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合集下载

云南旅游考察报告doc

云南旅游考察报告doc

云南旅游考察报告篇一:云南旅游考察报告云南旅游考察报告XX年4月12日,我有幸参加了区内组织赴云南8日旅游考察,现将考察情况汇报如下:一、考察基本情况此次旅游考察先后赴云南省省会昆明市、丽江市、石林、九乡、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大理白族自治州等6个州市。

实地考察了昆明民俗村、九乡溶洞、石林风景区、丽江古城、玉龙雪山、苍山洱海、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等20余个景区景点,期间观看了《吉兴宴舞》、《印象丽江》、《澜沧江之夜》等精彩文化旅游精品节目。

从中领略到云南这一片古老、壮丽的红土高原的崇山峻岭间江河纵横和物种的丰富。

充分体会了少数民族所特有民族民俗文化和人文资源,直观地感受到云南作为祖国的边疆省份在立足省情,发挥优势,加快发展中呈现出的勃勃生机,感触颇深,启发良多。

二、云南发展旅游产业的主要做法和经验近年来,云南各地高度重视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大力开发文化旅游产品,实现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云南旅游加快发展的过程就是旅游与文化的有机融合,互为平台、相互促进的过程。

(一)不断丰富旅游的文化内涵,全方位提升旅游品味。

在云南考察期间,无论是进入景区景点,还是走到城市乡村,都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

具有浓郁民族文化特色的节庆旅游活动始终是云南旅游的主轴。

云南各地依托丰富的民族文化,整理和开发利用民族歌舞、历史遗迹、民俗民风、名人地理、饮食文化、宗教文化、民间工艺品等各种形态的文化来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从“卖景点”向“卖文化”转变,较好地适应了旅游需求从单纯注重观光旅游向注重民俗文化体验的转变。

洱海之源上的《三道茶》歌舞表演,傣族园的泼水联欢,澜沧江之夜的歌舞表演等游客参与性强的项目,都成为新的亮点,增强了景区景点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二)统筹规划,推进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紧密结合、和谐发展。

在云南期间,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

在发展旅游产业时,又非常重视文化产业的巨大促进作用,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以文化驱动旅游经济更好更快发展;各地都十分重视运用旅游产业搭建起来的巨大市场平台,高起点地开拓特色文化消费市场。

昆明的调研报告

昆明的调研报告

昆明的调研报告昆明调研报告一、背景介绍昆明市是中国云南省的省会,位于滇池畔,是一座充满魅力的现代化城市。

调研目的是了解昆明市的经济发展、旅游资源、交通状况和民生情况等。

二、经济发展昆明市是云南省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

调研显示,昆明市的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产业结构日益优化。

特色农产品、高新技术产业、旅游服务业等都得到快速发展。

经济综合实力在云南省位居前列。

三、旅游资源昆明市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而闻名于世。

滇池、西山等自然风光吸引了大量的游客,而且云南是中国南部少数民族聚居比较多的地区,这里的人文景观也备受游客喜爱。

此外,昆明市各类节庆活动和文化活动也丰富多彩,能够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四、交通状况昆明市交通十分便利,拥有机动车保有量较高。

市内交通包括公交、地铁等交通方式,线路覆盖面广。

此外,昆明市还拥有一个现代化的国际机场,能够提供国内外的航班服务。

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为昆明市的经济、旅游业发展提供了便捷条件。

五、民生情况调研显示,昆明市的民生情况相对较好。

教育资源丰富,各级学校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教育教学模式。

医疗卫生方面,昆明市拥有一批高水平的医疗机构,为市民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同时,社会安全和文化保障机制也比较完善,人们生活在一个相对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中。

