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源调查报告000001)
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旅游资源调查报告1. 引言旅游业在全球范围内持续增长,成为许多国家的重要经济支柱之一。
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丰富的旅游资源。
本文将对某特定地区的旅游资源进行调查和分析,以评估其潜力和吸引力。
2. 调查区域介绍本文调查的区域位于某地,拥有丰富的自然和文化资源。
该区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是一个理想的旅游目的地。
3. 自然资源该区域的自然资源丰富多样,包括山脉、河流、湖泊、森林和海岸线等。
这些自然景观为游客提供了探险、休闲和户外活动的机会。
例如,游客可以进行徒步旅行、登山、钓鱼、野生动物观察等活动。
此外,该区域还拥有独特的自然保护区,为保护珍稀濒危物种提供了宝贵的栖息地。
4. 历史和文化资源除了自然资源,该区域还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资源。
历史悠久的古建筑、博物馆和艺术画廊等文化景点吸引了许多游客。
游客可以欣赏到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风格,并深入了解该地区的历史文化。
此外,该区域还有独特的民俗文化,如传统音乐、舞蹈和手工艺制作等,吸引了对文化交流和体验感兴趣的游客。
5. 旅游设施和服务为了满足游客的需求,该区域拥有完善的旅游设施和服务。
酒店、旅馆、民宿等各类住宿设施广泛分布,价格适中。
此外,还有旅行社、导游和租车服务等,为游客提供全方位的旅行支持。
食品和饮料方面,当地的特色美食吸引了许多游客,并且餐馆和小吃摊位也很常见。
6. 旅游活动和节庆为了丰富游客的体验,该区域还举办各种旅游活动和节庆。
例如,定期举办的自然探险活动、文化节和音乐演出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与。
这些活动不仅展示了区域的独特魅力,还增强了游客对该地区的美好印象,提高了他们回访的概率。
7. 市场潜力和竞争优势通过对该区域旅游资源的调查和分析,可以得出结论该地区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其自然和文化资源的多样性为各类游客提供了满意的旅游体验。
此外,该地区的旅游设施和服务也较为完善。
然而,与其他旅游目的地相比,该地区仍面临着竞争的压力。
因此,需要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开发新的旅游产品和加强宣传推广,以提高其市场竞争力。
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旅游资源调查报告一、调查背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成为现代社会的一种重要生活方式。
然而,在选择旅游目的地时,我们常常对于不同地区的旅游资源了解不够,难以做出正确的决策。
因此,为了更好地指导人们进行旅游选择,我们展开了一次对于某地旅游资源的调查。
二、调查对象我们选取了某个城市作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考察等方式,全面了解该城市的旅游资源。
三、中心城区旅游资源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该城市中心城区的旅游资源基础设施完善,景点分布较为集中,交通便利。
其主要景点包括历史文化遗迹、美食街区、购物中心和现代建筑等。
其中,历史文化遗迹如古城墙、古建筑等,展示了该城市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美食街区的特色美食吸引了广大游客前来品尝;购物中心提供了丰富的购物选择;现代建筑则是时代的产物,精美的建筑设计和现代科技的应用,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拍照留念。
但是,中心城区景点较为集中,容易造成拥堵,需要加强交通管制和游客引导,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四、郊区旅游资源同时,我们也了解到该城市的郊区旅游资源相对较为丰富,拥有自然风景、民俗文化、度假村等多种类型的旅游资源。
其中,自然风景如山水风光、海滨风光等,给人以自然的美感;民俗文化如乡村文化、传统手艺等,呈现了当地的文化风情;度假村则满足了人们休闲度假的需求。
但是,相对于中心城区,郊区旅游资源的缺点是交通不便,需要自驾车或者公共交通工具,对于行程规划有一定要求,很多景点需要通过长途跋涉才能到达。
