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泉山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兰州市五泉山园林古建筑群价值评估_陆杰仁

2010年(第40卷)第6期甘肃科技纵横1五泉山园林建筑群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五泉山是一处凭借真山真水,营造儒释道文化于一体的园林古建筑群,其悠久历史可以追溯到西汉。
《大元一统志》载:“皋兰山在(兰)州南五里,”“下有五眼泉。
”《汉书·卫青霍去病传》:“……转战六日,过焉支山千有余里,合短兵,鏖皋兰下,杀折兰王、斩卢侯王……”,“霍去病以鞭卓地而出泉。
”说明早在汉代五泉就已成为人们称道的景观了。
园林位于第四纪下更新统五泉山组砾石层底部潜水露头处,由三条山岗两条幽谷组成。
五泉依次为惠泉、甘露泉、掬月泉、摸子泉和蒙泉,水量充沛,水质甘美。
得泉水滋润,五泉山花荣树茂,风光旖旎。
“五泉”一名,在隋代即作为行政建置地名使用。
隋开皇二年(公元582年),在兰州置五泉县,沿用至唐末。
宋代又设兰泉县,亦是以五泉作建置地名使用,可见五泉山的名声早已名闻遐迩。
五泉山古建筑群与山水相依,参差掩映于秀山胜水之中。
据《兰州市志·园林绿化志》记载:“元初,西麓二郎岗有霍去病庙,元末毁。
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重建。
”元代在五泉山建皇庆寺,明洪武初改为五泉寺。
永乐七年(公元1409年)重建,改为崇庆寺。
天顺六年(公元1462年),在东龙口悬崖上建千佛阁,嘉靖十四年(公元1535年)重修。
万历七至九年(公元1579~1581年)临巩兵备道副使暴孟奇在东龙口东侧建玉亭,以观瀑布。
万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兵备副使、按察使邢云路重修后,改名清晖阁。
清康熙十五年(公元1676年)陈如稷所撰《兰州志》载:五泉山“自麓至巅,佛院禅房参差缭绕,览胜不穷,登临难遍。
”说明至少在元代,五泉山就有了寺庙建筑。
明代更是有意识的建园经营,至明末清初,形成了规模宏大的园林建筑群。
现存五泉山浚源寺金刚殿,树龄600余年的国槐等都是明代的遗存。
这也说明了五泉山园林古建筑群的悠久历史。
五泉山园林建筑群在清乾隆以前就鳞次栉比,蔚为大观。
甘肃景点分析报告

甘肃景点分析报告1. 引言甘肃位于中国西北部,是一个拥有丰富自然和人文资源的省份。
本报告将对甘肃省的景点进行分析,包括其地理位置、自然景观、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特点,以及对游客的吸引力和发展潜力进行评估。
2. 地理位置甘肃省位于中国西北部,东临陕西省,西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接壤,北与内蒙古自治区相连,南与四川、青海两省毗邻。
甘肃省地势起伏,山地和河谷交错,形成了许多独特的地貌景观。
3. 自然景观3.1. 丝绸之路河西走廊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贸易的重要通道,而河西走廊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组成部分。
甘肃省境内的丝绸之路河西走廊,拥有许多古代遗迹和壮丽的自然风光。
其中莫高窟、张掖丹霞、鸣沙山、敦煌莫高窟等景点备受游客喜爱。
3.2. 黄河石林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流经甘肃省的黄河石林是一处壮丽的自然景观。
这里的黄土地貌形成了独特的石林景观,让人仿佛置身于童话世界。
游客可以在这里欣赏到黄河的壮丽景色,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3.3. 青海湖虽然青海湖位于青海省,但它也与甘肃省接壤。
青海湖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蓝天、湖水和周围的山脉构成了一幅宛如仙境般的画面。
湖区的生态环境保持良好,吸引了大量的鸟类和野生动物。
游客可以在这里欣赏到壮丽的自然景色,还可以体验渔民的生活和传统文化。
4. 历史文化4.1. 敦煌莫高窟敦煌莫高窟是中国古代艺术宝库之一,被誉为“东方的艺术明珠”。