六、总结通过此次调研,我们对昆明市的经济发展、旅游资源、交通状况和民生情况等有了一定的了解。

昆明市在这些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比如环境保护、交通拥堵等。

希望昆明市能够继续发展,进一步优化城市发展环境,提高市民生活品质,为更多的游客提供独特的旅游体验。

地方旅游资源的开发与旅游经济发展状况调查——以昆明市为例

地方旅游资源的开发与旅游经济发展状况调查——以昆明市为例

地方旅游资源的开发与旅游经济发展状况调查——以昆明市为例摘要:一、引言1.旅游资源开发的意义2.以昆明市为例的原因二、昆明市旅游资源概述1.自然旅游资源2.人文旅游资源3.旅游资源的优势与特点三、昆明市旅游资源开发状况1.开发政策与措施2.主要旅游景点及特色3.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四、昆明市旅游经济发展状况1.旅游业对经济的贡献2.旅游业的发展态势3.旅游业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五、昆明市旅游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的启示1.发挥资源优势,推动经济发展2.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与水平3.加强旅游宣传与推广4.创新旅游产品与服务六、总结正文:一、引言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旅游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地方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合理利用,对于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昆明市为例,对其旅游资源的开发与旅游经济发展状况进行调查分析,以期为我国地方旅游资源开发提供借鉴与启示。

二、昆明市旅游资源概述昆明市地处我国西南边陲,地理位置优越,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得益彰。

1.自然旅游资源:包括石林、滇池、西山等著名景点;2.人文旅游资源:如翠湖、世博园、民族村等具有历史文化底蕴的景点;3.旅游资源的优势与特点:四季如春的气候、多民族风情、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等。

三、昆明市旅游资源开发状况1.开发政策与措施:昆明市制定了一系列旅游发展政策,加大对旅游产业的扶持力度,推动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

2.主要旅游景点及特色:昆明市拥有丰富的旅游景点,如石林、滇池、世博园等,各具特色,吸引了大量游客。

3.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昆明市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高了旅游接待能力,为游客提供了便利。

四、昆明市旅游经济发展状况1.旅游业对经济的贡献:旅游业已成为昆明市经济的支柱产业,对于推动地区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2.旅游业的发展态势:近年来,昆明市的旅游业保持稳定增长,旅游收入逐年攀升。

3.旅游业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包括旅游资源开发不平衡、旅游服务质量有待提高等问题。

昆明现状分析检验报告总结

昆明现状分析检验报告总结

昆明现状分析检验报告总结引言昆明,是中国云南省的省会,也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独特魅力的城市。

本报告旨在对昆明的现状进行分析和检验,以全面了解昆明的发展状况,并对未来的发展提出建议。

一、地理环境昆明位于云南高原中部,地处扬子地块与华南地块的交汇地带。

这一独特的地理位置赋予昆明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气候优势。

昆明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如春,被誉为“春城”,吸引了大量游客和外来投资者。

二、经济发展近年来,昆明的经济发展迅猛。

据统计,昆明市GDP总量在全国城市中排名前十。

昆明以发展旅游、文化、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积极推进经济转型升级。

昆明作为“一带一路”和中国-东盟自贸区的重要节点城市,与周边国家的经济合作日益紧密,为昆明的跨国经济交流提供了新的机遇。

三、城市规划与建设昆明注重城市规划与建设,努力构筑宜居、宜业、宜商的城市环境。

城市规划重点将发展集中在城市产业园区和创新基地,提高产业的集聚效应。

同时,昆明加大投资力度,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完善公共交通网络,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四、文化旅游昆明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资源,是中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石林、滇池、西山等著名景点吸引了众多游客。

同时,昆明还积极推广少数民族文化,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展示云南独特的魅力。

五、生态环境保护昆明十分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加大对污染治理的力度,积极推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昆明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加强环保监管,保护自然生态,提高城市空气质量。

此举不仅为环境保护做出了积极贡献,同时也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和投资者。

六、问题与挑战昆明的发展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城市交通压力较大,道路拥堵问题依然突出。

其次,旅游业发展不平衡,缺乏特色和高附加值产品。

另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还有待提升。

七、建议与展望为了进一步促进昆明的发展,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积极推动城市交通体系建设,完善公共交通网络,减少交通拥堵。

