冯健用“同题异写”训练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荔湾区荔湾中学张晓红浅谈初中作文评改教学的有序化荔湾区广州市真光中学刘伟斯略论高中作文的思辨性——以广东高考近五考场作文为例荔湾区广州市真光中学李宏发运用教学案提高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的有效性荔湾区广东广雅中学刘文岩“善思明辨”才能下笔有神——试论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辨力荔湾区广州市协和中学戴宏辉时事辩论析事理激扬文字任评说——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一单元“关注社会”(活动单元)教学设计荔湾区广州市美华中学何穗湘《中考作文备考系列化探究》验收结题报告荔湾区广州市协和中学唐秀清根实而丰厚、守正而多元——高中古诗文教学渗透传统文化教育之策略荔湾区广州市第一中学商利民论在高中古诗文阅读教学中开展活动课程的实践研究荔湾区广州市协和中学晏丽萍粤教版必修二活动单元读写综合活动方案设计荔湾区广州市第四中学黄小燕“以写促读”活动型写作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荔湾区广东广雅中学王玲关注社会活动单元设计海珠区广州市第五中学黄蕴怡夕阳芳草寻常物,解用都是绝妙词——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相结合的实践初探海珠区广州市第五中学程炤亚我为“导语”进一言海珠区广州市晓园中学凌艳秋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效培养海珠区广州市第五十二中学黎颍瑜发自真情,都是天籁海珠区广州市海珠实验中学曾俊健阅读与写作比翼,兴趣共高效齐飞——浅谈读写结合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海珠区绿翠中学陈婉柔采零琼碎玉,筑读写厚基海珠区广州市第四十一中学李奕浅论如何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考意识海珠区广州市第六中学刘秋菊教材,我们该拿你怎么办呢?——活用教材,有效教学天河区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黄胜多向拓展空间,快乐自主作文天河区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曾一鸣课外自主作文天河区广州市第四十七中学宋慧琼从课文出发,享受读写乐趣天河区广州市第七十五中学李梅芳不动笔墨不读书天河区广州市第七十五中学易整容当感情的洪流与散文相遇天河区广州市第四十四中学陈嫦课堂小练笔,阅读大精彩天河区广州市第七十五中学兰燕萍架起沟通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的桥梁天河区华颖中学丁卫兵采得尘土铸蔷薇天河区天河中学麦著来浅谈如何在教学中落实以写促读白云区彭加木纪念中学招健君以写促读的有效教学探究白云区彭加木纪念中学柯丹找准读写契合点以写促读显成效白云区白云中学李梓云以写促读,强化学生的能动参与白云区石井中学梁延娟读写结合,比翼双飞——以读助写、以写促读课堂教学浅探白云区广州市第六十五中学沈在连发现·探究·表达——高中语文探究式教学的构想、实践与反思白云区白云区三元里中学朱剑英以读助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白云区广州市培英中学余莹精明一篇文章事,只欠清香不欠花——谈高三作文素材积累的有效教学白云区彭加木纪念中学曾翠影语文教学“以写带读”落实读写——语文“以写带读”读写结合有效教学策略浅探白云区广州市培英中学李红让阅读成为活水,让写作成为习惯——关于中学生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做法探究白云区培英中学太和校区符海燕高中作文序列化教学的有效实施策略白云区广州市广外附设外语学校陈莲构建“以赏促写、赏写互动”教学模式的思考与实践黄埔区广州市第八