这里保存着丰富的佛教壁画和雕塑,展示了中国古代艺术的瑰宝。
敦煌莫高窟也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承载着历史的印记。
4.2. 兰州布达拉宫兰州布达拉宫是甘肃省的一座佛教寺庙,也是藏传佛教的重要圣地。
这座古老的建筑坐落在兰州市中心的一座山上,从这里俯瞰城市,可以欣赏到壮丽的景色。
布达拉宫还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信徒。
5. 游客吸引力和发展潜力评估甘肃省的景点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然而,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例如交通不便、旅游设施不完善等。
浅议兰州市五泉山公园免费开放后的管理

浅议兰州市五泉山公园免费开放后的管理摘要:目前兰州市已有90 %的公园实行了免费开放。
公园免费开放体现了政府人文精神和社会公益意识的一大进步。
但新机制也带来了新情况,免费开放后出现了一些不可忽视的新问题,如何把握机遇,达到公园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转变观念、创新管理。
文章针对兰州市公园免费开放后存在的问题,从完善制度法规、加强内部管理两方面探讨了公园免费开放后的管理。
关键词:五泉山公园;开放;可持续发展随着城市规划建设现代化水平的快速提高,人们对生存环境、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增长,特别是经济的稳定和发展,为创造丰富的人文景观打下了基础,为实现广大民众休闲度假提供了前提条件,全国各大城市都相继建设和改造了一批开放式的公园和广场[1]。
兰州市也不例外,从2008年开始,对区级公园实行免费开放,2011年4月对市级公园免费开放,其中包括五泉山公园,除动物园外兰州城市公园全部实行了免费开放。
五泉山公园位于兰州城南皋兰山麓,是市级综合性公园,年接待游客352万人次。
1995年10月,五泉山公园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内贸易部授予“中华老字号”称号;2005年被国家旅游等级评定委员会评为“AAAA”级旅游景区和“中国百家名园”,2012年被评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公园免费开放后,作为文化休闲、娱乐、观赏的公益性功能得到极大发挥,社会效益显著提高,成为市民最喜欢休憩、游玩的场所。
免费开放顺应了形势发展需要,加速了城市的园林化,极大地方便了市民和游客,对公园建设管理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1 现状分析五泉山公园自2011年4月向市民开放,由原来的自收自支单位变为由财政拨款的全额事业单位。
公园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及优美的生态环境,吸引了众多的游人,成为兰州市民夏季避暑圣地。
免费开放前,公园夏季每天平均入园0.8万人次左右,晨练高峰时1.2万人左右,重大节假日平均入园人数在3~5万人。
免费开放后,入园游人成倍增加,夏季每天平均入园人次0.8~2万人,晨练高峰时1.8万人左右,重大节假日平均入园人数在6万人(分时段控制人流)。
兰州五泉山公园简介

兰州五泉山公园简介
兰州五泉山公园位于甘肃省兰州市南侧的皋兰山北麓,是一处历史悠久的旅游胜地。
公园占地267000平方米,海拔1600多米,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
公园以五眼名泉和佛教古建筑为主要景点。
五眼名泉是该地的特色之一,这些泉水源远流长,清澈纯净,被当地人视为宝贵的水资源。
另外,公园内还有明清时期的建筑群,包括庙宇、廊阁等,总共有10余处建筑,1000余间,建筑面积超过一万平方米。
公园的环境幽静,山势起伏,树木繁茂。
庙宇建筑依山而建,错落有致,与自然景观相得益彰。
这里是兰州人休闲旅游的首选去处,也是游客们来兰州必去的景点之一。
每年农历四月初八日,公园内举办庙会活动,除了举行浴佛和法事活动外,还有花卉展览和各种民俗文化活动。
这一天,成千上万的善男信女前来朝山拜佛,人潮如云,热闹非凡。