2. 多元化发展旅游业,注重打造具有昆明特色的高品质旅游产品,提高旅游业附加值。

昆明--中国西南-东南亚腹地经济圈的中心城市

昆明--中国西南-东南亚腹地经济圈的中心城市

昆明–中国西南-东南亚腹地经济圈的中心城市昆明是中国云南省的省会城市,也是中国西南-东南亚腹地经济圈的重要城市之一。

该城市位于昆明盆地中,是云南省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科技和教育中心,也是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城市之一。

本文将从昆明的地理位置、区位优势、经济发展、旅游资源等方面介绍昆明这座城市。

地理位置昆明位于中国云南省中部,位于滇池东岸,属于长江中游及珠江流域,是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城市之一。

毗邻贵州、广西和四川等省份,同时与缅甸、老挝和越南等国家接壤。

昆明与上海、北京等城市的距离较远,但是该城市因其在西南-东南亚腹地经济圈中的地位,使得昆明成为该地区的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

区位优势昆明的区位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地理位置优越:昆明是连接中国西南和东南亚的最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是南向出口和外向型经济的前沿阵地。

昆明市交通网络完善,陆路、水上、空中交通通达世界各地,为云南省内各地及中国西南地区不同地区和东南亚国家之间的经济、文化及旅游交流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2.人文环境优越:昆明市具有得天独厚的人文环境优势,哈尼族、彝族、白族等民族文化、古滇池文化以及历史悠久的“茶马古道”文化等多元文化交织而成。

这种多元文化的氛围使昆明成为各类文化活动的发源地和推广中心。

3.自然资源丰富:昆明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素有“花城”和“春城”之称。

春天,昆明市满城飘香,百花盛放;夏天,气候宜人,温度舒适,成为天然的避暑之地;秋天,温和宜人,气候宜人;冬天,虽然有点冷,但却是滑雪运动爱好者的最爱。

经济发展昆明市近年来发展迅速,成为中国西南地区最重要的城市之一。

据统计,昆明市GDP在2019年达到了1344.3亿人民币,居云南省首位。

昆明市重点发展旅游、物流、高科技等产业,目前已形成了以现代服务业、现代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多元化产业体系。

1.旅游业:昆明市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以“花卉城市”、“春城”等美誉远近闻名。

昆明市旅游胜地探索

昆明市旅游胜地探索

昆明市旅游胜地探索
昆明市位于中国云南省,被誉为“春城”,气候宜人,四季如春,是一个充满魅
力的旅游胜地。

昆明市旅游资源丰富,不仅有壮丽的自然风光,还有悠久的历史文化。

让我们一起来探索昆明市的旅游胜地。

昆明市翠湖:
昆明翠湖是昆明市内最大的城市湖泊,湖水清澈见底,周围风景如画。

翠湖周边
树木葱茏,花草繁盛,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游客可以乘船游览湖面,感受湖光
山色的美丽。

西山:
昆明西山是昆明市的标志性景点之一,山势雄伟,风景秀丽。

登上西山,可以俯
瞰昆明市的全景,尤其是夕阳西下时,美不胜收。

在西山脚下还有龙门和滇池,是昆
明市不可错过的风光之地。

滇池:
滇池是云南省最大的淡水湖,也是昆明市的地标之一。

湖水清澈见底,四周群山
环抱,景色优美。

游客可以在湖边散步,欣赏日落美景,感受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

昆明世博园:
昆明世博园是昆明市的新兴旅游景点,集合了各种展馆、文化艺术表演和主题活动。

园区绿树成荫,花卉飘香,是亲子游的好去处。

在这里,游客可以感受昆明的现
代气息,了解当代文化和科技发展。

昆明市是一个融合自然风光和现代建筑的城市,每个景点都展现着昆明的独特魅力。

无论是追寻自然的宁静,还是感受现代的活力,昆明市都能让您留恋忘返,是一
处值得探索的旅游胜地。

昆明旅游休闲产业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昆明旅游休闲产业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昆明旅游休闲产业的现状及问题分析昆明作为云南省的省会城市,自然资源丰富,风景秀丽,是一座充满吸引力的旅游胜地。