十四中学邱卫芳初中“读写结合,写读互动”有效教学实践黄埔区广州市第一二三中学梁鹏姬李炜仪关注自我——作文与主题活动一体化教学设计黄埔区双沙中学欧阳丽洁基于教材阅读的作文教学探讨黄埔区新港中学许绍武“潜写作”同步提升初中学生作文素养训练策略探径黄埔区广州市第八十七中学何宝珍活动型写作教学初探黄浦区广州市第一二三中学李炜仪关于“假话”作文的几点思考黄浦区广州市石化中学杨春燕寻找打开写作之门的钥匙——在广州市第五组生源学校开展“以读促写”教学活动的尝试萝岗区广州市玉岩中学林婉生作文教学应具有过程意识萝岗区广州科学城中学熊厚兰读评天下时事——时评写作教学活动方案设计萝岗区广州市玉岩中学肖亮琪落实以写促读,提升语文素养萝岗区萝岗区九佛二中马泽同写作教学探索与启示萝岗区广州科学城中学江力桑“写作本位”理念开辟高中语文教学新天地南沙区广州外国语学校熊芳芳孝·爱:中西方文化的核心差异南沙区广州市南沙第一中学王永杰以写促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番禺区广东仲元中学彭真健关于“以写促读”教学策略的认知与实践番禺区广东番禺中学蔡灵丹让学生作文更有“味”——高中语文散文化笔法教学浅探番禺区象贤中学魏运海“写”为中心,读写结合,设计科学的课型支撑课题——关于“以写促读,读写结合”有效语文教学的课型分析与设计案例番禺区广州市洛溪新城中学邬红以写促读——语文写作教学的有效性尝试番禺区广州市洛溪新城中学丘晓晖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活动型写作单元体验情感教学设计及学生作品番禺区广州市洛溪新城中学詹纯丽活动型写作——实践“以写促读”理念的有效途径番禺区番禺区石北中学田小颖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几点思考番禺区番禺区市桥桥城中学王焯凌诉说真情突出实感——谈如何有效指导学生写出真情之作番禺区番禺区市桥桥城中学王芳名著导读教学,既要“导”又要“读”番禺区广州市番禺区化龙中学龚杰文初中活动型写作教学有效性的实践和探究番禺区广州市番禺区钟村中学张丽群中学语文课外阅读课程化案例研究番禺区番禺市桥东风中学梁月云《番禺的四季》教学设计番禺区广东省第二师范学院番禺附属中学吴继缘番禺区农村高中有效阅读教学策略的探索与实践番禺区广东省第二师范学院番禺附属中学何洪漫寻校园春色,开写作新源----活动写作教学探索番禺区番禺区鱼窝头中学段新立基础教育中文学审美教育的虚假性批判番禺区象贤中学王芳用知识分类学习论指导作文教学花都区广州市花都区秀全中学张玲荣感悟自然、情注笔端——必修3感悟自然活动设计、教学实录、学生作文花都区花都区新华中学梁淑君因读而丰富因写而深刻——浅谈《传记选读》阅读与作文序列化片断训练的有机结合花都区新华培新初级中学江莲姬让语文学科双翼齐飞——浅谈“以读带写,以写促读”的教学策略花都区花都区教育局教研室黄丽娴阅读教学不能混淆的两组思维从化市从化中学彭亚燕读古典诗词,说人间爱情——“读写互动,以写促读”活动课从化市从化河东中学叶治平读写结合,提高初中作文教学实效从化市从化龙潭中学陆凤珍做一个稻田守望者—谈谈如何有效积累农村地区写作素材从化市从化太平二中禤倩敏“场面描写”活动型写作教学案例从化市从化太平二中韩玉梅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写作能力从化市从化河东中学冯满卿大阅读,勤积累,促写作——“以读促写”课题的研究从化市从化六中钟丽娴整合语文教材写作教学资源的方法与实践增城市增城市新塘中学严泳洁关注现实,激活思维,使作文彰显思想的深度增城市增城市增城中学黄蔼北借文本形式,写潇洒作文——粤教版必修1第一单元“以写促读”释例增城市增城市郑中钧中学肖丽娜探求读写新路径——对读写关系的再认识增城市增城市新塘中学赵永中从片段训练着手,多维度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增城市增城市荔城中学吴天学理正读写观念,提高语文实效增城市增城市派潭中学陈志芳搭建活动的平台,焕发作文的魅力——“活动型”作文写作教学方案设计增城市仙村中学徐秋红《与好人牵手》活动型写作教学方案设计增城市福和中学邓海球在读书笔记中实现读与写的结合增城市福和中学郑敏清“初中语文‘以写促读、读写结合’模式”研究报告增城市实