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中生物高考点复习】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
高中生物细胞分裂知识点图谱

高中生物细胞分裂知识点图谱关键信息项1、细胞分裂的类型:有丝分裂、减数分裂、无丝分裂。
2、有丝分裂的阶段: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3、减数分裂的阶段: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I、中期 I、后期 I、末期 I)、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 II、中期 II、后期 II、末期 II)。
4、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
5、细胞分裂与遗传规律的关系。
6、细胞分裂对生物体生长、发育和繁殖的意义。
1、细胞分裂的类型11 有丝分裂111 是真核生物进行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之一。
112 目的是形成两个与亲代细胞遗传物质相同的子细胞。
12 减数分裂121 只发生在有性生殖生物中。
122 产生配子(精子和卵子)的过程。
123 染色体数目减半。
13 无丝分裂131 分裂过程较简单,无纺锤体和染色体的形成。
132 常见于低等生物和高等生物的某些细胞。
2、有丝分裂的阶段21 间期211 为细胞分裂进行物质准备,包括DNA 复制和相关蛋白质合成。
212 细胞体积增大。
22 前期221 染色质螺旋化形成染色体。
222 核膜、核仁逐渐消失。
223 出现纺锤体。
23 中期231 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
232 染色体形态清晰,便于观察。
24 后期241 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
242 子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分别向细胞两极移动。
25 末期251 染色体解螺旋变成染色质。
252 核膜、核仁重新出现。
253 纺锤体消失。
254 细胞中央出现细胞板,逐渐扩展形成细胞壁,将细胞一分为二(植物细胞);动物细胞则是细胞膜从细胞中部向内凹陷,把细胞缢裂成两部分。
3、减数分裂的阶段31 减数第一次分裂311 前期 I3111 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
3112 可能发生交叉互换。
312 中期 I3121 同源染色体成对排列在赤道板两侧。
313 后期 I3131 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314 末期 I3141 染色体数目减半。
浅述高中有丝分裂与无丝分裂知识总结及学习方法

浅述高中有丝分裂与无丝分裂知识总结及学习方法【摘要】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是高中生物中重要的概念。
有丝分裂是细胞的一种分裂方式,包括有丝分裂前期、有丝分裂中期、有丝分裂后期和细胞质分裂。
无丝分裂则是原核生物的分裂方式,没有染色体的有丝分裂。
两者的区别在于有无细胞核和染色体的特点。
学习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时,可以通过观察实验、演示、模拟实验等多种方法加深理解。
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在细胞分裂、生长发育中起着重要作用,有助于细胞正常生长和繁殖。
了解和掌握这两种分裂方式对于理解生物进化、疾病治疗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有丝分裂、无丝分裂、高中生物、概念、特点、过程、区别、学习方法、重要性1. 引言1.1 高中生物中的重要概念高中生物是高中阶段学习生物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中有丝分裂与无丝分裂是生物学中的关键概念。
有丝分裂是生物细胞在分裂过程中经历的重要阶段,通过有序的步骤完成细胞的分裂,保证每个新生细胞都具有完整的遗传信息。
无丝分裂则是一种简单的细胞分裂方式,常见于原核生物和某些低等生物。
高中生物中学习有丝分裂与无丝分裂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细胞生长、分裂和遗传的基本原理,对于我们深入了解生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以及疾病的发生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学习有丝分裂与无丝分裂的概念和特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细胞在生长、分裂和修复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进而为生物学习和科研奠定坚实的基础。
高中生物中的有丝分裂与无丝分裂是我们必须深入掌握的重要概念,只有通过系统学习与实践,才能更好地理解细胞分裂的机制,为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 正文2.1 有丝分裂的概念与特点有丝分裂是一种细胞分裂方式,属于有丝分裂期间的过程。