而随着旅游休闲产业的快速发展,昆明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对昆明旅游休闲产业的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

一、现状1. 旅游资源丰富昆明的自然景观独特,有着千年历史的滇池、大观楼、西山等着名景点吸引着无数的游客。

不仅有独特的自然景观,还有众多少数民族风情和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吸引了大量游客来此感受。

2. 旅游设施齐全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昆明的旅游设施也在不断完善。

有各式各样的酒店、民宿、景区导览设施等,满足了游客的各种需求。

3. 旅游市场繁荣昆明的旅游市场非常繁荣,各类旅游产品和项目琳琅满目。

无论是自然风光、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美食体验等等,都可以在昆明找到。

二、问题分析1. 旅游资源开发不均衡昆明市的旅游资源虽然丰富,但大部分旅游资源都集中在市区周边,而较远的乡镇地区的旅游资源开发不足,这就导致了旅游资源开发的不均衡,限制了昆明旅游业的全面发展。

2. 旅游市场供求不平衡昆明的旅游市场需求很大,但供给能力相对不足。

特别是在旅游旺季,各类旅游资源设施供不应求,常常出现一房难求的情况。

这不仅影响了游客的旅游体验,也限制了昆明旅游休闲产业的发展。

3. 旅游业服务水平参差不齐昆明的旅游服务水平参差不齐,有的景区导游服务质量不高,有的酒店设施陈旧,有的旅游项目安全隐患较高。

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游客的旅游体验,也不利于昆明旅游休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4. 旅游产业管理不规范由于昆明旅游休闲产业的迅速发展,一些旅游相关企业和个体经营者违法违规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比如一些景区乱收费、一些旅游公司虚假宣传、一些酒店乱涨价等等,这些问题严重损害了昆明旅游休闲产业的形象和信誉。

三、建议1. 加强旅游资源的开发与整合政府应该加大对乡镇地区旅游资源的整合和开发力度,推动昆明的旅游资源开发向多元化、均衡化方向发展,使得整个昆明市的旅游资源利用更加合理和有效。

关于官渡古镇旅游资源开发的的调查

关于官渡古镇旅游资源开发的的调查

重庆交大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实践--“社会调研”报告关于官渡古镇旅游资源开发的的调查学院:专业:学号:姓名:指导老师:注:(分工由团队调研者填写,个人调研者勿填;本表仅供教师评定成绩参考!)“社会调研”综合成绩评定表注:(本表由指导教师填写,务必综合考虑选题、调研难度、申请书等因素!)年月日(学生提交时填写)关于官渡古镇旅游资源开发的调查一、引言旅游业是目前昆明城市建设与经济开发的重点项目,而旅游资源的开发一般又依赖于悠久的历史文化、秀丽的自然景观、奇特的反自然现象等。

官渡古镇,作为昆明少有的历史文化名镇之一,既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又拥有独具特色的地域风情,因此,它具有巨大的开发潜能。

研究官渡古镇的开发现状,有助于了解旅游开发带来的影响,总结旅游开发的经验,并对旅游资源开发有更深刻地认识与理解,同时,也有利于加强个人与社会发展的联系,更加积极地融入社会。

本次调研,采用实地考察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官渡古镇的游客来源、推广程度以及游客满意度等现状进行详尽调查与分析,发现了开发过程中存在的些许问题,并针对相应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

以下就是对本次调查做出的报告总结。

二、官渡古镇的开发现状分析(一)关于官渡古镇的简介官渡古镇位于昆明东南郊,是昆明地区著名的历史文化古镇之一。

官渡古镇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其位于滇池北岸、宝象河下游,占地17 平方公里。

并且,官渡古镇也拥有众多文化古迹和人文景观,在不到 1.5 平方公里的面积内就有唐、宋、元、明、清时期的五山、六寺、七阁、八庙等多处景观。

虽然在历史的洗礼下,官渡古镇遗存下来的古迹存在损毁,但经过政府的修缮,官渡古镇已重新拾回历史文化名城的风采。

总而言之,官渡曾是一个誉满滇中的古渡口,是昆明历史文化名城古镇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与文化传承。