此外,春节期间还会举办灯饰展览,为游客带来节日的喜庆氛围。
公园的西侧还设有动物园,有各类动物上百种供游客观赏。
此外,公园还提供各种儿童游乐设施,为家庭游客提供更多的娱乐选择。
位于兰州市的五泉山公园是一处集自然景观、文化遗产和娱乐设施于一体的旅游胜地。
游客可以在这里欣赏美丽的自然景色,感受古建筑的魅力,参与各种庙会和文化活动,度过一个愉快的假期。
兰州五泉山公园的调查报告

兰州五泉山公园的调查报告学校及班级:西南林业大学园林学院专硕课程名称:风景园林工程******学号:***********提交时间:2016.3.11兰州五泉山公园的调查报告王瑞芳(西南林业大学研究生园林学院风景园林专硕)摘要:针对兰州地区特殊的地理和历史环境,以兰州山地园林的代表五泉山公园为例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出其水景工程、道路工程、假山工程、植物种植工程的优缺点,发挥最大的地域特色,吸收传统的宗教文化,五泉山释、道、儒文化并存的人文景观是历史的产物,我们要本着发扬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思想,本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原则,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景观和古建筑体现出文化发展的历史特点,从而挖掘五泉文化内涵,传承兰州地方特色。
对于如何发扬五泉山文化的优秀内涵,使这座名山成为更有吸引力的中外游人,则是一个重要问题,值得每一个人予以重视。
关键词:山地园林,景观元素,文化保护,地方特色,传承文明目录一.背景概况 (3)1.1五泉山公园的区位背景 (3)1.2五泉山的历史背景 (4)1.3兰州地区从古至今园林发展状况 (4)1.4功能分析 (5)二.调查目的和意义...................................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水景工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植物工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道路工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假山工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五泉山公园体现的文化内涵.......................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四:五泉山公园的社会意义........................... 错误!未定义书签。
鄂温克旗景点

鄂温克旗景点
鄂温克旗拥有众多美丽的景点,以下是其中一些:
1. 红花尔基樟子松国家森林公园:这个森林公园是中国唯一的集中连片的天然沙地樟子松林带,被誉为“森林之海”,公园内的樟子松林风光、高山草甸草原和绿水青山等景观让人流连忘返。
2. 巴彦呼硕草原旅游区:这是鄂温克旗的一个草原旅游胜地,这里有丰富的草原文化体验和游牧生活体验,游客可以参观草原上的牧民帐篷,品尝传统的蒙古族美食,还可以骑马、射箭等活动。
3. 五泉山旅游区:这个旅游区位于鄂温克旗的南部,是集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于一体的旅游胜地。
这里有五座山峰和五眼泉水,形成了独特的山水景观。
游客可以在这里登山、观景、探险等。
4. 晨光生态园:这个生态园位于鄂温克旗的巴彦托海镇,是一个集生态旅游、休闲度假、科研为一体的生态园区。
这里有草原观光、有机采摘、果园采摘、垂钓等丰富的活动。
5. 辉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个自然保护区位于鄂温克旗的南部,是内蒙古自治区的一个重要的湿地保护区。
这里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是观鸟和摄影爱好者的天堂。
6. 巴彦汗日本关东军毒气试验场遗址:这个遗址是日本关东军在二战时期进行化学实验的地方,现在已经成为了一个历史遗址。
这里有许多毒气弹和化学实验室的遗迹,是了解历史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地方。