五、总结通过这次调查,我们了解到该城市的旅游资源类型多样,中心城区和郊区各有千秋,游客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时间合理规划行程。
同时,我们也认识到建设旅游目的地需要综合考虑,不能一味地追求景点数量和设施完备,需要注意景点的开发和管理,保护文化遗产和自然环境。
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旅游资源调查报告(优秀7篇)

旅游资源调查报告旅游资源调查报告(优秀7篇)旅游资源调查报告篇一一、调查的基本情况(一)确定调查的基本要素1、调查的时间:从7月20号到8月24 号为期一个多月的调查。
2、调查范围:布泉乡是一个比较大的乡镇,涵盖很多个村,此次选择其中一个作为调查的范围,即对布泉乡新盏村(内盏屯、廷关屯、龙雁屯、三审屯、内浪屯、内把屯)进行调查。
3、调查的对象:布泉乡新盏村是一个比较贫穷的村庄,大多数的居民都是老人和小孩,对所要调查的问题不是很清楚,所以,调查的主要对象是新盏村的村委会成员,以及一些常年住在那里的居民。
4、调查的方式:抽样法:从布泉乡几十个村中抽取新盏村作为调查的范围。
访谈法:对新盏村的村委会成员以及那里的居民进行采访调查。
一共采访了125人。
(二)、布泉乡旅游资源的基本概况布泉乡是一个山青水秀、风景优美的旅游胜地,尽管还未完全开发,但并不会因此而减少游客对它的喜爱。
布泉乡真的有很多非常美丽的风景,还有一些风景更是十分罕见,可以称得上绝境。
经过调查以及结合访问发现布泉的景点非常之多。
1、旅游景点:布泉河、龙会“龙抬头”、高峰天坑、更望湖、崖葬、天王庙等。
2、景点介绍:(1)布泉河:布泉河是一条内水河,全长23.8公里,泉源位于布泉社区发达山脚,流经本乡的龙会、巴香、龙礼及南圩镇的多林、四联等村。
布泉河终年不竭,河水清澈碧绿,冬暖夏凉,水质优良,登高俯瞰,一泓碧水宛若明镜;拦河坝上31个桥孔泻下的飞瀑,飞花溅玉,令人心旷神怡。
(2)龙会“龙抬头”:布泉河流经龙会村,河水不断冲刷河床,形成了九条栩栩如生的龙。
当布泉河水清澈碧绿,九条龙俯卧水底,若隐若现,当地人称之为“九龙相会”,这就是龙会村的来由。
每当布泉河水位下降,九条龙中便会有两条龙的头部露出水面,这便是传说中的'“龙抬头”。
据说,能见到“龙抬头”的奇观,一定会沾上龙的福气,对龙头虔诚地许愿,愿望就能实现。
(3) 高峰天坑群:高峰天坑位于布泉乡高峰村下冻屯村口不远处,距布泉街12公里,从村口到天坑上口需走路10分钟,要进入天坑底部需走30分钟。
旅游资源调查报告(精选10篇)

旅游资源调查报告旅游资源调查报告一、调查背景近年来,随着人们旅游意识的不断提高和经济的持续发展,旅游行业已成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已成为各地面临的重大课题。
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旅游资源,必须深入了解各地区的旅游资源及其现状,以便有的放矢地进行目标选择和规划设计。
二、调查目的本次旅游资源调查的主要目的是对所在区域内的旅游资源进行全面的排查和分析,从中寻找到地域优势、独特的旅游资源,为该区域的旅游发展提供参考和支撑。
三、调查方法本次旅游资源调查采用了以下的方法:1.实地采访法:通过实地走访和调查各旅游景点现状,详细了解各景点的特点、规模和资源优劣势。
2.文献资料法:收集各类与旅游资源相关的资料,特别是历史和人文方面的资料,以了解各景点的历史、文化、节庆等相关情况。
3.问卷调查法:通过发放调查问卷,了解来自游客的评价和对该地各景点的意见和建议,以总结各景点的优缺点,提高各景点的服务质量和旅游品质。
四、调查内容1.自然景点:该地区的景点主要以自然景点为主,其中包括大自然湖泊、山峦和水系的自然景观,以及河流和草原等广阔天地美景。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应该是独具特色的九寨沟和黄山,受到广大游客和摄影爱好者的钟爱。
2.历史人文景点:该地区的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历史和文化的景点也很吸引游客。
例如,千年古刹望城寺、汉城故址、古戍堡等,都是该地的代表性历史人文景点。
3.宗教文化景点:该地还有多个宗教场所,例如藏传佛教的拉萨庙、扎什伦布寺、蓝田寺等,达赖喇嘛的身影、佛塔以及各式佛教雕塑和建筑吸引了很多信众和游客前来参观。
4.纪念景点:该地有很多重大事件和历史人物的纪念地,例如朝天门、耳邦召、刘邦故里等,都是该地的重要旅游景点。
这些景点不仅具有景观特色,同时还是学习历史文化和娱乐休闲的好去处。
五、调查结论通过本次旅游资源调查,我们可以发现该地的旅游资源丰富,具有多元化的特点,其中自然景观是该地最具特色的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旅游资源调查报告一、引言旅游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活动,可以让人们逃离日常生活的压力,享受美丽的景色和文化的碰撞。