唐宋时,官渡古镇已是滇池东昆岸的一大集镇;元代时,又与昆明同时设县;明清时,已成为商业、手工业很发达的乡镇。

昔日官渡,商贾云集,高塔辉映,有五山、六寺、七阁、八庙和众多人文景观,至今仍保留着许多文化建筑遗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昆明市旅游资源调查报告昆明市旅游资源调查报告中国云南,是一块美丽神奇的地方。

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有独特的地理优势,有寒温热带的立体气候,多数城市四季如春;有雄伟壮丽的山川地貌,山林峰洞江河湖瀑蔚为奇观;有古老悠久的历史文化遗存及近现代革命历史纪念物,是访古探秘进行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教育的知识宝库;还有各具文化特色的25个少数民族,民俗风情绚丽多彩。

一、昆明的旅游景点1.世界园艺博览会在昆明市举办的大型国际园艺博览会,主题是“人与自然——迈向二十一世纪”。

博览会的会址设在距昆明市区8公里的金殿风景名胜区,整个展区山、水、林有机融合构成良好的自然环境,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的主题。

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将以室内外庭园和植物花卉展坛、室内园艺品展示的形式为主,同时吸纳与园林艺术、自然环境相关的文化展示活动。

说到昆明的鲜花就不得不特别提到尚义街,这是一条位于城市中心地带的小街,它曾经是一条有着典型的法式建筑风格的街道。

现在,人们从城市的各个角落向它走去,却是因为那里有昆明最大的鲜花市场。

鲜花是这座城市的一个标志,一个寻常的生活细节,是人们表达情感的方式,生日、节日、婚礼、探望病人、走亲访友,更不用说青年人谈情说爱,鲜花替代了所有的语言,让祝福更加鲜活生动。

平常的日子里,在下班回家的路上,顺便从路边小贩手里买一束鲜花,回到家精心地修剪放进花瓶摆在茶几上,是女人们最乐意做的事。

2.大观楼大观楼位于城西南2公里的滇池岸边,大观公园内。

公园根据地势,可分成大观楼片区、鲁园片区、柏园片区。

从大观楼东侧彩云崖前过长堤,沿堤南下,可看到造型如“船”的楼外楼,船身主建筑为二层歇山式古典建筑,仿佛一支巨型画舫。

游客可在船底楼小坐品茗后,乘小船西去,约300-400米即可到达鲁园,鲁园颇有江南园林风味。

若从楼外楼沿堤东行,穿过林荫道,便可至东园,游客花不多的时间便可饱览这里众多园林。

3.滇池滇池位于昆明市区西南,又叫昆明湖或昆明池,古称“滇南泽”。

滇池云南省面积最大的高原湖泊,也是全国第六大淡水湖,有着“高原明珠”之称。

游客站在龙门上俯瞰滇池,美景尽收眼底,游客还可以坐游船在滇池上揽景,沿湖有西山森林公园、观音山、白鱼口、大观楼、海埂公园、云南民族村、郑和公园等景点,同时还有海埂高原训练基地及众多的疗养院。

4.世界园艺博览园一个认识植物的绝好课堂,几乎包括了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的所有植物类型,用一天的时间,你也未必能看得完。

世博园是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的主会址,座落于昆明市东北部,距市区4千米,与金殿风景区依山相伴。

世博园占地约218公顷,由5个展区及3个大室外展区组成。

其中,大温室里集中了各种不同气候条件下的植物,是了解植物世界的绝好去处。

另外,园中的一些小的园林景观也非常值得一看。

5.保山腾冲位于滇西的保山,是著名“西南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文化沉积丰富,从昆明沿滇缅公路西行571公里或乘飞机约45分钟可抵达保山市。

腾冲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位于保山地区腾冲县境内,有着独特的火山群和地热景观。