7. 鄂温克德仁部落:这是鄂温克族的一个传统部落,保留了许多传统的文化和风俗。
游客可以在这里参观传统的鄂温克族民居、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传统文化。
以上是鄂温克旗的一些主要景点,这些景点各有特色,无论是自然景观还是人文历史都有所涵盖,是了解和探索这个地区的好去处。
兰州五泉山设计考察报告

兰州五泉山设计考察报告基本介绍位于兰州市区南侧的皋兰山北麓,是一处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旅游胜地。
五泉山海拔1600多米,占地26万平方米,因有惠、甘露、掬月、摸子、蒙五眼泉水而得名,史有鞭响泉涌传说。
蒙、惠东、西二泉,在五泉山两侧,有水从缝中流出,形成瀑布,俗称东、西"龙口"。
五泉山中峰高处为古建筑群,庙宇建筑依山就势,廊阁相连,错落有致。
游五泉山最好由西路而上。
五泉山是兰州市内著名的名胜之地,在唐,宋时代这里就建有寺庙,后毁于兵火。
现在建筑一万多平方米,其中崇庆寺、嘛尼寺、卧佛殿、地藏寺等多系明清时代建筑。
古建筑群多集中于中峰。
进山门沿中间通道直上,殿宇层叠,楼阁错落,甚为壮观。
中峰两侧为东西龙口,幽谷之中清泉吐翠,林荫如盖,廊榭亭阁环绕。
东龙口利用山泉之水,新建了碧波荡漾的莲池和逶迤池上的九曲桥,池边伫立二龙戏珠釉壁。
240多级,97盈的长廊盘旋而上,将东龙口与中峰连通。
西龙口依山就势,建成高阁横秀,飞泉挂碧的“小蓬莱”和碧水,亭台,绿树相映成趣的“翠山新圃”。
西龙口西侧的动物园,辟有鹿苑,熊池,狮虎房,猴山,禽园,熊猫馆等。
五泉山的“铜接引佛”,“泰和铁钟”是公园的“镇山之宝”,现为国家级的保护文物。
兰山公园位于兰州市区正南皋兰山上,沿龙尾山脊东起龙须老狼沟,西至龙尾山批把岭,是兰州人民辛勤绿化建造的第一座人造森林公园。
皋兰山海拔2129.6米,是兰州城南的天然屏嶂和第一高峰,古代这里一直是荒山秃岭,后来经过兰州人民上山植树,终于将这里变成一片绿树葱郁、万紫千红的人工山林。
公园就位于山顶制高点上,绝对高度近500米。
占地5200亩。
它东起龙须老狼沟,西至龙尾山枇杷岭,沿山脊有公路相通,公路两侧依山布景,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公园内依次建有山门、蝴蝶楼、龙尾山庄、小牌楼、叠翠园、望河楼、钟院、六角亭、三角亭、石牌坊、游乐城、跑马场、龙首山庄等仿古建筑群。
山顶公园气势雄伟,远眺俯瞰,兰州全景尽收眼底。
最新五泉山的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最新五泉山的社会实践报告范文五泉山社会实践活动总结本次社会实践活动,我们选择了位于甘肃省兰州市的著名自然风景区——五泉山作为实践地点。
通过对该地区的实地考察和深入研究,我们旨在了解和分析五泉山的生态环境、历史文化以及旅游发展现状,进而为当地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
一、生态环境调研五泉山以其清澈的泉水和丰富的植被资源而闻名。
我们对山区内的水质进行了采样分析,结果显示水质总体良好,适宜直接饮用。
同时,我们对山区内的植被覆盖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该地区植物种类繁多,生态系统较为完整。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游客随意丢弃垃圾,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
二、历史文化探究五泉山不仅自然景观优美,还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
我们通过查阅资料和访谈当地居民,了解到五泉山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游览的胜地,留下了大量的诗词碑刻。
此外,山上的古建筑群也是研究地方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
我们认为,加强对这些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可以提升五泉山的文化旅游价值。