验中学钟共梅生本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的策略增城市永新中学吴年有浅谈农村中学作文教学选材策略三等奖(排名不分先后)越秀区广州市第七中学赵方勋构建学习型课堂引导个性化阅读越秀区广州市育才中学肖铭华以写促读,语文教学新活力越秀区广州市第十中学钟志雄对新课标下语文阅读教学的思考越秀区越秀外国语学校(南)唐亮谈谈“以写促读,读写结合”背景下,学生读者意识的培养越秀区广州市知用中学廖嘉亮目标为帅胸有成竹越秀区广州市执信中学沈晓芬创设活动平台,激发写作兴趣,彰显理性思考越秀区广州市第三中学周嘉怡小文章·大视野越秀区广州市第七中学黄新恺以写促读,催生阅读写作教学的春天越秀区广州市第十六中学张晓燕谈语文教学新范式:以写促读、读写结合——以七上语文课堂教学为例越秀区广州市第二十一中学徐建平初中语文教学与岭南传统文化的契合策略初探越秀区恒福中学麻元凤“以写促读,读写结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妙用越秀区广州市铁一中学胡仁真写尽尘埃,读出境界越秀区广州大学附属中学梁苏健初中语文课堂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的实践与探索越秀区广州市第二中学柳英慧笔述——阅读教学中“以写促读”的有效方式越秀区广州市第七中学李海燕关注多元注解激发阅读兴趣越秀区广州市第十六中学潘建敏谈《香菱学诗》对写作教学的启示越秀区广州市第十六中学吴薇寻觅诗情写中品读越秀区广州市第十六中学梁秋燕以写带读,任务驱动越秀区广州市第十三中学梅卓君“以写促读”的策略与思考越秀区广州大学附属中学袁伟军知言·明象·见意越秀区广州市第三中学简艺蕾以问题搭建阅读和写作的桥梁越秀区广州市第三中学李丽通过探究性语文学习培养自觉能动主体越秀区广州市第三中学李春霞言而有文,读而有径越秀区广州市第七中学郑丹丹以写促读,采花成蜜——论“以写促读,读写结合的教学原理及策略越秀区广州市第十三中学欧秀东在作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抒写个性感悟越秀区广州市华侨外国语学校张蓉活动化设计激扬语文课堂越秀区梅花中学黄文俊让语文学困生也养成读、写习惯越秀区矿泉中学卢少毅以写促读,给学生一双隐形的翅膀越秀区东环中学徐宇琦以写促读,提高学生语文能力——以写促读教学策略初探越秀区育才实验陈淑仪浅谈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教师的作为越秀区广州市铁一中学汪介文尊重孩子阅读的自主权和阅读兴趣,让孩子兴致盎然去读书越秀区广州市铁一中学祖春华改革语文教学观念,从阅读本位走向写作本位越秀区广东华侨中学汪萍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有效作文教学的探究与实践越秀区广州大学附属中学欧雪仪细节描写让文章充满活力越秀区广州市第三中学卢霭仪浅谈“以写促读,读写结合”的初中写作教学策略越秀区广州市第三中学郭燕青“天使的微笑”写作活动课荔湾区广州广雅实验学校向连以写促读——语文教材二次利用的好策略荔湾区广东广雅中学邬明燕另辟蹊径觅佳作——关于高中记叙文写作教学有效性的初探荔湾区广州市真光中学钟翠婷最是阅读能近人——新课标下中学语文阅读的有效性初探荔湾区美华中学谢燕豪综合性学习活动《莲塘清韵——品读莲的魅力》荔湾区广州市美华中学梁静涛廖志华“初一学生克服写作恐惧心理的探究”课题研究报告荔湾区广州市四中聚贤中学叶芬芳“以写促读”在古诗词鉴赏中的运用探究荔湾区广州市第九十三中学黄艳红主动学习自主探究——以写促读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荔湾区广州广雅实验学校温景祥阐释意象,体悟诗情——探寻初中古诗词教学的“以写促读”荔湾区广东广雅中学郑莉新课标下高中语文小说教学教法探究荔湾区广州市真光中学赵香甜呼唤真情作文荔湾区广州市西关外国语学校黎建蓉少年情怀总是诗荔湾区荔湾区汾水中学梁锦华《我理想的居住家园设计》活动型写作教学方案设计荔湾区东漖中学刘燕清《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有效策略的研究》课题研究报告海珠区广州市第五中学李建明读