有丝分裂是细胞生长发育、体细胞增生和生殖细胞形成的基础。
有丝分裂的最重要的特点就是细胞发生了核分裂和质体分裂,并通过两个子细胞形成两个完整的细胞。
有丝分裂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包括有丝纺丝期、META 相期、中期和晚期四个阶段。
高考生物分裂必考知识点

高考生物分裂必考知识点生物学作为高中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对于高考来说是必考科目之一。
考生需要掌握并熟练运用生物学的相关知识点,才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为大家总结整理高考生物中的分裂必考知识点,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第一部分:细胞分裂的基本概念和分类细胞分裂是细胞繁殖和生长的基础过程,能够保证遗传物质在子细胞中的均匀分配。
细胞分裂主要分为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两种形式。
有丝分裂包括前期、分期和后期三个阶段,其中分期又细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
无丝分裂则没有有丝分裂那样的细胞器,直接进行DNA复制和细胞分裂。
第二部分:有丝分裂的过程和重要机制有丝分裂是生物体细胞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分裂形式。
在有丝分裂中,细胞地像和染色体的结构变化是重点。
细胞地像是有丝分裂中负责维持细胞摇床的骨架结构,它在有丝分裂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形态。
染色体的结构变化则涉及到双染色单体的复制、纺锤体的形成和染色体的分离等过程。
第三部分:无丝分裂的过程和特点无丝分裂相对于有丝分裂来说更为简单,一般发生在原核细胞中。
无丝分裂的过程包括DNA复制和细胞分裂两个阶段。
DNA复制是指原核细胞中的DNA分子在分裂前进行复制,形成两个完全相同的DNA分子。
细胞分裂则是指一个细菌细胞在DNA复制后通过细胞分裂使两个子细胞形成。
第四部分:细胞分裂与遗传的关系细胞分裂是遗传的基础,通过细胞分裂可以实现遗传物质的传递。
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的不同机制对遗传过程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有丝分裂中,由于染色体的复制和分离过程比较复杂,容易出现染色体数目异常和结构变化,从而导致遗传物质的改变。
而无丝分裂则相对稳定,遗传物质的改变主要通过基因突变来实现。
第五部分:细胞分裂的生理功能和意义细胞分裂是细胞生长和繁殖的基础过程,对生物体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和意义。
首先,细胞分裂可以实现细胞数量的增加,使生物体得以生长和发育。
其次,细胞分裂可以使已损伤或老化的细胞得以替代,起到维持生物体正常功能的作用。
高中生物细胞分裂九大知识点

高中生物细胞分裂九大知识点
细胞分裂是生命起源和发展的基础过程之一。
在高中生物课程中,细胞分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
以下是九个关键知识点:
1. 细胞分裂的类型:有两种类型的细胞分裂,即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
2. 细胞周期:细胞周期包括四个阶段:G1、S、G2和M期。
3. 有丝分裂的四个阶段:有丝分裂包括前期、分裂期、中期和后期。
4. 染色质和染色体:染色质是由DNA、蛋白质和少量RNA组成的复杂结构,而染色体则是染色质的可见部分。
5. 中心粒和纺锤体:中心粒是微管和纺锤体形成的复杂结构,它在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6. 染色体复制:在有丝分裂前,每个染色体会复制成两份。
7. 无丝分裂:它通常发生在细菌、藻类和真核生物的某些细胞中。
8. 重要的蛋白质:有许多关键的蛋白质,如调节细胞周期的蛋白质、减数分裂的蛋白质等。
9. 控制细胞分裂:细胞分裂受到许多内部和外部因素的控制,如细胞凋亡、DNA损伤、激素等。
以上是关于高中生物细胞分裂的九大重要知识点,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该主题!。
2020届高考一轮复习生物 第四单元 细胞的生命历程4.1

②实验结果和结论。 a.在相同时间内,NaOH在每一琼脂块内扩散的深度 _基__本__相__同__,说明NaOH在每一琼脂块内扩散的速率_相__同__。 b.NaOH扩散的体积与整个琼脂块的体积之比随着琼脂 块的增大而_减__小__,说明琼脂块的体积越大,物质运输 的效率_越__低__。
(2)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 ①受_细__胞__表__面__积__与__体__积__关__系__的制约:细胞体积越大, 其相对表面积越小,细胞物质运输的效率就越低。 ②受_细__胞__核__大__小__的制约:细胞核中的DNA是有限的, 其能够控制的细胞质的范围有限。
4.任何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都具有细胞周期。 ( × ) 分析:减数分裂不具有周期性。
5.洋葱的鳞片叶表皮细胞比分生区细胞的增殖周期长。 (× ) 分析:洋葱的鳞片叶表皮细胞高度分化,不再分裂。 分生区细胞分裂旺盛,细胞周期较短。