三、旅游发展现状分析近年来,五泉山的旅游业发展迅速,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
我们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到,游客普遍对五泉山的自然风光和文化氛围给予高度评价。
然而,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旅游设施不够完善,旅游高峰期人流量过大等,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游客的体验。
四、建议与展望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加强环境保护,设置更多的垃圾分类回收站,引导游客文明游览。
2. 保护和修复历史文化遗产,通过举办文化节庆活动等方式,提高公众对历史文化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3. 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合理规划游客流量,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通过本次社会实践,我们对五泉山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们相信,通过持续的努力和改进,五泉山将成为更加美丽、文化和生态和谐共存的旅游胜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泉山旅游资源调查报告级:11级资环三班姓名:齐航学号:11113337目录一前言二调查区旅游区域三旅游资源开发的历史和现状四旅游资源评价五旅游资源保护开发建议六参考文献一、前言1.调研对象州市五泉山公园景区2.调研的目的以及意义针对调查区旅游区域、旅游资源开发的历史和现状、旅游资源基本类型、旅游资源评价等几个方面的调查研究,对于五泉山公园景区有比较深入的认识,并最终结合自身感受和阅历知识,得出个人旅游资源保护开发建议。
3.调研的方法亲身游览景区询问景区建设相关人员以及当地居民查询相关网站搜集文字、图片资料二调查区旅游区域景区结构五泉山公园景区主要有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五泉山下广场是来到五泉山公园的第一站。
是各类交通工具的枢纽地,仅从市中心直达、经过此站的公交路线就不下10条,方便快捷的出租车更是可以迅速到达。
广场前的停车场可同时容纳公交车辆、出租车百余辆。
(2)五泉山大门泉山大门牌楼是各地游客游玩摄影留念必拍之地。
今年上半年进行了整体翻修,期间笔者数次前往,均被吃了“闭门羹”,相信相较于之前,应该会焕然一新。
(3)游乐园、动物园为了投孩童之所好,景区内有一个座小型游乐场,游玩设施一应俱全。
五泉山动物园也是兰州市最出名的动物园,笔者童年时常常前去嬉戏,趣味良多。
(4)佛教寺庙中国的古典建筑一直讲究“深山藏古寺”的隐约美感。
五泉山景区内从山脚到山顶,一直有大大小小的寺庙点缀其间,比较著名的有嘛呢寺、卧佛寺等。
以上便是五泉山公园景区的主体部分,后面会有更细致的讲述。
景区概况兰州夹在南北两山之间,南面的这座叫做皋兰山,五泉山就是皋兰山的北麓,是皋兰山的一部分。
它背靠皋兰,面对市区,海拔1600多米,现在占地面积是27.6万平方米,它比世界上最小的国家梵蒂冈的一半还大。
五泉山由“三山两涧”组成,山巅海拔1 600米,因山上有五眼分别名为甘露泉、掬月泉、摸子泉、蒙泉、惠泉的清泉而得名,泉水甘洌。
《大明一统志》记载:“泉有五眼,相传汉霍去病击匈奴至此,以鞭卓地而泉出。
”甘露泉、掬月泉和摸子泉在中麓,蒙泉在东涧,惠泉在西涧。
五泉山因地处第四纪下更新砾石底部的地下潜水露头处,泉水丰沛,明代时山上到处是泉,东西涧瀑布如长河进泄。
直到清光绪年间,山上泉水亦可灌溉良田一千多亩。
山上现在保存有明清以来的古建筑十多处,1000多间,规模宏大。
庙宇楼台依山就势,错落有致;长廊阁道上下连通,蜿蜒曲折。
山间丘壑起伏,林木苍翠,环境清幽,空气宜人,五眼长流不息的清泉,汇成潺潺的流水,曲回而下。
公园里有动物园,豢养各类动物上百种;还有各种成人和儿童的游乐设施。
姓中有一句俗话说得非常有意思,叫作“好山多让僧人占了,好衣服尽让女人穿了。
”五泉山也是一个佛教名山,里面的建筑绝大多数是佛教殿堂。