写结合,互为促进海珠区广州市第五中学沈顺葵巧借课文,读写结合,提高水平海珠区广州市第五中学曾国辉借助读书论坛,促进学生写作海珠区海珠区六中珠江中学陈方芳借用教材巧写片断作文实现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对接海珠区海珠区六中珠江中学吕善珊浅谈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有效切入问题海珠区广州市海珠区劬劳中学卫雾珠以写促读,读写生辉──读写结合的一种有效方法海珠区广州市第四十一中学胡艳丽《唐宋散文选读》有效教学策略初探海珠区广州市第四十一中学莫劲红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运用元认知理论提高高中学生诗歌鉴赏能力海珠区广州市培才高级中学江伟嫦以写促读,读写结合海珠区广州市培才高级中学蔡绮虹“巧读新闻素材,以写促读”研究报告海珠区广州市第九十七中学麦滢滢高中生态化作文教学初探海珠区广州市第六中学肖刚“片段作文”高效课堂教学建构浅探海珠区海珠区六中珠江中学刘妙青初中课本写作素材开发与运用教学策略海珠区南武中学陈碧宇读写结合,培养语文学科思维能力海珠区绿翠中学宋津让作文不再成为我们心中的“痛”——关于作文的“学”与“教”海珠区广州市第五中学吴学慈为有“课堂”活水来海珠区广州市南武中学梁璟瑜以写为读之墩,共筑读写之桥——“以写促读,读写结合”语文有效教学海珠区广州市南武中学曹志伟浅谈生活素材与中学生记叙文写作教学海珠区海珠区六中珠江中学杨文秀初探读写一体化教学模式激活学生的写作思维海珠区广州市第七十八中学陆燕在语文活动中生成阅读能力海珠区广州市第五十二中学周群欲生花妙笔须巧妇有米天河区广州市第四十七中学佘云高中学生记叙文写作困境及对策初探天河区广州市第四十七中学陈碧蓉一缕书香伴我行天河区聋人学校朱锐江聋高中生语文元认知阅读策略与训练研究天河区东圃中学李美芳初中起始年级读写实践浅谈天河区天秀中学余敏基于问题学习理论下的以写促读的教学实践的探究天河区南国学校方晖眼明手快有心意天河区广州市第八十九中学钟志婷初三学生中考材料作文审题困境及应对策略天河区天河中学张晓峰运用教材文本,指导提高记叙文写作教学效果天河区广州市第一一三中学李颖宜Moodle环境下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实践天河区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盖英俊在诗歌鉴赏教学课堂合作活动中发挥教师核心能力天河区广州市第四十四中学谭颖通过时评提高高中“学困生”的写作能力天河区广州市第四十四中学陈香玲让阅读的根结出写作的果天河区天河中学陈伟红如何实现“以写促读”的目标天河区广州市第一一三中学王文辉我的“以写促读”的实践操作天河区聋人学校方蕾全沟通教学法在口语交际课中的实践研究天河区广州市第十八中学李美丽以写促读,写作本位,开启写作教学新理念天河区东圃中学谭湛霞以写促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白云区白云中学周晓波读写互动回归语文本位白云区白云区石井中学岑玉池立足文本,巧练读写白云区白云区一一五中学郭梅芳与阅读同行,让作文生色——浅谈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白云区竹料一中吴璧瑜以读带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小议读的过程与写的过程的运思白云区广州市第七十中学沈玉连浅谈以写促读,轻松作文白云区白云区太和中学周学南确立“写作本位”观,将写作教学落到实处白云区石井中学刘婉娴读写结合,“实”化七年级语文(上)作文教学白云区培英实验学校杨剑锋让学生徜徉在鲜活的素材世界---初中学生作文素材问题的调查和思考白云区白云区太和中学郑松云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让以写促读的理念给语文课堂注入新的活力白云区白云区江高二中沈葵菘读中学写以写促读读写有效结合白云区白云区人和第三中学刘月兴以写促读,提升语文能力白云区广园中学郭丽琼诗意尽显文章魅力白云区广州市第六十五中学孟庆波“以写促读,读写结合”语文有效教学白