6.多细胞生物体的生长依赖于细胞的生长和细胞的增 殖。 ( √ ) 分析:细胞生长使细胞体积增大,细胞增殖使细胞数 目增加,二者共同导致了多细胞生物体的生长。
周期 时间(h)
G1
S
G2
M
合计
1.3 2.7 2.9 0.6 7.5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G1期的细胞中主要进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B.用含DNA合成抑制剂的培养液培养1.3 h后,细胞都 被阻断在S期
C.G2期的细胞中每条染色体含2条并列的染色单体,导 致染色体数目加倍
D.胡萝卜各组织细胞周期时间长短相同,但G1、S、G2 和M期的时间长短不同
【解析】选B。实验所用的琼脂块中含有酚酞,NaOH和 酚酞相遇,呈紫红色,便于观察,A正确;NaOH在不同 大小的琼脂块中扩散的速率相同,B错误;该实验中, 用琼脂块的大小表示细胞大小,C正确;NaOH扩散体积 与总体积之比可表示细胞的物质运输效率,D正确。
这些高考生物细胞增殖知识点你要记牢

这些高考生物细胞增殖知识点你要记牢什么是细胞增殖细胞增殖是生物体的重要生命特征,细胞以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
细胞增殖分裂类型1、有丝分裂2、无丝分裂3、减数分裂4、二分裂细胞增殖名词解释染色质:在细胞核中分布着一些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这些物质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
在细胞分裂间期,这些物质成为细长的丝,交织成网状,这些丝状物质就是染色质。
染色体:在细胞分裂期,细胞核内长丝状的染色质高度螺旋化,缩短变粗,就形成了光学显微镜下可以看见的染色体。
姐妹染色单体:染色体在细胞有丝分裂(包括减数分裂)的间期进行自我复制,形成由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条完全相同的染色单体。
(若着丝点分裂,则就各自成为一条染色体了)。
每条姐妹染色单体含1个DNA,每个DNA一般含有2条脱氧核苷酸链。
有丝分裂:大多数植物和动物的体细胞,以有丝分裂的方式增加数目。
有丝分裂是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
亲代细胞的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
细胞周期: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这是一个细胞周期。
一个细胞周期包括两个阶段:分裂间期和分裂期。
分裂间期:从细胞在一次分裂结束之后到下一次分裂之前,叫分裂间期。
分裂期:在分裂间期结束之后,就进入分裂期。
分裂间期的时间比分裂期长。
纺锤体:是在有丝分裂中期细胞质中出现的结构,它和染色体的运动有密切关系。
赤道板: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粒准确地排列在纺锤体的赤道平面上,因此叫做赤道板。
无丝分裂: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的变化。
例如,蛙的红细胞。
细胞增殖公式1、染色体的数目=着丝点的数目。
2、DNA数目的计算分两种情况:①当染色体不含姐妹染色单体时,一个染色体上只含有一个DNA分子;②当染色体含有姐妹染色单体时,一个染色体上含有两个DNA分子。
1、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下列描述正确的是(B)A、处于分裂间期和中期的细胞数目大致相等B、视野中不同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可能不相等C、观察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可清晰看到赤道板和染色体D、细胞是独立分裂的,因此可选一个细胞持续观察它的整个分裂过程解析: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处于间期的细胞最多,因间期时间最长;处于分裂期的细胞,前期、中期与后期的染色体数不相等;赤道板不是一个真实结构,显微镜下不可能看见;在该实验中,细胞已经死亡。
高考生物细胞的有丝分裂与无丝分裂

高考生物细胞的有丝分裂与无丝分裂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而细胞分裂是生物体生长、发育以及细胞更新的基本过程。
细胞分裂分为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两种方式。
本文将详细阐述高考生物中的细胞有丝分裂与无丝分裂,包括定义、过程、特点以及分子机理等内容,以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点。
一、有丝分裂有丝分裂是细胞分裂的一种常见方式,也是真核生物体内细胞分裂的主要形式。
它分为四个阶段: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
下面将对每个阶段进行详细介绍。
1. 前期前期是有丝分裂的起始阶段,其特点是细胞核膜开始解体,染色质逐渐凝缩成染色体,并且在细胞质中出现纺锤体的形成。
此时,细胞中的中心体也开始分裂。
2. 中期中期是有丝分裂的重要阶段,染色体继续凝缩变得更加明显,纺锤体的纺锤纤维逐渐拉长,将染色体分为两部分。