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旅游资源,吸引着游客前来探索。
本报告旨在调查并探讨我所在的地区的旅游资源情况,以拓展旅游经济的发展潜力。
二、地理环境我所在的地区位于山区,四季分明,气候宜人,拥有丰富的自然风光。
由于地形多样,从山谷到山峰,从溪流到瀑布,都能为游客提供独特的观赏体验。
同时,我地区还拥有独特的生物多样性,苍鹰、孔雀等珍稀野生动物在这里生活繁衍。
这种地理环境为游客提供了良好的旅游资源。
三、文化遗产我地区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这也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们有古老的寺庙、古堡和传统村落等历史建筑,每一个都凝结着丰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游客可以在这些地方感受到古老时代的魅力,并了解地区的人文历史。
四、户外活动我地区还有许多户外活动项目,为喜爱探险和运动的游客提供了丰富的选择。
登山、徒步旅行、划船和滑雪等活动在这里非常受欢迎。
游客可以在这些活动中尽情享受大自然的美妙,提高身体素质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探险的刺激。
五、当地特色美食除了自然和文化资源,我地区还以特色美食而闻名。
这些美食因为独特的料理方法和地域特色而受到了广大游客的喜爱。
游客可以品尝到这里独特的风味,例如地道的山珍野味、农家菜等,口感香醇、美味可口,让人回味无穷。
六、旅游经济旅游资源的发展对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吸引的游客不仅会给地区带来更多的消费,还会刺激地方业务的发展,促进当地的就业机会。
此外,旅游资源的开发也需要投入,这对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七、推广与未来发展为了将我地区的旅游资源推广给更多的游客,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抓住传统节日和庆典等特色活动,向游客展现地方独特的文化魅力。
其次,提供多样化的旅游产品,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例如提供专业导览、主题旅游等服务。
最后,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媒体渠道和社交媒体等推广地区的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调查报告范文

旅游资源调查报告范文概述近年来,旅游业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
为了更好地了解旅游资源的分布和开发潜力,本文进行了一项旅游资源调查。
通过深入研究和实地走访,我们发现了一些有趣的情况和潜在机会。
一、资源分析我国地域辽阔,旅游资源丰富多样。
从自然景观到历史文化遗址,无论是山水之间的壮丽风光还是古老文化的熏陶,我国都拥有许多值得一游的地方。
本次调查中,我们选择了五个地区进行深入研究。
1. 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北京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址和世界级的名胜古迹。
紫禁城、天安门、长城等都吸引着大量游客。
此外,北京还建立了现代化的旅游基础设施,如高速铁路和国际机场,便于游客前来。
2. 浙江西湖作为我国重要的景区之一,浙江西湖以其优美的湖泊和古老的文化而闻名。
游船、赏花、品茶等各类活动吸引了大批国内外游客。
此外,周边的山水田园风光也是一大特色,为游客提供了更多选择。
3. 广东东莞东莞作为我国重要的制造业城市,拥有独特的旅游资源。
工业园区和工厂参观成为了一种新的旅游体验,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商务游客。
此外,东莞的渔村风情和当地的美食文化也是一大亮点。
4. 西藏拉萨作为我国的雪域高原,西藏拉萨以其神秘而壮丽的自然风景吸引了大批旅游者。
布达拉宫、大昭寺等佛教圣地成为了人们心中的圣地,寻道者们从世界各地前来。
此外,西藏的民俗文化和特色美食也是一大吸引点。
5. 四川九寨沟九寨沟是我国最著名的自然景区之一,以其独特的水秀、山美、林奇而闻名。
这里的多彩湖泊和瀑布景观吸引了大量摄影爱好者和自然爱好者。
此外,九寨沟周边的特色民宿和当地风味美食也是游客们的一大享受。