云区广州市第七十一中学沈桂兰素材——技巧——展示——谈谈如何有效培养高三学生的作文能力白云区广州市第七十一中学郑景“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教学初探白云区广州市第八十中学曾丽琴“以写促读”语文导学案变式问题探讨白云区广州市第八十一中学陈焱以语文活动为载体,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白云区广州市第七十一中学谢燕琳《以写促读——让阅读教学走向生本》白云区白云区西洲中学袁玉萍写作让阅读增强“多一点”意识——以写促读,读写结合,有效提高学生读写的综合素养黄埔区广州市第一二三中学杨艳城乡结合部初中作文有效教学策略初探黄埔区港湾中学黄晖激趣、释疑、探究、创新、成长——体验情感综合性学习活动教学设计黄埔区广州市第八十六中学徐丽雪加强写作思维训练张扬学生的言语生命黄浦区广州市八十四中学谭芬罗青七年级上“感受自然”综合性学习活动设计黄浦区广州市第八十六中学分。
关于2015年度东莞市中学英语教研论文评选结果的公示

关于2015年度市中学英语教研论文评选结果的公示
各中学:
为了提高我市中学英语教学教研的水平,加强我市中学英语教师教学研究能力,探索和总结中学英语教学的新经验和新方法,我们组织了2015年度市中学英语研究论文评选。
本年度共收到论文420篇。
经过评委严格、认真的评审,评选出2015年度中学英语教研论文一等奖10篇、二等奖50篇、三等奖100篇。
现将结果进行公示(详见附件),公示期为2015年9月10日—8月16日,如有情况请联系市中学英语教研会。
联系:老师 23126193
市中学英语教研会
二○一五年九月十日附件:2015年度市中学英语教研论文评选拟获奖(排名不分先后)。
2010学年广州市九年级英语读写竞赛获奖通知

2010学年广州市九年级英语读写竞赛获奖通知2010学年广州市九年级英语读写竞赛获奖通知各区、(县级)市教育局教研室、市局属中学:经复核,现将2010学年广州市九年级英语读写竞赛决赛获奖名单公布如下。
个人一等奖是从笔试前61名考生中加试口语考试后, 按总分成绩高低而评出。
广州市教育局教研室2011年2月16日………………………………………………………………………………………………………2010学年广州市九年级英语读写竞赛获奖名单团体奖说明: 总分成绩相同的学校以口试成绩高者排前。
1.第一组(共8名)第一名华师附中第二名第16中学第三名华侨外国语学校第四名第二中学第五名西关外国语学校第六名广东实验中学第七名中大附中第八名天河中学2.第二组(共11名)第一名华工附中第二名育才实验学校第三名暨大附中第四名华附新世界学校第五名汇景实验学校第六名广雅实验第七名二中应元学校第八名长兴中学第九名桥兴中学第十名省实天河附中、广州四中聚贤一、个人一等奖(共49名)说明:获得一等奖考生以口语和笔试成绩的合计分排序,口试满分为50分。
中大附中杨立中华师附中陆跃辉育才实验学校朱琨瑶广州七中余靖之广州市二中潘浩然中大附中项子越华师附中胡津铭广州西关外国语学校郭凤茹广州市华侨外国语学校黄绯青东风中学程意华师附中叶昶天华附番禺袁嘉玉广州十三中姚嘉颖江南中学伍洁莹16中邓昊天河中学李笑尘华师附中新世界学校杨荟茜北师大南奥学校黄芷仪华工附中张楚华工附中黄樱子祈福英语华诗韵97中黄朝仪广东实验中学向雅雯越秀区二中应元学校林天仪16中陈玮奇广东实验中学吴桐广东实验中学潘一飞广州市华侨外国语学校梁诗怡知用中学黄平广州市华侨外国语学校池慧仪广州市华侨外国语学校唐雨晴省实天河附中张雨薇广州西关外国语学校陈倩琳华工附中郑越育才实验学校刘奕佳暨大附中刘艺扬汇景实验学校黄庭林广州市华侨外国语学校张之羽广州西关外国语学校黄稷琪东风中学陈廷翰97中叶婳广州三中陈嘉文广大附中吉星宇广州市二中米中杰恒福中学杜嘉琳江南中学麦楚瑶增城中学卢思广外外校梁嘉敏广州市二中陈慧婷(5人)二、个人二等奖(共122名)说明:经口试后总分排50~61名的考生获二等奖。
广州市中学数学教学研究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获奖论文

广东仲元中学
雷伟
高中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景 的实践探索
广州市育才中 学
罗文娟
没学极限,学生能学会导数 吗?