现存最古老的寺院是建于明朝的崇庆寺,俗称浚源寺,它建于明朝洪武五年,也就是公元1372年。
除此之外,还有千佛阁、地藏寺、卧佛殿、嘛呢寺等等,使五泉山成为兰州佛教活动的中心。
每逢佛教的重要节日,这里都要举行盛大的佛事活动,比如水陆大法会等等,每当此时,整个五泉山上是人山人海。
三旅游资源开发的历史和现状说到五泉山,不能不给大家讲一段传说:西汉年间,骠骑将军霍去病率领骑兵万人,奉武帝之命征讨河西走廊一带的匈奴。
他的部队途经兰州,扎营在皋兰山脚下。
经过了长途跋涉,全军已是人困马乏,附近一带却怎么也找不到水源,不能做饭。
副将急忙请示,要骠骑将军拿主意。
霍去病镇定自若,拿起马鞭在山坡上戳了五下,霎时有五股清泉顺着鞭痕从山坡汨汨流出,水味甘甜,不光供足了三军将士的用水,而且一直流到了今天,成为历代饮用的重要水源。
据说,这就是五泉山名的来历。
其实,公元前121年年仅20岁的骠骑将军霍去病远征匈奴时,从今天的甘肃临洮出发,过焉支山,与匈奴军队鏖战于皋兰山下,这个皋兰山是今天张掖地区高台县北的合黎山,兰州的南山大约在北朝的时候才称作皋兰山,与霍去病毫无关系。
但是后来的人们,一直把兰州的皋兰山当作霍去病远征的皋兰山,明朝以后就有了霍去病鞭戳五泉的传说。
在霍去病的传说之前,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已经有了一个关于五泉来历的传说:东汉中期,汉桓帝联合宦官逮捕了把持朝政、贪赃枉法的大将军梁冀,论罪灭族。
梁冀子孙中有一个名叫梁晖的,侥幸躲过了被杀的劫难,从都城洛阳逃出,一直躲到羌人占据的金城县一带。
长期居住之后,他受到羌人的信任,被推举为大头领。
当时天灾人祸,社会混乱,在金城呆不下去,梁晖准备率领部下迁徙他乡。
当他的部众出发来到金城南山,就是现在的皋兰山暂且驻扎时,却被敌对的其他羌人包围。
山上没有水,大家饥渴难耐,眼看就无法坚持。
情急之下,梁晖把自己用榆树枝做成的马鞭插到地上,同时宰杀了一只青羊作为祭品,祈祷南山之神保佑他的部众。
这一下果然灵验,山坡上顿时有神泉涌出,他的马鞭也刹那间变成无数棵榆树,化作大片的树林。
泉水越涌越多,汇成小溪,自南向北,一直流入黄河。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梁晖,就把这个神泉称为梁泉。
霍去病鞭戳五泉的传说,可能是从《水经注》中的故事演变来的。
人们把兰州的皋兰山误认作霍去病作战的皋兰山,于是也就把梁晖的故事安到了霍去病身上。
而说到五泉山的建筑修复和保护,还要向大家介绍一个人物,就是刘尔炘先生。
刘尔炘字又宽,号晓岚,又号果斋、五泉山人,祖籍山西,生于兰州,是甘肃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学者和书法家。
光绪十五(1889)年,刘尔炘考中进士,并先后做过翰林院庶吉士和编修;1897年辞官回到兰州,受聘担任五泉书院讲席,就住在五泉山下,自号“五泉山人”。
他创办了兰州第一所近代小学,1911年创立乐善书局,1922年修建五泉书院,为兰州的教育事业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在办学的同时,刘尔炘多方筹集资金,募银4800多两,在1919-1924年间对五泉山进行了大规模的修葺扩建,修建了牌楼、太昊宫、企桥、半月亭等景致,修复了倾圮的庙宇楼阁,并在园内题写了130多副对联。
这些对联咏物寄情、诙谐幽默、寓意深远,不光有对自然风景的赞美,更蕴涵着对人生的体味,对游人的指点,活泼隽永,耐人回味,许多都是语含双关、文蕴两意的佳作。
过去,经常有人专门跑到五泉山,来抄录他的对联。
五泉山前牌楼就是五泉山公园的大门,是山中所有寺院的山门,“五泉山”三个大字就是刘尔炘书写的。
古人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意思是说,不论是游山还是玩水,人总会获得一些特别的感受,总能被激发出丰富的豪情。
五泉山上还保存有自金代以来的数百件历史文物,其中最著名的是铸于金朝泰和二年的泰和铁钟,距今已有800年历史了。
还有一尊铜接引佛,铸于1368年,就是明代始皇朱元璋刚当皇帝的那一年。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清朝字画和辛亥革命时期的历史文物。
今天的五泉山古建群,已经演变为了以传统文化为主,儒、释、道等为辅的一个重要文化休闲场所,是兰州市极少数保存完整、年代久远的珍贵古建群之一。