二、问题与挑战虽然我国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1. 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在一些地区,尤其是偏远地区,旅游基础设施不够完善。
交通和住宿的条件有待改善,限制了游客的数量和质量。
2. 文化遗产保护亟待加强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一些文化遗产面临着破坏和失落的危险。
泉州市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泉州市旅游资源调查报告一、引言泉州市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地区,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
泉州市不仅拥有丰富的自然风光,还有众多的历史遗迹和文化景观。
本次调查旨在分析泉州市的旅游资源状况,为进一步开发城市旅游业提供参考。
二、自然景观资源泉州市的自然景观资源丰富多样。
首先,泉州市位于大气环境优越的东南沿海地区,拥有优美的海滩和沙滩,为海滨度假和水上娱乐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其次,泉州市还拥有多个自然保护区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如西山风景区、开元寺风景名胜区等,这些风景区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三、历史文化资源泉州市作为一个有着千年历史的古城,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首先,泉州市有多处历史古迹,如清源山、华侨城等,这些古迹保存完好,体现了泉州市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其次,泉州市还有众多的民俗文化和传统手工艺,如南音、南曲和瓷器等,这些文化元素为游客提供了丰富多样的体验和购物选择。
四、旅游基础设施泉州市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首先,泉州市拥有完善的交通网络,包括多条高速公路和铁路线路,便于游客前往泉州市各个景区。
其次,泉州市还建设了多个星级酒店和旅游度假村,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另外,泉州市还建设了一系列的旅游服务中心,提供旅游咨询、导游服务等,为游客提供便利。
五、旅游产业发展泉州市的旅游产业发展迅速,已经成为该市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近年来,泉州市的旅游人数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其中国内和国际游客的数量都有所增加。
泉州市的旅游业发展不仅为市民提供了就业机会,还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六、旅游发展前景根据对泉州市旅游资源的调查分析,可以看出泉州市具有巨大的旅游发展潜力。
一方面,泉州市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资源,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另一方面,泉州市的旅游基础设施相对完善,为游客提供了便利的旅游环境。
未来,泉州市可以进一步加强旅游业的品牌建设,提高旅游服务质量,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旅游资源调查报告一、背景介绍旅游资源调查是对一些地区的旅游资源进行系统、全面的调查,以便为旅游规划、旅游开发和旅游经营提供依据。
本次旅游资源调查的对象是一些地区,通过对该地区的自然景观、文化遗产、人文景观等旅游资源进行调查,得出该地区的旅游资源优势和不足之处,为地区旅游发展提供参考。
二、调查方法1.实地考察:组织调查团队前往调查地区实地考察,对旅游资源进行详细观察和勘察。
2.文献调查:通过查阅地方政府的相关资料和文献,获取关于旅游资源的背景知识。
3.问卷调查:对地区的居民、游客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该地区旅游资源的认知和评价。
三、调查结果1.自然景观该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包括山脉、河流、湖泊、森林等。
其中最吸引人的是该地区的山脉,山峰高耸入云,气势雄伟,吸引了大量登山爱好者前来攀登。
山脉周围还有美丽的河流和湖泊,风景如画,是度假休闲的理想去处。
此外,该地区还有茂密的森林,许多人喜欢来这里进行徒步旅行和野外探险。