广州市西关外 国语学校
万红珍
高中数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阻 碍因素及其转化分析
二等奖(64篇)
作者单位
作者姓 名
论文题目
广州市天河中 学
张武
做好思维活动的导航——高中 数学习题课训练中的思维引导
方法探究
萝岗区镇龙第 二中学
广州市第71中 学
广州市第一中 学
广州市第一中 学
广州市天河中 学
广州市第二中 学
广东广雅中学
广州市第六中 学
黄培杰
张亚茹 韩莉 杜曼巡 官爱民 谭笑彩 李海明 熊川 黄成效 周能文 刘惠梅 田畋 叶小莹 林海 郁盛东 余美艳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初探
对一道数学题多角度探讨
新课改实施过程中的几点困惑 与对策
重视类比推理的应用 提升学生 的自学能力
新课标高考备考中选题的有效 性
从人教版和北师大版《数列》 教材的比较来看新教材的教学
新教材中学生数感的培养—— 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使用数学“学卷‘教学的有效策略
“问题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新课程 复习课教学中的应用
几何画板与数学教学整合的思 考
自主探究 合作学习 启迪思维
刘海英 区丽华
利用学生身边的实物模型学习 立体几何
挖掘教材问题空间 培养学生提 出问题的能力
市直属 市直属
广州市执信中 学
广州市第二中 学
市直属 广东华侨中学
南沙区 海珠区
广州市南沙中 学
广州市九十七 中学
海珠区 广州市第5中学
花都区
2016年广州市书香羊城高二学生英语读写竞赛

2016年广州市“书香羊城”高二学生英语读写竞赛获奖公布广州市各中学:2016年广州市“书香羊城”高二学生英语读写竞赛于2016年5月8日举行,各校共遴选出1023名学生参赛(缺考38人)。
评出团体奖16个,优秀团体辅导教师16名,个人辅导教师50人次;个体奖共341名,其中一等奖50名(不分组别),二等奖125名,三等奖166名。
现公布获奖情况(见附件)。
广州市教育研究院英语科广州市中学英语教学研究会 2015年5月13日附件:2016年广州市“书香羊城”高二学生英语读写竞赛获奖名单一、团体奖(16所学校)及团体指导教师奖(16名教师)第一组别:第一名:广州市执信中学(指导教师:岑立平)第二名:广东实验中学(指导教师:陈洁)第三名:广州市第六中学(指导教师:丁卫民)第二组别:第一名:广州市第四十七中学(指导教师:翟小洁)第二名:广州市真光中学(指导教师:谭佳)第三名:从化中学(指导教师:巢秀华)第三组别:第一名:广外附设外语学校(指导教师:梁榕榕)第二名:广州外国语学校(指导教师:徐一丹)第三名:广州市第四中学(指导教师:林苑)第四名:广州市玉岩中学(指导教师:宋冬冬)第五名:广州市铁一中学(番禺校区)(指导教师:邹先莹)第六名:广州市西关外国语学校(指导教师:邓伟平)第四组别:第一名:广东华侨中学(指导教师:邓蔚茹)第二名:黄冈中学广州学校(指导教师:李航)第三名: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番禺附属中学(指导教师:谢海红)第四名:暨南大学附属中学(指导教师:张琴)第五名:广州市恒福中学(指导教师:林晓虹)第六名:广州市培才高级中学(指导教师:王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州市第三中学
李慧华
高中课程改革新挑战: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与途径
三等奖
广东实验中学
黎欢
探讨现时大部分中学举办的英语配音大赛
三等奖
广州大学附属中学
王平方
如何利用语篇进行高中英语语法教学
三等奖
广州市育才中学
谢全胜
阳光评价背景下初中学生英语学习质量提升的策略研究
三等奖
广州市景中实验中学
陈兰香
生生评价在中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三等奖
番禺区石北中学
梁文红
“研学后教”英语课堂写作教学三步曲
三环境下协作知识建构学习策略在中学英语 --- 阅读教学中的绩效研究
三等奖
番禺区象达中学
何靖
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三等奖
广州市协和中学
刘英
拉波夫叙事分析模式对听说考试故事复述备考的启示
三等奖
二等奖
广州市第113中学陶育实验学校
谌璐
外语课堂中教师启动修正的个案研究——基于新手教师和经验型教师的对比
二等奖
广州市美术中学
卢丽嘉
以电子词典辅助美术生提高英语读写能力的研究
二等奖
广州市执信中学
谭翠敏