3. 后期后期是有丝分裂的关键阶段,染色体完全分离成两组,纺锤纤维逐渐消失。
此时,细胞质开始分裂。
4. 末期末期是有丝分裂最后的阶段,该阶段主要是细胞质分裂完成,形成两个完全相同的子细胞,每个子细胞内都包含有完整的染色体和细胞器。
有丝分裂的过程是一个精细调控的过程,主要受到细胞周期蛋白(Cyclin)和Cyclin依赖性激酶(CDK)的控制。
这种调控机制确保了细胞分裂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二、无丝分裂无丝分裂是原核生物体内细胞分裂的方式,也是细菌的主要分裂方式。
与有丝分裂不同,无丝分裂没有明显的纺锤体和染色体凝缩的过程,也没有细胞质分裂的阶段。
无丝分裂的过程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DNA复制在无丝分裂开始之前,细菌的DNA需要进行复制,确保每个子细胞都能够获得完整的遗传信息。
2. DNA分离DNA复制完成后,细菌开始进行DNA的分离。
这一过程由蛋白质参与,确保DNA被均匀地分配到每个子细胞内。
3. 细胞质分裂在DNA分离的同时,细菌的细胞质也开始进行分裂。
通过细胞壁的形成,细胞被分为两个完全相同的子细胞。
与有丝分裂相比,无丝分裂的过程更为简单且迅速。
浅述高中有丝分裂与无丝分裂知识总结及学习方法

浅述高中有丝分裂与无丝分裂知识总结及学习方法高中生物学中的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是细胞分裂过程中最重要的两种形式,它们分别发生在生物体的不同细胞类型中。
有丝分裂是指经历有丝分裂过程的细胞,通过一系列复杂的步骤将细胞核和细胞质分成两个完全相同的子细胞,从而实现生殖或生长。
无丝分裂则是发生在原核生物中,它的特点是直接将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分成两份,然后分离为两个独立的细胞。
有丝分裂的主要步骤有四个:纳粹期、有丝期、分裂期和间期。
纳粹期是指细胞的生长期,这个阶段细胞质内的一些细胞器也会增加数量。
有丝期是在纳粹期之后,细胞进行DNA复制,这样每一个染色体都变成了由两个姐妹染色单体构成的染色体。
在有丝期结束后,进入到分裂期,细胞会开始准备分裂。
分裂期分为两个阶段:有丝分裂中心体分裂和核分裂。
在有丝分裂中心体分裂过程中,有丝分裂纺锤体会形成,然后与染色体结合。
核分裂是指染色体会沿着纺锤体逐渐移动到中央位置,然后分成两个完全相同的子细胞核。
分裂后,细胞质被分开,形成两个完全相同的子细胞。
无丝分裂是指在细菌、原生动物等原核生物中发生的一种细胞分裂方式。
它的特点是细胞核不会消失,而是通过复制DNA然后分为两个完全相同的子细胞核。
在细菌中的无丝分裂一般包括四个主要步骤:DNA复制、质体分离、细胞壁生长和细胞分裂。
DNA复制是指细菌中唯一的染色体进行复制,然后分为两份,每一份都在细菌细胞的相对边缘处。
然后两个质体开始分离,每个质体都带有一个复制的染色体。
在细胞壁生长阶段,细胞壁会长到一定的厚度,以准备细胞分裂。
细胞开始分裂成两个独立的细胞。
要学习和理解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学生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理论学习:学生应该学习细胞生物学的基本原理,包括细胞结构和功能。
然后,他们可以学习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的过程和关键步骤。
学生可以参考相关的教科书、学习材料和教学视频。
2.实践操作:学生可以通过实验来学习和观察细胞分裂过程。
他们可以观察显微镜下的细胞,研究染色体、纺锤体等细胞器的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1.(2013·海南单科,5)关于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B) A.赤道板是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结构B.有丝分裂间期DNA复制的过程需要解旋酶的参与C.有丝分裂中期,发生联会的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D.在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的持续时间通常比分裂期的短【解析】赤道板不是细胞中的一种结构,而是一个假想的平面,A错误;DNA复制过程中需要解旋酶、DNA聚合酶的参与,B正确;有丝分裂中期,无同源染色体的联会,C错误;在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持续的时间通常比分裂期的长,D错误。
2.(2017·山西太原五中阶段检测,35)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中由一个着丝点相连的两条染色单体所携带的基因不完全相同,其原因是(A) A.复制出现差错B.发生过交叉互换C.联会发生紊乱D.发生了自由组合【解析】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不能进行减数分裂,无四分体,不会发生交叉互换。
一个着丝点相连的两条染色单体是由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合成所形成的,正常情况下所携带的基因应该完全相同,如果不完全相同,其原因是间期DNA复制出现差错发生基因突变。