2.文化遗产该地区具有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包括建筑、艺术、民俗等。
建筑方面,该地区有许多保存完好的古建筑,展现了悠久的历史和精湛的建筑工艺。
这些古建筑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赏和学习。
艺术方面,该地区有独特的民间艺术形式,表现了地方特色和人民智慧,深受游客喜爱。
此外,该地区还有丰富的民俗文化,包括传统节日、乡土戏剧等,吸引了许多游客来体验和学习。
3.人文景观该地区的人文景观也是其旅游资源的一大优势。
这里有友好热情的居民,给游客带来了宾至如归的感觉。
此外,该地区还有独特的民族文化,游客可以了解不同的民族风情和传统习俗。
另外,该地区还有众多的历史古迹和博物馆,游客可以通过参观这些地方了解该地区的历史和文化。
四、问题与建议1.交通便利度不足: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该地区的交通便利度较低,给游客出行带来了不便。
建议政府加大对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提高道路和交通工具的质量,提高交通便利度。
2.旅游设施不完善:虽然该地区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旅游设施不完善,游客在旅游过程中缺乏便利服务,影响了游客的旅游体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暑期社会实践报告题目:恩施旅游资源调查学院:管理学院专业:会计组员:陈世淦200805170062王佩200805169020许平200814118004饶巍200805169070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精神上的享受,其中必不可少的就是外出旅游。
近年来,尤其是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战略构想之后,我州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民族文化与旅游的结合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使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正在受到重视,民族文化的开发利用与旅游正在形成结合。
每年农历七月初七至十二(今年阳历是8月21日),在神奇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境内都会举行为期七天的土家情人节——女儿会。
今年,我很荣幸跟其他同学一起参加了开幕仪式,场面非常壮观。
参加开幕仪式的不仅有恩施本土的小伙子姑娘们,还有许许多多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由此可见,恩施的旅游已经在逐步和民俗文化结合,正在逐步走进人们的视野。
一、恩施州旅游资源发展概况恩施州地处云贵高原东北部,东连荆楚,西通巴蜀,南极潇湘,北靠神农架,素有川鄂咽喉、荆楚屏翰之称。
境内武陵山、荆山、巫山和大巴山都属历史上燕山运动造成的褶皱,又分别被长江、清江、酉水、娄水等众多河流切割冲刷,汰洗成极为复杂的喀斯特地貌。
奇峰耸峙,峡谷纵横,洞穴密布,形成了许多神秘奇异、粗犷秀丽的自然景观,加之独特的丹霞地貌,第四季冰山运动孑遗的原始珍稀植物群落点缀其间,更使恩施山青水秀,有如画屏,是休闲度假和山水观光的最佳去处。
恩施州有着悠远的文明历史,古老的巴文化、中世纪的土司文化、近现代的革命文化、抗战文化在中国历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首府恩施是湖北省抗战时期的临时省会,如今被评为湖北省历史文化名城。
“巫山人”、“建始直立人”与“长阳人”的被发现和命名,确立了峡江和清江流域的人类起源地地位。
巴东雷家坪、官渡口、楠木园、沿渡河、清江香炉石等遗址的发掘也向世人展现了长江及清江流域早期人类活动的图景,证实了该区域是中华文明的摇篮。
廪君举族西迁,射杀盐神、君乎夷城、建立巴国的传说,妹嬉女儿行、丈夫心,与伊尹“比而亡夏”的氏族复仇故事,巴曼子背信守义、割头以谢楚王的爱国豪情构成了恩施州各族人民的文化品格和民族心性,向五子、田彦伊、田世爵、陈连升等一大批民族英雄,邓玉麟、周念民、黄大鹏等一大批革命先烈则是恩施州各族人民的脊骨和灵魂。
恩施有沿袭古代巫傩文化、图腾文化、军旅文化习俗的傩戏、过社、茅古斯、摆手舞、撒尔嗬;有自成体系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民间艺术;有与生境息息相关的山歌、田歌、赶战歌、排歌、情歌;有风情独特的跳丧、哭嫁、女儿会、牛王节等。
这些古老独特的民族民间文化是我州开展文化旅游和民俗旅游的最大卖点。