通过提高英语教师话语质量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行动研究
二等奖
番禺区南村中学
李铭珊
基于合作学习理论视角下的农村中学英语听说课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
初中生英语学习动机、学习策略与英语成绩的相关研究
三等奖
(完)
天河区骏景中学
陆艳艳
例谈沪教牛津版(广州)初中英语教材插图的应用
三等奖
广州市第八十九中学
林树江
欧美电影与音乐的欣赏与高中学生高考听说成绩相关性的研究
三等奖
广州市第八十九中学
陈红林
英语教学目标表述中的问题与改进建议
三等奖
广州市第八十九中学
钟志林
论“全纳教育”理论在高中英语阅读课中的运用与思考---以一节阅读课NSEFC SB 2 Unit4 Wildlife protection为例
二等奖
番禺区南村镇侨联中学
何燕琼
思维导图引领的初三词汇复习的研究
二等奖
番禺区石碁第二中学
梅晓燕
新课标对信息技术融入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分析与实践
二等奖
荔湾区西关培英中学
赵忻
复述性语言输入对广州市中考英语听说合考有效性的实证研究
二等奖
从化区城郊中学
谢素娇
立足教材文本提高农村中学学生英语阅读复述能力的有效策略研究
广州市中学英语教研会2016年年会论文评选获奖公布
广州市中学英语教研会聘请专家从2016年年会入围宣读的193篇论文中共评选出一等奖2篇,二等奖9篇,三等奖32篇。(详细名单见附件)
特此公布。
广州市中学英语教研会
2016年5月19日
附:
广州市中学英语教研会2016年年会论文评选获奖名单
(排名不分先后)
三等奖
广州市南武中学
孙文经
TSO思维课堂环境下英语试卷讲评课模式建构的探究与实践
三等奖
番禺区南村中学
万建军
高中英语说写教学中的“形---意”思维模式
三等奖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番禺附属初级中学
胡桥英
《农村中学英语阅读有效教学策略的案例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三等奖
广东番禺中学
叶传敏
读写结合,一举两得 --- 高中英语以读促写教学模式初探
作者单位
作者
姓名
论文题目
获奖
等级
花都区秀全外国语学校
杨敏
词块教学在初三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实验研究
一等奖
黄埔区镇龙中学
洪世黄
“模仿语言,创新内容”理念下的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效果研究
一等奖
广州市第八十中学
江惜娟
浅谈如何有效地设计写作任务,分层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等奖
广州市第七十二中学
张琳
提高中学生英语阅读素养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广东广雅中学
肖敏茹
评一节高中英语听说课---兼谈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英语听说教学
三等奖
广东广雅中学
梁德龙
网络环境下任务型教学的教学评价实验
三等奖
广东广雅中学
杨剑敏
以话题为导向的小组合作英语演讲口语教学模式初探
三等奖
广雅实验学校
邬少莹
新课标下初三英语阅读理解讲评课实践与思考
三等奖
广州市西关外国语学校
林怡
三等奖
广州市第二中学
黄恩华
语篇分析在阅读填空中的教学应用
三等奖
黄埔区镇龙中学
刘云芳
支架理论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三等奖
广州市第八十中学
陈水燕
农村学校词汇教学中运用故事情节提高课堂效能的教学实践
三等奖
广州市第六十六中学
谢婉婷
例谈过程写作法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三等奖
广州市白云中学
孟历
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三等奖
广州市白云中学
李吉华
基于语篇分析的阅读填空有效教学模式
三等奖
广州彭加木纪念中学
何瑜锋
当前高中学生英语语音学习困难成因分析和对策
三等奖
广州市第六十五中学
苏丽娴
浅谈如何提升高一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以人教版必修三教学实践为例
三等奖
广州市第一一六中学
陈丽芬
初中英语阅读分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