这里既是兰州市的一个重要文化标志,又是兰州人假日休闲和进行传统教育的主要场所,也是兰州人心中无可替代的文化财富。
四旅游资源评价兰州市五泉山公园古建群历史悠久、环境优美,“甘露”、“掬月”、“摸子”、“惠”和“蒙”这五眼灵泉各种版本的民间故事加上自身的历史沿革积淀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有陇上第一名山的美誉。
甘肃省史志专家张克复介绍,五泉山从汉代就有建筑皇庆寺(今浚源寺),经过明代、清代的多次扩建、整修形成了规模宏伟的繁华胜景。
当时,整个建筑群有着以佛教文化为主并附之道教文化的丰富文化内涵。
乾隆四十六年,五泉山建筑群遭遇横祸而基本毁于战火之中,仅存千佛阁等不多的建筑。
后经过嘉庆、道光年间兰州地方人民的努力再次恢复了生机并在规模上又有所扩展,被称为极盛之时。
同治六年八月十六日晚,古建群再一次惨遭历史上最严重的灭顶之灾,战乱中基本上烧光了建筑群,金刚殿等极少的建筑得以侥幸留存。
后经过爱国乡绅的全力重建,形成了今天人们看到的宏伟规模。
据五泉山公园管理处主任王富仓介绍,五泉山公园现有泰和铁钟、铜接引佛两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木牌楼、山门、地藏寺等21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还有载入《兰州市文物志》的9处历史文化以及古树名木56棵,具有极高的史料、观赏和实用价值。
公园建筑群面积2.1万平方米,其中古建筑1万平方米,亭、廊、轩、榭、牌楼等形式多样,是典型的明清北方风格,汇聚了陇上大部分古建筑的种类和特色。
目前,已经被我省列为了第七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候选单位。
五旅游资源保护开发建议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五泉山公园景区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良好的维修保护。
但笔者据了解,现在的五泉山建筑群中,千佛阁、半月亭、太昊宫、地藏寺等民国年间园林建筑年久失修,部分古建已成为了危房,随着雨水淋湿、阳光暴晒,屋面已出现了严重的裂缝,加上踏步下沉和山墙的严重风化,对游人的安全已形成了严重隐患。
目前,只采取用木椽支顶等措施进行了加固,但问题根本没有解决。
今天的五泉山古建群为何会变成这样一种令人痛心的现状?据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的几个原因:1.30年“久病无良医”。
自改革开放后,政府拨款对公园园林古建筑进行了整修,之后的30年里,政府再未大规模投资维修改造,公园每年仅限于有能力的情况下,对个别安全隐患严重的古建筑进行修补甚至关闭。
2.以园难以养园。
由于公园一直坚持低票价运营,每年购票入园人数超过120万人次,门票年收入720余万元。
但随着职工工资按照规定调整,门票收入已经不足以维持发放职工工资,“自收自支”出现收支倒挂,发展更是无从谈起。
经费来源的不足使公园无力进行全面基建和维修。
公园事业性质与“以园养园”的思路冲突日益凸显,门票收入尚不能满足职工工资的正常发放,更何况古建筑的维修保护何来稳定资金来源。
3.驻园单位过多。
目前,公园范围内有驻园单位13家,分别是市公安局、城关公安分局、五泉菜馆、城关区地方志办公室、动物园、城关区人防、3家寺院、地震局等,直接影响到公园的整体规划与建设。
特别是市公安局占用的蝴蝶亭和城管公安分局占用的太昊宫承包给个体户无照经营,殿内放置杂物而多年来无法维修,更影响了公园整体景观。
市园林局副局长康蓬凯曾表示,作为老园林,五泉山公园的确面临服务内容单一设施老化等多方面问题。
在确定了历史文化名园的定位后,2005年开始,政府也曾对基础设施进行了逐步更换,2007年还投资2000万元改造道路。
作为管理部门的看法,目前对老园林进行公园现代化改造是当务之急。
2006年,公园曾通过市园林局委托上海市政设计院对五泉山景区进行了总体规划,现已经完成施工设计,计划投资总额51461.94万元。
虽然前两年被列入城市年度建设项目计划,但由于资金没有落实,这个项目一直没有启动,希望能借助“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扩大内需”之契机,力促公园建设工程上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