游客可以沿着滇缅公路,游览西南丝绸之路沿线的古迹,在这里,游客可以观赏到火山地热的壮丽景观,也可以在民族村体验一下少数民族风情,领略中缅边境亚热带的景致,并可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滇西的田园风光。

来到保山,火山和热海是必去的地方,其他景点可以选着去。

具体如何安排,游客可以根据自己的行程来设计。

如果走西南线,可花半天时间游览腾冲地热,如果想要泡一泡温泉恐怕就需要一天了。

若是走西北线的话,花半天时间游览腾冲火山群,如果再去云峰山,则需要一整天。

“哀牢古乐”——保山古曲洞经音乐被保山老百姓称为“哀牢古乐”的保山古曲洞经音乐,是中华民族古典音乐的活化石。

哀牢古乐倡导“敦睦人伦,以乐生息,颐养身心,行善除恶,教人正道”,流传至今有上百种乐谱,几十种乐器,集中华雅韵与地方风格于一体,自成一派,美妙动听。

保山是“内地的边疆、边疆的内地”,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地方,除了汉族之外,还有彝、白、傈僳、苗、回、满、德昂、佤、纳西、壮等三十几个少数民族。

各民族长期融和共处,形成了保山独特的文化风情。

在这里,既有内地罕见的淳朴敦厚、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节日习俗、戏剧歌舞;又有在极边民族地区所没有的中原汉文化传统。

6.腾冲火山群位于横断山系两段的高峰贡山西侧,主要集中分布在和顺、马站一带,为我国西南最典型的第四纪火山。

因为地处欧亚大陆板块的边缘,地壳运动活跃,地震频繁。

当剧烈的地震发生时,山崩水涌,岩溶喷出地表,待地震停止,岩溶冷却,就形成了一座座形状独特的火山。

在县城周围100多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就分布着大小70多座形如倒扣铁锅的火山,而腾冲县城即坐落在来凤山火山流出的熔岩上。

在县城西北10多公里的马站村附近,火山较为集中,黑空山、大空山火山群自北向南呈一字形排列,间距均在1000米左右,建有火山公园,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在火山口附近,游客还可以捡到灰、红、黑等颜色的火山石作纪念。

这种火山石的比重很轻,人称“浮石”。

一个人可以轻轻地举起很大的一块,投入水中却不会下沉。

人们所说“石沉大海”的自然规律,在这里并不灵验。

来腾冲火山旅游,领略一下大自然的神秘和奇异,体验一下探险家的快乐和满足。

7.腾冲地热腾冲是中国著名的地热风景区,地热资源极其丰富,其中,最为壮观的地热景观是距腾冲县20公里处的腾冲地热温泉群,又称热海,面积约9平方公里。

景区内到处可以看见各式各样的气泉、温泉,共有80余处,有澡堂河瀑布、蛤蟆嘴喷泉、狮子头、美女池、大滚锅等景点。

其中有14个温泉群的水温达90℃以上,到处都可以看到热泉在呼呼喷涌。

世界上有温泉的地方很多,但像腾冲热海这样面积又广、泉眼又多、疗效又好的实在不多见。

热海中最典型的是“大滚锅”,它的直径3米多,水深米,水温达97℃,昼夜翻滚沸腾,四季热气蒸腾。

据说以前有一头牛到大滚锅边舔吃带咸味的泉华,不小心掉入锅内,待牧童从村里喊人来救它时,已煮成一锅牛肉。

有关热海,还有一个很美丽的神话传说:在远古的时候,这一带天寒地冷,人民苦不堪言,有个善良的老人历尽艰险,寻找办法,决心使这里变成温暖丰腴的地方。

后来,他的诚心感动了神仙,神仙赐他一宝珠让他含在嘴里,他顿感燥热难耐,便一口气喝干了几条河水,最后他变作了吐热水的小龙。

凡是他歇过脚的地方,就有了数不清的热泉。

从此,这里便四季温暖,牛羊肥壮,五谷丰登。

从地质构造来看,腾冲位于世界瞩目的阿尔卑斯山——喜马拉雅山构造带,处于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急剧聚敛的结合线上。