总之,恩施州的旅游资源禀赋高、资源类别全、资源卖点好,随着“铁公机”重大交通设施的改善,很多待字闺中的神奇景观和民俗文化将招引更多中外游客的探访和关注。
二、恩施州县市旅游产业发展现状恩施州旅游业起步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按照“政府主导、行业主管、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发展模式,经过多年的努力,在旅游项目建设、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品开发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提出了把恩施州建成旅游目的地的战略构想,确立了“十一五”旅游发展目标1 、成立了旅游产业领导小组,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旅游产业的决定》。
2制定了“十一五”旅游发展规划。
提出了按照“一轴两极三区”的战略布局,以神农溪、腾龙洞、恩施大峡谷、土司城、清江闯滩、坪坝营等10 大景区为重点,链接长江三峡、宜昌、重庆、张家界等重点旅游城市,建设恩施生态风情旅游目的地的战略构想。
(二)各县市旅游业的发展由自发到自觉,制定了旅游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路、发展规划和景区建设规划1 、巴东县提出了“五三”发展战略,出台了《全社会大办旅游的决定》、《进一步发展旅游业的若干规定》,明确了突出以神农溪为主导的旅游业在全县经济整体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发展大旅游,培育大支柱、形成大产业的良好态势正在逐步形成。
2 、恩施市将现代工业、特色板块农业和旅游业作为该市三大支柱产业重点支持发展,加快旅游资源整合,调整旅游发展工作布局,加大旅游项目的开发及营销力度,全市大旅游、大市场、大发展的旅游格局初步形成。
3 、利川市委、市政府提出“旅游强市”的战略目标,把旅游经济列为全力构造的“四大经济”格局之一,确定了“以旅游业为龙头,着力发展第三产业”、“突破性发展旅游业”的战略思路,出台了《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决定》,印发了《关于腾龙洞风景名胜区暂行管理办法》,市人大颁布了《利川市旅游景区(点)管理办法》等法规。
4 、咸丰县以“2006 年中国乡村游”主题年活动国契机,重点开展了以“坪坝营创A 、宾馆(饭店、农家乐)创星、旅游村乡镇创建、导游创佳”的“四创”活动。
5 、来凤县紧扣“生态旅游州、土(苗)风情园”的主题旅游形象,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和“摆手舞的发源地、西南佛教的圣地”两大品牌旅游资源,以仙佛寺景区建设为龙头,以“酉水一线贯珠”景点开发为突破口,初步形成了集深厚宗教文化、浓郁民族风情、秀丽自然景观、璀璨人文历史于一体的旅游产业格局,着力将来凤打造成为武陵山区的重要旅游目的地。
6 、鹤峰县是我州重要的革命老区,富有光荣的革命传统。
2005 年被确定为全国30 条红色精品旅游线路主要景点之一。
该县组织相关部门完成了《鹤峰县红色旅游发展规划》,根据全县红色旅游资源特色和分布现状,结合红色旅游功能定位,红色旅游发展目标,以及与绿色生态旅游、土司文化旅游的资源整合,提出了鹤峰县红色旅游发展的总体布局,即“一个中心、五条线路、六大片区、十二个重点精品景点”的规划框架。
三、恩施州旅游产业及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由于恩施州旅游产业起步较晚,且走的又是一条由下而上、由自发到自觉的发展之路,因此,恩施旅游业虽然经过了二十多年的苦心经营,但至今仍存在许多问题:一是没有领导旅游产业发展的强有力的工作班子;二是没有形成全社会办大旅游的共识;三是没有概括资源特色的主题形象;四是没有明晰的战略构架;五是没有准确的市场定位;六是没有实现有效的资源整合;七是没有良好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八是没有按照支柱产业进行投入。
总之,恩施州旅游业的发展现状离州委、州政府提出的把恩施州建成生态风情旅游目的地的要求还相距甚远。
(一)认识问题恩施旅游业发展最缺的不是资源,而是观念。
一是对资源的认识不足,没有足够的信心;二是没有形成齐抓共管的意识,表现在上面热、下面冷,少数热、多数冷;这里热、那里冷;口里热、行动冷;三是认为两路贯通后,旅游自然就搞好了,没有提前介入的意识;四是没有把旅游真正当作支柱产业投入;五是没有明确的旅游发展思路;六是对旅游“六要素”的配套建设重施不够。
(二)定位问题一是产业定位模糊。
到底是把旅游业培植成为拉动我州的第三产业支柱产业还是龙头产业?目前认识模糊。
二是形象定位不准确。
目前《规划》定位是“绿色恩施州、土(苗)风情园”,这种定位比较宽泛,不能代表恩施州景观和文化的本质特征。