3.(2017·江西宜春丰城中学段考,17)图1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的关系,图2表示处于有丝分裂某个时期的细胞图。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B)A.图1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DNA分子复制B.图2中细胞含8条染色体、8个DNA分子、8条染色单体C.图2中细胞处于图1中的DE段D.图1中DE段可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解析】图1中AB段染色体上的DNA含量加倍,形成的原因是DNA分子复制,A正确;图2中细胞着丝点已经分裂,含8条染色体、8个DNA分子、0条染色单体,B错误;图2中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相当于图1中的DE段,C正确;图1中DE段表示着丝点已经分裂,可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和末期,D正确。
4.(2018·湖南衡阳八中月考,27)下图为显微镜下观察用家鸽肝脏制作的临时装片结果。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细胞甲中染色体组数最多,便于观察染色体形态B.DNA复制所导致的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细胞乙C.交叉互换会导致细胞丁移向两极的基因组成不同D.细胞丙和戊中细胞核结构及染色体形态变化相反【解析】细胞甲处于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组数与体细胞相等,染色体形态比较稳定,数目比较清晰,便于观察染色体形态,A错误;细胞乙处于有丝分裂间期,发生DNA复制导致DNA数目加倍,B错误;细胞丁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发生于减数分裂中,C 错误;细胞丙和戊分别处于有丝分裂前期和末期,前者染色质螺旋化成为染色体,核膜逐渐消失、核仁逐渐解体,后者染色体解开螺旋成为染色质,核膜、核仁重新出现,即细胞丙和戊中的细胞核结构及染色体形态变化相反,D 正确。
5.(2017·河北衡水中学二调,25)细胞周期可分为间期和分裂期(M期),间期又分为G1期、S期和G2期。
下表为体外培养的某种细胞的细胞周期各阶段时长,若在细胞的培养液中加入过量的DNA合成抑制剂,则(B)A. M期细胞至少需要11.5 h后才能到达G1期和S期的交界处B.G2期细胞至少需要11.5 h后才能到达G1期和S期的交界处C.所有细胞都被抑制在G1期和S期的交界处都需15 h后D.所有细胞都被抑制在G1期和S期的交界处都需22 h后【解析】M期细胞到达G1期和S期的交界处的最短时间是10 h,A错误;G2期细胞到达G1期和S期的交界处的最短时间是10+1.5=11.5 h,B正确;由以上分析可知,不同细胞被抑制在G1期和S期交界处所需时间不都相同,C、D错误。
6.(2018·黑龙江鸡西虎林一中月考,12)在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关系的实验中,用NaOH溶液浸泡不同边长的含酚酞的琼脂立方块一定时间后,取出立方块切成两半,其剖面如图所示,其中x为NaOH扩散的深度,y为立方块的边长,阴影代表红色。
则(D)A.该实验的自变量为x,因变量为yB.x的值随y值的增大而增大C.NaOH扩散的体积为(y-x)3D.y值越小,扩散体积的比例越大【解析】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y表示细胞大小,x表示细胞运输物质的量,故该实验的自变量为y,因变量为x/y,A错误;从实验的结果来说,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越小,细胞的物质运输效率就越低,B错误,D正确;NaOH扩散的体积为y3-(y-2x)3,C错误。
7.(2018·河南鹤壁高级中学第一次段考,19)下图中,图甲表示有丝分裂不同时期核DNA含量和细胞数目的变化关系;图乙、图丙分别表示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模式图。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B)A.图甲细胞核内DNA含量为2C~4C之间的细胞正在进行DNA复制B.图乙对应图甲中细胞核内DNA含量为2C的细胞,中心体、线粒体参与细胞分裂C.图乙细胞核DNA∶染色体=2∶1,图丙细胞含0条姐妹染色单体D.用DNA合成抑制剂处理,图甲中细胞核内DNA含量为4C的细胞数目会减少【解析】图甲细胞核内DNA含量为2C~4C的细胞正在进行DNA复制,A正确;图乙是有丝分裂图像,着丝点排列整齐,应是有丝分裂中期,此时细胞核内DNA含量为4C,B错误;图乙中含有姐妹染色单体,DNA∶染色体为2∶1,图丙中着丝点分裂,没有姐妹染色单体,C正确;用DNA合成抑制剂处理,DNA无法复制,所以DNA含量为4C的细胞数目会减少,D正确。
8.(2017·宁夏银川月考,16)下面相关染色体行为与图中有丝分裂的时期相对应的是(A)①染色体呈细丝状,数目加倍②染色体散乱排布③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板上④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移向两极⑤染色体变为染色质丝A.②⑤B.①②③⑤C.②③④D.①③④⑤【解析】有丝分裂间期染色质呈细丝状,复制后DNA分子数目加倍,但染色体数目不变,①错误;有丝分裂前期,染色质缩短变粗,高度螺旋,形成染色体,并散乱排布在细胞中,②正确;有丝分裂中期,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细胞板在末期出现,③错误;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染色体,④错误;有丝分裂末期,染色体解螺旋,变为染色质丝,⑤正确。