特殊的构造,使得这一地区的地下断层岩浆活动很剧烈,地热温泉中释放出氦和甲烷气体,说明地下岩浆活动一直未停止,并有源源不断的火山供给源,这种现象,是休眠火山的典型标志。

所以,腾冲的地热奇观,是地层中心的热流向地表上升,顺着地壳断裂处勃然喷发的结果。

腾冲热海不仅具有独特的景观,而且对人们的生活非常有益。

现在热海周围建有多家疗养院、浴室、娱乐设施,前来旅游、治疗者每日不断。

景区有很多家温泉浴服务,价格在3-20元不等,但是,不能在大滚锅里洗澡。

8.野象谷南距景洪市45千米,北距思茅市115千米,位于213国道西侧,西双版纳的野象,主要集中生活在勐养自然保护区内。

现在野象谷主景区内建起了游览步行道、专供游人观看野象活动的的高架走廊、大树旅馆、森林酒吧。

中国的野象,目前仅存在于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之中。

而西双版纳野象谷,是野象活动最为集中、频繁的地方。

因其方便的交通和独特的热带森林景观而成为近年来西双版纳的旅游热点,在那里,游客不仅可以看到野象,那独具特色的热带雨林景观,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们。

9.橄榄坝位于景洪东南37千米处,具有浓郁热带风光和民族色彩的景区,是傣家竹楼及水上风光的结合。

同时,这里有丰富的热带水果及旅游商品,可供游客选择。

橄榄坝意为“宫廷花园寨”的曼听,里面有两个比较大的寨子,一个是曼松满,也就是花园寨,另一个是曼听,也就是花果寨,无论你走进哪一个寨子,都会看到典型的缅寺佛塔和传统的傣家竹楼。

景区内的椰子树、槟榔树、芒果树、菠萝蜜、绣球果等热带植物和花卉布满整个村寨,区内的竹楼间相距较大,游客漫步在曼听的庭院,登上竹楼,好客的主人会热情地送上杯杯新茶。

橄榄坝在泰语中叫做“勐罕”,“罕”意思是卷起来。

传说,佛祖释迦牟尼到这里讲经,教徒们就用棉布铺在地上,请佛祖从上面走过去,佛祖走过去后,教徒又把布卷起来。

勐罕就是这样得名的。

橄榄坝的海拔只有530米,是西双版纳海拔最低地方,也是气候最炎热的地方,炎热的气候给橄榄坝带来了丰富的物产,这里热带水果种类繁多,除鲜果外,还出产大量的果脯,所以在橄榄坝到处都看得到水果和果脯市场。

每年的傣历新年,也就是泼水节期间,到橄榄坝镇上赶集的群众都要专程来这里游览、朝拜、欢度节日,非常热闹。

10.热带植物园全称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当地人称勐仑植物园,地处我国西南边陲的热带林海之中,位于罗梭江与勐仑地区交汇处的“葫芦岛”上,距离景洪75千米,由于这座植物园使得勐仑镇出了名。

这里已经建成了十三个专题园:热带果树资源园、荫生植物园、棕榈植物园、水生植物园、民族植物园、药用植物区、龙脑香植物区、香料植物区、竹类植物区、珍稀濒危植物迁地保护区、榕树园、树木园、名树名花园。

周围散落有傣族、哈尼族和基诺族等多个少数民族的兄弟村寨,是一个以热带雨林为主,集科研、植物种质保存、科普和生态旅游等为一体的中国最大植物园。

该园建于1959年,在900公顷的土地上,还建立二十多个专类植物园区,集中了各类热带植物1500余种,使葫芦岛上成为热带雨林中的一颗璀璨的绿宝石。

在葫芦岛上,各种热带雨林景观使人流连忘返。

顶天立地的“大板根”、残忍的“绞杀植物”、气势磅礴的“独木成林”、五彩缤纷的“空中花园”、奇特的“老茎开花”以及林间飞舞的巨藤所组成的奇观,令游客感到神奇莫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