(三)规划问题我州各县市都制定了旅游发展规划,但没有进行系统的策划,而且这些规划都是延请外地旅游规划专家做的,没有征求本地旅游、民族宗教、民族文化等方面学者的意见,因此规划本身存在着许多缺陷,而且在运用中也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加以修编,加上没有一部科学的、权威性的景区开发详规,因而严重影响了各景区的深度开发与保护的关系。
(四)投入问题制约我州旅游业发展的最大障碍还是投入不足。
政府主导宣传缺乏力度,旅游配套设施严重滞后,由政府负责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也跟不上景区开发的步伐,甚至拿不出钱来搞景区的开发详规。
(五)体制问题一是没有一个权威、高效的工作专班。
州里及各县市虽然成立了旅游产业领导小组,但只是一个协调指导机构,而没有真正发挥作用;一些县市虽然设立了风景管理处,但其权限很小,无法在决策和实际运作中发挥作用;各县市旅游局虽能代表政府行使职权,但因为旅游资源分别受到农业、林业、国土资源、民族宗教、文化卫生等各方面权利部门的管辖和制约,所以也很难施展手脚。
二是一些景区的管理体制混乱,多头管理,无人管理的现象非常普遍。
(七)融资问题恩施州旅游的可进入性差、景区分散、配套设施不全,导致来我州投资旅游业的商家回报率低,投资风险大于投资水电等产业,因此融资问题也是制约我州旅游业发展的一个瓶颈。
我州近年来通过旅游资源的推介宣传,与外商签定了一些景区开发合同,合同金额虽大,但实际到位率非常之低。
四、恩施州旅游业发展的战略对策(一)恩施州旅游业发展的巨大前景恩施州旅游业发展潜力巨大,目前正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一是世界范围内文化旅游、生态旅游、探险旅游等已经成为广大游客“求知、求新、求异”、满足异质文化想象的首选旅游方式。
周先旺州长在考察美国加州时指出恩施州有四个多样性:民族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气候多样性、文化多样性。
这种多样性对于旅游来说就是资源的差异性和独特性。
我州独特的生态环境、神奇的自然风光、浓郁的民族风情、最适宜人类居住的气候类型,加上人类起源地和巴人故里的文化效应将会引来大批的国内外游客;二是国家启动的“2006年中国乡村游”主题年活动将把大量的游客推向西部,从而促使我州生态旅游的快速发展;三是清江民俗风情旅游区是湖北最具成长性的旅游目的地。
2005 年7 月,湖北省旅游工作会议提出了加快发展“一江两山、武汉都市旅游圈、恩施民俗生态游、大别山红色旅游”的战略构架,明确把恩施民俗生态游作为重点发展。
二00 七年六月,省政府在我州召开了全省旅游工作会议,研究解决我州重点景区的建设问题,在此基础上,州委、州政府还出台了发展旅游产业的相关文件;四是鹤峰县去年被纳入国家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对于提升我州的旅游形象、辐射境内其它文化、生态景区具有重大意义;五是经过二十多年的培植,我州旅游业已初具规模,神农溪、腾龙洞、梭步垭石林、清江闯滩、坪坝营、鹤峰满山红烈士陵园等一批景区在国内外旅游市场已产生了一定景响;六是我州最近启动的“百镇千村万户示范生态家园建设”工程将为开展乡村旅游和民俗旅游奠定良好的基础;七是旅游大环境建设投资关系的日趋紧密,周边地区开发旅游给我州旅游发展带来的旅游产业聚集和辐射效应,将形成一系列的环周边旅游开发机遇。
如神农架原始生态旅游对双神线的带动、奉节天坑地缝对恩施大峡谷、腾龙洞的依赖性聚集、大三峡旅游对清江资源的整合等;八是随着两路的开通,恩施的可进入性将得到极大的改善,并形成一个立体的交通网络和旅游通道,为恩施州建设生态风情旅游目地的奠定了基础,并使得把旅游业培植成我州的支柱产业成为可能。
(二)指导思想以建设恩施生态风情旅游目的地为目标,采取“超常发展、生态优先、突出文化、点轴推进”的发展模式,按照“一轴、两极、三区”的战略布局,打造一条清江画廊,争创两个全国优秀旅游城市(恩施、利川),建好三大景区(清江中上游生态旅游区、神农溪国际旅游区、坪坝营生态休闲旅游区),搞好四个整合(行政权力资源整合、区域旅游资源整合、人力资源整合、生态旅游资源与民族民间文化资源整合),推出五条旅游精品线路(土苗风情游或称巴人故里游、两江环线游、红色之旅游、武陵文化游、鄂西南生态游)、做到六个加强(加强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的开发;加强旅游市场的开发与促销;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旅游配套服务体系建设;加强旅游行业管理;加强旅游环境的建设与保护),努力把旅游培育成支撑恩施州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支柱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