9.(2017·湖南长沙长郡中学月考,7)以下有关细胞大小和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D)A.细胞体积越小,表面积也越小,物质运输效率越低B.原核细胞只能通过无丝分裂增加数目C.人的成熟红细胞可以进行有丝分裂,蛙的红细胞能进行无丝分裂D.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之一是细胞核中的DNA不会随着细胞体积的扩大而增加【解析】细胞体积越小,表面积也越小,但相对表面积越大,物质运输效率越高;原核细胞可通过二分裂增加数目,无丝分裂是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人的成熟红细胞在分化过程中会失去细胞核,不能再进行分裂;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细胞核中的DNA不会随着细胞体积的扩大而增加,这是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之一。
10.(2017·天津质量调查,5)研究发现人体不同细胞的细胞周期不同,正常骨髓细胞约为40 h,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白细胞的细胞周期为2~10 d。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D) A.细胞周期是指一次细胞分裂开始至本次细胞分裂结束的时长B.在细胞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分别完成DNA的复制和DNA的转录C.骨髓细胞群中细胞数目的倍增时长等于骨髓细胞的细胞周期(40 h)D.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的化疗周期应根据其细胞周期制定【解析】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分裂间期完成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分裂期时DNA一般不转录;骨髓细胞群中不是所有的细胞都能进行分裂,细胞倍增时长大于骨髓细胞周期时间。
二、非选择题11.(2017·江苏扬州质检,32)为了寻找更为理想的“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材料以及探究不同材料适宜的取材时间,科研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步骤1剔除大蒜蒜瓣和红葱的老根,置于装有适量清水的烧杯中,在20~25 ℃下培养,每2 d更换一次清水。
步骤2待大蒜和红葱的须根长出后,每24 h测量须根长度,记录并处理数据。
结果如图1。
步骤3若干天后,从8:00~16:00,每2 h取生长健壮的须根根尖制成临时装片。
观察时随机选取30个视野,统计各视野中分裂期细胞数以及细胞总数,并计算细胞分裂指数(分裂期细胞数/细胞总数)。
结果如图2。
分析回答:(1)绘制图1所依据的数据,应该是同一时间测得的须根长度的________。
(2)步骤3中,制作根尖临时装片的过程是取材→解离→________________。
(3)植物细胞壁以及胞间层由果胶等组成,洋葱细胞的胞间层比大蒜、红葱厚,若以洋葱为材料进行本实验,解离时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否则观察时会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本实验结果,最适宜的材料及取材时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由图2可知,材料红葱在上午10:00左右取材时,计算出的细胞分裂指数最大,因此最适宜采用的材料是红葱,取材时间为上午10:00左右。
【答案】(1)平均值(2)漂洗→染色→制片(3)适当延长解离时间或适当提高盐酸浓度(若环境温度低还可以适当水浴加热等)细胞相互重叠(4)红葱、上午10:00左右取材12.(2017·江西宜春丰城中学段考,37)请据图回答下列有关细胞分裂的问题。
(1)图甲为________(填“植物”或“动物”)细胞的分裂图像,图中共有________条染色单体。
该细胞分裂时是如何分隔两个子细胞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发现有丝分裂过程中丧失着丝点的染色体断片不能向细胞两极移动,游离于细胞核之外形成微核,为了能在显微镜下清晰地观察到微核,可以用____________(填染色剂的名称)对其染色,观察计数微核的最佳时期应是细胞有丝分裂的________期,微核的化学成分主要是________。
(3)若将该细胞放在含放射性同位素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后期,则移向细胞某一极的染色体中,带有放射性标记的可能有________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